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低血壓

指数 低血壓

低血壓在生理學及醫學上是指血壓不正常地低。比起病症,低血壓較適合稱作一種生理狀況。目前世界衛生組織沒有訂定低血壓的標準,但如果一般成人肱動脈血壓小於(90/60mmHg)時,可能會被判斷有低血壓。縱然沒有明確指明,但它一般都與休克有關聯。.

104 关系: 埃博拉病毒屬去甲肾上腺素口渴吐根酊吡喹酮吲哚美辛多巴胺 (藥物)姿位性低血壓小魔女DoReMi角色列表少女与战车三姊妹偵探團乳酸林格氏液伊波拉病毒休克异丙酚依托泊苷循环系统利多卡因利尿劑利血平嗎啡嗜中性白血球低下呼吸困难呋塞米咪達唑侖哌替啶全身型過敏性反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Canvas2石田雨龍矛頭蝮屬灰嬰症候群獵魔師養成班珍菊降压片硝酸甘油硝苯地平硝普钠硫噴妥鈉粗鱗矛頭蝮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维甲酸综合征维拉帕米羊水栓塞献血疟疾甲基苯丙胺熱病異氟醚白喉白细胞介素1族...菲律賓眼鏡蛇萬古黴素頭暈血壓血管平滑肌血管收縮要聽爸爸的話!鸦片麻黃鹼鼓腹咝蝰胎盤早期剝離胺碘酮鈣離子通道阻滯劑中毒赭鵝膏藍圈章魚屬间脑葡萄柚汁肺炎脑膜炎自殺的方法腸繫膜缺血腹主動脈瘤腕垂症鉀離子苯妥英苯丙胺透析H2受体阻抗剂HypotensionICD-10 第九章:循环系统疾病LBPRush PoppersStereopony抗肿瘤药毕索洛尔氟硝西泮氢氧化钙氨氯地平氯霉素氯氮平氰化物中毒水療河魨毒素沙利度胺持續性植物狀態昏厥早發性射精敗血症敗血性休克拉薩熱急性腎小管壞死急性腎損傷普鲁卡因胺2型糖尿病 扩展索引 (54 更多) »

埃博拉病毒屬

伊波拉病毒(Ebola virus)是絲狀病毒科的其中一種病毒,可導致伊波拉出血熱,罹患此病可致人於死,包含數種不同程度的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瀉、膚色改變、全身痠痛、體內出血、體外出血、發燒等),感染者症狀與同為纖維病毒科的馬爾堡病毒極為相似。具有50%至90%的致死率,致死原因主要為中風、心肌梗塞、低血容量性休克或器官衰竭。 此病毒以非洲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伊波拉河命名(該國舊稱薩伊),此地接近首次於1976年爆發的部落,剛果仍是最近四次爆發的所在地,包括2005年5月的一次大流行。 伊波拉是人畜共通病毒,主要的感染途徑是透過患者體液傳染,如血液、汗、嘔吐物、排泄物、尿液、唾液或精液等,目前並無飛沫感染的證據。儘管世界衛生組織苦心研究,至今仍沒有辨認出任何有能力在爆發時存活的動物宿主,目前認為果蝠是病毒可能的原宿主。因為伊波拉的致命力,加上目前尚未有任何疫苗被證實有效,伊波拉被列為生物性危害第四級病毒,也同時被視為是生物恐怖主義的工具之一。.

新!!: 低血壓和埃博拉病毒屬 · 查看更多 »

去甲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INN名称:Norepinephrine、nor-epinephrine,也称Noradrenaline、nor-adrenaline--,缩写NE或NA),旧称正肾上腺素,学名1-(3,4-二羟苯基)-2-氨基乙醇,是肾上腺素去掉 N-甲基后形成的物质,在化学结构上也属于儿茶酚胺。它既是一种神经递质,主要由交感节后神经元和脑内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合成和分泌,是后者释放的主要递质,也是一种激素,由肾上腺髓质合成和分泌,但含量较少。循环血液中的去甲肾上腺素主要来自肾上腺髓质。.

新!!: 低血壓和去甲肾上腺素 · 查看更多 »

口渴

口渴是口裡很乾,想要喝水的情況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newDict/dict.sh?idx.

新!!: 低血壓和口渴 · 查看更多 »

吐根酊

吐根酊(或稱為吐根糖漿,Syrup of ipecac或Ipecacuanha tincture)是一種利用亞摩尼亞浸(Ipecacuanha,學名:Psychotria ipecacuanha)的根與根莖(Rhizome)而提取的物質,是一種天然的催吐劑(Emetics)與(Expectorant)。其成分主要包含吐根鹼以及。.

新!!: 低血壓和吐根酊 · 查看更多 »

吡喹酮

吡喹酮(Praziquantel,或Biltricide)為一種用於人類及動物的驅蟲藥,專門治療絛蟲及吸蟲。對於血吸蟲、中華肝吸蟲、特別有效,吡喹酮為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上的藥物,為世界上對於基本公共衛生最重要的藥物之一。1970年代由拜耳公司的藥學部研發成功。.

新!!: 低血壓和吡喹酮 · 查看更多 »

吲哚美辛

吲哚美辛(INN名称:Indometacin,USAN和BAN名称:Indomethacin)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NSAID),可消炎止痛、治疗发热和缓解身体僵硬,作用机理是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减轻炎性反应。吲哚美辛商品名众多,英文商品名包括Indocin、Indocid、Indochron E-R和Indocin-SR,中文商品名为消炎痛。.

新!!: 低血壓和吲哚美辛 · 查看更多 »

多巴胺 (藥物)

多巴胺(Dopamine)藥品名稱有恩得品(Intropin)等,是常用來治療休克、有導致其他症狀的心跳过缓的藥物,若心搏停止,又沒有肾上腺素的情形下,也可用多巴胺治療。多巴胺也是治療嬰兒嚴重低血壓的首選藥物。若是兒童低血壓,一般會用肾上腺素或治療,成人則會用正腎上腺素治療。多巴胺可用靜脈注射或的方式持續給藥,藥效一般會在五分鐘後開始,之後可以適度增加劑量以達到最佳藥效。 常見的副作用包括腎功能惡化、心律不整、心绞痛、呕吐、頭痛、焦慮,若到血管附近的軟組織,可能會有局部的,此時可以試著用來降低風險。還不確定在妊娠及母乳哺育中使用多巴胺的安全性。低劑量的多巴胺會觸發及,高劑量的多巴胺則會透過作用。 多巴胺最早是在1910年由George Barger及James Ewens在英國實驗室所製備,是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中的藥物,是所需最有效及安全的藥物之一。 2014年在開發中國家中,400mg的多巴胺藥價在美金0.28元至0.60元之間。人體內也有自然產生的多巴胺,類似激素一樣是神经递质。.

新!!: 低血壓和多巴胺 (藥物) · 查看更多 »

姿位性低血壓

姿位性低血壓(orthostatic hypotension、postural hypotension、orthostasis),或称「直立性低血压」。主要指患者在站姿时血压变低,卧姿时血压恢复正常的症状。但也有平卧时血压反而降低的姿位性低血壓。多出现在中老年患者身上,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新!!: 低血壓和姿位性低血壓 · 查看更多 »

小魔女DoReMi角色列表

本條目列出在日本動漫作品《小魔女DoReMi》中登場的角色。角色介紹以最後結局為準。.

新!!: 低血壓和小魔女DoReMi角色列表 · 查看更多 »

少女与战车

| 《少女與戰車》(ガールズ&パンツァー,GIRLS und PANZER),是由Actas製作、水島努執導的原創動畫作品;此部動畫的漫畫版已先行在Media Factory《》2012年7月號至2014年4月號連載,由新人漫畫家才谷屋龍一負責作畫。 2012年5月17日,於官方網站公開了作品首波宣傳影片以及角色視覺圖等相關資訊。.

新!!: 低血壓和少女与战车 · 查看更多 »

三姊妹偵探團

《三姊妹偵探團》是一系列由赤川次郎著作的長篇推理小說作品,由講談社出版。該小說在該社之月刊文藝雜誌《小說現代》中刊登後,被收錄於講談社小說中,及後又被收錄於講談社文庫中。截至2011年,此小說系列合共有22卷。 在1995年,小說被改編成電影《四姊妹物語》(『四姉妹物語』,由清水美砂、牧瀨里穗、今村雅美、中江有里等演出)。 此外、在1986年2月20日,富士電視台播映了改編自此小說的單發電視劇。此後,在1998年,日本電視台將小說電視劇化,並從1月10日到3月21日在其系列電視台播映。而在2008年,朝日放送及朝日電視台亦將小說改編成電視劇《4姊妹偵探團》,並從1月18日到3月在它們的系列電視台播映。.

新!!: 低血壓和三姊妹偵探團 · 查看更多 »

乳酸林格氏液

乳酸林格氏液(Lactated Ringer's solution,RL),又稱乳酸鈉溶液(sodium lactate solution)或哈特曼氏液(Hartmann's solution),是一种含有氯化钠、乳酸鈉、氯化鉀,以及氯化鈣的水溶液。本品可作為低血容或低血壓患者的補液。本品可用於治療除了之外的,也可用於眼睛在後的清洗。本品可經由靜脈注射給予,也可以直接塗敷需要的部位。 副作用包含過敏、高鉀血症、。本品不適合與某些藥物合用,且不建議作為輸血時的稀釋液。乳酸林格氏液較生理食鹽水不易造成。妊娠及哺乳期間使用通常安全,本品屬於,其滲透壓與血液相等。 於1880年發明,並於1930年開始加入乳酸。本品列名於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之中,為基礎公衛體系必備藥物之一。乳酸林格氏液已有通用名藥物生產上市。在发展中国家,其每升批發價介於0.60至2.30之間。對於肝功能不佳者,醋酸林格氏液可能可以做為乳酸林格氏液的代用品,其乳酸成分由醋酸代替。在斯堪的纳维亚地區一般使用醋酸林格氏液。.

新!!: 低血壓和乳酸林格氏液 · 查看更多 »

伊波拉病毒

伊波拉病毒(Ebola virus)是絲狀病毒科的其中一種病毒,可導致伊波拉出血熱,罹患此病可致人於死,包含數種不同程度的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瀉、膚色改變、全身痠痛、體內出血、體外出血、發燒等),感染者症狀與同為纖維病毒科的馬爾堡病毒極為相似。具有50%至90%的致死率,致死原因主要為中風、心肌梗塞、低血容量性休克或器官衰竭。 此病毒以非洲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伊波拉河命名(該國舊稱薩伊),此地接近首次於1976年爆發的部落,剛果仍是最近四次爆發的所在地,包括2005年5月的一次大流行。 伊波拉是人畜共通病毒,主要的感染途徑是透過患者體液傳染,如血液、汗、嘔吐物、排泄物、尿液、唾液或精液等,目前並無飛沫感染的證據。儘管世界衛生組織苦心研究,至今仍沒有辨認出任何有能力在爆發時存活的動物宿主,目前認為果蝠是病毒可能的原宿主。2016年末,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研究员团队研发的重组埃博拉疫苗(rAd5-EBOV),在非洲塞拉利昂开展的Ⅱ期500例临床试验取得成功,被證實有效。伊波拉被列為生物性危害第四級病毒,也同時被視為是生物恐怖主義的工具之一。.

新!!: 低血壓和伊波拉病毒 · 查看更多 »

休克

休克是一急性的综合症。在这种状态下,全身有效血流量减少,微循环出现障碍,导致重要的生命器官缺血缺氧。即是身体器官需氧量与得氧量失调。休克不但在战场上,同时也是内外妇儿科常见的急性危重病症。 根据文献,休克的定义为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使其循环功能急剧减退,组织微循环灌流严重不足,以致重要生命器官机能,代谢严重障碍的全身性危重病理过程。 人的血管容量为20升,这比人身上的5升血液要多得多。若30%以上的毛细血管同时开放,其效果无异于失血。当人体失血超过20%,即可出现休克。倘若失血超过50%,即2.5升,即可致死。因此对休克的治疗是需要争分夺秒的。.

