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二條為氏

指数 二條為氏

二條為氏(,即生於貞應元年,卒於弘安9年9月14日),又稱藤原為氏,日本鎌倉時代中期的公家人物、和歌歌人,歌道流派二條派始祖。他是權大納言藤原為家的長男,御子左家嫡系。母親是宇都宮賴綱之女,同母弟京極為教,異母弟冷泉為相、冷泉為守,有子二條為世。 自嘉祿二年(1226年)正月(日本舊曆)敘爵,歷任左中將、參議、右衛門督、權中納言等職,文永四年(1267年)二月官至正二位權大納言。 作為大覺寺統的近侍官員兼為出色的和歌歌人,二條為氏於當時和歌歌壇具極大影響力。《大日本史》評價他「才思敏捷,能賦險題」。弘安元年(1278年)奉龜山上皇之命編撰《續拾遺和歌集》。此外,他也編撰了以宇都宮歌壇為中心的歌集《新和歌集》。其本人作品收錄於其子孫編撰的家集《大納言為氏卿集》,而被錄入各敕撰和歌集的作品計有232首。 不過,他與兩位弟弟京極為教、冷泉為相關係惡劣:除了在和歌創作上分庭抗禮外,在建治元年(1275年),其父藤原為家逝世後,二條為氏作為長男繼承御子左家,與庶母阿佛尼(冷泉為相生母)因播磨國細川莊領地相爭,阿佛尼上告至鎌倉幕府。訴訟糾纏兩代,至阿佛尼和二條為氏死後,為氏之子二條為世當家時仍未平息。至正和二年(1313年),經鎌倉幕府將軍守邦親王命北條高時等裁決,終判領地歸冷泉為相所有。此事使御子左家分裂為二條、京極、冷泉三家。 弘安八年(1285年),二條為氏落髮出家,法名覺阿,翌年(1286年)65歲時去世。.

4 关系: 京極為教冷泉為守冷泉為相敕撰和歌集

京極為教

京極為教(,即生於嘉祿3年閏3月20日,卒於弘安2年5月24日),日本鎌倉時代中期和歌歌人。他是權大納言藤原為家(御子左家嫡系)之子,其母親是宇都宮賴綱之女,同母兄二條為氏,異母弟冷泉為相、冷泉為守,妻子是三善雅衡之女。作為歌道流派京極家的始祖,其子為兼、其女為子也是著名和歌歌人。 他在1235年(嘉禎元年)9歲時元服,歷任右中將等職,於1259年(正元元年)7月2日(日本舊曆)敘任從三位右兵衛督,1268年(文永五年)晉至非參議從二位。後任後嵯峨院院司、西園寺家家司。在和歌創作上,他與兄長二條為氏的二條家分庭抗禮。而據頓阿《井蛙抄》所載,兄弟之間亦確有不和。曾參與「弘安百首」,其收入《續後撰和歌集》以降敕撰和歌集的作品共計有36首。 他在1279年(弘安二年)5月24日薨去,終年53歲。法名為明正‧明心,號毗沙門堂。.

新!!: 二條為氏和京極為教 · 查看更多 »

冷泉為守

冷泉為守(,即生於文永2年,卒於嘉曆3年11月8日),日本鎌倉時代後期和歌歌人,又稱藤原為守,法名曉月房。他是權大納言藤原為家(御子左家嫡系)庶子,其母是妾室阿佛尼,同母兄冷泉為相,異母兄二條為氏、京極為教。 他官至正五位下侍從。1295年(永仁三年)之前,曾經和另一位異母兄藤原為顯東下鎌倉,之後單身一人返回京都。40歲左右出家,在鎌倉和東國一帶居住。他擅長連歌,與北條貞時、夢窗疎石等人私交甚篤。傳說他是第一個創作狂歌的歌人,被稱為「狂歌之祖」,然而他所著的《狂歌酒百首》疑為後人偽作。.

新!!: 二條為氏和冷泉為守 · 查看更多 »

冷泉為相

冷泉為相(,即生於弘長三年,卒於嘉曆三年七月十七日),日本鎌倉時代中期和歌歌人,冷泉家的始祖,又稱藤原為相,初名為輔,號冷泉。他是權大納言藤原為家(御子左家嫡系)庶子,其母是妾室阿佛尼,同母弟冷泉為守,異母兄二條為氏、京極為教,有子冷泉為成、冷泉為秀。 其父藤原為家在建治元年(1275年)逝世後,異母兄二條為氏作為長男繼承御子左家,與為相生母阿佛尼因播磨國細川莊領地相爭,當時冷泉為相只有13歲。相爭的原因是起初藤原為家將這幅領地授予長男為氏,然而為氏其後失寵於父親,藤原為家於是將領地轉贈為相,並有文書具結。及藤原為家歿後,二條為氏不服,兩家遂起爭執,阿佛尼上告至鎌倉幕府。訴訟糾纏兩代,至阿佛尼和二條為氏死後,為氏之子二條為世當家時仍未平息。至正和二年(1313年),經鎌倉幕府將軍守邦親王命北條高時等裁決,終判領地歸冷泉為相所有。此事使御子左家分裂為二條、京極、冷泉三家。 自文永二年(1265年)敘位從五位,歷任左少將、右中將、右衛門督、參議等,延慶元年(1308年)敘從三位,文保元年(1317年)六月一日(日本舊曆)晉至正二位權中納言,同年十二月辭任。後來他向花園天皇請求東下,晚年長居關東。 由於鎌倉幕府的久良親王是冷泉為相外孫,所以冷泉為相和鎌倉地方關係密切,並教導當地武士和歌及連歌,對鎌倉連歌的發展有著貢獻,儼然成為關東和歌歌壇的領導者。因為他住在鎌倉藤谷,故被尊稱為藤谷殿。另一方面,他和京都歌道流派仍保持交流,曾參與多次歌合(和歌歌會),包括嘉元元年(1303年)的「嘉元百首」、同年閏四月「伏見院仙洞歌合」和文保三年(1319年)京極派主催的「文保百首」。 此外,他也是私撰集《柳風和歌抄》和《拾遺風體和歌集》的編者。其本人作品收錄於其子孫編撰的家集《藤谷和歌集》和《為相百首》,而被錄入《新後撰和歌集》以降各敕撰和歌集的作品計有65首。 嘉曆3年(1328年)七月十七日卒於鎌倉,享年66歲,墓所位於鎌倉市淨光明寺。.

新!!: 二條為氏和冷泉為相 · 查看更多 »

敕撰和歌集

敕撰和歌集是日本平安時代至室町時代期間,天皇或太上天皇下敕命編集的和歌集。由《古今和歌集》(延喜五年(905年)起編撰)開始,至《新續古今和歌集》(永享十一年(1439年)編撰)為止,共534年間編成21部敕撰和歌集,總稱二十一代集《日本文學史》,劉崇稜,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頁95-101。ISBN 9571131261。由南朝所編纂的《新葉和歌集》則稱為「準敕撰和歌集」。 二十一代集按編集時期,又可再分為「三代集」、「八代集」和「十三代集」。三代集包括第一部《古今和歌集》至第三部《拾遺和歌集》;八代集包括第一部《古今和歌集》至第八部《新古今和歌集》(三代集和八代集的首三部是重複的);十三代集包括第九部《新敕撰和歌集》至第二十一部《新續古今和歌集》。.

新!!: 二條為氏和敕撰和歌集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