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亞皆老街

指数 亞皆老街

亞皆老街(Argyle Street)是一條貫穿香港九龍西油尖旺區和九龍城區的主要道路。除新填地街至西洋菜南街一段外,道路四線雙程行車,大致為東西走向,西面由大角咀渡船街開始,穿過彌敦道、窩打老道及公主道等多條道路,最後於九龍城南部啟德機場一帶的世運公園結束,西起櫻桃街,東接太子道西。這條道路的名稱取自19世紀末的一艘英國商船亞皆老號,而亞皆老 Argyle 是 Argyll 的舊有拼寫。.

284 关系: 加多利山城巴20線城巴A21線城巴A22線城巴E21A線城巴E21線城巴N23線城巴機場快線史伊尹吳文遠君柏坪石公共運輸交匯處坑口(北)公共運輸交匯處塘尾道大埔公路大巴士公司大鴻輝興業天光道太古地產太子 (香港)太子道奧海城女人街宋皇臺站尚德巴士總站小販認可區小肥羊尖沙咀天星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尖沙咀東(麼地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山嶺搜救中隊崇恩浸信教會帝國集團帝柏海灣中九龍幹線中國基督教播道會中華基督教會協和書院中華電力總辦事處布達勞世運花園市區重建局市區更新九龍城九龍城區九龍城裁判法院九龍城浸信會九龍半島商場列表九龍區專線小巴17M線九龍區專線小巴33線九龍區專線小巴46線九龍巴士10線...九龍巴士11B線九龍巴士11X線九龍巴士12A線九龍巴士12B線九龍巴士13D、13P線九龍巴士14線九龍巴士16線九龍巴士17線九龍巴士18線九龍巴士1A線九龍巴士1號線九龍巴士203線九龍巴士203E線九龍巴士213D線九龍巴士24線九龍巴士265B線九龍巴士270A線九龍巴士270S線九龍巴士271線九龍巴士27線九龍巴士287X線九龍巴士296C、296P線九龍巴士297線九龍巴士2A、2X線九龍巴士2C線九龍巴士32線九龍巴士33A線九龍巴士35A、35X線九龍巴士36B、36X線九龍巴士37線九龍巴士3C線九龍巴士3E線九龍巴士41A線九龍巴士41線九龍巴士43C線九龍巴士44線九龍巴士45線九龍巴士45M線九龍巴士46線九龍巴士4A線九龍巴士52X線九龍巴士58X線九龍巴士59X線九龍巴士5D線九龍巴士61X線九龍巴士63X線九龍巴士66X線九龍巴士67X線九龍巴士68X線九龍巴士6C線九龍巴士6C線 (第一代)九龍巴士72X線九龍巴士7號線九龍巴士85A線九龍巴士85B線九龍巴士85線九龍巴士85X線九龍巴士87A線九龍巴士87B線九龍巴士87線九龍巴士887線九龍巴士93K線九龍巴士95線九龍巴士98C、98S線九龍巴士9A線九龍巴士9號線九龍巴士B1線 (第一代)九龍巴士M2線九龍巴士N216線九龍巴士N241線九龍巴士N271線九龍巴士N281線九龍巴士N283線九龍巴士N293線九龍公共圖書館九龍維景酒店九龍醫院九龍溜冰場亞皆老街 (消歧義)亞皆老街集中營康樂街廣東道仆街彌敦道佔中後援會何文田必瘦站園圃街雀鳥花園嘉禾大廈嘉禾大廈大火嘉道理道單立文冠君產業信託啟德1號公主道公共交通協調政策先達廣場先施珠海學院砵蘭街秦煌第一手真相紅磡車站公共運輸交匯處美孚巴士總站真善美村瑪麗醫院界限街牛頭角巴士總站盛德街巴士總站花園街銀禧花園韓美洵韋雲淞過海隧道巴士103線過海隧道巴士104線過海隧道巴士106線過海隧道巴士108線過海隧道巴士111R線過海隧道巴士112S線過海隧道巴士116線過海隧道巴士904線過海隧道巴士905線過海隧道巴士971線過海隧道巴士H1、H1A、H2線過海隧道巴士H1S線過海隧道巴士H2S線聖三一座堂 (香港)聖德肋撒醫院聖嘉勒女書院荃灣綫萬泰製衣鐵館青山公路順天巴士總站衞生防護中心西九龍總區總部西洋菜街馬頭圍馬頭圍邨馬頭涌香港2006年11月香港6號幹線香港半直通巴士路線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香港已結業戲院列表香港三級歷史建築列表香港幹線編號系統香港二級歷史建築列表香港眼科醫院香港特色街道名稱香港青年關愛協會香港行人專用區香港街道別名香港裁判法院香港戲院列表香港旅遊景點駐港英軍觀塘(雅麗道)巴士總站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賴廉士麥花臣場館麥花臣遊樂場麗閣巴士總站迪士尼樂園巴士N21R線迪士尼樂園巴士R21線郭炳湘葉問邵氏大廈醫院管理局重奪「公民廣場」行動苗可秀雨傘運動佔領區雨傘革命雨傘革命時間軸 (2014年10月)雨傘革命時間軸 (2014年11月)雨傘革命時間軸 (2014年12月)通菜街進教之佑堂陳浩德恒生113李成昌東華學院梁天琦梁家榮模範英文中學樂華巴士總站櫻桃街欣榮街臨時巴士總站水渠道油塘公共運輸交匯處油尖旺區油旺地區規劃研究波鞋街泉章居洗衣街渡船街 (香港)渣打香港馬拉松港九培靈研經會本土民主前線朗豪坊朗豪坊 (商場)朗豪坊辦公大樓星光實業浩園新巴701、701S線新巴796C線新巴N796線新之城新亞中學新界區專線小巴110線新界區專線小巴49S線新界區專線小巴610S線新界區專線小巴616S線新蒲崗施玉麒旺角旺角中心旺角站旺角綜合大樓旺角行人天橋系統旺角街市旺角電腦中心旺角東站旺角東站公共運輸交匯處旺角水月宮旺角清場及驅散行動旺角政府合署播道醫院拔萃男書院2014年香港2015年3月香港2016年農曆新年旺角騷亂2017年香港9·28催淚彈驅散行動 扩展索引 (234 更多) »

加多利山

加多利山(Kadoorie Hill),又稱嘉道理山,古稱大石鼓、望角山或太子山,是香港市區內的一個山丘,位於九龍旺角以東。 它本來與九龍醫院所在山丘相連,但開闢窩打老道時被一分為二,窩打老道以西的部分改稱「加多利山」。 加多利山南面是亞皆老街,西面是港鐵東鐵綫旺角東站路軌,北面則是太子道西。山丘以香港望族嘉道理家族命名。 加多利山上的建築物以豪宅為主,其西部是拔萃男書院的所在地,而東南端的山腳則是嘉道理家族中華電力總部的舊址。 加多利山的名字,其實是香港名聞遐邇的「嘉道理」的另一個音譯,也是香港四大豪宅區中,唯一的九龍區代表。加多利山上綠蔭環抱,幢幢低密度住宅及獨立洋房連私家花園,可謂鬧市中的一片矜罕綠洲。 加多利山分有兩條主路,一為嘉道理道(Kadoorie Avenue),另一是布力架街(Braga Circuit)。前者為嘉道理家族的姓氏,多為獨立洋房,設圍牆大閘,保安嚴密,私隱度極高;後者是紀念與嘉道理家族頗有淵源,與上世紀九龍市區發展息息相關的土生葡人 J. P. Braga (1871-1944),大宅以三層高的分層戶為主,由林蔭包圍。.

新!!: 亞皆老街和加多利山 · 查看更多 »

城巴20線

城巴20線是香港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啟德(沐寧街)至大角咀(維港灣),是由城巴經營的三條啟德發展區專利巴士線之一。此線途經啟晴邨、德朗邨、新蒲崗、九龍城、亞皆老街、油麻地(窩打老道)、富榮花園、海富苑。.

新!!: 亞皆老街和城巴20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A21線

城巴A21線是香港一條來往紅磡站及機場(地面運輸中心)的機場巴士路線,由城巴經營,提供港鐵紅磡站、尖沙咀、佐敦、油麻地、旺角、西九龍新區及海麗邨來往機場(一、二號客運大樓)的機場巴士服務。 本線是7條不取道昂船洲大橋的城巴機場快線路線其中之一(另外4條為城巴A26線、城巴A29、A29P、NA29線,因取道龍翔道及呈祥道來往;而另一條為城巴A20線,則取道長沙灣道、葵涌道、荃灣路、青荃路及青衣北岸公路來往,無法駛入昂船洲大橋,除此之外還有NA21線),城巴發言人表示,運輸署拒絕了本線改道的申請。 城巴NA21線則為A21線的通宵特別班次,由機場(地面運輸中心)往大角咀(浪澄灣)的機場巴士服務。.

新!!: 亞皆老街和城巴A21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A22線

城巴A22線是香港一條來往藍田站及機場(地面運輸中心)的機場巴士路線,提供港鐵藍田站、觀塘、牛頭角、九龍灣、坪石邨、新蒲崗、九龍城、土瓜灣、紅磡及佐敦來往機場(一、二號客運大樓)的機場巴士服務。.

新!!: 亞皆老街和城巴A22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E21A線

城巴E21A線是香港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何文田(愛民邨)及東涌(逸東邨),途經旺角、深水埗、長沙灣、荔枝角、葵青貨櫃碼頭、青嶼幹線繳費廣場、東涌北及東涌市中心,但不經機場。.

新!!: 亞皆老街和城巴E21A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E21線

城巴E21線是香港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大角咀(維港灣)及機場博覽館,途經旺角、深水埗、長沙灣、荔枝角、貨櫃碼頭、青衣、青嶼幹線繳費廣場、東涌。 城巴E21C線是E21輔助路線,來往大角咀(維港灣)及飛機維修區,途經旺角、深水埗、長沙灣、荔枝角、貨櫃碼頭、青衣、青嶼幹線繳費廣場、國泰城,祇於星期一至五繁忙時間各對開一班,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不設服務,不設任何分段收費及轉乘優惠。.

新!!: 亞皆老街和城巴E21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N23線

城巴N23線是香港的一條通宵巴士路線,來往慈雲山(北)及東涌站。.

新!!: 亞皆老街和城巴N23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機場快線

城巴機場快線(英文:Cityflyer)是城巴於1998年香港國際機場開幕後,所提供的往來市區及機場的一個巴士服務品牌。.

新!!: 亞皆老街和城巴機場快線 · 查看更多 »

史伊尹

史伊尹上校 (英文:Colonel Evan George Stewart,),生於英國貝德福德 (Beford,England),史犖伯(Robert Warren Steward)和史羅易莎(Louisa Kathleen Stewart)的第七個孩子,史伯特和史羅易莎都是在中國的傳教士。 史伊尹於1893年跟隨父母到了中國福建古田站傳教。史犖伯和羅易莎在1895年在古田站(古田教案)附近的一個華生小山傳教時,遭反對外國傳教士的的中國叛亂暴逃打死。古田教案僅倖存五人,倖存的孩子們被帶到他祖父在都柏林的房子,其中史伊尹與他的兄弟姐妹,被帶到了他們的叔叔和阿姨照顧。 史伊尹在都柏林受教育,在威靈頓書院(Wellington College)讀書,他在數學,歷史和田徑取得優良的成績。 1910年,史伊尹在威靈頓書院畢業,後來到了香港,他的哥哥史超域任校長的聖保羅書院,他在香港為了籌集資金,入讀大學。他加入香港義勇軍,很快就完成籌集資金。 他在1913年回到都柏林,在都柏林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 讀歷史。1915年,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儘管他可以以大學生的身份免除服兵役,他仍然自願加入機關槍軍團。不幸地,他在塹壕戰受傷,他不夠立即恢復他的學位課程 ,1920年在聖保羅書院任教。他在任教時,在港修讀倫敦大學校外課程學位。1926年,都柏林三一學院以他因為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服兵役授的身份,頒予他一個歷史學位。 1928年,史伊尹與倫義華主教的女兒蘭拉德(Dorothy Sarah Lander)結婚。1930年,史伊尹繼承哥哥史超域牧師接任聖保羅書院校長。 當1941年日本侵略香港,他任職皇家香港軍團(義勇軍)第三部隊(機關槍)的指揮,首先在昂船洲,後來在黃泥衝峽於日軍作戰。日本侵略香港前,他的妻子和兒子已被疏散到悉尼。日本投降後,他作為一名自1941年被拘留在亞皆老街軍營的囚犯,傷口不能妥善處理,加上營養不良等,變得病情嚴重,他撤離到澳大利亞,然後到英國斯托克曼德維爾骨科醫院。他1947年回到香港,並重開聖保羅書院。 史伊尹是香港校際體育委員會主席的主席,香港中學會考小組成員,香港大學校董會成員,聖約翰座堂成員,他其後加入香港軍團,繼承香港保衛隊。1955年,他獲OBE勳章。 史伊尹上校於1958年12月17日逝世,仍是任聖保羅書院校長,享年66歲。他的骨灰被分散在聖保羅書院 ,於校內黃鳴謙堂舉行喪禮,並在聖約翰座堂舉行追思崇拜。史璧琦牧師(Rev. Geoffrey L. Speak)接任校長。同學會在黃鳴謙堂內為故校長史伊尹上校的哥哥史超域牧師立碑紀念,碑石由史超域牧師遺孀揭幕。.

新!!: 亞皆老街和史伊尹 · 查看更多 »

吳文遠

吳文遠(Avery Ng;),外号“大将军”,出生於香港,社會民主連線主席,活躍於社會運動,是泛民主派的一員。因其說話溫文但經常參與公民抗命或社會抗爭,被傳媒形容為「斯文版長毛」。.

新!!: 亞皆老街和吳文遠 · 查看更多 »

君柏

君柏(The Zumurud),前稱芊薈,2015年5月6日更名,位處於香港九龍西何文田亞皆老街202至204號(近馬頭圍九龍城警署及天光道遊樂場),是長江實業(改組成為長江實業地產)與郭炳湘旗下帝國集團合作發展的私人住宅屋苑,原址為民安隊訓練中心,地皮於2010年公開拍賣,售價港幣41億元(樓面呎價1.04萬元)。物業分為6座(不設第4座),樓高21至22層,將提供228個單位,於2016年3月發售,於2016年9月入伙。.

新!!: 亞皆老街和君柏 · 查看更多 »

坪石公共運輸交匯處

坪石公共運輸交匯處(英文:Ping Shek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位於香港觀塘區平山清水灣道8號地面,鄰近為坪石邨及港鐵彩虹站。交匯處設有巴士總站、小巴站、的士站及上落客灣,可讓市民在此轉乘不同的交通工具前往市區及西貢區。現時坪石公共運輸交匯處共有1條巴士路線及4條小巴路線作為終點站。 根據區議會的選區分界圖中,坪石公共運輸交匯處及清水灣道8號與坪石邨一樣,均是由觀塘區管轄,但常被誤以為該交匯處在黃大仙區管轄範圍內。.

新!!: 亞皆老街和坪石公共運輸交匯處 · 查看更多 »

坑口(北)公共運輸交匯處

坑口(北)公共運輸交匯處是一個位於香港西貢區的公共運輸交匯處,位於將軍澳新市鎮東北部,在1990年啟用。為將軍澳醫院提供接駁交通服務,而坑口(北)公共運輸交匯處是一個坑狀露天車站。 為方便市民識別,九巴於2013年2月16日將此站易名為坑口(北)(將軍澳醫院)(Hang Hau (North) (Tseung Kwan O Hospital))。.

新!!: 亞皆老街和坑口(北)公共運輸交匯處 · 查看更多 »

塘尾道

塘尾道(Tong Mi Road)是一條位於香港九龍旺角和大角咀之間的道路,呈南北走向,作為渡船街向北的延伸。塘尾道南面於渡船街、亞皆老街及櫻桃街交匯的路口開始,直至北面與荔枝角道交匯處為止,途中與多條街道交匯,包括晏架街、福全街、旺角道、洋松街、弼街、必發道、通州街、鴉蘭街及太子道西,塘尾道上有架空行車道分別聯接通州街段及渡船街段的西九龍走廊。人們慣常把塘尾道作為大角咀和旺角的分界。塘尾道兩旁有很多工業大廈及商業大廈,而此道路亦是極少數大部份時間均沒有專營巴士途經的市區主要街道。.

新!!: 亞皆老街和塘尾道 · 查看更多 »

大埔公路

大埔公路(英文:Tai Po Road),1902年落成,是香港新界地區第一條落成的公路,全長近22公里,現時共分為9段。大埔公路南起九龍西部的深水埗,繞經新界東主要地區(沙田、大埔),現時止於大埔林村。過去大埔公路作為新界地區舊環迴公路的東線,終點曾經北至粉嶺,連接西線青山公路組成來往新界全境的交通要道。.

新!!: 亞皆老街和大埔公路 · 查看更多 »

大巴士公司

大巴士公司(The Big Bus Company)是一家位於總部設於英國倫敦的巴士公司,提供開篷觀光巴士服務。公司成立於1991年6月4日,初期僅有2輛巴士,其後擴充業務,公司經營城市除倫敦外,還包括阿布扎比、杜拜、拉斯维加斯、迈阿密、費城、旧金山、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马斯喀特、巴黎、香港及上海,是全球最大的開篷巴士公司之一。.

新!!: 亞皆老街和大巴士公司 · 查看更多 »

大鴻輝興業

大鴻輝興業(英文:Tai Hung Fai Enterprise)是香港一家地產發展公司,由香港富翁梁顯利之子梁紹鴻於1977年創辦,現擁有超過一百項收租物業,近年更發展商場、酒店及服務式住宅項目。 集團目前資產總值約逾300餘億元,涉投資獵層面廣泛包括,商場物業、服務式住宅、寫字樓、工廈、住宅及停車場等等 全港持有大大小小舖位約150個,包括尖沙嘴海防道、廣東道等黃金靚舖,保守估計市值超過250億元 大鴻輝有多項酒店發展項目,包括位處灣仔皇后大道中的港島英迪格酒店(Hotel Indigo Hong Kong Island), 於2013年4月開張,屬於五星級,提供138間房,主攻商務客, 2013年11月13日以16.88億元向恒基兆業地產購入九龍行,以其總樓面113282方呎,包括商業樓面28652方呎,以及商廈面積84626方呎,以易手價計算,平均呎價15448元 2014年11月14日以14.13億元向其士國際購入九龍灣常悅道21號其士工程服務中心,以其總樓面17.75萬方呎計,樓面成交呎價達7,960元。 2017年12月28日以1.313億元投得粉嶺上水市地段第270號商住地皮,以其總樓面9322平方呎計,成交呎價達1.4萬元。 公司網站.

新!!: 亞皆老街和大鴻輝興業 · 查看更多 »

天光道

天光道(Tin Kwong Road)是位於香港九龍靠背壟的一條道路。街尾北接亞皆老街(近九龍醫院段),中間西會常盛街,東往農圃道,街頭東至馬頭圍道。 天光道四周教會學校林立,例如鄧鏡波學校、閩光書院、獻主會聖馬善樂小學,故又稱教會道。其他學校還包括新亞中學、英皇佐治五世學校、九龍城區街坊福利會小學(已結束,現改為英才職業技能培訓中心)、天光道官立警察小學及天光道官立中學(已關閉並遷往天水圍天耀邨,易名天水圍官立中學;該校址現改為獻主會聖馬善樂小學)、東莞同鄉會學校(已關閉)。 其中,英皇佐治五世學校及鄧鏡波學校分別為二級歷史建築及三級歷史建築。 天光道駕駛考試中心亦設於天光道,為運輸署指定之六個駕駛中心之一,可進行輕型貨車、電單車兩種路試(乙部及丙部),以考取香港駕駛執照。 國際板球理事會在2015年11月通過認可天光道遊樂場為板球單日國際賽比賽場地。它也是東亞區首個獲得認可的單日國際賽場地。.

新!!: 亞皆老街和天光道 · 查看更多 »

太古地產

太古地產有限公司(Swire Properties Limited,),是香港活躍的地產發展商,是英資太古集團的子公司,發展過多個大型項目,包括太古城、太古廣場及太古坊等。.

