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中觀學派

指数 中觀學派

中觀學派(mādhyamaka),是大乘佛教的一個主要派系,由龍樹、提婆奠基,與瑜伽行唯識學派和如來藏學派並列。中觀為大乘佛教的基本理論之一,因龍樹成立的大乘正義,特別是《中論》影響深遠,所以龍樹學系被稱為“中觀學派”,它奠定了初期大乘佛教的理論基礎。后世认为中觀派主張一切法自性空,以修行空性的智慧為主,因而又稱為空宗。至無著、世親建立瑜伽行唯識學派時,曾一度衰落,後由清辨、佛護之努力而獲得中興。 在漢傳佛教的傳統判教理論中,所有尊龍樹為祖師的大乘佛教宗派都可稱為“法性宗”或“性宗”,“法性宗”主要特指如來藏緣起宗,中觀學派被稱為“真空無相宗”或“破相宗”,漢傳佛教中的三論宗、天台宗都受到它的影響,印順法師稱其為性空唯名派。中觀學派是藏傳佛教的主要派別之一,藏傳佛教中稱其為深見派、甚深見派。.

目录

  1. 68 关系: 南北朝大乘佛教大般若经大智度論如來藏學派寂天寂護密宗師子賢中觀中觀學中觀應成派中论中有帕巴拉活佛三论宗他性空彌勒菩薩佛經翻譯佛经佛護佛教历史佛教派别僧護 (中觀派)僧肇唯物主义入中論入菩薩行論克什米尔四句 (佛教)現觀莊嚴論禪源諸詮集禅宗空性羅睺羅跋陀羅真如 (佛教)瑜伽行唯識學派菩提心青目補特伽羅 (佛教)解脫軍解深密經说一切有部鸠摩罗什龍樹般若學派般若经赤松德贊藏傳佛教蓮花戒... 扩展索引 (18 更多) »

南北朝

南北朝(420年—589年北朝始於439年北魏滅北涼,統一北中國北方開始,南朝始於420年劉宋建立開始;南北兩朝在589年隋灭陳為止。)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由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劉宋開始,至589年隋滅南陳為止,上承兩晉、五胡十六國、下接隋朝。因為南北兩勢长时间对立,所以稱南北朝。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宋、齐、梁、陈等四朝与陈同时存在的西梁一般不算在内。;北朝(439年—581年)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等五朝。 由于军权转移,南朝皇族主要出身于寒門或庶族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一章〈魏晉南北朝的政治變遷〉,第71頁。。初期經濟逐渐恢复,但由於戰略錯誤與北朝军力強盛,使得疆界逐次南移。皇帝與宗室為了皇位時常血腥鬥爭。南梁在梁武帝在位期間國力改善,使國力再度強盛,晚年國家糜爛,侯景之乱使南朝实力大减,并四分五裂,獨霸政局的僑姓世族完全崩潰。雖由南陳的陈文帝統一南朝,但國力大跌,包括現在四川在內的西部大片原屬南梁領土被西魏佔領,南陳只能依長江抵禦北朝。北朝承繼五胡十六国,為胡漢融合的新興朝代。北魏皇室為鮮卑族,漢族官員受五胡文化影響,鮮卑皇室也受到漢文化的薰陶,彼此通婚。北魏被北方的柔然牽制,直到較友好的突厥并吞柔然後才全力對付南朝。後期在六镇之乱和农民暴动之后造成实力大衰。北魏分裂成東魏及西魏後,不久分別被北齊及北周取代。北齊主要由六鎮集團組成,初期军力強盛。最後藉由宇文泰开创的北周關隴集團,吞并政治日趋腐败的北齊。此時統一中國的天平已朝向北周傾斜。周武帝去世後,漢人楊堅掌握朝廷,通过授禅北周静帝建立隋朝,经营八年之后,發兵灭南陳統一中國。 北朝戰爭不斷、各阶级對立严重,而南朝經濟持續成長、局势比較穩定,出現元嘉之治與永明之治等治世。中原人口自黃巾之亂和永嘉之乱后就开始南移,为南方帶來大量勞動力與先进的生產技術。江南的繁荣,使得中國的經濟重心南移萬繩楠(1994年):《魏晉南北朝史論稿》第十一章〈南朝時代歷史的變化與發展〉,第266頁。。在文化方面,乱世为思想自由提供沃土肥壤,提出務實求治和無君論等觀點,在文學、藝術、科技等方面,開創出獨到的見解與理論。玄學、佛教與道教都很興盛。其中佛教帶動石窟的發展,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雲岡石窟與龙门石窟名揚後世。对外交流也很兴旺,东到日本和朝鮮半島,西到西域、中亚、西亚(埃兰沙赫尔),南到东南亚與印度。 南北朝初期仍是世族政治,社會階層分為世族、齊民編戶、依附人及奴隸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二章魏晉南北朝的社會形態,第101頁。。世族擁有大量不需付稅的依附人從事生產與作戰,影響朝廷的稅收。雖然南朝皇帝仍然需要主流世族的擁護,不過也扶持寒門以平衡政治勢力,並且在南梁時出现了科舉制度的萌芽。南朝世族因為長期安逸而逐漸衰退,在侯景之亂後徹底崩潰。北朝胡人缺乏中原政治的經驗,所以重用漢人世族,引起雙方的文化採借,久之形成文化混合,以北魏孝文帝的漢化運動最盛。混合的過程產生激烈的思想衝突、政治鬥爭或種族衝突,例如六镇之乱、北齊的排漢運動《顏氏家訓》提到:「齊朝有一士大夫,嘗謂吾曰:「我有一兒,年已十七,頗曉書疏,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無不寵愛,亦要事也。」。而北周建立關中本位政策,融合鮮卑及漢文化以消除胡漢隔閡《中國文明史第四卷魏晉南北朝上冊》第一章政治發展大勢,第69頁。。在隋朝統一天下後,開創出具開放性和包容性的隋唐帝國。.

