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62 关系: 加佐郡,加藤光泰,南丹,南丹市,古田重然,右京區,名神大社,堀尾吉晴,多紀郡,大內義興,天外魔境系列,太田氏,妙海尼,宮津市,宇摩志麻遲命,安國寺利生塔,小牧、长久手之战,小野藩,小野木重勝,山口直友,山家藩,山岡景佐,山脇東洋,山陰道,岡部長盛,上杉房顯,上方,並河易家,中国大返还,中国地方,中郡 (京都府),丹南,丹州,丹後平定,丹波市,丹波町,丹波道主命,丹波號列車,三好長慶,三木合戰,一宮,九鬼久隆,九鬼隆季,久美濱縣,京丹波町,京之七口,京都府,廢藩置縣,令制國列表,延元之亂,... 扩展索引 (112 更多) »
加佐郡
加佐郡为過去京都府轄下的郡,已於2006年1月1日因無管轄町村而废除。 在1879年日本實施時的轄區包括現在的舞鶴市全部地區、福知山市的東北部地區和宮津市東南部的一小部分地區。.
查看 丹波國和加佐郡
加藤光泰
加藤光泰(かとう みつやす)生於天文6年(1537年)-卒於文祿2年8月29日(1593年9月24日)是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將、安土桃山時代的大名。曾經侍奉過齋藤龍興、豐臣秀吉等主君。.
查看 丹波國和加藤光泰
南丹
南丹可以指:.
查看 丹波國和南丹
南丹市
南丹市()為位於京都府中部丹波地方的行政區劃,「南丹」指的是此地位於過去丹波國的南部區域。 轄區北部為,已被劃入京都丹波高原國定公園;主要市區位於南部園部川周邊的盆地。.
查看 丹波國和南丹市
古田重然
古田重然(),戰國時代的武將。以古田織部之名享譽茶道界,通稱左介,初名景安。織部之名是由他受封的官職從五位下織部正而來。他集千利休茶道之大成,在茶器製作、建築、造園方面風格大膽且自由,帶動了安土桃山時代的流行文化「織部風」。.
查看 丹波國和古田重然
右京區
右京區()是構成京都市的11區之一,為京都市內面積最大的區。南部是過去皇族與公家別莊的所在、現在主要為住宅區;西部和北部是山區,北部被稱為「京北」,屬於丹波高原,此區域的人口主要集中在桂川沿岸的盆地區域中。.
查看 丹波國和右京區
名神大社
名神大社()是律令制之下,祭祀名神祭的對象神祇(名神)之神社。古代的社格之一,全部列格為大社(官幣大社・國幣大社),所以稱作「名神大社」。《延喜式》卷3之「臨時祭」之「名神祭」條下和同卷9・10之「神名式」(「延喜式神名帳」)記載的名神數量有23社28座之差,有遺漏或追加未載之說。.
查看 丹波國和名神大社
堀尾吉晴
堀尾吉晴(ほりお よしはる)出生於天文13年(1544年),卒於慶長16年(1611年7月26日),生於尾張國丹羽郡,幼名仁王丸,通稱茂助,為岩倉織田家部將堀尾泰晴之子,後來投效豐臣秀吉,晉封為大名之列,是豐臣三中老之一,也是出雲國松江藩的初代藩主。.
查看 丹波國和堀尾吉晴
多紀郡
多紀郡()是過去位於兵庫縣東北部的郡,已於1999年4月1日因無管轄町村而被廢除。 過去的範圍相當於現在的篠山市的全部區域。.
查看 丹波國和多紀郡
大內義興
大内义兴(文明9年(1477年4月7日)-享禄元年12月20日(1529年1月29日))是室町时代的武将,周防的战国大名。大内氏第三十代當主。父亲为周防等國守護大名大内政弘。兄弟大内隆弘。正室为長門守護代内藤弘矩的女儿東向殿。兒子大内義隆。小名龜童丸,曾任周防、長門、石見、安藝、筑前、豐前、山城7國的守護大名和幕府的管領代。.
查看 丹波國和大內義興
天外魔境系列
是由廣井王子创作,Hudson Soft和Red Entertainment,並由前者發行的电子游戏系列。首作《天外魔境 Ziria》遊戲史上第一個以CD-ROM為媒介的RPG遊戲,于1989年6月30日发售。采用濃厚的和風,并由阪本龍一配樂。 《天外魔境II 卍Maru》于三年後发行,也是濃厚的和風,配上久石讓的音樂,製作陣容达到150人,成功製作出最經典的RPG。雖然捨棄了戰鬥背景,但是換取了高效能的運作與龐大的劇情與為數眾多場景與特效,動畫方面更是令人嘆為觀止,這也是天外系列最成功的一部。 其後因為《天外魔境II》的角色團十郎大受歡迎,所以《天外魔境 風雲歌舞技傳》外傳就再次誕生。 其後還有在各平台推出系列作:《天外魔境Zero》於超级任天堂推出、《天外魔境 第四默示錄》於世嘉土星推出、《青の天外》于Game Boy Advacne推出。後來還有推出格鬥遊戲,手機遊戲等。也有在各大平台推出移植作、復刻板、重製版等。 最後本傳的完結篇《天外魔境III Namida》,終於在2005年推出在PlayStation 2上,登場主角人數也是史上最多,遊玩時間也相對會拉長。 最新作品是於PlayStation Portable推出的復刻版合辑,收录了《天外魔境ZIRIA》、《天外魔境II 卍Maru》、《天外魔境 風雲歌舞技傳》和《天外魔境 歌舞技一刀涼談》。.
查看 丹波國和天外魔境系列
太田氏
太田氏是日本氏族。主要有下列諸多流派:.
查看 丹波國和太田氏
妙海尼
妙海尼()是江戶時代前期的女性。自稱是赤穗浪士1人的堀部武庸(安兵衛)的妻子堀部堀。 載元文的時候,有個以妙海尼的名義自稱的尼姑老奶奶「她說自己是赤穗義士堀部安兵衛的妻子」說她住在泉岳寺附近的草庵,祭拜著堀部武庸的墓。當時的人們深信她就是武庸的妻子,就前往妙海尼的草庵並大量的布施給她,她因此騙取到很大筆的金錢。還有因為對她感興趣而前往妙海尼的草庵的丹波國篠山藩士的佐治為綱,執筆把她的話給寫成口述筆記的『妙海語』。但是,事實上真正的武庸的妻子·於堀,已於享保5年(1720年)時在肥後國熊本死去。而這個妙海尼的出身不詳,但向堀部家的內部的情況了解的人,得知並不是堀部家的女傭。所以可以說是根據利用元祿赤穗事件的發生的恩惠來假冒活著的人為首要幫助的憐憫。 只是,她在90歲死去為止前,在從事守武庸的墓的事情是事實。死後她被葬在泉岳寺。 還有,以妙海尼為題材的小說也被寫,井上夏的『不忠臣藏』與柴田鍊三郎的『背叛的忠臣藏』的最後一章有描寫妙海尼與四十七士裡唯一存活下來的寺坂信行對峙。 Category:元祿赤穗事件相關人物.
查看 丹波國和妙海尼
宮津市
宮津市()是位於日本京都府北部的行政區劃,鄰日本海,日本三景之一的天橋立位于此。 其轄區被與謝野町分成南北兩個不相連的區域,中間僅有天橋立的沙洲相連,但由於此段沙洲車輛無法通行,南北兩區域的往返都需經過與謝野町。.
查看 丹波國和宮津市
宇摩志麻遲命
宇摩志麻遲命(ウマシマヂノミコト)乃《古事記》之記述,《日本書紀》稱可美真手命(うましまでのみこと),《先代舊事本紀》則作味間見命(うましまみのみこと),祂是日本神話裡出現的神祇,也是物部氏的祖先。.
查看 丹波國和宇摩志麻遲命
安國寺利生塔
安國寺(あんこくじ)和利生塔(りしょうとう)是南北朝時代,足利尊氏、直義兄弟在日本各國設立的寺院和佛塔。.
查看 丹波國和安國寺利生塔
小牧、长久手之战
小牧、長久手之戰乃是於天正十二年(1584年)3月至11月之間,羽柴秀吉(即後來的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織田信雄之間的一場大規模會戰,戰場以尾張北部的小牧城、犬山城、樂田城為中心,擴及尾張南部、美濃西部、美濃東部、伊勢北部、紀伊、和泉、攝津等地。雖以德川軍勝利告終,但因羽柴秀吉外交策略奏效,導致德川家康失去此戰的正當性,不得已之下亦向羽柴秀吉議和,此戰才告結束。而此戰之後,在豐臣秀吉心中亦埋下了對德川家康這位敵手的敬佩和猜忌的種子。(※註:以下日期皆為農曆).
查看 丹波國和小牧、长久手之战
小野藩
小野藩()是日本江戶時代的一個藩。位於播磨國加東郡,藩廳在小野陣屋(今兵庫縣小野市),藩主是一柳氏,家格屬於外樣大名。 藩祖一柳直家是西條藩主一柳直盛的次男,一柳直盛死後遺領一分為三,作為次男的一柳直家分到播磨小野五千石和伊予宇摩郡、周敷郡,總計兩萬三千石的領地,成為川之江藩,居館設在伊予宇摩郡,加東郡僅派有代官。但是1642年(寛永19年)一柳直家急病身亡後,以女婿丹波園部藩主小出吉親次男一柳直次作為婿養子繼承,可是這次的繼承並不被江戶幕府完全認可,因此伊予國的領地全被沒收,只用遺領的名義給一柳直次加東郡一萬石。 3代末礼在1692年(元祿5年)擔任幕府的大番頭,並於1703年(元祿16年)拔擢為5代將軍德川綱吉的御側眾。爾後,5代末榮時積極處裡藩內財政惡化的問題,倡提儉約政策,財政再建,被譽為藩中興之主。 9代末延在1836年年(天保7)招聘大國隆正開辦藩校「歸正館」,由於末延的嫡子10代藩主末彥畢生獨身所以向丹波國綾部藩主九鬼隆都討來五男當養子,是為11代藩主末德,在明治4年(1871年)廢藩置縣後結束一柳家於小野十一代的統治, 於1884年(明治17年)被列為子爵。.