新!!: 亞皆老街和太古地產 · 查看更多 »

太子 (香港)

太子(Prince Edward),位於香港九龍旺角的北部,為油尖旺區的一部分,南面與旺角大概以弼街以北為界,西面與大角咀大概以塘尾道、荔枝角道為界,北面則與深水埗以界限街為分界線,而東面則達到東鐵綫連接九龍塘和嘉道理山之間的住宅區。 太子的地名源自港鐵在此設有太子站,港人便稱呼這裏為太子,情況與佐敦站、彩虹站、金鐘站和天后站相同。現時太子為旺角北面核心,而旺角站周邊則是旺角南面核心。.

新!!: 亞皆老街和太子 (香港) · 查看更多 »

太子道

太子道(Prince Edward Road)是香港九龍半島西部的一條主要道路,貫穿油尖旺區、九龍城區及觀塘區三個行政區域。道路由大角咀東部開始,經旺角、九龍塘、九龍仔、九龍城、馬頭圍及新蒲崗,到達牛池灣經彩虹交匯處接駁觀塘道、清水灣道或龍翔道。.

新!!: 亞皆老街和太子道 · 查看更多 »

奧海城

奧海城(Olympian City)為香港九龍大角咀以及旺角西西九龍填海區內的建築群,屬於港鐵奧運站物業發展項目,是九龍區主要商場及住宅之一,商場部份由信和置業發展及管理,住宅部份(即維港灣、柏景灣、帝柏海灣及帝峰·皇殿)則由信和置業及港鐵公司共同發展與管理。2012年,商場人流及營業額分別錄得25%及17%,升幅創新高,全年推廣費為4,000萬港元。現時奧海城平均平日人流為32萬人次。此外,2012年全年商場的營業額18億元,較2011年增長17%。.

新!!: 亞皆老街和奧海城 · 查看更多 »

女人街

女人街(英語:Ladies' Market)是香港登打士街至亞皆老街之一段通菜街的俗稱,位於油尖旺區,是旺角的一個觀光購物地點及夜市。.

新!!: 亞皆老街和女人街 · 查看更多 »

宋皇臺站

宋皇臺站(Sung Wong Toi Station)是港鐵沙田至中環綫一個興建中的鐵路車站,建造初期稱為土瓜灣站,屬未來屯馬綫的一段,連接現時馬鞍山綫及西鐵綫。車站設於九龍馬頭涌與啟德新發展區西南部接壤的地底,鄰近宋王臺與馬頭涌世運道,九龍城區議會,2009年5月21日,主要服務馬頭涌、馬頭圍、九龍城及啟德西面一帶。預計本站最快於2019年中落成啟用。本站及土瓜灣站項目合約由「三星—新昌合營」取得,集團負責工程主要包括建造兩個鐵路車站和全長1.6公里的鐵路隧道。.

新!!: 亞皆老街和宋皇臺站 · 查看更多 »

尚德巴士總站

尚德巴士總站(Sheung Tak Bus Terminus)是一個位於香港西貢區將軍澳市中心的巴士總站。.

新!!: 亞皆老街和尚德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小販認可區

小販認可區(英文:Hawker permitted places)是香港政府提供予持有「固定攤位小販牌照」之小販進行販賣用途的認可指定區域。有關法例於1974年開始制訂,為香港法例第132AG章,原稱《小販(認可區)(市政局)(綜合)宣布》,2000年市政局遭解散後改稱《小販(認可區)宣布》,其管理工作則交由食物環境衛生署負責。.

新!!: 亞皆老街和小販認可區 · 查看更多 »

小肥羊

小肥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簡稱小肥羊,港交所除牌時0968.HK)曾经是中國最大的涮羊肉連鎖店企業,1999年由張鋼及陳洪凱在內蒙古創辦,2006年在中國大陸、澳門、香港及美國、加拿大和日本已開設逾721間分店,2006年營業額為57.5億元人民幣,跻身中國最有價值品牌500強。.

新!!: 亞皆老街和小肥羊 · 查看更多 »

尖沙咀天星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

尖沙咀天星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英文:Star Ferry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是香港最歷史悠久的大型公共運輸交匯處,當中附設巴士總站、小巴站、的士站及天星碼頭,以前還有尖沙咀火車站。在巴士公司中,被稱作為尖沙咀碼頭巴士總站(英文:Star Ferry Bus Terminus),現有十條巴士路線以此作巴士總站及五條巴士線經過,鄰近尖沙咀天星碼頭、香港文化中心、星光大道、海港城及星光行。 2012年前政府曾考慮遷拆尖沙咀天星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中的尖沙咀碼頭巴士總站,並重建為新的廣場及的士站。當時停泊於公共運輸交匯處內的巴士路線曾被考慮遷移至其他巴士總站,其中5號線曾遷至尖沙咀東(麼地道)巴士總站作為終點站,但於2010年2月20日遷回尖沙咀碼頭為終點站。.

新!!: 亞皆老街和尖沙咀天星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 · 查看更多 »

尖沙咀東(麼地道)公共運輸交匯處

尖沙咀東(麼地道)巴士總站(英文:Tsim Sha Tsui East (Mody Road) Bus Terminus)位於九龍油尖旺區尖沙咀東麼地道尖沙咀東海濱平台花園的地面,連接港鐵尖東站P1出口,為一個室內環狀巴士總站。現時有17條巴士路線以此為總站,另有1條巴士路線途經。.

新!!: 亞皆老街和尖沙咀東(麼地道)公共運輸交匯處 · 查看更多 »

山嶺搜救中隊

山嶺搜救中隊(英文:Mountain Search and Rescue Company,縮寫:MSaR)也指.

新!!: 亞皆老街和山嶺搜救中隊 · 查看更多 »

崇恩浸信教會

崇恩浸信教會 (Praise & Grace Baptist Church,簡稱崇恩),屬香港浸信會聯會會員 。堂址位於旺角亞皆老街旺角商業大廈,現時的主任牧師是羅志強牧師。。.

新!!: 亞皆老街和崇恩浸信教會 · 查看更多 »

帝國集團

帝國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是一間主要從事香港房地產開發的公司,由郭炳湘離開新鴻基地產後創立。有傳媒報導帝國集團在夏愨大廈設有辦公室。 帝國集團成立後積極在香港發展地產業務,曾伙拍不同地產商競投項目。 2016年10月,郭炳湘稱帝國集團未來會把一半資金投資地產,其餘投資股票、債券及私募基金。郭炳湘不排除會有機會和新鴻基地產合作。 2017年3月2日前警務處前助理處長(刑事)李伯樂,獲離職公務員就業申請諮詢委員會批准從事外間工作,出任帝國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的保安總監一職。.

新!!: 亞皆老街和帝國集團 · 查看更多 »

帝柏海灣

帝柏海灣(Central Park)是香港西九龍旺角西的一個私人住宅項目,是奧運站上蓋物業發展第二期項目,柏景灣二期物業,基座為奧海城二期,為「奧運三寶」屋苑之一,發展商是前地鐵公司(今港鐵公司)及由信和置業、中銀香港、嘉里建設、中國海外發展有限公司組成的財團。 帝柏海灣的地盤前身為油麻地避風塘,鄰近富榮花園及海富苑。交通方面,該屋苑鄰近亞皆老街,西面鄰近奧運站。.

新!!: 亞皆老街和帝柏海灣 · 查看更多 »

中九龍幹線

中九龍幹線(英文:Central Kowloon Route)是香港6號幹線的一部份,貫通九龍西油麻地、何文田、土瓜灣、啟德至九龍東的九龍灣,全線均為三線雙程分隔公路,全長4.7公里,包括長3.9公里的隧道。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於2016年1月15日授權進行工程,預計需時七年多完成,最快2025年竣工。2002年時工程預計造價為約100億元,政府於2016年《財政預算案》中公佈項目造價升至437億元。對於造價飆升,當局解釋100億元只屬初步估算,其後有就設計作出改善及加設新設施,惟有意見認為政府「報大數」,以避免工程一旦超支時難以要求立法會追加撥款。 中九龍幹線與3號幹線西九龍公路交匯,從西九龍填海區開始,經過甘肅街、加士居道地底穿越港鐵荃灣綫隧道下方、油麻地、何文田、土瓜灣至九龍灣,最後到達啟德發展區的都會公園附近,連接東南九龍T2主幹道往觀塘及將軍澳。該幹線可以減輕太子道、漆咸道、龍翔道、呈祥道、界限街、加士居道及亞皆老街各幹道擠塞情況。路政署預計中九龍幹線通車後,道路使用者在繁忙時間取道中九龍幹線,行程約為5分鐘,比較現時節省25至30分鐘。.

新!!: 亞皆老街和中九龍幹線 · 查看更多 »

中國基督教播道會

中國基督教播道會(Evangelical Free Church of China)是一個基督教教派,於1888年10月在中國廣州設立首間禮拜堂,現時主要於香港發展。.

新!!: 亞皆老街和中國基督教播道會 · 查看更多 »

中華基督教會協和書院

協和書院(全稱中華基督教會協和書院;The Church of Christ in China Heep Woh College)由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管理,位於九龍蒲崗村道171號,是香港一所政府津貼男女中學,採用英語教學。該校學生在公開考試中成績良好,在學術、體育及音樂方面均有成就,是一所著名地區學校。 於1911年,美國傳教士碧盧夫人(Mrs.

新!!: 亞皆老街和中華基督教會協和書院 · 查看更多 »

中華電力總辦事處

中華電力總辦事處位於香港九龍何文田亞皆老街139-147號,建於1940年,為中華電力有限公司的總部大樓。大樓兩翼中央建有鐘樓,成為該建築主要特色,2009年,大樓被古物古蹟辦事處建議評為一級歷史建築。2011年9月,中電申請建議以保育連發展模式重建,保留鐘樓建築,並設立兩間博物館,一間以電力為主題,另一間回顧香港歷史。.

新!!: 亞皆老街和中華電力總辦事處 · 查看更多 »

布達勞

恩里克·艾伯托·巴羅斯·布達勞上校,OBE,ED(,),世稱布達勞上校(Colonel Botelho),又作布德豪、布特豪和布迪盧等,香港土生葡裔律師、公務員和軍人。他由1946年起加入香港政府律政司署,除了有一段短時間以外,他一直工作到1989年才以83歲高齡退休,是當時港府最年長的在職公務員,編製和修訂《香港法例1964年編正版》成為任內他的其中一項主要工作。 布達勞的曾祖在香港開埠初年已從澳門移居當地,他與曾祖和祖父三代均在港府任職。布達勞早年受教於聖若瑟書院,1926年加入廖亞利孖打律師樓任職法律文員,1933年成為執業事務律師,並於1935年起成為廖亞利孖打律師樓合夥人。此外,他在1925年省港大罷工期間投身屬於兼職和業餘性質的香港義勇防衛軍(皇家香港防衛軍前身),戰前曾任香港總督名譽副官。布達勞也曾參與1941年12月爆發的香港保衛戰,香港淪陷後成為戰俘,直到1945年香港重光後始獲釋放。戰後,他繼續於軍中任職到1975年為止,1961年至1968年曾任皇家香港防衛軍(皇家香港軍團(義勇軍)前身)榮譽上校。 加入律政司署後,布達勞歷任最高法院經歷司、公司註冊官、商標註冊官、破產管理官、高級檢察官和首席檢察官等職,並曾多次署任民事檢察專員和律政專員(法律政策)的職務。專長於法律草擬和法律修訂工作的布達勞,早年在律政司署法律修訂科任職的時候曾參與編製《香港法例1950年編正版》。1960年,他出任法律修訂專員一職,並由他主持下花了近五年時間,於1964年編訂完成新一版的《香港法例1964年編正版》。他於1966年從港府退休後,旋於1968年獲港府按合約條款重行受僱為檢察官,負責每年重新修訂《香港法例1964年編正版》,一直到1989年第二次從港府退休為止,前後共歷21年。他正式退休以後,《1964年編正版》也就不再更新,並於1991年正式被新推出的《香港法例活頁版》取代。 布達勞在工作以外也熱心參與公職,並且活躍於香港的葡裔社群,他曾於1968年至1979年出任香港聖約翰救傷隊總監、1946年至1968年出任香港葡人社交會社西洋會所的會長、以及在1953年至1991年出任紀利華木球會會長。1982年,香港的葡裔社群在港府協助下成立葡僑教育及福利基金,布達勞即獲委任為基金的總理團成員之一。他生前也是西洋會所、紀利華木球會、西洋波會和域多利遊樂會終身會員,以及是英皇御准香港賽馬會(1996年改稱香港賽馬會)遴選會員。.

新!!: 亞皆老街和布達勞 · 查看更多 »

世運花園

世運花園(英文:Olympic Garden)俗稱「世運公園」,位於香港九龍九龍城南部,鄰近舊啟德機場,是香港首座以奧林匹克命名的地名。公園位於九龍城迴旋處之內,上方有亞皆老街至太子道東的天橋(1972年4月25日啟用),太子道西、亞皆老街及馬頭涌道都在此交匯。.

新!!: 亞皆老街和世運花園 · 查看更多 »

市區重建局

市區重建局(簡稱:市建局;Urban Renewal Authority)是香港專門負責處理樓宇重建及復修的法定機構,前身為於1988年成立的土地發展公司,鑑於香港政府希望加快市區重建,於2001年通過《市區重建局》條例及成立市區重建局,職責包括加速舊區重建、促進復修樓齡較高樓宇、修葺保育具有歷史或者建築價值的樓宇,並且透過改善舊區的環境促進經濟發展。.

新!!: 亞皆老街和市區重建局 · 查看更多 »

市區更新

市區更新(英文譯名:Urban renewal)是指為到都市內,因為早期欠缺城市規劃或是建築物日久失修,而作出全面或部份性的重新興建或整理及修緝計劃或工程。 在許多發展歷史相當悠久的城市,都需要透過市區更新來解決原有市中心功能萎縮的問題。但是在實行的同時,有時候也會有反對意見。.

新!!: 亞皆老街和市區更新 · 查看更多 »

九龍城

九龍城(Kowloon City)是香港十八區之一九龍城區的中心部份,名稱起源於19世紀清政府駐軍的九龍寨城(Kowloon Walled City,即「九龍牆城」之意,早年英國人曾稱當地爲Chinese Town(意爲「中國城」),城牆後於二戰期間被日軍拆毀),當時九龍寨城爲九龍半島上唯一的城鎮,後來「九龍城」演變成城寨所在地一帶的地名。現時九龍城以住宅樓宇為主,由於相當鄰近前啟德機場,故該區樓宇一直設有相常嚴格的高度限制,儼如鄉郊,直至機場在1998年7月6日搬遷後,逐漸有高樓大廈落成。.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城 · 查看更多 »

九龍城區

九龍城區(Kowloon City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個分區其中之一,大致位於九龍的中部位置。九龍城區北望獅-子山-,南向維多利亞港。東面以聯合道、東頭邨道、東正道、太子道東為界,西面以港鐵東鐵綫路軌為界。面積1000公頃,2016年中人口有418,732人。位於香港市區內的前啟德機場是區內一個最顯著的地標,隨著香港的發展,這個地標可算是香港演變的指標。本區是十八區中,唯一一個分數段時期併入香港土地的轄區(不計算填海,分別為北京條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及九龍寨城清拆,其歷史詳見下述)。.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城區 · 查看更多 »

九龍城裁判法院

九龍城裁判法院是香港九龍城區的一個裁判法院,位於九龍亞皆老街147M號九龍城法院大樓,鄰近香港眼科醫院。該大樓高13層(其中11層對公眾開放),是九龍城的最初級的刑事法院,大樓於2001年7月3日開始運作,為司法機構的第一座現代化法院大樓,正式取代於同日關閉,有接近30年歷史,現時已經被拆卸的新蒲崗裁判法院。 法院設有13個法庭和其他附屬設施,包括成人法庭、兒童法庭和專門處理保護令的法庭等,而其他設施則包括公眾諮議室、證人等候室、會議室、圖書館、保護證人室、拘留室、總務室及記者室等。 大樓屬多層實用建築,其主部建在亞皆老街和露明道的交界上,而位處露明道的--座設有平--花園,外牆以藍色的玻璃幕牆以及灰色和米白色的紙皮石組成。.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城裁判法院 · 查看更多 »

九龍城浸信會

九龍城浸信會(Kowloon City Baptist Church,簡稱:城浸)是香港浸信會聯會旗下的教堂建築之一,位於香港九龍九龍城亞皆老街206號,九龍城裁判法院對面,於1964年落成。由於地點適中,加上禮堂寬大,除了是浸信會聯合聚會地點外,也成為許多聯合性大聚會的場所,如港九培靈研經會、華福歷屆的大會、神學院的畢業禮等。.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城浸信會 · 查看更多 »

九龍半島商場列表

本條目為香港商場列表之分條目。.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半島商場列表 · 查看更多 »

九龍區專線小巴17M線

九龍區專線小巴17M線是香港一條來往太子站和九龍醫院的小巴路線,以循環線運作,由新興運有限公司營運。 但根據運輸署官方資料,九龍醫院為此線的總站,太子站乃循環點;然而在日常營運中卻正好相反,乘客抵達太子站後須全部下車。.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區專線小巴17M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區專線小巴33線

九龍區專線小巴33線為香港一條已取消的專綫小巴路線,由合昌公共小型巴士專線有限公司營辦,往來海港花園及九龍城(露明道)。.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區專線小巴33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區專線小巴46線

九龍區專線小巴46線是香港一條來往麗晶花園和維港灣的小巴路線,由豐兆投資有限公司營運。.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區專線小巴46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10線

九龍巴士10線是香港九龍的一條日間循環巴士路線,循環來往彩雲及大角咀,途經彩虹邨、鑽石山、黃大仙、九龍仔、窩打老道、油麻地、旺角西、大角咀及旺角,然後折返彩雲。 本線是全港單程行車時間最長的巴士路線,達127分鐘。.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10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11B線

九龍巴士11B線是香港九龍市區的一條日間巴士路線,來往觀塘(翠屏道)及九龍城碼頭,提供翠屏邨、觀塘市中心、牛頭角來往新蒲崗、九龍城及土瓜灣的空調巴士服務。.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11B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11X線

九龍巴士11X線是香港九龍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上秀茂坪及紅磡站。.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11X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12A線

九龍巴士12A線是由九巴營運的一條香港九龍巴士路線,來往黃埔花園及長沙灣(深旺道)。 雖然本線之起訖點與取消前212線相同,但本線取道界限街及九龍城來往,以服務九龍城區為主;後者則途經加士居道及彌敦道,服務範圍迥異。.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12A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12B線

九龍巴士12B線是香港九龍一條已停駛的巴士路線。.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12B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13D、13P線

九龍巴士13D線是香港九龍的一條日間巴士路線,每日清晨至午夜提供服務,來往寶達及維港灣,途經觀塘市中心、牛頭角道、新蒲崗、九龍城、旺角及大角咀,是九龍市區頭班車最早開出及服務時間最長的巴士路線。而13P線晨早特別班次,則由寶達開往長沙灣麗閣邨,途經觀塘市中心、九龍灣、旺角、深水埗等地方。本線與89線是兩條全日途經全段牛頭角道的巴士路線。.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13D、13P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14線

九龍巴士14線是由九巴營運的一條香港九龍巴士路線,來往鯉魚門邨及中港碼頭。.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14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16線

九龍巴士16線是香港九龍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藍田(廣田邨)與旺角(柏景灣),途經觀塘、牛頭角、新蒲崗、九龍城、旺角、大角咀等地。 本線另設特快特別路線16X,起訖點與主線16相同,但改經觀塘繞道,不經觀塘及牛頭角,祇於星期一至五上午繁忙時間開出一班。 本線是香港境內最後一批改為全空調的巴士路線之一(另外3條是九巴5A、93K和98A),而本線的非空調尾車更是香港史上最後一班開出的非空調班次(原為5月9日00:02由旺角柏景灣開出,但後來延至00:15開出),亦使本線成為香港史上最後一條全冷的巴士路線。.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16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17線

九龍巴士17線是香港九龍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觀塘裕民坊及何文田愛民邨,途經牛頭角、九龍灣、新蒲崗、馬頭圍等地方。.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17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18線