查看 中觀學派和南北朝

大乘佛教

大乘(महायान,),亦称“大乘教”,梵文音译“摩诃衍那”、“摩诃衍”等,佛教两大教派傳統(在某些分類中,則列出三大傳統)之一,大乘佛教認為不發菩提心聲聞乘為小乘。在某些傳統中,金剛乘被認為是大乘佛教之下的一個分支,但也有將金剛乘與大乘、小乘並列,成為第三大傳統的看法。 大乘佛教,立声闻、獨覺和菩萨乘的三乘教法,稱其中菩萨乘(或佛乘)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传承者是北传佛教,其中的汉传佛教流传于中国大陆、港澳地区、臺灣、日本、朝鮮半島、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地。晚期大乘佛教则传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为藏传佛教中的主要元素。.

查看 中觀學派和大乘佛教

大般若经

《大般若经》,全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Mahā-prajñāpāramitā Sūtra),大乘佛教经典,为宣说“诸法空相”之义的般若类经典汇编,並廣述菩薩道的甚深見和廣大行,由唐朝玄奘法师译出,共600卷。其中第二會(《二萬五千頌般若》)﹑第四會(《八千頌般若》)和第九會(《金剛般若》)為般若經的基本思想﹐大概成書於公元前1世紀左右﹐其他各會是在以後幾個世紀中成書的。 “般若波羅蜜多”,意译為“智慧到彼岸”,此经主旨在阐明万事万物都出于“因緣和合”,故其“自性本空”,因而後世也称“空经”。.

查看 中觀學派和大般若经

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Mahāprajñāpāramitāśāstra;Great Treatise on the Perfection of Wisdom),簡稱《智度論》、《智論》、《大論》,亦稱《摩訶般若釋論》、《大智度經論》、《大慧度經集要》、《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釋論》,是大乘佛教中觀派重要論著,为论释《大品般若经》之作。.

查看 中觀學派和大智度論

如來藏學派

如來藏學派,佛教術語,大乘佛教派別之一,古稱如來藏緣起宗或法性宗,與中觀派、唯識派,形成大乘佛教的三大主流。此學派主要宣揚如來藏常住的學說,以《勝鬘經》為代表。如來藏學說與唯識學說融合出如來藏唯識學說,以《楞伽經》和《密嚴經》為代表。漢傳大乘佛教以如來藏學派為主流,藏傳密宗也受到它的影響。.

查看 中觀學派和如來藏學派

寂天

寂天(Śāntideva或Shantideva)論師,音譯為善地嘚瓦,八世紀初,古印度那爛陀寺著名佛教學者,屬中觀應成派,為中觀派晚期極具開創性的思想家。著有《入菩薩行論》、 《學處要集》流傳於世。他同時精通密法,是一位密宗的大成就者。為八十四大成就者之一。.

查看 中觀學派和寂天

寂護

寂護(梵語:शान्तरक्षित,,725年-788年stanford.edu: ),又譯為靜命、禪怛羅乞答。藏族人稱之為希瓦措()。八世紀印度佛教僧侶,那爛陀學者,西藏佛教人士。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建立了最初的藏傳佛教僧團,是西藏前弘期最重要的奠基者之一。與莲花生、赤松德赞,合称师君三尊。 他也是瑜伽行中觀学派的主要建立者。主要的弟子為蓮花戒。.

查看 中觀學派和寂護

密宗

密大乘佛教,又名金剛乘(वज्रयान ;;蒙古语:Очирт хөлгөн),是大乘佛教的一个支派,與印度教的怛特羅密教同時,在印度笈多王朝時期興起。印度的這一系教派,在修行方式上而非在教理上有很多不許公開的秘密傳授,及充滿神秘內容的特徵,因而又被稱為密教;而相對於密教,之前的佛教流派包括其他的大乘佛教、上座部佛教,則被稱为顯教。它的別名甚多,又稱為怛特羅佛教、密宗、秘密教、秘密乘、密乘、金刚乘、真言乘、瑜伽密教、真言宗。 歷史上密教流傳地域十分廣大,目前密教在日本和西藏最為興盛。日本密教傳承自中國的唐密,唐密傳承自印度的前期、中期密教。日本有東密(真言宗)和台密(天台密教)兩大分支,东密的道场在東寺、高野山,台密在比叡山、三井寺,本尊是大日如来。西藏密教則是傳承印度的後期密教,藏密流傳於西藏、青海、蒙古和四川西部,本尊是普贤王如来、金剛總持等。南诏大理国还盛行过阿吒力教,俗称滇密。.

查看 中觀學派和密宗

師子賢

師子賢(梵文名:Haribhadra,生卒年不詳),又譯作獅子賢,藏文名僧格桑布(),八世紀時印度著名的佛教學者,師從寂護,精通般若學。他為《現觀莊嚴論》寫作了四部註疏,在藏傳佛教中有很高的地位。.

查看 中觀學派和師子賢

中觀

中觀(मध्यमिका,Madhyamaka),大乘佛教術語,以觀察中道作為修行。其思想起源於《雜阿含經》,即八正道中的正見。龍樹著《中論》以此為理論核心,為中觀派的核心思想與修持方法。.

查看 中觀學派和中觀

中觀學

#重定向 中觀學派.

查看 中觀學派和中觀學

中觀應成派

應成派(Prāsaṅgika),又稱隨應破派、必過性空派,大乘佛教中觀學派之下的支派之一,由佛護、月稱建立。這個派別的學說未傳入漢傳佛教,但在藏傳佛教傳承下來。後世的格魯派主要採取他們的見解,並將此認定為中觀派的主流。.

查看 中觀學派和中觀應成派

中论

《中論》(Mūlamadhyamakakārikā,藏文:dbgu ma rtsa ba'i shes rab),又譯為《中觀論》、《中論頌》、《中觀根本論》,龙树最重要的著作之一,為中觀派的根本論書之一。《中論》為大乘佛教重要理論著作,漢傳佛教中的三論宗也以此書為根本典籍。.

查看 中觀學派和中论

中有

中有(梵文:antarābhava,藏文:bardo),又稱称作中陰、中蘊、中有身、中陰身,佛教術語,意指生命在死亡之後,到下一期生命開始之前的中間存在狀態。是生命輪迴的一部份,類似於一般所說的靈魂、鬼魂、魂魄、元神、細微身等,但佛教對它有自己的理論解說。 在佛教中,不同部派對中有的概念有所爭論,說一切有部支持中有學說,但大眾部與分別說部則不支持。上座部佛教否定中有理論,但漢傳佛教及藏傳佛教則普遍接受中有的想法。.

