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伊利沙伯皇后道

指数 伊利沙伯皇后道

伊利沙伯皇后道(Queen Elizabeth Way,簡稱QEW、Q、QE或Queen-E,官方年報稱為451號省道)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一條400系列高速公路,連接該省首府多倫多和位於尼亞加拉半島東南角的伊利堡,並在該處駁上和平橋橫跨尼亞加拉河,與對岸美國水牛城的190號州際公路相連。公路全長139公里,從伊利堡起途經尼亞加拉瀑布城、聖嘉芙蓮斯、咸美頓、伯靈頓、奧克維爾和密西沙加等城鎮,在多倫多的終點處與427號公路和嘉甸拿高速公路交匯,當中在荷頓區内約長的路段則與403號公路共構。 此公路是以王后伊利沙伯·鮑斯-萊昂(即伊利沙伯二世的母親)命名。有別於其他安省省道的白底黑字路標,QEW的路標是採用黃底藍字設計。路標起初以較大的字體顯示「ER」兩個字母(代表「Elizabeth Regina」;拉丁語中解作「伊利沙伯皇后」),而公路的全名則以較小的字體顯示。這些路標於1955年起被替換,新的路標顯示「QEW」三個字母,而這個款式的路標則沿用至今。.

36 关系: 南安大略多伦多大多倫多市大多倫多地區奥克维尔 (安大略省)威蘭威蘭運河安大略403號省道安大略405號省道安大略406號省道安大略407號省道安大略420號省道安大略427號省道密西沙加尼亚加拉瀑布城 (安大略省)尼亞加拉半島尼亞加拉區尼亞加拉園林路伊利堡伯灵顿 (安大略省)伯靈頓灣詹姆斯·N·艾倫高架橋圣凯瑟琳斯嘉甸拿高速公路和平橋 (尼亞加拉河)哈密尔顿 (安大略)皮爾區紅山谷園林公路花園城市高架橋荷頓區金馬蹄地區GO運輸林肯 (安大略省)格里姆斯比 (安大略省)滨湖尼亚加拉怡陶碧谷400系列公路

南安大略

南安大略(Southern Ontario),又稱南安省,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區,位於法國河和阿爾岡金省立公園以南。連同帕里灣區和穆斯科卡區在内,本區約占安大略省總面積的14-15%。本區也是加拿大最南端的地區。 南安大略與北安大略有著極大的差異。與北安大略相比,南安省人口較多,而兩者的氣候和文化亦有所不同。南安大略也可再細分為中安大略、東安大略、西南安大略和金馬蹄地區(包括大多倫多地區)。.

新!!: 伊利沙伯皇后道和南安大略 · 查看更多 »

多伦多

多伦多(英语/法语:Toronto),是北美洲国家加拿大安大略省首府,加拿大的最大城市。 多伦多坐落在安大略湖西北岸的南安大略地区。根据2012年七月的加拿大人口普查,多伦市人口达2,790,060,为加拿大最大城市。多伦多市是大多伦多地区的心脏地区,也是安大略省南部人口稠密区(称作“金馬蹄地區”)的一部分。这些大多伦多地区自治区的数据表格被列在了城市区有5,132,794名居民。在2011年人口普查中,多倫多人口普查區有5,583,064名居民,而覆蓋範圍較廣的大多倫多地區則有6,054,191名居民。 作為加拿大的经济中心,多伦多是一個世界级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 多伦多在经济上的领先地位在于金融、商业服务、电信、航太、交通运输、媒体、艺术、电影、电视製作、出版、软件、医药研究、教育、旅游、体育等产业。 (2007) - 、 和 。于2007年3月1日查阅多伦多证券交易所是世界第七大交易所,总部设于市内,有多数加拿大公司在这里上市。 多伦多的国际性人口 体现出它是前往加拿大移民的重要落腳點。而市内49%的人口是在加拿大以外誕生,也造就多倫多成為世上種族最多樣化的城市之一。目前多伦多的低犯罪率、潔淨的環境、高生活水准、以及对多樣文化的包容性,令該市被多個经济学智囊团列为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之一。另一方面,多伦多於2006年被列為加拿大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 大约1/3的加拿大人居住在距多伦多两小时车程的郊区。加拿大大约1/6的就业机会在该市。 多伦多当地的華僑及華裔人口多达四十萬,相當於加拿大全國約百分之一的人口。.