查看 丹波國和小野藩
小野木重勝
小野木重勝(1563年-1600年12月23日)是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豐臣氏家臣。丹波福知山城城主。名諱是公鄉、重次。別名公知。通稱清次郎。.
查看 丹波國和小野木重勝
山口直友
山口直友()日本戰國時代至江戶時代初期武將,德川家康家臣、旗本。通稱新五郎、勘兵衛。官位駿河守、從五位下。 1544年(天文十三年)出生,為丹波國新鄉領主赤井時家第四子直之的嫡男。此後,直之從赤井氏獨立,領有信濃國山口之地,改名山口直之,出仕於德川家康。 1585年,山口直友繼承家督之位,前往駿河國的興國寺城,追隨松平清宗,防備小田原的後北條氏。北條氏滅亡後,獲得下總國千葉郡300石的領地,列近習。1598年,加增上總國周准郡230石。 山口直友與九州關係很深。1599年(慶長四年),島津氏與其重臣伊集院氏發生紛爭,史稱莊內之亂。山口直友作為德川家康的使者前去調停,達成島津義久、島津忠恒以及伊集院忠真之間的和解,結束了莊內之亂。1600年關原之戰後,島津義弘逃回薩摩,直友負責同島津氏進行交涉。在島津氏的邀請下,直友的弟弟直行出仕於島津氏。 1601年,獲得大和國山邊郡3000石領地,擔任奏者番之職。後兼任丹波郡代,獲5000石領地。1603年任伏見城番,翌年敘任駿河守,兼任伏見城町奉行。1610年接替大久保長安,擔任大和郡山城番。1614年參加大坂之陣,同年以上使的身份前往長崎,與長崎奉行長谷川左兵衛一起破壞當地的基督教會。 1616年,德川家康病逝,山口直友剃髮出家,法號惠倫。1622年在伏見城死去。 有二子一女,二子為直堅、直治,一女為板倉重昌正室。.
查看 丹波國和山口直友
山家藩
山家藩()是日本江戶時代的一個藩。位於丹波國何鹿郡,藩廳在山家陣屋(今京都府綾部市),藩主是谷氏,家格屬於外樣大名。 藩組谷衛友,是織田信長、豐臣秀吉的部將,在1582年(天正10年)參予討伐明智光秀的山崎之戰後,加封丹波山家一萬六千石。在1600年(慶長5年)的關原之戰中雖加入西軍,但卻與東軍內通,並不積極加入對歌道老師細川藤孝居城的進攻,並於戰後加入攻擊西軍將領小野木重次,因此在細川藤孝與本多正純仲介下,所領不變,依然是山家藩主。 後來2代藩主谷衛政將領地分出給弟弟谷衛冬一千五百石(梅迫谷家)、姪兒谷衛之兩千五百石(上杉谷家)、谷衛清兩千石(十倉谷家),石高降為一萬石,此後谷氏作為山家藩藩主延續了13代,直到明治時代後,山家藩因為長年與公家通婚,早早投效明治政府,在廢藩置縣後於1884年(明治17年)被列為子爵。.
查看 丹波國和山家藩
山岡景佐
山岡景佐(1531年-1589年)是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父親是山岡景之。.
查看 丹波國和山岡景佐
山脇東洋
山脇東洋(やまわき とうよう,),生於丹波國龜山,日本江戶時期著名漢醫學者,為古方派代表人物,為實證醫學的先驅。.
查看 丹波國和山脇東洋
山陰道
山陰道(),又名背面道()。 「山陰」的名稱來自日本傳入中國唐代對地理方位的傳統概念,認為「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由於本州最西端的土地,被東西走向的中國山地切成南北兩側,山南區域依以此規則稱為「山陽」,相對的山北區域則稱為「山陰」;山陽道、山陰道則以此而得名。.
查看 丹波國和山陰道
岡部長盛
岡部長盛(1568年-1632年12月13日)是日本戰國時代至江戶時代前期武將和大名。父親是岡部正綱。下總山崎藩藩主、丹波龜山藩藩主、丹波福知山藩藩主、美濃大垣藩初代藩主。岸和田藩岡部家初代。武勇優秀,被稱為岡部之黑鬼(岡部の黒鬼)。.
查看 丹波國和岡部長盛
上杉房顯
上杉房顯(1435年-1466年2月26日)是室町時代中期的武將、守護大名。關東管領、山內上杉家當主。父親是上杉憲實。.
查看 丹波國和上杉房顯
上方
上方(かみがた・かみかた)是江戶時代稱呼大坂、京都為中心的畿內的名稱。廣義的也指畿內為中心的近畿地方一帶。 天皇居住的首都為「上」,特別是江戶幕府將三河國以西的五畿內(大和國・山城國・攝津國・河內國・和泉國)三州(近江國・丹波國・播磨國)定義為「上方筋」。指相對於政治中心的江戶,古來的經濟・文化中心地・先進地域的用語。 另外,上方的文化稱作上方文化,代表的有上方舞、上方歌、上方落語、上方歌舞伎、上方三味線、上方浮世繪、上方言葉、人形淨瑠璃文樂等。 上方到近世初期為止,是經濟・文化的中心地。文化東漸之後,洗練、先進的上方文化逐漸傳到關東,18世紀的明和期開始,江戶特有的文化逐漸開花,到化政期,江戶成為和上方並駕齊驅的文化發信地。.
查看 丹波國和上方
並河易家
並河易家(日語平假名:なみかわ やすいえ;生没年不詳),日本戰國時代及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明智光秀家臣,通稱「兵庫介」、後稱「掃部介」。並河因幡守宗隆之弟。.
查看 丹波國和並河易家
中国大返还
中國大返還(中国大返し),指日本天正十年六月(公元1582年6月),奉織田信長之命征討中國地方毛利氏的羽柴秀吉(後改名豐臣秀吉),在接獲本能寺之變的消息後,迅速與毛利氏議和,率領部隊在僅僅七天時間内完成了自中國地方至京都194公里的急行軍。 大返還起迄時間為天正十年六月六日至六月十二日(公元1582年6月25日至7月1日),但另一說為天正十年六月三日(公元1582年6月22日)即开始,相差3日應為羽柴秀吉為大返還而做的準備時間。 羽柴秀吉的軍隊在隨後的六天(13日~18日)時間以數倍兵力赢得了對明智光秀的討伐戰,史称稱山崎之戰。.
查看 丹波國和中国大返还
中国地方
中國地方(),又稱為中國地區、或山陰山陽地方(),是日本本州島西部的山陽道、山陰道兩個地區的合稱,包含鳥取縣、島根縣、岡山縣、廣島縣、山口縣等5個縣;總面積31,917.37平方公里、人口約771.8萬人。.
查看 丹波國和中国地方
中郡 (京都府)
中郡为過去京都府轄下的郡,已於2004年4月1日因無管轄町村而废除。 在1879年日本實施時的轄區包括現在的京丹後市東南地區。.
查看 丹波國和中郡 (京都府)
丹南
丹南指的是.
查看 丹波國和丹南
丹州
丹州,中国古代设置的一个州,治所在今陕西省宜川县。 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改汾州为丹州,因丹阳川得名,治所在义川县(今陕西省宜川县东北)。大业二年(606年),废丹州入延州。管理宜川县等地。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复置丹州。轄境相當於今蘭州市附近。义川县迁到今陕西省宜川县城。天寶、至德年間一度改為咸宁郡。北宋义川县改名宜川县。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废除丹州。.
查看 丹波國和丹州
丹後平定
丹後平定是織田家臣細川藤孝在天正六年(1578年)11月起,攻打丹後國大名一色義道的戰事,最後一色氏戰敗,投降織田家,細川藤孝獲得丹後國南邊兩郡為領地。.
查看 丹波國和丹後平定
丹波市
丹波市()是位於日本兵庫縣東部的城市。 地處瀨戶內海及日本海中間位置,為兩海域的河川分水嶺所在,及的源頭皆位於轄內;而市內石生地區的「水分」海抜高度僅95公尺,為本州高度最低的中央分水嶺。.
查看 丹波國和丹波市
丹波町
丹波町()是過去曾經存於京都府中部的行政區劃;已於2005年10月11日与和知町、瑞穗町合并为京丹波町。 主要産業為稻作、酪農為與林業,特産物包括丹波黒豆、丹波松茸、丹波栗。.
查看 丹波國和丹波町
丹波道主命
丹波道主命(たんばのみちぬしのみこと/たには-、生卒年不詳),《古事記》《日本書紀》等记录的古代日本皇族(王族)。 《日本書紀》作丹波道主命、丹波道主王,《古事記》作丹波比古多多須美知能宇斯王(たんばひこたたすみちのうし/たには-)。 第9代開化天皇之孫,第12代景行天皇的外祖父。为四道将軍之一,派遣到丹波。.
查看 丹波國和丹波道主命
丹波號列車
丹波、為JR西日本京都站~福知山站間經由山陰本線運行已取消的特別急行列車。臨時列車會延長福知山以西、城崎溫泉站。多數與特急「舞鶴」在京都・綾部間併結運轉。和城崎號合併之後的詳情,請參閱「城崎」 代表色為青色。因目的地是JR西日本支社的所在地。.
查看 丹波國和丹波號列車
三好長慶
三好長慶(、大永2年2月13日-永祿7年7月4日)為日本戰國時代的大名。室町幕府的相伴眾、管領代。三好元長長男。三好義賢、安宅冬康、十河一存、野口冬長之兄。正室是波多野稙通女兒,側室是遊佐長教女兒。長男義興,另立養子義繼。.
查看 丹波國和三好長慶
三木合戰
三木合戰,是日本戰國時代時,天正6年(1578年)起發生在播磨國三木城的一連串戰事。是織田信長派遣羽柴秀吉進行的中國征伐其中一場戰事,主要是針對背叛織田家的別所長治進行征伐,因為秀吉採用斷糧戰術迫使三木城開城而聲名大噪。.
