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京劇現代戲

指数 京劇現代戲

京劇現代戲,指相對於傳統京劇和新編歷史京劇(古裝京劇)的現代京劇(時裝京劇),以京劇表現和刻劃現代人的生活,服裝(行頭)、道具(砌末)都現代化,以符合現在的時代,古裝改為現代的時裝,並致力於打破流派和行當的限制,臉譜也多半改為較生活化的淡粧(自然粧)。.

72 关系: 嚴慶谷劉吉典吳有禹姜鳳山孫正陽上海京劇院一夜京戲庚金群京剧張學津張鑫海徐兰沅北京京剧院國光劇團周卓然周信芳唐在炘唐繼榮王玉珍 (京劇)王玉璞王燮元福建京劇院盧亮輝遲金聲萬瑞興顧永湘裘盛戎馬錦良馬長禮马连良高庆奎高明亮謝冠生 (京劇)譚世秀譚元壽趙燕俠趙濟羹龔國泰錢浩梁關肅霜關雅濃蔣阿炳金彥龍金國賢金惠武艾世菊陳霖蒼陸松齡查長生林宗禔...林鑫濤李壽成李寶春李小平李少春李廣伯李超 (京剧琴师)李麗芳李軍 (京劇)李門李金泉李朝貴李慕良杜近芳楊曉輝汪本貞沈玉才洪雪飞朱紹玉成蔭方榮翔曾志朗 扩展索引 (22 更多) »

嚴慶谷

嚴慶谷(),祖籍江蘇蘇州,上海出生,京劇男演員,工--行,功底深厚,--(著重武打動作特技)、--(較重唱工、念白)都精通,還善演猴戲(通常猴戲是武生行當),並能反串(戲曲演員演出本身專工以外的行當叫做反串)花臉(淨;花面;大花臉;大花面;大面)、小生、青衣(正旦)、花旦(貼;貼旦;二旦;小旦;副旦)。 1981年進上海市戲曲學校習京劇,1988年畢業,1990年進上海京劇院工作,1996年考進北京中國戲曲學院研究生班,1999年得碩士學位,2000年以他的藝術成就成為中國國家1級演員。 他的老師張春華 (京劇)是京劇--葉派創始人葉盛章的傑出學生,他同時也得到許多--(小丑;小花臉;三花臉;小花面;三花面;三面)行傑出前輩孫正陽、鈕驃、艾世菊等的指點。 2001年到日本進修大藏流狂言藝術,2002年回國。 主要演出作品有新編古裝京劇《扈三娘與王英》(1993年,演王英1角)、《寶蓮燈》(1999年,演沉香1角)、《孫悟空大戰盤絲洞》(《盤絲洞》,2000年,演孫悟空1角)、《貍貓換太子》(演范仲華1角)、《十八羅漢鬥悟空》(演孫悟空1角)、《王子復仇記》(演殷甫1角)、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熱血悲情》(2001年,演呂小虎1角)等。 2007年,導演、主演的京劇小品《小吏之死》(俄國契訶夫原著)得到「中國戲劇獎」的「小戲小品獎」金獎,他同時得到「優秀表演獎」和「最受觀眾歡迎演員獎」,成為惟1的1位「優秀表演獎」和「最受觀眾歡迎演員獎」得主。 2008年2月3日,成為2007年度「上海文藝家榮譽獎」得主;導演、主演作品《小吏之死》獲選2007年度「上海文藝創作優品」。 曾到台灣、澳大利亞、美國、日本、荷蘭、丹麥、瑞士、法國、瑞典、西班牙、埃及、德國、奧地利、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巡演京劇或講學。 著有《京劇--表演技法初探》、《京劇國際化暢想》、《淺談京劇發展中的障礙》、《呼喚觀劇文明》、《超級歌舞伎》、《狂言初舞台》等文章。.

新!!: 京劇現代戲和嚴慶谷 · 查看更多 »

劉吉典

劉吉典(),作曲家,大學文化,著有《京劇音樂概論》、《劉吉典戲曲音樂作品選集》等書。 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參與京劇改革,影響較大的文化人,1955年中國京劇院(現在的中國國家京劇院)成立時就參加了作曲工作,完成了許多音樂設計作品。 他的音樂設計作品有京劇現代戲《白毛女》、《紅燈記》;古裝京劇《望江亭》、《桃花扇》、《趙氏孤兒》、《西厢記》等。 Category:中國音樂家 Category:中國作曲家 Category:京劇作曲家 Category:劉姓.

新!!: 京劇現代戲和劉吉典 · 查看更多 »

吳有禹

吳有禹,京劇鼓師,現任中國國家京劇院(2007年11月28日以前的中國京劇院)鼓師。 以他在京劇司鼓藝術上的成就獲評中國國家1級演奏員(獨奏演員)的正高級(相當教授;研究員的級別)職稱。 1956年到1962年間在中國戲曲學校(現在的中國戲曲學院和中國戲曲學院附中)音樂科學習京劇音樂藝術,跟白登雲(程硯秋生前的鼓師)、任子蘅、李瑞斌、裴世長(梅蘭芳生前的鼓師)、方富元等先生學打鼓。 畢業后分配到中國京劇院二團工作,得到白登雲先生更多教導。 196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京劇現代戲汇演,他擔任中國京劇院《紅色娘子軍》(田汉编剧)1劇的鼓師(職稱是指揮,鼓師;鼓佬是京劇樂隊的總指揮)。 現代京劇《紅色娘子軍》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列入第2批樣板戲,由梅蘭芳生前的學生杜近芳和馬連良生前的學生馮志孝(馮志效)擔任甲組(A組;1軍)主演,他以原創鼓師出任甲組鼓師,成蔭執導的電影版鼓師也是他;甲組和電影版琴師是萬瑞興。.

新!!: 京劇現代戲和吳有禹 · 查看更多 »

姜鳳山

姜鳳山(1923年-2012年),京劇琴師,北京人。 姜鳳山是杜奎三(徐蘭沅的學生)的大弟子,與梅蘭芳合作多年,先是在梅蘭芳劇團樂隊演奏京劇二胡(京二胡),輔助琴師王少卿,王故去后,他升任琴師,給梅蘭芳操琴(以京劇胡琴;京胡配合唱腔和表演),直到梅去世。 與他搭配的京劇二胡是虞化龍。 1959年,梅蘭芳做院長的北京中國京劇院(現在的中國國家京劇院)祝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周年,獻演新編戲《穆桂英掛帥》,梅蘭芳領銜主演,庚金群打鼓,他做琴師和唱腔設計,音樂指導是徐蘭沅。 他的唱腔設計作品還有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洪湖赤衛隊》;新編古裝京劇《蘭梅記》等。 2012年12月22日姜鳳山與北京病逝,享年90歲。 Category:京劇琴師 Category:京劇作曲家 Category:中國音樂家 Category:中國作曲家 Category:1923年出生 Category:2012年逝世.

新!!: 京劇現代戲和姜鳳山 · 查看更多 »

孫正陽

孫正陽,中國京劇演員,工--行,出身民辦上海戲劇學校正字科班,代表作是革命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的反面人物欒平一角,出演舞台版甲組和彩色電影版。 同學有顧正秋、黃正勤、陳正薇、汪正華、王正屏、關正明、周正榮、錢正倫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后成為國家演員,長期在上海京劇院及前身上海市人民京劇團工作。 學生有嚴慶谷等多人。 Category:京劇演員 Category:中国男演员 Category:丑行演员 Category:在世人物 Category:孫姓.

新!!: 京劇現代戲和孫正陽 · 查看更多 »

上海京劇院

上海京劇院是上海大型公營京劇和昆剧院團,直屬中國共產黨上海市委員會宣傳部管理。 上海京劇院成立于1955年3月,由当时原有的幾個公營京劇團華東戲曲研究院華東實驗京劇團、上海市人民京劇團、新民京劇團組建而成,創院院長周信芳,一时汇集了周信芳、蓋叫天、童芷苓、李玉茹、言慧珠、沈金波、童祥苓、黃桂秋、小王桂卿、黃正勤、王正屏、孫正陽、金素雯、趙曉嵐、王燮元、趙濟羹、張鑫海、郝德泉、查長生、黎秋覺、高明亮、王玉璞、蔣阿炳、馬錦良等京劇表演藝術家。天蟾舞台改公營後,亦由劇院負責經營管理。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以前,劇院曾參加《武松》、《宋士--》、《周信芳舞台藝術》、《尤三姐》等多部京劇電影的攝製,紀錄保存了周信芳、蓋叫天、童芷苓、李玉茹等京劇表演藝術家的舞台藝術。 文革開始后,劇院排演的《智取威虎山》、《海港》两出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被列進第一批八個樣板戲里面。第二批樣板戲裡的《龍江頌》和《磐石灣》也是劇院排演的。《智取威虎山》、《海港》、《龍江頌》、《磐石灣》都拍成京劇電影。 編制內人員超過330人,設一团、二团兩個擔負演出任務的京劇團及樂隊(含京劇樂器、民樂器、西方管弦樂器)、舞台美術中心等部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培養的金國賢、尤繼舜、李壽成、李朝貴、嚴慶谷等京劇表演藝術家都在劇院工作,擁有大批國家一級演員(前場和樂隊)和國家一級編劇、導演、作曲、舞台美術設計等創作人員。 新時期創作劇目有《曹操與楊修》、《曹雪芹》、《貍貓換太子》、《扈三娘與王英》、《寶蓮燈》、《貞觀盛事》、《廉吏于成龍》、《王子復仇記》(以上古裝戲)、《熱血悲情》、《生死界》、《映山紅》(以上現代戲)等。 現任領導是黨委書記兼院長孫重亮(國家一級導演)。.