新!!: 伊利沙伯皇后道和多伦多 · 查看更多 »

大多倫多市

大多倫多市(Municipality of Metropolitan Toronto),簡稱大多市(Metro Toronto 或 Metro),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一個已取消的行政區劃,由舊有的多倫多市及其內圈衛星城鎮組成,但這些城鎮仍各自保持固有的市鎮政府。大多市於1954年脫離約克縣(York County)自組地區政府,其行政架構所覆蓋的職責較安省轄下的縣(county)和區(district)為之廣泛,並成了安省政府日後將其他行政區劃改組成地區自治體(regional municipality)的先例。 隨著安大略省議會通過《1997年多倫多市法案》,大多市及其轄下城鎮於1998年合併成新的多倫多市。現多倫多市承襲了大多市的管轄範圍:南界為安大略湖、西界為怡陶碧谷溪(Etobicoke Creek)和427號公路、北界為士刁路(Steeles Avenue),東界為紅河(Rouge River)。.

新!!: 伊利沙伯皇后道和大多倫多市 · 查看更多 »

大多倫多地區

大多倫多地區 (英語:Greater Toronto Area,當地縮寫作GTA)是加拿大人口密度最高的都會區。按安大略省政府規劃部門的定義,大多地區的人口在2011年全國普查時為 6,054,191 人。除了多倫多市之外,大多地區還包括皮爾區、約克區、杜林區和荷頓區四個地區自治體(regional municipalities)。.

新!!: 伊利沙伯皇后道和大多倫多地區 · 查看更多 »

奥克维尔 (安大略省)

奥克维尔(Oakville)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荷頓區一鎮,南面瀕臨安大略湖,西鄰伯靈頓,北接苗頓,東面則與皮爾區密西沙加為鄰,是大多倫多地區的一部分。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奧克維爾鎮內有182,520名居民。福特汽車加拿大分公司和連鎖餐廳蒂姆·霍頓斯的總部皆設於奧克維爾。奧克維爾市是加拿大第二富裕城市。.

新!!: 伊利沙伯皇后道和奥克维尔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威蘭

威蘭(Welland)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尼亞加拉半島上的一座城市,坐落尼亞加拉區的中部。貫穿市内的威蘭河和威蘭運河皆在該市發展史中擔當重要角色,而該市亦有鐵路通往多倫多和水牛城等地,因此素有“鐵路與水道的交匯處”(where rails and water meet)的稱號。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威蘭市有50,631名居民。.

新!!: 伊利沙伯皇后道和威蘭 · 查看更多 »

威蘭運河

威蘭運河(Welland Canal)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一條運河,全長,南起伊利湖畔的科爾伯恩港(Port Colborne),北至安大略湖畔聖凱瑟琳斯的威勒港(Port Weller),貫穿尼亞加拉半島並以中途與其交匯的威蘭河為名。此運河容許船隻避開尼亞加拉瀑布來往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並構成聖羅倫斯海道的一部分。每年約有3000艘船隻使用威蘭運河,合共運載的年度貨物流量達4千萬公噸。運河現時由聖羅倫斯海道管理公司營運。 運河南北兩端的高度相差約,途中共有八個濶的船閘。當中七個船閘長,各自容許船隻升降至;位於南端的8號船閘則長。使用運河船隻的長度限制為,高度限制則為,以容許船隻在運河北端的聖凱瑟琳斯通過花園城市高架橋的底部;運河沿線其他橋隧則為開啟橋或河下隧道。船隻航行威蘭運河全線平均需時約11小時。 現有的威蘭運河為第四代運河,於1932年落成,而繞過威蘭市中心的新水道則於1973年完成。各代運河令底特律、溫莎和克里夫蘭等五大湖區沿岸工業城市出產的製成品得以經蒙特婁或魁北克城的港口對外輸出,構成五大湖區經濟的重要一環。此外,運河每年為尼亞加拉區帶來的經濟收益達2億2千2百萬元,並是區内的最大僱主之一。.

新!!: 伊利沙伯皇后道和威蘭運河 · 查看更多 »

安大略403號省道

安大略403號省道(Ontario Highway 403),正式名稱為國王403號公路(King's Highway 403),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一條東西向400系列高速公路,連接位於該省西南部的胡士托及大多倫多地區的密西沙加,在東西兩端皆與401號公路交匯,而在荷頓區内約長的路段則與伊利沙伯皇后道共構。此公路首期路段於1963年獲編為403號公路,但待連接布蘭特福德和安卡斯特的路段於1997年8月15日開通後才告全線正式完工。 此公路於咸美頓市内的路段又稱徹多克高速公路(Chedoke Expressway)。.

