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多元成家立法草案
多元成家立法草案是指中華民國(臺灣)有關修改民法中涉及婚姻及家庭制度以促進性別平等的法律草案。最早起源於1990年代起臺灣社會對性別平等相關議題的重視,之後在馬英九政府時代起由關注性別平等的社會團體推動修法,是「性別主流化」的一環。隨著部份爭議相對較少的法律與政策施行後,目前經常以「多元成家」概括及通稱相關審議中的議題,內容包含婚姻平權草案、伴侶制度草案、家屬制度草案等三個法案,目前其中又以同性婚姻關係的合法化、領養子女的權利最引起輿論關注與評論。三個草案各自獨立,且同時送入立法院審查,其中婚姻平權(含同性婚姻)草案首先獲得足夠提案立委人數的連署,並在2013年10月25日通過一讀,交付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審查,伴侶制度草案、家屬制度草案仍處於民間倡議的階段。 2016年10月下旬,立法委員尤美女領銜第二次提出婚姻平權法案,獲得時代力量黨團、以及部分國民黨與民進黨籍立委連署,得以超過15人之提案門檻。各版本法案分別在同年11月8日、11日在立法院院會一讀通過付委。.
查看 伴侶和多元成家立法草案
女性
女性,是指雌性的人類,與雄性人類即男性作區別。女性這個名詞是用來表示生物學上的性別劃分,正式只適用於稱呼人類,但有時侯也會用作稱呼其他生物,同時亦可指文化上的性別角色。 和其他大部份的哺乳類一様,女性的基因組中包括一個來自母親的X染色體以及一個來自父親的X染色體。相較於男性胚胎,女性胚胎會分泌較多雌激素.較少雄激素。而性類固醇量的相對差異是造成女性和男性生理學差異的主要原因。在青春期時,荷爾蒙會刺激身體分泌雌激素,造成第二性徵的發展,因此兩性會有更明顯的差異。 「女人」通常是專指成年的女性,與男人相對;但當「女人」作為一個集合名詞時,則泛指任何年齡的女性。「女孩」是年輕未成年的女性,或者剛成年的年輕女性。.
查看 伴侶和女性
安全性行為
安全性行為是指一套为保持人們身心健康的性行為作法而做出的設計,狹義的指減低性病感染風險的性行為,廣義的安全性行為除此之外,还包括对進行性行為的人的心理狀況、進行性行為的環境等所做出的指导。相對的,「不安全性行為」就是指沒有使用避孕或是抗性病措施,或心理狀況不健康的情況下進行的性行為。進行不安全性行為的原因包括貪图方便、怕保險套影響性快感、抱著僥倖心態、認為性伴侶沒有性病等。 安全性行為在1980年代末期開始因為愛滋病而受到關注。從社會的觀點來看,安全性行為可視為一種“降低”風險的策略(而不是消除風險)。安全性行為也可以用來作家庭計畫,但很多避孕工具並沒有防止性病的功能。 安全性行为提供了較安全地满足生理需求的可能性,因此有重要意义。.
查看 伴侶和安全性行為
传教士
传教士(missionary),亦叫作宣教師或宣教士,是坚定地信仰宗教,并且远行向不信仰宗教的人们传播宗教的修道者。虽然有些宗教,如日本神道教,很少會到处传播自己的信仰,但是有很多宗教利用传教士来扩散它的影响,例如伊斯蘭教與基督宗教。 虽然任何宗教都可能送出传教士,一般传教士这个词是指基督宗教的宣教師。实际上佛教是最早大规模传教的宗教,沿着丝绸之路送出它的信仰。在英语中,“missionary”指被派遣到远方传教的人,汉语也译作宣教士,而一词则指在人群中进行讲道的传道人。.
查看 伴侶和传教士
分居
分居是指伴侶停止同居生活。主要原因有三:第一為正處理離婚手續;二為婚姻關係增加前景;第三則為增進婚姻關係。有專家指出6個月的分居是最佳的時間長度,因為這段時間足夠建立第二個住家和透視婚姻前景,但不足夠作為永久分開。分居可以非正式進行,但亦可以透過分居協議以開展合法分居。在華語地區而言,分居一詞主要指單方面申請離婚手續後的一段時間,而在美國多數州份如維珍尼亞州亦然。.
查看 伴侶和分居
爱人
爱人,在中国大陆通常用来作为夫妻之间的称呼,在台灣泛指第三者不倫戀人意味,戀人則常用稱呼交往中情侶。愛人在中国大陆曾是專用於对婚姻配偶的称呼,對人戀愛之親密對象,為未婚戀人稱呼伴侶或夫妻稱呼配偶所使用。.