查看 丹波國和三木合戰
一宮
一宮(いちのみや)是地域之中社格最高的神社,也寫成一の宮或一之宮。通常被稱作「一宮」者,多指令制國之一宮。雖無規定一宮選定基準的文獻資料,但有作為半官方社格的機能。社格次於一宮之神社稱為二宮,再次之者稱為三宮。.
查看 丹波國和一宮
九鬼久隆
九鬼久隆(くき ひさたか,元和3年-慶安2年())志摩國鳥羽藩第二代藩主。攝津國三田藩第一任藩主。九鬼守隆五子。官位:從五位下、大和守。有一子隆昌。 久隆生於元和3年(1617),但也有說是元和4年(1618)。他在8歲時皈依金剛證寺,名曰壽良。長兄良隆體弱多病被廢嫡。寬永9年(1632)父親死去,久隆還俗,並繼承家督。三兄隆季表達強烈不滿,引起騷動。幕府責令久隆減封3萬6000石並移往攝津三田藩,隆季則領丹波國綾部藩2萬石,且從此失去自嘉隆以來水軍力量。 之後擔任高槻藩守護一職。慶安2年(1649)死去,長子隆昌繼位。法名青陽宗源春光院。 分類:三田藩 分類:外樣大名 分類:九鬼氏 Category:還俗人物 Category:鳥羽藩.
查看 丹波國和九鬼久隆
九鬼隆季
九鬼隆季(くき たかすえ,慶長13年-延寶6年())丹波凌部藩第一任藩主。志摩鳥羽藩主九鬼守隆三子。官位:從五位下、氏部少輔。有一子隆常。 父親死後與五弟久隆爭奪家督之位。寬永10年(1633)立藩於丹波凌部。寬永19年(1642)敘任氏部少輔。寬文元年(1661)給弟弟隆重5000石,自己留1萬9500石。隆季致力於藩政事務,盡心盡力建設城下町。 延寶2年(1674)讓出家督給長子隆常後隱居。四年後(1678)死去,享年71,法名空山了本大極院。 Category:綾部藩 分類:九鬼氏.
查看 丹波國和九鬼隆季
久美濱縣
久美濱縣()是日本於1868年為管轄過去幕府在丹後國、丹波國、但馬國、播磨國、美作國的直屬領地及旗本領地所設立的縣,分布在現今的京都府北部、兵庫縣西部、岡山縣東北部;在1869年位於但馬國、播磨國、美作國的區域被劃出新設為生野縣,其餘位於丹後國及丹波國的區域在1871年被併入豐岡縣。.
查看 丹波國和久美濱縣
京丹波町
京丹波町()是位於京都府的行政區劃,地處與龜岡盆地之間的。.
查看 丹波國和京丹波町
京之七口
京之七口(京の七口)是京(日本京都)周邊街道的七個出入口。七口的場所和名稱因史料而異、非固定。.
查看 丹波國和京之七口
京都府
京都府()是日本近畿地方的都道府縣之一。自794年遷都至此(平安京),京都就成為天皇的御所所在地。以令制國來說,京都府約當山城國的全域、丹波國的大半與丹後國的全域。.
查看 丹波國和京都府
廢藩置縣
廢藩置縣是1871年日本的明治政府推出的新政,用以废除传统的大名制度,设立新的地方政府。 1868年,德川幕府被推翻后,明治天皇為政,是为明治维新。新政府决定废除封建制度,革新日本的政治制度。將軍不再,政归天皇,超过三百个大名放弃领地,所有以往的藩县都废除了。政府成立地方政府,按照地理分布劃出超过三百个县。虽然幕藩體制没有被完全废除,但在名义上已不再存在。 地界经过多年的变迁,在1871年,全日本有72个县;在1888年,共有77个县,一直到现在全國分为47个一級行政區:一都(東京都)、一道(北海道)、二府(大阪府、京都府)、四十三县,其下再設立市、町、村。.
查看 丹波國和廢藩置縣
令制國列表
令制國,或簡稱分國,從奈良時代開始,首先是分為五畿七道,後於1869年加上北海道,明治維新時開始地方改革。1889年後廢除其他道,只保留北海道。 國相當於中國古代的地方單位的州,是次於道的行政單位,有時也被稱為「日本六十餘州」。 以下是日本從7世紀後半到明治時代的地方區分一覽。.
查看 丹波國和令制國列表
延元之亂
延元之亂(えんげんのらん,建武2年-建武3年、同年改元延元元年,1335年12月10日-1336年6月14日),為足利尊氏為首的武家對後醍醐天皇進行叛亂,導致建武政權崩潰,日本進入南北朝時代的一場政變。.
查看 丹波國和延元之亂
建武新政
鎌倉幕府滅亡後,1333年(南朝元弘3年、北朝正慶2年)6月後醍醐天皇重新即位,1334年改元「建武」,天皇的權力也進一步得到集中,設置中央最高機關記錄所、雜訴決斷所,重整天皇親政的政治機構,史称建武新政。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建武一直是中興的象徵。近年來的歷史學家都記成「建武政權」。 後醍醐天皇在朝廷的一切新政,未能滿足武士的要求,只重用京都的公卿貴族,引起武士階層的普遍不滿、1336年(建武3年)、倒幕大將足利尊氏率兵反叛,很快攻陷京都、建武政權終告瓦解。.
查看 丹波國和建武新政
伊勢平氏
伊勢平氏(),是日本平安時代中期至鎌倉時代初期的武家氏族,其中平正盛流又稱平家()。該氏族發跡於伊勢國,最初由於平亂有功,受到白河上皇賞識,逐漸打下根基。保元之亂和平治之亂後,支持後白河上皇,並且與其聯姻,誕下帶有伊勢平氏血統的皇子,又拉攏公家藤原氏,從而加強在朝廷的影響力。高倉天皇繼位後,作為外戚的平家,勢力大幅上升,與此同時鹿谷陰謀被揭發後,後白河上皇的影響力大減。其後,平清盛發動政變,逼使松殿基房退任關白,由女婿近衛基通接任,並且中止後白河上皇的院政,隨著外孫安德天皇繼位,清盛成為實際上的最高權力者。以仁王舉兵後,各地的源氏相繼舉兵反抗平家,最初雙方雖然各有勝負,可是隨著清盛和高倉上皇死去,加上爆發天災,平家的形勢漸趨不利,在俱利伽羅峠之戰等戰事接連敗於源義仲後撤離京都。其後,平家到處流竄,先後逃至九州、四國和中國地方,並且不斷遭到源氏軍追擊,及後在一之谷之戰中大敗於源義經,平忠度和平教盛等眾多平家一門戰死後,最終在壇之浦之戰中被消滅。.
查看 丹波國和伊勢平氏
伊東一刀齋
伊東一刀齋,生卒年不詳,是日本戰國時代至江戶時代初期的劍客。本姓伊藤,故又稱伊藤一刀齋。江戶時代時盛極一時一刀流劍術的開山始祖、但他本人從未自稱過「一刀流」。一刀齋以外的實際名字為景久,另外也使用過前原彌五郎這個姓名。.
查看 丹波國和伊東一刀齋
佐久間信盛
佐久間信盛(、大永8年-天正10 年1月16日)是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將。通稱半介、右衛門尉、夢齋定盛。居城是尾張山崎城、近江永原城和三河割屋城。曾經侍奉織田信秀、織田信長兩代的織田家重臣。弟弟是佐久間盛次。外號"撤退佐久間"。.
查看 丹波國和佐久間信盛
彥坐王
彥坐王(,)是日本古代記紀記載的皇族。在《日本書紀》中稱為彥坐王,《古事記》稱為日子坐王,其他文獻則表記為彥坐命和彥今簀命。 彥坐王是第9代開化天皇的第三皇子,亦是第12代景行天皇的曾祖父。留傳下來的記載不多,但是《古事記》有詳細記載其系譜。.
查看 丹波國和彥坐王
忍者亂太郎角色列表
本表列出所有在日本動畫《忍者亂太郎》(或原著漫畫:《落第忍者亂太郎》)中曾經出場過的人物。特別的是,大多數登場人物的名字,都是取自原作者尼子騷兵衛出生地兵庫縣尼崎市相關的地名或事物。.
信長包圍網
信長包圍網是日本從戰國時代末期至安土桃山時代初期由部分大名組成的軍事聯盟,目的是要對抗織田信長勢力的擴張。严格上定義,“信长包围网”一共有过三次,最终这三次包围全部宣告失败,而冲破了这三重阻挠的织田信长也成长为全日本首屈一指的第一大势力,成功开创了织田氏的霸业。.
查看 丹波國和信長包圍網
北畠具房
北畠具房(1547年/1551年—1580年1月21日/1603年)是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的大名。伊勢國國司北畠家第9代當主。父親是第8代當主北畠具教。.
查看 丹波國和北畠具房
北近畿
北近畿(きたきんき)指的是近畿地方的日本海側地區。.