新!!: 低血壓和休克 · 查看更多 »

异丙酚

异丙酚(英語:Propofol),又名「丙泊酚」,商品名Diprivan及其他。本品為一种短效静脉注射麻醉药,可用於的誘導及維持、成人或手術的鎮定劑,本品亦可用於治療其他藥物治療無效的癲癇重積狀態。給藥後2分鐘藥效達到最強,且一般可以維持5至10分鐘。 常見的副作用包括心律不整、低血壓、注射部位灼熱感,以及等等。其他嚴重的副作用可能包括癲癇發作。不當使用可能會引起感染、成瘾,長期使用則可能導致。妊娠期間用藥顯為安全,但仍有待進一步研究。但不建議用於剖腹生產。本品並非镇痛药,因此若有鎮痛需求,則可以配合嗎啡等鴉片類藥物使用。但是否可以常規使用迄今未明。本品的部分效果可能與其對GABA受體的作用有關。 异丙酚最早於1977年發現,美國於1989年核准使用。本品列名於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之中,為基礎公衛體系必備藥物之一。本品專利權已過期,可生產通用名药物。在发展中国家,每瓶批發價約介於0.61至8.50美金之間。本品的静脉制剂會加入鎂乳,故其外观如牛奶一样,常被俗称为「失忆牛奶」或「牛奶針」。本品亦可作為兽医用藥使用。.

新!!: 低血壓和异丙酚 · 查看更多 »

依托泊苷

依托泊苷(Etoposide,又名鬼臼乙叉苷、足叶乙甙、VP-16,商品名Eposin、Etopophos、Vepesid)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类化疗药物。它是鬼臼毒素(一种大量存在于鬼臼,尤其是盾叶鬼臼中的物质)的人工合成衍生物。.

新!!: 低血壓和依托泊苷 · 查看更多 »

循环系统

人类循环系统正视简图,红色为动脉,蓝色为静脉。 生物體內的循环系统(circulatory system)也稱為心血管系統或血管系統,是一組讓血液循環,在細胞間傳送養分(如胺基酸及電解質)、氧氣、二氧化碳、荷爾蒙及血球的生物系統,循环系统也可以抵抗疾病,並且維持体温和使体内pH值稳定(动态平衡)。有關血液流動的研究稱為,有關血液流動特性的研究稱為。 廣義的循环系统包括循環血液的心血管系統及循環淋巴的淋巴系統。心血管系統和淋巴系統是二個獨立的系統,淋巴的長度較血管要長很多。血液中包括血漿、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由心臟及血管循環全身,傳送氧氣、養份到各細胞,也從各細胞回收代謝廢物。淋巴本質上是過剩的血漿,由组织液中經毛細血管過濾,之後回到淋巴系統。心血管系統由血液、心臟及血管組成。淋巴系統由淋巴、淋巴結及淋巴管組成,從组织液中過濾血漿,即為淋巴。 包括人類在內的脊椎动物其循环系统(心血管系統)為闭鎖式循环系统,血液只在心臟及血管(包括動脈、靜脈及微血管)形成的網路中流動。有些無脊椎動物有开放式循环系统(心血管系統)。而淋巴系統屬於开放式循环系统,有輔助路徑讓多餘的組織液回到血液中。更原始的動物門沒有循环系统。.

新!!: 低血壓和循环系统 · 查看更多 »

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Lidocaine)又稱為苦息樂卡因(xylocaine)或里格卡因(lignocaine),為一種局部麻醉藥且可用於治療。它可被用於 -->,當利多卡因與少量的腎上腺素混合後,可以較高劑量用在麻醉並維持較久效用 -->。使用注射方式麻醉會於四分鐘內產生反應,並持續作用二到三個小時 -->;利多卡因也可以直接用於皮膚來麻醉。 靜脈注射常見的副作用包含嗜睡、肌肉抽搐、困惑、視力改變、麻木、麻刺感及嘔吐。也可能造成低血壓及不正常的心率;利多卡因對妊娠患者通常較安全,肝病患者可能須使用較低劑量,將利多卡因注射進關節有對软骨造成問題的疑慮,對或苯佐卡因過敏的人而言,利多卡因相對安全;同時也是抗心律失常药的1b等級用藥。 利多卡因發現於1946年,1948年上市,在最基本的健康照護系統中最必要的藥物清單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登錄有案,作為學名藥也不是非常昂貴,一瓶利卡多因的批發價格約在0.5至1.00美元間。 利多卡因也被用來製備苯甲地那銨,目前世界上最苦的化合物。.

新!!: 低血壓和利多卡因 · 查看更多 »

利尿劑

任何可以增加尿液量的藥物皆可称为利尿劑(diuretic),其中也包括。咖啡因、小紅莓汁和酒精都是效果較弱的利尿劑。利尿剂种类有很多,增加水分排泄的作用机理各不相同。与之相对,也有抗利尿激素(血管加压素)之类的降低尿量的。.

新!!: 低血壓和利尿劑 · 查看更多 »

利血平

利血平(Reserpine),或作利舍平,蛇根碱,是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及精神病的吲哚类生物碱药物,最初是在萝芙木属植物蛇根木中提取而成。如今由于副作用较多并且更优的新药上市,利血平已不再是治疗的首选药物 The Columbia Encyclopedia, Sixth Edition.

新!!: 低血壓和利血平 · 查看更多 »

嗎啡

嗎啡(Morphine)為一種止痛劑 -->,會直接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改變人體對疼痛的感覺 -->。可使用於急性或慢性的疼痛 -->。嗎啡也常用於心肌梗塞和臨盆時 -->,可以口服、、皮下注射、靜脈注射,或脊髓周圍注射。 潛在的嚴重副作用包括呼吸抑制和低血壓 -->,且有高度成癮性和藥物濫用的情形 -->。如果長期使用後驟然降低劑量,可能會出現戒斷症狀 -->。常見的副作用有昏沉、嘔吐和便秘。懷孕和哺乳期間不建議使用,以免影響胎兒。 嗎啡是在1803-1805年由德國藥師(Sertürner)首次分離出來,普遍相信嗎啡是第一個成功被從植物體內分離的活性成分。默克藥廠於1827年開始商業販售。1835-1855年間,皮下注射器被發明,自此本品更被廣泛使用。Sertürner起初因為嗎啡具有讓人睡著的傾向,就以希臘神話當中的夢境與睡眠之神——摩耳甫斯(Morpheus)的名稱將這種物質命名為「嗎啡」(Morphium)。 嗎啡的主要來源是從罌粟花的罌粟稈所分離出。在2013年估計製造了52.3萬公斤的嗎啡。其中大約有4.5萬公斤的嗎啡被直接用於緩解疼痛,比二十年前要高出四倍,且大多將嗎啡用於止痛的為已開發國家。約有70%的嗎啡被用於製作其他類鴉片藥物,、、海洛因,以及美沙冬。本品在美國屬於第二級管制藥品(Schedule II),在英國屬甲級管制藥品(Class A),加拿大則屬第一級管制藥品。嗎啡列名於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為基礎公衛體系的必備藥物之一。.

新!!: 低血壓和嗎啡 · 查看更多 »

嗜中性白血球低下

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症(Neutropenia),或中性粒細胞減少症(Neutropaenia),是血液中的一種中性粒細胞(一種白血球細胞)濃度異常低的血液系統疾病,中性粒細胞彌補大多數的循環白血球,和透過破壞細菌、細菌碎片、和血液中與免疫球蛋白結合的病毒,作為對抗感染的主要防護,其特徵是白血球中的中性白血球數量過低。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症患者的臨床特徵差異很大,可能完全沒有症狀,但更容易受到細菌感染,如沒有及時就醫,病情可能演變成為危及生命的「中性粒細胞減少敗血症」,或可能有嚴重的感染,造成嚴重的併發症以及死亡。 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症可以是急性(臨時)或慢性(長期)的,這個名稱有時會跟白細胞減少症(Leukopenia)互換使用。.

新!!: 低血壓和嗜中性白血球低下 · 查看更多 »

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Dyspnea或Dyspnoea)、呼吸急促或空气饥是患者因而产生的一种自觉症状,病人一般可自己觉察到呼吸困难,但外界不易观察出来。 一般而言重体力劳动等带来的呼吸困难是正常症状,但如果在意外情况下发生呼吸困难,则可能是病态症状。85%的呼吸困难病例都是由于哮喘、肺炎、心肌缺血、间质性肺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心理因素导致的。针对不同的发病原因,所采取的治疗方法有所不同。.

新!!: 低血壓和呼吸困难 · 查看更多 »

呋塞米

呋塞米(Furosemide),市面常見的商品名為來適泄錠(Lasix),係為一種用來治療因心臟衰竭、肝硬化或腎病變引起的水腫,也可治療高血壓的藥。使用劑量依人而定,可以經靜脈注射或口服給藥,口服劑型的藥效會在 1 小時內發揮,靜脈注射則只要 5 分鐘即可見效。 常見副作用有站著時會低血壓、耳鳴、對陽光過敏等,潛在的嚴重副作用則有電解質不平衡、低血壓以及喪失聽力。用藥期間,建議定時接受血液檢查;呋塞米是一種環利尿劑,用以降低腎臟對鈉的再吸收作用 。 呋塞米發現於 1962 年,列名於世界衛生組織基本藥物標準清單之中,為基本醫療體系最重要的藥物之一。在開發中國家,單日劑量的批發價約在 0.004 到 0.02 美元左右,在美國,呋塞米是通用名藥物,單日劑量約在 0.15 美元之譜 。世界反運動禁藥機構則將其列入禁藥名單,因為呋塞米有著遮蓋其他用藥痕跡之疑慮,此外,呋塞米也被用來預防及治療賽馬的。.

新!!: 低血壓和呋塞米 · 查看更多 »

咪達唑侖

咪達唑侖(英語:Midazolam、Dormicum、Hypnovel、Versed),又稱「速眠安」常見以Versed為商品名販售,主要用為治療急性發作、中度至重度的失眠,及進行醫療程序前之導引鎮靜及失憶的安眠作用、作用時間約二至五小時。為一種「鎮靜安眠藥」、屬「苯二氮平類鎮靜劑」,是一種短效鎮靜劑。會使人產生睡意,降低焦慮,不易形成新的記憶。也被使用在癫痫治療上。 此藥可口服、靜脈注射、肌肉注射、噴入鼻腔、或是藉由口腔黏膜吸收。基本上靜脈注射後約五分鐘開始作用,而肌肉注射則需十五分鐘,作用維持在一到六個小時間。分針劑與口服兩種包裝(有 1 mg/ml 及 5 mg/ml 強度的兩種劑量)。中华民国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局歸之於第四級管制藥品,安全性相當高。 副作用包含呼吸不規律、低血壓、失眠等。在長期使用後,其作用的耐受性可造成戒斷症狀,非常規反應,如造成孩童與老人的好動,有證據證明此藥對於孕婦具有使用風險,但目前無證據顯示哺乳時服用單一劑量會對婦女產生傷害,此藥屬於苯二氮類藥物的一員,透過GABA神經傳導物質進行作用。一般2支針劑的藥量就可能讓人昏迷。 使用上需要醫生處方,並非可自行取得的成藥。 咪氟唑侖於1976年開始被使用,並被列入世界衛生組織基本藥物,是基本醫療體系中重要的藥物,已有學名藥出售,且售價不高,批發價一劑是0.35美金,在許多國家屬於管制藥物。.

新!!: 低血壓和咪達唑侖 · 查看更多 »

哌替啶

哌替啶盐酸盐(Pethidine),別名杜冷丁、度冷丁、唛啶、配西汀、地美露(Demerol)、盐酸哌替啶。为白色、无嗅、结晶状的粉末,能溶于水,一般制成针剂的形式。用作麻醉药。.

