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何志平

指数 何志平

何志平(Ho Chi Ping Patrick,)前任香港民政事務局局長〈特首運轉強 三司一不穩〉。《文匯報》。2004年1月21日。,曾任全國政協委員。現因涉嫌行賄而被美國政府起訴。.

68 关系: Apm (香港)南華足球隊歷史大嶼山試車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香港地區委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中華五千年市政局 (香港)保留皇后碼頭事件保留舊中環天星碼頭事件快周刊哈姆斯頓大學王友良碧荔窨井米泰華拉粵劇維港巨星匯顺德区香港2006年2月香港2006年4月香港2006年6月香港2007年10月香港2007年度授勳及嘉獎名單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十周年紀念香港選舉制度香港行政會議成員列表香港藝術發展局香港電台十本好書香港LGBT權益香港歷史建築香港文化香港政府農曆新年求籤活動香港政策研究所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路祥安麼地麼地道黃霑范德堡大学胡慧中郭慎墀起錨 (口號)董建華鄔維庸...陳云根林煥光樂香園咖啡室民政事務局汪明荃淘大商場星光大道 (香港)新光戲院愛都大廈扶貧委員會拔萃男書院曾德成2003年香港2004年香港2005年11月2006年亞洲運動會中國香港代表團2017年香港2018年香港 扩展索引 (18 更多) »

Apm (香港)

apm是香港一個大型購物商場,位於九龍觀塘區觀塘道,毗鄰觀塘商貿區,發展商為新鴻基地產。apm是發展商於觀塘的創紀之城發展項目之一,為創紀之城五期的商場部分。apm的範圍除了在創紀之城五期外,亦包括港貿中心大堂的一層。apm早於2005年3月試業,並於2005年7月17日正式開幕。.

新!!: 何志平和Apm (香港) · 查看更多 »

南華足球隊歷史

南華足球隊歷史悠久,起源於1908年成立的華人足球隊,成立之初為使到香港華人能夠參與當時由西方人獨佔的香港足球運動。華人足球隊於1910年更名為南華足球會,於1916年遷往跑馬地樟園之會址,及正式加入香港足球總會。其於1917/18年香港足球聯賽賽季首次加入香港乙組足球聯賽,翌年再派隊加入甲組聯賽參賽,令到球隊分成甲、乙兩組與其他的西方人足球隊競逐。 南華足球隊是香港職業足球隊中奪得香港甲組足球聯賽冠軍次數最多的足球隊,共40次,比較第二多的精工高出4倍。此外,南華29次奪得高級銀牌賽冠軍、8次總督盃冠軍、10次足總盃冠軍和3次聯賽盃冠軍。其中兩次(87/88年及90/91年賽季)囊括聯賽、高級銀牌、總督盃和足總盃四大錦標成為「四冠王」。 其成績在香港足球壇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而南華過去面對外隊都屢有佳作,其中擊敗聖保羅、熱刺、南斯拉夫以及借將對洛杉磯銀河勝出等都為人津津樂道。亦正是種種原因,南華成為香港最受歡迎的足球隊之一。 南華足球隊歷史主要分成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前期、中期和近期4個主要部分。大戰前時期由於是少數的華人足球隊,加上出產「中國球王」李惠堂,故此一直受到足球迷的喜愛。在中前期(即大戰後至1950年代),南華雄霸球壇,奪標無數。1950至1970年代,南華的「一哥地位」受到九巴及傑志等挑戰,不過由於南華本身雄厚的實力及坐擁大批足球迷,南華始終守在前列位置。到了1980年代初期南華處於低谷,連續5個球季都被精工奪得冠軍,期間數次更需要護級,引發兩次大規模足球流氓擾亂治安的事件,更首次需要降班,獲足總挽留才得以留級。1990年代中期,被東方挑戰,曾經大敗0:5。及至年禧年代初期,南華一度以「全華班」組織下,再次陷入降班危機,在羅傑承重掌足球部主委後,鋭意革新,終於重返甲組聯賽榜首,並且在亞洲賽事上有良好表現。.

新!!: 何志平和南華足球隊歷史 · 查看更多 »

大嶼山試車場

大嶼山試車場為香港汽車會於2012年向香港政府提交、計劃在大嶼山或者港珠澳大橋附近興建試車場的建議,用以提供場地予車主測試車輛的各樣性能,例如測試車輛的最高馬力、加速度、飄移能力及急速煞車等,同時可以用作舉辦新款車輛發怖會及教授高級駕駛課程,以推廣高級駕駛及加強駕駛安全理念,亦會定期舉辦大型車展及嘉年華等等活動。此外,以此填補香港作為亞太區唯一一個沒有賽車場甚至是正規試車道的國際都會,同時藉此推廣香港賽車運動,用以舉辦國際賽事,提升香港旅遊業的競爭力,及減少非法賽車活動。.

