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2 关系: 十月初七,司马苞,吳德妃 (明武宗),太政大臣,九月初九,九月初五,九月初八,九月初六,冯娑罗,农历九月,八月初七,独孤盛 (北周),癸酉之变,關原之戰,林则徐,恭睿太后,李脩,李文成,松平清康,权善才,武攸宁,朝鮮世祖。
十月初七
十月初七,农历十月第七天。.
查看 九月初七和十月初七
司马苞
司马苞(),表字仲成,山阳郡(今山东省金乡县西北)人,东汉时期的大臣。 司马苞官至大司农。漢安帝元初元年(114年)九月初七,太尉李修免职,九月十三,司马苞被任命为太尉。司马苞布衣粗食,妻儿不入官舍,司徒杨震被宦官樊丰陷害,连同他一起恶意中伤,他屡次请求回归乡里。元初二年(115年)六月初二,司马苞去世。七月廿八,马英被任命为太尉。.
查看 九月初七和司马苞
吳德妃 (明武宗)
吴德妃,中國古代明朝皇族女性,明武宗的德妃。 正德元年(1506年)九月初七,吴氏被明武宗册封为德妃。她熟悉宫中礼仪,动作合乎矩度,被太后张氏喜欢,得到宫中称赞。嘉靖十八年(1539年)七月甲午,德妃吴氏薨,諡號淑惠。.
太政大臣
太政大臣,日本律令官制名,是律令制度下最高官位,宰相级职务。定员一人,位階相當於正一位或從一位。由亲王一品或诸王、诸臣中正从一位者充任,位居三公之首,辅佐天皇,总理国政。为非常设官职。令制规定“如无其人则阙”,故别称“则阙”。历史上实任者甚少。天智天皇时,大友皇子首任。758年(天平宝字二年)由藤原仲麻吕改称太师,764年复旧称。 理論上為律令制度下的的最高長官,但自從關白出現後,太政大臣的政治力遭到架空、成為一個「榮銜」。戰國時代,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曾出任此職。而織田信長在逝世後也被追贈此職。江戶時代德川秀忠和德川家齊兩位征夷大將軍生前出任此職;其他將軍除了德川慶喜以外死後都追贈此職。 日本最後一任太政大臣是三條實美,任職於明治天皇明治四年(1871年)至明治十八年(1885年)。君主立憲制實施後被總理大臣(首相)取代。 倭訓作「おおまつりごとのおおまえつぎみ」。其中「まつりごと」雖然可以解釋為「祭事」,但因為日本上古時代政教合一,所以又通「政」。「まえつぎみ」則是繼承自古墳時期「大夫」一詞而來。.
查看 九月初七和太政大臣
九月初九
九月初九,农历九月第九天。.
查看 九月初七和九月初九
九月初五
九月初五,农历九月第五天。.
查看 九月初七和九月初五
九月初八
九月初八,农历九月第八天。.
查看 九月初七和九月初八
九月初六
九月初六,农历九月第六天。.
查看 九月初七和九月初六
冯娑罗
冯娑罗,北齐长乐郡信都人。太师昌黎武王冯熙玄孙女,侍中、尚书、东平公冯修的曾孙女。祖父司空公,父光禄大夫。 天保元年(550年)九月初七日,齐文宣帝高洋下诏:冯娑罗与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尚书令、兼御史中丞、京畿大都督、平阳王高淹成婚,封为平阳国妃。高淹,字子邃,齐神武帝高欢第四子,高洋之弟,母穆氏。天保四年(553年)七月十五日乙亥,冯娑罗在国邸去世,春秋二十二岁。北齐朝廷追赠平阳王国妃谥号昭。九月初一日庚申,迁葬于邺县西岗。.
查看 九月初七和冯娑罗
农历九月
农历九月,是农历一年中第九个月份(如果之前没有闰月),季秋,暮秋、菊月,建戌之月(狗月),律中无射。 九月秋高气爽,菊花开放,亦为收获的季节,有金色的九月之称。九为阳数,又为至大之数,九月九日,月日并阳,所以称为“重阳”。 日本稱呼農曆九月為「長月」,有「夜長月」、「割稻月」等說法。.