查看 丹波國和北近畿
園部藩
園部藩()是日本江戶時代的一個藩。位於丹波國船井郡,藩廳在園部城(今京都府南丹市園部町),藩主是小出氏,家格屬於外樣大名,於江戶城詰席時份在柳之間。 藩祖小出吉親是豐臣秀吉部將出石藩主小出吉政的次男,在關原之戰時,小出吉政雖屬西軍,但因為弟弟秀家加入東軍且頗為活躍,因此領地獲安堵,繼承者小出吉英移往位於和泉國的岸和田城,為岸和田藩,出石藩便交由小出吉親領有,可是在1619年(元和5年)時小出吉英又被幕府移回出石藩,小出吉親便移封到丹波國園部城,成立園部藩,領兩萬九千八百石。 小出吉親來到新領地後著手檢地、城下町建設及河川治水,為藩政打下良好基礎,後來小出吉親退隱時,繼承的兒子小出英知奉上五千石當隱居料,但是加上新開墾的田地,仍領有兩萬五千石。在吉親死後分給英知之弟小出吉直、小出吉忠。第4代藩主小出英貞也給次男小出英治一千石,所以園部藩後來的石高為兩萬四千石。而4代藩主小出英貞、5代藩主小出英持、6代藩主小出英常皆曾出任江戶幕府職務,英貞和英持擔任過奏者番、寺社奉行、若年寄,英常僅任職奏者番。 7代藩主小出英筠時,園部藩爆發嚴重的旱災與饑荒、洪水,尤其在1787年(天明7年)的歉收引發嚴重的百姓起義,為處理、鎮壓,使藩財政陷入窮困,小出英筠開始菸草専賣制、木材販售也不再市場化、成立藩校教先館,可是財政並不算成功,直到8代藩主小出英發時仍爆發多起強訴事件,而且英發無子,在隱居後遂以大村純昌之七子英教招為女婿繼承,但小出英教年僅二十七歲便早逝,還比英發早辭世,由才六歲的遺兒小出英尚繼任。 小出英尚在大政奉還後完全倒向新政府,還參加西園寺公望指揮的山陰道鎮撫軍,1871年(明治4年)廢藩置縣後結束小出家於園部十代的統治,後於1884年(明治17年)被列為子爵。.
查看 丹波國和園部藩
國司
國司是日本古代地方一級行政單位令制國的行政官僚,由朝廷派遣赴任,分為守、介、掾、目四等官。因為郡的官吏(郡司)通常是以當地有力豪族擔任,所以中央設置國司以為管轄。國司於國衙執行政務,包含祭祀、行政、司法、軍事都掌有大權。.
查看 丹波國和國司
國人眾
國人(日語漢字:国人,假名:こくじん,羅馬字:Kokujin)是日本南北朝時代・室町時代的地方豪族。國人領主。總稱國眾(くにしゅう)、國人眾(こくじんしゅう)。.
查看 丹波國和國人眾
國分寺
國分寺(こくぶんじ)、國分尼寺(こくぶんにじ)是741年(天平13年)聖武天皇為了鎮護國家,下令各國建立的寺院。國分寺的正式名稱是金光明四天王護國之寺(こんこうみょうしてんのうごこくのてら)、國分尼寺則是法華滅罪之寺(ほっけめつざいのてら)。.
查看 丹波國和國分寺
國造列表
以下是國造列表,列出了日本古墳時代至飛鳥時代設置的所有國造。.
查看 丹波國和國造列表
別表神社
別表神社(べっぴょうじんじゃ)是日本制定,被神社本廳包括的一部份神社。.
查看 丹波國和別表神社
別所吉治
別所吉治(1579年—1654年8月25日/1652年6月8日)是安土桃山時代至江戶時代前期的武將、大名。但馬國第2代藩主。父親是別所重宗(一說是別所長治)。.
查看 丹波國和別所吉治
别所长治
別所長治(1558年(有異說)-1580年2月2日)是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和大名。父親是別所安治。通稱小三郎。.
查看 丹波國和别所长治
刀语
《刀语》是西尾维新所作的轻小说,插画作者是竹,共12册。這是西尾首次發表的時代小說。由此改编的动画于2010年1月开始每月播放一話,為《西尾維新動畫PROJECT》第二個項目,全12話。.
查看 丹波國和刀语
冰上郡
冰上郡()是過去位於兵庫縣東北部的郡,已於2004年11月1日因無管轄町村而被廢除。 過去的範圍相當於現在的丹波市的全部區域。.
查看 丹波國和冰上郡
出雲大社
出雲大社,位於日本島根縣出雲市大社町,佔地27,000平方公尺,社內祭拜「大國主大神」(大国主大神)。.
查看 丹波國和出雲大社
出雲大神宮
出雲大神宮(いずもだいじんぐう)是位在日本京都府龜岡市的神社。為式內社(名神大社)、丹波國一宮、舊社格為國幣中社。舊稱出雲神社。.
查看 丹波國和出雲大神宮
內藤如安
內藤如安()是日本戰國時代和安土桃山時代的一位吉利支丹武將、大名,官位從五位下飛驒守。其原名內藤忠俊,「如安」是其教名「Joan」的日本語音譯。全稱小西飛驒守如安,明朝和朝鮮王朝的史料中誤將他記作「小西飛」。 內藤如安的父親內藤宗勝,原名松永長賴,是三好氏重臣松永久秀的弟弟。三好氏在三好長慶時代稱雄於畿內,在三好氏攻打丹波國的時候,松永長賴嶄露頭角,成為八木城的城主。為了鞏固人心,松永長賴娶丹波守護代內藤國貞的女兒為妻,並繼承了內藤氏的名號,改名內藤宗勝。內藤如安就是松永長賴與內藤國貞的女兒所生的兒子。 永祿七年(1564年),內藤如安在路易斯·弗洛伊斯的介紹下,昄依了基督教。次年父親長賴在與赤井直正的交戰中被殺,內藤如安繼任丹波守護代內藤家家督之位。此時三好氏的勢力急劇衰退,丹波國國人赤井氏和波多野氏的勢力崛起,並不斷蠶食內藤氏的領地。 當時,室町幕府的將軍足利義昭與織田信長對立,內藤如安在衝突中支持足利義昭。因此在織田信長消滅足利義昭勢力之後決定消滅內藤氏。天正六年(1578年),織田信長派遣家臣明智光秀攻陷八上城,沒收了內藤氏的領地。足利義昭在備後國的鞆(今廣島縣福山市鞆町)重建室町幕府時,內藤如安出仕於該幕府。 天正十三年(1585年),內藤如安成為小西行長的重臣,開始使用小西氏的名乘。萬曆朝鮮戰爭時期,內藤如安作為日本的使者,前往北京,同明朝進行和平談判。在明朝和朝鮮王朝的史料中,均將他稱作「小西飛」。 慶長五年(1600年),主君小西行長在關原之戰中戰敗,被德川家康斬首。內藤如安逃往平戶,投奔同為信仰基督教的肥前國大名有馬晴信。此後先後成為加藤清正、前田利長的客將。然而1613年,德川家康下達伴天連追放令,驅逐基督教徒,翌年內藤如安同高山右近一起被放逐到了呂宋。內藤如安到達呂宋時,受到了當地西班牙總督的歡迎。 內藤如安最終死於馬尼拉,享年77歲。.
查看 丹波國和內藤如安
兵库县
兵库县()是日本近畿地方的一个县,面積8396.39km²,縣治為神户市。总人口約550萬,縣內城市大部分集中在濑户内海沿岸。其轄區在古代曾分屬播磨、但馬等多個令制國,因此是極具多樣性、也是一體性程度較低的縣。.
查看 丹波國和兵库县
光嚴天皇
光嚴天皇(,1313年8月1日—1364年8月5日,舊曆:正和2年七月初九—正平19年 / 貞治3年七月初七)是日本北朝第一代天皇(在位:元弘元年9月20日(1331年10月22日) - 元弘3年 / 正慶2年5月25日(1333年7月7日))。讳量仁()。.
查看 丹波國和光嚴天皇
前田玄以
前田玄以(,)是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的僧人、武將和大名,豐臣政權下的五奉行之一。.
查看 丹波國和前田玄以
前田茂勝
前田茂勝(1582年-1621年)是江戶時代前期大名。丹波龜山藩、八上藩藩主。父親是前田玄以。 在文祿4年(1595年)成為吉利支丹。在慶長5年(1600年)的關原之戰中加入西軍並進攻東軍方細川幽齋守備的丹後田邊城,亦擔任接收城池的使者。後來西軍戰敗,不過因為父親與朝廷的關係等原因而沒有遭到任何處罰。 在慶長7年(1602年)因為父親玄以死去而繼任家督,從龜山移封至八上。不過因為是一名熱心的吉利支丹而被幕府視為危險,而且茂勝自身都荒廢藩政並相當放蕩,終於因為命令諫言的家臣尾池清左衛門父子等多個家臣切腹而被幕府改易,被外甥堀尾忠晴幽禁。在改易後以吉利支丹的真面目生活。在元和7年(1621年)死去。享年40歳。.
查看 丹波國和前田茂勝
四國征伐
四國征伐(しこくせいばつ)是羽柴秀吉對四國島最強大的勢力長宗我部氏所進行的攻擊,又名「長宗我部元親征伐」或「南海道征伐」。.
查看 丹波國和四國征伐
四王天政孝
四王天政孝,戰國時代及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及大名。明智光秀的家臣。通稱又兵衞及但馬守。.
查看 丹波國和四王天政孝
福知山市
福知山市()為位於近畿地方北部,京都府西北部的行政區劃。是京都府內第三個成立的城市行政區劃,亦是京都府北部的主要都市。 轄區位於福知山盆地及周邊山區,其中約76%為山林地,市區位於盆地中沿岸。.
查看 丹波國和福知山市
福知山藩
福知山藩()是位於日本丹波国天田郡的一個藩,藩廳位於福知山城(京都府福知山市).
查看 丹波國和福知山藩
竹野郡 (京都府)
竹野郡为過去京都府轄下的郡,已於2004年4月1日因無管轄町村而废除。 在1879年日本實施時的轄區包括現在的京丹後市東北地區。.
籾井教業
籾井教業(生年不詳—卒年不詳)是日本戰國時代在丹波國的武將。武勇優秀,與赤井直正並稱,被稱為青鬼,不過本人是否真實存在成疑。.
查看 丹波國和籾井教業
細川尹賢
細川尹賢(生年不詳-1531年9月5日)是日本戰國時代武將。細川氏庶流典廄家當主。官位是右馬頭。別名是尹元。父親是細川春倶。弟弟是細川高基。繼承本家京兆家的高國為從兄。.
查看 丹波國和細川尹賢
細川元勝
細川元勝(1561年-1628年)是日本戰國時代至江戶時代初期的武將。細川氏嫡流京兆家的當主。幼名六郎。別名賴範。官位是讚岐守、侍從、從四位下。父親是細川昭元,母親是織田信長的妹妹犬。.