新!!: 何志平和大嶼山試車場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于2005年10月12日至23日在江苏舉行,这次全运会是中国第一次采用申办形式确定承办单位的综合性大型运动会。.

新!!: 何志平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 · 查看更多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香港地區委員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香港地區委員(簡稱港區全國政協委員)是參加的咨詢機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全國政協)的香港居民。 其他政協皆由各區政協內部決定,唯獨香港區政協是由全國政協委任,稱為「特邀香港人士」,此外亦部分屬於其他界別的香港委員,例如林大輝屬於「經濟界」,胡定旭屬於「醫藥衛生界」。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現時可選出51名代表進入選舉委員會,但這些代表必須是香港永久性居民。.

新!!: 何志平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香港地區委員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共有委员2238人,任期为2003年3月至2008年3月。.

新!!: 何志平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共有委员2237人,任期为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

新!!: 何志平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共有委员2196人,任期为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

新!!: 何志平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共有委员2093人,任期为1993年3月至1998年3月。.

新!!: 何志平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 · 查看更多 »

中華五千年

《中華五千年》是一個香港電台廣播節目,一九八三年四月四日開播至二千年停播,一共九百集,為香港電台最長壽的歷史教育廣播劇。.

新!!: 何志平和中華五千年 · 查看更多 »

市政局 (香港)

市政局(英文:Urban Council,縮寫:UC, UrbCo)是香港政府為香港市區(即香港島和九龍)提供食物衞生、清潔街道、文娛康樂設施及管理食肆等市政服務的法定機構,前身是潔淨局(Sanitary Board)的市政局於1883年成立,是開埠以來有記載的香港歷史上最早有民選議員的議會,於1999年被董建華解散前為香港三級議會的一部份(第一級為全港性的立法會、第二級為區域性的市政局/區域市政局、第三級為地區性的區議會),執行部門為市政總署,自1883年成立至1999年解散,市政局歷時116年。 1960年至1986年市政局也為新界提供服務,直至區域市政局成立。市政總署署長同時擔當市政局行政總裁。1999年市政局被董建華以推行「市政服務改革」被解散。.

新!!: 何志平和市政局 (香港) · 查看更多 »

保留皇后碼頭事件

2007年保留皇后碼頭事件,源自香港政府開始進行中區填海第三期工程項目,將愛丁堡廣場建築群之一的皇后碼頭拆卸作道路和商廈用途。雖然政府聲明把皇后碼頭拆卸後會另覓地方重建,但此舉引發香港部份民間團體不滿,認為是摧毀了香港人的集體回憶;並認為把皇后碼頭遷他處,本身的重要性大減,公共空間亦遭消滅。本土保育組織本土行動策劃一連串論壇、靜坐和絕食阻止皇后碼頭拆卸,事件後來演變成警民衝突。這次事件可視為保留舊中環天星碼頭事件的延伸。.

新!!: 何志平和保留皇后碼頭事件 · 查看更多 »

保留舊中環天星碼頭事件

2006年保留舊中環天星碼頭事件,源於香港政府開始進行中區填海第三期工程項目,把有48年歷史的舊中環天星碼頭(正式名稱為愛丁堡廣場渡輪碼頭)及中環天星碼頭鐘樓拆卸作道路和商廈用途,此舉引發香港部分民間團體和市民不滿,認為這摧毀了香港人的歷史文化和集體回憶。部分香港市民透過互聯網策劃靜坐和示威,阻止拆卸舊中環天星碼頭,事件後來演變成警民衝突,示威人士也幾度佔領舊中環天星碼頭。 這次事件提高了香港市民保育文物的意識,反省以往只顧經濟發展而忽略了文物保育的做法。.

新!!: 何志平和保留舊中環天星碼頭事件 · 查看更多 »

快周刊

《快周刊》是一份香港雜誌,由南華傳媒集團旗下快報周刊有限公司出版,已在2011年11月停刊。 快周刊出版早期分為為財經及娛樂兩冊,售價為十五港元。後期改為主打娛樂資訊,財經版易名為《資本壹週》分拆出版。 前香港立法會議員程介南曾是快周刊專欄作者。.

新!!: 何志平和快周刊 · 查看更多 »

哈姆斯頓大學

哈姆斯頓大學(Armstrong University),又譯阿姆斯壯大學或阿姆斯特朗大學,是美國加州灣區的一家野雞大學,目前已经关闭。學校曾在柏克萊及奧克蘭設有校舍。.

新!!: 何志平和哈姆斯頓大學 · 查看更多 »

王友良

王友良(Ivan Wang,),香港男歌手。.