新!!: 低血壓和哌替啶 · 查看更多 »

全身型過敏性反應

過敏性休克()反應係指一種嚴重的全身性過敏反應,發病極快且具有致命性 。通常會伴隨以下症狀:起癢疹、舌頭或咽喉腫脹、呼吸困難、嘔吐、頭暈及低血壓;以上症狀往往會在數分鐘到數小時之間發作。 常見的引起過敏原因有被昆蟲叮咬、對食物過敏以及藥物過敏 -->。其他可能的原因包含接觸乳膠或運動 --> ,有的病例甚至找不到明確誘發過敏的原因。過敏的機制可能是因為免疫性或非免疫性的原因,誘發特定某些白血球釋放介質。確診的方式是透過患者在接觸到潛在過敏原後顯露的症狀及病徵而定。 過敏性休克的第一線治療是靜脈注射或肌肉注射腎上腺素,並將患者置於復甦姿勢 -->。此外,病人也可能需要注射追加的劑量。其他如抗組織胺藥及皮質類固醇都屬於輔助用藥 -->。有過敏性休克病史者,醫師會建議隨身攜帶腎上腺素自動注射器及記錄有自身病史的文件。 據估計,全球約有 0.05–2% 的人口會在人生某個時間點發生過敏性休克 -->,此比例似乎也在持續增加中。過敏性休克好發於年輕族群及女性。在美國,約有 0.3% 因過敏型休克求醫的患者最後宣告不治。過敏性休克的英文 (Anaphylaxis) 來自古希臘語的 " ἀνά (ana) ",意指抗拒,以及古希臘語的 "φύλαξις (phylaxis)",意指保護作用。 過敏性休克是最嚴重的全身型過敏性反應,是因為過敏原引起肥胖細胞釋放大量的組織胺、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等免疫介質,導致血管擴張,血壓下降,支气管收缩,粘液分泌过多,支氣管黏膜水腫(致使呼吸困難),还导致心律失常,常会引起心房纤维性颤动,發生過敏性休克時,若不即時救護,將可能導致死亡。.

新!!: 低血壓和全身型過敏性反應 · 查看更多 »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是一个影响到整个身体的炎症反应。它是身体的应激性反应,是机体应对一种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因素的方式。虽然SIRS的定义指的是炎症反应,但它实际上可以分为促炎和抗炎两种。.

新!!: 低血壓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 查看更多 »

Canvas2

《Canvas2 ~茜色的調色盤~》(Canvas2 ~茜色のパレット~)是由F&C FC01於2004年4月23日所發售的戀愛冒險類型成人遊戲。 2006年1月26日,角川書店發行PS2版《此翻譯係使用台灣角川所發行之 。》(CERO15歲以上推薦),同名動畫於2005年10月2日至2006年3月26日間播映。 2006年10月6日,F&C FC01發售《Canvas2~彩虹色的圖畫~》的逆移植版本,並改稱「Canvas2 DVD EDITION」。.

新!!: 低血壓和Canvas2 · 查看更多 »

石田雨龍

石田雨龍()是日本漫畫《BLEACH》中的主要角色之一。在日本地區第四回BLEACH人氣投票排行榜中,排行第五名。.

新!!: 低血壓和石田雨龍 · 查看更多 »

矛頭蝮屬

矛頭蝮屬(學名:Bothrops),又稱槍蝰、矛頭蛇、黃腭蛇,是蛇亞目蝰蛇科蝮亞科下的一個有毒蛇屬,主要分布於中美洲及南美洲地區。其學名「Bothrops」源自希臘語「Bothros」及「ops」,意指「洞」及「眼睛(或臉頰)」,象徵矛頭蝮鼻孔附近的的頰窩(熱能感測器官)。頭部狹小,呈三角形,因此俗稱「矛頭(Lancehead)」。矛頭蝮在美洲導致許多宗人類遭其咬傷致死的事件,其為禍情況比其它毒蛇更嚴重。Campbell JA, Lamar WW.

新!!: 低血壓和矛頭蝮屬 · 查看更多 »

灰嬰症候群

嬰症候群,或稱灰嬰症及灰嬰綜合徵,是一種初生嬰兒在接受靜脈注射氯黴素後出現的罕見嚴重副作用。.

新!!: 低血壓和灰嬰症候群 · 查看更多 »

獵魔師養成班

《獵魔師養成班》(日語:ぷちはうんど)為ねこねこ所著的日本漫畫。《Comic Blade Masamune》(Mag Garden發行)2004年春季號結尾預告表示連載後,於初夏號中正式連載。Petit代表「小的」,Hound代表「獵犬」之意。擁有犬耳與犬尾之美少女登場的萌系奇幻漫畫。Comic Blade Masamune停刊後於月刊Comic BLADE繼續連載。.

新!!: 低血壓和獵魔師養成班 · 查看更多 »

珍菊降压片

珍菊降压片,是一款中国自主研发的,由野菊花膏粉、珍珠层粉、盐酸可乐定、氢氯噻嗪、芦丁五类成分组成的化学合成类抗高血压药物。.

新!!: 低血壓和珍菊降压片 · 查看更多 »

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C3H5N3O9),又稱硝酸--甘油酯、三硝酸--甘油酯、三硝酸丙三酯,是甘油的三硝酸酯,是一种爆炸能力极强的炸药。1847年由都灵大学的化學家索布雷洛發明。常有人誤解「硝酸甘油」是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發明的,事實上諾貝爾發明的是在1866年利用硝酸甘油發展高穩定性、防誤爆的矽藻土炸藥。.

新!!: 低血壓和硝酸甘油 · 查看更多 »

硝苯地平

硝苯地平(Nifedipine),商品名拜新同(Adalat),是一种类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主要阻断L-型钙离子通道。硝苯地平主要用来治疗心绞痛(尤其是)、高血压、雷諾氏症候群甚至早產、也常被用來治療嚴重型的妊娠高血壓 。通常用在早產兒的孕婦上,可以讓類固醇有足夠的時間作用,使早產兒的肺部狀況改善,並讓母親有足夠的時間可以得到更好的照顧。本品一般經口服給藥,有速效做為口服使用。 一般常見的副作用有頭暈、頭痛、倦怠、下肢水腫、咳嗽和呼吸短促。 嚴重的話可能會導致低血壓和心衰竭等副作.

新!!: 低血壓和硝苯地平 · 查看更多 »

硝普钠

硝普钠又称亚硝基铁氰化钠,化学式:Na2·2H2O,为强有力的血管扩张剂,用于高血压急症和在外科手术时产生控制性低血压,也用于急性心脏衰竭。.

新!!: 低血壓和硝普钠 · 查看更多 »

硫噴妥鈉

硫噴妥鈉(sodium thiopental或Sodium Pentothal)又稱戊硫代巴比妥,是巴比妥酸盐類藥物。是一種快速起效的短效全身麻醉劑。硫噴妥鈉在世界衛生組織的“世界衛生組織基本藥物標準清單”中為一個核心藥物 ,列為基本衛生保健系統的最低醫療需求清單中。 其中Sodium Pentothal是美國雅培的商標。它的醫學用途是用於麻醉、精神科恐慌症治療等,在刑事用途可用作吐實藥。由於服用太多會死亡,所以可用來執行死刑或安樂死的靜脈注射。硫噴妥鈉曾經列入美國前三大最致命的注射服用藥物,但自美國製造商赫士睿公司(Hospira)停止製造藥物和歐盟禁止該藥的出口,硫噴妥鈉的濫用已經被受到控管。.

新!!: 低血壓和硫噴妥鈉 · 查看更多 »

粗鱗矛頭蝮

粗鱗矛頭蝮(學名:Bothrops asper),又名三色矛頭蝮, 是一種大型的矛頭蝮蛇,目前並沒有任何已確認亞種。其具有與軀幹有著明顯分別的三角狀頭部,表面體色偏深而腹部多為米黃色。它們分佈於墨西哥南部至南美洲北部一帶,主要棲息在各種低地生境並以小型動物為食。因活動範圍接近民居,而成為當地蛇咬個案的主要元兇,並因此被認為是有關地區最危險的蛇類;亦因具有高度危險性而被描述為“終極蝮蛇”。其毒液由多種毒素組成,主要破壞肌肉及組織且能造成嚴重的組織壞死。 不過,致命的蛇咬個案隨著醫療科學的進步而不斷地減少。.

新!!: 低血壓和粗鱗矛頭蝮 · 查看更多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簡稱為DKA),是一种可致命的糖尿病併發症。患者可能出現的症狀包括嘔吐、腹痛、、排尿量增加、全身乏力、神智不清,嚴重者或會昏迷。患者的呼氣中亦可能会存在一種显著的氣味。症狀的发展期通常是較為快速。在一些病例中,患者在發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後才得悉自己患有糖尿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常發生於1型糖尿病患者身上,但某些情況下,它亦可在患上其它類型的糖尿病的人身上發生。可能的誘發因素包括感染、不正確地使用胰島素、中風以及某些藥物,如類固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因患者體內胰島素不足,身體轉而消耗脂肪和產生酮酸而導致。它可經由這一些檢查中所發現的跡象診斷:在血糖測試中所發現的高血糖水平、血液的pH值相對較低,以及在血液或尿液測試中發現酮酸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主要治療程序是静脉输液以及注射胰島素。可根據患者的嚴重程度,以靜脈注射或皮下注射兩種方式之一去進行胰島素治療。治療過程中通常還需要補鉀,以預防低鉀血症。在治療期間,應定期檢查血糖和血鉀的水平。若患者出現潛在性感染,則可能需要服用抗生素。若患者的血液的pH值嚴重過低,則可能會施予碳酸氫鈉;然而,碳酸氫鈉的使用效果尚不明確,因此通常不推薦使用。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病發率因地區而異。在英國每年約有4%的1型糖尿病患者發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在马来西亚則為約25%。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種醫療上的應急情況,如果沒有妥善治療可能致死。它最早在1886年被文獻描述;在1920年代胰島素應用於治療前,基本上一旦發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便会使患者死亡。現在若得到適當和及時的治療,其死亡率則約在1%-4%之間。高達1%病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兒童併發腦水腫。.

新!!: 低血壓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查看更多 »

维甲酸综合征

维甲酸综合症(retinoic acid syndrome,RAS)是“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acid,ATRA)综合症”的简称,是使用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时发生的最严重并发症,多见于单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治疗的过程中。.

新!!: 低血壓和维甲酸综合征 · 查看更多 »

维拉帕米

維拉帕米,Verapamil(或稱Isoptin),非二氫嘧啶類之鈣離子通道阻斷劑(Non-Dihydropyridine Calcium Channel Blocker)。.

新!!: 低血壓和维拉帕米 · 查看更多 »

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是一種罕見及未被完全了解的產科緊急症候。指在分娩過程中,羊水、胎兒細胞、胎髮、胎糞、皮屑等物,透過子宮基底的胎盤進入母體血液循環而誘發母體之發炎反應。這作用會引致心肺衰歇及凝血異常。此病最早在1941年被描述說明。在母體致死率的列表中羊水栓塞排列第五位。 羊水栓塞十分罕見(機會為8,000至80,000次分娩中出現一次,然于2007年研究给出的數字为20,464次分娩中出現一次)。大部份產科醫生在整個執業生涯中可能從未經歴過。亦因此,這種狀況的發生過程是很少被了解。一般認為,羊水及胎兒細胞進入母體肺循環(此可能使產婦心肺衰竭而亡)後將發生下列兩個階段。.

新!!: 低血壓和羊水栓塞 · 查看更多 »

献血

捐血,--,指献血者自愿捐献全血、血浆或血液成分,而不收取任何报酬(但在一些情况下会赠送纪念品)的行为。這些血液通常存储在血库中,由医疗单位、血站或红十字会保管,以備需要者輸血時使用。有償獻血血液质量不能得到確保,不利于獻血者的健康,与有偿献血相比较,无偿献血得不到任何報酬。 一般人可在各地區的固定无偿献血站进行无偿献血,許多无偿献血站會定期派遣采血车到學校、單位、人流密集区,或配合地區活動來徵求捐血者。.

