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五大老

指数 五大老

五大老是豐臣秀吉政權末期制定的職務,擔任者是豐臣家政權下六個有力的大名,但因為小早川隆景在豐臣秀吉過世前便病故,所以最後只有五人。 豐臣秀吉希望自己過世之後,由這五個大名來輔佐他的幼子秀賴,原本想要以合議制度來防止德川家康的崛起,最後卻因德川家康多次違反盟約,而使「五大老」變得有名無實。五大老這名稱在秀吉生前並不存在,德川方面原稱這些人為年寄,而石田三成這五人稱自己為年寄,德川側稱石田等五人為奉行,直到德川掌權五大老五奉行這些名稱才固定下來。.

41 关系: 加藤清正南部利直大谷吉繼天地人 (大河劇)宇喜多秀家宇喜多氏安土桃山时代小早川隆景山風短島津義弘上杉氏上杉景勝三中老三浦按針五奉行伊達秀宗会津若松城德川家康北條氏盛八幡城合戰前田利家福島正則米澤藩真田丸 (大河劇)真田氏熊谷直盛萬曆朝鮮之役豐臣秀賴豐臣氏豐臣政權黑田孝高黑田長政關原之戰老人政治武家諸法度毛利隆元毛利輝元淺井氏會津藩戰國鳥獸戲畫战国时代 (日本)

加藤清正

加藤清正(,即永祿5年6月24日—慶長16年6月24日)是日本安土桃山時代、江戶時代武將和大名,幼名虎之助,是初代熊本藩主。異名鬼加藤、地震加藤。.

新!!: 五大老和加藤清正 · 查看更多 »

南部利直

南部利直(、天正4年3月15日-寬永9年8月18日),是日本安土桃山時代、江戶時代前期的大名,南部氏第二十七代當主、盛岡藩第一代藩主。南部信直長男,母親是泉山古康女兒慈照院。.

新!!: 五大老和南部利直 · 查看更多 »

大谷吉繼

大谷吉繼(日文名:大谷 吉継,、永祿2年-慶長5年9月15日)是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和大名,為越前國城主,曾用名「吉隆」。 父親是(或大谷盛治),母親為高台院的侍女東殿,子女有吉治、木下賴繼、及竹林院等。幼名紀之介。官位為「從五位下刑部少輔」,一般慣稱大谷刑部。大谷吉繼是「麻風病」患者(也有「紫質症」的說法),晚年常戴白頭巾隱藏病情。.

新!!: 五大老和大谷吉繼 · 查看更多 »

天地人 (大河劇)

《天地人》是2009年1月4日開始播放的第48部NHK大河劇。描寫在只顧尋求「利」的日本戰國時代,始終把「義」和「愛」放在心中的智勇雙全的「戰國英雄」直江兼續的一生,由首次出演大河劇的妻夫木聰主演。.

新!!: 五大老和天地人 (大河劇) · 查看更多 »

宇喜多秀家

宇喜多秀家(1573年-1655年12月17日)是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的大名。宇喜多直家之嫡子,母親是於福之方,曾為豐臣秀吉的養子。幼名和通稱均為“八郎”,正室為前田利家之女豪姬。豐臣政權五大老之一,受秀吉下賜羽柴氏,通稱「羽柴備前宰相」(《毛利家文書》)。.

新!!: 五大老和宇喜多秀家 · 查看更多 »

宇喜多氏

宇喜多氏()是日本室町時代至江戶時代的武家氏族,發跡於備前國兒島郡(現岡山縣倉敷市、岡山市南區和玉野市一帶)。宇喜多氏最初與浦上氏關係緊密,及後藉浦上內紛成功擴展勢力。其後,織田信長派羽柴秀吉進攻中國地方時,宇喜多氏改為臣服於織田氏。本能寺之變後,宇喜多氏開始親近秀吉,宇喜多秀家更就任為五大老,勢力一時無兩。然而,在關原之戰失利後,宇喜多氏被流放至八丈島,直至明治政府成立約一年後才獲赦免,重回日本本土。.