新!!: 京劇現代戲和上海京劇院 · 查看更多 »

一夜京戲

《一夜京戲》,是1990年代中期,台灣出版的京劇唱腔音樂光盤。 林鑫濤編曲,謝光榮打鼓,琴師劉鐵山。 這張專輯保存紀錄了李寶春的京劇唱腔藝術,包含《野豬林》、《白毛女》(京劇現代戲)、《奇冤報》(《烏盆記》)、《戰樊城》、《文昭關》、《珠簾寨》(《沙陀國》)、《上天台》(《打金磚》)等戲的唱腔選段。 李寶春和其父李少春都是余派(李少春師承余叔岩,李寶春師承王少樓和馬長禮)。 部分唱腔和唱詞經過李寶春的再創作。 這張專輯入圍1997年台灣行政院新聞局第8屆金曲獎。 專輯收錄的現代京劇《白毛女》反四平調(二黃平板;平板二黃)接反二黃(二黃反調)唱段,是台灣史上第1次公開出版的現代京劇唱段。 Category:京劇.

新!!: 京劇現代戲和一夜京戲 · 查看更多 »

庚金群

庚金群(又作赓金群,原名庚宝群、赓宝群,),滿族人,中國知名京劇鼓師、作曲家、音樂教師,1921年9月25日在北京出生,2008年4月10日在北京去世。 1932年11歲時考進中華戲曲學校學習京劇音樂,為第3屆金字科,改名金群,直到現在。 他師從汪子良學鼓板,畢業後參加「荣春社」(尚小云辦的京劇科班)的音樂工作,曾給梅兰芳、程砚秋、傅德威、李玉茹、白玉薇、童芷苓、李少春、袁世海、叶盛兰、杜近芳、梅葆玖、高玉倩、劉長瑜等京劇表演藝術家打鼓。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長期在北京中國京劇院(2007年11月28日起改中國國家京劇院)做音樂工作。 京劇音樂設計作品有京劇電影《野豬林》、新編古裝京劇《白蛇傳》(與傅雪漪合作)等。 京劇司鼓作品有京劇電影《野豬林》(新編古裝京劇;李少春編劇;與王德源;王德元分任鼓師)、《紅燈記》(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等;新編古裝京劇《穆桂英掛帥》(梅蘭芳領銜主演)、《柳荫记》(《梁山伯祝英台》)、《桃花扇》、《白蛇傳》(田漢編劇)、《赤壁之戰》(與譚世秀分任鼓師)、《謝瑤環》(田漢編劇)、《九江口》(袁世海領銜主演)等;現代京劇《白毛女》等;京劇《周仁献嫂》、《得意缘》、《打督邮》、《水淹下邳·白门楼》、《凤还巢》、《罗成》、《灞陵桥》、《李陵碑》、《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等。 殷承宗編曲並擔任鋼琴演奏的鋼琴伴唱《紅燈記》首演音樂會、電影紀錄片、劉長瑜錢浩梁高玉倩版唱片的鼓師也是他(1999年錄製的李維康耿其昌王樹芳版唱片鼓師是李朝陽)。 他的學生有鼓師杜鳳元等人。 Category:中國音樂家 Category:中國作曲家 Category:京劇鼓師 Category:北京人.

新!!: 京劇現代戲和庚金群 · 查看更多 »

京剧

京劇又称京戲,在中华民国大陆时期以及现在的臺灣又稱为平劇、國劇,是中国戏曲劇种之一。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布全国。京劇是十九世纪中期,融合了徽劇 和漢劇,并吸收了秦腔、昆曲、梆子、弋阳腔等艺术的优点,在北京形成的。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京劇的腔调以西皮和二黄为主,主要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 京劇於2010年,獲選進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新!!: 京劇現代戲和京剧 · 查看更多 »

張學津

張學津(),京劇演員,工生行,拜師馬連良。.

新!!: 京劇現代戲和張學津 · 查看更多 »

張鑫海

張鑫海(),蘇州出生,京劇鼓師,長期在周信芳的京劇團做京劇武場(打擊樂部)伴奏工作,早年演奏小鑼、大鑼、鐃鈸等打擊樂器,周信芳劇團原任鼓師張世恩離職後,他升任鼓師,從此給周信芳的許許多多戲打鼓,包括許多周信芳創作的新編古裝京劇。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在第1屆「華東區戲曲大會演」裡得到「樂師獎」,1956年隨團到蘇聯訪問演出。 周信芳1956年的京劇電影《宋士--》;1961年的京劇電影《周信芳舞台藝術》(含《徐策跑城》和《下書殺惜》2部戲)是他的司鼓作品。 周信芳留下的1949年後錄音,幾乎都是他給打的鼓。 他還給蓋叫天等打過鼓。 兒童動畫電影《大鬧天宮》、《沒頭腦和不高興》裡的京劇音樂也是張鑫海的司鼓作品(《大鬧天宮》有1部份京劇音樂是王玉璞打鼓)。 他在電影司鼓作品裡的職稱都是「指揮」(鼓師是京劇樂隊的總指揮)。 上海京劇院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智取威虎山》和《磐石灣》甲組和電影版的鼓師都是他(琴師是蔣阿炳,草創期的鼓師是王燮元,琴師是趙濟羹,文革時的另1位琴師是尤繼舜,另1位鼓師是王玉璞)。 他和王燮元同時是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創作組的創作人員,主要做打擊樂設計。 被列為樣板的前後2批10個革命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智取威虎山》、《海港》、《紅燈記》、《沙家浜》、《奇襲白虎團》、《龍江頌》、《平原作戰》、《紅色娘子軍》、《杜鵑山》、《磐石灣》合稱「10大(京劇)樣板戲」。 他是史上僅有的,做2部樣板戲的舞台版甲組鼓師和電影版鼓師第1人和惟1人(《磐石灣》另1位鼓師是王玉璞)。 張鑫海與張森林被稱為上海2張。 愛人劉佩君(1929年-2009年8月3日)是京劇坤生(女老生),師承陳秀華先生,1964年轉業,1979年離休。 他作為上海京劇院的中國國家1級演員(鼓師),得到中國國務院發給有特殊貢獻專家證書和津貼。 Category:京剧鼓师 Category:中國音樂家.

新!!: 京劇現代戲和張鑫海 · 查看更多 »

徐兰沅

徐蘭沅(1892年-1977年1月8日),京劇琴師,生於北京,祖籍江蘇蘇州,在北京去世,他曾任譚鑫培等藝員的琴師,從1921年起給梅蘭芳操琴(以京劇胡琴;京胡為演員伴奏唱腔),曾隨梅到英屬香港(1921年)、美國(1929年到1930年間)和蘇聯(1935年)訪問演出。 他為梅蘭芳編寫了許多新唱腔,梅有許多京劇唱片是他的京胡,王少卿的京二胡(京劇二胡),何斌奎的鼓。 他的京劇胡琴(京胡)學生很多,比如杜奎三、李慕良、任莘壽、熊承旭、唐在炘,關門弟子蔡嘉薪(蔡俊)等人,培養了許多京劇音樂人才,李慕良的操琴作品和京劇音樂設計作品頗有影響。 晚年擔任許多新編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的音樂指導,代表作有現代京劇箭桿河邊(1963年)、1964年版現代京劇《杜鵑山》、京劇現代戲《地下聯絡員》(後來的《蘆蕩火種》,樣板戲《沙家浜》的前身)等。 Category:北京人 Category:京剧琴师 Category:1892年出生 Category:1977年逝世.