新!!: 伊利沙伯皇后道和安大略403號省道 · 查看更多 »

安大略405號省道

安大略405號省道(Ontario Highway 405),正式名稱為國王405號公路(King's Highway 405),又稱布洛克將軍園林公路(General Brock Parkway),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一條東西向400系列高速公路,西端在尼亞加拉區濱湖尼亞加拉鎮西南部與伊利沙伯皇后道(QEW)交匯,東端則在該鎮東南部的昆士頓村駁上劉易斯頓-昆士頓橋跨越尼亞加拉河(即美加邊境),在紐約州劉易斯頓與190號州際公路接駁。.

新!!: 伊利沙伯皇后道和安大略405號省道 · 查看更多 »

安大略406號省道

安大略406號省道(Ontario Highway 406),正式名稱為國王406號公路(King's Highway 406),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一條南北向400系列高速公路,貫穿尼亞加拉半島中部,全程位於尼亞加拉區之內,南起威蘭,北端在聖凱瑟琳斯與伊利沙伯皇后道(QEW)交匯。406號公路曾是400系列公路系統中唯一設有平交路口的公路,直至改建工程於2015年完成為止。.

新!!: 伊利沙伯皇后道和安大略406號省道 · 查看更多 »

安大略407號省道

安大略407號省道(Ontario Highway 407)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一條東西向400系列收費高速公路,全長,西端在伯靈頓與403號公路和伊利沙伯皇后道交匯,東端在克拉靈頓與湯頓道(Taunton Road)交接。此公路介乎西端伯靈頓和皮克靈布洛克道(Brock Road)的路段業權隸屬私營的407ETR特許有限公司(407 ETR Concession Company Limited),正式名稱為407號快速收費公路(407 Express Toll Route,簡稱407 ETR);布洛克道以東路段的業權則隸屬安大略省政府。407號公路是世上首條全面採用電子道路收費系統的收費公路;公路沿線不設收費站,營運公司透過裝設在車輛擋風玻璃上的收發器或設置在公路出入口的車輛號牌攝影機來記錄車輛進出公路的地點,從而計算車程和收費。 為了方便駕駛人士繞過401號公路的大多倫多地區路段(即該公路最繁忙的路段),安省政府從1950年代開始規劃407號公路作401號公路的北方繞道。然而,當局在往後年間集中拓闊401號公路,因此待1987年才展開407號公路項目。省府於1990年代初將407號公路定為收費道路,並於1998年將之私有化,407號快速收費公路因此不屬省政府轄下的公路網絡。首期介乎410號公路和404號公路的路段於1997年中通車,餘下路段於往後四年相繼對外開放;私營的407號公路於2001年中開通至現有的規模。 407號公路延伸項目現正進行中,從皮克靈布洛克道往東伸展,於接近奧羅諾(Orono)處與35號省道相接。項目首階段東至奧沙華市的和諧道(Harmony Road),於2016年6月20日開通;餘下通往35號省道的路段則暫定於2020年完工。.

新!!: 伊利沙伯皇后道和安大略407號省道 · 查看更多 »

安大略420號省道

安大略420號省道(Ontario Highway 420),正式名稱為國王420號公路(King's Highway 420),又稱尼亞加拉退伍軍人紀念公路(Niagara Veterans Memorial Highway),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一條東西向400系列高速公路,全程位於尼亞加拉區尼亞加拉瀑布城市界之内,西起尼亞加拉區98號區道,與伊利沙伯皇后道(QEW)交匯後往東延至尼亞加拉區102號區道。420號公路過去曾一直往東伸延至尼亞加拉河畔,並經彩虹橋橫越美加邊境通往美國紐約州尼亞加拉瀑布城,但此路段的省道資格於1998年取消,並下放予尼亞加拉區政府管轄,現時編號為尼亞加拉區420號區道。.

新!!: 伊利沙伯皇后道和安大略420號省道 · 查看更多 »

安大略427號省道

安大略427號省道(Ontario Highway 427),正式名稱為國王427號公路(King's Highway 427),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一條南北向400系列高速公路,南端在多倫多與伊利沙伯皇后道(QEW)和嘉甸拿高速公路交匯,北端則在約克區旺市與約克區7號區道(即前安大略7號省道)交匯,其走線以約克區99號區道的名義往北伸延至申威大道(Zenway Boulevard)為止。介乎QEW和401號公路之間的一段427號公路平均每天汽車流量為30萬架次,當中介乎伯納姆瑟普道(Burnhamthorpe Road)和拉斯本道(Rathburn Road)的路段平均每天汽車流量更達353,100架次,為安大略省第二繁忙的高速公路,也是北美第三繁忙的高速公路。另外,此公路也是通往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的要道之一。.