新!!: 五大老和宇喜多氏 · 查看更多 »

安土桃山时代

安土桃山時代,又稱織豐時代,是1568年至1603年之間,織田信長與豐臣秀吉稱霸日本的時代。起於織田信長上洛扶植最後一位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昭為其傀儡,終於德川家康建立江戶幕府。以織田信長的安土城和豐臣秀吉的桃山城(又稱「伏見城」)為名。 他們作為強大的強勢大名,擊敗了其他大名,統一了日本,成為統一日本的實際政權的領導人。三位主要人物相繼成為這個時期的主導者:織田信長(1568年至1582年)、豐臣秀吉(1582年至1598年)、德川家康(1598年至1603年)。他們透過與京都朝廷的合作取得政治上的實權,並以天皇的名義征伐全國其他不服從的大名,即中國所說之「挾天子以令諸侯」。有時甚至也可以說,武家政權的首領才是當時代事實上日本的皇帝。.

新!!: 五大老和安土桃山时代 · 查看更多 »

小早川隆景

小早川隆景(),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及大名。毛利元就的三子,母親為吉川國經之女——妙玖夫人(妙玖為死後的法名),毛利隆元及吉川元春之同母弟。作為『毛利兩川』的其中一人,致力於毛利家的發展,主要擔任毛利水軍的指揮官。在豐臣政權之下,受到豐臣秀吉的信任,於文祿年間(普遍說法)出任五大老的其中一人。.

新!!: 五大老和小早川隆景 · 查看更多 »

山風短

《山風短》,為「山田風太郎短篇傑作集」的簡稱,原著是山田風太郎,由瀨川雅樹所作畫改編的時代劇漫畫。此為瀨川雅樹繼《甲賀忍法帖》、《柳生忍法帖》之後所改編的山田風太郎之作品,每本單行本都是完全獨立的單集短篇故事。.

新!!: 五大老和山風短 · 查看更多 »

島津義弘

島津義弘()是日本安土桃山時代的岛津家大名,島津氏第十七代當主。島津貴久的次子,《裂帛 島津戰記》。母親是雪窗夫人。幼名又四郎,官位為兵庫頭、侍從、參議。死後更被追贈正三位。育有兒子久保、忠恒、萬千代丸以及忠清。.

新!!: 五大老和島津義弘 · 查看更多 »

上杉氏

上杉氏,日本氏族之一,原為公家,後在關東管治。後來武士化,在鎌倉時代、室町時代及江戶時代,該家族擁有一定地位。.

新!!: 五大老和上杉氏 · 查看更多 »

上杉景勝

上杉景勝(、弘治元年11月27日-元和9年3月20日)。日本戰國時代、織豐政權和江戶時代的大名,岀羽米澤藩初代藩主。生父是上杉謙信的遠親長尾政景,母親是同族的上杉謙信的姊姊仙桃院,幼名卯松、通稱「喜平次」,元服後名為長尾顯景,生父死後成為上杉謙信的養子。正室是武田信玄的女兒菊姬,與菊姬之間沒有孩子,與側室四辻公遠的女兒桂岩院(原名不詳)生有一子上杉定勝,子嗣只有庶子定勝一人。.

新!!: 五大老和上杉景勝 · 查看更多 »

三中老

三中老是豐臣秀吉政權的一個職稱,可以參與政事。主要是仲裁五大老和五奉行之間糾紛。成員有中村一氏(駿河府中14萬石)、生駒親正(讚岐高松17萬石)及堀尾吉晴(遠江濱松12萬石)。但是實際的機能不明,可能是臨時職位。.

新!!: 五大老和三中老 · 查看更多 »

三浦按針

三浦按針()是英國航海家,英文名威廉·亞當斯(William Adams),1600年來到日本,並成為第一位英国出身的日本武士,曾做过德川家康的外交顾问,領有一塊250石的領地。 三浦按針的墓位於長崎縣平戶市的崎方公園內。而在神奈川县橫須賀市西逸見町的「塚山公園」裡則有三浦夫妻的慰霊碑,1923年3月7日被指定為日本的歷史遺蹟。.