九龍巴士18線是由九巴營運的一條香港九龍循環巴士路線,來往長沙灣(深旺道)及愛民邨。.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18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1A線

九龍巴士1A線是香港九龍市區的一條日間巴士路線,來往中秀茂坪及尖沙咀碼頭,途經觀塘道、彌敦道、太子道等主幹道。 本線被公認為九巴流水線王,自1968年開辦至今客量一直處於高水平。其亦為目前九巴對外宣傳的代表路線,派車屢創全球業界先河。.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1A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1號線

九龍巴士1號線是香港九龍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和。 此路線是九龍區最早開辦的巴士路線之一,在日佔末期更是唯一提供服務的巴士路線,路線編號「1」亦是由淪陷期間的1942年起採用至今。戰後此路線的重要性一直與日俱增,其在1949年更成為全港首條使用雙層巴士行走之巴士路線。.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1號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03線

九龍巴士203線是香港九龍市區已取消的一條日間循環巴士路線,來往深水埗區又一村及尖沙咀東。.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203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03E線

九龍巴士203E線是香港九龍市區一條巴士路線,來往黃大仙區的彩虹和油尖旺區的九龍站,經慈雲山,為兩區居民供巴士服務。此線也是唯一不在慈雲山設總站而途經慈雲山的巴士線。.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203E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13D線

九龍巴士213D線是香港九龍市區的一條日間循環巴士路線,來往中秀茂坪及旺角,途經寶達邨、安秀道、牛池灣、新蒲崗及九龍城。 本線是13D線的輔助班次,但其大部份行車路線與13D線不同,不會途經大角咀、亞皆老街(西行)、牛頭角道、觀塘市中心及協和街,反而與27、95線的走線相近。.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213D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4線

九龍巴士24線是香港一條九龍市區巴士路線,以循環線模式運作,來往九龍灣啟業邨及旺角,途經啟德、新蒲崗、九龍城、旺角,以洗衣街為循環點。.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24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65B線

九龍巴士265B線是香港一條新界市區巴士路線,來往天恆邨及旺角(柏景灣)。.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265B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70A線

九龍巴士270A線是香港一條新界市區巴士路線,來往上水及尖沙咀東(麼地道)。 本線逢平日上午另設兩條特別路線: 九龍巴士270C線,逢星期一至五早上由粉嶺(聯和墟)單--開往尖沙咀東(麼地道)。 九龍巴士270P線,逢星期一至六早上由上水單--開往九龍站,途經清河邨、粉嶺南、青沙公路、大角咀、旺角、油麻地、佐敦等地區。.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270A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70S線

九龍巴士270S線是香港一條新界市區深宵特別巴士路線,由尖沙咀東(麼地道)單--開往粉嶺(聯和墟),祇於每晚00:45-02:30期間提供服務,屬270A線的深宵特別班次。.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270S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71線

九龍巴士271線是香港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大埔(富亨)及尖沙咀(廣東道)。本線是並非在當年的路線發展計劃中,而是因應運輸署配合舒緩彌敦道沿線地鐵擠迫,而建議開辦的早晨特快線之一。 九龍巴士271B線為271的輔助路線,逢星期一至五繁忙時間由尖沙咀(半島酒店)開往大埔(富亨),及由大埔(富亨)開往尖沙咀中間道,途經香港科學園及白石角。 九龍巴士271P線為271的輔助路線,逢星期一至六早上繁忙時間開出兩班單--由大埔(九龍坑)往尖沙咀(廣東道)。 九龍巴士271X線為271的輔助路線,逢星期一至五黃昏繁忙時間單--由尖沙咀(北京道)往大埔(富亨),途經青沙公路。.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271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7線

九龍巴士27線是香港九龍一條來往順天及旺角的循環巴士路線,途經四順、牛池灣、新蒲崗及九龍城。.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27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87X線

九龍巴士287X線是一條新界市區巴士路線,來往沙田(水泉澳)及佐敦,屬循環線,途經沙田圍、秦石邨、大圍、青沙公路、佐敦道、油麻地、旺角、大角咀後,取道青沙公路返回大圍及沙田。.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287X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96C、296P線

九龍巴士296C線是香港一條來往將軍澳(尚德)和長沙灣(深旺道)的巴士路線,每日清晨至午夜為來往尚德邨、觀塘、九龍城、旺角等地的乘客提供服務。 九龍巴士296P線,為296C線的特別班次,只於星期一至五繁忙時間循環來往尚德及旺角,途經九龍灣商貿區。.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296C、296P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97線

九龍巴士297線是香港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坑口(北)將軍澳醫院及紅磡碼頭。.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297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A、2X線

九龍巴士2A線是香港九龍市區的一條日間巴士路線,來往觀塘區樂華邨及深水埗區美孚新邨。 九龍巴士2X線是香港九龍市區的一條特快巴士路線,也是2A線的特別班次,來往彩福及美孚,於九龍城及旺角一帶有限度停站,以及不經蘇屋邨和李鄭屋邨。.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2A、2X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C線

九龍巴士2C線是香港九龍一條已取消的循環巴士線,來往深水埗區的又一村及尖沙咀,經旺角、伊利沙伯醫院、佐敦。.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2C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32線

九龍巴士32線是由九巴營運的一條香港巴士路線,來往石圍角及奧運站。.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32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33A線

九龍巴士33A線是由九巴營運的一條香港巴士路線,來往荃灣(如心廣場)及旺角(柏景灣)。.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33A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35A、35X線

九龍巴士35A線是香港的一條日間巴士路線,來往安蔭及尖沙咀東。 本線另設特快線35X,在平日上午繁忙時間由安蔭開出兩班往尖沙咀東,以及平日18:00至22:30由尖沙咀東開往安蔭。.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35A、35X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36B、36X線

九龍巴士36B線是香港一條來往梨木樹及佐敦(渡華路)的巴士路線。 九龍巴士36X線為36B的特快路線,祇於星期一至五上午由梨木樹單--開往佐敦(渡華路),不經長沙灣、深水埗。.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36B、36X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37線

九龍巴士37線是香港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葵盛(中)及奧運站,提供葵涌葵盛邨及葵芳來往長沙灣、旺角及大角咀的巴士服務。.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37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3C線

九龍巴士3C線是香港九龍市區一條巴士路線,來往慈雲山(北)及中港碼頭,每日清晨至午夜提供服務,途經鑽石山、黃大仙、橫頭磡、九龍塘、旺角、油麻地、佐敦道。 特快路線3X祇於星期一至五上午繁忙時間由慈雲山開出三班,經蒲崗村道/斧山道及新蒲崗,不停九龍城直往太子至尖沙咀,以中港碼頭為總站。.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3C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3E線

九龍巴士3E線是香港九龍的一條已停駛巴士路線。.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3E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41A線

九龍巴士41A線是香港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青衣(長安)及尖沙咀東。.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41A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41線

九龍巴士41線是香港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青衣(長青)及九龍城碼頭,提供青衣島、長沙灣來往旺角、何文田、愛民邨、紅磡及土瓜灣的空調巴士服務。 本線與45線同為葵青區來往土瓜灣的巴士路線,兩者在美孚新邨以東的行車路線完全一致,同樣經何文田一帶前往九龍城碼頭。 特快特別路線241X由青衣(長青)單--開往愛民,途經青衣市中心、青荃路、西九龍公路及深旺道,只於星期一至五上課日提供服務,接載居住青衣的學生前往大角咀、油麻地及何文田一帶上課。.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41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43C線

九龍巴士43C線是九巴營運的一條香港巴士路線,只於星期一至六繁忙時間提供服務,上午由長康開往維港灣,下午由維港灣開往長亨。.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43C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44線

九龍巴士44線是香港一條來往青衣邨及旺角東站的日間巴士路線,是青衣島首條對外的專營巴士路線。.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44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45線

九龍巴士45線是香港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麗瑤及九龍城碼頭。 本線與41線同為葵青區來往土瓜灣的巴士路線,兩者在美孚新邨以東的行車路線完全一致,同樣經何文田一帶前往九龍城碼頭。.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45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45M線

九龍巴士45M線是香港一條已停駛的新界區巴士路線。.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45M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46線

九龍巴士46線是香港的一條日間巴士路線,來往麗瑤及佐敦(渡華路)。.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46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4A線

九龍巴士4A線是香港九龍的一條已停駛巴士路線。.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4A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52X線

九龍巴士52X線是香港的一條日間巴士路線,提供空調巴士服務,來往屯門市中心及旺角(柏景灣)。.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52X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58X線

九龍巴士58X線是香港的一條日間巴士路線,來往屯門(良景邨)及旺角東站之間。 本路線雖途經屯門公路,但不途經屯門公路轉車站。.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58X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59X線

九龍巴士59X線是香港一條特快巴士路線,來往屯門碼頭與旺角東站,途經屯門蝴蝶灣、散石灣及九龍長沙灣、深水埗。.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59X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5D線

九龍巴士5D線是香港九龍市區的一條日間循環巴士路線,提供空調巴士服務,來往德福花園及紅磡,以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為循環點。 本線是九巴由加入空調巴士服務改為全冷服務最快的路線,由加冷至全冷日數僅為23日。.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5D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61X線

九龍巴士61X線是香港一條由九巴營辦的新界特快巴士路線 ,書名:九龍區巴士路線與社區發展,ISBN 9789888263059,出版商:中華書局 (香港),出版日期:2013年7月,第22頁,來往屯門市中心及九龍城碼頭,途經安定邨/友愛邨、豐景園、龍翔道、黃大仙、鑽石山、新蒲崗、九龍城及土瓜灣,是屯門區來往九龍城、土瓜灣的唯一全日專利巴士線。 1986年初開辦,是九巴首批特快巴士路線(X線)之一,主要為來往屯門新市鎮及黃大仙區和九龍城區的市民提供服務,而隨着機場於1998年搬遷至赤鱲角,啟德發展計劃尚未全面竣工,本線客源亦略為減少。.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61X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63X線

九龍巴士63X線是香港的一條日間巴士路線,來往洪水橋()及佐敦(渡華路)。本線起訖點雖與268X線相同,但本線取道整條屯門公路往返,並途經屯門新市鎮而不取道大欖隧道。 在2009年10月18日前,本線行車時間為105分鐘,曾一度與九巴70線並列香港行車時間最長的專利巴士路線,但自從70線於2008年12月7日停駛後,本線成為香港行車時間最長的專利巴士路線。路線改動後,因行車里數及時間分別減至35.3公里及80分鐘,行車時間及最長路線被城巴過海隧道巴士698R線(已取消)以102分鐘打破。.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63X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66X線

九龍巴士66X線是香港的一條日間巴士路線,來往屯門(大興邨)及奧運站。.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66X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67X線

九龍巴士67X線是香港的一條日間巴士路線,來往屯門(兆康苑)及旺角東站。 本線開辦時,正值運輸署實施公共交通協調政策,實施屯門元朗新開辦的巴士線不得越過深水埗的規定,以保障前地鐵荃灣線的利益,但因為輕鐵專區實施,九巴被迫取消所有輕鐵專區範圍內的巴士線,以及來往市區的巴士不准在區內上落客的措施。運輸署為了讓九巴接受上述措施,特別容許九巴開辦來往屯門元朗的新線、超越深水埗。本線、58X線和59X線,便是交通協調政策首批破格的巴士線。.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67X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68X線

九龍巴士68X線是香港一條來往洪水橋(洪福邨)和旺角(柏景灣)的巴士路線。巴士阿叔事件就是在行駛這條路線的巴士上發生,但當時該路線是來往元朗(東)至佐敦(匯翔道)。2015年6月6日起,68X全面縮短路線至旺角(柏景灣),不再經油麻地及佐敦。 九龍巴士268X線是68X的輔助路線,為特快路線,來往洪水橋(洪福邨)和佐敦(渡華路),取道西九龍走廊,不經深水埗及美孚。268X線起訖點雖與63X線相同,但取道大欖隧道,不途經屯門新市鎮。2015年6月6日起,本線提升至全日行走。.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68X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6C線

九龍巴士6C線是香港九龍市區的一條日間巴士路線,來往美孚及九龍城碼頭。.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6C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6C線 (第一代)

九龍巴士6C線是香港一條已停駛的九龍區巴士路線。.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6C線 (第一代)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72X線

九龍巴士72X線是香港一條來往大埔中心及旺角(柏景灣)的巴士路線。 九龍巴士272X線則為72X線的特別班次,逢平日星期一至五上午由大埔中心單--開往旺角道,途經青沙公路直達大角咀及旺角;黃昏由旺角東站經大角咀和青沙公路開往大埔中心。.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72X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7號線

九龍巴士7號線是香港九龍市區的一條日間巴士路線,來往樂富及尖沙咀碼頭。.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7號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85A線

九龍巴士85A線是香港一條新界市區巴士路線,來往沙田(廣源)及九龍城碼頭。.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85A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85B線

九龍巴士85B線是香港一條來往新界及九龍的日間巴士路線,行走沙田(秦石)及九龍城碼頭之間。.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85B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85線

九龍巴士85線是香港一條巴士路線,來往新界沙田區火炭(山尾街)及九龍城碼頭。.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85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85X線

九龍巴士85X線是香港一條新界東區巴士路線,提供空調巴士服務,來往馬鞍山市中心及紅磡碼頭。 九龍巴士85S線是香港一條新界單--往九龍的早上繁忙時間巴士路線,由耀安邨往紅磡碼頭。.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85X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87A線

九龍巴士87A線是香港的一條已停駛巴士路線,來往博康及旺角(柏景灣)。.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87A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87B線

九龍巴士87B線是香港一條巴士路線,來往新田圍及維港灣。.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87B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87線

九龍巴士87線是香港一條已取消的沙田區巴士路線。.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87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887線

九龍巴士887線是香港一條馬場巴士路線,由沙田馬場單--前往旺角(柏景灣),以居住在九龍塘及旺角區部的馬迷為主要服務對象。.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887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93K線

九龍巴士93K線是香港一條來往寶林及旺角東站的巴士路線。 本線是全港最後4條設有非空調巴士行走的路線之一(另外3條為九巴5A、16和98A),亦為新界區最後一條全空調服務巴士路線。.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93K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95線

九龍巴士95線是香港一條來往翠林及佐敦(渡華路)的日間巴士路線。.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95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98C、98S線

九龍巴士98C線是香港的一條來往坑口(北)將軍澳醫院及美孚的巴士路線,同時也是唯一一條同時取道太子道東和將軍澳道出入口進出觀塘繞道的九巴全日行走路線。 而特別班次九龍巴士98S線是一條於星期一至五早上繁忙時間由康城站經清水灣半島往美孚及星期一至五晚上繁忙時間服務由美孚往康城鐵路站的巴士路線,不經翠林邨及康盛花園而改經將軍澳隧道;特別班次由開辦至今,全線以空調巴士服務,未曾派出非空調巴士行走,但在開辦初期曾設有非空調巴士的收費。 自2013年3月17日九巴調整票價後,98C及98S線以全程收費$10.1(現時收費為$10.5),打破新巴798線全程收費$10的紀錄,一度成為將軍澳區全程收費最高的非過海巴士路線;不過,隨著九巴將荃線290(A)於2015年3月28日投入服務,在一年優惠期過後,本路線及輔助線98S全程收費的紀錄被該兩線以全程收費$10.7打破。.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98C、98S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9A線

九龍巴士9A線是香港九龍的一條已取消巴士路線。.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9A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9號線

九龍巴士9號線是香港九龍一條來往彩福及尖沙咀東(麼地道)的巴士路線,提供坪石、彩虹、新蒲崗及黃大仙來往九龍城、亞皆老街、旺角、油麻地及尖沙咀的巴士服務。.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9號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B1線 (第一代)

九龍巴士B1線是香港一條已停辦的循環巴士路線,來往太子地鐵站及尖沙咀碼頭,因該線主要途經彌敦道及主要服務在彌敦道沿線購物的乘客而被稱為「彌敦購物線」。該線的正價收費為$6,優惠價為$3.7;但直至本路線取消時,九巴一直只收取優惠價$3.7。.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B1線 (第一代)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M2線

九龍巴士M2線是香港九龍的一條已取消巴士路線。.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M2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N216線

九龍巴士N216線是香港一條來往油塘至紅磡站的通宵巴士路線。.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N216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N241線

九龍巴士N241線是香港一條來往及青衣長宏邨的通宵路線,途經長安邨、長康邨、長青邨、葵芳、荔景山路、青山道、旺角、尖沙咀等地。本路線主要用途是方便市民於途徑沿線日間路線(包括然不限於6、41A、42A及46線)收車後仍可乘搭本線回家。 深宵特別巴士路線N41X,由紅磡站單向往長宏,途經尖沙咀、油麻地、旺角及奧運站後,取道青葵公路直達長康邨、長青邨、翠怡花園、青衣邨、長安邨及長亨邨。.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N241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N271線

九龍巴士N271線是香港新界的一條通宵巴士路線,來往大埔(富亨)及紅磡站,途經沙田禾輋、瀝源及沙田市中心。本線方便在九龍巴士271線收車後及東鐵綫尾班車開出後提供由大埔、沙田源禾路及沙田市中心往返九龍市區心臟地帶。 本線另設特別線271S,起訖線與主線N271相同,但在過了獅子山隧道後直接取道吐露港公路直達大埔,且不經主線服務的沙田市中心、源禾路及運頭塘邨一帶。.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N271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N281線

九龍巴士N281線是香港的一條通宵巴士路線,來往馬鞍山(錦英苑)及紅磡站,名義上屬九龍巴士87D線通宵版,於81C及87D線收車後繼續提供馬鞍山、沙田(城門河東岸)來往九龍市區心臟地帶的巴士服務。 特別路線N287,由尖沙咀東(麼地道)單--開往烏溪沙站,途經旺角後,取道獅子山隧道直達濱景花園、亞公角、大水坑、欣安邨、馬鞍山市中心及錦英苑,於旺角道後至沙田路沿途不設任何車站,是以半直通路線模式運作的深宵巴士路線之一。.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N281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N283線

九龍巴士N283是一條由九巴營辦的新界通宵巴士路線,由尖沙咀東(麼地道)單向開往沙田(黃泥頭),取道青沙公路直達沙田區,駛經美林邨、香港文化博物館、博康邨、水泉澳邨、沙田第一城、小瀝源及廣源邨。.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N283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N293線

九龍巴士N293線是香港的一條通宵巴士路線,來往將軍澳(尚德)及旺角東站。 本線另設293S線特快特別服務,來往坑口(銀澳路)及旺角東站,途經觀塘繞道,僅於深宵時份服務。 N293線與293S線去程及回程分別於太子道西及亞皆老街只停首及尾站,是少數以半直通路線模式運作的深宵巴士路線之一。.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巴士N293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公共圖書館

九龍公共圖書館(Kowloon Public Library)是一間位於香港九龍城區何文田的公共圖書館,位於培正道與窩打老道交界(培正中學對面),該圖書館樓高12層,樓面面積4,000平方米,是香港規模第三大的公共圖書館,屬於主要圖書館規模,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藏書量更達到1,500,000。.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公共圖書館 · 查看更多 »

九龍維景酒店

九龍維景酒店(Metropark Hotel Kowloon),前稱 京華國際酒店,是香港一間四星級酒店,位於九龍何文田窩打老道 75 號,由香港中旅維景國際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於2006年改為現稱。.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維景酒店 · 查看更多 »

九龍醫院

九龍醫院(英文:Kowloon Hospital,醫院管理局內部代碼:KH)是香港的公營醫院,位於香港九龍城區馬頭圍加多利山亞皆老街147號A,為九龍區首間由香港政府設立的醫院,由醫院管理局管理,為九龍中聯網醫院之一,主要提供服務予九龍區病人。 醫院共有17座院舍,分別於1925年至1965年年間建成。九龍醫院的胸肺內科是九龍區最大型胸肺專科中心之一,亦是香港首間提供胸肺康復計劃的醫院。另外,九龍醫院亦為伊利沙伯醫院及基督教聯合醫院的病人提供延續護理服務。 九龍醫院還肩負著培育醫護人員的責任。九龍醫院護士學校,亦為非政府機構培訓登記護士。.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醫院 · 查看更多 »

九龍溜冰場

九龍溜冰場(Kowloon Roller Skating Rink)位於九龍旺角彌敦道與亞皆老街。.