新!!: 伊利沙伯皇后道和安大略427號省道 · 查看更多 »

密西沙加

密西沙加(Mississauga,),或稱美西沙加,簡稱密市或美城,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座城市,位於多倫多以西的皮爾區,是大多倫多地區的一部分。根據2011年的人口普查,密市有約713,443名居民,以人口計算是全國第六大城市。密西沙加是大多地區内的一個重要交通樞鈕,有七條省級高速公路橫越本市,而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中的一大部分更是坐落於密市範圍以内。 密西沙加市坐落安大略湖的北岸,北鄰賓頓市,西接荷頓區的奧克維爾和苗頓,西北臨荷頓山,至於東面與多倫多的市界綫則有一部份跟隨怡陶碧谷溪(Etobicoke Creek)。.

新!!: 伊利沙伯皇后道和密西沙加 · 查看更多 »

尼亚加拉瀑布城 (安大略省)

尼亚加拉瀑布城(Niagara Falls),當地華人舊譯尼加伙,是一座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金马蹄地区尼亞加拉區的城市,坐落尼亚加拉河西岸的尼亞加拉半島,与美国尼亞加拉瀑布城隔河相望。尼亚加拉市人口约八万,多从事旅游业相关的各项服务性行业。 市内最著名的景观是尼亚加拉瀑布。尼亚加拉瀑布有二:一在加拿大境内,一在美国境内。从加拿大尼亚加拉瀑布城可以一览无遗同时观看到两个瀑布;从美国尼亚加拉瀑布市反而看不到美国境内的瀑布。由于有利的自然条件,加拿大尼亚加拉瀑布城每年吸引几十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

新!!: 伊利沙伯皇后道和尼亚加拉瀑布城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尼亞加拉半島

尼亞加拉半島(Niagara Peninsula)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南北分別瀕臨伊利湖北岸和安大略湖南岸,東面隔尼亞加拉河與美國紐約州對望。半島上大部分地域隸屬尼亞加拉區,轄下城鎮包括聖凱瑟琳斯、尼亞加拉瀑布城、威蘭、濱湖尼亞加拉、格里姆斯比、林肯和伊利堡等;餘下地域則劃歸咸美頓市和哈爾迪曼德縣。 尼亞加拉懸崖由西至東貫穿半島的北部,於奧陶紀末期至志留紀之間形成。懸崖底部的土地肥沃,連同氣候受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的緩和效應影響,令該處成為安省的主要水果和葡萄酒生産地。春季陸地上的暖空氣往上升,令安大略湖上的冷空氣往内陸移動;冷空氣從懸崖頂部往下移,懸崖底部植物因此較遲才開花結果,減低春季晚上結霜對水果的破壞。秋季氣流方向逆轉,暖空氣從安大略湖移往内陸,在和暖氣溫影響下水果發展出相宜的糖分比例。尼亞加拉半島的氣候在葡萄生長季節期間與法國波爾多和勃艮第相若。 伊利沙伯皇后道(QEW)由西至東貫穿尼亞加拉半島,為該帶的主要高速公路,向西通往咸美頓再繞過安大略湖的西端前往多倫多,向東則在伊利堡駁上和平橋通往紐約州水牛城。區内另外三條高速公路則從QEW分支,分別為405號公路、406號公路和420號公路,當中405號和420號公路分別駁上劉易斯頓-昆士頓橋和彩虹橋通往美國。水路交通方面,威蘭運河從南至北貫穿尼亞加拉半島,讓船隻繞過尼亞加拉瀑布來往伊利湖和安大略湖。.

新!!: 伊利沙伯皇后道和尼亞加拉半島 · 查看更多 »

尼亞加拉區

尼亞加拉區(Regional Municipality of Niagara,簡稱Niagara Region或Regional Niagara)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一個地方行政區。此行政區覆蓋尼亞加拉半島的大部分,南北分別瀕臨伊利湖和安大略湖,東邊隔著尼亞加拉河與美國紐約州的伊利縣和尼亞加拉縣相望,西鄰咸美頓市和哈爾迪曼德縣。尼亞加拉區的行政中心設於霍魯,2011年人口為431,346人。 尼亞加拉區是加拿大主要農業中心之一,當中以葡萄酒為區内主要農產品。此外,加拿大主要旅遊景點之一尼亞加拉瀑布也是位於尼亞加拉區與美國邊界所在,為該區帶來不少遊客。 上加拿大政府於1792年設立林肯縣,其覆蓋範圍與現時的尼亞加拉區相若;該縣南部則於1845年另組縣級架構,取名威蘭縣。1970年1月1日,安大略省政府改革此帶地域的地方政府,尼亞加拉區遂告成立,由威蘭縣和林肯縣合併而成。.

