目录
16 关系: 合一堂,中華基督教會何福堂書院,伍廷芳,何姓,何中中,何啟,何福堂家族,何高俊,区凤墀,香港佑寧堂,香港百人,香港望族,黃寬 (醫學),龍門站 (香港),英華書院,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
合一堂
中華基督教會合一堂(The Church of Christ in China Hop Yat Church,又稱合一堂)是香港第一間華人自理的教會。.
查看 何福堂和合一堂
中華基督教會何福堂書院
中華基督教會何福堂書院(CCC Hoh Fuk Tong College)是香港一所資助中學,校舍位於新界屯門新墟青山公路28號,校訓為「Integrity and Dedication」。.
伍廷芳
伍廷芳(),本名叙,字文爵,又名伍才,号秩庸,齋號、筆名觀渡廬,祖籍中國廣東新會,生於南洋的英屬馬六甲。清末民初外交家、法學家、书法家。他是首位取得外國律師資格的華人,也是香港首名華人大律師和首名華人立法局議員。後於中國從政,是近代有名的政治家,官至中華民國外交總長。.
查看 何福堂和伍廷芳
何姓
何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出自姬姓(黃帝之姓),在《百家姓》中排第21位,是秦才出现的,距今约2200多年。.
查看 何福堂和何姓
何中中
何中中博士,MBE,JP(Dr.
查看 何福堂和何中中
何啟
何啟爵士,CMG,JP(Sir Kai Ho,),原名何神啟,字迪之,號沃生。香港出生,籍貫廣東南海,何福堂家族成員,是香港第一位獲封為爵士的華人,同時是著名醫生、大律師、商人暨政治家。.
查看 何福堂和何啟
何福堂家族
何福堂家族,是戰前時期的香港望族之一。始興於1840年代,家族於香港開埠已到港生活,香港百多年來的發展作見證。.
查看 何福堂和何福堂家族
何高俊
何高俊醫生,OBE(,),香港醫生,1907年加入華民政務司署華人公立醫局委員會轄下的東約公立醫局擔任醫務官,雖然在翌年轉為私人執業,但此後長時間提供義診服務,至1949年方告從醫局退休。 何高俊早年受教於皇仁書院和香港西醫書院,與孫中山同為西醫書院校友。他在1901年畢業後展開行醫生涯,但也響應孫中山的號召投身反清革命活動,至清廷覆亡後獲起用為廣東省衛生司副司長,但革命黨人與袁世凱決裂後一度遭到拘禁,此後返回香港。何高俊在港期間一直堅持在東約公立醫局為貧苦大眾提供義診,並在1911年成功向香港政府爭取在石水渠街興建醫局新址,以及在1919年為醫局增設產房。1941年香港淪陷以後,何高俊仍隻身留守醫局,且不惜變賣家財以維持醫局營運,使醫局服務不致中斷。香港重光後,港府特於1949年向他頒授OBE勳銜(名譽),以誌其義舉。 除東約公立醫局的工作外,何高俊曾在1908年參與創辦體育學校、1910年參與籌組中華游樂會,以及在1922年至1923年出任香江養和園(養和醫院前身)首任董事會主席。何高俊也是虔誠的基督徒,與香港開埠初年的華人牧師何福堂同宗,他的女兒何中中博士則為香港教育家,嘗任香港真光中學校長。.
查看 何福堂和何高俊
区凤墀
区凤墀(),本名逢时,字锡桐,号凤樨,又号穑叟,广东南海人。 1864年何福堂到佛山传道时与区凤墀相识,区凤墀受其影响后开始信仰基督教。翌年前往香港,在伦敦会参与翻译圣经等工作。1872年,出任伦敦会香港湾仔堂主任。1883年,孙中山为准备投考香港学校而补习中文,拜区凤墀为师。在他鼓励下孙中山受洗成为基督徒,后来他还为孙改名为“逸仙”。1889年,他赴德国出任柏林大学中国语文教授。回港后,曾任道济会堂长老、香港华民政务司团总书记。1899年时,协助陈少白创办《中国日报》。退休后,还担任基督教青年会干事、圣士提反书院汉文总教席、广华医院监理等。.
查看 何福堂和区凤墀
香港佑寧堂
香港佑寧堂(Union Church Hong Kong)成立於1844年,是香港一座英語傳道跨宗派基督教教堂,位於香港半山區堅尼地道22號A。香港佑寧堂是香港基督教協進會的會員教會。主日崇拜共有五堂聚會,四堂採用英語而一堂採用菲律賓語。其鐘樓獲古物古蹟辦事處建議評為三級歷史建築。教堂現正拆卸重建。.