新!!: 低血壓和献血 · 查看更多 »

疟疾

瘧疾(Malaria,中文俗称打擺子、冷熱病、發瘧子)是一種會感染人類及其他動物的全球性寄生蟲傳染病,其病原瘧原蟲藉由蚊子散播,隸屬原生生物界,皆為单细胞生物。瘧疾引起的典型症狀有發燒、畏寒、疲倦、嘔吐和頭痛;在嚴重的病例中會引起黃疸、癲癇發作、昏迷或死亡。這些症狀通常在蚊子叮咬後的十到十五天內出現,若病人沒有接受治療,症狀緩解後數月內症狀可能再次出現。曾感染瘧疾的患者再次感染所引起的症狀通常較輕微,如果患者沒有持續暴露於瘧疾的環境,此種部分抵抗力會在數月至數年內消失。 瘧疾最常透過受感染的雌性瘧蚊來傳播,瘧原蟲會在瘧蚊叮咬時從蚊子的唾液傳入人類的血液,接著瘧原蟲會隨血液移動至肝臟,在肝細胞中發育成熟和繁殖。瘧原蟲屬(Plasmodium)中有五個種可以感染人類並藉此散播,多數死亡案例由惡性瘧(P. falciparum)、(P. vivax)及(P. ovale)所造成,(P. malariae)產生的症狀較輕微,而(P. knowlesi,又稱諾氏瘧原蟲)則較少造成人類疾病。瘧疾的診斷方式主要為鏡檢或前者配合,近年也發展聚合酶鏈式反應來偵測瘧原蟲的DNA,但因為成本和複雜性較高,目前尚未廣泛地應用於瘧疾的盛行地區。 避免瘧蚊叮咬能降低感染瘧疾的風險,實務上包括使用蚊帳、防蚊液或(如噴灑殺蟲劑和清除積水)。前往瘧疾盛行地區的旅客可以使用數種藥物來,而瘧疾好發地區的嬰兒及第一個三月期以後的孕婦也建議適時使用進行防治。20世紀中葉,以屠呦呦為首的中國科學家研製出抗瘧效果良好的藥物青蒿素,屠呦呦也因此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儘管有所需求,但瘧疾目前尚無疫苗,相關研究仍在進行。現在建議的治療方法是併用青蒿素及另一種抗瘧藥物(可能是甲氟喹、苯芴醇或);如果青蒿素無法取得,則可使用奎寧加上去氧羥四環素。為避免瘧原蟲抗藥性增加,瘧疾盛行地區的病患應盡量在確診後才開始投藥。瘧原蟲已逐漸對幾種藥物產生抗藥性,具有(氯喹)抗性的惡性瘧已經散布到多數的瘧疾盛行區,青蒿素抗藥性的問題在部分東南亞地區也日益嚴重。 主要流行地區包括非洲中部、南亞、東南亞及拉丁美洲,這其中又以非洲的疫情最甚。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2013年全球瘧疾病例共有1.98億例,造成584,000至855,000人死亡,當中有90%是在非洲發生。 瘧疾普遍存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位於赤道周圍的廣大帶狀區域,包含漠南非洲、亞洲,以及拉丁美洲等等 -->。2015年,全球約有2.14億人新感染瘧疾,並造成多達43.8萬人死亡,其中有90%的死亡病例位於非洲。2000年至2015年間,病例數減少37%,但自2014年的1.98億例之後開始回升。瘧疾與貧困息息相關,並严重影響經濟發展。瘧疾會造成醫療衛生支出增加、勞動力減少、並衝擊觀光業,非洲每年估計因瘧疾損失120億美元。.

新!!: 低血壓和疟疾 · 查看更多 »

甲基苯丙胺

基苯丙胺或甲基安非他命(英語:Methamphetamine,全名是))是強效的中樞神經系統刺激劑,主要被用於娛樂用途,較少被用於治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和肥胖症,即便有也被當成第二線療法。甲基苯丙胺是在1893年發現,有二種对映异构:分別是左旋甲基苯丙胺(levo-methamphetamine)及右旋甲基苯丙胺(dextro-methamphetamine)。「甲基苯丙胺」一般是指左旋甲基苯丙胺及右旋甲基苯丙胺各佔一半的外消旋混合物。甲基安非他命較少被醫師處方,因為可能會,以及有用作春藥和欣快感促進劑等風險。而且已有療效相同,而對人體危害風險更低的替代藥物。 在美國能直接在市面上購買主成分為左旋甲基苯丙胺的吸入型因為它被視為非处方药。 甲基苯丙胺常因為它們的藥效動力學屬性而被非法交易,用於娛樂用途。非法使用甲基苯丙胺在亚洲部分地区、大洋洲和美国最为普遍。在美国,消旋以及左旋、右旋甲基苯丙胺均为。 Levomethamphetamine is available as an over-the-counter (OTC) drug for use as an inhaled in the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ly, the production, distribution, sale, and possession of methamphetamine is restricted or banned in many countries, due to its placement in schedule II of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Psychotropic Substances treaty. While dextromethamphetamine is a more potent drug, racemic methamphetamine is sometimes illicitly produced due to the relative ease of and limited availability of chemical precursors. In low doses, methamphetamine can elevate mood, increase alertness, concentration and energy in fatigued individuals, reduce appetite, and promote weight loss. At higher doses, it can induce, breakdown of skeletal muscle, and bleeding in the brain. Chronic high-dose use can precipitate unpredictable and rapid s, (e.g., paranoia, hallucinations, delirium, and delusions) and violent behavior. Recreationally, methamphetamine's ability to has been reported to lift mood and increase sexual desire to such an extent that users are able to engage in sexual activity continuously for several days. Methamphetamine is known to possess a high addiction liability (i.e., a high likelihood that long-term or high dose use will lead to compulsive drug use) and high dependence liability (i.e. a high likelihood that withdrawal symptoms will occur when methamphetamine use ceases). Heavy recreational use of methamphetamine may lead to a, which can persist for months beyond the typical withdrawal period. Unlike amphetamine, methamphetamine is to human midbrain neurons. It has also been shown to damage serotonin neurons in the CNS. This damage includes adverse changes in bra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such as reductions in grey matter volume in several brain regions and adverse changes in markers of metabolic integrity. Methamphetamine belongs to the and. It is related to the other s as a positional isomer of these compounds, which share the common chemical formula:.

新!!: 低血壓和甲基苯丙胺 · 查看更多 »

熱病

熱病,是因高溫而造成的疾病。.

新!!: 低血壓和熱病 · 查看更多 »

異氟醚

氟醚(或稱異氟烷,英文Isoflurane,商品名Forane),是種常用的全身麻醉藥,可用於誘導或維持麻醉。但受制於異氟醚對氣管的刺激性,一般會用其他藥物誘導麻醉。異氟醚的給藥方式為吸入其蒸氣。 異氟醚的副作用包括抑制呼吸中樞、降低血壓及導致心律不齊。更為嚴重的副作用包括恶性高热及高血鉀症。異氟醚不宜在本人或家族有惡性高熱病史的情況下使用。懷孕期間使用本藥對胎兒的安全性目前不明,但在剖腹生產的情況下使用相信是安全的。 異氟醚是鹵代醚麻醉藥家族的一員,在美國於1979年首次獲准臨床使用。異氟醚是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中的藥品,是基礎醫療系統必備的藥品之一。本藥在發展中國家售價約為每瓶(250毫升)17至170美元。.

新!!: 低血壓和異氟醚 · 查看更多 »

白喉

白喉(Diphtheria,来源于希腊语διφθερα(dipthera),意思是「隱藏的皮革」)是由被一種稱為白喉棒狀桿菌的細菌感染造成的。症狀可以從輕微到嚴重,且一般通常是於接觸到致病菌二到五天後開始出現症狀。剛開始出現的症狀通常進展的較和緩,伴隨有喉嚨痛和發熱。而嚴重的病人其喉嚨會出現灰色或白色的斑塊 ,這些斑塊可以阻塞呼吸道並且讓患者在咳嗽時產生如同狗吠一樣的叫聲,稱為義膜性喉炎。脖子會因為腫脹的淋巴結而部分腫大。另外也有一種形式的白喉會感染皮膚、眼睛或是生殖器官。併發症包含有心肌炎、神經發炎、蛋白尿,還有因為血小板低下而造成的流血不止的狀況 -->。心肌炎可能會導致心律不整,而神經發炎則可能導致癱瘓。 白喉通常是經由直接接觸或是飛沫傳染。也可以經由受到汙染的物品而擴散出去 -->。有些白喉帶原的人可能沒有症狀,但仍舊有能力傳播疾病給其他人 -->。白喉桿菌有三種分型,分別能造成不同嚴重度的疾病。感染後的症狀通常是由細菌所製造的外毒素所引起的 -->。觀察喉嚨的外觀並透過喉頭取樣培養可以幫助建立診斷 -->。過去曾被感染過者未來仍舊有感染的機會。 白喉疫苗(即所謂的白喉類毒素),對於預防感染是相當有效的,並且以不同的配方製成。白喉疫苗會和破傷風類毒素、百日咳死菌疫苗共同施打,在孩童時期施打約三或四劑。每隔十年會再建議施打。施打後是否已具有免疫力會藉由抽血檢驗抗毒素抗體的量來確認。治療包括使用抗生素紅黴素和青黴素。對於那些已經暴露在感染源的人,這些抗生素或許也能用來預防感染。嚴重感染的病患有時也需要接受氣管切開術。 2013年官方正式報導有4,700個案例,相較於1980年將近100,000個案例已大幅下降 。然而據傳在1980年代,每年仍舊有將近一百萬的病例產生。目前的案例大多發生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印度和印尼。在2013年,死亡人數已從1990年的8,000名減少至3,330名。在白喉流行的區域,主要感染者為孩童。因為廣泛的疫苗施打讓已開發國家中的白喉案例變得非常稀少 --> 。在1980到2004年之間在美國只有57名案例被報導 -->。被感染後死亡率大約在5%到10%之間 -->。這種疾病早在西元五世紀就由希波克拉底所記載過 -->。而白喉桿菌是在1882年由愛德恩·克雷伯發現。.

新!!: 低血壓和白喉 · 查看更多 »

白细胞介素1族

介白素-1包括11种细胞因子,在机体控制免疫和炎症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新!!: 低血壓和白细胞介素1族 · 查看更多 »

菲律賓眼鏡蛇

菲律賓眼鏡蛇(學名:Naja philippinensis,英語:Philippine Cobra),是脊索動物門爬蟲綱有鱗目蛇亞目眼鏡蛇科眼鏡蛇屬的生物。具毒性,主要分布於菲律賓呂宋、民都洛、卡坦端內斯省及馬斯巴特等島嶼。在他加祿語中,菲律賓眼鏡蛇又稱「ulupong」。.

新!!: 低血壓和菲律賓眼鏡蛇 · 查看更多 »

萬古黴素

萬古黴素(Vancomycin,INN)是一種糖肽類抗生素,用來治療許多细菌感染的抗细菌药抗生素,治療皮膚感染、敗血症、心內膜炎, 骨關節感染以及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的脑膜炎時,通常建議採用靜脈注射藥物作為第一線治療;而投藥時,劑量將依患者的血液濃度作調整。萬古黴素也是一種治療嚴重偽膜性結腸炎的口服藥,然而口服時藥效將會大為降低。,用來預防和治療革蘭氏陽性菌所造成的感染。傳統上,萬古黴素被用作「」,用來治療所有抗生素均無效的嚴重感染。但由於越來越多的抗萬古黴素耐藥性病菌的出現,其地位漸漸被利奈唑胺和達托黴素所取代。 常見的副作用包含注射至局部時的疼痛、过敏,有時候也可能引發聽力問題、低血壓或骨髓抑制等問題;對母乳餵養的患者似乎沒有問題,而對於懷孕患者的影響尚不明確,但目前沒有證據顯示會造成危害。萬古黴素係為一種糖肽類抗生素,藉由阻斷細胞壁生成來發揮作用。 萬古黴素於1954年上市,在最基本的健康照護系統中最必要的藥物清單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登錄有案,是一種常見藥物 ,一劑靜脈注射的批發價約在1.70-6美元左右;因為在美國靜脈注射劑型相當昂貴 ,靜脈注射的投藥方式可能會被取代。萬古黴素目前由土壤細菌Amycolatopsis orientalis培養得來。.

新!!: 低血壓和萬古黴素 · 查看更多 »

頭暈

頭暈(英語:Dizziness),是一種空間認知和穩定度的功能性障礙。 頭暈(dizziness)一詞的定義較含糊不清,因為頭暈可能是眩暈、 、 或一種不明確的「感覺」,比如說「就覺得東西要旋轉了」或「六神無主、靈魂出竅、魂不守舍、腦筋遲鈍、或傻氣的感覺」。 所以本條目的目的在於深入頗析「頭暈」並附上英文註解協助讀者釐清。 每個人都會有頭暈的時候,例如:圓圈活動——原地自轉、在圓形場地玩捉迷藏等等。.

新!!: 低血壓和頭暈 · 查看更多 »

血壓

血壓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在单位面积上的侧压力,即压强。习惯以毫米汞柱(mmHg)为单位。 而动脉血压则指的是血液对动脉血管的压力,一般指主动脉压。而平均血压则是.