查看 九月初七和农历九月
八月初七
八月初七,农历八月第七天。.
查看 九月初七和八月初七
独孤盛 (北周)
孤盛,北周将领。 560年九月初七,独孤盛率水军和贺若敦伐陈。九月十三,陈朝派仪同三司徐度到巴丘。秋水泛滥,独孤盛、贺若敦的粮路被切断,只好分军去抢掠,贺若敦假装自己军粮充足,迷惑陈军。十月十五,陈国侯瑱在杨叶洲击败独孤盛军。独孤盛收拢败兵自保。十二月廿二日,北周巴陵城主尉迟宪降陈朝,陈朝巴州刺史侯安鼎去守卫巴陵。十二月廿三日,独孤盛带残兵从杨叶洲悄悄地逃走。.
癸酉之变
酉之变,或稱天理教之乱、天理教起事、八卦教之乱、八卦教起事,指中国清朝嘉庆十八年(1813年)发生的一次天理教(秘密宗教八卦教的一派)军队进攻北京紫禁城的事件。其餘魯、豫各地亦有起事,皆隨即被官兵平定。.
查看 九月初七和癸酉之变
關原之戰
原之戰(関ヶ原の戦い、大日本帝國陸軍參謀部出版書籍使用關原之役)是日本廣義的戰國時代末期或安土桃山時代發生於美濃國關原地區的一場戰役,交戰雙方為德川家康領下的東軍以及石田三成等組成的西軍。最終在西軍將領小早川秀秋叛變的情況下,這場戰爭在一天內即分出了勝負,德川家康取得了統治權,三年後成立德川幕府。此戰也被譽為「決定天下的戰爭」(天下分け目の戦い),是戰國時代影響最重大的戰役。.
查看 九月初七和關原之戰
林则徐
林则徐(薛桂芬 著徐立亭 編,《晚清巨人傳·林則徐》,哈爾濱出版社,ISBN 978-7-80557-894-1),福建省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福州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ISBN 978-7-80122-605-1,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竢村老人、竢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是中国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1811年林则徐(26歲)中進士,官至一品,曾經擔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為主张严禁鸦片及抵抗西方列強的侵略,在中國有“民族英雄”之稱譽。 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使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将收到的鸦片于虎门销毁。虎門銷煙成為清帝國與大英帝國爆發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导火线。 清朝官员林則徐一生奉命與西方周旋,對於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則持开放态度,主張學其優而用之。根據文獻記載 ,福建日报,2005年8月31日,他至少略通英、葡兩種外語,且著力翻譯西方報刊和書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將林則徐及幕僚翻譯的文書合編爲《海國圖志》,此書對晚清的洋務運動乃至日本的明治維新都具有启發作用。.
查看 九月初七和林则徐
恭睿太后
恭睿太后(공예태후,)任氏,高丽中書令任元厚之女,門下侍中李瑋之外孫女,是高丽仁宗的王后。《高麗史88卷-列傳1-后妃1》,郑麟趾 1109年九月初七出生时,李瑋夢见有黃大旗竪在他家中門旗尾飄至宣慶殿。李瑋说:“此女後當遊宣慶殿。”高丽仁宗废黜李資謙二女,四年(1126年)選入宮,號为延德宮主。五年(1127年),延德宮主生高丽毅宗。七年(1129年),冊爲王妃。八年(1130年),生大寧侯王暻。九年(1131年),生高丽明宗。十六年(1138年),她的母亲李氏卒,仁宗素服避于正殿,贈李氏辰韓國大夫人。任氏又生下元敬國師王沖曦、高丽神宗和承慶、德寧、昌樂、永和四宮主。毅宗卽位,尊母亲爲王太后,殿为厚德,立善慶府,置官屬。任氏愛次子大寧侯欲立爲太子,毅宗有怨气。一日,雷雨大震,電光入座,毅宗驚懼,躲在太后衣下。毅宗悔悟,母子如初。明宗十二年(1182年),王曦死,太后听说是掌权武人所害,得病,十三年(1183年)去世,壽七十五岁,葬純陵,谥号恭睿太后。次年金朝遣使致祭文。.