查看 中觀學派和中有

帕巴拉活佛

帕巴拉活佛()清朝时期初封诺门汗,称阐讲黄法额尔德尼那门汗,并给铜印,后换给银印,称额尔德尼诺门罕,后封呼图克图,称帕克巴拉额尔德尼呼图克图;中华民国时期续封呼图克图,称帕巴拉呼图克图;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称帕巴拉活佛;主寺为强巴林寺。中国西藏昌都市藏传佛教格鲁派最大的活佛系统,也是该地区藏传佛教各派中最大的活佛系统。.

查看 中觀學派和帕巴拉活佛

三论宗

三论宗,現代歸納的汉传佛教十宗之一,因以研究《中論》、《十二門論》、《百論》而著稱。在中國佛教史上,三論宗並不是一個實質的宗派,只要是研究三論宗旨的,都可稱三論宗。他們也尊崇其他的大乘佛教經典,如《淨名經》、《法華經》、《華嚴經》、《勝鬘經》、《涅槃經》等。最著名的代表為嘉祥吉藏大師。而北方又加龙树的《大智度论》,可称为四论宗,惟不盛。 真正形成宗派,是在傳至日本之後,而三論宗的立名,又稱不真宗,也並非來自中國,而是始於日本佛教。三論宗源自於中觀學派,但在思想上,三論宗受到地論宗、攝論宗、涅槃宗的影響,加入許多真常唯心系的看法,是一個綜合性的學派。.

查看 中觀學派和三论宗

他性空

他性空(parabhāva-śūnyatā,或parasvabhāva-śūnyatā),又譯他空,也稱為彼彼空(),佛教術語,大乘佛教中對於空性的一種見解,主張在自性之外的法,其自性是空性。抱持這種見解,稱為他空見(parasvabhāva-śūnyatā-dṛṣṭi)。 一般認為,唯識學派與如來藏學派皆主張他性空,亦即世俗諦是空、勝義諦是有,與主張一切法自性空的中觀學派的核心主張不同,長久以來有著爭議。 藏傳佛教中的覺囊派是第一個明確以他空見立宗義的宗派,寧瑪派中又稱他空見為大中觀,或了義大中觀。大手印也採用他空見。.

查看 中觀學派和他性空

彌勒菩薩

彌勒菩薩(;梵文:मैत्रेय ;巴利文:),意譯為慈氏,音譯為梅呾利耶、梅怛儷藥,是釋迦牟尼佛的繼任者,將在未來娑婆世界降生成佛,成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在賢劫千佛中將是第五尊佛,常被尊稱為當來下生彌勒尊佛或彌勒佛。 三世佛又稱三寶佛、縱三世佛之一未來佛彌勒佛 在大乘佛教中稱他現為等覺菩薩,也有稱為妙覺菩薩,是八大菩薩之一,大乘經典中又常稱為阿逸多菩薩。他被唯識學派奉為鼻祖,其龐大思想體系,以《瑜伽師地論》為代表,而由無著、世親菩薩闡釋弘揚,深受中國佛教大師道安和玄奘的推崇。.

查看 中觀學派和彌勒菩薩

佛經翻譯

佛經翻譯指的是將佛經從梵語或其它西域語言翻譯成漢語的程序。亦中國翻譯史上的一件大事,所翻譯出的佛經對中華文明產生巨大影響及貢獻。.

查看 中觀學派和佛經翻譯

佛经

佛經,為記載佛語和佛陀教法的經典。主要指經藏,有時也泛指經律論三藏,以及歷代後賢著作的全部佛典,古代總稱為「眾經」、「一切經」或「大藏經」。按照佛教的傳統和記載語言,佛典可分為巴利語(南傳上座部佛教)、古漢語(漢傳佛教)、藏語(藏傳佛教)三大體系,殘存的梵語、犍陀羅語文獻,並衍生出日文、西夏文、回鶻文、蒙文、滿文、泰文、緬文、僧伽羅文、現代中文和英文等語言的再譯本。 佛教在印度一千多年的發展,誕生了為數眾多的龐大典籍。儘管有共通源頭,但經過長期抉擇、揚棄與衍生的教判過程,形成了多樣化的面貌和互異特質:.

查看 中觀學派和佛经

佛護

佛護(Buddhapālita,),印度佛教僧侶,與清辨同為僧護大師門下,是應成中觀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弟子以月称最為著名。 B.

查看 中觀學派和佛護

佛教历史

佛教由古印度的釋迦牟尼在公元前6世紀以前創建,與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並列為世界三大宗教。「佛」是佛陀的簡稱,其意思是覺悟者,而「教」可以理解為宗教或教育,意為佛陀對大眾的一種普遍而傳承的教育。佛教一般注重人心靈的清淨和覺悟,佛教認為世界是遵循因果循環,只有達到覺悟,才能超越生死輪迴。釋迦牟尼涅槃後,佛教慢慢衍生了不同的部派。 自從阿育王時期,佛教不斷向外傳播,主要分為北傳佛教和南傳佛教。北傳佛教,以大乘佛教為主,經過印度北部,新疆傳入中國腹地,再流傳到中國东北,再傳播到韓國、日本及越南;唐朝時期傳入西藏,于是北傳佛教被后人分称汉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則以上座部佛教為主,則通過斯里蘭卡,傳播到緬甸、泰國、印尼、寮國、柬埔寨、越南南部。到了現代,佛教已經傳播到世界各地。.

查看 中觀學派和佛教历史

佛教派别

佛教宗派或派別指佛教作為一種思想或組織,當發展到了一定程度後,所不可避免地分化出的各種各樣的派別。隨着兩千多年的傳播與發展,由於后人對佛法理解上、闡釋上的不同,以及佛教本身為了適應新的環境而在教理、教義、教規上作出的主動或被動的調整,佛教思想也不斷發展分化,信奉不同思想的佛教徒也自然地逐漸形成了各種不同的派別。.

查看 中觀學派和佛教派别

僧護 (中觀派)

僧護,梵名 Samgharakṣita, 又譯為眾護、僧伽羅剎,為古代印度佛教高僧,生平不詳。繼承龍樹、青目之後,傳播般若中觀思想,與無著同時代。 藏譯有《僧伽羅剎所集經》,漢傳佛教的文獻只記載清辨是青目之後的學者,師承不詳,但藏傳佛教相傳佛護、清辨、解脫軍都是僧護的弟子。佛護及清辨建立了中觀派的兩大派別,解脫軍則揉合了彌勒《現觀莊嚴論》、世親般若學、與僧護所傳的龍樹般若學,別出途徑,為融合中觀與瑜伽行派的思想先趨。 S僧 S僧.