新!!: 五大老和三浦按針 · 查看更多 »

五奉行

五奉行是安土桃山時代豐臣政權時期制定的職務,是負責政權運作的工作。 一說是豐臣秀吉就任關白後的1585年(天正十三年)設立,。起初豐臣政權多以大谷吉繼與小西行長等人做行政奉行工作,後來從這些人裡挑出五個做年寄,職位大致和鎌倉幕府的「連署」、室町幕府的「管領」相當。後被德川家康方面稱為奉行,而家康稱自己為年寄。相同的在桃山安土年代並沒有「五大老」的稱謂,德川家康這五位有力大名應該相當於「武家清華家」,所以家康為「豐臣朝臣羽柴武藏大納言」,前田利家為羽柴加賀中納言,毛利輝元為羽柴安芸中納言,或類似室町裡「三管四職」裡的四職,江戶幕府亦對外樣大名設有相同的「清華成」。 1600年(慶長五年)五奉行裡的石田三成擁立五大老之一的毛利輝元發動關原之戰,長束正家跟隨三成,而淺野長政則從屬東軍的德川秀忠軍。前田、增田兩位則停留在大坂城。.

新!!: 五大老和五奉行 · 查看更多 »

伊達秀宗

伊達秀宗()是江戶時代初期的大名,伊予國宇和島藩的初代藩主。他是伊達政宗的長男(庶長子),母親是側室貓御前(飯坂氏)。正室是井伊直政女京姬,其他還有幾位側室,子女分別有伊達宗實(長男)、伊達宗時(次男)、伊達宗利(三男)、桑折宗臣(四男)、伊達宗純(五男)、伊達宗職(七男)、伊達宗則(九男)、女兒(渡邊某室)。幼名兵五郎,官位是從四位下、侍從、遠江守。.

新!!: 五大老和伊達秀宗 · 查看更多 »

会津若松城

會津若松城,為一座位於日本福島縣會津若松市追手町內的城郭。會津若松城亦名「鶴城」(鶴ヶ城),歷史文獻中亦名為「黑川城」及「會津城」。在日本,一般稱之為「會津若松城」,而國家指定的古跡名稱為「若松城」。.

新!!: 五大老和会津若松城 · 查看更多 »

德川家康

没有描述。

新!!: 五大老和德川家康 · 查看更多 »

北條氏盛

北條氏盛(1577年-1608年6月30日)是安土桃山時代至江戶時代初期的武將、大名。河內狹山藩初代藩主。父親是北條氏規。母親是北條綱成的女兒高源院。成為從兄兼後北條氏第5代當主北條氏直的養子。通稱助五郎。.

新!!: 五大老和北條氏盛 · 查看更多 »

八幡城合戰

八幡城合戰()是在慶長5年(1600年)東軍的遠藤慶隆和與西軍的稻葉貞通和在美濃國八幡城爆發的攻防戰,是關原之戰的前哨戰之一。.

新!!: 五大老和八幡城合戰 · 查看更多 »

前田利家

前田利家(),日本戰國時代武將。父親是前田利昌,母親是長齡院,兄前田利久。幼名犬千代,元服後稱前田又左衞門利家,年輕時是著名的傾奇者。豐臣政權下五大老之一,加賀藩始祖。.

新!!: 五大老和前田利家 · 查看更多 »

福島正則

福島正則(、永祿四年-寬永元年七月十三)是安土桃山時代、江戶時代的武將和大名。父親是福島正信,母親是豐臣秀吉的叔母。幼名市松。.

新!!: 五大老和福島正則 · 查看更多 »

米澤藩

米澤藩()是日本江戶時代一個藩屬領地,位於出羽國置賜郡,藩廳位於米澤城(今山形縣米澤市)。藩主是上杉氏。石高收入為30萬,後來曾改為15萬、18萬及14萬7千。.

新!!: 五大老和米澤藩 · 查看更多 »

真田丸 (大河劇)

《真田丸》,2016年1月10日至12月18日,于日本时间每週日晚間八时在NHK電視台播出的第55部大河劇,由堺雅人主演。.