新!!: 何志平和王友良 · 查看更多 »

碧荔

碧荔(Dhunjeebhoy Ruttonjee Bisney),印度巴斯人,澳門、香港與印度貿易的富商名人。碧荔是古波斯的拜火教祆教徒,當年是香港有名的教派,與麼地 、J.H.律敦治、天星小輪之前身九龍小輪創辦人米泰華拉等是同一宗教 。碧荔約1841年從澳門移居香港,是最早從澳門移居香港的四位巴斯商人之一。在同年六月香港英屬歷史上第一次的政府土地公開拍賣中投得十號碼頭地段,從事客運事業。同時與其他巴斯及歐美商人一起創立匯豐銀行。而碧荔道更以他命名以作紀念。.

新!!: 何志平和碧荔 · 查看更多 »

窨井

--(yìn-jǐng),港澳及廣州市稱為--,是城市地下管线中转、控制的地下空间。其地面出入口稱--口或者人孔。人孔通常被人孔蓋覆盖。 在城市中,所有的公共供水、污水渠、電話線、光纖網絡都可能透過沙井下的地下通道聯結。人孔是其向地面的出口,被人孔蓋覆盖。地下管道多是直線的,當需要轉向時,在轉向位設置沙井,目的是使直線管道不易阻塞,而且易於安裝管線。除此之外,為了便工作及安全,在一定長度之管道中途皆會設置沙井,以便進出管道。 在排污工程中,不同設計的沙井可以有不同功能,如跌級沙井、隔沙沙井等。跌級沙井是入水由高處撞上沙井底以消耗動能,能減少出水的動能,適合由高向低處排水。隔沙沙井是沙井底部陷下以收集垃圾。 因為沙井蓋下方的渠是密封場地,常因沼氣、二氧化碳等氣體浓度过高。清潔工人、修渠工人、電話線技工及出動救援的消防員等人員,進入工作前需使用通風機將地面上的新鮮空氣引入,以免导致缺氧或氣爆,發生職業災害。.

新!!: 何志平和窨井 · 查看更多 »

米泰華拉

米泰華拉(Dorabjee Naorojee Mithaiwala),印度巴斯人,澳門、香港與印度貿易的富商名人。米泰華拉是古波斯的拜火教祆教徒,當年是香港有名的教派,與麼地 、J.H.律敦治、碧荔等是同一宗教 。米泰華拉約1852年從澳門移居香港,是天星小輪之前身九龍小輪創辦人。同時約在1870 年左右經營香港島和九龍半島多座酒店 。.

新!!: 何志平和米泰華拉 · 查看更多 »

粵劇

粵劇,又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源自南戲,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糅合唱做唸打、樂師配樂、戲臺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粵劇名列於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2009年9月30日,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粵劇是省港澳地區的艺术瑰宝,隨著華人的移民及其對粵劇的喜愛和傳唱,被傳播到世界各地。.

新!!: 何志平和粵劇 · 查看更多 »

維港巨星匯

維港巨星匯(Harbour Fest)是香港於2003年經歷SARS疫症後,由香港美國商會建議主辦,香港特區政府撥款1億港元舉辦的大型表演活動,包括香港及外地多位歌手及樂隊演出多場演唱會。巨星匯於2003年10月中至11月初,在香港島金鐘添馬艦露天場地舉行,唯因入場人次未如理想及政府經費的使用問題,引來輿論批評。政府其後需成立獨立小組調查事件,香港立法會亦曾為此進行聆訊。.

新!!: 何志平和維港巨星匯 · 查看更多 »

顺德区

顺德(拼音:Shunde,传统郵政式拼音:Shuntak[依粵音]、Shunteh)是中国广东省佛山市下辖的市辖区。其东北面和西面是佛山市南海区,北面是佛山市禅城区,西南面是江门市蓬江区,南面是中山市,东面是广州市番禺区与广州市南沙区。区政府所在地为大良街道。顺德是“广东四小虎”之一,也是中國大陸和廣東省最富庶的地區之一。 顺德区的前身為顺德市,再之前是顺德县。.

新!!: 何志平和顺德区 · 查看更多 »

香港2006年2月

没有描述。

新!!: 何志平和香港2006年2月 · 查看更多 »

香港2006年4月

没有描述。

新!!: 何志平和香港2006年4月 · 查看更多 »

香港2006年6月

没有描述。

新!!: 何志平和香港2006年6月 · 查看更多 »

香港2007年10月

;(請按此參閱當天之報章頭條).

新!!: 何志平和香港2007年10月 · 查看更多 »

香港2007年度授勳及嘉獎名單

香港2007年授勳名單,2007年7月1日於憲報刊登,共有286人授勳及嘉獎,這是香港回歸以來第10份全面的授勳名單。授勳典禮於10月27日在禮賓府舉行。.