查看 丹波國和細川元勝
細川賴之
細川賴之(1326年—1392年)為細川賴春之嫡子,與細川詮春、細川賴有、細川賴元、細川滿之為兄弟。 細川賴之嘉曆元年(1326年)生於三河國。幼名彌九郎。法名常久。曾任室町幕府管領,右馬頭,武藏守,相摸守。 根據群書系圖部集,賴之幼年時甚是聰慧,而且有很多異事異聞。 文和4年(1355年)2月,山名時氏起兵反叛,侵京師。賴之從屬將軍足利義詮,率四國兵向山崎神南討伐時氏,時氏敗走。 貞治元年(1361年),於讚岐白峰城之戰中戰勝投降南朝的同族細川清氏(前幕府管領)。清氏於此戰死,遂後四國被平定。賴之被任命為四國摠管,從四位下右馬頭。 貞元6年(1367年),11月,義詮病重,便遣使讚州招賴之交代後事。義詮讓幼君足利義滿視賴之為父,不可違其教誨。又對賴之言:“如今我們二人共享一子(義滿),望能不懈保護。”賴之遵命,將軍任其為武藏守。同年,12月7日義詮公薨。時義滿公僅10歲。賴之尊先將軍命令,敍任管領,專管政事。訂立新制度,嚴禁奢華,例行儉約。起用賢臣,辭退奸佞。選用有才德者。並常常親自服侍義滿左右,教導義滿有關官吏爭論,百姓訴訟刑獄之事。處事必須明辨是非,無冤獄、誣告。賴之又曾以法師六人穿色彩斑斕的衣袴,腰掛大小刀於軍營中嬉戲玩笑,猶如俳優。士兵、大臣們玩弄他們,更戲稱其為侫坊、童坊人。從此,凡有侫臣,眾人皆稱其為侫坊,是故眾人恥於為阿諛奸佞者。 又傳賴之曾秘密教誨義滿,在諸大臣伺候之時多多發言,讓大臣們不敢輕視幼君。 應安元年/貞治7年(1368年),4月15日,亥刻,細川右馬頭賴之(時任管領)擔任左馬頭義滿元服禮之加冠者(烏帽子親)。次年義滿被正式授予征夷大將軍的稱號。其後賴之繼續以管領身份輔助少年將軍義滿。 6月,為御名代 (即將軍的代理人),前往石清水,恭奉銀釼、金神馬等。 應安3年(1370年),發大軍向南方。攻河內國,連陷數城。但楠木正儀沒有出戰,賴之便率軍回京,留下山名氏清留守河州。其後楠木正儀投降,4月進入京城,先參見賴之。 應安4年(1371年),3月,賴之辭職,退休於丹波。12月,義滿召賴之。賴之再次從政。 應安6年(1373年),任相摸守。 應安7年(1374年),3月,義滿揮軍筑紫,賴之跟隨。此軍共艤船五百艘,載糧米五萬餘石。 康曆元年(1379年)閏4月,賴之於南海辭職。出京之時,祝髮(即出家),號常久。作詩道:“人生五十愧無功,花木春過夏巳中,滿室蒼蠅掃難盡,去尋禪榻臥清風。” 同年秋,於阿波建蘭若,號寶冠寺,以僧人絕海為住持。 明德元年(1390年),四海大亂,將軍常發兵征討。 明德2年(1391年),將軍召常久(即細川頼之)到京。將軍以大館氏信委與政務,以常久嗣子賴元為管領 (或言有指讓常久重任管領)。 同年12月,山名氏清、山名滿幸率族黨寇京師。常久等與之對抗,戰於內野。常久揮白羽,鳴金鼓,十萬精兵一呼以上。一日之內便分出勝負。賊軍敗走,氏清伏誅,滿幸逃走。斬敵首級數千。是以常久為此戰第一軍功者。是日,常久於軍中未吃一口飯,卻偶然路過一寺廟,入內食恭奉於佛前的嚮食。其子孫視此為吉祥的範例,是以代代於元日供嚮膳。 明德3年(1392年),3月2日,常久重病將死,於是招兒子賴元於白幕下對其說:“這些年山名氏常常反叛,我常常很擔心,如今已將其滅了,天下再無叛逆者了。我雖然將要死去,卻已無所顧慮。我雖不肖,卻久居重職,封賜數國,生前的榮耀已經遠我而去了。”說完便去世了。 行年64歲。葬於嵯峨。設廟於嵯峨天龍寺。稱為永泰院。在谷,又稱為地藏院。 義滿聞之甚是悲歎,是以親往其葬禮。於石清水御社參拜時,亦見其神色遲滯。並在鹿苑院為常久祈冥福,親寫圓顛一乘妙文賜予常久。 賴之年少時,曾夢天童降臨,跳舞踏歌唱道:“百伊志止百伊志加里止於毛伊志仁加衛須加衛須茂百伊志幾加那。”此歌有三百個字。是祝賀其家家運長久之曲。其後,果真如此歌所語,子孫代代相傳,分封大國,世代為臣,彰顯家名。而且,常久平日便愛好和歌,其所詠之歌均記於新後拾遺和新續古今集。 是以永泰院中有天童開扇成舞像,是模仿賴之夢中的境象。 後來,於其父賴春百年忌日,請來五岳長老到阿州勝瑞,設大響齋。請竺雲大師於賴春忌日。請天隱大師於賴之忌日。天隱道:“俗家的百年忌會齋,可以賴春的嚮齋為範本。” Category:1329年出生 Category:1392年逝世 Category:管領 Category:守護大名 Category:京兆細川氏 Category:三河國出身人物.
查看 丹波國和細川賴之
細川氏
細川氏是日本一個武家氏族,家紋丸之內二。細川氏是清和源氏足利氏的支流,名稱是來自13世紀三河國額田郡細川鄉。他們是室町時代管領以及江戶時代熊本藩藩主。.
查看 丹波國和細川氏
細川澄元
細川澄元(,)是日本戰國時代的守護大名,為細川京兆家第10代當主,官至管領以及丹波、攝津、讚岐和土佐守護。.
查看 丹波國和細川澄元
細川持之
細川持之(,)是日本室町時代武將、守護大名,室町幕府管領、攝津、丹波、讚岐和土佐守護,次子,兄長是,弟弟是,妻子是之女,兒子是細川勝元細川成賢(持賢養子)。.
查看 丹波國和細川持之
綾部市
綾部市()為位於日本京都府北部的城市,為連接舞鶴、若狹、福知山、京都市的交通要道,由東向西穿過主要市區。自古即以絲綢紡織業而聞名,北部區域則有被列為文化財產的,日本的新興宗教大本教發源於此。.
查看 丹波國和綾部市
總社
總社、惣社(そうじゃ、そうしゃ、すべやしろ)是集合祭祀特定地域內的神社的祭神(合祀)之神社。也稱作總社宮、總神社、總社神社等。 多指令制國範圍的合祀,但是也指莊園・郡・鄉・村等地域內的合祀。祭神的合祀以外,也有神社統合的情況。.
查看 丹波國和總社
織田信包
織田信包()是日本戰國時代武將以及江戶時代的武將、大名。丹波柏原藩初代藩主。信包系織田氏初代。父親是織田信秀。織田信長的弟弟。通稱三十郎。曾成為長野工藤氏養子,成為第17代當主。.
查看 丹波國和織田信包
織田信勝
織田信勝(1623年-1650年6月15日)是丹波柏原藩第3代藩主。信包系織田家第3代。父親是第2代藩主織田信則。母親是岡部長盛的女兒。正室是掛川藩藩主松平忠重的女兒。長女(水野重上的正室)和三女(喜連川昭氏的正室)成為松平忠倶的養女。官位是從五位下上總介。.
查看 丹波國和織田信勝
織田信長
織田信長()()是活躍於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的戰國大名,於1568年至1582年間,作為掌握日本政治局勢的領導人,推翻了名義上管治日本逾200餘年的足利幕府,使從應仁之亂起持續百年以上的亂世步向終結。在日本歷史上,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並稱「戰國三英傑」。 織田信長於1534年在尾張國(今愛知縣西部)(一說那古野城)出生。幼名吉法師,通稱三郎。在父親織田信秀死後,以嫡長子身份繼承家督。在國內爭亂中打敗同母弟信行(別稱信勝)、清洲城主織田信友、犬山城主織田信清和岩倉城主織田信安尾張分家等勢力,成功統一尾張。於擊破周邊敵對勢力三河今川氏與美濃齋藤氏與南近江六角氏後,擁立足利義昭為將軍上洛(到京都)。 之後義昭與信長為敵,下令給武田氏、淺井氏、朝倉氏、比叡山延曆寺、鈴木雜賀眾、石山本願寺等勢力,組成第一次信長包圍網。信長逐一消滅各個勢力,瓦解了包圍網,並放逐義昭。正當信長逐漸把勢力由京畿一帶擴展至中國地方時,1582年(天正十年)遭家臣明智光秀背叛(本能寺之變)而死,屍首下落不明,通說是遭大火焚毀。.
查看 丹波國和織田信長
田健治郎
健治郎(),字子勤,號讓山,日本兵庫縣人,台灣日治時期第8任總督。精通漢學,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歷任眾議員、貴族院議員、神奈川等縣警部長、遞信省大臣、農商務大臣兼司法大臣等。.
查看 丹波國和田健治郎
田艇吉
艇吉(でん ていきち、),日本政治家、實業家。丹波國氷上郡柏原藩(今兵庫縣丹波市柏原町)出身。號楓軒、松鶴。.
查看 丹波國和田艇吉
熊野郡
野郡为過去京都府轄下的郡,已於2004年4月1日因無管轄町村而废除。 在1879年日本實施時的轄區包括現在的京丹後市西部地區。.