查看 中觀學派和僧護 (中觀派)

僧肇

釋僧肇(384年—414年),俗姓張,京兆(長安)人。為鳩摩羅什門下著名弟子,著名的漢傳佛教理論思想家,將般若中觀思想中國化,為三論宗的先驅人物。.

查看 中觀學派和僧肇

唯物主义

唯物论(),哲學理論,肯定世界的基本組成為物質,物質形式與過程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持着「只有事实上的物质才是真实存在的实体」的这一种观点,并且被认为是物理主義的一种形式。该理论的基础是,所有的实体(和概念)都是物质的一种构成或者表达,并且,所有的现象(包括意识)都是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了意识,而意识则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生理反应,也就是有机物出于对物质的反应。因此,物质是唯一事实上存在的实体。作为一个理论体系,唯物主义属于一元本体论。但其本身又不同于以二元论或多元论为基础的本体论。 唯物主义是现实世界的一种解释。恩格斯及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对立的。.

查看 中觀學派和唯物主义

入中論

《入中論》(梵文: Madhyamakāvatāra śāstra),由月稱論師所著中觀應成派名著,以《華嚴經》中十地為骨架,宣揚龍樹菩薩等中觀師之空義,以破除唯識師所認為阿賴耶識具有的唯識三性。被藏傳佛教選入僧人必讀的五部大論之一。.

查看 中觀學派和入中論

入菩薩行論

《入菩薩行論》(Bodhisattvacaryāvatāra),作者為那爛陀寺的寂天,為八世紀印度大乘佛教哲學著作與修行指南。內容為發起菩提心與行持六波羅蜜。在藏地、漢地與歐美均享有盛名。.

查看 中觀學派和入菩薩行論

克什米尔

克什米尔(कश्मीर、کشمیر)是位于南亚最北端的一个地区。19世纪中期之前,“克什米尔”一词仅指代喜马拉雅山脉和比尔本贾尔岭之间的,而今日则广泛覆盖由印度控制的查谟-克什米尔邦(细分为查谟、克什米尔及拉达克)、由巴基斯坦控制的阿扎德克什米尔和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以及由中国控制的阿克赛钦和喀喇昆仑走廊 Quote: "Kashmir, region of the northwestern Indian subcontinent.

查看 中觀學派和克什米尔

四句 (佛教)

四句(catuṣkoṭi),又稱四門、四句分別、四句法,一種邏輯結構,最早出現在古印度佛教論師龍樹作品《中論》中。破除四句,稱為四句破、四句否定,是一種悖論與辯證方法,為早期中觀派的主要因明學特徵。.

查看 中觀學派和四句 (佛教)

現觀莊嚴論

《現觀莊嚴論》(Abhisamaya-alaṅkāra),又稱《般若經論現觀莊嚴頌》,全名《般若波羅密多要訣現觀莊嚴論頌》或稱《現觀莊嚴般若波羅蜜多優波提舍論》(Abhisamayālaṅkāranāmaprajñāpāramitopadeśaśāstra),為頌偈體的《大品般若經》註解書,相傳為彌勒菩薩所造,由無著傳出。最早得到此論並加以宏揚的是解脫軍,但是解脫軍得到此論的傳承過程,後世並不清楚。 藏傳佛教認為此論為彌勒五論之一,在藏傳佛教中相當受到重視。但是此論未傳入中國,最早將此論漢譯的人為近代法尊法師,但是他只作摘譯。.

查看 中觀學派和現觀莊嚴論

禪源諸詮集

《禪源諸詮集》(又名《禪那理行諸詮集》,或名《圭峰蘭若禪藏》,簡稱《禪源詮》),是唐朝華嚴宗第五祖宗密所編的一部關於習禪與禪宗的典籍之彙編。全書約一百卷,已逸,僅存總序(《禪源諸詮集都序》,簡稱《都序》)一至今。為禪宗重要史料之一。也開創禪教合一的理論。收錄於《大正新修大藏經》卷54。.

查看 中觀學派和禪源諸詮集

禅宗

禅宗,又称佛心宗、宗门。2500年前,釋尊在靈山法會以佛心印心的方式,將佛陀心印傳給禪宗初祖摩訶迦葉尊者。爾後才由摩訶迦葉尊者創立禪宗門派,直至第28代禪宗祖師菩提達摩方傳至中國,因禪宗的傳承不在於文字,甚至並非衣缽,而在於釋尊及代代祖師傳承下來的釋尊心印,因此非大根器者難以瞭解並繼承,故歷代幾乎都只傳大根器者,並未公開傳法,直到六祖惠(慧)能 大師一花開五葉,才有第一次普傳,五葉,也就是五個支脈,分別是臨濟宗、法眼宗、曹洞宗、雲門宗、溈仰宗。 禪宗祖師會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引導學人,又稱作「機鋒」,為的是要讓弟子們悟入第一義諦、真如法性、自性清淨,名為開悟。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意指透過自身真修實證,並將禪融入日常生活中,直到見性,也就是真正見證自己的本來面目。然「見性」並非事畢,而是才剛剛踏入佛道的「無門之門」,真正懂得「空性」的真實義,由此「悟後起修」,一直到淨除二障: 煩惱障與所知障後,成就佛果。 净土宗与禅宗是对中国汉传佛教影响最大的两个支派。在中國歷史上,禪宗發展可分成四個時期,由菩提達摩至中國開始,至惠能大宏禪宗為止,此為禪宗的開始,可稱為早期禪宗。由六祖惠能門下,洪州、石頭二宗,發展為五宗七派,此為禪宗的發展期,時間約當晚唐至南宋初。自南宋初年臨濟宗大慧宗杲起而倡話頭禪,曹洞宗宏智正覺倡導默照禪,至於明朝中晚期,此為禪宗的成熟期,又可稱為中期禪宗。至於明朝中葉淨土宗興起,此時佛教的特色為禪淨合一,與儒、釋、道三教合一,禪淨合一的影響,使得當時的僧人唯以唸佛坐禪為主,禪宗逐漸失去創新的生命力,為禪宗的衰落期,又稱為晚期禪宗,始於晚明至清朝結束為止。清末民初之際,有鑑於佛教的衰微,虛雲大師起而中興禪宗,為近代禪宗中興之祖。 禪宗最盛行的流播地區主要為中國江南以南,集中於兩湖、兩江、廣東、福建一帶。禅宗在中国佛教各宗派中流传时间最长,影响甚广,至今仍延绵不绝,在中国哲学思想及艺术思想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影响深远,自唐代创立后流传于中國、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地區,至今不衰,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鈴木大拙至美國弘法,禪宗在歐美頗受歡迎,因而將禪宗的影響力推至世界各地。.