新!!: 何志平和香港2007年度授勳及嘉獎名單 · 查看更多 »

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

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簡稱推委會)由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籌組而成,推選委員會全部由香港永久性居民組成,必須具有廣泛代表性,成員包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地區代表、香港地區全國政協委員的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前曾在香港行政、立法、諮詢機構任職並有實際經驗的人士和各階層、界別中具有代表性的人士。是負責選出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行政長官及臨時立法會的組織。1996年11月2日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通過推委會成員名單。推委會由400名組成,由以下4個界別所組成:.

新!!: 何志平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

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簡稱香港特區籌委會)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下設的工作委員會,根據1990年4月4日第七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和立法會產生辦法的決定》成立,1995年12月28日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香港特區籌委會組成人員名單。1996年1月26日在北京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1997年7月11日結束工作,其間共召開了10次全體會議。籌委會的職責是負責籌備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有關事宜,主要包括組建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籌辦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暨特別行政區政府宣誓就職儀式及統籌、協調、推動慶祝香港主權移交的有關活動等。.

新!!: 何志平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十周年紀念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十周年紀念(英文:10th Anniversary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或者香港特區成立十週年,是在香港回歸10週年(即2007年)期間由政府官方、民間所舉辦的活動總稱。2007年7月1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籌的一連串為慶祝香港回歸十周年的紀念活動——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十周年紀念。.

新!!: 何志平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十周年紀念 · 查看更多 »

香港選舉制度

香港選舉是香港政治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香港居民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需進行選舉的公職均受《基本法》保障。香港所有內部的選舉均為非強制性,以不記名方式進行,由非政治性的獨立法定機構選舉管理委員會安排及監管、以及政府的選舉事務處執行,以確保選舉以公開、誠實、公平的原則進行。選舉管理委員會共有三名成員,其現任主席為馮驊法官。 香港的選舉政治起源自殖民地時代,發展簡述如下:.

新!!: 何志平和香港選舉制度 · 查看更多 »

香港行政會議成員列表

行政會議是協助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決策的機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行政會議的成員由行政長官從行政機關的主要官員、立法會議員和社會人士中委任,所有成員都必須是在外國無居留權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任免由行政長官決定,但任期應不超過委任他的行政長官的任期。以下列出所有曾任香港行政會議成員的人士。以下的歷史紀錄僅指1997年7月1日後設立的香港行政會議而不包括過往殖民地時期的行政局。.

新!!: 何志平和香港行政會議成員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藝術發展局

香港藝術發展局(簡稱藝發局)(英文:Hong Kong Arts Development Council (ADC)),成立於1995年6月,是香港專責策劃、推廣及支持藝術發展的法定機構,其角色包括資助、政策及策劃、倡議、推廣及發展、策劃活動等。.

新!!: 何志平和香港藝術發展局 · 查看更多 »

香港電台十本好書

香港電台十本好書是一個由香港電台舉辦的閱讀推廣計劃,每年邀請10位香港各界知名人士,為聽眾推介他們認為值得閱讀的好書,並分享其閱讀心得。首屆於1986年7月5日至9月9日舉行,由利通圖書有限公司協辦。當時名為「十本好書——1986中文課外書籍推薦計劃」,以介紹課外書予學生為主。香港電台有製作電台節目介紹選出的十本好書,並舉辦問答遊戲提高讀者對書籍的興趣。 1986年至1993年期間,香港電台曾舉辦六屆「十本好書」(1991年及1992年停辦),1999年則是第七屆。 2005年的香港電台十本好書,亦增設電視節目,在兩間免費電視台及香港電台網頁播出。 2006年後為進一步推動優質閱讀及表揚優秀的中文書籍而改為香港書獎。.

新!!: 何志平和香港電台十本好書 · 查看更多 »

香港LGBT權益

LGBT(男同性戀、女同性戀、雙性戀與跨性別)行為在香港並無違法。《香港人權法案條例》(香港法例第383章)禁止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及公共主管當局歧視不同性傾向。.

新!!: 何志平和香港LGBT權益 · 查看更多 »

香港歷史建築

香港歷史建築,可泛指香港具有一定歷史的建築物,多數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興建,除了富悠久歷史的寺廟、教堂及祠堂外,還有一些政府建築,如:水塘建築、軍營、官員官邸等。這些建築保留了不少早年香港居民的生活情況及信仰等,而由於香港曾為英國殖民地,不少建築亦因而保留了殖民地時代的西方建築風格,一些更是中西合璧,成為香港獨有的特色建築。 另一方面,香港政府亦有一套香港歷史建築的評級標準,以方便對最具價值的古蹟、建築物及文物進行保護。歷史建築一般先由香港公營機構古物諮詢委員會負責進行研究,然後再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古物古蹟辦事處執行有關決定,包括決定香港法定古蹟及評級香港歷史建築。 早期的香港歷史建築名單並不向外公開,一直只供政府內部參考,據古物古蹟辦事處稱是由於內容敏感,當中涉及私人物業,評級會對物業造成影響。至2007年1月9日,名單已開始逐步公開。 政府又考慮不斷開放一些香港歷史建築讓市民參觀,如有意將一級歷史建築西環濾水廠宿舍改作環境保護中心及將鰂魚涌林邊屋改作郊野公園中心,日後將對外開放。.