新!!: 京劇現代戲和徐兰沅 · 查看更多 »

北京京剧院

北京京劇院,直屬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人民政府文化局的公營京劇院團,1979年組建。 前身是1955年末籌組,1956年初成立的北京京劇團,下分北京京劇一團、北京京劇二團、北京京劇三團等幾個京劇團,首任團長(總團長)是馬連良,首任各分團團長(總副團長)是譚富英、張君秋、裘盛戎。 曾在劇院工作的演員和創作人員除了馬連良、譚富英、張君秋、裘盛戎4大頭牌,還有汪曾祺、趙燕俠、譚元壽、馬長禮、李慕良、王瑞芝、汪本貞、何順信、姜鳳山、唐在炘、熊承旭、陸松齡、譚世秀、遲金聲等名家。 現有梅葆玖、李世濟、張克讓、安雲武、燕守平、金惠武、朱紹玉等多位獲評正高級職稱的演員和創作人員。 馬連良團長時代,創作演出了許多新編古裝京劇和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影響很大,新編古裝戲有:《趙氏孤兒》、《官渡之戰》、《海瑞罷官》(吳晗編劇)、《望江亭》、《秦香蓮》、《赤壁之戰》(與當時叫中國京劇院的中國國家京劇院聯演)等;現代戲有:《秋瑾》、《年年有餘》、《杜鵑山》(1964年)、《蘆蕩火種》(《沙家浜》的前身)等。 《望江亭》、《秦香蓮》拍成彩色京劇電影。 與中國京劇院聯演彩色京劇電影《群英會》。 「文化大革命」開始后,樣板戲裡的《沙家浜》一劇由北京京劇團集體創作。 改革開放后上演的吳祖光劇作《三打陶三春》1983年拍成彩色京劇電影。 現任院領導是黨委書記劉勝利和院長李恩傑。 Category:京劇劇團 Category:中國劇團.

新!!: 京劇現代戲和北京京剧院 · 查看更多 »

國光劇團

國光劇團(英文:GuoGuang Opera Company),為中華民國(台灣)文化部下的國家級京劇表演團體,是台灣唯一的公立京劇團(它和規模較小的國立台灣戲曲學院附設京劇團是公營,其他京劇團都是民營),為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的派出單位。國光劇團曾到法國、俄羅斯、美國、英國、加拿大、德國、義大利、捷克、巴西、香港、中華人民共和國、新加坡等巡迴公演。.

新!!: 京劇現代戲和國光劇團 · 查看更多 »

周卓然

周卓然(),京劇演員,工生行,中國國家1級演員,在上海京劇院工作。 他是現代京劇《海港 (戲劇)》(被列進8個樣板戲裡)的主要演員,飾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的有文化的青年工人韓小強,代表唱段有下班好似馬脫韁等。 Category:中国女演员 Category:京劇演員 Category:周姓.

新!!: 京劇現代戲和周卓然 · 查看更多 »

周信芳

周信芳(),名士楚,字信芳,艺名“麒麟童”。老生麒派创始人。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一生演出剧目超过650齣。.

新!!: 京劇現代戲和周信芳 · 查看更多 »

唐在炘

唐在炘(),著名京劇琴師、作曲家,師從穆鐵芬、周長華、徐兰沅等京劇音樂藝術家,上海出生。.

新!!: 京劇現代戲和唐在炘 · 查看更多 »

唐繼榮

唐繼榮,京劇鼓師、作曲家,長期在北京中國京劇院(現在的中國國家京劇院)工作,獲評中國國家1級演員的正高級職稱。 列進第2批樣板戲的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平原作戰》,他做鼓師和打擊樂設計,崔嵬和陈怀皑合導的電影版也是他打鼓,琴師都是林宗禔。 他是陳凱歌電影《霸王別姬》(1993年)的京劇音樂設計。 Category:中國音樂家 Category:京劇鼓師 Category:中國作曲家 Category:京劇作曲家 Category:唐姓.

新!!: 京劇現代戲和唐繼榮 · 查看更多 »

王玉珍 (京劇)

王玉珍(),京劇演員,工旦行,中國共產黨員,中國國家1級演員,做過6年北京京劇院青年團團長(1991年到1997年)、13年北京京劇院院長(1997年到2010年),現已離休。 她在北京戲曲學校學習京劇表演專業,主工刀馬旦、武旦,主要演出作品是吳祖光編的古裝京劇《三打陶三春》,1979年推出遲金聲等執導的舞台版,1983年在長春拍成彩色電影版,主要演員還有淨行的羅長德和生行的張克讓等。 曾到英屬香港、澳大利亞、英國等訪問演出。 她做院長,推出古裝京劇《宰相劉羅鍋》(陳亞先編劇,朱紹玉作曲)、現代京劇《梅蘭芳》(盛和煜編劇,朱紹玉作曲,胡炳旭指揮)等大型舞台公演作品。 Category:中国女演员 Category:京劇演員 Category:王姓.

新!!: 京劇現代戲和王玉珍 (京劇) · 查看更多 »

王玉璞

王玉璞,1924年生,京劇鼓師,師從杭子和,曾長期任職上海京劇院。 京劇司鼓作品頗多,曾與梅葆玖、尚長榮、李崇善、王夢雲、孫正陽、張學津、關懷、李勝素、--魁智等京劇表演藝術家合作。 配上大型西方管弦樂團伴奏的他的司鼓作品有現代京劇《磐石灣》、新編古裝京劇《大唐貴妃》等。 他是《磐石灣》其中1位鼓師(琴師是尤繼舜,電影版鼓師是張鑫海,琴師是蔣阿炳)。 《磐石灣》與其他9部(《智取威虎山》、《海港》、《紅燈記》、《沙家浜》、《奇襲白虎團》、《龍江頌》、《平原作戰》、《紅色娘子軍》、《杜鵑山》)被列為樣板的前後2批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合稱「10大(京劇)樣板戲」。 他和尤繼舜的合作還有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1976年拍給毛澤東聽的閔惠芬以民樂二胡模擬京劇唱腔的音樂會電影紀錄片(葉永烈執導)等。 他與張鑫海分任兒童動畫電影《大鬧天宮》的鼓師(職稱是指揮)。 獲評中國國家1級演員職稱的天津京劇院鼓師崔洪是他的學生。 Category:京剧鼓师 Category:中國音樂家 Category:1924年出生.

新!!: 京劇現代戲和王玉璞 · 查看更多 »

王燮元

王燮元(1909年-1970年12月4日),京劇鼓師,從齊向陽、咎樹雲學習京劇司鼓(以鼓帶領樂隊)藝術,曾為梅蘭芳、黃桂秋、周信芳、馬連良、譚富英、蓋叫天、劉奎官、林樹森、徐碧雲、唐韻笙、言慧珠等京劇表演藝術家司鼓。 著有《京劇鑼鼓演奏法》(范石人、許錦文協助文字工作)等書,影響深遠。.

新!!: 京劇現代戲和王燮元 · 查看更多 »

福建京劇院

福建京劇院,直屬中國福建省人民政府文化廳的大型公營京劇院團,院址在福州,2006年10月1日以前叫做福建京劇團。現任院領導是黨委書記陳新華和院長兼副書記劉作玉。劇院擁有多位正高級職稱演員和創作人員:一级导演劉作玉;一级演员田磊、孫勁梅;一级演奏员王永琦等。 前身是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10兵團政治部京劇團,1949年有原為民營的李盛斌京劇團加盟進來,1953年改為省人民政府領導的福建省京劇團。 創排的新編神話題材古裝京劇《真假美猴王》在1983年拍成彩色京劇電影。其他新創劇目還有京劇現代戲《雷鋒之歌》、《走過十五歲》;古裝戲《北風緊》等。《北風緊》得到中共中央宣傳部第11屆5個1工程獎和第5屆中國京劇藝術節金獎(1等獎),主演田磊獲得第24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2009年8月10日應台灣國立國光劇團邀請,在台北市木柵區國光劇場和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海外公演。 2010年,《北风紧》获第九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特别奖”。2011年,新创剧目《大唐才女》获第6届中国京剧艺术节银奖(2等奖)。2013年,<<大唐才女>>主演孙劲梅获得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Category:京劇劇團 Category:福建戏曲团体 Category:福州组织 Category:福州艺术.

新!!: 京劇現代戲和福建京劇院 · 查看更多 »

盧亮輝

盧亮輝,知名國樂作曲家,客家人,出生於福建省永定縣,天津音樂學院畢業,1970年代後期移民香港,1977年至1986年任職香港中樂團全職樂師,1986年代移民臺灣,曾任台北市立國樂團演奏組副組長及副指揮,中國文化大學中國音樂學系助理教授。為台北市立國樂團、台灣國樂團及高雄市國樂團等專業樂團創作了數量可觀的大型國樂作品。.

新!!: 京劇現代戲和盧亮輝 · 查看更多 »

遲金聲

遲金聲(),京劇演員,工生行,師承馬連良,以中國國家1級導演的正高級職稱從北京京劇院離休。 新編古裝京劇《三打陶三春》(吳祖光編劇)舞台版是他的導演作品,影響很好,在1983年搬上大銀幕。 他和蕭甲合作執導京劇現代戲《地下聯絡員》(后來的《蘆蕩火種》,樣板戲《沙家浜》的前身,汪曾祺、楊毓珉、薛恩厚、蕭甲編劇,李慕良、陸松齡、唐在炘、熊承旭唱腔音樂設計,徐蘭沅音樂指導)。 他和馬崇仁合作執導《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共有460個劇目。 他和葉少蘭合作執導《楚宮恨》。 Category:中国男演员 Category:京劇演員 Category:中國導演 J金聲.