新!!: 五大老和真田丸 (大河劇) · 查看更多 »

真田氏

真田氏()是日本戰國時代至江戶時代的武家氏族,發跡於信濃國小縣郡真田村(現長野縣上田市內),最初作為國人眾臣服於武田氏,後來輾轉效力於後北條氏和德川氏等武家後獨立,儘管在關原之戰時,西軍的真田昌幸和真田信繁曾經在上田合戰中擊退東軍德川秀忠率領的軍隊,但是由於真田信之站在東軍而保住了領地,其後從上田藩增封至松代藩,歷經十代藩主直至廢藩置縣為止。.

新!!: 五大老和真田氏 · 查看更多 »

熊谷直盛

谷直盛(かんべ とももり;),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大名。豐後國安岐城城主。.

新!!: 五大老和熊谷直盛 · 查看更多 »

萬曆朝鮮之役

-- 萬曆朝鮮之役(朝鮮方面稱壬辰之亂,朝鮮語:임진왜란(壬辰倭亂),日語:文禄・慶長の役),是1592年至1598年(大明万历二十年至二十六年;日本文祿元年至慶長三年)間,日本豐臣政權與大明王朝、朝鲜國之間爆發的戰爭,也是明朝萬曆三大征之一。中國明朝為抗倭援朝,先后两次派遣军队入朝,与日军作战。 1591年(壬辰年),日本太閤(卸任关白)丰臣秀吉以「假道入唐」(唐,即代指中国)為名義,致函朝鮮國王宣祖李昖,表示將於次年春天假道朝鮮進攻明朝,要求請予協助。在久未獲答覆後,豐臣秀吉於1592年突然派兵入侵,朝鮮節節潰敗,並向宗主國明朝求救。隨即明朝指示派兵前來支援。這場戰爭波及到了朝鮮南部乃至全境,其間曾於1593年議和並休戰;但於1597年(丁酉年)戰事再度爆發。後期雙方陷入膠著,最後由於豐臣秀吉的病逝,日本军队於1598年全部从朝鲜撤退,而日本占领朝鲜并以之为跳板进攻明朝的行动最終失敗。.

新!!: 五大老和萬曆朝鮮之役 · 查看更多 »

豐臣秀賴

豐臣秀賴(),豐臣秀吉之子,側室--(--夫人)所生,幼名拾丸。娶德川秀忠之女千姬为妻,但和側室之間生有國松與天秀尼,官至從一位右大臣,豐臣政權的第三代家督。.

新!!: 五大老和豐臣秀賴 · 查看更多 »

豐臣氏

豐臣氏是安土桃山時代時授與掌握政權的關白羽柴秀吉的姓氏。 當時公卿的姓有源平藤橘(源氏、平氏、藤原氏、橘氏)以及可以與之相匹敵的新姓菅原氏、賀茂氏、大江氏等,而朝廷則在1586年時下賜給秀吉豐臣朝臣的氏姓(本姓)。 對照明智光秀等人當初賜九州名族的苗字,豐臣此朝臣姓,也與九州島有關,大宰府所在地豐後國,在律令制前即為豐國,豐臣秀吉死後其主祀神社,亦為豐國神社。 有說法「豐臣」(とよとみ)姓是取自於聖德太子的本名「豐聰耳」(豊聡耳/とよとみみ)。 以一介平民出身而沒有一門眾家臣團的秀吉,賜給有力家臣與大名豐臣朝臣的氏姓和羽柴的苗字,使大名們要自稱為豐臣朝臣羽柴何某,達到類似自己一族的效果(江戶幕府時代,許多大名是德川氏與松平氏出身,豐臣政權可以與之做對照)。 後來德川氏穩定霸權的過程中,允許當初被賜豐臣朝臣、羽柴氏的大名們,可以捨棄這個姓。江戶時代還以豐臣朝臣為本姓的大名家,只有秀吉夫人北政所(寧寧)娘家木下氏。木下氏在明治維新後因為本姓與苗字合一的法令,必需只能使用其中一個姓,至此豐臣氏不復存在,現今豐臣姓的日本人基本上是崇拜秀吉才改的。.