查看 何福堂和香港佑寧堂
香港百人
《香港百人》(Hong Kong 100 VIPs),是香港亞洲電視製作的資訊節目,由2011年3月7日起逢星期一至五晚上7時30分於本港台播出,由亞視新聞部旁白。由2011年5月2日開始由中國海外特約。 2011年4月29日,由於播映特備節目《王子大婚》暫停播放。 節目由中國海外冠名贊助,稱為《中國海外特約:香港百人》。.
查看 何福堂和香港百人
香港望族
《香港望族》(The Hong Kong Nobles)是香港亞洲電視製作的資訊節目,全節目共15集,由殷莉主持。 本節目原為ATV 2010亞洲電視節目巡禮的節目之一,原本預定由古天農主持的節目《香港大家族》,但現已更名為《香港望族》並由殷莉主持。.
查看 何福堂和香港望族
黃寬 (醫學)
黃寬(),字綽卿,號杰臣,中国醫學家、教育家,中国第一批出國留學生之一。 黄出生於廣東香山縣東岸鄉(今珠海市唐家灣鎮東岸社區),父母早亡,由祖母撫養長大,1841年進澳門馬禮遜學堂,1847年與容閎、黃勝等人一起隨校長布朗夫婦抵美國,1849年轉讀蘇格蘭愛丁堡大學,是中國第一位留英學習西醫並獲得醫學博士學位的人,也是第一個從歐洲大學畢業的中國人,對於培養了中國第一個赴歐留學生,愛丁堡大學至今仍引以為榮。1857年回國,初在香港開診所,並應李鴻章聘任為醫官。黃寬歸國後於博濟醫學堂從事臨床與教學,醫術精深,尤擅外科。1867年左右與嘉約翰醫生合作,擔當過建築廣州仁濟堂的主力。其妻為何福堂之女,後離婚,與其姐一同生活,沒有子女。 1878年10月12日,患項疽劇發,與世長辭,享年49歲。 Category:中国医学家 Category:香山县人 (珠海) Category:廣州歷史人物 Kuan寬 Category:中山医学院 Category:愛丁堡大學校友.
查看 何福堂和黃寬 (醫學)
龍門站 (香港)
龍門站(英文:Lung Mun Stop),前名紅樓站,散石灣站,是香港輕鐵的車站之一,代號030,屬單程車票第1收費區(屯門碼頭方向屬首個單程車票第1收費區的月台),共有2個月台,共有3條輕鐵路線途經此站,此站為龍門站周邊地區居民提供服務,設有行人天橋橫過龍門路到達龍門居。.
查看 何福堂和龍門站 (香港)
英華書院
英華書院(Ying Wa College,縮寫YWC,舊稱Anglo-Chinese College)於1818年成立,是香港一所直資基督教男子中學,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所成員學校之一,也是香港現存歷史最悠久之學校,被視為香港傳統名校之一。英華書院與漢學、華語翻譯、新教在華傳教、香港開埠及教育、華文報刊出版及印刷方面的歷史息息相關。英華書院有關其馬六甲時期及香港開埠初期的歷史文獻多以非華語寫成,因此書院在一些史料上亦有英華學院、英華學校等華文譯名。 英華書院於1818年由倫敦傳道會傳教士馬禮遜在馬六甲成立。書院業務除教學外,亦有印刷設備出版不同書刊,當中包括基督新教刊物、教材、報刊及小說。書院於1843年由時任同屬倫敦會的傳教士及漢學家理雅各,連同印刷設備遷至香港,為倫敦會在香港的傳教站。書院於1858年停止辦學,其下印刷設備亦於1871年售予王韜以成立中華印務總局及出版香港首份華人主理報章《循環日報》。1911年,多名道濟會堂牧師共同提倡英華書院作為一所學校復辦,以配合香港大學的成立及當時社會需要。在倫敦傳道會同意代為尋找人選出任校長的情況下,英華書院於1914年恢復辦學。英華書院復校後之校舍,曾設立在九龍塘牛津道,到2003年遷至西九龍填海區。 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45位。.
查看 何福堂和英華書院
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
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通常簡稱為大埔那打素醫院;英文:Alice Ho Miu Ling Nethersole Hospital),是香港公立醫院之一,於1887年由倫敦傳道會創立,為香港第一所採用西法醫療的華人醫院。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現今位於香港新界大埔區大埔,隸屬於香港醫院管理局新界東聯網,為一間地區綜合全科醫院,提供各專科門診和全日急診服務。新院自1997年1月起投入服務,提供400張病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