新!!: 伊利沙伯皇后道和尼亞加拉區 · 查看更多 »

尼亞加拉園林路

尼亞加拉園林路(Niagara Parkway)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尼亞加拉區一條風景道路,南起伊利堡要塞,沿尼亞加拉河西岸經尼亞加拉瀑布城往北伸延至濱湖尼亞加拉的喬治堡要塞。現有的尼亞加拉園林路於1908年動工,1931年完成,現時大部分路段由尼亞加拉公園委員會管理,而尼亞加拉瀑布城内一部分路段則由該市政府管理。.

新!!: 伊利沙伯皇后道和尼亞加拉園林路 · 查看更多 »

伊利堡

伊利堡(Fort Erie)為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尼亞加拉區的一個鎮,坐落尼亞加拉半島東南角,位處伊利湖注入尼亞加拉河的所在,隔河與美國紐約州水牛城對望。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伊利堡有29,960名居民。.

新!!: 伊利沙伯皇后道和伊利堡 · 查看更多 »

伯灵顿 (安大略省)

伯灵顿(Burlington)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荷頓區一座城市,位于安大略湖的西端盡頭,西臨哈密爾頓,北及苗頓,東臨奧克維爾,总面积185.66平方公里。伯靈頓是大多倫多地區的一部分,並接近南安省人口稠密地段金馬蹄地區的地理中心。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伯靈頓市內有175,779名居民,而此市亦是哈密爾頓都會區的一部分。.

新!!: 伊利沙伯皇后道和伯灵顿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伯靈頓灣詹姆斯·N·艾倫高架橋

伯靈頓灣詹姆斯·N·艾倫高架橋(Burlington Bay James N. Allan Skyway)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兩座平行橋樑,跨越咸美頓港連接哈密爾頓和荷頓區伯靈頓。大橋載有伊利沙伯皇后道(QEW)的八條行車線,來回方向各四線行車。 QEW早期依靠一座兩線行車升降橋跨越咸美頓港連接伯靈頓和咸美頓。該橋於1952年被一艘船隻撞擊,導致該段QEW封閉直至當局臨時搭建的橋樑開通為止;安省公路部因此計劃在當地興建一座新的高架橋。大橋於1958年10月30日開通,為一座鋼製拱橋,全長,離水平面約36米高,來回共有四條行車線,同年11月10日起開始收費。伯靈頓和咸美頓兩市居民各要求大橋冠以自己所屬城市的名稱;省府則最終將之名為「伯靈頓灣高架橋」(Burlington Bay Skyway)。高架橋落成後,原有的升降橋繼續保留,以備高架橋若因强風或其他原因而需臨時封閉的話,車流仍可透過升降橋來回咸美頓港兩岸。 使用大橋的車輛需減速來繳付橋費,導致該帶交通擠塞。此外,貨車需消耗額外燃油來登上大橋,貨車司機因此普遍傾向使用免費的舊有升降橋。為了改善該帶交通,省府於1973年12月28日取消大橋收費,但同時禁止貨車使用舊有升降橋。 布靈頓灣高架橋的設計車流量為每日5萬架次,但到了1973年已達致每日6萬架次;省府遂決定於原有高架橋旁興建多一座四線行車橋樑。新橋於1983年動工,1985年10月11日開幕,為一座混凝土梁橋。舊橋封閉以進行復修,並於1988年8月22日重開;舊橋自此承載多倫多方向行車線,而尼亞加拉方向行車線則取道新橋跨越咸美頓港。新舊兩橋一併名為「伯靈頓灣詹姆斯·N·艾倫高架橋」,以紀念舊橋興建期間出任公路部長的詹姆斯·N·艾倫。與此同時,省府亦改建高架橋兩岸的QEW路段,介乎咸美頓布靈頓街(Burlington Street)和布靈頓北岸大道(Northshore Boulevard)的路段拓闊至來回八線行車。.