新!!: 京劇現代戲和遲金聲 · 查看更多 »

萬瑞興

萬瑞興,江蘇蘇州人,京劇琴師,中國國家1級演員,在中國國家京劇院張火丁戲劇工作室做音樂工作,著有《程派唱腔琴譜集》等書。 師承何順信、楊寶忠、徐蘭沅、鍾世章、唐在炘等先生學習京劇音樂藝術。 文化大革命期間,參加現代京劇《紅色娘子軍》(第2批樣板戲裡的1部)劇組,擔任甲組和電影版琴師,甲組和電影版鼓師是吳有禹。 京劇唱腔設計作品有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江姐》等。 曾應邀到美國夏威夷大學講學,教京劇音樂。 Category:京劇琴師 Category:京劇作曲家.

新!!: 京劇現代戲和萬瑞興 · 查看更多 »

顧永湘

顧永湘,京劇琴師、作曲家、教育工作者,著有《月琴彈奏法》(1973年)、《京胡演奏法》(與莊永平合著,1974年)等書。 師從梅蘭芳的琴師王少卿學習京劇音樂藝術。 參加京劇音樂演奏和創作工作多年,參與了上海京劇院多部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新編古裝京劇的創作和演奏。 京劇音樂設計作品有上海京劇院現代京劇《海港》(1964年版,與黃鈞、吳歌、馬錦良合作)的工作,新編古裝京劇《梅妃》(與張森林、查長生、馬錦良合作)、《王熙鳳大鬧寧國府》等。 善京劇文場(旋律部)樂器:京劇月琴、京劇胡琴、京劇二胡(京二胡)、京劇三弦、京劇嗩吶等。 有「8億人民8個戲」稱號的第1批8個樣板戲,他參加了現代京劇《海港》和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的創作和劇組樂隊的月琴彈奏工作。 他記錄整理新編古裝京劇《鎖麟囊》(翁偶虹編劇,王吟秋演出本)、《霸王別姬》(齊如山編劇,魏蓮芳演出本,與沈雁西合作記譜)、《白蛇傳·斷橋》(田漢編劇,李炳淑演出本,與沈雁西合作記譜);現代京劇《審椅子》(陳立中、查長生、邵水泉音樂設計)的唱腔曲譜。 台灣國立國光劇團曾搬演《王熙鳳大鬧寧國府》,劇團另請盧亮輝配器、李超指導樂隊。 Category:京剧琴师 Category:中国音乐家 Category:中国作曲家 Category:京剧作曲家.

新!!: 京劇現代戲和顧永湘 · 查看更多 »

裘盛戎

裘盛戎(),京劇演員,工淨行,1915年8月25日在中國北京出生,1971年10月5日在北京去世,他的爸爸裘桂仙工淨行,同時善長京劇胡琴(京胡)藝術。 他出身富連成科班盛字科,曾與楊小樓、梅蘭芳、尚小雲、程硯秋、荀慧生、周信芳、金少山等京劇表演藝術家合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出任北京市京劇二團團長。 北京市京劇一團、北京市京劇二團、北京市京劇三團合併成北京京劇團(北京京劇院的前身)后,與馬連良、譚富英、張君秋、趙燕俠、馬富祿等京劇表演藝術家合作排演了許多新編古裝京劇和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 《群英會》(飾黃蓋)和《秦香蓮》(飾包拯)2部彩色京劇電影紀錄保存了他的舞台藝術。 他的琴師是汪本貞,鼓師是張繼武,張退休后改譚世秀。 他參演的新編古裝京劇除《秦香蓮》和《赤壁之戰》外,還有《赤桑镇》(飾包拯)、《除三害》(飾周處)、《趙氏孤兒》(飾魏絳,李慕良唱腔設計)、《舍命全交》(飾羊角哀)、《官渡之戰》(飾曹操)、《海瑞罷官》(飾徐階)、《林則徐》(飾林則徐)等,現代京劇有《雪花飄》(飾陳大爺,汪曾祺編劇)、《杜鹃山》(飾烏豆,1964年,李慕良唱腔設計,徐兰沅音樂指導)、《海港》(飾高志揚,唐在炘操琴、音樂設計,1968年)、《南方來信》(飾陳老四,越戰題材)等。 文化大革命期間,他受到迫害,1971年離世。 Category:京劇演員 Category:净行演员 Category:裘姓.

新!!: 京劇現代戲和裘盛戎 · 查看更多 »

馬錦良

錦良,京劇琴師、作曲家。 他與黃鈞、吳歌、顧永湘合作上海京劇院現代京劇《海港》(1964年早期版)的音樂設計工作,與張森林、顧永湘、查長生合作新編古裝京劇《梅妃》(張森林曾任顧正秋劇團查長生時期鼓師)的音樂設計工作。 文化大革命期間列為第1批8個樣板戲之1的京劇現代戲《海港》,他與查長生共同擔任甲組琴師(甲組鼓師是李朝貴),電影版音樂陣容也是馬錦良、查長生、李朝貴。 改革開放後,他參加新編古裝京劇電影《白蛇傳》的作曲工作(與曾加慶、沈雁西合作,琴師是沈雁西,鼓師是焦寶宏,金樂華指揮大樂隊),影片1980年得到中國文化部優秀影片獎舞台藝術片獎、第5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他與金國賢、高一鳴合作電視京劇《曹雪芹》的唱腔設計。 在台灣的作品有《慾望城國》(莎士比亞原著劇本《馬克白》改編)。.

新!!: 京劇現代戲和馬錦良 · 查看更多 »

馬長禮

長禮(),又名馬崇禮,馬連良養子,譚富英入室弟子,京劇演員,工生行,在北京出生。.

新!!: 京劇現代戲和馬長禮 · 查看更多 »

马连良

连良(),回族,北京人,字温如,中国民主同盟成员。中国著名京剧艺术家,老生演员。民国时期京剧三大家之一。是扶风社的招牌人物。拿手戏目有《借东风》,《甘露寺》,《青风亭》等。.

新!!: 京劇現代戲和马连良 · 查看更多 »

高庆奎

高慶奎(),京劇演員、教育工作者,工生行,開創京劇老生的高派表演藝術,與余叔岩、马连良齊名,人稱「鬚生三大賢」。 祖籍山西,在北京出生。 曾與譚鑫培、楊小朵(楊寶忠的祖父)、郝寿臣、梅蘭芳、程硯秋等京劇表演藝術家合作。 1919年,梅蘭芳應邀到日本巡迴公演,他擔任頭路老生(正生),琴師是茹萊卿,鼓師是何斌奎,他的弟弟高連奎(高聯奎)也是團員,擔任京劇三弦和配角。 他繼承和發展了刘鸿声(刘鸿升)派的藝術,開創出京劇生行的高派。 與梅蘭芳合作時裝京戲(京劇現代戲)《孽海波瀾》,演巡警,錄製了時裝京戲《戲迷傳》唱片,還參加過話劇公演。 他的兒子高盛麟、女婿李盛藻是京劇表演藝術家, 他培養了李和曾、胡少安等學生。 毛澤東生前最喜歡聽高派聲腔藝術。 Category:京劇演員 Category:生行演员 Category:山西人 Category:北京人 Category:高姓.

新!!: 京劇現代戲和高庆奎 · 查看更多 »

高明亮

高明亮,京劇鼓師,以與蓋叫天、周信芳、俞振飛、陳大濩、丁至雲、李萬春、奚啸伯、李洪春、言慧珠、徐碧雲、王玉蓉、梅葆玥、張少樓、童芷苓、黃正勤、汪正華、童祥苓、張南雲、言興朋等藝員的合作見知於世。 師從汪子良先生,是庚金群的師兄,曾在李萬春辦的科班鳴春社和富連成等北京科班兼戲班工作,後長期在上海工作,最終自上海京劇院離休,1990年代初棄世。 蓋叫天的彩色京劇電影《武松》(1963年,生行琴師郝德泉旦行琴師黎秋覺,應雲衛和俞仲英執導,崔嵬協助)和革命現代京劇《海港》(琴師馬錦良和查長生,1970年以后改學生李朝貴打鼓)是他的代表作。 Category:京剧鼓师 Category:高姓.

新!!: 京劇現代戲和高明亮 · 查看更多 »

謝冠生 (京劇)

謝冠生(又名謝孟家,),台灣京劇表演藝術家,工武--(開口跳,重武打動作的--角演員)。 國立國光劇藝實驗學校(現在的國立台灣戲曲學院木柵校區)第2期、國立台灣藝術學院(現在的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畢業。 參加京劇表演工作多年,先考進中華民國陸軍的陸光劇隊,軍方的京劇隊精簡後,考進國立國光劇團。 主要演出作品有《廖添丁》(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風火小子紅孩兒》(兒童京劇)、《大劈棺》(神話題材傳統京劇)、《時遷偷雞》(傳統京劇中的武丑經典劇目,包含大量武術動作特技和代表偷吃烤雞的吞火特技)等。.