新!!: 何志平和香港歷史建築 · 查看更多 »

香港文化

香港文化饒有特色,屬遠東文化版圖之內,香港人口以華人為主。而在過去百多年間香港曾經成為英國殖民地,故此同時受到西方文化影響,釀造成華洋融合的獨特文化。從19世紀的轉口港,到21世紀的國際都會,世界各地的文化也持續影響香港文化。.

新!!: 何志平和香港文化 · 查看更多 »

香港政府農曆新年求籤活動

香港政府農曆新年求籤活動是指每年農曆年初二(車公誕),香港政府派出一名官員或公職人士代表香港,到沙田車公廟為香港來年運程求籤。該名人士從籤筒出搖出一枝籤,再由廟內解籤師傅解釋籤文意思。 起初是由民政事務局官員負責求籤,但2003年新上任的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為香港求得下籤。同年香港因SARS疫症而百業蕭條,而政府推行香港基本法23條立法和官員偷步買車避稅,更導致50多萬人參加七一遊行,兩名問責官員辭職。有人批評何志平本身是基督徒,在求籤前沒有齋戒沐浴,求籤時又身穿黑衣,因此求得下籤,自2004年開始,改由新界鄉議局主席負責(2004年至2015年為劉皇發,2016年起為劉業強)。何志平03年求得下籤 「車公有時都幾中肯」 而車公廟所屬地區之的沙田鄉事委員會,也會派出其主席,為地區求籤問前程。 車公廟的籤筒有96支籤,上籤35支、中籤44支、下籤17支。除了香港政府外,其他市民或民間團體也會為香港運程求籤。.

新!!: 何志平和香港政府農曆新年求籤活動 · 查看更多 »

香港政策研究所

没有描述。

新!!: 何志平和香港政策研究所 · 查看更多 »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The Jockey Club Creative Arts Centre,JCCAC)是一個致力推動香港創意藝術發展的嶄新藝術項目,位於九龍深水埗石硤尾白田街30號,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的前石硤尾工廠大廈改建。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由香港浸會大學主導,香港藝術發展局和香港藝術中心為策略夥伴,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民政事務局作為政府支援機構。藝術中心於2008年9月末對外開放。 香港特區政府以期限七年託管協議(Entrustment Agreement)形式把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的經營權交予香港浸會大學,中心以自負營虧模式運作並對外開放,除藝術創作外,駐中心的藝術工作者及團體會合作為公眾提供藝術教育和訓練,以至與藝術有關的商業活動。.

新!!: 何志平和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 查看更多 »

路祥安

路祥安(Andrew Lo Cheung-on,),為前任香港中華能源基金副秘書長、前東方海外的高層員工及在董建華當香港行政長官時期,跟隨董建華任職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辦公室高級特別助理,一直是董建華的心腹。.

新!!: 何志平和路祥安 · 查看更多 »

麼地

地爵士(Sir Hormusjee Naorojee Mody,),印度巴斯人,出生於孟買,香港與印度貿易的富商名人,合夥人是遮打爵士。 麼地爵士是古波斯的拜火教祆教徒,當年是香港有名的教派,與J.H.律敦治(Jehangir Hormusjee Ruttonjee)、天星小輪之前身九龍小輪創辦人米泰華拉等是同一宗教。 麼地爵士跟當時的港督盧吉勳爵及家人是朋友,他曾經贊助巨資HK$150,000成立香港大學。.

新!!: 何志平和麼地 · 查看更多 »

麼地道

地道(Mody Road)是香港九龍尖沙咀的一條道路,西接彌敦道近香港凱悅酒店,橫跨漆咸道南,東北接科學館道近尖東消防局。其中麼地道的東段,為尖沙咀東一帶的主要道路。 麼地道地底設有一條行人隧道,沿途有多個出入口,呈東西走向,可通往港鐵尖東站及尖沙咀站,其中P1、P2及P3出口更設有升降機往返地面及地底。.

新!!: 何志平和麼地道 · 查看更多 »

黃霑

黃霑(James Wong Jum-sum;),原名黃湛森,表字亦芹,另有筆名劉杰、陸郎、不文霑、詹嘯、久流、鐵樹等。华人资深作曲家和填詞人,投身樂壇數十載,筆下作品逾千首,於兩岸三地獲獎甚豐;同時身兼廣告人、作家、藝人等多種身份,被視為香港跨媒體的代表人物;並與金庸、倪匡、蔡瀾一起,獲傳媒冠以「香港四大才子」之譽。 2004年11月24日,黃霑因肺癌逝世,終年63歲。.