新!!: 伊利沙伯皇后道和伯靈頓灣詹姆斯·N·艾倫高架橋 · 查看更多 »

圣凯瑟琳斯

圣凯瑟琳斯(St.),當地華人舊譯升卡頓,是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东南部尼亞加拉區的一座城市,隔安大略湖与同省省會及最大城市多伦多相望,往東距尼亞加拉河(即美加边境)19公里。城市面积96平方公里,为安大略省面积第六大的城市。由于城市遍布公园,所以得到“花园城市”(The Garden City)的官方昵称。圣凯瑟琳斯地处大多伦多地区及美加边境要道,並坐落威蘭運河的北端,制造业发达,工业为其最重要的经济,因此城市官方格言为“工业与自由”(Industry and Liberality)。 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聖凱瑟琳斯市内有131,400名居民,是尼亞加拉區的最大城市。聖凱瑟琳斯的都會區則覆蓋尼亞加拉區大部分地域,2011年人口為392,184人。.

新!!: 伊利沙伯皇后道和圣凯瑟琳斯 · 查看更多 »

嘉甸拿高速公路

嘉甸拿高速公路(Gardiner Expressway)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市的一條高速公路,西端於怡陶碧谷與427號省道和伊利沙伯皇后道交匯,東端則於多倫多市中心東南角與當河谷園林公路交匯,走綫大致跟隨安大略湖的湖岸綫。 此公路以大多倫多市首任主席嘉甸拿(Frederick G. Gardiner)命名。含伯河以東的路段從1955年至1964年間由大多市政府動用省政府提供的款項修建而成,來回合共六條行車綫,時速限制為90公里;含伯河以西的路段過去則屬達致省道資格的伊利沙伯皇后道,來回合共十條行車綫,時速限制為100公里。公路現時全綫由多倫多市政府管理。 隨著公路的狀況漸趨殘舊,市內各界亦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案,包括將公路拆除或把市中心內的高架路段改為地底路段。當河以東的高架路段於2001年拆除,而市政府現在則研究拆除介乎渣佛士街和當河之間高架路段的方案。.

新!!: 伊利沙伯皇后道和嘉甸拿高速公路 · 查看更多 »

和平橋 (尼亞加拉河)

和平橋(Peace Bridge)是一條連接加拿大安大略省與美國紐約州的國際大橋,離尼亞加拉瀑布上游約,跨越尼亞加拉河連接東端美國的水牛城和西端加拿大的伊利堡,由水牛城與伊利堡公共橋樑委員會(Buffalo and Fort Erie Public Bridge Authority)營運。大橋由五座拱橋和一座帕克桁架橋連貫而成,全長。這橋命名作「和平」,以紀念加拿大與美國停戰一百年。.

新!!: 伊利沙伯皇后道和和平橋 (尼亞加拉河) · 查看更多 »

哈密尔顿 (安大略)

哈密尔顿(Hamilton,--或海明頓)是加拿大安大略省東南部的一座港口城市,位於多倫多以西及尼亞加拉瀑布以北。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咸美頓市內有519,949名居民。咸美頓的都會區則包含鄰近的伯靈頓市和格里姆斯比鎮,2011年人口為721,053人;自1981年起,咸美頓都會區人口一直位居全國第九及安省第三。 1812年戰爭後,商人暨政治家佐治·哈密爾頓(George Hamilton)著手打造一座小鎮。1846年,哈密爾頓正式成為法定城市。及後經過多年演變,哈密爾頓發展成安大略湖西岸金馬蹄地區的重要工業樞紐。2001年,哈密爾頓與咸美頓-溫特沃斯區(Hamilton-Wentworth Regional Municipality)轄下的數個小鎮合併,成為現時的哈密爾頓市。合併後的哈密爾頓市為一個單層次行政區,對上不設縣或區級行政架構。 哈密爾頓的本土經濟以往靠重工業及鋼鐵業帶動,故該城亦有「鋼鐵城」(Steel City)之稱,但近年來則倚重如醫療業等的服務業。哈密爾頓市內主要有兩所專上學院,分別為麥克馬斯特大學及莫霍克學院(Mohawk College)。另外,市內有多處旅遊點、名勝及古蹟,如皇家植物園(Royal Botanical Gardens)、加拿大戰機博物館(the Canadian Warplane Heritage Museum)、布魯斯遠足徑(the Bruce Trail)及全國首家蒂姆·霍頓斯咖啡店等。 哈密爾頓的郵政編碼前綴是L8E至L8W;電話地區編碼則為905及289。.

新!!: 伊利沙伯皇后道和哈密尔顿 (安大略) · 查看更多 »

皮爾區

區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個自治市政區(regional municipality),位於多倫多市以西,並是大多倫多地區的一部分。本區由下列三個市鎮組成:.