查看 伴侶和爱人
父与女
與女(Father and Daughter)是一部荷兰动画短片,短片的导演和编剧是迈克尔·度德威特。该片的获得包括安锡、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等20项奖项,被认为迈克尔·度德威特最成功的作品。 动画以简洁的画风,讲述了女儿对父亲的怀念。.
查看 伴侶和父与女
許佑生
許佑生()為華人社會著名性學家和作家,曾擔任自立晚報主編。1996年,許佑生與烏拉圭籍男友葛瑞於台北市福華飯店,公開舉行亞洲、台灣首場同志婚禮,引起國內外各界的廣泛矚目,除多家電視台以SNG現場連線報導婚禮盛況外,眾多國內政治、文化、媒體、演藝領域知名人士皆到場祝賀。時任台北市市長的陳水扁原允諾出席證婚,當晚卻以養病為由缺席,委由北市新聞處處長羅文嘉出席代讀講稿,此舉引發同志社群的反感與不諒解。1996年公開結婚後,三年間,許佑生接受無數媒體邀訪,致力於建立國內民眾對同性戀的正確認知與同志人權運動。2000年,許佑生隱藏多年的遺傳性憂鬱症爆發,診斷為「中重憂鬱症」,病情雖有起伏,但在該年底,仍毅然決定赴美攻讀性學博士。於2003年取得美國舊金山「高級人類性學研究院」(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of Human Sexuality)性學博士學位。2001年,出版《晚安憂鬱》成為疾病文學經典,在醫師與病友間引起極大共鳴。2006年,其著作《口愛》(The Joy of Oral Sex)問世,為第一本華文口交專書。2009年8月8日颱風夜,許佑生因憂鬱症發,部落格貼文透露輕生念頭,當日引起超過兩萬人湧入部落格、近3百名網友留言打氣,大批熱心網友於Plurk、PTT發動串連搶救。.
查看 伴侶和許佑生
鸮鹦鹉
鸚鵡第185頁(學名:Strigops habroptila;kākāpō,意为“夜鸚鵡”)是一種夜行性鸚鵡,全身佈上黃綠色的細點,地棲且不會飛行,是紐西蘭的特有種。鴞鸚鵡在紐西蘭的原住民毛利人心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因此也出現在他們不同的傳說及民間傳奇之中。其學名來自希臘語的strigos:鴞的,為strix一詞的屬格、ops:面孔、habros:柔軟的,和ptilon:羽毛。即擁有鴞的面孔、羽毛柔軟的鳥。 牠臉上有鴞形目獨有的面盤羽毛排列,有獨特的感受器羽鬚、大而灰的喙、短腿大腳、翅膀及相對短的尾巴。牠是世上唯一一種不会飞行的鸚鵡,體型冠絕同類、夜行性、草食性,表現出兩性異形的身體結構,基礎代謝率緩慢,雄性不負責照顧幼小,也是唯一一種實行一夫多妻制、並實行求偶場交配模式的鸚鵡。有研究指牠也可能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鳥類,普遍相信可達60年或以上。從其解剖結構中得知,牠象徵了部分鳥類進化的趨勢──降落於海島後,擁有豐富的食物及極少的天敵,飛行能力並不符合熱力學的效益,因而造成翅膀肌肉退化,胸骨上的龍骨消失,體型變得壯碩強健。 鴞鸚鵡的祖先在史前時代就移居紐西蘭。在沒有哺乳類獵食者的情況下,牠們失去了飛行能力。自波里尼西亞及歐洲殖民者引入如貓、鼠及鼬等生物後,鴞鸚鵡的數目開始大幅下降。打從1890年開始就有保育措施,但大部分均未見成效,直至1980年正式實行的全國性鴞鸚鵡復育計劃。2005年11月,全紐西蘭餘下的鴞鸚鵡僅在四個無捕獵者的地區活動並得到嚴密監管,包括茂伊島、喬基島、科德菲什島及安克島。而在紐西蘭南面峽灣區的兩個島嶼,雷索盧申島及塞克勒特里島上,大規模的海島恢復活動正在進行,以提供一個合適的生境予鴞鸚鵡居住。現時鴞鸚鵡是全球最接近滅絕的物種之一,但其復育計劃成功使該物種在超過半世紀只餘不足50隻個體的情況下,終在2009年3月期間突破100隻。至2015年7月,鴞鸚鵡的數量終提升至125隻。 不同類型的鴞鸚鵡保育活動使這物種變得相當有名,包括近年為數甚多的書籍及紀錄片等均展示了鴞鸚鵡所面臨的困境及危機。其中最早期的包括在1962年,自然學家應BBC之邀製作了一輯名為《雙雙入叢林》的紀錄片。也曾選中鴞鸚鵡並由在大衛·艾登堡主持的《飛禽傳》中介紹。馬克·卡沃汀與道格拉斯·亞當斯合撰的《最後一眼》一書中也介紹了這種鳥類。.