新!!: 亞皆老街和九龍溜冰場 · 查看更多 »

亞皆老街 (消歧義)

亞皆老街(Argyle Street)可以指:.

新!!: 亞皆老街和亞皆老街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亞皆老街集中營

亞皆老街集中營(Argyle Street Camp),也称为亞皆老街戰俘營,是一座日軍在日佔時期設於香港的戰俘營,位於亞皆老街、太子道、科發道一帶。亞皆老街集中營本用作收容難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被日軍用於拘留被俘獲的同盟國軍官,其後用作拘留越南船民,現已遭到拆卸。.

新!!: 亞皆老街和亞皆老街集中營 · 查看更多 »

康樂街

康樂街(Hong Lok Street),是香港的一條街道,位於九龍旺角西部, 北起旺角道,南至亞皆老街。 本來連接旺角道至,曾是售賣雀鳥、鳥籠及相關用品的集中地,因而有「雀仔街」之稱。1990年代中後期,因為配合土地發展公司(今市區重建局)的重建計劃而拆卸,亞皆老街至山東街的一段已成為大型商場朗豪坊的一部份。.

新!!: 亞皆老街和康樂街 · 查看更多 »

廣東道

廣東道(Canton Road)是香港九龍油尖旺區一條主要道路,跨越旺角、油麻地及尖沙咀3個區域,南面連接梳士巴利道,北面則與荔枝角道連接,路線大致與彌敦道平行,今日部份路段並不連接,被斷開成五段: 第一段連接梳士巴利道天星碼頭巴士總站,經海防道、九龍公園徑、柯士甸道,至佐敦道渡船街交界; 第二段由第一段之九龍佐治五世紀念公園分岔,連接至寶靈街; 第三段連接佐敦道41至43號(九龍佐治五世紀念公園正門對面),經南京街、寧波街、西貢街、西貢街遊樂場、北海街、甘肅街,至眾坊街; 第四段連接東莞街43至45號,東莞同鄉會方樹泉小學和中華基督教會灣仔堂基道小學中間,至油麻地果欄貨車停泊處; 第五段連接窩打老道休憩花園,經碧街、咸美頓街、登打士街、豉油街、山東街、奶路臣街、亞皆老街、快富街、旺角道、弼街、雅蘭街、太子道西,至荔枝角道。 廣東道擁有九龍區以門牌號碼編號最大的號碼,地址是旺角廣東道1239號。.

新!!: 亞皆老街和廣東道 · 查看更多 »

仆街

仆街 (--,普木切,粵拼:puk1 gaai1,亦作英文字母:PK),在粵語中是慣用語及俗語,雷同北方話的混蛋。主流如電影、電視、電視劇、報章、雜誌、互聯網討論區及論壇等媒體,以至漫畫、塗鴉等次文化中。仆字無隱藏意義。--街原意是咒罵別人「死--街」,即是倒在地上死去及橫屍街頭之意思。.

新!!: 亞皆老街和仆街 · 查看更多 »

彌敦道

彌敦道(Nathan Road)位於香港九龍,連接旺角與尖沙咀兩大主要商業區,為香港最著名的道路之一,以港督彌敦爵士命名。道路南北走向,南起梳士巴利道,北接長沙灣道及大埔道,經過佐敦及油麻地一帶,是九龍油尖旺區的骨幹道路,全長約3.6公里。港鐵觀塘綫及荃灣綫太子站至尖沙咀站段均通過此路地下。 彌敦道連同大埔道的九龍段是九龍半島的中軸線。香港歌手洪卓立有一首歌曲以「彌敦道」為名。.

新!!: 亞皆老街和彌敦道 · 查看更多 »

佔中後援會

佔中後援會(Supporters of Occupy Central)是激進民主派及支持者所發起。他們不滿香港的民主進程緩慢,響應戴耀廷提倡的「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運動。可是,他們擔心溫和的泛民主派會妥協而中止佔中行動,因此另外成立後援會,聲言從旁監察、背後督促。.

新!!: 亞皆老街和佔中後援會 · 查看更多 »

何文田

何文田(Ho Man Tin,舊作Ho Mun Tin)為位於香港九龍九龍城區西部的谷地,位於旺角之東南,京士柏之北,是一個以住宅為主的社區,包括窩打老道山、何文田山道,區內主要幹道包括培正道、佛光街、忠孝街、公主道、窩打老道等,1號幹線穿越何文田。 何文田的居民以中產階級為主,私人和居屋屋苑林立,但也有公共屋邨。香港公開大學總校舍位於何文田。位於何文田附近的加多利山及嘉道理道更是綠樹成蔭,環境清幽,擁有多座西式別墅。何文田山道是九龍半島一個高尚住宅區域之一,附近的樓價亦一直居高不下,住戶包括多位各界名人以及演藝界名人。.

新!!: 亞皆老街和何文田 · 查看更多 »

必瘦站

公司簡介 由醫生創辦及管理的Perfect Medical成立於2003年,是香港最大的上市醫學美容集團之一,亦是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股票編號:1830)。 集團一直致力為顧客提供世界級的醫學美容、醫學瘦身及醫學抗衰老服務。 憑藉決心、信心、用心真誠待客,成就我們贏得Hong Kong Superbrand榮譽。至今已有超過1,000,000人次使用本公司的優質醫學美容、醫學瘦身及醫學抗衰老服務。 必瘦站(中國)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必瘦站(中國)控股、必瘦站(中國)、必瘦站中國控股、必瘦站中國,以及必瘦站(PERFECT SHAPE (PRC) HOLDINGS LIMITED,),在2003年,由著名醫生歐陽江創立,主要現時經營專業美容中心。 股份原本在2011年12月23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但由於受歐債危機影響而擱置上市 ,最初以全球發售250,000,000股,招股價為1.8港元,至於集資額為4.5億港元,第二次股份便在2012年2月10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但由於受歐債危機影響而擱置上市 ,在2012年再次招股,全球發售不變,但招股價已降至為0.88港元,至於集資額為2.2億港元。最初每手股數為2000股,後來以4000股計算,總部位於香港九龍旺角亞皆老街8號朗豪坊辦公大樓42樓1。至於代言人為佘詩曼。 香港和中國大陸合共為57家分店。.

新!!: 亞皆老街和必瘦站 · 查看更多 »

園圃街雀鳥花園

園圃街雀鳥花園位於香港九龍旺角,處於界限街、基提道、太子道西及園圃街的交匯處,屬中式庭園建築的主題公園,鄰近旺角大球場及花墟道,佔地約3,000平方米。正門設於界限街,另一入口則設於園圃街。雀鳥花園由土地發展公司(現時的香港市區重建局)耗資2,900萬港元興建,建築工程由1996年3月開始,並在1997年12月13日落成開幕。雀鳥花園地點適中,設計優美,又是售賣雀鳥、雀籠、雀鳥飼料等檔位的集中地,深受愛雀人士歡迎,同時也是一個市民及遊客的好去處。.

新!!: 亞皆老街和園圃街雀鳥花園 · 查看更多 »

嘉禾大廈

嘉禾大廈(Cornwall Court)位於香港九龍旺角彌敦道687-689號,為一座商住大廈,於1962年落成,已經有超過50年樓齡。.

新!!: 亞皆老街和嘉禾大廈 · 查看更多 »

嘉禾大廈大火

嘉禾大廈大火是2008年8月10日在香港旺角彌敦道嘉禾大廈發生的五級大火,事件造成4死55傷,其中兩名死者是消防員。這宗火警是香港21世紀首宗亦是2000年代唯一一宗五級火警,而上一宗五級火警是在1996年發生的嘉利大廈大火。.

新!!: 亞皆老街和嘉禾大廈大火 · 查看更多 »

嘉道理道

嘉道理道(英文:Kadoorie Avenue)是位於香港九龍加多利山的道路,北接太子道近基堤道,南接亞皆老街近拔萃男書院。嘉道理道大多是兩至三層高的獨立洋房,加上兩旁種植樹木,環境幽靜。 加多利山分有兩條主路,一為嘉道理道 (Kadoorie Avenue),另一是布力架街 (Braga Circuit)。前者為嘉道理家族的姓氏,多為獨立洋房,設圍牆大閘,保安嚴密,私隱度極高;後者是紀念與嘉道理家族頗有淵源,與上世紀九龍市區發展息息相關的土生葡人 J. P. Braga (1871-1944),大宅以三層高的分層戶為主,由林蔭包圍。 嘉道理家族自1880年來港發展至今,於1931年拍賣投得舊嘉道理中華電力總部旁的地皮,即現加多利山,佔地130萬平方呎。當年,Braga及艾利.嘉道理 (Elle Kadoorie) 對九龍發展潛力感樂觀,所以計劃於加多利山興建3幢洋房、1座平房和6間半相連的洋房,工程於1933年展開,1937年落成,1941年12月,34幢洋房與13個聖佐治閣單位相繼入伙。其配套設施包括全屋冷氣及套房連浴室,按當時條件來說,屬於最豪華的府第。 這個豪宅建築群,可以說是見證了戰爭與和平,蕭條與興盛。香港淪陷期間,物業被日軍佔據,戰後由英軍和皇家空軍入住。1946年開始民用,譬如紅磡黃埔船塢、怡和管理有限公司、太平洋行、通用電氣公司和中國海關等相繼租住。興建計劃因經歷戰爭曾一度中止,之後於50年代再大規模開發,至1959年底共建成57間洋房。住客來自企業、貿易、船務和航空業,反映當時香港經濟起飛的情況。 因着上世紀30年代的九龍市區發展,加多利山一帶為葡人聚居地,加多利山上則住有不少社會地位較高的葡人,且逐漸發展成享負盛名的豪宅區。嘉道理家族在加多利山擁有86幢洋房及近40個分層豪宅,佔加多利山約六成面積,而且皆是只租不賣。 加多利山綠樹林蔭,有如未被污染的寧靜小鎮,但又與繁榮的窩打老道及太子道相連繫,信步可達山下熙來攘往的旺角區,購物消閒或漫遊特色文化據點皆方便,趣味盎然,造就全港難尋的獨特理想居住環境,難怪出租的八成豪宅租客當中,大部分均為長期住客,令盤源更見珍罕,以至租金只升不跌,並屢創九龍區單一樓房租金新高。 加多利山上可供二手買賣的樓房多由業主早年購入自用,鮮有放盤,有興趣的買家即使資金充裕,也未必可以進駐成為業主,盤源較山頂豪宅還要矜貴罕有,可謂一宅難求。.

新!!: 亞皆老街和嘉道理道 · 查看更多 »

單立文

單立文(Pal Sinn Lap Man,),香港音樂人、演員和節目主持,現為無綫電視基本藝人合約藝員及伯樂音樂學院流行音樂演奏系導師。.

新!!: 亞皆老街和單立文 · 查看更多 »

冠君產業信託

冠君產業信託()是香港鷹君集團分拆的房地產信託基金。 冠君產業信托的投資组合裏有兩項資產,其中一項是位於香港中環的花旗銀行廣場可出租總面積的95.7%。另一項是在2008年2月14日以125億港元購入的位於香港旺角的朗豪坊的商場及寫字樓部份。 冠君產業信托上市時以每基金單位5.1元訂價,集資近63億元,2006年5月24日正式上市。上市後鷹君集團、嘉里建設及永泰亞洲分別持有冠君49.2%、4.2%及1.6%的股權。 鷹君資產管理(冠君)有限公司為冠君產業信託的管理人,負責制定冠君產業基金的投資及融資策略,資產優化、收購及出售的制度,並整体管理冠君產業基金旗下物業。.

新!!: 亞皆老街和冠君產業信託 · 查看更多 »

啟德1號

啟德1號(One Kai Tak)是一個位於香港九龍啟德發展區沐安街與沐寧街交界,由兩幅「港人港地」地皮組成的住宅項目,地政總署於2013年3月推出招標,最終由中國海外發展有限公司一併投得兩地,並將項目命名為「啟德1號」,由梁黃顧建築師(香港)事務所設計,預計2017年第2季落成。 發展商在2013年6月各以22.7億港元的代價投得該兩幅土地,以樓面地價計分別為每平方英尺5,427及4,913港元,當時業界預計以實用面積計每平方英尺樓面售價可達約1.3萬港元。 由於香港政府已沒有再推出「港人港地」項目,這措施便實際上停止,發展局局長更稱政府無打算再推出「港人港地」,啟德1號遂成為迄今僅有的「港人港地」發展項目。.

新!!: 亞皆老街和啟德1號 · 查看更多 »

公主道

公主道(Princess Margaret Road),舊稱楠道(Nairn Road),是香港1號幹線的一部份,位於九龍西部,南接香港海底隧道紅磡出口的康莊道,通往紅磡繞道的公主道連接路及漆咸道南,中段經過京士柏,並在何文田或紅磡灣的十二號山與採石山之間穿過。穿越何文田後,北接位於何文田窩打老道。全線為三線雙程分隔道路,部份路段為行車天橋。.

新!!: 亞皆老街和公主道 · 查看更多 »

公共交通協調政策

公共交通協調政策是香港政府運輸署於1985年推行的一項公共交通政策,目的是鼓勵新界市民使用鐵路出入市區,亦減少市區的交通流量,可謂早期的「保鐵政策」及三年一改政策。 香港政府在1990年發表的《邁向21世紀: 香港運輸政策白皮書》中,對公共交通協調政策有以下描述: 公共交通工具的協調政策,旨在讓不佔用路面或能夠經濟地使用路面的交通工具優先使用道路,並盡量減低惡性競爭。如果缺乏適當協調,在需求量大的地區,若干交通服務會供過於求,這樣不但會令繁忙的道路更加擠塞,而且會危害各類公共交通工具的經營能力和效率,導致加價,最終使乘客選擇減少,以及在人口少的地區構成交通服務不足的惡性循環。.

新!!: 亞皆老街和公共交通協調政策 · 查看更多 »

先達廣場

先達廣場(Sin Tat Plaza)位於香港九龍旺角亞皆老街83號先施大廈地下至2樓,是香港一個專門售賣手提電話和數碼產品的商場。.

新!!: 亞皆老街和先達廣場 · 查看更多 »

先施

先施(Sincere,)是香港第一間華資百貨公司,1900年1月8日由在澳洲开果栏致富的香山(今广东中山)籍华侨馬應彪創辦,是香港早年規模最大的百貨公司,亦為香港零售業創下多項創舉。先施的名字取自四書《中庸》篇「先施以誠」(原文:“經營之道,必先以誠施於人,而取信於人”)。先施的少東馬文輝是主張脫離英國政府殖民,香港民主運動與香港自治運動和香港獨立運動等活動的重要人物。.

新!!: 亞皆老街和先施 · 查看更多 »

珠海學院

海學院(Chu Hai College of Higher Education,簡稱CHCHE)是香港一所具有學士學位頒授資格的認可專上學院,同時與台灣、中國大陸或海外大學合辦課程,開辦一系列學士、碩士、博士課程。 因其名稱與位於廣東省的珠海市同以「珠海」一詞起名,外界容易將兩者混淆。唯據官方指出,學院1947年創校並取名珠海,乃冀學生能若「珠」之晶瑩璀璨,如「海」之浩蘊深藏,比起1979年才建市的珠海市更早起用「珠海」之名,與珠海市除名稱相近外沒有任何關係。該校更為香港歷史最悠久的私立大專院校。.

新!!: 亞皆老街和珠海學院 · 查看更多 »

砵蘭街

砵蘭街(Portland Street)是位於香港旺角的一條街道,為了紀念兩度成為英國首相的威廉·卡文迪許-本廷克兼於1927年而命名。香港政府在1927年至1930年於憲報公佈的街道名字中,已經記載著把此街道命名為砵蘭街的日期是1927年11月25日,坊間有一說是因砵蘭土(硅酸盐水泥,又名波特蘭水泥)而命名,實為訛傳。 有人稱砵蘭街為「聲色犬馬、龍蛇混雜」之地,並且視此街是沒有得到香港政府認可的紅燈區;其實夾雜在長長的砵蘭街中的各式商舖有戲院、唱片店、洋服店、長生店、皮革店、燒豬店、道堂、雜貨舖、藥材舖、舊書舖、印刷舖、疋頭店、建築裝修材料店、室內設計室、華洋酒辦店、各中西式食肆及學校等,所以不應把砵蘭街簡單地視作紅燈區。.

新!!: 亞皆老街和砵蘭街 · 查看更多 »

秦煌

(Chun Wong;),本名梁日成,香港資深实力派甘草演員,其妻為資深廣播人莫佩雯(《勁草嬌花》的原唱者)。現為香港無綫電視基本藝人合約藝員。.

新!!: 亞皆老街和秦煌 · 查看更多 »

第一手真相

《第一手真相》(Facts)是香港亞洲電視的一個電視節目,亦是香港電視史上首個由市民發掘真相的互動節目,第一輯節目由2006年12月4日起至2007年6月29日共150集。而第二輯節目已於2007年8月13日至10月5日逢星期一至五晚上10時正至10時30分在亞洲電視本港台播出,節目主持是陳啟泰、袁文傑、林韋辰及陳展鵬,外景主持是秦啟維、李可瑩、黃慧敏、翟鋒、甄思羽、曾敏及伍偉樂,節目監製是賴華民及米惠邦。第一輯節目平均有6點收視,一度錄得平均8點收視,而第二輯節目平均只有3點收視。.

新!!: 亞皆老街和第一手真相 · 查看更多 »

紅磡車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紅磡車站公共運輸交匯處(英文:Hung Hom Station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九巴稱「紅磡鐵路站巴士總站」(Hung Hom Railway Station Bus Terminus),前稱「紅磡車站巴士總站」,是香港九龍油尖旺區紅磡灣紅磡站北面的巴士總站,1975年11月30日投入服務。現時有12條分別由九巴和城巴管理的巴士以該地為總站、5條途經之巴士路線和5條途經之小巴路線服務該區的居民、商戶和旅客。.

新!!: 亞皆老街和紅磡車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 查看更多 »

美孚巴士總站

美孚巴士總站(英文:Mei Foo Bus Terminus)是香港深水埗區其中一個主要的巴士總站,位於荔枝角大橋橋底,鄰近美孚新邨及港鐵美孚站。 巴士總站於1970年代落成,是九龍市區巴士路線的主要巴士總站之一。初時名為荔枝角(橋底)巴士總站,直至1980年代,香港地鐵荔灣站更名為美孚站後,本站在1985年5月31日才正名為美孚巴士總站。現在以美孚為終點站的巴士路線甚多,目的地差不多涵蓋全香港主要地區,亦是通宵巴士主要轉乘站。.

新!!: 亞皆老街和美孚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真善美村

真善美村(英文:Chun Seen Mei Chuen),是香港九龍城區馬頭圍富寧街5-55號由香港房屋協會發展及管理的甲類出租屋邨,由周耀年李禮之建築師工程師事務所設計。.

新!!: 亞皆老街和真善美村 · 查看更多 »

瑪麗醫院

麗醫院(Queen Mary Hospital)是一所位於香港香港島南區薄扶林的公立地區綜合醫院,並提供24小時急症服務,也是香港兩所教學醫院之一,為香港大學醫學院教學醫院。該院於於1937年4月13日啟用,是當時香港以至遠東地區規模最大的醫院之一。 瑪麗醫院由醫院管理局管理,隸屬港島西聯網,為聯網中的龍頭醫院及專科轉介中心。全醫院共有約1,440張床位及逾3,800名職員。該院設有24小時急症室服務、外科、器官移植、兒科、各類專科及復康護理服務。.

新!!: 亞皆老街和瑪麗醫院 · 查看更多 »

界限街

街(Boundary Street),是香港九龍半島一條東西向街道,連接深水埗區與九龍城區。道路始於深水埗南,中間穿越九龍塘南部和九龍仔,最後到達九龍城並連接太子道西。而界限街本身亦與太子道西大致平行。 殖民地時代,清廷割讓予英國的土地以此線為界,此線以南為割讓地(九龍),以北為租借地(新界)。.