新!!: 低血壓和血壓 · 查看更多 »

血管平滑肌

血管平滑肌(vascular smooth muscle)是指存在于血管壁且组成其主要部分的特定类型平滑肌。 血管平滑肌的收縮或鬆弛的同時會改變血管的體積以及局部的血压,此一機制負責將體內的血液重新分配到體內其他需要血液的區域中(即需氧量突然增加的区域)。因此血管平滑肌的主要功能就是调节体内血管的管径。过度的血管收缩将会导致高血压,然而例如休克中出现的过度血管舒张会导致低血压。 相较于静脉来说,动脉其血管壁中具有大量更多的平滑肌,因此其外壁更厚。这是因为他们需要将被泵出的血从心脏运送到需要含氧血的所有器官与组织之中。他们的内皮膜都很相似。 血管平滑肌主要被交感神经系统通过肾上腺素能受体(肾上腺素受体)支配。存在于血管平滑肌中的肾上腺素受体有以下三种类型:α1、α2和β2。这些细胞受体的主要内源性激动剂为去甲肾上腺素(NE)。 在下列活化作用中,肾上腺素能受体发挥着相反的生理学作用:.

新!!: 低血壓和血管平滑肌 · 查看更多 »

血管收縮

血管收縮(vasoconstriction),亦即血管收窄,是指體內血管管腔收窄,這會造成血壓的上升。它的相反過程稱為血管舒張。 血管收縮可以是由血管收縮劑造成。血管收縮劑是針對特定的受體,如抗利尿激素受體或腎上腺素受體。血管收縮劑亦會在臨床使用增加血壓或減低局部的血液流量。 此外,當面對高度的壓力時會引發血管收縮。當環境寒冷時,血管收縮亦會在恆溫動物的表面血管出現。這個過程目的是要使溫暖的血液轉流向動物的中央,防止體溫的流失。.

新!!: 低血壓和血管收縮 · 查看更多 »

要聽爸爸的話!

| | 《要聽爸爸的話!》(パパのいうことを聞きなさい!,簡稱:「聽爸(パパ聞き!)」)是松智洋的親情喜剧小说作品,插画由中島有華担当。集英社Super Dash文库出版。2011年集英社各杂志开始陆续连载本作漫画作品。电视动画版已于2012年1月至3月播放。另外,兩集OVA則分別於2013年6月25日隨小說版第13集及2015年3月25日隨小說版第18集的限定版發售附送,並正式完結。.

新!!: 低血壓和要聽爸爸的話! · 查看更多 »

鸦片

鸦片(阿片,opium),俗称大烟、阿芙蓉(阿拉伯语:Afyūm)或福寿膏,属天然麻醉抑制剂,医学上作麻醉性镇痛药;非科学研究或非医用,则归类于毒品。 作为毒品,传统用于鸦片的吸毒工具有烟签、烟灯、烟枪等,一般将生鸦片加工成熟鸦片,然后搓成小丸或小条,在火上烤软后,塞进烟枪的烟锅裏,翻转烟锅对准火苗,吸食燃烧产生的烟;吸毒人员中烟瘾不大者每天吸食10~20次,重者每天百餘次;现在吸毒者常直接吞服鸦片小丸,或把鸦片溶于水中直接用针进行静脉注射。.

新!!: 低血壓和鸦片 · 查看更多 »

麻黃鹼

麻黄碱,又称麻黄素(ephedrine,缩写:EPH)是一种拟交感神经胺,可用來預防時可能引發的低血壓症狀,也會在治療氣喘、猝睡症以及肥胖症中使用,但效果有限 -->,且副作用太大,現已改用其他替代品。麻黄碱也用作兴奋剂、食欲抑制剂,集中精力及解除鼻塞等。麻黄素与其人工合成的衍生物安非他命、甲基安非他命的结构类似。化学上属于一种生物碱,源于麻黄属植物。常以盐酸盐或硫酸盐的形式出售。.

新!!: 低血壓和麻黃鹼 · 查看更多 »

鼓腹咝蝰

鼓腹噝蝰(Bitis arietans),又名鼓腹蝰蛇,俗稱鼓腹毒蛇,是一種有毒的蝰蛇,生活在由摩洛哥及西阿拉伯遍及撒哈拉沙漠及雨林區域以外非洲的大草原及草原。由於牠們廣泛的分佈、經常出現、體大、毒性強及容易咬人,比其他非洲的毒蛇造成更多的死亡事故。現時已知其下有兩個亞種。.

新!!: 低血壓和鼓腹咝蝰 · 查看更多 »

胎盤早期剝離

胎盤早期剝離(Placental abruption)是指胎盤提早和子宮分離,也就是在分娩前就和子宮分離。胎盤早期剝離最常出現在懷孕25週時。症狀包括陰道出血、下腹痛,以及足以造成休克的低血壓。母親的併發症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或是腎功能衰竭。胎兒的併發症有、出生体重過輕、早產及死產。 為何會發生胎盤早期剝離的原因迄今仍未完全明瞭。危險因子包含抽煙、妊娠毒血症、先前已有此症病史、懷孕時受外傷、施用古柯鹼及有剖腹產經驗者。此症被歸類於之一,可依相關症狀輔以超音波而確診 。 輕微的胎盤早期剝離通常建議臥床休息即可,但剝離嚴重或發生時已近分娩期者,則可能會建議催生。若母子情況均穩定時,仍可嘗試自然生產,否則即建議剖腹生產。對於剝離時孕期不足36個月的孕婦,可能會提供皮質類固醇(corticosteroids)以加速胎兒肺部的發育。為了治療,有可能會需要輸血或是施行產後緊急切除子宮手術。 胎盤早期剝離的發生率約1/200。因此症常伴隨前置胎盤(placenta previa)及子宮破裂,故是懷孕後期造成陰道出血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出生後不久即死亡的新生兒中,約有15%可歸咎於此症。早在1664年即有描述此症的記錄。.

新!!: 低血壓和胎盤早期剝離 · 查看更多 »

胺碘酮

胺碘酮(Amiodarone)為一種抗心律失常药,可用於預防或治療數種心律不整,包含(VT)、心室顫動(VF)、寬QRS複合波心搏過速、心房顫動,以及。本品可透過口服、靜脈注射,或。口服劑型需要約數周效果才會顯現。 常見副作用包含疲倦、顫抖、噁心,以及便祕。由於胺碘酮可能會產生嚴重副作用,因此通常僅有嚴重的心室頻脈才會建議用藥。本品可能會產生嚴重的肺毒性,造成間質性肺病、、心律不整、視力問題、,最嚴重者甚至可能死亡。妊娠或哺乳期間用藥可能會對幼兒造成傷害。本品屬第三類抗心律不整藥物,其部分機轉乃藉由延長心肌的乏興奮期達成。 胺碘酮於1961年首次合成,並於1962年開始用於治療心绞痛,但隨即於1967年因為副作用而下市。1974年,由於發現本品對於心律不整具有療效,因此重新回歸藥用。本品列名於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為基礎公衛體系必備藥物之一。本品目前屬通用名药物。2014年,每日劑量在发展中国家的批發價約介於0.06至0.26美金之間。在美國,每月劑量的價格約介於100至200美金之間。.

新!!: 低血壓和胺碘酮 · 查看更多 »

鈣離子通道阻滯劑中毒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中毒(Calcium channel blocker toxicity)是指因服用過量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類的藥物(CCBs)而造成的疾病。會造成心跳过缓及低血壓,且可能會進展為心搏停止,有些則反而因造成嚴重低血壓造成心跳過速。其他症狀包括噁心、嘔吐、嗜睡、及呼吸困难。一般症狀會在攝取藥物後的頭六小時出現,不過有些藥物要到二十四小時後才會出現。 有幾項可能有效的治療方法,其中包括試著減少藥物的:在吃下鈣離子阻斷劑後立刻口服活性炭,或是當病患服用鈣離子阻斷劑後進行,但不建議催吐。針對鈣離子阻斷劑毒性作用的藥物治療包括:靜脈點滴、葡萄糖酸鈣、升糖素、高劑量的胰島素、血管收縮劑和。體外膜氧合(葉克膜)也可能是可行的選項。 美國2010年有通報的鈣離子通道阻斷劑中毒就超過一萬件。在藥物劑量過多的案例中,鈣離子通道阻斷劑、β受體阻斷藥和地高辛,都是死亡率最高的藥物之一。這些藥物從1970~1980年代開始使用。鈣離子通道阻斷劑是少數一個藥錠就能造成孩童死亡的藥物之一。.

新!!: 低血壓和鈣離子通道阻滯劑中毒 · 查看更多 »

赭鵝膏

赭鵝膏(學名Amanita ocreata)是一種有毒的擔子菌門真菌。它們分佈在北美洲太平洋西北地區及加州植物區系省,菌根於橡樹。子實體於春天長出,菌蓋呈白色或赭色,中心褐色,蕈柄、菌環、菌褶及外被是全白的。 赭鵝膏的外觀像很多食用菇,因而增加了意外中毒的風險。成熟的子實體很易與A.

新!!: 低血壓和赭鵝膏 · 查看更多 »

藍圈章魚屬

藍圈章魚屬(屬名:),亦稱「藍環章魚屬」、「豹紋章魚屬」,是一種生活在太平洋西岸,分布從日本到澳洲都有的章魚。共有3個現生種及1個未確定的物種。藍圈章魚是世界上毒性最強的有毒動物之一。.

新!!: 低血壓和藍圈章魚屬 · 查看更多 »

间脑

脑(diencephalon)位於端脑与中脑之间,大部份被大脑两侧半球所遮盖,间脑呈楔形,下部与中脑相连。间脑主要分为丘脑和下丘脑,细分可分为背侧丘脑、上丘脑、后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

新!!: 低血壓和间脑 · 查看更多 »

葡萄柚汁

葡萄柚汁,又稱西柚汁,是由葡萄柚(西柚)果肉榨出的果汁,略帶酸味但富含維生素C而被視為一種對健康有益的飲料。但不可與藥物併用。.

新!!: 低血壓和葡萄柚汁 · 查看更多 »

肺炎

肺炎(pneumonia),是指肺部出現發炎的症狀,主要是肺泡受到影響。肺炎常見的症狀包括有痰的咳嗽、胸痛、發熱及呼吸困難。症狀可能由輕微到嚴重不一。特別高齡的長者或新生兒可能會出現不典型的症狀。通常在治療開始後三天會逐漸好轉;然而,患者在未來一個月以上可能會感到疲倦。 肺炎通常是受到病毒或細菌感染而引發的,偶爾會由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另外藥品影響或者是自體免疫性疾病也會造成肺炎。危險因子包括諸如囊腫性纖維化、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肺部疾病,以及氣喘、糖尿病、心臟衰竭、具吸菸史,還有使咳嗽能力貧弱的中風、免疫抑制。肺炎往往是根據症狀以及理學檢查來判斷 -->。、血液測試,痰液都能幫助確認診斷。這個疾病可以依照感染的地點分類為社區、醫院、或醫護相關的肺炎。 疫苗可用於防止特定種類的肺炎 -->,其他預防包含多洗手和禁菸。治療方式則取決於造成疾病的根本原因。抗生素可用於治療細菌造成的肺炎 ,如果病人病情嚴重,通常會住院治療。當病人氧氣含量低時,會用。 全球每年約有4.5億人(全球人口的7%)罹患肺炎,每年約400萬人因此死亡。肺炎被十九世紀時的醫生視為「死亡統帥」。在二十世紀,抗體和疫苗的發明使存活率得以改善。然而,開發中國家居民、年老、年幼與慢性疾病患者,肺炎依然高居主要死因之一。由於肺炎經常縮短垂死之人的煎熬,因此被稱為「老人之友」。.