查看 丹波國和熊野郡
瀧川一益
瀧川一益(1525年-1586年10月21日),日本戰國時代武將及大名,織田家家臣。與九鬼嘉隆相同出生於志摩國英虞郡甲賀鄉。常被穿鑿附會說成甲賀忍者或根本不存在的饗談忍者。桶狹間之戰幫織田信長搜集情資者為該役首功簗田政綱,與饗談或瀧川一益無關,一切都是為了遊戲或戲劇的「劇情」需要編寫,一切都是以「甲賀」作關鍵連想,但伊勢國荅志郡鳥羽町甚至有一個甲賀村,即使是近江甲賀郡也不能等同忍者出身,比起忍者瀧川一益更合乎水軍(海賊)出身的條件,多次率船出征。外號「進退皆看瀧川」的猛將,信長時期四位元帥級國主之一。.
查看 丹波國和瀧川一益
荒木氏綱
荒木氏綱(生年不詳—卒年不詳)是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家臣。受領名是山城守。父親是荒木氏義(根據『寬政重修諸家譜』內的荒木家系圖記載,通稱兵部少輔,是荒木村重的叔父)。丹波國多紀郡細工所城城主。.
查看 丹波國和荒木氏綱
顯宗天皇
顯宗天皇(;450年—487年6月2日),日本第23代天皇,他在《古事記》中以袁祁命的名字登場;《日本書紀》則以弘計天皇或來目稚子等等的名字出現。履中天皇之長子市邊押磐皇子之第三子,母為葛城蟻臣之女荑媛、仁賢天皇之弟。.
查看 丹波國和顯宗天皇
西尾光教
西尾光教()是日本戰國時代至江戶時代前期的武將、大名。美濃國揖斐藩初代藩主。 一說西尾氏出身自三河國,或是丹波國的一族。與西尾直教的關係不明。.
查看 丹波國和西尾光教
香西元盛
香西元盛()是日本戰國時代武將。管領細川高國的重臣。通稱四郎左衛門尉。父親是波多野秀長。兄長是波多野稙通、柳本賢治。 丹波的有力國人波多野稙通的弟弟,跟隨長兄擴大勢力,受命繼承香西家。仕於細川高國,大永4年(1524年)10月,與次兄柳本賢治一同在和泉擊破與高國對立的細川晴元的殘黨而立下戰功。 但是在大永6年(1526年)7月13日,被相信細川尹賢讒言的高國討殺。元盛雖然擁有作為武將的力量,但是沒有受過教育,因此是文盲。因此尹賢偽造元盛與細川晴元和三好元長約定內通的文書並向高國進讒,高國相信此事而導致元盛被殺。 死後,兄長稙通和柳本賢治等人被高國的行為激怒而舉兵(桂川原之戰),這次事件成為高國政權崩壞的契機。.
查看 丹波國和香西元盛
高屋城之戰
屋城之戰是織田信長平定三好家近畿勢力的最後一場戰役,由於位處石山本願寺附近,常被算入石山合戰的一部份,最終由織田軍獲勝,三好康長投降,此戰又稱高屋、新堀城之戰。.
查看 丹波國和高屋城之戰
高知縣知事列表
知縣知事列表包括高知縣的歴代縣令、知事(官選:42代42人/公選:17代6人)。.
查看 丹波國和高知縣知事列表
豐宇氣毘賣神
豐宇氣毘賣神(トヨウケビメノカミ)或登由宇氣神乃《古事記》之記述,祂是日本神話裡掌管食物的女神。又有豐受大神、豐受氣媛神(トヨウケヒメノカミ)、豐由宇氣神(トユウケノカミ)、大物忌神、豐岡姬、等由氣大神、止與宇可乃賣神等別稱。.
查看 丹波國和豐宇氣毘賣神
豐岡縣
豐岡縣()是日本於1871年設立的行政區劃,管轄範圍包括過去明治維新前丹後國、但馬國和丹波國西部區域,相當於現在的兵庫縣北部及京都府北部,縣廳設於豐岡;已於1876年被廢除,轄區被分別劃入兵庫縣及京都府。.
查看 丹波國和豐岡縣
豐臣氏
豐臣氏是安土桃山時代時授與掌握政權的關白羽柴秀吉的姓氏。 當時公卿的姓有源平藤橘(源氏、平氏、藤原氏、橘氏)以及可以與之相匹敵的新姓菅原氏、賀茂氏、大江氏等,而朝廷則在1586年時下賜給秀吉豐臣朝臣的氏姓(本姓)。 對照明智光秀等人當初賜九州名族的苗字,豐臣此朝臣姓,也與九州島有關,大宰府所在地豐後國,在律令制前即為豐國,豐臣秀吉死後其主祀神社,亦為豐國神社。 有說法「豐臣」(とよとみ)姓是取自於聖德太子的本名「豐聰耳」(豊聡耳/とよとみみ)。 以一介平民出身而沒有一門眾家臣團的秀吉,賜給有力家臣與大名豐臣朝臣的氏姓和羽柴的苗字,使大名們要自稱為豐臣朝臣羽柴何某,達到類似自己一族的效果(江戶幕府時代,許多大名是德川氏與松平氏出身,豐臣政權可以與之做對照)。 後來德川氏穩定霸權的過程中,允許當初被賜豐臣朝臣、羽柴氏的大名們,可以捨棄這個姓。江戶時代還以豐臣朝臣為本姓的大名家,只有秀吉夫人北政所(寧寧)娘家木下氏。木下氏在明治維新後因為本姓與苗字合一的法令,必需只能使用其中一個姓,至此豐臣氏不復存在,現今豐臣姓的日本人基本上是崇拜秀吉才改的。.
查看 丹波國和豐臣氏
足利尊氏
足利尊氏(),室町幕府的第一代征夷大将军(1338年-1358年)。原名足利高氏,幼名又太郎。镰仓幕府灭亡后,由后醍醐天皇赐名为尊氏。 出生於下野国(今栃木縣)是足利貞氏的次子,母親是上杉清子。元服之後接受了鐮倉幕府的執權得宗家北條高時的偏諱「高」字,取名高氏。 1333年(元弘3年),後醍醐天皇在伯耆船上山舉兵反對鐮倉幕府。鐮倉幕府派足利高氏前往鎮壓,但足利高氏在丹波國篠村的八幡宮宣佈脫離幕府,支持后醍醐天皇,並攻破幕府設在京都的六波羅探題(元弘之乱)。不久以後鐮倉幕府滅亡。足利高氏被後醍醐天皇當作討幕的第一功臣,天皇將自己名字「尊治」中的「尊」字賜給了他,從此以後,改名足利尊氏。 後醍醐天皇實施建武新政,失去了武士階層的支持。北條氏的餘黨在關東發動中先代之乱。足利尊氏的弟弟足利直義當時鎮守鐮倉,形勢危急,尊氏率軍救援直義。尊氏在平定中先代之亂後,擁兵自重,這使足利尊氏與天皇關係迅速惡化,最終尊氏在鐮倉發動延元之亂,率部前往京都,驅逐天皇於比叡山;但不久天皇糾集勢力反撲,尊氏逃往九州島。隨後以大宰府天滿宮為據點再次反攻,通过凑川之战击败楠木正成、新田義貞,攻佔京都,滅亡建武政權。擁立光明天皇,並成為征夷大將軍,開設幕府。後醍醐天皇逃往吉野開設南朝朝廷,與幕府對抗。 室町幕府早期是由足利尊氏和弟弟足利直義一起執政的雙頭政治。後來二人對立,发生观应扰乱。此後尊氏為攻滅南朝等反對勢力而奔走,試圖鞏固幕府的統治,在他去世前,南朝已沒有足以攻滅北朝之武力。尊氏於1358年病故,由子足利義詮接任將軍。 足利尊氏由於反叛天皇,在二戰前受皇國史觀的影響,日本政府將其認定為「逆賊」。然而在戰後由於歷史觀的變遷,有不少歷史學家對其作出了肯定評價。.
查看 丹波國和足利尊氏
足利义诠
足利义诠()是室町幕府的第2代将军。足利尊氏的第三子、长男。母亲为北条久时的女儿北条登子、镰仓幕府最後执权赤桥守时的妹妹。正室为涩川义季的女儿涩川幸子。幼名千寿王。其子为足利義满、足利满诠。.
查看 丹波國和足利义诠
足利義澄
足利義澄()是室町幕府第11代将軍(在職1493年-1508年)。 足利義澄是初代堀越公方足利政知(第6代將軍足利義教之四子)之子。文明12年12月15日(1481年1月15日)出生。義澄出生之時,足利政知已將義澄的同父異母兄茶茶丸立為嫡子,當作堀越公方的繼承人。根據在職的幕府将軍足利義政的安排,他被送到京都天龍寺的香嚴院出家,並於文明十九年(1487年)六月到達香嚴院,法號清晃。 長享三年(1489年)3月,擔任幕府將軍的從弟足利義尚死去,義政失去了後繼者。翌年足利義政也死去,室町幕府將軍之位空虛。清晃被幕府選為義政的猶子,並成為將軍候選人之一。清晃雖有管領細川政元的支持,但足利義視的兒子義材卻在義政的遺孀日野富子的推舉下成為第10代將軍。延德2年(1490年)4月27日,日野富子決定將自己曾經居住過的小川御所讓給了清晃居住。足利義視認為日野富子準備將清晃立為將軍的繼承人,因此在翌月拆毀了小川御所。這導致了足利義材與日野富子的關係惡化。 1493年(明應2年),管領細川政元聯合日野富子、伊勢貞宗等人發動明應之變,廢去將軍足利義材,幽禁其於龍安寺;隨後讓清晃元服並擁立其為第11代將軍,改名足利義遐,不久改名義高。但足利義高沒有實權,實權掌握在日野富子、伊勢貞宗等人手裡。而且前將軍足利義材也逃出了幽禁地,號召各地支持者反對幕府。 1502年(文龜2年),日野富子死去,足利義高改名義澄,試圖親政,因此與被時人稱為「半將軍」的管領細川政元發生了對立。細川政元辭去了管領一職前往丹波,足利義澄親自率部前往慰留,包圍政元於岩倉的金龍寺(妙善院)。為了重任管領一職,細川政元與伊勢貞宗達成協議,派人殺害了留在京都的義材的弟弟實相院義忠。 義忠是政元所主意的將軍繼承人,殺害義忠使細川政元廢黜義澄一事成為了泡影,此後細川政元與足利義澄一直試圖維持著關係。 1507年(永正4年)細川政元被暗殺,細川氏(京兆家)陷入了爭奪家督之位的內訌中(永正錯亂)。翌年四月,周防守護大内義興得知此事後,擁戴前將軍足利義材(即足利義材)進軍京都。足利義澄在近江守護六角高賴的擁護下逃奔朽木谷,後逃往蒲生郡水莖岡山城。七月,足利義澄被廢黜,足利義尹改名義稙並再次成為將軍。 足利義澄恢復自己的勢力之後試圖復辟,派遣細川澄元、三好之長、三好長秀等進攻京都,但為細川高國、大內義興、畠山尚順等人所敗。隨後義澄派人暗殺義稙的陰謀宣告流產。1510年(永正7年),足利義稙派遣細川高國、大內義興攻打近江,被近江國人眾擊退。此後足利義澄又向豐後國的大友親治、播磨國的赤松義村發出御內書,尋求復辟的支持。翌年八月十四日(1511年9月6日)義澄同足利義稙、細川高國、大內義興對峙時在近江國水莖岡山城(滋賀縣近江八幡市)死去,享年32歲(滿30歲),法名法住院殿旭山道晃。 足利義澄死後的第九天,義澄派和義稙派在船岡山爆發決戰,最終義稙派勝利,足利義稙將軍之位得到了確定。隨後雙方陣營達成和解,足利義澄的兒子足利義晴和足利義維,分別被被託付給了義澄派的赤松義村和義稙派的細川之持(義稙派細川澄元的兄長)照顧。.