新!!: 京劇現代戲和謝冠生 (京劇) · 查看更多 »

譚世秀

譚世秀(1923年-1999年1月6日),京劇鼓師,富連成科班世字科出身,長期在北京京劇院及前身北京京劇團工作。 與馬連良、裘盛戎、馬長禮、譚元壽等京劇表演藝術家合作多年。 京劇司鼓(打鼓)作品很多,包括列進8個樣板戲裡面的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沙家浜》(打甲組和電影版的鼓),還有拍成彩色京劇電影的《群英會》(與庚金群分任鼓師)、《秦香蓮》(與金瑞林分任鼓師)等新編古裝京劇。 裘盛戎的鼓師原請張繼武,張退休后,改譚世秀打。 香港中樂團署理樂團首席閻學敏是他的京劇打擊樂學生。 Category:中國音樂家 Category:京劇鼓師 Category:1923年出生 Category:1999年逝世 Category:譚姓.

新!!: 京劇現代戲和譚世秀 · 查看更多 »

譚元壽

譚元壽(),京劇演員,工生行,在北京出生,祖籍湖北。 富連成科班元字科出身,曾祖父譚鑫培,祖父譚小培,父親譚富英都是京劇表演藝術家。 他長期在北京京劇團(今北京京劇院)工作,在彩色京劇電影《秦香蓮》裡飾演陳士美的家將韓琪,在列為樣板戲的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沙家浜》裡演指導員郭建光,拍成了彩色電影,都很有影響。 他的兒子譚孝曾和孫譚正岩都是生行京劇演員。 Category:湖北人 Category:京劇演員 Category:生行演员 Y.

新!!: 京劇現代戲和譚元壽 · 查看更多 »

趙燕俠

趙燕俠(),祖籍河北,中国共产党員,京剧演員,工旦行,師承諸茹香、荀慧生等多位先生,京剧旦角“赵派”艺术创始人。 曾自組燕鳴社(后來的燕鳴京劇團),1961年起參加北京京劇團(現在的北京京剧院)。 1979年起出任北京京劇院一團團長,現已離休。 1980年入中国共产党。 主要演出作品有《紅梅閣》(李慧娘救裴)、《紅娘》、《辛安驛》、《碧波仙子》、《白蛇傳》和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蘆蕩火種》(后來的样板戏《沙家浜》等)。 2008年1月26日,她和張春華、李金泉、王金璐、譚元壽、杜近芳、梅葆玖、刘秀荣、楊秋玲、李世濟、孙毓敏、刘长瑜、李長春、李维康、叶少兰、張幼麟、李荣威、周仲博、汪慶元、尚長榮、陳少雲、王梦云、孫正陽、關棟天共同列進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第2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Category:中国女演员 Category:京劇演員 Category:旦行演员 Category:在世人物 Category:趙姓.

新!!: 京劇現代戲和趙燕俠 · 查看更多 »

趙濟羹

趙濟羹(),京劇琴師、教育工作者,人稱趙喇嘛。 曾給裘桂仙、金少山、言菊朋、譚小培、譚富英等多位京劇表演藝術家操琴,錄製許多京劇唱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上海工作,1950年代擔任上海京劇院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智取威虎山》早期版的琴師,鼓師是王燮元。 獲評中國國家1級演員職稱的尤繼舜、李壽成等多位京劇琴師是他的學生。 Category:京劇琴師 J.

新!!: 京劇現代戲和趙濟羹 · 查看更多 »

龔國泰

龔國泰,作曲家、指揮家,以他的藝術成就獲評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作曲職稱,現任上海京劇院正高級職稱創作人員、大樂隊常任指揮。 他在上海音樂學院學習作曲藝術,畢業后分配到上海京劇院參加音樂工作,直到現在。 文化大革命期間,協助于會泳編寫樣板戲的管弦樂總譜。 《智取威虎山》等多部配西方管弦樂大樂隊伴奏的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他是主要創作人員。 改革開放后仍持續創作,主要編曲配器作品有新編古裝京劇《曹操與楊修》(與高一鳴、尤繼舜合作,焦寶宏打鼓)、《貞觀盛事》(與高一鳴、尤繼舜合作,焦寶宏打鼓)、《廉吏--成龍》(與高一鳴、尤繼舜合作,焦寶宏打鼓);電視京劇(京劇電視劇)《乾隆下江南》(與高一鳴、李朝貴合作);余隆指揮中國愛樂樂團伴奏的大型交響京劇《楊門女將》(趙季平作曲)等。 Category:京剧作曲家 Category:一级作曲 Category:中华人民共和国指挥家 Category:龔姓.

新!!: 京劇現代戲和龔國泰 · 查看更多 »

錢浩梁

錢浩梁(),京劇演員,工生行,曾用藝名錢正倫、浩亮(不帶姓)。 出身民辦新式科班上海戲校正字科,1950年考進中國戲曲實驗學校(現在的中國戲曲學院附中),师从李少春,1956年畢業,1962年到中國京劇院一團工作。 文革期間擔任現代京劇《紅燈記》甲組的李玉和角色,被江青提拔,改「浩亮」藝名,做了中國京劇院黨委副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副部長。 粉碎四人幫后被隔離審查,直到1982年。 1983年起到石家莊河北省藝術學校教京劇。 Category:中国男演员 Category:京劇演員 Category:錢姓 Category: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新!!: 京劇現代戲和錢浩梁 · 查看更多 »

關肅霜

肅霜(),京劇演員,工旦行,滿族,中國共產黨員,原名關鷫鸘,又名關大毛。.

新!!: 京劇現代戲和關肅霜 · 查看更多 »

關雅濃

關雅濃(1933年3月9日出生- )。江苏省南京市人。一级作曲。京劇作曲家,滿族,獲評中國國家1級作曲的正高級職稱,著有《關雅濃京劇音樂唱腔創作選集》等書。 作品有新編古裝京劇《李清照》、《杜十娘》、《對花槍》、《契丹英--》、《晨鐘驚夢》;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蝶戀花》、《恩仇戀》等。 G G G G G G Y.

新!!: 京劇現代戲和關雅濃 · 查看更多 »

蔣阿炳

蔣靄秉(),又名蔣阿炳,京劇琴師、作曲家,移民英國倫敦前是中國上海京劇院藝術系列正高級職稱的一級演員,現在是上海戲劇學院客座教授。 上海市戲曲學校畢,專業是京劇音樂,特別是京劇胡琴(京胡)。 戲曲學校畢業后參加上海京劇院(周信芳做院長)工作。 1961年,他成為上海市「第1類青年藝術人才培養計畫」中的青年藝術人才,當時28歲。 文化大革命樣板戲風起後,在革命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劇組做甲組和電影版(謝鐵驪執導)琴師(鼓師是張鑫海,另1位琴師是尤繼舜,鼓師是王玉璞),與張鑫海都參加創作組。 革命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是擁有「8億人民8個戲」稱號的「8大樣板戲」(革命現代京劇《紅燈記》、革命現代京劇《沙家浜》、革命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革命現代京劇《奇襲白虎團》、革命現代京劇《海港》、革命現代芭蕾舞劇《白毛女》、革命現代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革命交響音樂《沙家浜》)其中的1個戲。 文革末期,在革命現代京劇《磐石灣》劇組做甲組和電影版(謝晉執導)琴師(鼓師是張鑫海,另1位鼓師是王玉璞,琴師是尤繼舜)。 《磐石灣》與其他9部(《智取威虎山》、《海港》、《紅燈記》、《沙家浜》、《奇襲白虎團》、《龍江頌》、《平原作戰》、《紅色娘子軍》、《杜鵑山》)被列為樣板的前後2批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合稱「10大(京劇)樣板戲」。 做2部樣板戲舞台版甲組琴師和電影版琴師,他是史上第1人和惟1人(張鑫海做2部樣板戲舞台版甲組鼓師和電影版鼓師)。 他紀錄整理古裝京劇《轅門斬子》(陳秀華演出本)等戲的曲譜,1961年在上海出版。 他參加《大名府》、《甲午海戰》、《大風歌》、《梅妃》等新編古裝京劇的作曲(唱腔音樂創作)工作。 他撰寫《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的趙濟羹條,創作了〈我與麒派〉等文。 台灣國立國光劇團創團初期,他應邀到台灣客座,指導音樂。 J J J Y.