新!!: 伊利沙伯皇后道和皮爾區 · 查看更多 »

紅山谷園林公路

紅山谷園林公路(Red Hill Valley Parkway)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咸美頓一條南北向市立高速公路,北起伊利沙伯皇后道(QEW),南至林肯·亞歷山大園林公路,全長,大致呈來回四線行車格局。此公路沿紅山溪谷登上尼亞加拉懸崖,因而得名。咸美頓市政府早於1950年代已計劃沿紅山溪谷興建此公路,但因居民反對而擱置多年,到2000年代才正式動工,並於2007年完成項目。.

新!!: 伊利沙伯皇后道和紅山谷園林公路 · 查看更多 »

花園城市高架橋

花園城市高架橋(Garden City Skyway)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尼亞加拉區一座橋樑,跨越威蘭運河連接聖凱瑟琳斯和濱湖尼亞加拉。大橋載有伊利沙伯皇后道(QEW)的六條行車線,來回方向各三線行車。大橋由48座主樑連貫而成,全長,離威蘭運河水平面約40米高。在各條跨越威蘭運河的橋樑當中,花園城市高架橋編號為4A(4號橋為荷默開啓橋)。 此橋於1960年1月動工,橫跨威蘭運河的主橋跨段則於同年7月安裝,橋樑全線於1963年10月18日通車。大橋在施工期間以鄰近的荷默開啓橋為名,稱為荷默高架橋(Homer Skyway);通車後大橋則改以聖凱瑟琳斯市的暱稱“花園城市”為名。大橋通車初期曾收取過路費,到1973年則取消收費。安大略省政府於2000年代初斥資1780萬元,分三階段復修花園城市高架橋的橋面和橋墩;工程完成後橋面壽命延長至大概2025年,橋墩壽命則延至2025年之後。 大橋通車時,兩岸的QEW來回方向各得兩線行車,而大橋各方向三條行車線中的慢線則用作貨車爬坡車道。該段QEW後於2010年代擴濶至來回各三線行車,令大橋的慢線失去其原有的爬坡車道功能,而日增的車流令大橋極有可能成為該段QEW的瓶頸McCormick Rankin、安大略省運輸廳: p.7。另一方面,大橋來回方向的外側路肩各只得約1米濶,遠較現有公路設計標準為窄。綜合各種因素,省府於2011年委託顧問公司就QEW跨越威蘭運河路段的長遠發展策略展開環境評估,為該走廊的發展提供選項。環評過程首輪公眾諮詢於2011年春季進行,顧問公司其後權衡各選項,預料於2013年末公佈首選方案後再進行第二輪公眾諮詢。.

新!!: 伊利沙伯皇后道和花園城市高架橋 · 查看更多 »

荷頓區

荷頓區(Regional Municipality of Halton,簡稱Halton Region)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一個地方行政區。荷頓位於南安省大多倫多地區的西南部,西接咸美頓市,東至皮爾區,北鄰威靈頓縣,南臨安大略湖。荷頓區轄下有四個城鎮,分別為布靈頓市、奧克維爾鎮、苗頓鎮及荷頓山鎮。荷頓區的正式行政中心設於苗頓,但其總部大樓則設於奧克維爾。荷頓區的面積有964.01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有501,669人。 奧克維爾和布靈頓在荷頓區南面形成一個大市區,而北面的苗頓和荷頓山則仍大致保留其鄉郊特色。荷頓區連同隔鄰增長迅速的皮爾區令多倫多和咸美頓之間的都市帶在衛星圖像上清晰可見。 荷頓區於2001年至2006年之間的人口增長率達17.1%,是全國增長速度最快的人口普查區之一。即使人口發展迅速,荷頓區沿著尼亞加拉峭崖一帶農地和受保護地區的用途還未被變更。.

新!!: 伊利沙伯皇后道和荷頓區 · 查看更多 »

金馬蹄地區

金馬蹄地區(Golden Horseshoe)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是該省的主要都市帶。金馬蹄地區座落安大略湖西端,以大多倫多地區為中心,廣義覆蓋範圍從伊利湖起向北伸延至喬治亞灣,大部分地區也在魁北克城-溫莎市走廊之上以及五大湖區城市群之内。金馬蹄地區約有876萬名居民,佔加拿大全國人口約25.6%和安省人口約75%,是北美的主要都市帶之一。 金馬蹄地區的心臟地帶從尼亞加拉半島東端的尼亞加拉瀑布城起,往西伸延至安大略湖西端的咸美頓,再向東北經多倫多伸延至奧沙華為止。廣義覆蓋範圍則從安大略湖湖岸起向各方伸延,西南至布蘭特福德,西至基秦拿-滑鐵盧地區,北至巴里市,東北至彼得堡。整個地區的面積約有,當中有為法定。 「Golden Horseshoe」一詞首見於西屋電子公司總裁羅格於1954年向咸美頓總商會發表的演講中:.