查看 中觀學派和禅宗

空性

(śūnya)或空性(śūnyatā),是基本佛教术语,諸法的空性義為非真實性。空性是內在而言,外在的顯示,即為空相。.

查看 中觀學派和空性

羅睺羅跋陀羅

羅睺羅跋陀羅(Rāhulabhadra),又稱羅睺羅,生卒年不詳,生存年代大致與龍樹、提婆相當,為提婆弟子,傳承中觀學派。關於他的史料記載不多,且記載常有相互衝突之處,他可能是第一位將如來藏思想引入中觀學派的人。.

查看 中觀學派和羅睺羅跋陀羅

真如 (佛教)

真如(巴利文與梵文:)或實如(梵文:),又譯為如實、如如、本無,佛教術語,一般被解釋為法(dharma)的本性,即法的真實本質,也就是法的真實自性。.

查看 中觀學派和真如 (佛教)

瑜伽行唯識學派

伽行派 (योगाचार,),又稱唯識派(विज्ञानवाद,)、唯識宗、唯識瑜伽行派、法相宗,印度大乘佛教派別之一,推尊彌勒為始祖,至無著,世親時,正式建立唯識學派。此派根本經典為《解深密經》和《瑜伽師地論》,重要的論師還有陳那、護法、安慧、法稱等,此學派後與如來藏學派合流,那爛陀寺一度是其根據地。 唯識學派與中觀學派並列,為大乘佛教的理論基礎之一。在漢傳佛教的傳統判教理論中,唯識學派被稱為有宗 圓測《佛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贊》:「親光釋曰:千年已前,佛法一味,過千年後,空有乖諍。佛滅沒已,一千年後,南印度界健至國中,有二菩薩,一時出世,一者清辨、二者護法,為令有情悟入佛法,立空有宗,共成佛意。清辨菩薩,執空撥有,令除有執,護法菩薩,立有撥空,令除空執。……故今略述二種觀門:一者、清辨依諸《般若》,及龍猛宗,立一觀門,謂歷法遣相觀空門,立一切法,皆悉是空,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二者、護法依《深密》等,及彌勒宗,立一觀門,謂在識遮境辨空觀門,立一切法,通有及無,遍計所執情有理無,依他起性因緣故有,圓成實性理有非無。.

查看 中觀學派和瑜伽行唯識學派

菩提心

菩提心(बोधिचित्त,)即是成佛的心。菩提,梵文為 बोध(bodhi),意譯為覺。大乘佛教中,佛菩提稱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無上正等正覺。發心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名為發菩提心。發菩提心為菩薩因行與如來果證的動力。《華嚴經》中說:「菩提心者,如一切佛法種子」。 菩薩是大乘佛教的理想,其基本前提是發菩提心,立誓願要為眾生利益不入涅槃。「四無量心」是發菩提心的前行。 寂天菩萨所造《入菩萨行论》中解释菩提心需要两个条件,一者缘众生,即利益的对象为六道轮回中的一切众生,二者缘佛果,即不仅要令一切众生获得暂时的快乐,最终要令众生成就佛果而获得究竟的安乐。菩提心又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发愿利益众生令众生成佛为愿菩提心,发心者即称之为菩萨,发心后用实际行动,即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恒常利益众生即为行菩提心。愿菩提心为成佛之因,是大乘佛法的精髓。.

查看 中觀學派和菩提心

青目

青目論師(生卒年不詳),四世紀時的印度佛教僧侶,為聖天的再傳弟子,為中觀派論師。 後世對他的生平所知不多,他是最早為龍樹《中論》寫作註疏的論師之一,他的註釋在中亞一帶極為流行,最後由鳩摩羅什傳入中國。由於鳩摩羅什將青目的註釋與《中論》頌同時譯為漢文,因此他的學說在漢傳佛教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C category:中觀派學者.

查看 中觀學派和青目

補特伽羅 (佛教)

補特伽羅(梵文:pudgala,Pudgalāstikāya),又譯為福伽羅、弗伽羅,意译为数取趣,佛教术语,泛指通常所说的“有情”、“众生”或是我,部份佛教部派以之实指辗转轮迴于六道的主体。這個術語源自於古印度哲學,在不同沙門教派傳統中,都使用這個術語來建立自身學說,佛教也是其中之一。.

查看 中觀學派和補特伽羅 (佛教)

解脫軍

聖解脫軍(梵文名Vimuktisena,生卒年不詳),或稱為解脫軍,印度佛教中觀派論師,約活動於西元第五、六世紀之間。.

查看 中觀學派和解脫軍

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Sandhinirmocana Sūtra),大乘佛教經典,如來藏學派與唯識學派都很重視此經。.

查看 中觀學派和解深密經

说一切有部

说一切有部(梵語天城文:सर्वास्तिवाद,IAST:,Sabbatthivāda),简称为有部,音譯為萨婆多部,是部派佛教中上座部分出的一部。.

查看 中觀學派和说一切有部

鸠摩罗什

鳩摩羅什(कुमारजीव,IAST:;344年-413年灵山海会),東晉十六国时期西域龜茲人,佛教比丘,是汉传佛教的著名譯師。譯著包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論》、《大智度論》、《妙法蓮華經》等等。.