新!!: 京劇現代戲和蔣阿炳 · 查看更多 »

金彥龍

金彥龍,京劇鼓師,師承田麟華、呂永輝、楊軍、楊曉輝(中國江蘇)、蘇煥學(中國北京)等先生。 他是台灣國立國光劇團重點培養的青年鼓師,擔當該團許多大型公演的打鼓重任。 主要司鼓作品有新編古裝京劇《閻羅夢》(首演版、2008年版)、《牛郎織女天狼星》、《三個人兒兩盞燈》、《新繡襦記》(俞大綱編劇)、《王有道休妻》(小劇場實驗京劇)、《王熙鳳大鬧寧國府》(王海玲特別客串);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廖添丁》、《金鎖記》(張愛玲小說原著);交響京劇(配大型西方管弦樂團伴奏)《快雪時晴》(李超設計唱腔,鍾耀光編曲配器,簡文彬指揮國家交響樂團 (台灣))等。 J金 Y彦.

新!!: 京劇現代戲和金彥龍 · 查看更多 »

金國賢

金國賢,京劇琴師、作曲家,上海人,1948年生,現任中國國家1級作曲員。 幼年學唱京劇老生,1959年考進上海市戲曲學校,習老生,青春期變聲(倒倉;倒嗓)後改習京劇胡琴,師從倪秋萍、吳大泉,盧文勤,1966年畢業後留校工作。 1969年調到革命現代京劇《龍江頌》參加作曲和演奏工作。 他參加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審椅子》、《黑水英魂》、《映山紅》;新編古裝京劇《孔雀东南飞》、《七侠五义》、《八仙过海》、《鬼怨》、《真假美猴王》、《六月雪》、《曹雪芹》、《风雨督陶路》、《扈三娘与王英》、《狸猫换太子》、《十五貫》、《大唐贵妃》、《成败萧何》、《王子复仇记》、《佛手橘》的唱腔設計或音樂設計工作。 曾應邀到台灣做唱腔設計和演奏工作,在台灣的唱腔設計作品有《秀色江山》和《閻羅夢》,在台灣錄製了《顧唱:顧正秋曲藝精華》1套5張音樂光盤,與林鑫濤共同擔任琴師和音樂指導,劉大鵬打鼓。 台灣台北市立國樂團樂團首席張舒然是他的京劇胡琴(京胡)學生。 Category:京剧琴师 Category:中國音樂家 Category:中國作曲家.

新!!: 京劇現代戲和金國賢 · 查看更多 »

金惠武

金惠武,京劇鼓師,中國國家1級,正高級職稱,長期在北京京劇院工作,現已離休。 主要司鼓作品有新編古裝京劇《畫龍點睛》;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風雨同仁堂》等。 曾隨北京京劇院演出團到台灣國家戲劇院公演,經台灣中視錄製轉播,很有影響,已出版光盤。 Category:中國音樂家 Category:京劇鼓師 Category:在世人物 Category:金姓.

新!!: 京劇現代戲和金惠武 · 查看更多 »

艾世菊

艾世菊(1916年-2012年6月2日),中國京劇演員,工--行,北京人,原名艾雲章,曾用藝名艾世環。 出身北京富連成科班世字科,師從總教習蕭長華和師兄馬富祿、蕭盛萱、葉盛章。 1949年后在上海工作,是上海京劇院和前身上海市人民京劇團的主要丑角演員,有8億人民8個戲稱號的8個樣板戲裡的革命現代京劇《海港》的主要反面人物:階級敵人錢守維是他的代表作(甲組和彩色電影版)。 學生有嚴慶谷等多人。 Category:北京人 Category:京劇演員 Category:中国男演员 Category:艾姓.

新!!: 京劇現代戲和艾世菊 · 查看更多 »

陳霖蒼

陳霖蒼(),蒙古族,京劇演員,工淨行,師承尚長榮。獲評中國国家一级演员的正高級職稱,曾任甘肅省京劇團團長、江蘇省京劇院院長。現在是北京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教授。.

新!!: 京劇現代戲和陳霖蒼 · 查看更多 »

陸松齡

陸松齡(),京劇琴師、作曲家,師承徐蘭沅等。 參加北京京劇團樂隊工作多年,參與《蘆蕩火種》等多部李慕良、陸松齡、唐在炘、熊承旭,徐蘭沅音樂指導的京劇現代戲和新編歷史戲(古裝戲)的音樂創作,其中包括樣板戲《沙家浜》。 在中央音樂學院學習作曲專業,京胡師承李德山、齊善華、王瑞芝。 他是京劇電影《三打陶三春》(吳祖光編劇,1983年,長春)的唱腔音樂設計和指揮。曾參加馬連良、張君秋主演的現代京劇《年年有餘》等音樂創作。他的京劇唱腔音樂作品還有被拍成京劇電視劇的《風雨同仁堂》等。 曾獲得中國共產黨中央宣傳部5個1工程奬、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文華音樂奬等的表揚。 以中國國家1級作曲的正高級職稱從北京京劇院離休,2009年尾因肺癌在北京棄世。 Category:京劇琴師 Category:京劇作曲家 Category:罹患肺癌逝世者 Song松齡.

新!!: 京劇現代戲和陸松齡 · 查看更多 »

查長生

查長生,京劇琴師、作曲家,曾為童芷苓、顧正秋、李玉茹、王吟秋、言興朋、王熙春、黃正勤、劉斌昆、童祥苓、孫正陽、李多芬等京劇表演藝術家伴奏。 顧正秋戲校畢業後自組劇團(挑班),在王燮元的介紹下,請他操琴,在各大城市巡迴公演,包括搭國民政府專機到南京唱給蔣介石和文武百官聽的專場,後來他生病休養,王燮元才又介紹後來隨顧劇團到台灣的王大寶給顧正秋(王大寶在台灣改名王克圖,1直是顧正秋琴師,參見季季撰寫的顧正秋傳記《奇緣此生顧正秋》)。 查長生1直留在上海工作,1955年參加上海京劇院。 1963年拍攝的京劇電影《尤三姐》(陳西汀編劇,吳永剛執導),他做琴師,王燮元打鼓。 他參加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審椅子》(1964年版,與陳立中、邵水泉合作)、新編古裝京劇《梅妃》(與張森林、顧永湘、馬錦良合作,張森林曾任顧正秋劇團查長生時期鼓師)的音樂設計工作。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後,第1批8個樣板戲裡的革命現代京劇《海港》,他和馬錦良共同擔任甲組琴師,甲組鼓師是李朝貴,電影版的音樂陣容也是查長生、馬錦良、李朝貴,現代京劇《海港》是有「8億人民8個戲」稱號的第1批列為樣板的「8大樣板戲」其中1部,曾給毛澤東主席和人民政府各級首長同志唱現場。 Category:京剧琴师 Category:中國音樂家 Category:中國作曲家 C.

新!!: 京劇現代戲和查長生 · 查看更多 »

林宗禔

林宗禔,京劇琴師,中國浙江溫州人,曾長期在北京中國京劇院(2007年11月28日改中國國家京劇院)工作,1984年離開中國,移民美國,直到現在。 他是北京中國戲曲學校(現在的中國戲曲學院和中國戲曲學院附中)畢業,師承吳炳璋、楊寶忠、何順信,並得到沈玉才和郭根森等的指點,在北京中國京劇院工作期間,曾長期與耿其昌(老生)、李維康(青衣)夫婦合作。 他的同班同學李朝貴是現代京劇《海港》(8大樣板戲其中1部)的鼓師,同班同學史鎮鑫是列為第2批樣板的革命現代京劇《杜鵑山》的鼓師。 文化大革命期間,被調進革命現代京劇(樣板戲)《紅燈記》劇組工作,後來又做了革命現代京劇《平原作戰》的琴師,現代京劇《平原作戰》的電影和唱片裡的京劇胡琴(京胡)就是他拉的。 《平原作戰》是前後2批列為樣板的10部革命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裡的1部,由革命現代京劇《紅燈記》的主要演員袁世海(淨行;反派角色)、高玉倩(老旦;正派角色)和李光(老生)、李維康(花旦)合演,鼓師由唐繼榮(陳凱歌電影《霸王別姬》的京劇音樂設計)擔任,電影版由崔嵬、陈怀皑(導演陳凱歌的爸爸)合導;電影版、舞台版、唱片的演員和樂隊陣容相同。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京劇院的現代京劇《蝶戀花》、《恩仇戀》;新編古裝京劇《李清照》(它們都是關雅濃的京劇唱腔音樂設計作品)也是他做琴師(鼓師是他的同班同學王志範),並錄製成唱片出版。 現代京劇《蝶戀花》刻劃毛澤東第1個愛人楊開慧幹革命的歷程,多段唱腔流傳頗廣。.

新!!: 京劇現代戲和林宗禔 · 查看更多 »

林鑫濤

林鑫濤(),生於中國上海,浙江宁波定海县(今舟山市定海区)人,京劇琴師、作曲家。.