查看 伴侶和鸮鹦鹉
老少配
老少配(Chronophilia),即年龄差距較大的伴侣,指一對年齡的差距相當大的爱人。 社會上對老少配有不同看法: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人认为老少配是值得祝福的戀情,同时他们主张追求幸福是人人拥有的权利,爱情是神圣的以及真爱不能因为其他的因素而被阻挠; 与此同时,第二种观念保守的人们认为忘年恋有伤风化并在主观上认为这种关系是龌龊或变态的。 在文学以及艺术领域,出现了反映这种恋爱关系的作品。例如在美国上映的法国经典电影《Léon》、中国大陆电视剧《大丈夫》等等艺术作品,数量可观。对待忘年恋式的婚姻,人们褒贬不一。有些看好者认为年龄的差距很好地弥补了两性的心理成熟度的差距;同时,有些贬斥者则站在传统道德的角度对忘年恋进行抨击。 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人们在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后,迈向更高层次的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实现。表现在情感需求上是敢于追求爱情、淡化礼法、遵从内心的真正选择。.
查看 伴侶和老少配
暗戀
暗戀指對另一個人心存愛意或好感,但因為種種原因,這種愛意沒法宣之於口或表示出。也是一個人愛着一個人。.
查看 伴侶和暗戀
李歐·瓦拉德卡
李歐·瓦拉德卡(Leo Varadkar,;)是出身於愛爾蘭都柏林的政治人物,隸屬於爱尔兰统一党,現任爱尔兰总理。 瓦拉德卡是愛爾蘭第一位同性戀總理,也是全世界第四位同性戀政府首腦。他在2015年爱尔兰修宪公民投票期間出櫃,成為愛爾蘭首位的男同性戀政府首長。2017年6月2日被選為愛爾蘭統一黨黨魁,同年6月14日成為繼恩達·肯尼之後的新一任爱尔兰总理。 瓦拉德卡畢業於都柏林三一學院取得医学博士。在2010年成為普通科醫生之前,瓦拉德卡曾經做過幾年的實習醫生。2004年進入,並成為副市長,遂被選為眾議院議員。2007年成為爱尔兰众议院議員。2011年至2014年間,曾任,2014年至2016年間,曾任,2016年至2017年間曾任。瓦拉德卡受到肯尼的拔擢,擔任發言人,2010年改任發言人。.
查看 伴侶和李歐·瓦拉德卡
桃色敲詐
桃色敲詐,或「色情敲詐」,俗稱「仙人跳」,古稱「美人局」,指的是一种以性關係,或含有性意味、性暗示的互動(不一定有性行為)敲诈人的手法。粵語俗稱「捉黃腳雞」(此名稱常見於港澳地區),华北俗称「放鹰」或「放鸽子」。这種手法於中國可追溯至宋朝,直至現在仍然流行於臺海兩岸,於歐美國家則最遲於十九世紀初期出現,尤其盛行於十九至二十世紀初期,即當地社會對通姦反響最大的時期,現在則多是針對知名、有權力、財富、地位的人士(如政治人物、藝人、運動員、士紳、富豪等)或神職人員;於各地觀光區亦有專門針對遊客的桃色敲詐;一般來說前述的對象是比較容易成為下手的目標,但也有發生過找身心障礙人士這種較為弱勢族群下手的新聞。.
查看 伴侶和桃色敲詐
洞房雙屍案
是廣州華藝影片公司(Chinese Artistic Film Company)在1934年初期於香港九龍鑽石山『陳七花園』開設分廠所拍攝的第一齣黑白默片,電影取材自1932年,發生在九龍「麻埭花國」(油麻地紅燈區),居住在長沙街5號三樓的妓女陳金,因為妓女移情別戀,引致兇手醋海翻波,在廟街118號三樓之『醉月樓』酒樓,同時勒死她及其鴇母黎蘇的雙屍案新聞 。。.
查看 伴侶和洞房雙屍案
放蕩主義
放蕩主義或蕩放主義指活躍于17世紀的歐洲(英法两国为主)之政治和社會群體。放蕩主義者指脫離社會和宗教的正常觀念和道德束縛的人。 放蕩主義是一種自由思想哲學;首先用于指稱一個於16世紀的荷蘭,反抗既有傳統的再洗礼派別。要注意的這“自由思想”指反對既有傳統、信念、權威和信仰的哲學。其在18世紀和世紀的英格蘭和法國得到新支持者,代表人物有薩德侯爵和艾利斯特·克勞利。現時放蕩主義相關於施虐與受虐、虛無主義和不限于與一長期伴侶的愛情和开放式关系。 1782年出版的《危險關係》鮮明地以性為題表達了放蕩主義。 在现代,这个词通常用于那些在不通礼教,在道德方面上过度潇洒的人身上。.
查看 伴侶和放蕩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