查看 中觀學派和鸠摩罗什

龍樹

龍樹(天城文:नागार्जुन,,泰盧固文:నాగార్జున,නාගර්ජුන,,一稱為龍猛、龍勝,音譯為那嘎呵朱訥,舊譯為那伽閼剌樹那、那伽阿順那)是佛教僧侶、大乘佛教論師,大约生活在公元2世紀,出生於南印度,於說一切有部中出家,在佛教史上具崇高地位,許多人認為他是釋迦牟尼佛之後,大乘佛教中最重要的論師,相傳為證得初地《大唐西域記》卷8:「時南印度那伽閼剌樹那菩薩(唐言龍猛。舊譯曰龍樹,非也),幼傳雅譽,長擅高名,捨離欲愛,出家修學,深究妙理,位登初地。」果位之菩薩。其著作甚多,有「千部論主」的稱譽,其中以《中論》及《大智度論》最為著稱。 龍樹廣泛影響了大乘佛教各宗派,中觀派以他為創始者,瑜伽行唯識學派與如來藏學派也多以他的著作來證明本身宗義的正確。在漢傳佛教中享有「八宗共祖」的稱號。在藏傳佛教中,與其大弟子提婆(亦名聖天)同被列入為佛教的二勝六莊嚴之一。密宗也以他為傳承上師之一,列名八十四大成就者中。在中國,一些道教流派由於受到佛教禪宗、密宗的影響,也尊龍樹為神靈,尊稱其為「龍樹大醫王」、「衛國金剛龍樹王」,如閭山派。.

查看 中觀學派和龍樹

般若學派

般若學派,大乘佛教中的早期派系,以修習般若空義為主,以須菩提、舍利弗、文殊師利菩薩等人為始祖。《般若經》為他們所尊奉的經典,也是由他們教義的集成。中觀學派為他們的直系後裔。魏晉南北朝時由鳩摩羅什等人傳入中國,道安稱為本無宗,在漢傳佛教中有六家七宗的說法。.

查看 中觀學派和般若學派

般若经

般若经(Prajñāpāramitā sūtra),為大乘空宗主要依靠的一系列经典,其中部分经典位于大乘佛教最早出现的经书之列。般若在梵语是“智慧”的意思,与世俗的智慧不同,它专指佛陀开始的,指引人超越世俗,来到彼岸的智慧。 般若经核心思想,是空性与慈悲。空性在于体验到一切存在皆空不可得,慈悲在于强调救度众生的利他精神和种种方便。这二者是般若经乃至大乘佛教体系的两根支柱,缺少对空性的体悟,或者缺少慈济众生的心願与实行,都是不能成佛的。.

查看 中觀學派和般若经

赤松德贊

赤松德贊(,),又译“墀松德贊”,吐蕃第三十七代贊普,755年至797年在位。在他任內,吐蕃國勢达到鼎盛。他也为藏傳佛教的弘扬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被后世尊称为“吐蕃三法王”之一。 赤松德赞的名字,在汉文文献《通典》中作乞梨悉笼纳赞,《旧唐书·吐蕃传》中作乞黎苏笼猎赞、娑悉笼猎赞,《新唐书·吐蕃传》作娑悉笼腊赞、乞立赞,《资治通鉴》作乞黎苏笼猎赞、娑悉笼猎赞、乞立赞。在汉文文献中,他的早期事迹往往与前任赤德祖赞混淆。.

查看 中觀學派和赤松德贊

藏傳佛教

藏傳佛教(;Төвөдийн Буддын шашин),或称藏语系佛教,或俗稱喇嘛教,是指傳入藏区的佛教分支。屬北傳佛教,与漢傳佛教、南傳佛教并称佛教三大地理体系,歸属于大乘佛教之中,但以密宗傳承為其主要特色。藏傳佛教並沒有南传佛教傳承,說一切有部及經量部對藏傳佛教的形成,雖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不過在佛教的修行方式與戒律上,兩者並不相同,也無直接必然的關係。 藏传佛教以卷帙浩繁,渊博深奥的藏文文献著称。有举世闻名的《甘珠尔》、《丹珠尔》两大佛学丛书。藏语文与记录佛教原始经典使用的梵文有紧密的传承关系,从梵文翻译的内容,不论词意,藏语是唯一可以还原梵语的语言文字。藏语文也是唯一完整地记录自释迦牟尼佛诞辰两千多年来,形成和发展的佛教教义、佛教哲学,以及佛教科学的文字,包括那烂陀传承中,所有的显、密论典。特别是因明论典的教、学传承和方式,当今惟有在藏文中有完整记载和保存。國學大師章炳麟評價西藏學術傳統:“既有文明之學,不受他熏”。然而,聖嚴法師認為藏傳佛教的發展是西藏本土的苯教等民间宗教加上印度晚期混合婆羅門教的佛教密教思想而完成的,整體而言是印藏的合璧。 藏传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佛教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汉地傳入藏区。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莲花生来到藏区,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西藏苯教等本土宗教的部分內容,逐渐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一时期称为前弘期。此后经朗达玛灭佛的波折,西藏佛教经过朗达玛時期灭佛运动的破坏后,约百年之久,到了中国宋朝初年,才又渐渐复兴起来,并逐渐形成了宁玛、噶举、噶当、萨迦、觉囊、格鲁等各派的传承,此一时期称为后弘期。 在宗喀巴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藏密大盛,又因與中國政權關係密切,在西藏出现了政教合一,由兩位固定的轉世僧侶代中國政權統治西藏,分別稱作達賴與班禪。藏傳佛教的流传地集中在中国藏区、尼泊尔、不丹、印度的喜马偕尔邦、拉达克和达兰萨拉。13世纪,开始流传于蒙古地区,至今,蒙古、土、裕固、普米等民族,仍多信奉藏传佛教。近现代,藏传佛教逐渐流传到世界各地。.

查看 中觀學派和藏傳佛教

蓮花戒

蓮華戒(梵文:Kamalaśīla;,生卒年不詳,約西元 740年-795年)論師,音譯為噶瑪拉希拉,古印度佛教僧侶,為寂護大師之徒,對於藏傳佛教前弘期佛教教義的奠基,有著巨大的貢獻。.

查看 中觀學派和蓮花戒

释广超

释广超法师(Kwang Chow),新加坡籍佛教僧侣、作家、学者暨正信与中观主义者,也是大众学佛研究会和佛友资讯的创办人。.