查看 丹波國和足利義澄
足利義昭
足利義昭()是日本足利幕府末代將軍,足利義昭為前任將軍足利義輝之弟,年輕時曾入佛門,法號覺慶。足利義輝被叛臣弒殺後,被细川藤孝等擁立為將軍而還俗,改名義秋,後改名義昭。足利義昭曾經流落於南近江的六角義賢、若狹的武田義統與越前的朝倉義景等大名處苦苦哀求幫助他復興室町幕府,但都沒有成功,而且被蔑稱為「貧乏公方」。後來才在尾張的織田信長幫助之後而得於1568年上洛而正式成為室町幕府第十五代征夷大將軍。 但是之後織田信長便擅自擴大權力並限制足利義昭的行動,足利義昭便與甲斐的武田信玄、安藝的毛利元就、越後的上杉謙信、越前的朝倉義景、北近江的淺井長政、攝津大坂的本願寺顯如等大名聯合反制織田信長,形成針對織田信長的信長包圍網;1573年叛臣織田信長(信長1559年出仕室町幕府)率軍將足利義昭驅逐出京都並放逐到河內三好義繼居城若江城,足利幕府因反抗信長而毀滅。 足利義昭被信長趕出京都後,但他的將軍的官位並未真正解除,被流放的義昭前往投奔安藝的毛利輝元。之後投靠羽柴秀吉;平民出身的羽柴秀吉曾經要求成為足利義昭養子,以便取得武家身份建立幕府政權,但被足利義昭拒絕(此历史记载于《丰臣秀吉谱》,真实性尚未确认)。1588年義昭出家,辭去征夷大將軍一職,准三宮宣下,足利義昭於1597年逝世。.
查看 丹波國和足利義昭
足利直冬
足利直冬()是日本南北朝时的武将,初代室町幕府将军足利尊氏的私生子,幼名新熊野殿,不被尊氏所承认,被叔父足利直义收为养子,改名“足利直冬”。在观应之乱中与尊氏彻底对立并刀兵相向,加剧了南北朝时代的混乱。尊氏死后势力衰退,最后下落不明。.
查看 丹波國和足利直冬
鷹峯 (京都市)
鷹峯(たかがみね)是以京都市北區的鷹峯街道(京都府道31號西陣杉坂線)為中心的廣域地域名,也是其西南方的丘陵之名稱。紅葉之名所。.
查看 丹波國和鷹峯 (京都市)
龜山城 (丹波國)
山城(かめやまじょう)是位在京都府龜岡市的平山城。別名龜宝城、龜岡城。明智光秀作為丹波統治之據點築城,江戶時代是龜山藩之藩廳。 1919年新興宗教大本教買下了龜山城作為宣教的根據地,此後由於勢力急速的成長曾遭到日本政府的鎮壓(第二次);但在二次大戰後,龜山城的土地仍歸還大本教繼續使用,現仍為大本教的本部。.
龜岡市
岡市()是位於日本京都府中部的城市,在京都府的人口僅次於京都市及宇治市。轄區位於龜岡盆地及周邊山區,大堰川、保津川(桂川上游)自市區中心通過。.
查看 丹波國和龜岡市
龜岡車站
岡車站()是一由西日本旅客鐵道(JR西日本)所經營的鐵路車站,位於日本京都府龜岡市追分町,是山陰本線(嵯峨野線)沿線車站之一,也是龜岡市的主車站。龜岡車站隸屬於JR西日本京都支社管轄範圍,除了是一部份京都發車的普通列車之折返車站之外,所有途經嵯峨野線的特急列車皆會在龜岡停靠。 極受觀光客歡迎的保津川泛舟(保津川下り)之乘船碼頭就位於龜岡車站北口東北方步行約10分鐘處的桂川河岸,從此處出發遊船會穿過風景壯麗的保津峽,一直到下游的嵐山地區上岸。至於車站南口正面,則可見到丹波龜山城的遺址,是戰國時代武將明智光秀在統治丹波國時所修築的城池。.
查看 丹波國和龜岡車站
近代社格制度
近代社格制度是大日本帝国(1868年~1945年),以律令制下延喜式的規定為藍本而新創的社格(神社等級)制度。 日本国(1945年~現在)基於政教分離原則而廢除了該制度,但時至今日「舊社格」一詞仍被用以表示神社等級。.
查看 丹波國和近代社格制度
近畿方言
近畿方言,是日本近畿地方(關西地方)各種日語方言的總稱;而俗稱的關西腔()主要是特指近畿地區當中京阪神(京都、大阪、神戶)一帶的方言。畿内(指日本古代至中世紀的奈良、京都一帶)的腔調是直接由江戶時期末葉的京都、大阪區域的口語所形成,現在為近畿地方的居民以及近畿出身者(共約2000萬人)日常使用。但即使同樣是近畿方言,也依地區以及年代的不同而有所差異(請參照後述「近畿方言依地域別的分類」)。近畿方言直到江戶時期中葉為止都是日本的標準語,現在則成為除標準語外具有次大影響力的一種方言。.
查看 丹波國和近畿方言
近衛前久
近衛前久(),日本戰國時代和安土桃山時代的公卿。近衛家當主,在戰國動亂時期擔任關白、左大臣、太政大臣職務。初名晴嗣。.
查看 丹波國和近衛前久
舞鶴市
舞鹤市()是日本的城市,位於京都府的北部,是該府下轄的次級行政區之一。舞鶴市北面向日本海,以市内东部的军港做为中心,是個靠造船和玻璃工業發展而成的城市。市內可以以劃分為東西兩個區域,包括過去以軍港發展主軸的地區和以城下町發展而為工商中心的地區;而其地名也源自於田边城的别名—「舞鹤城」。 舞鶴市臨海區域因為的谷灣地形適合做為港口,而境內最高點則是與福井县交界處上的。而自轄內東北部海岸一直延伸到若狹灣的區域被劃為若狹灣國定公園。.
查看 丹波國和舞鶴市
舞鶴若狹自動車道
舞鶴若狹自動車道(),是兵庫縣三木市吉川系統交流道至福井縣敦賀市敦賀系統交流道的高速公路(高速自動車國道)。本道路可略稱為舞鶴若狹道(舞鶴若狭道/まいずるわかさどう,MAIZURU-WAKASA EXPWY)、舞若道(舞若道/まいわかどう,MAIWAKADO)。.
查看 丹波國和舞鶴若狹自動車道
船井郡
船井郡()是位于京都府中部的郡,現僅管轄京丹波町1町。 在1879年日本實施時的轄區還包括現在的南丹市南半部地區以及龜岡市北部的一小部分地區。.
查看 丹波國和船井郡
蘆名盛氏
蘆名盛氏()是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在陸奥國的武將、戰國大名。蘆名氏第16代當主。父親是蘆名盛舜。.
查看 丹波國和蘆名盛氏
赤井直正
赤井直正(日語平假名:あかい なおまさ,1529年—1578年4月8日),日本戰國時代及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通稱「惡右衛門」。赤井時家的次男,兒子為直義。赤井氏實質的領導者,丹波國冰上郡的豪族,《甲陽軍鑑》稱讚其為「有名的武士」,與德川家康、長宗我部元親、松永久秀等人並稱。.
查看 丹波國和赤井直正
藍村 (日本)
藍村()是一個曾存在於日本兵庫縣有馬郡的村級行政區劃,已於1956年與合併為。其過去的轄區範圍位於今日三田市的西部區域,包括藍本、西相野、上相野、下相野與大川瀨等。.
查看 丹波國和藍村 (日本)
關原之戰
原之戰(関ヶ原の戦い、大日本帝國陸軍參謀部出版書籍使用關原之役)是日本廣義的戰國時代末期或安土桃山時代發生於美濃國關原地區的一場戰役,交戰雙方為德川家康領下的東軍以及石田三成等組成的西軍。最終在西軍將領小早川秀秋叛變的情況下,這場戰爭在一天內即分出了勝負,德川家康取得了統治權,三年後成立德川幕府。此戰也被譽為「決定天下的戰爭」(天下分け目の戦い),是戰國時代影響最重大的戰役。.
查看 丹波國和關原之戰
那須與一
那須與一,(なす の よいち、嘉應元年(1169年)? - 文治5年8月8日(1189年9月19日)or建久元年(1190年)10月?),是日本平安時代時源氏的武將。.