查看 九月初七和恭睿太后
李脩
李脩,字伯游,东汉时期人物,豫州襄城(今河南省襄城县)人。 李脩初任郡县属官,官至光禄勋。汉安帝永初五年(111年)正月十五,李脩继张禹为太尉。元初元年(114年)九月初七,李脩因蜀郡夷和先零羌之乱而免职,司马苞继任。其子李益曾任赵国的国相,孙子李膺是汉朝的名臣。.
查看 九月初七和李脩
李文成
李文成(),清朝嘉庆年间天理教起事領導人之一,河南滑县谢家庄人。木匠出身,人稱“李四木匠”。.
查看 九月初七和李文成
松平清康
松平清康(、永正8年9月7日-天文4年12月5日)是日本戰國時代武將,又稱為二郎三郎及安祥之三郎,幼名竹千代。自稱世良田氏的後代。三河松平氏第七代當主。父親是松平氏第6代當主松平信忠,是德川家康祖父,生母為水野氏(另外多個說法)。三河野安祥城城主及岡崎城主,長男為廣忠。安祥松平家是清康時代是佔領安城岡崎兩城,以下克上,控制了西三河一帶。.
查看 九月初七和松平清康
权善才
权善才,唐朝左威卫大将军。 一次,党项军攻兰州,州治内几乎没有唐军,众人大为恐慌,刺史崔知温开城门作无事状,党项军以为城内有伏兵,绕过兰州而行。权善才率救兵至,败党项。多数党项军投降,权善才想屠戮他们,但崔知温说这不妥还会导致暴变,劝止了。权善才感激崔知温的建议,想送他500降人,但崔知温拒绝了。党项余部因此来降。 上元三年(676年)九月初七,权善才和左监门中郎将范怀义误砍昭陵的柏树,大理寺将他们除去官籍;唐高宗命令将他们处死。大理丞狄仁杰上奏说:“这两人的罪行,不够处死。”唐高宗说:“权善才等砍昭陵柏树,我不杀他们,就不孝。”狄仁杰坚持自己的意见,唐高宗大怒,狄仁杰说:“依照法律不该处死的人,陛下特别指示要杀他,使法律不能取信于人,汉朝张释之对汉文帝说过:‘如国有人盗取高皇帝长陵一土,陛下怎样处分他?’现在如果因砍一柏树而杀两位将军,后代会将陛下看成什么样的君主?我是怕使陛下陷于无道之境,所以不执行处死他们的命令。”唐高宗将权善才、范怀义除籍流放岭南,提升狄仁杰为侍御史。.
查看 九月初七和权善才
武攸宁
武攸寧,唐朝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他是武则天伯父武士讓的孙子,父亲武懷道,兄弟武攸暨、武攸止。 690年一月初十,时任鳳閣侍郎(中书侍郎)的武攸寧被任命为纳言。九月十二,武则天迫使儿子唐睿宗退位,自称圣神皇帝,建立武周,武攸寧被封为建昌王。691年八月初十,武攸宁罢相,为左羽林大将军。九月廿六重新为纳言。692年八月十六,武攸宁罢相,为冬官尚書(工部尚书)。695年二月初四,武则天逮捕男宠薛怀义和尚,命建昌王武攸宁率壮士打死了他,尸体送往白马寺焚烧,造塔。698年九月初七,夏官尚书(兵部尚书)武攸宁为同凤阁鸾台三品。699年一月初四,武攸宁罢相,为冬官尚书(工部尚书)。704年,武则天命春官尚书(礼部尚书)武攸宁主持在洛阳城北的白司马阪建造大佛像。唐中宗复位后,武攸宁降为江国公,神龙年间死在岐州刺史任上。.
查看 九月初七和武攸宁
朝鮮世祖
朝鲜世祖(;),即朝鮮世祖惠莊大王、朝鮮惠莊國王,朝鲜王朝的第7代国王,名諱李瑈(),字粹之()。諡號惠莊承天體道烈文英武至德隆功聖神明睿欽肅仁孝大王()。.
查看 九月初七和朝鮮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