新!!: 低血壓和肺炎 · 查看更多 »

脑膜炎

脑膜炎(Meningitis)是指包裹大脑和脊髓的保护薄膜急性炎症,而这些保护薄膜被统称为脑膜。脑膜炎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頭痛,以及頸部僵硬。其他症狀還包含或意识意识改变、呕吐、,或。儿童通常只会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如易怒、精神萎靡,或餵食困難。如果出现皮疹,則該脑膜炎可能可以提示腦膜炎發生的原因,如可伴随某种形態的皮疹。 脑膜炎的病原體可能包含病毒、细菌或其他微生物,药物偶爾也可能會引致腦膜炎。脑膜炎由于其发炎位置接近大脑和脊髓,因此可能致命,所以腦膜炎被歸類在之中。腰椎穿刺是診斷或排除腦膜炎的重要依據,其作法是將穿刺针戳入後,採集大脑和脊髓周围的脑脊髓液(CSF)檢體,並送往实验室进行医学检验。 有些腦膜炎可以藉由接種疫苗來進行避免,如腦膜炎雙球菌、流行性腮腺炎、肺炎鏈球菌、以及B型流感嗜血桿菌等等。某些類型的腦膜炎可以用抗细菌药治療,目前腦膜炎的第一線治療即是立即給予抗细菌药或抗病毒药物。皮质类固醇也可用於預防严重炎症所带来的并发症。脑膜炎可引致严重的长期后遗症,如失聪、癫痫、脑积水、,尤其是在未有及时得到治疗的情况下。 2015年,全球罹患腦膜炎的人口大約870萬人左右,並造成37.9萬人喪生。比起1990年致死的464,000人已經有所下降。在妥善治療下,細菌性腦膜炎的死亡率可以降至15%以下。漠南非洲每年12月至隔年6月之間,會爆發大規模的細菌性腦膜炎疫情,該區域甚至因此被稱為。其他區域有時也會爆發小規模的疫情。腦膜炎一詞的原文「Meningitis」,來自於古希臘語「μῆνιγξ」(meninx),意指「膜」;而後面的「-itis」則代表「炎症」之意。.

新!!: 低血壓和脑膜炎 · 查看更多 »

自殺的方法

自殺的方法是指一個人用以自殺的任何手段,全球相對較為普遍的自殺方法包括服毒、自縊和吞槍;其他自殺方法則包括淹溺、從高處跳下、電擊、窒息、服用及注射過量藥物等。.

新!!: 低血壓和自殺的方法 · 查看更多 »

腸繫膜缺血

腸繫膜缺血(Mesenteric ischemia)是描述因腸繫膜的血液供應不足而造成的小腸損傷的情形。腸繫膜缺血可分為急性及慢性。急性發病的常見症狀為突然劇痛。患有慢性腸繫膜缺血的患者的急性發作,相較沒有慢性腸繫膜缺血的患者,其症狀出現較為緩慢。慢性發病的特徵與症狀包括飯後腹痛,無意性的減重,嘔吐和害怕進食。 腸繫膜缺血的風險因子包括:心房震顫、心臟衰竭、慢性腎衰竭、,以及心肌梗塞病史。血液供應不足可藉由四種機制發生:(他處血栓堵住血管)、動脈內的血栓形成、內的血栓形成,以及由於低血壓或血管收縮造成的血流不足。慢性腸繫膜缺血也是其急性發作的風險因子之一。血管造影是診斷腸繫膜缺血的黃金標準,而電腦斷層掃描也可作為其診斷的替代方法。 急性腸繫膜缺血的治療,可利用在找到的阻塞處使用支架置入術或。開放手術也可用於移除阻塞或架設旁路,並且可用來移除可能壞死的腸道。若缺少迅速的治療,急性腸繫膜缺血的預後非常差。病人即使受到治療,死亡風險也高達70%到90%。而慢性腸繫膜缺血患者可選擇治療。對於發生靜脈栓塞的患者,可採用抗凝治療,例如使用肝素或华法林;在藥物治療無改善時需考慮手術治療。 在發達國家中,大約每十萬人就有五人受到急性腸繫膜缺血影響。而大約每十萬人中有一個人會受到慢性腸繫膜缺血影響。受到影響的人大部分超過60歲。同年齡層的男性與女性比例相同。腸繫膜缺血最早於1895年被現代醫學記載。.

新!!: 低血壓和腸繫膜缺血 · 查看更多 »

腹主動脈瘤

腹主動脈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AAA),為局部擴大,其橫徑大於3公分或超過正常橫徑之50%。除非腹主動脈瘤破裂,否則通常無症狀。偶爾造成腹部、背部、腿部等處疼痛,較大的腹主動脈瘤,有時甚至可藉由腹部觸診感覺到搏動。破裂時可能造成腹部或背部疼痛、低血壓、或短暫失去意識。 腹主動脈瘤大部份發生在50歲以上,尤其男性以及具有家族史的病患。其他危險因子包括抽煙、高血壓、以及心血管疾病。基因方面如馬凡氏症候群及橡皮人症候群,可能增加罹病風險。腹主動脈瘤為最常見的動脈瘤,大約85%位在腎臟以下的主動脈,其餘則在腎臟同高或以上的位置。在美國,建議65歲至75歲且抽煙的男性,接受超音波。在英國,則建議所有65歲以上男性應接受篩檢。澳洲則沒有篩檢準則。一旦發現腹主動脈瘤後,需要定期作超音波檢查。 戒菸或不吸菸為預防此疾病的最佳方法。其他則包含治療高血壓、減少的現象、避免體重過重。當腹主動脈瘤橫徑,在男性超過5.5公分,在女性超過5公分,則建議接受手術。其他修補手術的適應症包括有症狀及大小快速增加。修補可藉由或。比起開腹手術,血管內動脈瘤修補雖然有以下好處:短期內死亡風險較低、住院時間較短;但必要時仍需要接受開腹手術。長期來看,兩者的預後情況沒有很大的差別,除了EVAR可能要重覆開刀的可能性較高。 腹主動脈瘤影響約2%至8%的65歲以上男性,而男性的疾病發生率是女性的四倍。若動脈瘤橫徑小於5.5公分,隔年的破裂風險小於1%;橫徑在5.5至7公分之間者,則為10%;大於7公分更高達33%。破裂後的死亡率是85%至90%。1990年,腹主動脈瘤造成10萬人死亡,而在2013年,更造成15萬2千人死亡。在2009年的美國,腹主動脈瘤則造成1萬至1萬8千人死亡。.

新!!: 低血壓和腹主動脈瘤 · 查看更多 »

腕垂症

腕垂症,此病症是手腕和手指的伸張肌局部痲痺。這個疾病可能輕微或嚴重,臨時或永久性的。 可能發生突然單方面的後橈神經損傷,或在雙邊和神經逐漸紊亂如重症肌無力、格林-巴利綜合症或多發性硬化症。.

新!!: 低血壓和腕垂症 · 查看更多 »

鉀離子

钾离子(K+)是金屬元素钾的阳离子。.

新!!: 低血壓和鉀離子 · 查看更多 »

苯妥英

苯妥英(Phenytoin,或稱diphenyl hydantoin),常見商品名大仑丁(Dilantin),是一种 -->。該藥在治療强直-阵挛性发作及有治療效果,但無法治療 -->。苯妥英能藉由口服或靜脈注射給藥 -->,當癲癇重積狀態發生時,可藉由靜脈注射給予苯妥英,相對的苯二氮䓬类則無法治療該症狀 -->。該藥也可治療特定的心律不整及。靜脈注射給藥通常會於30分鐘內開始作用,藥效可維持24小時,注射後可進行濃度監測以維持適當濃度。 常見副作用包含噁心、胃痛、缺乏食慾、肢體協調不良、毛髮增長,以及牙齦增生 -->。其他可能的嚴重副作用則包含嗜睡、自残、肝臟問題、骨髓抑制、低血壓,以及 -->。有證據顯示妊娠期間服用該藥物可能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 -->,哺乳期間用藥目前沒有相關風險顯示 -->。服藥期間並用乙醇可能--擾藥效。 苯妥英最早於1908年被製造,並於1936年發現其對於癲癇的作用。該藥列名於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之中,為基礎醫療體系必備藥物之一。苯妥英目前為學名藥,價格不貴。批發價約為每劑0.003至0.15美金之間。在美國,一個月療程花費約為30美金。.

新!!: 低血壓和苯妥英 · 查看更多 »

苯丙胺

安非他命(英文名稱:Amphetamine为一种中樞神經刺激劑,用來治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嗜睡症、和肥胖症。“Amphetamine”一名擷取自。 安非他命是在西元1887年發現的,以兩種對映異構體的形式存在 ,分別是左旋安非他命和右旋安非他命。 准确来说,安非他命指的是特定的化學物質-外消旋,這個物質等同於安非他命的的兩個對映異構體:左旋安非他命和右旋安非他命的等比化合物之純胺類型態。 然而,實際上安非他命一詞已被廣泛的用來表示任何由安非他命對映異構體構成的物質或安非他命對映異構體本身。 安非他命是一种中樞神經興奮劑,適度適量地使用能提升整體抑制控制能力。在醫療用的劑量範圍內,安非他命能帶來情緒以及執行功能的變化,例如:欣快感的增强、性欲的改變、清醒度的提升、大腦執行功能的進化。安非他命所改變的生理反應包含:減少反應時間、降低疲勞、以及肌耐力的增強。然而,若攝取劑量远超过醫療用的劑量範圍,將會導致大腦執行功能受損以及橫紋肌溶解症。 攝取過份超越醫療用劑量範圍的安非他命可引发嚴重的藥物成癮。然而長期攝取醫療劑量範圍的安非他命並不會產生上癮的風險。 此外,服用远超醫療用劑量範圍的安非他命會引起精神疾病(例如:妄想、偏執)。然而長期攝取醫療劑量範圍的安非他命並不會引起上述疾病。 那些为享乐而摄入的安非他命通常会遠超過醫療用劑量範圍,且伴隨著非常嚴重甚至致命的副作用。 历史上,安非他命也曾被用來治療鼻塞和抑鬱。 安非他命也被用來、促進大腦的認知功能及在助興時(非醫療用途情況下)被作為增強性慾和欣快感促進劑。 安非他命在許多國家為合法的處方藥。然而,私自散布和囤積安非他命被視為非法行為,因為安非他命被用於非醫療用途的助興可能性極高。 首個藥用安非他命的藥品名稱為Benzedrine。當今以下列幾種形式存在:外消旋安非他命、阿得拉尔 、右旋安非他命,或對人體無藥效的前驅藥物甲磺酸赖氨酸安非他命。 安非他命藉著自身作用於兒茶酚胺神經傳導元素:正腎上腺素及多巴胺的特點來活化 ,進而增加单胺类神经递质和神经递质在腦內的活動。 安非他命屬於類的物質。由安非他命衍伸出的物質被歸納在的分類中,比如說:安非他酮、 、 MDMA、 和 甲基苯丙胺。安非他命也與人體內可自然生成的兩個屬於痕量胺的神經傳導物質——特別是苯乙胺和 ——有關。 Phenethylamine 是安非他命的原始化合物,而則是安非他命的位置異構體(只有在甲基族中才會區分出此位置異構體)。.

新!!: 低血壓和苯丙胺 · 查看更多 »

透析

透析是利用半透膜将小分子和大分子分离的一种技术。 在医学中,透析被用来代替因为肾衰竭而丧失功能的肾,俗稱「洗腎」。透析可以被用来救助突然的暂时丧失其肾功能的病人(急性肾衰竭),也可以被用来救助永久性丧失肾功能的患者(慢性肾脏病)。 一般来讲,透析有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 在很多情况下,血液透析也可以用于对病人的抢救,如摇头丸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等。 因为血液透析和其他药物的出现,战场上由战伤引起的急性肾衰竭,其死亡率已超过90%大幅下降。 对于腹膜完整且神智清醒能自我操作腹膜透析器材的病人,腹膜透将给予病人更大的自由。因为腹膜透析的不间断性,在感染控制得当的情况下它的并发症较少。 大多数情况下,透析病人的生活质量比其他内科慢性病低。血透机直接接触循环系统常引起低血压、发热、骨质疏松和微量元素失调。另外,透析通道的卫生学处理也需要关注。.

新!!: 低血壓和透析 · 查看更多 »

H2受体阻抗剂

H2受體阻抗劑(H2 antagonist)是一系列用於阻斷組織胺作用於胃壁細胞、減少壁細胞分泌胃酸的藥物。H2受體阻抗劑用於治療消化不良,但現在已經有效果更好的氫離子幫浦阻斷劑。 在美國,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低劑量的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和不用處方就可以取得。.

新!!: 低血壓和H2受体阻抗剂 · 查看更多 »

Hypotension

#重定向 低血壓.

新!!: 低血壓和Hypotension · 查看更多 »

ICD-10 第九章:循环系统疾病

急性风湿热(I00-I09).