查看 丹波國和那須與一
脇坂安治
脇坂安治(),是日本安土桃山時代至江戶時代武將及大名。州本藩及大洲藩主。別名甚內。.
查看 丹波國和脇坂安治
野村祐勝
野村祐勝()是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黑田氏家臣,黑田二十四騎之一。幼名小辰郎、小作郎。通稱太郎兵衛。父親是曾我一信。母親是伊東氏。母里友信的異母弟弟。先妻是丹波國冰上郡野村城城主一族野村伊予守的女兒,後妻是吉田長利的女兒。兒子有野村祐直。.
查看 丹波國和野村祐勝
长泽芦雪
长泽芦雪(長沢芦雪,),日本江户时代的艺术家之一,出生于一个日本下级武士家庭。他多才多艺,早年即显露其在绘画方面的杰出才能。他将西方现实主义融于其作品之中,凭此而闻名一时。.
查看 丹波國和长泽芦雪
東方白鸛號列車
東方白鸛(こうのとり;Kounotori)是一列隸屬於西日本旅客鐵道(JR西日本)的特急列車,連結新大阪與福知山、豐岡、城崎溫泉等車站,沿途經過通過東海道線、福知山線(JR寶塚線)、山陰本線等路線。其前身為L特急「北近畿」號,於2011年3月12日的班次表更新中,配合文殊、丹後探索者等列車併入福知山線的營運系統,統一改名為「東方白鸛」。 東方白鸛號是由JR西日本與北近畿丹後鐵道聯合營運的區域性特急列車系統「」(北近畿ビッグXネットワーク)的組成成員之一。.
查看 丹波國和東方白鸛號列車
松下之綱
松下之綱(),通稱松下加兵衛,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大名。豐臣秀吉仕於織田氏家臣期間,之綱為秀吉的恩人,依『太閤記』記載,之綱教授秀吉武藝、學問及兵法。.
查看 丹波國和松下之綱
松平康信
松平康信(1600年3月23日-1682年7月17日)是安土桃山時代至江戶時代前期的武將。父親是松平家信。下總佐倉藩第2代、攝津高槻藩藩主、以及丹波篠山藩初代藩主。.
查看 丹波國和松平康信
松平康重
松平康重(1568年-1640年8月14日)是安土桃山時代至江戶時代前期武將、大名。松井松平家第2代。父親是松平康親。.
查看 丹波國和松平康重
松平康長
松平康長(,),又稱戶田康長(),是日本戰國時代武將,江戶時代大名,德川氏家臣,第16代當主,獲賜姓,是為戶田松平氏家祖,歷任武藏東方藩主、上野主、下總古河藩主、常陸主、上野高崎藩主和信濃松本藩主。家紋是松平氏的和戶田氏的六曜紋。.
查看 丹波國和松平康長
松平忠吉 (櫻井松平家)
松平忠吉(1559年-1582年7月13日)是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武將。父親是松平家次。櫻井松平家第5代當主。.
松平信吉
松平信吉(1580年/1575年—1620年8月28日)是安土桃山時代至江戶時代初期的武將、大名。第3代當主。父親是松平忠吉。德川家康的外甥,.
查看 丹波國和松平信吉
松平信一
松平信一(1539年—1624年7月16日)是日本戰國時代至江戶時代初期的武將、大名。嫡流初代。父親是松平利長(藤井松平家始祖)。松平清康的從兄弟。.
查看 丹波國和松平信一
松永長賴
松永長賴(,),又名內藤宗勝(),是日本戰國時代武將,三好氏家臣,丹波主,松永久秀之弟,通稱甚介,官至備前守,後來娶之女入贅,並且改名內藤宗勝,出家後號蓬雲軒,子女是內藤忠俊(內藤如安)和。.
查看 丹波國和松永長賴
桑田郡
桑田郡是過去位於日本丹波國的郡,後被分割為北桑田郡和南桑田郡兩郡。 過去桑田郡的範圍幫括現在的京都市西北部區域、龜岡市大部分地區、南丹市北半部區域、高槻市的北部部分地區、豐能町北部一小部分地區。.
查看 丹波國和桑田郡
槙島城之戰
槙島城之戰是天正元年(1573年)織田家與足利將軍家在山城國一帶爆發的戰爭,結果織田軍攻破了足利軍的槙島城,足利義昭被放逐,足利幕府至此完全失去政權。.
查看 丹波國和槙島城之戰
毛豆
毛豆,即未成熟且呈青绿色的食用大豆,即全株的鮮莢80%達飽滿時,此時豆莢呈綠色帶有茸毛,故名為「毛豆」,中國稱為「菜用大豆」,日本稱為「枝豆」,英文名有「vegetable soybean、green soybean」或「edamame」或「edamame bean」,種子種皮顏色可分為黃、綠、棕、黑等4種。豆荚和豌豆同形,但是比较硬,而且外皮有很多细毛。1个豆荚內通常有2到3颗豆子,但也有少數情況只有1個豆子或4個豆子以上的。毛豆营养价值高,多吃有益健康。.
查看 丹波國和毛豆
永正
永正是日本的年號之一。在文龜之後,大永之前。指1504年到1520年的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後柏原天皇。室町幕府的將軍是足利義澄、足利義稙。.
查看 丹波國和永正
波多野秀長
波多野秀長(生年不詳-卒年不詳)是室町時代武將。兒子有波多野稙通、柳本賢治、香西元盛等。.
查看 丹波國和波多野秀長
波多野秀治
波多野秀治(生年不詳—1579年6月25日)是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在丹波國的武將、大名。父親是波多野晴通。最後的當主。.
查看 丹波國和波多野秀治
波多野稙通
波多野稙通(1496年-1545年)是日本戰國時代武將。丹波的國人波多野氏當主。波多野秀長之子。弟弟有柳本賢治、香西元盛。兒子有波多野晴通。.
查看 丹波國和波多野稙通
波多野晴通
波多野晴通(生年不詳-1560年)是日本戰國時代的丹波國大名。波多野氏當主。別名是與兵衛。波多野稙通嫡男。兒子有波多野秀治和波多野秀尚。.
查看 丹波國和波多野晴通
津田氏
津田氏是日本的氏族。根據祖先不同而有幾個流系。.
查看 丹波國和津田氏
淀城之戰
淀城之戰,是天正元年織田信長派遣木下藤吉郎、細川藤孝攻擊三好氏的淀城,城主岩成友通戰敗身亡,淀城遭到織田氏攻陷。.
查看 丹波國和淀城之戰
朝比奈信置
朝比奈信置(,)是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武將,庵原城主,最初是今川家家臣,後來成為甲斐武田家家臣。 作為今川氏家臣,信置是以庶流的身份出仕,後來投靠於武田氏則成為他國眾中的駿河先方眾,他的父親是。信置又被稱元長或政貞。.
查看 丹波國和朝比奈信置
本能寺之变
本能寺之變(本能寺の変)發生在日本天正十年六月二日(1582年6月21日),織田信長的家臣明智光秀于京都附近的桂川叛變,討伐位於本能寺的織田信長(1559年起出仕幕府)及其後繼者織田信忠,逼使兩人先後自殺。本能寺在事變時發生火災,令信長葬身火海且尸骨難存。.
查看 丹波國和本能寺之变
按察使 (日本)
按察使()是日本律令制負責監督地方行政的以及明治政府負責監督地方政治的官職。.
查看 丹波國和按察使 (日本)
有馬豐氏
有馬豐氏(,)是日本戰國時代武將和江戶時代前期的大名,最初是擔任丹波福知山藩主,其後兼領,及後成為筑後久留米藩首任藩主。.
查看 丹波國和有馬豐氏
戰國大名
戰國大名(せんごくだいみょう)指日本戰國時代一元化支配數郡至數國領域的大名。.
查看 丹波國和戰國大名
战国时代 (日本)
日本的戰國時代,簡稱戰國,是日本历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一般是指1467年足利義政時期的應仁之亂开始的长达一百五十多年的政局紛亂及群雄割據的一段時期。最終,歷經一個半世紀的混戰,德川家康在1603年建立了江戶幕府,1615年滅豐臣氏,正式統一全國。.
明應之變
明應之變(明応の政変)是發生在明應二年(1493年)的一場足利將軍廢立事件。日後室町幕府的威信完全喪失,變成各大名彼此擁立的傀儡罷了,本事件被視為戰國時代的起始期。.
查看 丹波國和明應之變
明智光忠
明智光忠(1540年?—1582年7月4日)是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明智光秀的家臣。父親是光秀的叔父明智光久(或明智光安)。另一說指是美濃國農民出身。.
查看 丹波國和明智光忠
明智光秀
明智光秀()出身於美浓国的土岐源氏支脈。通稱十兵衛,雅號咲庵。其父早逝,受叔父明智光安照顾。正室為妻木熙子(實為光秀第二任妻子),嫡男是,三女是玉子。.
查看 丹波國和明智光秀
明智秀滿
明智秀滿(),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武將。織田氏家臣明智光秀的重臣。.
查看 丹波國和明智秀滿
明智茂朝
明智茂朝(1538年-1582年7月2日)是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武將。明智光秀的家臣。通稱勝兵衛、庄兵衛。本名是溝尾茂朝。.
查看 丹波國和明智茂朝
明智氏
明智氏(日語漢字:明智氏,假名:あけちし,羅馬字:Akechishi)是清和源氏土岐氏的支流氏族。發祥地在現在的惠那郡明智町,之後隨著土岐宗家第5代賴遠轉移到岐阜長森,明智宗家就轉移到明智庄(可兒市)。.
查看 丹波國和明智氏
日語方言
本文介紹的是日語的方言。.
查看 丹波國和日語方言
教興寺之戰
教興寺之戰,別名教興寺合戰,發生於永禄5年(1562年)5月19日至20日,三好長慶與畠山高政在河内國高安郡教興寺村(今大阪府八尾市教興寺)爆發的戰爭。是戰國時代中畿內發生規模最大的合戰。.
查看 丹波國和教興寺之戰
亦称为 丹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