新!!: 亞皆老街和界限街 · 查看更多 »

牛頭角巴士總站

牛頭角巴士總站(Ngau Tau Kok Bus Terminus)是位於香港九龍佐敦谷的巴士總站,亦是三條巴士路線的巴士總站,位於佐敦谷北道旁。.

新!!: 亞皆老街和牛頭角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盛德街巴士總站

九龍城(盛德街)巴士總站(英文:Kowloon City (Shing Tak Street) Bus Terminus)是香港九龍城區馬頭圍東部的馬頭圍邨夜合樓東面、盛德街西端的巴士總站,因位置近馬頭圍邨,故又可稱馬頭圍巴士總站。現僅1條九巴路線服務該區的居民和商戶。 值得留意的是,盛德街巴士總站雖以九龍城為名,但實際上並不在九龍城的範圍。.

新!!: 亞皆老街和盛德街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花園街

花園街是香港油尖旺區的一條富有特色的街道,位於九龍旺角東部,北至界限街,南至登打士街,與通菜街及洗衣街等街道平行。 現時這條街道是香港著名的購物區之一。位於亞皆老街以南的一段花園街,也就是「波鞋街」,整條街約150米長,有50多間售賣運動鞋和運動用品的店舖。旺角道至太子道西一段則為排檔區,售賣成衣、蔬菜和水果等。花園街一共分成三段。 明清時代,花園街是芒角村栽種花卉的地方。此外,根據歷史專家鄭寶鴻的考證:花園街曾是1910年代東方殷琴拿煙廠的花園。.

新!!: 亞皆老街和花園街 · 查看更多 »

銀禧花園

銀禧花園(Jubilee Garden)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火炭樂景街2-18號,由長江實業和僑光置業合組的宜賓地產發展公司在1979年8月以3億8300萬從九廣鐵路局手中投得發展權連實益擁有權,由王歐陽建築師事務所設計,是九廣鐵路第一個大型私人商住項目(但九鐵並非實益擁有人),也是沙田區一線藍籌屋苑之一,亦是火炭地區內龍頭盤之一。單位成交及放盤量較多,昔日以高尚住宅項目作為定位。物業大部分單位可享開揚沙田馬場景觀或九肚山山景。物業基座為港鐵東鐵綫何東樓車廠(主要用作維修及洗車的南廠),鄰近火炭站及馬場站。.

新!!: 亞皆老街和銀禧花園 · 查看更多 »

韓美洵

韓美洵,CBE(,),英國殖民地官員,1964年3月至1969年5月出任香港副輔政司,任內曾多次署任輔政司兼行政立法兩局當然官守議員。 韓美洵畢業於愛丁堡大學,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於1941年加入香港政府任職官學生,同年12月參與香港保衛戰。香港淪陷後,他以戰俘身份被日方囚禁,1942年9月與另外千餘名戰俘和其他被囚人士登上客貨輪里斯本丸,準備被押往日本從事苦工。不過,里斯本丸在10月1日駛至浙江舟山對開海面時遭美國海軍潛水艇用魚雷擊中,該船旋於翌日沉沒。是次海難造成多名戰俘喪生,但韓美洵成功獲救,此後他在日本繼續遭到拘禁,直到二戰於1945年結束為止。 戰後,韓美洵重新加入香港政府,1964年出任副輔政司前歷任首席助理華民政務司、助理輔政司、兩局秘書、副防衞司和人事處主任等職,期間又曾於1954年至1956年被借調到英屬洪都拉斯出任發展專員一職。返回香港後,他在1958年至1959年參與香港紋章的設計工作,1962年至1963年主持初級公務員薪酬調查,發表備受爭議的《韓美洵報告書》。在副輔政司任內,韓美洵曾應對六七暴動,並在暴動初期兼任港府內部的宣傳委員會主席一職。他在暴動過後負責評估事件和撰寫報告,以及處理個別滋事份子被港府引用緊急條例長期拘留的問題。韓美洵喜愛研究港府歷史,曾於1963年和1969年分別為港府出版《香港旗章、公印和紋章》和《香港政府部門:1841年-1969年》兩書。.

新!!: 亞皆老街和韓美洵 · 查看更多 »

韋雲淞

韋雲淞(1889年?——1954年冬)廣西容縣松山鎮松山村人,桂系將領。中华民国陆军上將,原名来松,字世栋,廣西陸軍講武堂軍校工兵科畢業。1944年桂林防衛戰,任城防司令官,因桂林失守被撤職。抗戰結束後居於廣西,任禁菸督辦;1949年流居香港,1954年冬因胃病於亞皆老街九龍醫院去世。.

新!!: 亞皆老街和韋雲淞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103線

過海隧道巴士103線是香港的一條過海隧道巴士路線,由九巴及城巴聯合營運,來往竹園邨及蒲飛路,途經天馬苑、樂富、九龍塘、何文田、銅鑼灣、灣仔、金鐘及半山區(堅道、般咸道、香港大學)。 過海隧道巴士103P線為103線的晨早特快班次。單--由蒲飛路開往旺角(染布房街)的特快過海隧道巴士路線,只於平日上午繁忙時間開出兩班,由九巴及城巴聯合營運。.

新!!: 亞皆老街和過海隧道巴士103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104線

過海隧道巴士104線是香港的一條日間過海隧道巴士路線,來往堅尼地城及白田,由九龍巴士及新世界第一巴士營運。.

新!!: 亞皆老街和過海隧道巴士104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106線

過海隧道巴士106線是香港的一條過海隧道巴士路線,由九巴和新巴聯合經營,來往黃大仙及小西灣(藍灣半島),途經新蒲崗、九龍城、馬頭圍、土瓜灣、紅磡、銅鑼灣、天后、炮台山、北角、鰂魚涌、太古城、西灣河、筲箕灣及柴灣。 過海隧道巴士106P線是106線的特快版本,來往小西灣(藍灣半島)和黃大仙,來回經東區走廊,往黃大仙方向不經康山至銅鑼灣,往小西灣方向不經銅鑼灣、鰂魚涌至筲箕灣,由九巴及新巴聯營,往九龍只於平日上、下午繁忙時間服務,往港島只於平日下午繁忙時間服務。 過海隧道巴士106A線也是106線的特快版本,由黃大仙開往太古(康怡廣場),經東區走廊,不經銅鑼灣至北角西,因營運時段關係由新巴獨家經營,只於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服務。.

新!!: 亞皆老街和過海隧道巴士106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108線

過海隧道巴士108線是香港九龍巴士獨自營運的一條過海隧道巴士路線,來往九龍灣(啟業)和寶馬山。.

新!!: 亞皆老街和過海隧道巴士108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111R線

過海隧道巴士111R線是香港的一條特別巴士路線,由灣仔(會展新翼)往觀塘(裕民坊),由新巴及九巴營運。.

新!!: 亞皆老街和過海隧道巴士111R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112S線

過海隧道巴士112S線是一條已取消的節日特別巴士路線,由銅鑼灣(興發街)往旺角(上海街),由九巴及新巴營運。.

新!!: 亞皆老街和過海隧道巴士112S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116線

過海隧道巴士116線是香港的一條來往慈雲山和東區鰂魚涌(祐民街)的過海隧道巴士線,途經斧山、新蒲崗、九龍城、土瓜灣、紅磡海底隧道、銅鑼灣、炮台山及北角。 本線部份用車車廂及報站系統被用作宣傳出前一丁、Visa、霸王防脫洗髮液、Scotch®神奇隱形膠紙、瑪花纖體,成為九巴在巴士車廂內宣傳商業廣告的主要路線。.

新!!: 亞皆老街和過海隧道巴士116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904線

過海隧道巴士904線是香港一條西區海底隧道日間巴士路線,由九龍巴士及新世界第一巴士營運,來往荔枝角及堅尼地城(卑路乍灣)。由於西區海底隧道新開辦的巴士路線全為獨營,而本線是由原有的過海隧道巴士105線改經西隧後分拆出來,故本線是少有的聯營西區海底隧道巴士路線之一。.

新!!: 亞皆老街和過海隧道巴士904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905線

過海隧道巴士905線是香港一條西區海底隧道巴士路線,來往荔枝角及灣仔北,由九龍巴士及新巴聯合營運,提供灣仔、金鐘、中環、上環及西營盤來往西九龍、大角咀、旺角、深水埗、長沙灣及美孚的過海隧道巴士服務。 其輔助線905P逢星期一至五上午繁忙時間提供服務,由荔枝角單--開往灣仔(港灣道),途經西九龍填海區一帶及大角咀。.

新!!: 亞皆老街和過海隧道巴士905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971線

過海隧道巴士971線是香港一條由新世界第一巴士獨營的西區海底隧道巴士路線,來往香港仔(石排灣)及西九龍新區的海麗邨。本線是新巴投得五條西九龍新區路線專營權當中,亦是唯一一條服務域多利道一帶的全日過海隧道巴士路線。 過海隧道巴士971R線為香港一條只在特定日子服務的過海隧道巴士路線,以循環形式運作,並以旺角為循環點,來往數碼港至旺角,主要服務對象為掃墓人士。.

新!!: 亞皆老街和過海隧道巴士971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H1、H1A、H2線

新巴H1線是香港人力車觀光巴士為品牌的觀光巴士路線。本線共有三條路線—H1、H1A及H2。 H1線「懷舊之旅」(Heritage Route),來往中環天星碼頭及尖沙咀(漢口道),往尖沙咀方向途經交易廣場、西港城、荷李活道、文武廟、中區警署、金紫荊廣場、紅磡海底隧道、佐敦道、尖沙咀,往中環方向途經銅鑼灣及灣仔。 H1A線「市集之旅」(Market Route),由中環天星碼頭單向前往尖沙咀(漢口道),途經金鐘、灣仔及銅鑼灣後,取道紅磡海底隧道前往油麻地(眾坊街)及旺角,繼而折返油麻地(上海街)及佐敦。 H2線「夜景之旅」(Night Scene Route),起訖點與H1相同,前身為H1線的夜間班次,往尖沙咀方向途經金紫荊廣場、紅磡海底隧道、佐敦道、尖沙咀,往中環方向途經油麻地、旺角、銅鑼灣及灣仔。.

新!!: 亞皆老街和過海隧道巴士H1、H1A、H2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H1S線

已停辦的新巴「人力車觀光巴士」H1S線,只於每年12月31日除夕夜開辦,來往及加連威老道98-100號,以類似循環線之方式途經灣仔北、佐敦、旺角、尖沙咀、銅鑼灣及金鐘,屬線的特別服務,供乘客在開篷巴士上迎接新年。.

新!!: 亞皆老街和過海隧道巴士H1S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H2S線

新巴「人力車觀光巴士」H2S線,只於每年12月31日除夕夜提供服務,來往及伊利沙伯中學,以類似循環線之方式順序途經金鐘、灣仔、佐敦、旺角、灣仔北及金鐘,屬線的特別服務,讓乘客在開篷巴士上迎接新一年來臨。.

新!!: 亞皆老街和過海隧道巴士H2S線 · 查看更多 »

聖三一座堂 (香港)

聖三一座堂,前名為聖三一堂,是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的主教座堂,也是香港聖公會在九龍半島的首間華人聖堂,及在香港的第三間聖堂(第一間聖堂為聖約翰座堂,第二間聖堂為聖公會諸聖座堂 (香港)),位於九龍馬頭涌馬頭涌道135號,聖公會聖三一座堂,為一座具有中國文藝復興式建築風格的教堂(另一座是銅鑼灣的聖馬利亞堂),現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新!!: 亞皆老街和聖三一座堂 (香港) · 查看更多 »

聖德肋撒醫院

聖德肋撒醫院位於香港九龍馬頭圍太子道西327號,是一所私立醫院,由法國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於1940年創立,故時常被稱之為「法國醫院」或「九龍法國醫院」。本院與另一所位於香港島的聖保祿醫院,或暱稱「香港法國醫院」的是姊妹醫院。.

新!!: 亞皆老街和聖德肋撒醫院 · 查看更多 »

聖嘉勒女書院

聖嘉勒女書院(St.,簡稱SCGS),是一所由天神之后傳教女修會於1927年創辦的、位於香港摩星嶺道50號的女子補助中學。 學校為英文中學,亦是香港補助學校議會的成員之一。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32位。.

新!!: 亞皆老街和聖嘉勒女書院 · 查看更多 »

荃灣綫

荃灣綫(Tsuen Wan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路綫編碼為TWL,連接香港島中西區的中環站,與新界荃灣區的荃灣站,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荃灣綫於1982年5月17日全綫通車,為前香港地鐵網絡中第二條通車的路綫。荃灣綫以北端的總站設於荃灣站而命名。荃灣綫共有16個車站,包括8個轉車站(尖沙咀站/尖東站包括在內),在路綫圖中以紅色代表。.

新!!: 亞皆老街和荃灣綫 · 查看更多 »

萬泰製衣

萬泰製衣(國際)有限公司(Manhattan Garments (International) Limited),以製衣起家,現已轉型為一間香港地產發展商。.

新!!: 亞皆老街和萬泰製衣 · 查看更多 »

鐵館

鐵館是於香港的舊式小型健身中心的俗稱,一般以師徒制度運作,學員大多數為男性,練習時多脫去上衣,於1970至1980年代盛極一時,於1990年代起拭微。由於競爭激烈,現時已經被連鎖中心邊緣化,尚存鐵館寥寥可數。.

新!!: 亞皆老街和鐵館 · 查看更多 »

青山公路

青山公路(Castle Peak Road),1911年動工、1920年全線建成,是香港新界地區第二條落成的公路,全長近52公里,分為22段,至今仍然是全香港最長的行車道路。青山公路南起九龍西部的深水埗,繞經新界西各區(葵涌、荃灣、屯門、元朗),北至新界東的粉嶺為止。作為新界地區舊環迴公路的西線,曾與東線大埔公路組成來往新界全境的交通要道。.

新!!: 亞皆老街和青山公路 · 查看更多 »

順天巴士總站

順天巴士總站(英文:Shun Tin Bus Terminus),位於觀塘區順天邨天榮樓、天樂樓中間,鄰近為順安邨,總站內設有分站令乘客前往各區。現時順天總站共有2條巴士路線及3條小巴路線作為終點站。.

新!!: 亞皆老街和順天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衞生防護中心

衞生防護中心(英文:Centre for Health Protection,縮寫:CHP)是香港特別行政區衞生署屬下的流行病防護中心,於2004年6月1日正式成立,負責加強香港市民對香港預防及控制各種流行疾病,包括傳染病的認識,並會調查各種流行疾病感染個案,監察疾病通報情況,以及與其他國家交換有關疾病感染個案情況。現任衞生防護中心總監為黃加慶醫生,顧問醫生為張竹君醫生。.

新!!: 亞皆老街和衞生防護中心 · 查看更多 »

西九龍總區總部

西九龍總區總部(英文:Kowloon West Regional Headquarters,縮寫:KW RHQ)為香港警務處西九龍總區總部及各主要部門的所在地,位處香港九龍九龍城區九龍城亞皆老街190號。於2013年,西九龍總區總部有204名警務人員和54名文職人員駐守。.

新!!: 亞皆老街和西九龍總區總部 · 查看更多 »

西洋菜街

西洋菜街(英文:Sai Yeung Choi Street)是香港九龍油尖旺區的一條著名道路,位於彌敦道及長沙灣道以東,通菜街(女人街)以西;南至登打士街開始,北至石硤尾聖方濟各天主堂及小學。.

新!!: 亞皆老街和西洋菜街 · 查看更多 »

馬頭圍

頭圍(Ma Tau Wai)位於香港九龍城區的中部,九龍城以南,靠背壟北面,以太子道西及馬頭涌道為界,主要為住宅區。.

新!!: 亞皆老街和馬頭圍 · 查看更多 »

馬頭圍邨

頭圍邨(英語:Ma Tau Wai Estate)是香港的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一個公共屋邨,由前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所興建,位於九龍九龍城區,於1962年入伙,是九龍城區內現存時間最長的屋邨,由新昌管理服務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

新!!: 亞皆老街和馬頭圍邨 · 查看更多 »

馬頭涌

頭涌(Ma Tau Chung)是香港九龍區地方,現今九龍城道以西、世運道及馬頭涌道以東,即宋皇臺及舊啟德機場西邊停機坪一帶。.

新!!: 亞皆老街和馬頭涌 · 查看更多 »

香港2006年11月

没有描述。

新!!: 亞皆老街和香港2006年11月 · 查看更多 »

香港6號幹線

6號幹線是連接香港西九龍和將軍澳的幹線公路,途經道路有中九龍幹線、東南九龍T2主幹道及將軍澳-藍田隧道,落成後將是第三條貫通九龍的幹線公路。已於2017年底動工興建,預計2021年落成通車。 該幹線將會可以大幅度減輕太子道東及西、呈祥道、龍翔道、漆咸道南及北、加士居道天橋、東九龍走廊、啟德隧道、觀塘道、觀塘繞道、亞皆老街、界限街、窩打老道、將軍澳道及將軍澳隧道的交通擠塞情況。此外,6號幹線一部分的將軍澳-藍田隧道完成後會成為將軍澳連接市區的第二條隧道,打破現時只有將軍澳隧道一條快速公路對外的局面。6號幹線與2號幹線(東區海底隧道九龍出入口)、3號幹線(油麻地海傍)和5號幹線(啟德隧道九龍灣出入口)連接。.

新!!: 亞皆老街和香港6號幹線 · 查看更多 »

香港半直通巴士路線

半直通路線是指香港的巴士路線,定線上會行經有巴士站的普通道路,但不會停站或只作有限停站的路線。.

新!!: 亞皆老街和香港半直通巴士路線 · 查看更多 »

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没有描述。

新!!: 亞皆老街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已結業戲院列表

以下是香港已結業戲院(包括粵劇及電影院)的列表。.

新!!: 亞皆老街和香港已結業戲院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三級歷史建築列表

香港三級歷史建築(Grade III historic buildings in Hong Kong)是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評級的香港歷史建築的第三個級別。在這個級別的建築物,被認為具若干價值, 並宜於以某種形式予以保存的建築物;如保存並不可行則可以考慮其他方法。 2005年,當局選取了1444幢歷史建築物,由專家小組進行深入評估,並向古物諮詢委員會提交擬定評級,供委員會考慮及審議。截至2015年9月17日,全港有451幢建築物被確定為三級歷史建築;另有33幢不屬於上述名單的建築物,獲評為三級歷史建築,兩者合共484幢。.

新!!: 亞皆老街和香港三級歷史建築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幹線編號系統

香港幹線編號系統,為香港各條公路幹線編配編號,方便市民認別有關幹線。.

新!!: 亞皆老街和香港幹線編號系統 · 查看更多 »

香港二級歷史建築列表

香港二級歷史建築(Grade II historic buildings in Hong Kong)是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評級的香港歷史建築的第二個級別。在這個級別的建築物,被認為具特別價值而須有選擇性地予以保存。 2005年,當局選取了1444幢歷史建築物,由專家小組進行深入評估,並向古物諮詢委員會提交擬定評級,供委員會考慮及審議。截至2015年9月17日,全港有329幢建築物被確定為二級歷史建築;另有20幢不屬於上述名單的建築物,獲評為二級歷史建築,兩者合共348幢。.

新!!: 亞皆老街和香港二級歷史建築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眼科醫院

香港眼科醫院(Hong Kong Eye Hospital,醫院管理局內部代碼:HKE)是一所香港公立眼科專科醫院,位於香港九龍九龍城區何文田亞皆老街147號K,於1992年開始啟用,前身是油麻地眼科。醫院提供全面性的眼科護理。.

新!!: 亞皆老街和香港眼科醫院 · 查看更多 »

香港特色街道名稱

香港交通四通八達,錯綜複雜,街道眾多,根據地政總署的紀錄,已經刊憲命名及年代太久遠而沒有刊憲命名的公共街道,再加上沒有刊憲命名的私家街道,共有逾4千條。道路的長度共達1,984公里。而街道的名稱亦五花八門。由於香港曾經是英國殖民地,所以當中亦有部份街道名稱以英國地名或人名而命名,不过在英国治下,亦有不少街道以中國地方名或城市名来命名,这种中西文化滙聚,互相包容,亦成为香港的特色文化的一部分;此外,有些街道名稱則以一些吉祥的用語或字眼來而命名。亦有不少是以香港開埠以來各行各業的興起及當地社區的發展而配合上的街道名稱。.