查看 中觀學派和释广超

自性 (佛教)

在印度諸宗教中,自性(स्वभाव,,sabhāva,),又稱自體、法體、體、實性,是個哲學術語,指所有事物(法)自身擁有、自體形成、自身決定存在形態的性質,是常住的、不變的、獨立,不依緣起而變化的;其外在特徵,則為自相。這個概念在不二論、毘濕奴派中是個重要的課題。佛教也接受了這個概念,在部派佛教時期發展出自己的論述。在大乘佛教和大圓滿等中,也是很重要的理論之一。 在佛教文獻中,它與本性(prakṛti)或我(ātman)經常被視為同義詞,但自性的起源較晚,直到部派佛教的論藏中才使用這個術語。.

查看 中觀學派和自性 (佛教)

金剛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又譯《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vájra-cchedikā-prajñā-pāramitā-sūtra),简称《金剛經》,是大乘佛教般若部重要經典之一。南北朝時代的開善智藏,持誦該經,多有靈驗感應,加之以禪宗後來大力弘揚,使得金剛經成為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最多人日常早晚課誦的佛經。 早期天台宗和華嚴宗皆視金剛經為不了義的經典,唐朝以後的僧人,則多將該經視為闡揚佛性密意的經典,民間則極尊此經,認為讀通之後可以成就佛果,就是單純念誦時也能感召八大金剛護法。明朝末年的祕密宗教大力推崇金剛經,將「空」等同於「道」,視之為能源出萬物的「真空家鄉」。 20世纪初出土于敦煌的《金刚经》,为唐代咸通(868年)年間印刷,世界最早的印刷品之一,藏于大英图书馆。.

查看 中觀學派和金剛經

金洲法稱

法稱(Dharmakirti)大師,十世紀時的佛教僧侶,為阿底峽尊者之師。因為他居住在蘇門答臘的海邊,當時被稱為黃金洲,所以他又被稱為金洲大師(Serlingpa)。 法稱原為蘇門答臘人,因為信仰佛法,遠渡至印度求學,跟隨瑜伽師彌勒(與彌勒菩薩同名的論師)七年,學習《現觀莊嚴論》與《般若經》。他同時修習顯密經教,是當時很有名的佛教學者。在印度留學十一年後,他返回蘇門答臘。 阿底峽尊者聽聞金洲大師的大名,為了追求更高的境界,決心從印度到蘇門答臘跟隨金洲大師,從學十二年。金洲大師的思想接近於唯識學派,與阿底峽尊者尊奉的中觀派並不相同。但是阿底峽尊者對金洲大師極為尊重,據說只要有人提到他的名字,阿底峽大師就會將雙手合掌,高舉於頭,以示尊敬。.

查看 中觀學派和金洲法稱

虛空藏菩薩經

虛空藏菩薩經(梵文:Ākāśagarbha Sūtra),收於《大正藏》大集部,本經敘述虛空藏菩薩威神力,可開發染罪眾生的善根,懺悔根本罪業,顯示其重罪可懺除的大乘懺罪觀。藏傳佛教依此將本經視為「中觀派」龍樹傳承菩薩戒所依循的佛典。.

查看 中觀學派和虛空藏菩薩經

提婆 (人名)

提婆(Aryadeva),藏傳佛教譯為聖天、聖提婆,约公元3世纪印度大乘佛教人物,中觀派龍樹之徒。因为他有一只眼睛失明,所以又被称为片目天(Kāṇadeva,音译为迦那提婆)。被佛教徒尊稱為提婆菩萨。在藏地,與其師龍樹為被列入二勝六莊嚴之一。.

查看 中觀學派和提婆 (人名)

李元松

李元松(),晚年自號念佛人,常以信佛人為署名,出家法號淨嵩,生於台灣台北縣石碇鄉(今新北市石碇區),佛教界著名居士,曾經組織現代禪教團,推廣漢傳禪宗與淨土宗。.

查看 中觀學派和李元松

桂·墀桑雅甫拉

桂·墀桑雅甫拉(),一译墀桑叶甫拉,是吐蕃帝国的一位政治人物,曾担任大贡论一职。 根据藏传佛教文献的说法,墀桑雅甫拉是一位信仰佛教的大臣,也是赤松德赞的亲信,在藏传佛教被确立为吐蕃国教的历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赤松德赞继位之初,由玛祥仲巴杰和恩兰·达扎路恭执掌朝政,两人颁布禁止佛教的法律,拆毁佛像、驱逐高僧。赤松德赞长大之后,任命墀桑雅甫拉为大贡论。墀桑雅甫拉任大贡论期间,确定了刑事案件中案犯对受伤者赔偿医疗费用的法律规定,对后世吐蕃法律有很大影响,被认为是“七聪慧者”之一。此后,墀桑雅甫拉协助赤松德赞杀死玛祥亲政。在墀桑雅甫拉的建议下,赤松德赞让佛教高僧莲花生与支持苯教的恩兰·达扎路恭等人辩论,最终裁定苯教失败并加以禁止,史称“佛苯之诤”。此后,因天竺中观派僧人与唐朝禅宗僧人因主张不同而发生争论。在墀桑雅甫拉的支持下,中观派僧人莲花戒与禅宗僧人堪布摩诃衍展开辩论,最终禅宗辩论失败,被驱逐出境。 然而,根据苯教文献《格言宝库》的说法,墀桑雅甫拉最初是一位苯教徒,并没有像藏传佛教文献中所说的那样支持佛教。赤松德赞试图推行佛教政策,并向天竺迎请佛教高僧的时候,墀桑雅甫拉试图以止贡赞普和松赞干布压抑苯教而寿短的先例来劝阻赤松德赞;又声称吐蕃三十八代以前从未获得佛法恩惠,建议赤松德赞慎重考虑这件事。《贤者喜宴》摘译五,68页(总116页),参见注释50。.

查看 中觀學派和桂·墀桑雅甫拉

極微

極微(梵語:),又譯鄰虛、鄰虛塵,源自古印度哲學思想,是組成一切物質(色)的最小單位,類似於古希臘哲學中的原子。部份佛教部派如說一切有部和南傳上座部接受了這個學說,耆那教和勝論派也設立了極微的概念。.

