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仁二路

指数 仁二路

仁二路是台灣基隆市市中心的主要道路之一,位於仁愛區,屬於市區道路,不分段。全線為西行單行道愛一路至愛三路間為六線道,路寬32.1公尺為全市第二寬,基隆市公車二信循環站即在本路段之北側;愛三路至劉銘傳路間為雙線道,路寬11公尺;劉銘傳路至愛九路則為單線道。西端與忠一路直通,但忠一路為雙向道(因此北側四車道與忠一路西行相接,南側兩車道僅能左轉愛一路),兩路間以中山高東岸高架道路為分界,以南為愛一路,以北為喜豬橋連接中正路。.

6 关系: 基隆市基隆港大都會客運于斌忠一路愛三路

基隆市

基隆市是位於臺灣東北部的都市,為中華民國臺灣省的3個市之一,古名「雞籠」,以深水谷灣之天然港灣著名,乃臺灣最北端的都市,境內的基隆港又是北臺灣首要航運樞紐,因而有「臺灣頭」與「臺灣北玄關」之稱,亦因氣候多雨而別稱「雨港」、「雨都」,與南臺灣的高雄並列為臺灣兩大。人口約37萬人。全市百分之95土地為丘陵地,東、西、南三面環山與新北市相鄰,僅北面有少量的平地與東海毗鄰。 基隆在17世紀臺灣信史記載早期,即有漢族等外來移民入墾,與世居於此的平埔族原住民共處,而西班牙殖民者更曾以基隆的和平島作為經略臺灣的基地;但到了清治雍正年間以後,基隆才逐漸有大批漢族進行開墾,而發展成為市鎮。清治末期,基隆因航運地理位置優越、加上周邊有豐富的煤礦蘊藏,官方於1875年正式設治、並將原名「雞籠」更改為基隆,開啟了都市發展的歷史。日治時期,日本當局以基隆做為全臺首要航運門戶,大力進行港口興築與市區建設,使基隆崛起成為臺灣主要都市之一,人口排名曾僅次於臺北、臺南、高雄而躍居全臺第四。日治中期的1924年,基隆正式建市。然而經歷十大建設後臺灣航運中心南移、市區與港口發展腹地受限、港口擴建計畫受阻、鄰近臺北造成的磁吸效應,導致基隆逐漸走向沒落,逐漸轉型發展為臺北都會區的衛星都市之一,其後更因為六都升格直轄市帶來的磁吸效應而造成基隆市人口嚴重外流。 憑藉著歷史遺跡與依山傍海的自然資源,基隆也是北臺灣觀光地之一,並擁有廟口夜市、巷弄小吃、豐富海產等獨具港都特色的美食文化。.

新!!: 仁二路和基隆市 · 查看更多 »

基隆港

基隆港是位於臺灣北部基隆市的海港,為臺灣四座國際商港之一,也是臺北的外港、以及北臺灣首要的海運樞紐,營運機構為臺灣港務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整個港區被基隆市中心環繞,運輸方面以貨櫃為主、散貨為輔,並有數條國內外客輪航線固定彎靠。至2010年止,基隆港為世界第54大貨櫃港及臺灣第三大港。.

新!!: 仁二路和基隆港 · 查看更多 »

大都會客運

大都會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英文:Metropolitan Transport Corporation),簡稱:大都會客運,為臺北市公共汽車管理處公司化後,另行成立的客運公司。 大都會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臺北市公共汽車管理處,簡稱「臺北市公車處」,最後總部位於臺北市信義區松德路300號臺北市政府松德辦公大樓),成立於2004年1月1日,主要係延續經營前臺北市公車處既有公車路線,主要經營範圍位於大台北地區。大都會客運資本額為新台幣6億元,股東成分包括:臺北市政府投資1.52億元(約佔38%)及前公車處員工1,098人投資248,005,260元(約佔62%)。現今前公車處員工數不到4百多人,其餘皆為大都會客運招聘人力。.

新!!: 仁二路和大都會客運 · 查看更多 »

于斌

于斌樞機(Cardinal Paul Yü Pin,)是天主教會樞機,黑龍江省海倫縣人,出生於黑龙江兰西县,祖父為中醫,祖籍山東昌邑。洗名保禄,號野聲。29歲升任主教是當時中國最年輕的主教,曾獲神學、哲學、政治學、三個博士學位。抗戰時期為救國奔走世界各地友邦國家爭取支持中國抗戰及救助中國難民。1939年為華人向美國會及羅斯福總統及加拿大總理請命國會聼証爭取取消兩國對華人苛刻移民法,使在美華人於 1943 年開始可居留及加國華僑可攜眷。曾任天主教南京總教區總主教、1960年籌備輔仁大學在台灣復校建校的工作,向歐美各國募籌建校基金,並主張聯合中國聖職團、耶穌會、聖言會各修會組成符合國際化的大學,受教宗若望二十三世任命為輔大首任校長。曾任國民大會主席團主席,復興中華文化協會副會長,中國主教團團長,曾主持益世報、益世電台,自由太平洋協會,中國天主教協進會及文化雜誌,亦曾為美國天主教雙圈雜誌等創辦人。1969年由教宗保祿六世榮升為樞機主教,為近代天主教貢獻最大最著名之主教。一生為救國救民而努力呼號,且與世界多國領袖交好,相貌堂堂,精通十一國語言,曾建立中華民國與西班牙、越南及中南美洲各國及教廷的邦交,被譽為「外交奇才」,為各界人士所欽祟。于斌於1978年8月16日在羅馬去世,享年七十七歲,全球共94位樞機主教及全球所有駐芃蒂岡大使均參加其追思禰撤禮,遺體空運至台灣輔仁大學並安葬於校園,供全體師生及各界人士瞻仰追念。.

新!!: 仁二路和于斌 · 查看更多 »

忠一路

忠一路是台灣基隆市市中心的主要道路之一,位於仁愛區,屬於市區道路,不分段,全線緊鄰基隆海洋廣場。全線雙向六線道,路寬32.7公尺為全市最寬。西端為圓環,可由西向車道單向回至東向車道,與港西街、孝四路及中山路橋相接;東端與仁二路直通,但仁二路為西向單行道(因此東行車只能在此右轉愛一路或左轉過東岸高架聯絡道下往仁一路或中正路),兩路間以中山高東岸高架道路為分界,以南為愛一路,以北為喜豬橋連接中正路。.

新!!: 仁二路和忠一路 · 查看更多 »

愛三路

愛三路是台灣基隆市市中心的主要道路之一,位於仁愛區,屬於市區道路。該路不分段,仁一路至仁二路為雙向四線道,南向為一線道,北向為三線道;仁二路至仁五路為北向單行道共四線道,路寬16.3公尺。本路段為台2線及台5線匯流處,且為單行道,除了經由中山高之外,由台5線北上及部分台2線東行往基隆市區之車輛,皆須經過本路,因此愛三路在基隆扮演一重要角色。愛三路北經富狗橋接義一路,路口為仁一路;南由仁五路、南榮路與精一路匯入。.

新!!: 仁二路和愛三路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