新!!: 亞皆老街和香港特色街道名稱 · 查看更多 »

香港青年關愛協會

香港青年關愛協會(Hong Kong Youth Care Association Limited),全稱香港青年關愛協會有限公司,簡稱青關會,香港激進建制派政治組織,常常會舉行反對法輪功的活動,並有被指控使用暴力.

新!!: 亞皆老街和香港青年關愛協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行人專用區

香港行人專用區是從2000年於香港開始實施,運輸署在多區與區議會合作經過連串的試行和可行性研究,實施行人環境改善計劃。行人專用區及悠閒式街道的實施範圍其中包括港島區的銅鑼灣、中環、灣仔、赤柱;九龍區的旺角、尖沙咀、佐敦、深水埗;以及新界區的石湖墟、元朗。.

新!!: 亞皆老街和香港行人專用區 · 查看更多 »

香港街道別名

香港有些街道擁有特定的主題、特色,下表列出這類街道:.

新!!: 亞皆老街和香港街道別名 · 查看更多 »

香港裁判法院

裁判法院(Magistrates' Courts)是香港最初級的刑事法院,可以聆訊的控罪包括簡易程序罪行和可公訴罪行,民事訴訟、較嚴重的可公訴罪行會移交至區域法院或高等法院原訟法庭審理。所有刑事案件的程序都是於裁判法院開始。與香港其他法院不同,裁判法院的裁判員稱為裁判官(1992年前則稱為裁判司),而非法官。 裁判法院在1992年前的名稱為裁判司署。.

新!!: 亞皆老街和香港裁判法院 · 查看更多 »

香港戲院列表

香港電影院數目由1993年的119間減少至2015年12月的47間,同一期間電影院座位數目亦由約122000個減少至約38000個。截至2018年2月,香港的常規戲院(電影院)共53間(不包括新光戲院大劇院),合共提供243個銀幕,接近40000個座位,另外亦有4間全新戲院正在籌備中,預計2018年年底前投入服務。 香港戲院主要由九間院線及數間獨立陣營戲院所組成,香港六大院線包括百老匯院線、MCL院線、UA院線、嘉禾院線、Cinema City和新寶院線,市場佔有率接近90%,而AMC院線和華懋電影院線旗下目前只餘一間戲院。英皇院線則在2017年開設首間香港戲院,預計共開設5間影院。 除常規戲院外,香港藝術中心電影院、香港電影資料館和香港太空館何鴻燊天象廳也是播放電影的熱門場所。藝術中心主要播放非主流電影,間中亦有主流電影播放;電影資料館主要播放懷舊電影和不同電影節的特選電影;而太空館則主要播放全天域電影。 香港部份文娛設施或學苑也有配備播放電影的場所,例如香港科學館演講廳、香港太空館演講廳、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北區大會堂等。香港不少民間組織或政治團體會不定期舉辦電影節和電影放映活動,除了租賃常規戲院播放電影外,也會在上述有電影播放設備的場所,甚至咖啡室、學校禮堂、教堂,或露天場所播放電影。.

新!!: 亞皆老街和香港戲院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旅遊景點

香港旅遊景點是香港境內最吸引香港本地、中國大陸及外國旅客的風景處及地點,包括太平山頂與維多利亞港等香港地標,特色建築、古蹟、主題公園,還有具有香港特式的博物館、食肆、街道及地區等。.

新!!: 亞皆老街和香港旅遊景點 · 查看更多 »

駐港英軍

港英軍(British Forces Overseas Hong Kong)是駐紮在香港的英國陸軍、英國皇家海軍和英國皇家空軍單位。1997年7月1日,駐港英軍在香港主權移交後全部撤離香港。撤軍前,軍事費用由英國政府及香港政府各自承擔一半。.

新!!: 亞皆老街和駐港英軍 · 查看更多 »

觀塘(雅麗道)巴士總站

觀塘(雅麗道)巴士總站(英文:Kwun Tong (Elegance Road) Bus Terminus)或稱觀塘雅麗道公共運輸交匯處(英文: Elegance Road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 Kwun Tong)是香港九龍觀塘區一個集鐵路和陸路交通服務於一身的公共運輸設施,位於牛頭角道西行線和港鐵牛頭角站旁,站內共有3個候車月台,供公共巴士、小巴和的士使用。巴士總站和分站及其統稱按照不同準則命名,在香港的公共運輸交匯處中較為罕見。 2009年7月12日起,配合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首階段工程,九龍巴士13M線總站由觀塘站遷到此處,89B線和95M線的停站位置亦需更改。 2010年12月1日起,根據《2010年吸煙(公眾衛生)(指定禁煙區)(修訂)公告》,把包括本站在內的129個露天及2個有上蓋建築物的公共運輸設施(即公共運輸交匯處或巴士總站)劃為禁止吸煙區。.

新!!: 亞皆老街和觀塘(雅麗道)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

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縮寫OCLP),簡稱和平佔中、佔領中環、佔中,中国官方贬称非法佔中,是由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及基督教新教牧師朱耀明於2014年9月28日起在香港發動的一場爭取真普選的政治運動。運動於2013年初開始醞釀,提出以公民抗命為手段,採取佔領香港金融區中環的交通要道的方式,來爭取符合《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能夠公平實踐「投票權」、「參選權」和「提名權」的行政長官和立法會普選。反對人士則擔憂活動受非理性行為影響,導致可能的暴力衝突會嚴重影響香港經濟和市民日常生活。 2014年9月26日晚上,學界罷課集會演變成重奪「公民廣場」行動,為接下來的一連串公民抗命揭開序幕。發動罷課及重奪「公民廣場」行動的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及學民思潮在翌日(9月27日)繼續於添美道集會,而「和平佔中」發起人戴耀廷因應當晚形勢,於9月28日凌晨1時40分宣佈正式啟動醞釀1年8個月的佔領中環,並且以佔領政府總部開始,反對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提交給全國人大常委會的201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提名方案,要求全國人大常委撤回8月31日之政改決議,以及香港政府重啟政改諮詢、重交政改報告。啟動佔中後,警察在同日上午開始封鎖政府總部,令示威者無法前往添馬艦支援佔領人士,導致群眾於下午衝出夏慤道等主幹道。防暴警察在當日傍晚展開驅散行動,施放大量催淚彈鎮壓,結果激發民憤,導致示威活動在當晚蔓延至旺角及銅鑼灣等人流密集的地區,隨後更一度擴散至尖沙咀(但僅佔據3日便告失守)。 由於大量參與者以雨傘阻擋警察所使用的胡椒噴霧,而佔領旺角、銅鑼灣、尖沙咀行動均由市民自發,佔領人士不再承認「和平佔中」、學聯、學民思潮為大會,同時行動亦偏離原有模式,原先倡議的「一波又一波」抗爭行動變成長期佔據。加上由外媒使用的「雨傘革命」、「雨傘運動」名稱獲得佔領人士普遍接受,行動逐漸演變成「雨傘革命」。由於以上原因,加上佔領地不是由中環開始,因此有人認為「佔領中環」從未發生。佔中發起人之一的戴耀廷亦補充,「雨傘運動」並非由「和平佔中」發起,概念上亦有分別;於自首當日更指「雨傘運動」的出現替代了「和平佔中」,他認為佔中是否結束意義已經不大。「和平佔中」3位發起人於12月3日自首,但警方未有拘留或正式起訴;而「雨傘運動」在12月15日以銅鑼灣佔領區及立法會示威區清場作結,此前旺角佔領區在11月25至27日遭到警方清場,而添馬艦、金鐘、中環、灣仔佔領區亦在12月11日被清場,導致佔領區大幅縮小至僅餘立法會示威區。.

新!!: 亞皆老街和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 · 查看更多 »

賴廉士

賴廉士爵士,CBE,ED,JP(Sir Lindsay Tasman Ride,),來自澳洲的香港生理學家、軍人和大學行政人員。他在太平洋戰爭期間指揮英軍服務團,戰後在1949年至1964年出任第五任香港大學校長。 賴廉士早年曾經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退伍後於1919年入讀墨爾本大學,主修醫學。他在1922年以羅德學人身份前往牛津大學深造。自1928年起,賴廉士歷任香港大學生理學系主任、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和香港政府醫務委員會委員等職。1941年12月香港淪陷後,他一度淪為戰俘,但旋於翌年1月成功逃脫,並在同年7月於廣東曲江(今韶關市一帶)創立英軍服務團,主要負責在華南地區蒐集情報、營救身處香港的人士、以及把藥物和其他必要物資偷運到香港的集中營內。 第二次世界大戰完結後,賴廉士返回香港大學任教,並在1949年至1964年間出任校長一職,是港大歷史上在任時間最長的校長。在任內,他協助把港大從戰後百廢待舉的局面恢復過來,使大學的規模得以急速擴展。到1961年的時候,港大學生人數增至2,000人,是1941年香港淪陷前夕的四倍。在工作以外,賴廉士興趣廣泛,且熱衷體育活動和音樂,他生前也十分關注澳門的基督教墳場,曾對場內的先人資料加以整理,他身後的骨灰也是灑落於墳場之內。 賴廉士生前曾在1942年、1944年和1962年先後獲英廷頒授OBE勳銜、CBE勳銜和爵士勳銜。在1965年,他又獲香港大學頒授名譽法學博士學位和委任為終身校董,以表揚他在二戰期間和在港大校長任內的工作。.

新!!: 亞皆老街和賴廉士 · 查看更多 »

麥花臣場館

麥花臣場館(Macpherson Stadium),由香港遊樂場協會管理,是香港九龍油尖旺區歷史悠久室內體育場館,在2008年拆卸並於2013年重新開放。固定座位1,500個,若加臨時座椅最多可容納2,000人。 前名伊利沙伯女皇二世青年遊樂場館,簡稱伊利沙伯青年館、伊館、九龍伊館、九伊或舊伊館,位於香港九龍旺角染布房街38號一樓,毗連麥花臣遊樂場。.

新!!: 亞皆老街和麥花臣場館 · 查看更多 »

麥花臣遊樂場

麥花臣遊樂場 (Macpherson Playground)位於香港九龍旺角洗衣街59號,毗連麥花臣室內場館,是油尖旺區一個露天運動場地。設有1個七人小型足球場及2個籃球場(可用作排球場),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新!!: 亞皆老街和麥花臣遊樂場 · 查看更多 »

麗閣巴士總站

麗閣巴士總站(英語:Lai Kok Bus Terminus)位於香港九龍深水埗區深水埗東京街麗閣邨麗葵樓及麗閣商場外,對面為長沙灣邨,為一個露天坑狀巴士總站。現時有2條巴士路線以此為總站。.

新!!: 亞皆老街和麗閣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迪士尼樂園巴士N21R線

城巴N21R線是香港一條已取消的巴士路線,由迪士尼樂園往大角咀(維港灣),只於「迪士尼黑色世界」活動節目散場後提供服務。 由於在活動舉行的日子,迪士尼樂園開放時間會延長至晚上十一時,為免散場時段客量導致R8及接駁的城巴機場/北大嶼山路線受到壓力,因此開辦本路線以疏導散場人潮。 本路線曾成為城巴唯一一條有能力與港鐵迪士尼線作有限度競爭的迪士尼巴士路線,然而隨著萬聖節入場人數逐漸下降,加上運作成本不斷增加,最終支撐不住,於2013年1月24日起隨R11及R22線一併停止服務(2012年10月31日為最後一天服務)。.

新!!: 亞皆老街和迪士尼樂園巴士N21R線 · 查看更多 »

迪士尼樂園巴士R21線

城巴R21線是香港的一條已取消巴士路線,來往紅磡(海逸豪園)及香港迪士尼樂園,去程途經大角咀,回程途經海麗邨及西九龍新區,提供紅磡海逸豪園、黃埔花園、紅磡車站、尖沙咀、佐敦、油麻地及旺角往來香港迪士尼樂園的巴士服務。.

新!!: 亞皆老街和迪士尼樂園巴士R21線 · 查看更多 »

郭炳湘

郭炳湘(洋名:Walter Kwok,),香港企業家,帝國集團創辦人兼主席,籍貫廣東中山石岐五桂山石鼓村,新鴻基地產聯合創辦人郭得勝長子,郭炳江、郭炳聯之兄長。郭氏兄弟是香港第二大富豪,排名僅次於李嘉誠,身家達240億美元,折合1873億港元。 郭炳湘幼時家族經營雜貨批發等。他本人曾赴英國升學,並獲得英國倫敦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土木工程系碩士學位及成為英國土木工程師學會會員及香港工程師學會會員。 在企業方面,1990年11月15日至1997年5月8日期間,郭炳湘分別出任九龍巴士有限公司及龍運巴士有限公司董事。1997年9月4日起,郭氏出任九龍巴士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郭氏曾任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現為新意網集團有限公司非執行董事、威信(香港)停車場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鴻昌進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香港地產建設商會董事、東尖沙咀地產發展商聯會有限公司董事及香港酒店業聯會名譽司庫。 在社區參與方面,他為香港公益金歷屆董事委員會主席、衛奕信勳爵文物信託委員、青年總裁協會(中國分會)會員及太平洋地區經濟理事會——中國香港委員會會員。他亦是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碩士課程顧問委員會委員及香港科技大學顧問委員會榮譽委員。他亦被選為中國北京市及廣州市榮譽市民、中國全國政協委員會委員和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

新!!: 亞皆老街和郭炳湘 · 查看更多 »

葉問

葉問(Yip Man,)原名葉繼問,香港身份證上的名字為葉溢,祖籍廣東南海羅村鎮聯星譚頭村,出生於佛山,共有一妻一妾,三子二女合共五名子女。為詠春發揚人,師承陳華順及師伯梁璧,於1950年代在香港發揚詠春拳,被讚譽為「打手王」。他是武打巨星李小龍師父。葉問生平惟一入室弟子為招允,生前曾送他牌匾「詠春正統」,今牌匾仍掛在招允之子招鴻鈞武館上。招允的惟一入室弟子為尹冠中,也自成一個門派。除了武術家身份之外,也具有中華民國國軍上校軍銜。.

新!!: 亞皆老街和葉問 · 查看更多 »

邵氏大廈

邵氏大廈是香港一座已拆卸的建築物,原址位於九龍旺角彌敦道及快富街交界,鄰近彌敦道與亞皆老街交界,現址為旺角中心。.

新!!: 亞皆老街和邵氏大廈 · 查看更多 »

醫院管理局

醫院管理局(簡稱醫管局;Hospital Authority,縮寫作 HA)是一個香港法定機構,負責管理香港公立醫院及診所,執行香港政府的公共醫療政策,並向香港政府提出包括醫院收費及所需要資源等相關政策建議,以及培育訓練醫療人員、進行醫院服務相關研究等。 醫院管理局由內部多個委員會組織而成,向香港政府衞生首長(今食物及衞生局局長)負責。截至2018年4月1日,醫管局管轄43間公立醫院和醫療機構、48間專科門診及73間普通科門診。截至2017年12月31日,醫管局合共提供28,329張病床,僱員人數約76,000人。各醫院及門診按其所屬區域,劃分為七個醫院聯網。.

新!!: 亞皆老街和醫院管理局 · 查看更多 »

重奪「公民廣場」行動

重奪「公民廣場」行動是指2014年9月26日晚上,由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和學民思潮發起衝入政府總部東翼迴旋處(坊間稱之為「公民廣場」)的公民不服從行動。在這之前,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和學民思潮已經發動2014年香港學界大罷課,進而要求實施真普選。其中罷課學生反對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交的政治改革報告,爭取201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的「公民提名」、廢除香港立法會功能組別,並且要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撤回8月31日就2016年及2017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的決議。在罷課集會結束後不久,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突然號召學生衝入「公民廣場」,與此同時香港專上學生聯會事先部署的成員亦展開突襲行動。 集會人士隨即兵分兩路分別推開香港立法會停車場出入口大門,或者經由立法會綜合大樓旁的通道,攀越3公尺高的圍欄進入已經被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封鎖的「公民廣場」。與此同時,抗議學生除了重申先前的罷課訴求外,亦宣布對於行政署突然興建鐵欄以圍封政府總部「公民廣場」的不滿,要求重新開放「公民廣場」予以公眾集會。儘管有約百名學生和市民越過政府總部圍欄再次佔領「公民廣場」,不過在這過程中黃之鋒等13名參與行動人士則遭到警方逮捕。儘管警方多次使用胡椒噴霧嘗試驅離現場示威人士,大量原先參與罷課集會的市民保護廣場內的學生,試圖反包圍現場警方並且阻絕增援警力進入。 同時大量聲援民眾也陸陸續續聚集在「公民廣場」以支援學生,最終警方決定部署防暴警察進駐政府總部。9月27日下午1時20分,警方實施清場行動而總共拘捕74人,年齡則介在16歲至58歲之間。不過隨後香港專上學生聯會與學民思潮仍號召民眾在當天晚上8時至11時發起集會,要求釋放遭到逮捕的學生。對此警方則在政府總部附近封鎖海富中心和中信大廈行人天橋與多條道路以阻攔市民聲援,並以妨礙公務為由使用胡椒噴霧驅散行人天橋上的市民。不過仍然有大批市民留守在添美道、龍匯道、立法會停車場和中信大廈附近與警方對峙,許多參與集會的民眾市民亦自行準備保護措施,避免受到警方胡椒噴霧的攻擊。 當天晚上,大台表示不包含反包圍警方的群眾,總共有超過50,000人參與集會;後來因為場外反包圍警察人數眾多,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宣佈修正參與人數至80,000人。在集會結束後仍然有許多示威群眾留守而未散去,爾後同樣爭取普遍選舉的大型政治抗爭運動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提早在9月28日凌晨1時40分宣佈正式啟動。稍後9·28催淚彈驅散行動引發大量民眾不滿,導致佔領規模擴大至銅鑼灣、旺角等其他地區,進而演變成雨傘革命。不過由於公民不服從行動在重奪「公民廣場」行動中已經展開,因此也有傳播媒體把這行動歸入雨傘革命內。.

新!!: 亞皆老街和重奪「公民廣場」行動 · 查看更多 »

苗可秀

苗可秀,出生于香港,香港著名女演员、主持人。.

新!!: 亞皆老街和苗可秀 · 查看更多 »

雨傘運動佔領區

傘運動佔領區(2014年9月26日至2014年12月15日,歷時共81日),是指在香港人在爭取香港真普選的「雨傘運動」(或稱「佔領行動」、「佔領運動」)期間,位於添馬、金鐘、中環、灣仔、銅鑼灣、旺角、尖沙咀等地的4大佔領區。2014年12月11日警方清場時,拆毀的帳篷、黃色巨傘及欄杆等物件,被運往中環填海區地盤內。 佔領人士于2014年9月29日至10月1日多達20萬人,是全場民主運動的高峰期,但于2014年12月15日僅餘數十人。指挥中心分别在添美道学联“命运自主”大台和夏慤道“雨伞广场”大台。区域内人群以「命运自主」、「抗命不认命」、「我要真普选」、「We will be back」(我們會回來的)为座右铭。.