新!!: 低血壓和ICD-10 第九章:循环系统疾病 · 查看更多 »

LBP

LBP可能指:.

新!!: 低血壓和LBP · 查看更多 »

Rush Poppers

Rush Poppers,又可简称芳香剂、Rush或Poppers,是各种亚硝酸酯——特别是异丙基亚硝酸盐(2-propyl nitrite)、异亚硝酸盐(2-methylpropyl nitrite)以及较为罕见的亚硝酸丁酯(isoamyl nitrite)和亚硝酸异戊酯(isopentyl nitrite)——的代称。亚硝酸异戊酯在医学上常用作氰化物中毒的解毒剂,但是“Poppers”一词仅限于指代其作为娱乐性药物,中文译为情欲芳香剂,简称芳香剂。亚硝酸异戊酯及其他数种亚硝酸酯常见于空气清新剂、磁头清洁剂及指甲油去除剂中,因此也常会被用于提高性快感。这些产品自20世纪70年代起成为了一种俱乐部文化。 尽管至少有一份分析指出,Poppers对于社会和个体的危害风险相比其他娱乐性药物所带来的风险要小,但是有其他的案例表明其可能导致严重的副作用。一份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信件表示,一位眼科医师记录了四例因使用Poppers导致视力发生临时性变化的案例。有些证据表明即便是偶尔使用也可能会影响视力。 意外吞咽Popper瓶中之液体(而不是吸入液体的挥发物)是相当危险的,并且可能会致命。.

新!!: 低血壓和Rush Poppers · 查看更多 »

Stereopony

stereopony(ステレオポニー)是日本的搖滾樂團,原屬於gr8! records,後屬於Sony Records。在日本簡稱為「ステポ」或「ステポニ」。現已被解散。.

新!!: 低血壓和Stereopony · 查看更多 »

抗肿瘤药

抗肿瘤药(Anticancer Drugs,Antitumor Drugs,Antineoplastic Agents)也称为抗癌药、抗恶性肿瘤药,是指治疗恶性肿瘤的药物。此类药物通过多种途径杀灭或抑制癌细胞来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根据药理作用的不同可以将抗肿瘤药分为细胞毒性药物和非细胞毒性药物,前者以DNA毒性药物为主,后者以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为主。常用的抗肿瘤药有:顺铂、多柔比星、紫杉醇、伊马替尼等。 传统的细胞毒性药物由于对癌细胞缺乏足够的选择性,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的组织细胞也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作用。而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和转化医学的发展,抗肿瘤药已从传统的细胞毒性药物向非细胞毒性药物发展。非细胞毒性药物具有高选择性和高治疗指数的特点,临床优势明显。.

新!!: 低血壓和抗肿瘤药 · 查看更多 »

毕索洛尔

毕索洛尔(Bisoprolol,商品名:Concor)是一种beta受体阻滞剂(beta-blocker),它可以有选择性的通过阻断肾上腺素(adrenalin)与beta-1受体的连接来发挥作用,而不对beta-2受体产生影响。由于beta-1受体直接对心脏产生作用,故此药被分类为cardioselective beta-blockers(只对心脏产生作用的beta受体阻滞剂)。 此药通常用于暂时降低患者血压,但请注意,此药只能暂时降低患者血压,并无治愈高血压的作用。.

新!!: 低血壓和毕索洛尔 · 查看更多 »

氟硝西泮

氟硝西泮(学名:Flunitrazepam、或稱FM2、羅眠樂、氟硝安定、氟硝基安定、氟甲硝安定、十字架、十字仔),由羅氏藥廠制造,取它們的成分的首尾字母加原劑型每錠兩毫克而簡稱為。为一种精神药品,强性镇静剂、麻醉前用藥、安眠药。瑞士藥廠也為期推出美得眠(Modipanol),一樣是需要醫囑開立的三級管制藥品。自2017年7月之後,瑞士藥廠生產的FM2更名為「服爾眠」(Fallep),原先藥錠兩面皆為十字印記,修改為一面維持十字刻痕,另一面是數字2。 中樞神經抑制劑中的苯二氮平類(Benzodiazepines)中的一種,苯二氮平類可讓大腦的GABA接受體與GABA相結合,因而讓氯離子通道讓大量的氯離子進入細胞而降低中樞神經活性所以起到了抑制和鎮靜作用,主要是作用在網狀活化系統和大腦皮質,苯二氮平類(Benzodiazepines)可以分為長中短效三型而FM2為長效型。此藥的解藥是氟馬澤尼(Flumazenil/氟馬西尼/安易醒)。.

新!!: 低血壓和氟硝西泮 · 查看更多 »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钙,化学式,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是一種微溶于水之白色固体,其水溶液常称为石灰水(量大时,可形成石灰乳或石灰浆),呈碱性。在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等从而变质,通常称其具有吸水性。一般用于建筑或酸性土地的改良。.

新!!: 低血壓和氢氧化钙 · 查看更多 »

氨氯地平

氨氯地平(Amlodipine或Amlodipine besylate)、著名商品名脈優(Norvasc、輝瑞公司商標名)為一種治療高血壓及冠狀動脈疾病的藥物。本品並不建議用於治療心臟衰竭,但可以配合其他藥物控制其他藥物無法控制的高血壓或心绞痛。本品可由口服給藥,效果可維持至少一天。 常見副作用包含水肿、疲勞、腹痛,以及恶心。嚴重副作用包含低血壓或心肌梗死。妊娠和哺乳期間用藥的安全性尚未明朗。老年人及肝臟有問題的患者用藥必須減量。本品屬於長效型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為類。本品一部分的機制是透過血管舒張運作。 氨氯地平最早於1986年取得專利,並於1990年開始上市。本品列名於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之中,為基礎公衛體系必備藥物之一。本品已有通用名药物上市。2015年,在開發中國家,每天劑量批發價約介於 0.003 至 0.066 美金之間。在美國,每月劑量的花費少於 25 美金。.

新!!: 低血壓和氨氯地平 · 查看更多 »

氯霉素

氯黴素(Chloramphenicol)是一種抗生素,可用於治療許多細菌感染症狀,包括腦膜炎、瘟疫、霍亂和傷寒等。只有在不能使用其他較安全的抗生素時,才會建議用氯黴素。治療期間,建議每兩天監控血藥濃度和血球數量。氯黴素可以經由靜脈注射、口服和眼睛藥膏的方式使用。 氯黴素常見的副作用有骨髓抑制、噁心和腹瀉,其中骨髓抑制有可能致命;為減少副作用發生的風險,治療時間應儘量縮短。對肝臟或腎臟功能不全患者,應降低使用劑量。幼年的兒童用藥時可能會發生灰嬰症候群,導致胃腫大以及低血壓。通常不建議孕產婦在懷孕末期和哺乳期使用氯黴素。氯霉素是一種,可藉由阻礙蛋白質的合成以。 氯黴素於1947年 由大衛·戈特利布從南美洲委內瑞拉的土壤內的委內瑞拉鏈黴菌分離發現。它被列入世界衛生組織基本藥物標準清單,是基層衛生系統中最重要的藥物之一。氯黴素為一種學名藥。全球多處地區氯霉素的靜脈注射價格大約一劑0.40至1.90美元。在美國,氯黴素非常昂貴。全球抗生素抗藥性問題使得氯黴素仍被考慮使用。.

新!!: 低血壓和氯霉素 · 查看更多 »

氯氮平

氯氮平(Clozapine),常見商標名Clozaril,為一種。主要用於治療其他精神科藥物治療無效的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及分裂情感性障碍用藥可能會增加自殺的機會。本品藥效較其他為強,因此可用於治療對於其他藥物產生抗性的患者。本品由口服給藥。 本品可能會增加發生的風險,可能會導致死亡。為了降低不良反應的風險,用藥時最好進行血液監測。其他嚴重副作用包含癲癇發作、心肌炎、高血糖。因失智症導致精神錯亂的年長者用藥可能增加死亡的風險。常見副作用包含、口乾、低血壓、視覺障礙,以及頭暈等等。有5%的人用藥後會產生等永久性動作障礙的風險。其藥理作用迄今尚未明朗。 氯氮平於1958年首次合成,並於1972年開始上市,為第一種典型抗精神病藥物。本品列名於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之中,為基礎公衛體系必備藥物之一。本品屬於通用名药物。在2014年,其每日劑量於发展中国家的批發價約介於0.05和2.10美金之間.

新!!: 低血壓和氯氮平 · 查看更多 »

氰化物中毒

氰化物中毒是由於接觸多種形式的氰化物而中毒。早期症狀包括頭痛、頭暈、心率快、呼吸急促和嘔吐等。這之後可能是癲癇發作、慢心率、低血壓,意識喪失和心臟驟停等。症狀通常在幾分鐘內發作。 如果患者未死亡而依然存活,可能會有長期的神經問題。 含氰化物的化合物包括氰化氫氣體和許多氰化物鹽。在從房子的火中吸入煙霧後,中毒是相對常見的。其他潛在的暴露途徑包括金屬拋光的工作場所、殺蟲劑和種子,例如蘋果的種子。 氰化物的液體形式可通過皮膚被吸收。氰化物離子干擾細胞呼吸,導致身體組織不能使用氧氣。 如果接觸到,應將此人從接觸源脫離。並使用支持性療法。.

新!!: 低血壓和氰化物中毒 · 查看更多 »

水療

水療(hydrotherapy),為物理治療的一種,利用水的各種物理特性,作用在人體以達到各種療效。.

新!!: 低血壓和水療 · 查看更多 »

河魨毒素

河魨毒素(英文:Tetrodotoxin,縮寫:TTX)是一種強力的神經毒素,目前並沒有有效的解毒劑,它會和神經細胞的細胞膜上的快速鈉離子通道結合,令神經中的動作電位受阻截。 它的名字來自魨形目,因為此目下的魚類大多帶有這種毒素,包括河魨、陰齒魨、翻車魨及鱗魨等。雖然這種毒素常見於這些魚類和其他生物體內,事實上它是由魚類體內一種名爲河魨毒素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tetraodonis;假交替单胞菌又名交替假单胞杆菌)的細菌所產生,其作用原理在1960年代早期由以傑大學的猶橋敏夫博士發現。.

新!!: 低血壓和河魨毒素 · 查看更多 »

沙利度胺

--(Thalidomide)又名反应停、酞咪脈啶酮、沙利--竇邁、賽得(Thado),是研制抗菌药物过程中发现的一种具有中枢抑制作用的药物,曾经作为抗妊娠嘔吐反应药物在欧洲和日本广泛使用,投入使用后不久,数据显示使用该药物的孕妇的流产率和海豹肢症(Phocomelia)畸形胎儿率上升,该药物退出市场,该事件被称为反应停事件。后来研究发现该药物有两种对应异构体,其中的R构形是安全的,而S构形有致畸型作用。但此前科学界没有意识到两种构形在人体内有不同的生理活性。最近,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沙利度胺对于人免疫系统有调节作用,可以治疗红斑狼疮;此外沙利度胺还可以用于癌症的治疗,目前对沙利度胺的这些治疗作用正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新!!: 低血壓和沙利度胺 · 查看更多 »

持續性植物狀態

持續性植物狀態(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縮寫為 PVS),是指大腦已經完全或大半失去功能,亦即已經失去意識,但尚存活的人。這類病患俗稱為植物人。雖然植物人仍舊有心跳,且通常猶有反射動作(意指腦幹依舊存活且能發揮功能),但是植物人的生命延續通常必需他人的照護,翻身、進食等行為都得由他人協助才能完成。.