新!!: 伊利沙伯皇后道和金馬蹄地區 · 查看更多 »

GO運輸

GO運輸公司(GO Transit)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一家區域性公共交通機構,主要服務南安省的大多倫多暨咸美頓地區,部分業務亦伸延至大金馬蹄地區的其它城鎮。“GO”即为“Government of Ontario”(安大略省政府)之缩写。GO為南安省的居民提供通勤鐵路和巴士服務,2012年的年度載客量達6500萬人次,並與多倫多公車局(TTC)和其他市立公共交通機構於多處銜接。 GO運輸於1967年5月23日投入服務,是全加拿大首個同類型公共交通機構,當時直屬。現時GO則是安大略省公營機構都市連通旗下的營運部門。.

新!!: 伊利沙伯皇后道和GO運輸 · 查看更多 »

林肯 (安大略省)

林肯(Lincoln)是加拿大安大略省東南部尼亞加拉區一鎮,坐落尼亞加拉半島北部,北面瀕臨安大略湖,東鄰聖凱瑟琳斯市,東南及皮拉姆鎮,西南臨西林肯鄉,西面則與格里姆斯比鎮為鄰。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林肯鎮內有22487名居民,而此鎮亦是聖嘉芙蓮斯-尼亞加拉瀑布城都會區的一部分。.

新!!: 伊利沙伯皇后道和林肯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格里姆斯比 (安大略省)

格里姆斯比(Grimsby)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尼亞加拉區一鎮,坐落尼亞加拉半島北部,北面瀕臨安大略湖,東鄰林肯鎮,南及西林肯鄉,西面則與哈密爾頓市為鄰。此鎮的大部分民居和商戶皆集中在安大略湖湖岸和尼亞加拉懸崖底部之間的狹窄地段。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格里姆斯比鎮內有25325名居民,而此鎮亦是哈密爾頓都會區的一部分。.

新!!: 伊利沙伯皇后道和格里姆斯比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滨湖尼亚加拉

滨湖尼亚加拉(Niagara-on-the-Lake)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尼亞加拉區的一个小镇,位于尼亚加拉河与安大略湖汇合处,西臨圣凯瑟琳斯,南鄰尼亚加拉瀑布城,東面則隔河与美国纽约州杨斯顿村相望。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滨湖尼亚加拉人口约15,400人。滨湖尼亚加风景优美,由春天到秋天,遍地繁花似锦,离开多伦多和美国水牛城较近,游客如云。镇内的萧伯纳剧场长年上演萧伯纳的戏剧。.

新!!: 伊利沙伯皇后道和滨湖尼亚加拉 · 查看更多 »

怡陶碧谷

怡陶碧谷(Etobicoke,,最後的k不發音),又譯伊陶碧谷,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市西部的一個地區。怡陶碧谷曾一度於大多倫多市内具有市級行政地位,但自從1998年大多六市合併後已成為多倫多市的一部分。怡陶碧谷東邊以含伯河為界,南臨安大略湖,西接密西沙加和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機場有一小部分是位於怡陶碧谷),北邊以士刁士大道與旺市為界,西北端則與賓頓為鄰。.

新!!: 伊利沙伯皇后道和怡陶碧谷 · 查看更多 »

400系列公路

400系列公路(400-series highways)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一系列高速公路,構成該省省道網絡的一部分。此系列公路具有嚴謹的標準規格,部分設計特點更獲北美其他交通部門建設高速公路時所仿效,當中包括局部苜蓿葉型交匯處(parclo interchange)以及由紐澤西護欄設計演變而成的安大略高牆護欄(Ontario Tall Wall)。 安省政府在探討將某條交通走廊升格為400系列高速公路時,主要考慮該走廊的每日平均汽車流量是否達致10000架次,但偶然亦會考慮其他因素。某些交通走廊的車流低於上述門檻,但省府為了刺激該區經濟會考慮將之升格至400系列公路資格(例如安省北部的400號公路延伸計劃)。另一方面,某些交通走廊的車流高於上述門檻,但省府因環保、項目造價高昂或沿線居民反對等原因而放棄將之升格(例如於1970年代取消的多倫多市400號公路南延項目)。.

新!!: 伊利沙伯皇后道和400系列公路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QEW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