新!!: 亞皆老街和雨傘運動佔領區 · 查看更多 »

雨傘革命

傘革命(Umbrella Revolution),又稱雨傘運動(Umbrella Movement)或佔領行動(Occupation Movement),是指於2014年9月26日至12月15日在香港發生的一系列爭取真普選的公民抗命運動。示威者自發佔據多個主要幹道進行靜坐及遊行,佔領區包括金鐘、添馬艦、中環、灣仔、銅鑼灣、旺角及尖沙咀,其主要訴求為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撤回2017年行政長官選舉及2016年立法會選舉框架和候選人提名方案,爭取行政長官選舉的公民提名權,以及廢除立法會功能組別。運動的主要象徵是黃色的雨傘,源於示威者面對警方以胡椒噴霧驅散時使用雨傘抵擋,媒體因而稱此運動為「雨傘革命」或「雨傘運動」。 這次抗爭運動是香港歷史上最大型的公民抗命運動。香港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在12月進行的「香港民意與政治發展」第4輪民調中訪問超過1,000名15歲以上市民,其中超過20%受訪者表示曾參與佔領。該中心按上述數據進行人口加權計算,推算整場運動的參與人數可能達到120萬人,佔全香港人口的1/6,是香港史上第二大規模的社會運動,僅次於1989年聲援八九民運的150萬人全球華人大遊行。運動在首3日為最高峰,9月29日至10月1日期間每晚均有超過20萬人參與佔領,是繼同年七一大遊行51萬人上街後,最大型的示威行動。但示威者的訴求全部被拒絕,運動以失敗告終。 此次運動衍生自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學聯)和學民思潮發起的罷課集會。9月26日晚上的重奪「公民廣場」行動揭開運動的序幕,8萬人集會聲援學生及抗議警方出動防暴警察對付示威者,並逼使「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和平佔中)提前於9月28日凌晨正式啟動。同日黃昏,防暴警察施放催淚彈驅散示威者,更一度舉起開槍警告旗,結果激發強烈民憤,使佔領行動由添馬艦、金鐘、中環、灣仔蔓延至旺角及銅鑼灣,更於10月1日擴散至尖沙咀。旺角、銅鑼灣、尖沙咀的佔領人士並不承認「和平佔中」、學聯、學民思潮為大會組織方,同時行動亦偏離原有模式,由「一波又一波」抗爭變成長期佔據。這一連串佔領運動亦遭到不少市民的反對,他們指佔領人士嚴重阻塞交通,影響生活和經濟。 各個佔領區的持續時間各不相同,最短的是尖沙咀佔領區,只維持3日。其他佔領區持續的時間較長,大多由警方、執達主任等清場。旺角佔領區被佔據近2個月,在11月25日至27日遭警方武力清場,期間示威者順著被驅散之方向開拓新戰線,導致當時亦為佔領區面積最大之時,之後示威者改為「流動佔領」。金鐘、添馬艦、中環、灣仔的佔領區範圍最廣闊的時候是在9月28日至10月1日,達到人數最高峰時期,佔領區之後縮小,令灣仔在運動早段亦告失守;但除龍和道及金鐘道外,大範圍清場一直拖延至12月才進行。中環在12月11日上午被執達主任清場,金鐘夏愨道、添美道在同日下午由警方清場,使佔領區大幅縮小至僅餘立法會示威區外的行人通道。佔領行動持續79日、即超過2個半月後,最終在12月15日以銅鑼灣佔領區及添馬艦立法會示威區被全面清場作結。清場後佔領人士改用「流動佔領」、「抗租拆稅」等不合作運動延續抗爭,而部份示威者仍分別佔領添美道「公民廣場」至立法會一段行人路半年,以及佔領英國駐港總領事館外行人路超過3個月。 除雨傘外,黃絲帶亦為此次抗爭運動的主要象徵物。這是源於9月1日民間人權陣線(民陣)因應人大常委就香港2016、2017政改的決議而發起的「還政於民,落實普選」黃絲帶行動。有市民發起將黃絲帶繫上香港各處的行道鐵欄上,亦有不少網民在Facebook等網站以黑底黃絲帶的圖片為頭像來響應運動。 同年11月29日,美國《紐約時報》與台灣中研院學者徐斯儉皆認為,佔中運動影響了台灣的九合一選舉,選舉結果顯示執政黨(中國國民黨)潰敗,臺灣的選民表達他們對中國大陸的不安之感已經升高。.

新!!: 亞皆老街和雨傘革命 · 查看更多 »

雨傘革命時間軸 (2014年10月)

本条目记录2014年10月雨傘革命的佔領情況、細節。.

新!!: 亞皆老街和雨傘革命時間軸 (2014年10月) · 查看更多 »

雨傘革命時間軸 (2014年11月)

本条目记录2014年11月雨傘革命的佔領情況、細節。.

新!!: 亞皆老街和雨傘革命時間軸 (2014年11月) · 查看更多 »

雨傘革命時間軸 (2014年12月)

本条目记录2014年12月雨傘革命的佔領情況、細節。.

新!!: 亞皆老街和雨傘革命時間軸 (2014年12月) · 查看更多 »

通菜街

通菜街(英文:Tung Choi Street)是香港油尖旺區的一條著名道路,位於旺角彌敦道之東,北至界限街,南至登打士街。現時這條街道是香港著名的購物區之一,全長1260米。.

新!!: 亞皆老街和通菜街 · 查看更多 »

進教之佑堂

進教之佑堂(英語:Mary Help of Christians Church)是一座香港天主教教堂,屬天主教香港教區,由慈幼會管理。位於九龍天光道16號(鄧鏡波學校),建立於1953年。.

新!!: 亞皆老街和進教之佑堂 · 查看更多 »

陳浩德

陳浩德(Peter Chan Ho Tak,),人稱「金曲金童子」,香港男歌手、香港藝人高爾夫協會成員。他是香港開最多演唱會的老牌歌手之一,於1972至1975年因〈悲秋風〉、〈囑咐話兒莫嫌煩〉/〈分飛燕〉等歌曲一炮而紅。他在面書(facebook)上有一個名為「陳浩德歌迷會 Chan Ho Tak Fans Club」的專頁,而其歌迷會早於1970年代初出道時已經組成,至今仍然活躍。此外,由於其唱片《分飛燕》和許冠傑的唱片《鐵塔凌雲》同為1972年較早在本地推出的粵語流行曲作品,故此兩人並稱為香港流行音樂創始人。.

新!!: 亞皆老街和陳浩德 · 查看更多 »

恒生113

恒生113是香港一座商業大廈,位于九龍旺角亞皆老街113號,樓高30層,於1996年落成。 恒生113原名是亞皆老街113號。2013年3月,恒生銀行以29億港元向南豐集團收購亞皆老街113號。其後,亞皆老街113號易名為恒生113,成為恒生銀行的後勤辦公室。.

新!!: 亞皆老街和恒生113 · 查看更多 »

李成昌

李成昌(Lee Shing Cheong,),香港無綫電視(TVB)資深藝員。1979年第八期無綫電視藝員訓練班畢業後,正式加入了無綫電視成為旗下演員,現為無綫電視基本藝人合約藝員。.

新!!: 亞皆老街和李成昌 · 查看更多 »

東華學院

東華學院(英文:Tung Wah College,簡稱TWC,東華),由香港慈善團體東華三院創辦,為香港一所獲政府認可,以自負盈虧方式營運的專上學院,成立於2010年。 2011年,該學院獲准依香港法例第320章《專上學院條例》註冊,並獲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准頒授大學學位。.

新!!: 亞皆老街和東華學院 · 查看更多 »

梁天琦

梁天琦(Edward Leung Tin-kei,)出生於湖北省武漢市,香港本土派政治人物。本土民主前線前發言人,以及本土派網絡媒體平台Channel i創辦人。於2017年12月辭任發言人一職和宣佈退黨。 其畢業於香港大學文學院,主修哲學;副修政治及公共行政。其代表本民前參與2016年香港立法會新界東地方選區補選,期間發生旺角事件,最終高票敗選。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因選舉主任認為他沒有放棄支持香港獨立而被取消參選資格。2018年,參演紀錄片《地厚天高》,而於被判暴動罪入獄後,紀錄片導演林子穎對電影結局與現實的不同而感到無奈。.

新!!: 亞皆老街和梁天琦 · 查看更多 »

梁家榮

梁家榮(),現任香港特區政府廣播處長,曾任亞視新聞高級副總裁、無綫新聞經理與記者。.

新!!: 亞皆老街和梁家榮 · 查看更多 »

模範英文中學

模範英文中學(英文:Moral Training English College,縮寫:MTEC),是香港一間由潮州華僑於1959年創立的、已結束營辦的私立男女子中學,最初的校舍位於太子道西233至235號,即現在太子大廈的位置。該校後來因應校舍設施不足與面積細小而搬遷到亞皆老街 108至110號。之後又因為要擴張校舍而於梭椏道(香港培正中學對面)17號設立分校,不久再搬到九龍塘牛津道。其九龍塘舊址校舍現由啟思小學繼續使用。.

新!!: 亞皆老街和模範英文中學 · 查看更多 »

樂華巴士總站

樂華巴士總站(Lok Wah Bus Terminus)是香港觀塘區北面最大型的巴士總站,現有4條巴士路線以本站為總站,附近亦有2條小巴路線,位於樂華邨通道附近,鄰近樂華商場和樂華邨奐華樓。.

新!!: 亞皆老街和樂華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櫻桃街

櫻桃街(Cherry Street)是香港的一條道路,位於西九龍大角咀,東端連接亞皆老街,西端則連接櫻桃街迴旋處及海輝道。.

新!!: 亞皆老街和櫻桃街 · 查看更多 »

欣榮街臨時巴士總站

油塘(欣榮街)巴士總站(Yau Tong (Yan Wing Street) Bus Terminus),通稱油塘巴士總站,官方名稱欣榮街臨時巴士總站,位於香港觀塘區油塘欣榮街,鄰近鯉魚門邨、油塘中心、油美苑、鯉魚門廣場、大本型。此站提供來往九龍市區、屯門、北大嶼山及香港國際機場的巴士服務,現已改建為鯉魚門邨公共運輸交匯處,上蓋物業為鯉魚門邨鯉旺樓。此站停用前有8條巴士路線以此站為總站,並有1條巴士路線途經此站。 而在清明節及重陽節服務的14S線,亦標示以油塘為總站,但實際上是在附近的鯉魚門道近油塘邨及高超道停站。.

新!!: 亞皆老街和欣榮街臨時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水渠道

水渠道(英文:Nullah Road)是香港一條道路,位於九龍旺角始創中心及聯合廣場旁,連接太子道西與彌敦道,途中被西洋菜南街、通菜街及花園街貫穿。.

新!!: 亞皆老街和水渠道 · 查看更多 »

油塘公共運輸交匯處

油塘公共運輸交匯處(Yau Tong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區油塘高超道大本型港鐵層,對面為油塘中心,下方為港鐵觀塘綫及將軍澳綫的行車隧道,為一個室內坑狀公共運輸交匯處,通過大本型商場連接油塘站A2出口,並設有升降機及樓梯連接油塘邨。此總站於2012年7月2日起啟用,以取代2002年啟用的欣榮街臨時巴士總站。 雖然九龍巴士14S線以「油塘」為總站,但實際上並非停靠此站,而是在附近的鯉魚門道近油塘邨及高超道停站。.

新!!: 亞皆老街和油塘公共運輸交匯處 · 查看更多 »

油尖旺區

油尖旺區(Yau Tsim Mong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之一,位處九龍半島西南部。根據2016年中的人口統計,油尖旺區的人口有342,970人。油尖旺區是香港十八區中面積最小的一個。.

新!!: 亞皆老街和油尖旺區 · 查看更多 »

油旺地區規劃研究

油旺地區規劃研究(Yau Mong District Study)是由市區重建局於2017年5月推行的研究計畫,內容為針對香港油麻地及旺角兩區的市區重建計劃。該規劃研究範圍為北起界限街、南至佐敦道、東起染布房街、西至深旺道、渡船街,共佔地212頃。.

新!!: 亞皆老街和油旺地區規劃研究 · 查看更多 »

波鞋街

波鞋街是香港九龍油尖旺區旺角登打士街至亞皆老街之一段花園街的俗稱,是處旅遊景點及購物熱門地點。整段波鞋街長約150米,有逾50間售賣運動鞋和運動用品的店舖。波鞋街的商鋪自1980年代開始,因為香港掀起了運動服裝熱潮而開始發展,逐漸形成了今日的一處特色購物區域。.

新!!: 亞皆老街和波鞋街 · 查看更多 »

泉章居

泉章居(Chuen Cheung Kui),是香港著名客家菜食肆,有70年歷史,以鹽焗雞、霸王雞、炸大腸等客家菜色聞名。在銅鑼灣、九龍旺角及上環設有分店。泉章居的草書招牌,是由名書法家、前中華民國監察院長于右任所題。.

新!!: 亞皆老街和泉章居 · 查看更多 »

洗衣街

洗衣街(Sai Yee Street)是香港油尖旺區的一條著名道路,位於九龍旺角近太子部分,北至界限街,南至登打士街,與通菜街及花園街等街道平行。登打士街至亞皆老街一段以單程向北行車,界限街至亞皆老街一段雙線行車,以太子道西至亞皆老街一段最為擠塞。.

新!!: 亞皆老街和洗衣街 · 查看更多 »

渡船街 (香港)

渡船街(Ferry Street)位於香港九龍西近油麻地渡船角一帶,是連接旺角、尖沙咀及紅磡的主幹道。北接旺角奶路臣街、塘尾道及櫻桃街的街口,南接佐敦道及廣東道的街口。昔日的渡船街位於舊油麻地避風塘海邊。西九龍未填海前,這裡是九龍的海旁。.

新!!: 亞皆老街和渡船街 (香港) · 查看更多 »

渣打香港馬拉松

渣打香港馬拉松,又稱香港馬拉松或全港性馬拉松,簡稱渣馬,由香港業餘田徑總會主辦,自1997年至今,該賽事由渣打銀行冠名贊助,是故得名,是香港最大型的公路長跑比賽,為田總主辦或合辦的香港六大長跑賽事之一,亦是當中最大型的一個。 賽事每年都吸引數以萬計的參賽者參加,賽事於2004年至2009年間更成為了渣打馬拉松全球最強之戰4個分站的最後一站、及難度最高的一站(另外3個分站分別為肯尼亞奈洛比站、新加坡站和印度孟買站),自2010年起,贊助商渣打銀行將不再舉辦全球最強之戰。除香港之外,渣打曾在全球九個城市贊助馬拉松,包括新加坡、印度孟買、肯雅奈羅比、吉隆坡、曼谷(2016年賽事不再冠名贊助,改由泰國BDMS醫療集團贊助)、杜拜、史坦利港(福克蘭群島)、澤西及台北(2014年加入)。 2012年度渣打馬拉松賽事首度獲國際田聯(IAAF)認可為銅級道路賽事,2013年的賽事更獲升格為銀級道路賽事,並同場舉辦第十四屆亞洲馬拉松錦標賽,邀請來自孟加拉、柬埔寨、日本、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斯里蘭卡、以及烏茲別克等國家,共24男17女參賽,香港代表包括賴學恩、黎可基、溫耀昌、周子雁、范瑞萍、以及江鳳仙(渣打馬拉松2012十公里賽女子組總冠軍),取得總參賽人數前三分一的名次的選手,便可奪得2014年亞洲運動會的參賽資格;另外亦有分別來自非洲國家的7男3女海外精英參賽者。賽事亦獲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認可為香港品牌項目,同時亦獲體育委員會認可為「M」品牌體育項目。 2013年渣打馬拉松於2013年2月24日舉行,參賽名額由70,000名增加至72,000名,全馬、半馬及10公里賽事分別為13,500、20,500及38,000名。 2014年渣打馬拉松已定於2014年2月16日舉行,並繼續以「從心出發 跑出信念」為活動主題。是屆賽事與2013年一樣,同樣獲國際田聯 (IAAF) 認可為銀級道路賽事,參賽名額增加至73,000名。全馬、半馬及10公里賽事分別為14,000、22,500及36,500名。其中全馬及半馬名額有所增加(分別增加500及2000個),但10公里賽卻減少1,500個。大會希望跑手能挑戰自我,而選擇參加更長距離的賽事。香港業餘田徑總會主席關祺表示,是年賽事已符合國際田聯金標賽事的所有條件,已成功覓得五男五女,分別來自五國的世界級跑手赴賽,有望下屆獲國際田聯(IAAF)升格做「金標」賽事。 ,晴報,2014-02-13 2015年渣打馬拉松已定於2015年1月25日舉行,同樣獲國際田聯 (IAAF) 認可為銀級道路賽事。主辦單位香港業餘田徑總會指出,因一月份天氣較適合跑手作賽,大會決定是屆於農曆新年前舉行賽事,為跑手提供更理想的比賽環境。參賽名額仍維持73,000名,全馬、半馬及10公里賽事分別為15,000、23,000及35,000名。同場並舉辦第十五屆亞洲馬拉松錦標賽。香港業餘田徑總會主關祺賽後欣然宣佈,今年所有金標選手全數出席賽事,將於年底正式向國際田聯申請升級為金級道路賽事,與波士頓馬拉松等大型賽事媲美。 2016年渣打馬拉松已定於2016年1月17日舉行,適逢是屆為第20屆賽事 ,香港業餘田徑總會首次決定以香港歌手陳奕迅的《人生馬拉松》(收錄他在2015年7月10日推出的專輯《準備中》)作為大會官方主題曲,陳奕迅亦獲邀請參加是屆賽事,並獲渣打銀行和香港業餘田徑總會送出渣打香港馬拉松VIP pass。是屆賽事已正式獲國際田聯升格為金級道路賽事,全馬挑戰組頭10名選手可自動取得2016年8月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20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馬拉松賽事的參賽資格。全馬及半馬已獲批准採用全新賽道,跑手將由尖沙咀彌敦道出發,穿過佐敦,沿延伸路段經過油麻地至旺角,轉入亞皆老街、連翔道,再接回西九龍公路,參賽名額增加至74,000名。 2017年渣打馬拉松已定於2017年2月12日舉行,渣打馬拉松籌委會主席高威林表示,2017年渣馬因要遷就花市檔期,將再次安排在農曆新年後舉行,並研究將終點搬到啟德體育城的可能。是屆賽事再度獲國際田聯認證為金級道路賽事。 2018年渣打馬拉松已定於2018年1月21日舉行,是屆賽事再度獲國際田聯認證為金級道路賽事,為第三年獲此殊榮。.

新!!: 亞皆老街和渣打香港馬拉松 · 查看更多 »

港九培靈研經會

港九培靈研經會,是一個不分宗派的華人基督教聚會 ,每年歡迎各地華人教會與人士參加。透過深入宣講聖經,旨在鞏固信徒靈命,讓信徒得到上帝的呼召而奉獻作事奉,並為教會帶來合一和復興。每年8月均在香港舉行。近年皆安排由8月1日至10日,一連十天於九龍城浸信會舉行。 每年的屬靈盛宴 「培靈」乃指「培養信徒靈性」,而培靈必須通過研讀聖經才可達成,因此,每年8月1至10日,港九培靈研經會透過每日三場不同形式的講道去建立信徒。.

新!!: 亞皆老街和港九培靈研經會 · 查看更多 »

本土民主前線

本土民主前線(Hong Kong Indigenous),簡稱本民前,是於2015年1月成立的香港本土派組織,由一群於2014年雨傘革命中反對香港泛民主派及香港專上學生聯會等傳統組織的參與者組成。創會發言人為黃台仰。本土民主前線主張香港「民族自決」,主張對抗中國共產黨政權。因雨傘革命的失敗,宣稱「以武制暴」才是正確的抗爭策略,香港民眾應以武力保護自己及其他示威者。.

新!!: 亞皆老街和本土民主前線 · 查看更多 »

朗豪坊

朗豪坊(Langham Place)是香港一組摩天大樓建築群,位於九龍旺角亞皆老街8號,於2004年10月落成並於2005年開幕,是該區著名地標建築物。 朗豪坊屬於三合一大型發展項目,分別由商場(朗豪坊)、寫字樓(朗豪坊辦公大樓)、酒店(香港康得思酒店)組成。朗豪坊三個項目有互惠互補的特點,大型商場設有大量商店、食肆及娛樂設施,而高級寫字樓和五星級酒店則分別為商場帶來高消費力的上班族及旅客,形成一個穩定的消費鏈。.

新!!: 亞皆老街和朗豪坊 · 查看更多 »

朗豪坊 (商場)

朗豪坊(英文:Langham Place)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旺角亞皆老街8號,商場樓高15層,面積達60萬平方呎,由鷹君集團興建,於2004年10月落成,11月17日正式對外開放,是該區的著名地標建築之一。該商場於2005年1月25日正式開幕後,徹底改變了旺角砵蘭街附近的面貌,原本治安和衛生欠佳的砵蘭街,蛻變成名店林立的街道。而該處的地舖租金亦相應地提升。 朗豪坊商場毗鄰朗豪坊辦公大樓和舊稱「旺角朗豪酒店」的香港康得思酒店。.