新!!: 五大老和豐臣氏 · 查看更多 »

豐臣政權

豐臣政權(),或稱豐臣氏政權,是指日本自天正18年(1590年;一說天正13年/1585年)到慶長8年(1603年)為止,由豐臣秀吉建立的武家政權。.

新!!: 五大老和豐臣政權 · 查看更多 »

黑田孝高

黑田孝高()日本戰國安土桃山時代武將,亦為天主教徒大名。小寺家臣、姬路城主黑田职隆之子,母親是小寺政職之養女小寺氏,其妻為之女,兒子黑田長政為筑前國福岡藩初代藩主。 諱為「祐隆」(すけたか)、「孝隆」(よしたか),後改為「孝高」,一般通稱黑田官兵衛,出家法號為黑田如水。以身為豊臣秀吉心腹的立場,在軍略與外交工作方面都相當活躍。與竹中重治(半兵衛)是秀吉身邊最重要的參謀雙璧,對其取得天下的過程有重大影響,後世並稱為「兩兵衛」。.

新!!: 五大老和黑田孝高 · 查看更多 »

黑田長政

黑田長政()是安土桃山時代到江戶時代初期的武將。筑前福岡藩第一代藩主。 父親是豐臣秀吉的軍師黑田孝高(官兵衛、如水)。因為九州征伐的功績而成為中津的大名,在文祿慶長之役等戰事中亦相當活躍。特別在關原之戰中立下很大戰功,因此被賜予筑前名島52萬3千石並成為福岡藩初代藩主。與父親孝高同樣是吉利支丹大名,但是後來棄教。.

新!!: 五大老和黑田長政 · 查看更多 »

關原之戰

原之戰(関ヶ原の戦い、大日本帝國陸軍參謀部出版書籍使用關原之役)是日本廣義的戰國時代末期或安土桃山時代發生於美濃國關原地區的一場戰役,交戰雙方為德川家康領下的東軍以及石田三成等組成的西軍。最終在西軍將領小早川秀秋叛變的情況下,這場戰爭在一天內即分出了勝負,德川家康取得了統治權,三年後成立德川幕府。此戰也被譽為「決定天下的戰爭」(天下分け目の戦い),是戰國時代影響最重大的戰役。.

新!!: 五大老和關原之戰 · 查看更多 »

老人政治

老人政治(Gerontocracy),政治學術語,是指一個國家或政治團體的領導成員,平均年齡比起大多數的成年人民還要更老,但也可以被描述為領導層偏守成、保守的作風等的形容詞。 老化的情況可隨著階級、思想的不同而隨之嚴重,使得一個國家或政治、工商團體的領導權都掌握在老人手中。老人政治可被視作為一種穩定的政治,但大多數老人對國家大事採取拖延等政策,而不會按情況隨機應變。老人政治更扼殺了年輕的政治力量,令國家或政治團體內部政治生態不平衡及越趨保守,使得國家難以面對困境,乃至統治權交接時期的不穩定,也會導致老人統治的現象持續,例如為了進入中國大陸執政黨的權力核心,一个干部需要相當長的參政时间和丰富的经验。不過,年齡也並非絕對,也有些政府官員雖老,政策面卻相當「年輕」,例如西方政治的耆老政要甚至到退休,還是會經常利用推特等熱門信息產品,參與青年人在網路上的新奇想法、潮流要素等。.

新!!: 五大老和老人政治 · 查看更多 »

武家諸法度

武家諸法度(日語漢字:武家諸法度,假名:ぶけしょはっと,羅馬字:Bukesyohatto)是江戶時代的江戶幕府為了統制武家而定立的法令。.