新!!: 何志平和黃霑 · 查看更多 »

范德堡大学

范德比大学(),曾译范德--比尔特大学,创立于1873年。19世纪末的美国铁路和航运大王、“海军准将”康內留斯·范德比爾特捐赠一百万美元建立了这所私立大学。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范德堡大学由一个过去专收美国南部富豪及大地主子女们的私立贵族学校,成长为一所财力雄厚资源丰富,在美国各界有着广泛影响力的知名高校。范德堡大学是美國最著名的高等學府之一,新常春藤名校之一,被称为“南方哈佛”。它位於美国南方田纳西州的首府纳什维尔市。.

新!!: 何志平和范德堡大学 · 查看更多 »

胡慧中

胡慧中(Sibelle Hu,),籍貫江蘇淮安,生于台灣眷村,是位外省人第二代,是台灣70年代文藝片和香港80年代武打片的著名女演員與歌手和節目主持人,她的成名作為《歡顏》,其他作品包括《皇天后土》(曾在香港遭禁播)、《霸王花》等。此外,胡慧中與影壇女星孫儷是親戚關係,孫儷的祖母與胡慧中為親姊妹,所以胡慧中是孫儷的姨奶奶。 胡慧中先畢業於北一女中夜間部,之後在1981年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夜間部。胡慧中在1970年代後期加入影圈,與同期出現的台灣影星有胡冠珍(即前香港亞洲電視行政總裁胡競英)等人;兩人在大學時期則被稱為「台大二胡」,並與胡茵夢合稱當時的台灣影壇「三胡」。80年代,由洪金寶打造成為武打明星,也教她廣東話。 胡慧中的丈夫何志平是著名眼科醫生,曾任香港民政事務局局長,兩人於1998年結婚。婚後,胡慧中就逐漸少有露面或有關消息出現。2009年,胡慧中有一次到女兒的學校,此刻被中國媒體拍攝到她腳傷並拄著柺杖走路的樣子,當被訪問到「身材走樣」,胡慧中笑答「自己是典型的家庭主婦,不在乎外表了」。 2003年,胡慧中成為江蘇省政協委員,連任至今。 2014年,息影17年的胡慧中為洪金寶次子洪天祥助陣《我不是明星》。.

新!!: 何志平和胡慧中 · 查看更多 »

郭慎墀

郭慎墀,MBE,JP(Sydney James Lowcock,),香港英裔教育工作者、拔萃男書院第七任校長(1961年-1983年)、香港業餘田徑總會副贊助人、香港學界體育聯會永遠名譽會長、宏光國樂團永遠名譽顧問。.

新!!: 何志平和郭慎墀 · 查看更多 »

起錨 (口號)

起錨(Act now)是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曾蔭權於2010年5月29日所提出的口號,寓意「是時候行動」,為2012年政改方案宣傳的主題。「起錨」標誌中:「藍色是代表海洋,『起』字的一撇儼如在海洋中航行的船,寓意揚帆起航」。該口號旨在呼籲香港市民支持香港政府所倡議的2012年政改方案,但有部分反對者將「起錨」改為「超錯」以示不滿。經歷為期約一個月的「起錨」宣傳後,2012政改方案最終在6月24日、25日獲得通過。.

新!!: 何志平和起錨 (口號) · 查看更多 »

董建華

董建華(7月7日),香港特別行政區首任行政長官(1997年7月1日至2005年3月12日),於第二屆任期期間辭職,第10屆至第13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董建華1992年經香港總督彭定康任命為行政局非官守成員,1996年12月11日在推選委員會中擊敗楊鐵樑、吳光正和李福善等中勝出,獲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委任為香港首任行政長官。2002年2月28日,董建華在無對手的情況下自動當選第二任行政長官,任期原於2007年6月30日屆滿,惟董建華於2005年3月10日以健康為理由向中央人民政府請辭,於3月12日獲接納。同日,他獲全國政協推薦並當選第10届全國政協副主席,連任三屆至今。 在其行政長官任內,香港爆發多場大規模示威,他的政策亦備受爭議及非議,間接導致多位高級官員問責下台。他離任特首後成為全國政協副主席,晉身國家級副職領導人。2012年梁振英上任後成立團結香港基金會,重新活躍於政壇。.

新!!: 何志平和董建華 · 查看更多 »

鄔維庸

鄔維庸,OBE(Wu wai-yung, Raymond,),中國浙江奉化 ,明報新聞網2006年10月3日。人,心臟科醫生,曾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逝世前為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及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委員。.