新!!: 京劇現代戲和林鑫濤 · 查看更多 »

李壽成

李壽成,京劇琴師,跟趙濟羹學習京劇音樂藝術,現在是中國國家1級演員。 自青少年時考進上海京劇院,參加樂隊工作多年,直到現在。 文化大革命期間參加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海港》劇組音樂工作,是其中1位琴師,電影版琴師是馬錦良和查長生,電影版鼓師是後來合作密切的李朝貴。 現代京劇《海港》是第1批8個樣板戲其中1個。 與金國賢合作新編京劇《貍貓換太子》的唱腔設計工作。 操琴作品有新編古裝京劇《貍貓換太子》、《扈三娘與王英》、《寶蓮燈》、《霍小玉》等。 Category:京劇琴師 Category:京劇作曲家.

新!!: 京劇現代戲和李壽成 · 查看更多 »

李寶春

李寶春(),幼名李寶寶,曾用藝名李泳、李永孩,台灣京劇演員,工老生,1950年在中國北京出生,祖籍河北霸縣,曾在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戲劇學系中國戲劇組專任副教授、國立台灣大學戲劇學系兼任副教授。.

新!!: 京劇現代戲和李寶春 · 查看更多 »

李小平

李小平,台灣演員、戲曲導演。 從小進中華民國陸軍經營的京劇隊陸光劇隊附設陸光劇藝實驗學校學京劇表演藝術,工淨行,勝字科出身,藝名李勝平。 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現國立台灣藝術大學)中國戲劇科畢業。歷任國立國光劇團助理排練指導、排練指導,2009年擔任台灣高雄市主辦的世界運動會開幕式總導演。 1996年榮獲中國文藝協會頒發的中國文藝獎章戲曲導演獎。2011年為第十五屆國家文藝獎得主。 京劇導演作品有《美猴王》、《廖添丁》(京劇現代戲)、《閻羅夢》、《王熙鳳大鬧寧國府》、《新編樊梨花》、《李世民與魏徵》、《金鎖記》(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新繡襦記》、《王魁負桂英》、《快雪時情》等。 歌仔戲導演作品有《刺桐花開》(與陳昇琳合作)、《人間盜》等。 相聲導演作品有『佛曰不可說 夫子曰大聲說』(春禾劇團2000)。.

新!!: 京劇現代戲和李小平 · 查看更多 »

李少春

李少春(),河北人,京劇演員。拜師余叔岩(1938年10月19日)、周信芳(1961年12月16日)、蓋叫天3位先生。他曾任北京中國京劇院(現在的中國國家京劇院)一團團長、三團團長,院長是梅蘭芳。 父親李桂春(藝名小達子)是河北梆子、京劇演員,工生行。妻子侯玉蘭是京劇演員,工旦行。大兒子李浩天是中國國家一級演員,在北京京劇院工作。小兒子李寶春是台灣京劇演員,1998年創辦台北新劇團(民營),任團長,直到現在。從藝的两個兒子都工生行。.

新!!: 京劇現代戲和李少春 · 查看更多 »

李廣伯

李廣伯(1938年-),京劇琴師、作曲家。 他是現代京劇《紅燈記》劇組樂隊的其中1位琴師,演奏乙組京胡和甲、乙組京二胡(與郭根森分任)。 他創作中國京劇院(現在中國國家京劇院)許多戲的音樂,參加現代京劇《紅燈記》的唱腔設計。 他也應邀給許多兄弟院團和海外京劇團體創腔、作曲。 在台灣的作品有《紅樓夢》(1989年)、《王子復仇記》(英國莎士比亞原著,王安祈編劇,1989年)、《問天》(中國王仁杰原著,王安祈編劇,1990年)、《瀟湘秋夜雨》(王安祈編劇,1990年)、《奥瑞斯提亞三部曲》(古希臘埃斯庫羅斯原著,1995年)等。.

新!!: 京劇現代戲和李廣伯 · 查看更多 »

李超 (京剧琴师)

李超,中国京劇琴師,在青島出生長大,以京劇音樂和京劇胡琴藝術成就獲評中國國家1級演員的正高級職稱,父親李奘圖和兄長李門都是梅派琴師,三人都長期在中國北京的中國京劇院(2007年11月28日改中國國家京劇院)工作,做琴師。.

新!!: 京劇現代戲和李超 (京剧琴师) · 查看更多 »

李麗芳

李麗芳(),京劇演員,工旦行,師承蘇盛琴等,善梅蘭芳派傳統戲,中國國家1級演員。 曾在中國京劇院四團、寧夏京劇團、上海京劇院工作。 主要演出作品是《杜鵑山》(寧夏京劇團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演出版,蘇盛琴、李門、李超唱腔音樂設計,1964年,飾黨代表賀香)和《海港 (戲劇)》(8個樣板戲裡的1個,飾黨支書方海珍)。 Category:中国女演员 Category:京劇演員 L.

新!!: 京劇現代戲和李麗芳 · 查看更多 »

李軍 (京劇)

李軍(),京劇演員,工生行,中國共產黨員,研究生文化,中國一級演員(正高級職稱),山東人。 拜師馬長禮、胡少安(台灣)、汪正華先生。 北京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學士、研究生班碩士。 現在是上海京劇院二團團長。 主要演出作品有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熱血悲情》、《生死界》;新編古裝京劇《扈三娘與王英》、《寶蓮燈》、《大唐貴妃》(配大型西方管弦樂伴奏的「交響京劇」,王玉璞打鼓)等。 Category:中国男演员 Category:京劇演員 Category:生行演员 Category:一级演员 Category:山東人.

新!!: 京劇現代戲和李軍 (京劇) · 查看更多 »

李門

李門(),出生于青島,京劇琴師,以其在京劇音樂和京劇胡琴上的藝術造就獲評中國國家一級演員職稱,曾任職中國京劇院(2007年11月28日改中國國家京劇院)。.

新!!: 京劇現代戲和李門 · 查看更多 »

李金泉

李金泉(),京劇演員,工老旦,師承李多奎。 北平戲曲專科學校(中華戲曲專科學校)第3期科班出身,「金」字排輩,王金璐、庚金群等是他的同班同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長期作為國家演員。 與李少春合作開發了許多生行新唱腔,2人都參加了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紅燈記》的唱腔創作。 他是《李逵探母》、《岳母刺字》、《罷宴》等京劇新編歷史戲(古裝戲)的唱腔設計,並領銜首演。 其他的京劇唱腔設計作品還有現代京劇《沙家浜》裡的〈朝霞映在阳澄湖上〉等唱段和《三關宴》(新編古裝京戲,吳祖光編劇)等劇目。 Category:中国男演员 Category:京劇演員 Category:中國音樂家 Category:旦行演员 J.

新!!: 京劇現代戲和李金泉 · 查看更多 »

李朝貴

李朝貴,京劇鼓師,師從白登雲學習京劇司鼓藝術,以他在京劇音樂上的成就獲評中國國家一級演奏員職稱。 北京中國戲曲學校(現在的中國戲曲學院和中國戲曲學院附中,直屬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畢業,與林宗禔、王志範、史鎮鑫等同班。 後來調到上海京劇院革命現代京劇《海港》劇組,擔任甲組鼓師,電影版的鼓師也是他(甲組和電影版的琴師是馬錦良和查長生)。 從此1直在上海京劇院工作,直到現在,曾隨團到許多國家巡迴公演。 京劇司鼓作品有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海港》(公演和京劇電影),新編古裝京劇《乾隆下江南》(電視京劇;京劇電視劇)、《貍貓換太子》、《梅妃》等。 曾與尤繼舜等合作錄製多張京劇音樂唱片和舉行京劇音樂會。 他擔任新編古裝京劇《貍貓換太子》和《梅妃》的打擊樂設計,與高一鳴、龔國泰合作《乾隆下江南》的音樂設計。 Category:京剧鼓师 Category:中國音樂家 Category:中國作曲家.

新!!: 京劇現代戲和李朝貴 · 查看更多 »

李慕良

李慕良(),原名李孟鄂,京劇琴師、京劇作曲家,马连良和徐兰沅的學生,中國共產黨員,湖南長沙人,著有《京劇流派的產生與發展》等。 長期給老師馬連良操琴(以京劇胡琴;京胡為演員伴奏唱腔),完成多部新編古裝京劇和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的唱腔設計和音樂設計。 主要的京劇唱腔設計和音樂設計作品有新編古裝京劇《赤壁之戰》、《趙氏孤兒》、《海瑞罷官》(吴晗編劇);現代京劇《杜鵑山》(1964年版,老師徐兰沅做音樂指導)、《蘆蕩火種》(《沙家浜》的前身,與同學陸松齡、唐在炘、熊承旭合作,4人的老師徐兰沅做音樂指導)等。 編寫了好多新唱腔,給裘盛戎設計了《漢調二黃原板》「我魏絳」唱段;給趙燕俠設計了《徽調二黃原板》「親兒的臉吻兒的腮」唱段。 創作了《新東方贊》、《萬年歡慶》、《凝思曲》、《新八岔》(用在新編古裝京劇《趙氏孤兒》一劇裡面,據台灣出版的《梁訓益的平劇文場音樂》一書說,《新八岔》是徐蘭沅的創作,梁訓益和李慕良都是徐蘭沅的學生)、《新山坡羊》(用在1964年版京劇現代戲《杜鵑山》裡面)等京劇胡琴(京胡)曲牌和京胡協奏曲《長征頌》(1979年)等好多音樂。 Category:中國音樂家 Category:中國作曲家 Category:京剧琴师 Category:京剧作曲家 Category:长沙人 Mu慕良.