新!!: 五大老和武家諸法度 · 查看更多 »

毛利隆元

毛利隆元,出生於1523年(大永3年)、卒於1563年(永祿6年(陰曆)8月4日),是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將、安藝國大名毛利元就的長男。豐臣五大老毛利輝元之父。其弟有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穗井田元清等人。 1537年(天文6年),他被父親送與當時西國第一大名、周防大内氏處當人質。同年在大内義隆主持下行冠禮。四年後、與大内義隆的養女,原來大内氏重臣内藤興盛(長門守護代)的女兒結婚。他深受大內義隆的器重、並與大內家的家臣內藤興盛、陶隆房、和同為人質的天野隆綱同為好友。 1546年時其父親毛利元就讓位給他,但實權仍在元就手中。1551年大内義隆被重臣陶隆房(陶晴賢)所害被迫自殺、毛利氏起而對抗陶晴賢。 在嚴島之戰毛利軍大敗陶晴賢後,併吞了原來大內氏的領地、毛利軍開始與出雲國的尼子氏和豐後國的大友氏交戰、在參加尼子征討戰時,毛利隆元於參加備後豪族和智誠春要請的宴席後卒死,死因不明,有食物中毒和被毒殺的說法。享年四十一歲。 其父元就因此令和智誠春、柚谷新三郎、湯谷又八郎、湯谷又左衛門、赤川元保等涉案嫌疑人自殺謝罪。 隆元的為人被評論是個孝子,有仁心,表裡如一之人、但從毛利元就留下的書信中看出他對隆元有優柔寡斷的感嘆、因此後世認為這是毛利元就雖讓位給他但仍繼續掌有實權的原因。 一般後世對毛利隆元的印象不如他兩個傑出的弟弟吉川元春和小早川隆景,以及他的兒子輝元。.

新!!: 五大老和毛利隆元 · 查看更多 »

毛利輝元

毛利輝元(1553年2月4日-1625年6月2日)是安土桃山時代和江戶時代的大名。豐臣政權五大老之一,長州藩第一代藩主。父親是毛利隆元,母親是內藤興盛之女,幼名幸鶴丸。.

新!!: 五大老和毛利輝元 · 查看更多 »

淺井氏

淺井氏()是日本鎌倉時代至江戶時代的武家氏族,發跡於近江國丁野(現滋賀縣長濱市內),原本為京極氏的家臣,後來取代主家在北近江的地位,雖然一度臣服於南近江的六角氏,及後再擊敗六角氏擴展勢力,雖然一度與織田氏結盟,可是最終選擇與朝倉氏聯手對抗織田,然而在姊川之戰敗給織田信長後勢力大幅衰退,最終在小谷城之戰中毀滅。其後,淺井長政與阿市誕下的長女淺井茶茶(淀殿)嫁給豐臣秀吉、次女淺井初(常高院)嫁給京極高次和三女淺井江(崇源院)則嫁給德川秀忠,其中茶茶和江在關原之戰和大坂之陣等多場戰役中均處於敵對狀態,初則作為豐臣氏與德川氏之間的調停人,盡力讓兩大勢力和平共處,三人對於安土桃山時代至江戶時代初期的形勢發揮重大的影響力。.

新!!: 五大老和淺井氏 · 查看更多 »

會津藩

會津藩()為日本古陸奧國會津郡,範圍包含了現在的福島縣西部會津地區。當時的藩廳為會津若松城(今會津若松市)。.

新!!: 五大老和會津藩 · 查看更多 »

戰國鳥獸戲畫

《戰國鳥獸戲畫》(戦国鳥獣戯画(せんごくちょうじゅうぎが))是日本動畫短片,以日本國寶鳥獸戲畫的形式,呈現動物化的日本戰國武將。2016年10月8日起,在電視台播放《戰國鳥獸戲畫~甲~》13话。2017年1月14日起播放第2期《戰國鳥獸戲畫~乙~》亦13话。.

新!!: 五大老和戰國鳥獸戲畫 · 查看更多 »

战国时代 (日本)

日本的戰國時代,簡稱戰國,是日本历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一般是指1467年足利義政時期的應仁之亂开始的长达一百五十多年的政局紛亂及群雄割據的一段時期。最終,歷經一個半世紀的混戰,德川家康在1603年建立了江戶幕府,1615年滅豐臣氏,正式統一全國。.

新!!: 五大老和战国时代 (日本)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丰臣五大老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