新!!: 何志平和鄔維庸 · 查看更多 »

陳云根

陳云根博士(Dr.,),筆名陳雲,人稱國師,香港客家人,學者兼作家,修讀香港中文大學比較文學碩士、德國哥廷根大學民俗學博士(副修民族學及漢學)。陳云根是城邦派政治人物,主張並推動香港自治運動,現為香港復興會主席兼創辦人。 陳云根於1997年加入由時任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特別顧問葉國華擔任主席的香港政策研究所,認識了何志平,隨他到藝術發展局、民政事務局工作。在陳云根加入民政事務局前,曾在城市大學任兼職講師,教授文化政策,之後他於1997年至2002年期間擔任了藝術發展局策劃及研究總監,其職責負責藝術策劃和管理推動政府文化計劃。何志平於2002年7月獲當時特首董建華任為民政局長後,同年9月決定透過內部撥款招聘研究總監,陳云根最後透過公開招聘程序,獲聘為民政局研究總監。陳云根的研究小組隨著何志平的離任於2007年6月底解散。 陳云根曾任職嶺南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主要作品包括《香港城邦論》系列。《香港城邦論》在香港電台第五屆香港書獎中得獎。2008年獲香港藝術發展獎年度最佳藝術家獎(藝術評論)。其餘著作及報章專欄內容多數以香港風俗、香港文化、中國語文及時事評論為主。2016年8月15日,嶺南大學決定不與其續約而結束他的七年教學生涯。 2016年7月27日,陳云根代表香港復興會,聯合熱血公民及普羅政治學苑,組成熱普城選舉聯盟,首次參加香港立法會選舉,與熱血公民成員李珏熙合組一張名單出戰新界東選區,並以「永續基本法」為競選政綱,最終以二萬多票敗選。.

新!!: 何志平和陳云根 · 查看更多 »

林煥光

林煥光(Lam Woon-kwong,),前香港行政會議召集人、香港平等機會委員會前主席,前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曾出任奧運馬術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新!!: 何志平和林煥光 · 查看更多 »

樂香園咖啡室

樂香園咖啡室是香港一家歷史悠久的茶餐廳,有「蛇竇」(香港口語即偷懶大本營)的稱號。原位於中環威靈頓街15號C地下,因業主大幅加租,於2008年12月29日暫時結業 蘋果日報,2008年12月30日 香港商業電台新聞,2008年12月29日。其後於翌年5月11日在機利文新街重開 明報,2009年5月12日。.

新!!: 何志平和樂香園咖啡室 · 查看更多 »

民政事務局

民政事務局(簡稱民政局;Home Affairs Bureau,縮寫:HAB)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決策局,專門負責康樂、文化、博彩、公民教育、青年政策以及地區行政等事務。該部門於1997年7月1日繼承主權移交前的布政司署政務科(政務司為該科的首長),現任民政事務局局長為劉江華,副局長為陳積志。.

新!!: 何志平和民政事務局 · 查看更多 »

汪明荃

汪明荃博士(Dr.Liza Wang;),生於江苏崇明县(于1958年划归上海),资深实力派影視女艺人,無綫電視(TVB)四大「鎮台之寶」之首,因地位崇高而被號阿姐、汪阿姐、Liza姐,是華人世界裡知名度高和受歡迎的影視及粵劇演員和節目主持人之一。 1967年加入麗的映聲(亞洲電視前身),1971年轉投無綫電視(TVB),是70年代無綫首席女演員及當家花旦,在70–80年代演出多部著名劇作;政治方面,她曾任第七、八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广东地区代表、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國政協委员,現任香港電視專業人員協會榮譽主席和八和會館主席,亦是無綫電視代理人合約女藝員,主要擔任大型節目的司儀,在無綫電視具有崇高地位。.

新!!: 何志平和汪明荃 · 查看更多 »

淘大商場

淘大商場(Amoy Plaza)為香港九龍牛頭角佐敦谷的商場,位處牛頭角道77號。商場樓高3層,佔地44,951平方米,是淘大花園的商場。商場的發展商為恆隆地產。.

新!!: 何志平和淘大商場 · 查看更多 »

星光大道 (香港)

星光大道(Avenue of Stars)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尖沙咀東部的尖沙咀海濱花園,於2003年5月23日由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宣佈贊助4,000萬港元,由旅遊事務署、香港旅遊發展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及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支持及全面性建設。星光大道於2004年4月27日舉行開幕典禮,於翌日開幕予公眾,由香港政府部門管理。2015年10月8日起,星光大道需封閉至2018年年底以進行擴建工程。2018年3月宣佈星光大道需封閉到由本來的2018年年底延長至2019年2月。 星光大道是為了表揚香港電影業界的傑出人士的特色景點,仿傚美國-zh:好莱坞;zh-hans:好莱坞;zh-hk:荷里活;zh-tw:好萊塢;-星光大道建造,傑出電影工作者的芳名與掌印均鑲嵌在經過特別製作的紀念牌匾上,依據年代及次排列在星光大道上。目前,星光大道可以容納1000塊紀念牌匾.