新!!: 京劇現代戲和李慕良 · 查看更多 »

杜近芳

杜近芳,京劇演員,工旦行,師承梅蘭芳。 她從1951年起成為國家演員,在中國文化部中国戏曲研究院(現在的中國藝術研究院)的實驗京劇團(后來的中國京劇團、中國京劇院,現在的中國國家京劇院)工作。 與李少春、葉盛蘭等固定合作,曾隨團到多國演出。 與李少春共同主演的新編歷史(古裝)京劇《野豬林》(飾演林沖之妻)在1962年由崔嵬、陳懷皚合作拍成彩色京劇電影。 文革中被列進第二批樣板戲的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紅色娘子軍》,她飾演女主角吳清華(吳瓊花),1972年在成蔭執導下拍成彩色京劇電影,搬上大銀幕向全中國放映。 現代京劇《紅色娘子軍》劇組的琴師是萬瑞興,鼓師是吳有禹。 早期合作的琴師是周國興,新時期是李門、李超,合作鼓師是庚金群。 Category:中国女演员 D杜 Category:旦行演员 J近.

新!!: 京劇現代戲和杜近芳 · 查看更多 »

楊曉輝

楊曉輝(1949年-),京劇鼓師、作曲家,上海人,在江蘇京劇院工作,中國國家1級演員(正高級職稱),著有《京劇司鼓藝術與技巧》等書。 他在北京中國戲曲學校(現在的中國戲曲學院)先學淨行,后改習武場(打擊樂),系統學習京劇司鼓藝術,跟過白登雲等多位先生,還曾獲選到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學習作曲專業。 他和萬瑞興共同創作京劇現代戲《江姐》(張火丁主演)的音樂。 他的京劇音樂作品還有《海州灣》、《培爾·金特》(易卜生原著)等。 曾應邀客座台灣國立國光劇團。 Category:中國音樂家 Category:京劇鼓師 Category:中國作曲家 Category:京劇作曲家 Category:1949年出生 Category:在世人物 Category:楊姓.

新!!: 京劇現代戲和楊曉輝 · 查看更多 »

汪本貞

汪本貞(1915年-1977年),京劇琴師,北京人,以與裘盛戎的合作見知於世。 早年師從張春芳先生學唱京劇花臉(淨行),青春期變聲后,改學京劇胡琴(京胡),拜師張玖先生。 曾在京劇科班富連成做琴師,也曾給金少山、王泉奎等京劇表演藝術家伴奏。 1949年起展開與裘盛戎的長期合作,1952年隨出任北京京劇二團團長的裘到北京京劇二團工作,馬連良回中國后,北京京劇一團、北京京劇二團、北京京劇三團合併成北京京劇團(就是現在的北京京劇院),他在團裡工作。 主要操琴作品有新編古裝京劇《除三害》、《秦香莲》、《赵氏孤儿》、《林则徐》;越戰題材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南方来信》等的淨行唱腔。 文化大革命期間,曾參與樣板戲《沙家浜》的音樂創作。 宋士芳(中國國家1級演員)和葉瑾良是他的學生。 他的兒子汪叔夜從小學琴,青年時拉過中央樂團《交響音樂沙家浜》裡的京劇胡琴。 汪錦生是他的女兒。 Category:京劇琴師 Category:北京人 Category:1915年出生 Category:1977年逝世.

新!!: 京劇現代戲和汪本貞 · 查看更多 »

沈玉才

沈玉才是師承徐蘭沅的京劇琴師。以與京劇表演藝術家李少春的合作見知於世。 他長期在中國京劇院(現在的中國國家京劇院)工作,主要操琴作品有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白毛女》、《紅燈記》,新編古裝京劇《白蛇傳》(田漢編劇)、《野豬林》(李少春編劇,庚金群音樂設計)等。其中《紅燈記》和《野豬林》拍成彩色京劇電影。 《紅燈記》是文化大革命第1批8個樣板戲裡的1個,他擔任甲組和電影版琴師(甲組和電影版鼓師是庚金群),乙組琴師是李廣伯。 孫女沈媛是北京京劇院琴師,中國京胡和京二胡的一級演員。 Category:京劇琴師 Category:中國音樂家 Category:中國作曲家 Category:北京人.

新!!: 京劇現代戲和沈玉才 · 查看更多 »

洪雪飞

洪雪飞(),女,崑曲、京劇演員,工旦行,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國家一級演員。.

新!!: 京劇現代戲和洪雪飞 · 查看更多 »

朱紹玉

朱紹玉(1946年-),在北京出生,祖籍遼寧省山海關市,音樂工作者,以他的音樂藝術成就獲評中國國家1級作曲的正高級職稱。 著有《朱紹玉音樂作品集》等書。 他少年時做過京劇老生演員和京劇胡琴(京胡)演員(琴師),在雲南藝術學院音樂系學習作曲專業(主修作曲)。 曾在青海省京劇團、福建省京劇團擔當作曲、樂隊指揮和行政工作。 曾任北京中國戲曲學院客座教授、碩士生導師。 當前在北京京劇院做編腔(唱腔設計)、作曲、樂隊指揮工作。 在福建省京劇團工作期間,應邀給2部閩劇(福州戲、福州大戲)《天鵝宴》、《丹青魂》編曲。 在北京京劇院工作期間,多次應邀到台灣,給台灣國立國光劇團的大型新編京劇做音樂,編腔(設計唱腔)、新曲作曲、指揮樂隊,第1部是《鄭成功與台灣》(李超等操琴),再來依序是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廖添丁》(范宗沛編曲配器)和古裝京劇《地久天長釵鈿情》(李門操琴、負責樂隊)、《牛郎織女天狼星》(李門負責樂隊)、《未央天》、《胡雪巖》(汪其楣編導)。 他也為台灣的李寶春京劇團;台灣新舞台劇團的現代京劇《原野》編腔作曲。 朱紹玉其他的京劇音樂設計作品還有實驗小劇場京劇《馬前潑水》、《閻惜蛟》、《張協狀元》、《霸王別姬》等;現代京劇《梅蘭芳》、《黨的女兒》、《孔繁森》等,少數民族題材京劇《夏王悲歌》、《格薩爾王》、《天馬歌》、《完顏金娜》等;歷史題材京劇《黃荊樹》、《拜相記》、《甲申記》、《香江淚》、《媽閣紫煙》、《宰相劉羅鍋》、《蔡文姬》、《洛神賦》、《袁崇煥》、《圖蘭朵公主》(《中國公主杜蘭朵》)等。 Category:1946年出生 Category:中國作曲家 Category:京劇作曲家 Category:京劇琴師 Category:中國音樂家 S Category:秦皇岛人.

新!!: 京劇現代戲和朱紹玉 · 查看更多 »

成蔭

成蔭(),中國劇作家、導演,原名成蘊保。.

新!!: 京劇現代戲和成蔭 · 查看更多 »

方榮翔

方榮翔(),北京人,京劇演員,工淨行,榮春社科班出身,裘盛戎的傳人。 從小在尚小雲辦的科班裡學習京劇表演藝術,后拜裘盛戎先生學藝,抗美援朝期間,他跟裘先生到戰地給中國人民志願軍唱戲。 1956年起到山東省京劇團工作,是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奇襲白虎團》的主要創作和演出人員:參加劇本創作和唱腔身段創作,主演王團長這個淨行正派角色。 《奇襲白虎團》在文化大革命裡被列進第1批8個樣板戲,1970年開拍彩色京劇電影,1972年公開上映。 他主演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雪花飄》的電視京劇(京劇電視劇)。 台灣京劇女演員王海波是他的學生。 Category:北京人 Category:京劇演員 Category:中国男演员 Category:净行演员 Category:中國劇作家 Category: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R.

新!!: 京劇現代戲和方榮翔 · 查看更多 »

曾志朗

曾志朗(Ovid Tzeng,),台灣語言學及心理學學者,高雄市旗山區人,曾任中華民國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委、中央研究院第20屆人文及社會科學組院士、美國加州大学华裔学者协会创会理事、中華民國行政院政務委員、教育部部長及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等職務。.

新!!: 京劇現代戲和曾志朗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京剧现代戏現代京劇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