新!!: 低血壓和持續性植物狀態 · 查看更多 »

昏厥

昏厥(英語:Syncope)-為快速發生、暫時性的、可自發性回復的意識及肌肉張力喪失之狀態。昏厥起因為血液供應大腦的灌流不足,且通常由低血壓引起。某些原因引起的昏厥在失去意識前會有,包括頭暈、盜汗、、視力模糊、噁心、嘔吐、心跳加速以及異常溫暖的感覺等。昏厥也可能伴隨著短暫的肌肉抽搐。(英文:presyncope)指的是類似症狀,但尚未完全喪失意識及肌肉張力的狀態。根據目前建議,不論是昏厥或昏厥前期的病人其醫療處置都是一樣的 會導致患者引發昏厥的原因眾多,包含了輕微的疾病,亦包括有可能危及生命的重症,可大致分為三類:心血管相關、反射或神經系統調控引起的昏厥、姿勢性低血壓。心血管部分雖僅占10%,卻最嚴重;而神經系統調控引起的昏厥則為最為常見。心臟相關引起的昏厥包括心律不整、心臟瓣膜疾病、心肌或大血管問題如肺栓塞或主動脈剝離。神經系統調控引起的昏厥發生於當血管擴張時,而心率卻不適當地降低。其通常為誘發事件導致,例如看到鮮血、疼痛、強烈感覺,或特定活動如排尿、嘔吐、咳嗽等。此外,當頸動脈竇受壓迫時也可能導致神經系統調控引起的昏厥。姿勢性低血壓為站起時血壓降低,通常與藥物相關,但也可能為脫水、失血、感染所引發。 釐清何種原因導致患者的昏厥,其首先需要了解藥物史,身體檢查,以及心電圖。心電圖在偵測以下狀況最有用:心律不整、心肌灌流差(心肌缺血) 、以及其他電生理相關問題如QT節段延長症候群和布魯格達氏症候群(英文:Brugada's syndrome)。心臟相關的原因通常很少有前驅症狀。昏厥後的低血壓及心率快可能代表失血或脫水,若為肺栓塞則可能有低血氧的情形。其他特定的檢查如植入式心臟監察儀、或頸動脈竇按摩等,則可能在病因不明的案例中有所助益。除非有特殊考量,否則通常不會進行電腦斷層掃描。另外必須考慮其他會造成類似症狀的病因,包括:痙攣、中風、腦震盪、低血氧、低血糖、藥物中毒及某些精神疾患。 治療方式必須針對背後的原因。在初步評估後風險較高的患者應該住院觀察。昏厥相當常見(每年每千人當中會有三到六個人發生昏厥),在年紀較長者與女性身上尤其常發生(舉例來說,八十歲以上的女性約有一半有昏厥經驗,而對醫學生當中則有三分之一的人在一生中曾有過至少一次的昏厥經驗)。昏厥的患者佔急診來診原因與住院病患就醫原因的百分之一到三。昏厥的患者在症狀發生後三十天內死亡的比率是4%,決定預後好壞的主要因素是造成昏厥的原因。.

新!!: 低血壓和昏厥 · 查看更多 »

早發性射精

早發性射精(英文:Premature ejaculation)俗稱早洩,是指进行性行为时男性射精过早,醫學上指是阴茎於插入陰道或肛门一分半鐘內射精。现在更多医生愿意从女性角度看待是否早泄,而且早泄更多的是心理问题而非器质性疾病。 早泄的男性可以透過下列方法,來延長陰莖勃起的時間。主要原則為減低陰莖龜頭的敏感度,例如使用較厚的保險套,或使用藥物輕量麻痺陰莖知覺,減低龜頭敏感度。.

新!!: 低血壓和早發性射精 · 查看更多 »

敗血症

败血症()指的是由於感染所引起的全身性發炎的嚴重疾病。常見的臨床症狀包括發燒、呼吸頻率和心跳加速,以及意識不清。有時患者也會發生特定的臨床症狀,如因肺炎引起的咳嗽,或因為所導致的。若敗血症發生於年長者、年紀幼小或免疫能力貧弱之患者,則可能會沒有特定的感染症狀,亦可能表現出體溫過低或維持正常(一般發炎時,組織的溫度會升高)的特殊症狀。嚴重的敗血症會導致供應組織的血流不足甚至器官衰竭。血流不足的原因可能是由於敗血症引起的低血壓、高血乳酸或是低排尿量所導致。敗血症引起的低血壓有可能會導致感染性休克,此一休克症狀並無法藉由靜脈輸液的方式有所改善。 敗血症的定義為由於感染所引起的全身性發炎反應症候群(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亦即滿足後列四項中至少兩項條件,加上存在感染的證據:體溫小於36°C或大於38°C、心跳每分鐘大於90次、呼吸頻率每分鐘大於20次或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壓小於32毫米汞柱、血液中白血球數量每毫升大於12000或小於4000。感染的病原體多半為細菌,但亦可能被黴菌、病毒或寄生蟲侵入體內而引發敗血症。高危險族群包括:年長者、年紀幼小之個體,以及因其他疾病 (如:癌症、糖尿病、重大創傷或燒傷)導致免疫功能不足之患者。敗血症常見的原發性感染來自下列位置:肺、腦、泌尿道、皮膚以及腹腔器官。可診斷出特定的病源菌,建議需在施打抗生素之前就取得血液檢體以提高陽性率,然而並非診斷敗血症的必要條件。醫學影像亦可進一步分析且定位受到感染的病灶組織。其它可造成類似敗血症症狀的鑑別診斷包括:嚴重全身過敏性反應、、低血容量、心臟衰竭以及肺栓塞等等。 敗血症常規治療包括靜脈輸液及抗生素治療,通常需要在加護病房內進行生命徵象監測。使用於輸液無法有效維持血壓時,而及透析治療能夠減輕肺臟以及腎臟的負擔。中央靜脈導管及動脈導管可連續監測血行動力學,提供治療上即時的處置,同時便於升壓藥物的使用。以及也是應密切注意的數據,視情況需要採取必要處置以預防靜脈栓塞、上消化道及褥瘡的發生。使用胰島素嚴格控制血糖對於部分敗血症病患是有好處的,類固醇的使用則尚有爭議。歷經十年臨床使用的試驗評估藥物活化蛋白質C又稱,具有抗凝血與抗發炎之效果,常使用在嚴重敗血症合併多重器官衰竭患者(recombinant activated protein C or Xigris)然因無證據可支持用以治療敗血症病患,且有出血的高風險,禮來公司已於2011年10月25日宣布不再持續臨床試驗。 預後決定於疾病嚴重度,其中敗血症死亡率可達30%,重度敗血症死亡率達50%。敗血性休--的死亡率隨統計族群不同而有極大的差異,有些甚至高達80%。估計每年全球有數百萬例敗血症發生,而確切統計數字,因發展中國家資料不完整而無法確定。在已發展國家如美國,年發生率約每1000人0.2至3人,即每年有一百萬例敗血症。疾病發生率仍在上升中,其中男性多於女性。敗血症的另一字(septicemia)以及毒血症(blood poisoning)是描述血液中的微生物以及其產生的毒素,現在這兩種描述都已經十分少用 。敗血症的病情至少在希波克拉底的時代就已經可見到相關描述。.

新!!: 低血壓和敗血症 · 查看更多 »

敗血性休克

敗血性休克(septic shock),又稱感染性休克,是指罹患嚴重敗血症(sepsis)的部分病人,簡單來說,敗血症是種身體對感染的反應。病人出現無法由搶救輸液(fluid resuscitation)挽回的低血壓,從而產生器官灌注(perfusion)異常,導致如乳酸中毒(lactic acidosis)、少尿(oliguria)、或急性精神異常的情況。無論是何種微生物,在身體任何部位的感染,都有可能引起發燒、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白血球上升等全身性的發炎反應,這就是敗血症。敗血症較常發生於抵抗力不佳的病人身上,如老年人、癌症病患、器官功能不全病患等,但健康的年輕人亦可能因感染而引發敗血症。將近一半的敗血症是由肺炎所引起,但腹腔內感染、傷口感染及泌尿系統感染等均可能是敗血症的感染源。.

新!!: 低血壓和敗血性休克 · 查看更多 »

拉薩熱

拉薩熱(Lassa fever)或拉薩出血熱(Lassa hemorrhagic fever,LHF)是一種由所引起的病毒性出血熱。這個疾病是在1969年,於尼日尔共和国博爾諾省的拉薩首次被通報。屬於沙狀病毒科。這個疾病和伊波拉一樣,一直到臨床病徵出現超過十年之後才確認為病毒性疾病。拉薩熱首次的報告是在1950年代,但是直到1969年拉薩病毒才在兩名死亡的奈及利亞護士身上分離出來。本疾病為地區性流行,範圍在西非的幾個國家,病例約有300,000–500,000起,死亡人數約5,000人。目前有發現病例的國家包含尼日、利比亞、獅子山、幾內亞,和中非共和國。拉薩病毒的天然動物宿主為(Mastomys natalensis),這種齧齒類動物是南撒赫爾地區的原生種此病毒主要傳播途徑為接觸到帶原動物的糞便或尿液,肇因於這些動物接近人類所貯藏的穀物。由於發生率極高,此疾病為非洲的主要衛生問題之一。.

新!!: 低血壓和拉薩熱 · 查看更多 »

急性腎小管壞死

急性腎小管壞死(Acute tubular necrosis,縮寫ATN)為涉及腎臟腎小管上皮细胞壞死的醫學病症。ATN伴隨著急性腎損傷(acute kidney injury,AKI),並且是AKI的最常見的病因之一。ATN常見的病因包括低血壓,及使用藥物。尿液分析時在尿中發現上皮細胞的「棕色渾濁管型尿液」是ATN的。ATN的治療依靠的是沉澱ATN(比如水化及停止使用違規藥物)的因素進行。由於腎小管的上皮細胞會不斷自行更替,如果病因在發現及治療後、則ATN的整體預後是相當不錯的,且可能在7到21天左右康復。.

新!!: 低血壓和急性腎小管壞死 · 查看更多 »

急性腎損傷

急性腎損傷(Acute kidney injury、AKI、以前稱為"急性腎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急性腎功能衰竭),通常在7天內腎臟發展為腎功能突然損失掉。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通常它發生是因為腎組織損壞造成的,其起因為任何病因(例如低血壓)腎血流量的減少(腎缺血(ischemia))、暴露於對腎有害的物質(Nephrotoxicity)、腎發炎的過程,或阻塞尿流量的尿路阻礙。AKI診斷是基於特有的實驗室研究結果上、如升高的尿素氮及肌酸酐,或腎臟不能產生足夠量的尿。 AKI可能導致一些併發症,包括代謝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高鉀血症,尿毒症、身體體液平衡(Fluid balance)的改變,並影響到其它的器官系統。治療方法包括支持性看護,如腎替代治療法(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以及潛在病症的治療。.

新!!: 低血壓和急性腎損傷 · 查看更多 »

普鲁卡因胺

普鲁卡因胺(INN:Procainamide,)是一种Ia类抗心律失常药,用于治疗心律不整。.

新!!: 低血壓和普鲁卡因胺 · 查看更多 »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简称T2DM,--),大陆旧称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简称NIDDM)或成人发病型糖尿病(adult-onset diabetes),是一种代谢性疾病。第二型糖尿病是一種長期的代謝疾病,患者特徵為高血糖、相對缺乏胰島素、有胰島素抗性等。常見症狀有、頻尿、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 ,症狀可能還包含多食、感覺疲倦、治不好的痠痛。症狀一般慢慢出現,高血糖會帶來的長期併發症有心臟病、中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能導致失明、腎臟衰竭,甚至會造成四肢血液流通不順而需要截肢 ;可能會突然發生,然而卻不太會併發糖尿病酮酸血症。 第二型糖尿病主要發生在肥胖卻又缺乏運動者身上,具有先天基因者風險也會較高。2型糖尿病佔了糖尿病患者約九成的病例,剩下的一成為第一型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患者。一型糖尿病患者因胰臟內的遭破壞,而有著絕對性缺乏胰島素的問題。糖尿病確診需經由血液檢查而定,如檢測、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或是檢測糖化血紅蛋白(A1C)。 有些第二型糖尿病可經由保持正常體重、規律運動及適當飲食來預防,治療方式有運動、等。如果沒有血糖水平經常性偏低,建議使用二甲双胍來治療。許多患者最終都必須使用胰島素治療。使用胰島素的患者必須定期測量血糖,口服降血壓藥的患者則不一定需要。對肥胖的患者而言,接受减肥手术對改善糖尿病十分有效。 自 1960 年起,第二型糖尿病病例隨著肥胖率升高。1985 年全球僅有約 3000 萬人確診罹患糖尿病,到了2015年患者則增至 3.92 億人;糖尿病通常好發於中高年齡層,但現今青年人罹患2型糖尿病的比率逐漸增加。罹患第二型糖尿病者可能減損長達約十年的壽命。糖尿病是最早被描述的疾病之一,在1920年代就發現了胰島素的重要性。.

新!!: 低血壓和2型糖尿病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低血壓症低血压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