新!!: 亞皆老街和朗豪坊 (商場) · 查看更多 »

朗豪坊辦公大樓

朗豪坊辦公大樓(英文:Langham Place Office Tower)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旺角亞皆老街8號,為旺角內最高級的甲級辦公室大樓。大廈於2001年動工,2003年11月封頂,並於2004年7月落成,樓高255.1米,共60層,另有5層地下樓層。朗豪坊購物商場位於其旁。截至2007年3月,該大樓的高度在香港排名第7。於環球貿易廣場建成前,朗豪坊辦公大樓曾經是九龍高度最高的商業大廈。.

新!!: 亞皆老街和朗豪坊辦公大樓 · 查看更多 »

星光實業

星光實業有限公司(Star Industrial Co., Ltd.)創立於1949年,是香港最大之塑膠製品生產商,主要以「紅A」品牌生產及銷售包括家庭用品、廚房用品、餐飲業用品、文具、工業容器、配件及藥用器皿等。總寫字樓位於九龍新蒲崗大有街25號。 星光實業是少數堅持留港生產的工廠,並沒打算有將生產線北移,百份百「香港製造」以確保產品質量。現時香港的廠房樓高9層,面積達25萬平方呎,僱用250多名專業員工,除了生產自家貨品外,更有為客人研製特定產品。而早前作為分廠的葵涌紅A中心現已出售。.

新!!: 亞皆老街和星光實業 · 查看更多 »

浩園

浩園(Gallant Garden)是位於香港新界粉嶺和合石墳場內的一幅墓地,面積約1,600平方米,專門安葬殉職香港公務員,由食物環境衞生署管理。 紀律部隊評議會代表於1990年6月建議香港政府為殉職公務員提供葬位,有關建議獲得接納,並且劃定上址公務員事務局:立法會公務員及資助機構員工事務委員會〈〉,2001年4日。,取名具有「浩氣長存」之意,於1996年11月啟用,耗資約300萬港元興建〈獲封英勇勳章方長葬〉,載香港《新報》A2版,2006年4月5日。,共設有110個土葬位、165個壁龛及一座可以存放120個壁龕葬位的安置所。園內除了葬位及壁龕,亦設有刻有殉職人員姓名的紀念碑,以誌其捨身貢獻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2007年7月4日。.

新!!: 亞皆老街和浩園 · 查看更多 »

新巴701、701S線

新巴701線是香港新世界第一巴士(新巴)營運的一條九龍區巴士路線,來往海麗邨及旺角,屬循環線。 新巴701S線為701線的深宵班次,除部分停站、收費及轉乘優惠外,其餘與701線大致相同。.

新!!: 亞皆老街和新巴701、701S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796C線

新巴796C線是香港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清水灣半島及蘇屋邨。 新巴796E線,是香港的一條巴士路線,只於星期一至五早上繁忙時間由將軍澳工業邨單--前往蘇屋邨,途經九龍灣商貿區,為796C線的特別班次。本線將是新巴首條及現時唯一一條以「E」字作尾路線。.

新!!: 亞皆老街和新巴796C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N796線

新巴N796線是由新巴營運的一條香港循環巴士路線,來往將軍澳站及油尖旺區,只於深宵時段提供服務。.

新!!: 亞皆老街和新巴N796線 · 查看更多 »

新之城

新之城是香港兩個商場的名稱,可以指:.

新!!: 亞皆老街和新之城 · 查看更多 »

新亞中學

新亞中學(New Asia Middle School,簡稱:NAMS),是位於香港九龍靠背壟的一所津貼中學,由新亞教育文化基金會主辦,校址為九龍靠背壟農圃道6號。學校校舍由A座、B座、C座、圓亭以及圖書館大樓(內有新亞研究所及圖書館)組成。於1970年代,漢學家及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余英時、已故教育家吳俊升與沈亦珍、已故歷史學家孫國棟、嚴耕望與唐君毅、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榮休教授唐端正、嶺南大學前校長(1983年至1995年)陳佐舜、已故新亞書院前院長梅貽寶及黃國芳、語言學家兼西密歇根大學常務副校長黎天睦等曾為校董會成員。國學大師牟宗三以及徐復觀則為協助創辦新亞中學的委員會成員。除此之外,香港投資銀行家及資深傳媒人香樹輝曾是新亞中學的校董。現時該校所屬的學校組別介乎於第二組別至第三組別之間,以中文作為主要教學語言。學校雖然沒有宗教背景,然而校內早於1999年10月有校友會會長自發發起「新亞中學團契」活動,至今仍有聚會。.

新!!: 亞皆老街和新亞中學 · 查看更多 »

新界區專線小巴110線

新界區專線小巴110線是由李強企業有限公司營辦的一條綠色專線小巴路線,由調景嶺站往來九龍城(九龍醫院),以循環線運作,是李強企業三條於將軍澳營運的專線小巴路線之一(另兩條為10M及13),同樣為第二條往來九龍城和將軍澳的小巴路線(另一條為105)。它是唯一來往將軍澳市中心及調景嶺至九龍灣商貿區的全日公共交通路線。.

新!!: 亞皆老街和新界區專線小巴110線 · 查看更多 »

新界區專線小巴49S線

新界通宵過海專綫小巴路線49S,由馬亞木旗下運泰實業有限公司(客運營業證編號8092C)營辦,來往兆康苑(紫田路東行近青麟路)及(駱克道博匯大廈外)。 現時,此路線是唯一一條途經紅磡海底隧道的專綫小巴路線,以及全港僅有3條過海專綫小巴路線之一(另外兩條為新界區專線小巴19S線及香港島專線小巴61線),全程收費亦是全港專綫小巴路線之冠。.

新!!: 亞皆老街和新界區專線小巴49S線 · 查看更多 »

新界區專線小巴610S線

新界通宵專線小巴路線610S,由信威國際營辦,來往及尖沙咀(海防道),途經天水圍、屯門、旺角及油麻地。 此路線全程行車里數達46公里,為現時全港專線小巴路線之冠,亦因而衍生超載問題。.

新!!: 亞皆老街和新界區專線小巴610S線 · 查看更多 »

新界區專線小巴616S線

香港新界通宵專綫小巴路線616S,由誠利有限公司營辦,來往旺角西洋菜南街及落馬洲管制站。 在運輸署資料中,此路線是全港最早開出頭班車的非24小時通宵小巴路線,服務時間由22:25開始。.

新!!: 亞皆老街和新界區專線小巴616S線 · 查看更多 »

新蒲崗

新蒲崗(San Po Kong)是香港九龍黃大仙區東南部分一個地方,是指牛池灣以西、太子道東以北、啟德明渠以東、彩虹道以南的區域,名稱來源於該地原來的蒲崗村。「蒲崗」之名是「蒲田」和「山崗」的結合,分別指開村村民祖籍及該地地形,原址爲新蒲崗西北角的彩虹道遊樂場一帶。蒲崗村於1942年被侵華日軍拆毀,村民被驅散,蒲崗山被削去大部分。戰後蒲崗村舊址附近發展出新的住宅及工廠區,命名爲「新蒲崗」。 現在的新蒲崗中部是舊工廠區,也是香港主要工業區之一;隨着社會發展有一些住宅樓宇在東及西面出現。.

新!!: 亞皆老街和新蒲崗 · 查看更多 »

施玉麒

施玉麒法政牧師(Rev.

新!!: 亞皆老街和施玉麒 · 查看更多 »

旺角

旺角(Mong Kok)是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北部的地區,是香港著名的旅遊和購物區之一。旺角新舊樓宇林立;舊住宅樓宇地鋪多為商店或餐廳。以彌敦道為界,購物中心集中在東面,而西面則以傳統民生活動為主。區內交通十分發達,有巴士及港鐵(東鐵綫、荃灣綫和觀塘綫)直達,更有專線小巴通宵行駛。假日時彌敦道及西洋菜南街一帶經常水洩不通。 旺角的人口密度極高,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30,000人,現時其地積比率約4倍,新型摩天大廈、舊式唐樓、繁華街道與排檔縱橫交錯分佈,是世界一大都市景觀。.

新!!: 亞皆老街和旺角 · 查看更多 »

旺角中心

旺角中心(Argyle Centre,常簡稱為旺中)為香港集商場和寫字樓的大廈,由恆隆集團於1982年至1983年發展的項目,位於旺角亞皆老街65號及彌敦道688號,鄰近港鐵旺角站,樓高20層,建築師為郭志舜建築師有限公司。 旺角中心原址前身為「邵氏大廈」,因配合興建地鐵之工程而被拆卸。1979年,恆隆與長實(恆隆佔37.5%),投得地鐵旺角站上蓋物業發展權,興建一幢22層高的商業大廈,並命名為旺角中心.

新!!: 亞皆老街和旺角中心 · 查看更多 »

旺角站

旺角站(Mong Kok Station)是港鐵在兩鐵合併前,港鐵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前稱分別為地鐵(地下鐵路)及地鐵公司。車站,亦是主要跨月台轉車站之一,位於油尖旺區旺角彌敦道與亞皆老街交界的地底,於1979年12月31日啟用,由金門/Kier/Lilley Construction聯營公司負責興建。 儘管位置相近並有行人天橋網絡接駁,但旺角站與東鐵綫在兩鐵合併前,東鐵綫的前稱為東鐵或九廣東鐵,並由九廣鐵路公司營運。的旺角東站在兩鐵合併前,旺角東站的前稱為旺角站或旺角車站,並由九廣鐵路公司營運。並非為正式的轉車站。乘客若在兩站間轉乘,無論使用八達通還是單程車票,均需當作兩段車程處理,並繳納再入閘收費。.

新!!: 亞皆老街和旺角站 · 查看更多 »

旺角綜合大樓

旺角綜合大樓(英文:Mong Kok Complex),是一座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旺角上海街557號的市政大樓,主要地產發展商為市區重建局,於2004年10月竣工。旺角綜合大樓與朗豪坊及朗豪酒店共同成為一組地產發展項目,以行人天橋與朗豪坊連接,毗鄰新填地街及亞皆老街等。 旺角綜合大樓的地面臨馬路的一層是巴士總站和小巴站。1樓及以上為非營利組織、香港政府部門辦事處、社區服務中心、旺角社區會堂、室內熟食中心及多層大廈停車場等。.

新!!: 亞皆老街和旺角綜合大樓 · 查看更多 »

旺角行人天橋系統

旺角行人天橋系統是香港一套行人天橋大型網路系統,位於九龍旺角新世紀廣場連接弼街的天橋作起點,沿洗衣街轉至旺角道一帶,可以把旺角東站及旺角站的人連接起來,步程約需6分鐘,改善旺角道人車爭路的情況。 本天橋網絡並非香港政府路政署的工程,而是由新鴻基地產於2000年斥資一億五千萬元興建 ,首期工程於2002年下半年完成。;作用有如香港島中環一帶的中區行人天橋系統,將區內主要建築物連接起來。而此行人天橋系統設有電梯,樓梯及扶手電梯,可協助不同障礙的人士使用行人天橋。在繁忙時間,天橋每小時約有2,000人次以上的人次通過。旺角區內還有另一套行人天橋系統位於亞皆老街、樱桃街及塘尾道交界,連接奧運站、奧海城、帝峰皇殿、海富苑商場等地。 天橋於洗衣街和旺角道交界設有一個預留位,靠近食物環境衛生署辦公大樓,預計大樓於2020年拆卸後,才會在預留位進行改建,直接連接至旺角東站。.

新!!: 亞皆老街和旺角行人天橋系統 · 查看更多 »

旺角街市

旺角街市(Mong Kok Market),原名芒角咀街市(Mong Kok Tsui Market),是香港著名及歷史悠久的街市,位於九龍旺角西部,屬於油尖旺區。由於街市位置昔日地名為芒角咀,故名。 旺角街市早於1925年開始營運香港華字日報, 1925-12-30 第7頁,位於亞皆老街以西、櫻桃街以東—帶;是一處露天的傳統市場,像以前的墟市一樣,售賣肉類、蔬果、海鮮以及日用品。 至於由傳統街市(街邊市集)環繞的是旺角街市大廈,樓高三層,建築風格屬包浩斯風格,建於1977年;已於2010年3月1日封閉,而原街市租戶大部份遷至花園街市政大廈繼續經營。.

新!!: 亞皆老街和旺角街市 · 查看更多 »

旺角電腦中心

旺角電腦中心(簡稱旺電)位於香港九龍旺角奶路臣街8號,是香港著名的電腦產品銷售地。 成立於1991年12月的旺角電腦中心,是一座樓高3層的主題電腦商場,面積約25,000平方呎,是旺角首間電腦專題商場,旺角電腦中心的入口上方有一塊闊18呎高5呎的電視幕牆,但電視幕牆有很多"死點",地下長期設有展覽攤位介紹電腦產品,樓上約有70間商戶,與高登電腦中心及黃金電腦商場相近,主要售賣電腦硬件及週邊配件例如CD-R、DVD-R、滑鼠、鍵盤,亦有銷售手提電腦、電腦書籍、軟件,以及流動隨身聽及配件等,商品種類應有盡有。旺角電腦中心還提供砌機和修理電腦等服務。.

新!!: 亞皆老街和旺角電腦中心 · 查看更多 »

旺角東站

旺角東站(Mong Kok East Station),前稱旺角車站、油麻地站,是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旺角東部聯運街旁的港鐵東鐵綫車站,1910年建成。 旺角東站與荃灣綫以及觀塘綫的太子站及旺角站並非為正式的轉車站。乘客若在兩站間轉乘,無論使用八達通還是單程車票,均需當作兩段車程處理,並繳納再入閘收費。乘客可途經有蓋行人天橋,或經亞皆老街步行約十分鐘到旺角站,以及太子道西步行約十分鐘到太子站,然後乘車往荃灣綫及觀塘綫沿途地方。.

新!!: 亞皆老街和旺角東站 · 查看更多 »

旺角東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旺角東站公共運輸交匯處(英文:Mong Kok East Station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九巴稱「旺角東站巴士總站」(Mong Kong East Station Bus Terminus),位於九龍油尖旺區,港鐵旺角東站大堂及新世紀廣場旁,設有巴士總站、專綫小巴總站、專線小巴中途站和的士站,是一個坑狀有蓋架空車站。.

新!!: 亞皆老街和旺角東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 查看更多 »

旺角水月宮

旺角水月宮,又稱山東街水月宮,是香港一座觀音廟,位於九龍旺角山東街90號,現由東華三院委託華人廟宇委員會管理,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新!!: 亞皆老街和旺角水月宮 · 查看更多 »

旺角清場及驅散行動

旺角清場及驅散行動,是指2014年香港「雨傘運動」期間,法庭執達主任於2014年11月25日至26日在旺角佔領區的清場行動,以及香港警務處機動部隊、防暴警察及「特別戰術小隊」在11月25日至27日對清場行動的介入,和武力驅散示威者。是次行動是警務處在「雨傘運動」期間第2次出動防暴警察,及首次向示威者噴灑「催淚水劑」。清場過後,佔領人士改用「流動佔領」旺角的方式,以「鳩嗚」(購物)等合法活動為名,繼續於旺角、油麻地一帶徘徊,甚至重返運動初期便告失守的尖沙咀。.

新!!: 亞皆老街和旺角清場及驅散行動 · 查看更多 »

旺角政府合署

旺角政府合署(英語:Mong Kok Government Offices)是香港一座政府合署,位處於香港九龍旺角聯運街30號,為香港的一座政府辦公大樓,鄰近港鐵旺角東站,內有社會福利署、勞工處、教育局、法律援助署九龍及新界分署(地下及3樓)等政府部門的辦事處。 此外,油尖旺民政事務處、油尖旺區議會及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旺角區音樂中心均設在此大樓內,於1983年落成啟用。.

新!!: 亞皆老街和旺角政府合署 · 查看更多 »

播道醫院

播道醫院(Evangel Hospital)是位於香港九龍九龍城區馬頭圍亞皆老街的一所私家醫院,由中國基督教播道會與美國基督教播道會攜手建立的自負盈虧非牟利教會機構。 播道醫院的董事會主席是林樹德先生,副主席是曾慶華醫生,前任院長為孔慶明醫生,而現任院長為陳崇一醫生。.

新!!: 亞皆老街和播道醫院 · 查看更多 »

拔萃男書院

拔萃男書院(Diocesan Boys' School,簡稱男拔萃、男拔和DBS)是基督教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所設辦的一所學校,為著名的香港傳統名校之一。學校佔地面積約5萬平方米,是全港第三大的中學,面積僅次於位於赤柱的聖士提反書院及北區的鳳溪第一中學。拔萃男書院成立於1869年,設有中學部及小學部(於2004年建成,全稱為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轄下22所補助學校之一,位於九龍旺角加多利山,鄰近亞皆老街和嘉道理道,是一所全日制男生學校。.

新!!: 亞皆老街和拔萃男書院 · 查看更多 »

2014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亞皆老街和2014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2015年3月香港

没有描述。

新!!: 亞皆老街和2015年3月香港 · 查看更多 »

2016年農曆新年旺角騷亂

2016年農曆新年旺角騷亂,亦稱旺角暴亂、旺角暴動、旺角衝突、旺角大衝突、魚蛋革命、魚蛋騷亂、旺角大起義、旺角事件等,是一場在2016年2月8日夜晚至2月9日早晨(年初一至年初二之夜)於香港旺角發生的警民衝突事件。 政府方面表示,事件的起因是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於新年巡邏期間被圍堵、辱罵及衝擊,需要警方協助;而有不少報導指起因是食環署因為取締新年出現的無牌熟食小販,與在場人士發生衝突,因而向警方求助。起初只有小規模衝突,後來警隊移來高台準備實施人群管制時,人群開始堵塞馬路並與警方發生推撞。警方之後動用胡椒噴霧及警棍驅散人群,而示威者開始使用木板、磚頭、火種、玻璃瓶、垃圾桶等雜物襲擊警方,並縱火焚燒雜物阻擋警察推進,有記者被警方、示威者襲擊,有觀點將示威者和警察分別稱呼為「暴徒」和「黑警」。有警員為保護同袍,兩度向天鳴槍示警,並擎槍指向示威者,更激發示威者更大的對抗,衝突升級。事件造成警員、記者和示威者等多人受傷,數十名示威者被警方拘捕。最高峰時有700多名示威者結集,逾2,000塊地磚被撬。事件到2月9日早上八時後人群逐漸散去才落幕。香港中聯辦、香港特區政府、建制派將本次事件定性為暴亂,而香港民主派則意見不一,但偏向譴責政府和警察造成是次事件發生。香港法院亦將本次事件定性為暴動,多位參與行動的示威者被判暴動罪成,部分被判囚,其中一被告判囚7年,為本港開埠以來最重的暴動罪判刑。部分正候判,也有部分被通緝。.

新!!: 亞皆老街和2016年農曆新年旺角騷亂 · 查看更多 »

2017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亞皆老街和2017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9·28催淚彈驅散行動

9・28催淚彈驅散行動是指2014年9月28日黃昏至29日凌晨,香港警方對示威者的大規模驅散行動,當中防暴警察施放大量催淚彈,並威脅向群眾開槍。此前,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對2016年及2017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的決議激發香港市民強烈不滿,隨後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學聯)在9月22日發起一連5日的大專罷課,學民思潮則於9月26日加入,發動中學罷課;9月26日當晚突然發生重奪「公民廣場」行動,導致27日防暴警察進駐,以及8萬人集會聲援。 9月28日凌晨,「和平佔中」發起人戴耀廷突然宣佈自2013年初提出的「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和平佔中)最後部曲正式啟動。當日上午警方封鎖政府總部,導致前往添馬艦支援佔領人士的市民被堵塞在海富中心附近一帶,因而在下午衝出夏慤道等主幹道;同日黃昏,警方開始採取更高級武力,展開大規模驅散行動,防暴警察施放87顆催淚彈,更一度威脅開槍,是香港防暴警察接近9年以來首次使用催淚彈。驅散行動導致近百人受傷,事件令民憤進一步爆發,及引起國際關注,佔領行動擴散至旺角及銅鑼灣,9月29日至10月1日連續3晚有20萬人上街抗命,運動亦逐漸演變成「雨傘革命」。.

新!!: 亞皆老街和9·28催淚彈驅散行動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