新!!: 何志平和星光大道 (香港) · 查看更多 »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大劇場(英文:Sunbeam Theatre)前身是新光戲院,是香港一間著名的戲院,位於香港島北角英皇道423號僑輝大廈,於1972年開幕,為香港少數現存的大型粵劇表演場地。.

新!!: 何志平和新光戲院 · 查看更多 »

愛都大廈

愛都大廈(英語:Estoril Court)前身是私人出租屋苑,由何添獨資用145萬向置地購入地皮,於1952年建成入伙,出租予香港政府,供香港高級公務員居住,1979年租予香港政府作宿舍的租約期滿。由何添以3.2億元出售,之後重建。.

新!!: 何志平和愛都大廈 · 查看更多 »

扶貧委員會

扶貧委員會(Commission on Poverty,縮寫:CP)成立於2005年,於2007年6月30日解散,於2012年11月9日重新成立,宗旨為鑑於香港政府希望能夠盡力地進行扶貧、甚至滅貧事務,為到有需要的人士通過經濟、就業、教育及訓練等等範疇,提供社會保障及支援,以紓緩其貧窮情況。此外,扶貧委員會亦為到清貧長者提供特殊的協助等。扶貧委員會高峰會由香港行政長官主持,行政長官必須向公眾交代工作進度,亦需要就政策及方向等作出最後決定。每年,行政長官亦會舉行一次大型扶貧委員會高峰會。.

新!!: 何志平和扶貧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拔萃男書院

拔萃男書院(Diocesan Boys' School,簡稱男拔萃、男拔和DBS)是基督教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所設辦的一所學校,為著名的香港傳統名校之一。學校佔地面積約5萬平方米,是全港第三大的中學,面積僅次於位於赤柱的聖士提反書院及北區的鳳溪第一中學。拔萃男書院成立於1869年,設有中學部及小學部(於2004年建成,全稱為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轄下22所補助學校之一,位於九龍旺角加多利山,鄰近亞皆老街和嘉道理道,是一所全日制男生學校。.

新!!: 何志平和拔萃男書院 · 查看更多 »

曾德成

曾德成 (),生於廣東廣州,籍貫廣東順德龍江鎮仙塘村,前香港民政事務局局長,第七至十屆全國人大代表(1990年至2008年)。.

新!!: 何志平和曾德成 · 查看更多 »

2003年香港

2003年對於香港來說是一個多事之年。經濟持續低迷,政府連番施政失誤,加上SARS疫症於社區大規模爆發,政府在政治上又急於就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而違背民意,促使7月1日有五十萬人遊行,民怨大規模爆發,要求行政長官董建華下台問責。事後董建華政府因未能取得立法會足夠的支持而終止廿三條立法,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及財政司司長梁錦松相繼請辭。社會對普選的訴求增強。泛民主派其後在2003年11月的區議會選舉取得較多議席,親政府的民建聯大敗。可是同時,隨著中央人民政府引進自由行及「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使香港於後半年經濟得以漸漸回穩。.

新!!: 何志平和2003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2004年香港

香港2004年繼去年七一遊行後再次經歷了鉅大政治爭議,4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行使權力解釋基本法,並否決了0708年雙普選。5月,商業電台多名著名節目主持人指受到壓力相繼暫停節目,發生了「商台名嘴封咪事件」。7月1日,仍有數以十萬計市民參與七一遊行表達爭取民主訴求。9月,第三屆立法會選舉刷新了歷屆投票紀錄,有178萬多人投票(投票率55.64%)。 經濟方面,去年發生沙士事件後情況逐漸改善,失業率下跌至2004年第四季的6.5%,是近三年以來的低位,年內本地生產總值增長8.1%,是自1987年以來的第二快增長,歷時68個月的通縮終於結束,經濟復甦主要受惠於東亞、歐美國等主要市場的強勁需求,以及中國內地對外貿易暢旺和內部需求殷切所帶動。然而去年沙士期間,帶來經濟下滑以及增加開支,政府賬目錄得赤字401億。.

新!!: 何志平和2004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2005年11月

没有描述。

新!!: 何志平和2005年11月 · 查看更多 »

2006年亞洲運動會中國香港代表團

2006年多哈亞運會於2006年12月1日至15日在卡塔爾多哈舉行。香港以「中國香港」的獨立身份名義參賽,本條目列出香港運動員於本屆亞運會的情況。 本屆賽事中國香港共奪得六金十二銀十銅共廿八面獎牌,超越1998年曼谷亞運會五金六銀六銅的最佳成績,數目上亦比獲得最多廿一面獎牌的2002釜山亞運會為多。.

新!!: 何志平和2006年亞洲運動會中國香港代表團 · 查看更多 »

2017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何志平和2017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2018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何志平和2018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