查看 中觀學派和極微

汉传佛教

漢傳佛教,指以漢字記載經典或漢字文化圈的佛教,與南傳佛教、藏傳佛教形成世界上現存的三大佛教傳統。漢傳佛教主要流傳於中國大陸、朝鮮半島、台灣、日本與越南等地。 印度的聲聞佛教與大乘佛教經西域傳入中原地区,再經由中國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形成以漢譯經典為本的汉传佛教。漢傳佛教以大乘佛教為主流,是形塑大乘佛教面貌的主要力量之一;自唐密在汉地消亡后,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與藏傳佛教之顯密並重不同。漢傳佛教和其他各系佛教最大的差別主要是口稱南無阿彌陀佛、素食、戒疤,南傳佛教不認同「南無阿彌陀佛」之用語,素食和戒疤也是漢傳佛教獨有,並非印度佛教的戒律。.

查看 中觀學派和汉传佛教

法相宗

法相宗,又名唯識宗、慈恩宗,屬於瑜伽行唯識學派(或),為漢傳佛教宗派之一,由玄奘三藏自印度傳入中國,承传弥勒菩萨所創唯識無境的宗師依次為無著、世亲、陈那、护法、戒贤、玄奘、窥基、慧沼、智周。祖庭為陝西大慈恩寺,故又稱慈恩宗。日本法相宗的大本山為興福寺和藥師寺。 古印度有法性宗與法相宗,這裡的“相”為“行相”(), 法相宗屬於瑜伽行唯識學派,認為諸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以描述宇宙何以森羅万象的心識理論為主要課題;法性宗為傳承自龍樹、青目、清辨、智光的「明真如隨緣為染淨之本」之宗派;同時還有與法相宗進行“勝義有與畢竟空”諍論的中觀學派 圓測《佛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贊》:「親光釋曰:千年已前,佛法一味,過千年後,空有乖諍。佛滅沒已,一千年後,南印度界健至國中,有二菩薩,一時出世,一者清辨、二者護法,為令有情悟入佛法,立空有宗,共成佛意。清辨菩薩,執空撥有,令除有執,護法菩薩,立有撥空,令除空執。……故今略述二種觀門:一者、清辨依諸《般若》,及龍猛宗,立一觀門,謂歷法遣相觀空門,立一切法,皆悉是空,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二者、護法依《深密》等,及彌勒宗,立一觀門,謂在識遮境辨空觀門,立一切法,通有及無,遍計所執情有理無,依他起性因緣故有,圓成實性理有非無。.

查看 中觀學派和法相宗

法性宗

法性宗,簡稱性宗,漢傳佛教術語,為判教分類方法之一,法性宗與法相宗構成了大乘佛教的兩大主流。傳統上認為,法性宗即中觀學派,但現代佛教研究學者認為,由宗義來看,漢傳佛教所判定的法性宗應是如來藏學派。.

查看 中觀學派和法性宗

清辨

清辨(Bhavyaviveka),又譯為清辯,音譯為婆维耶毗吠伽、婆毘吠伽,意譯為明辨、分別明,六世紀時,南印度佛教中觀派論師,復興了龍樹中觀學,開創中觀自續派。.

查看 中觀學派和清辨

月燈三昧經

月燈三昧經(梵語:Candrapradīpasamādhi sūtra),或稱《三摩地王經》,收於大正藏經集部。本經稱佛陀為月光童子宣說「一切諸法體性平等無戲論三昧」,謂得此三昧能速得一切法及無上正等正覺。此三昧因月光童子所問而得,故又稱月燈三昧。 本經在中國及日本,不甚流行,然於尼泊爾,列為「九法」之一。中觀學派之大成者月稱《入中論》、《中論釋》,及其後繼者寂天《大乘集菩薩學論》等書,皆常引用本經,為中觀學派之重要經典。噶舉派,以本經為大手印的根本心要,在西藏亦有極大的影響力。.

查看 中觀學派和月燈三昧經

成實宗

成實宗,是漢傳佛教十三宗之一,日本奈良時代南都六宗之一(華嚴宗、法相宗、律宗、三論宗、成實宗、俱舍宗),以研習《成實論》為主的佛教學派。傳自鳩摩羅什,被稱為小乘空宗,與被稱為大乘空宗的三論宗,有很密切的關係。傳統上,因為三論宗的影響,成實宗被視為是小乘,但實際上它是屬於小乘佛教與大乘佛教之間的綜合性學派。.

查看 中觀學派和成實宗

施身法

施身法(),佛教術語,是一種禪定練習的方法,起源於大乘佛教,盛行在密宗與藏傳佛教中。這種修行法來自於般若經中,是結合了中觀學派與密宗的修行方法。.

查看 中觀學派和施身法

教判

教判,即教相判释,亦称教相、判教、教摄,佛教术语,即判别解释佛陀一生言行教法的相状差别。 大乘佛教諸多教典傳至中國後,佛教僧眾就其具体教说的形式、方法、内容、意义等,進行分类而判別教说的体系,以明佛陀言行真意。此傳統認為佛陀言行因缘和合因时而生、应对象根机、翻译等问题而异,义理互有出入,于是教相判释因此产生。.

查看 中觀學派和教判

拉萨法诤

拉萨法诤,又称桑耶論諍、拉薩僧諍、顿渐之诤、吐蕃僧諍記,是发生於赤松德赞在位期间(大約西元792-794年)在拉薩桑耶寺舉行的法義辯論,爭論的焦點是大乘修行成佛是漸修、廣行菩薩道,還是無修頓悟。此事對後來藏传佛教的發展有重大影響。 赤松德赞亲政之后,从天竺请来莲花生、寂护等僧人,将佛教首次引入吐蕃。这些天竺僧人都是中观学派僧人,度化了第一批吐蕃人出家,并开始了有组织的佛经翻译。后来吐蕃攻陷沙州(今敦煌一带)之后,从沙州俘获了大量唐朝的禅宗僧人,赤松德赞也将他们安排在拉萨翻译佛经。 相对于中观学派,禅宗简洁明了,因而获得了大量的信众,赤松德赞的王妃没庐萨墀洁莫赞(法名绛求洁赞)也支持禅宗。相对地,天竺中观学派的传播受到巨大冲击。最终双方互相攻击诋毁,达到水火不相容的局面。随天竺僧人寂护学佛法的人越来越少,于是天竺僧人奏请禁止禅宗的传播。而禅宗则奏请与天竺僧人辩论,落败者禁止传教。于是从792年开始,双方在桑耶寺举行长期的辩论。两派辩论的主要焦点是修行方法。天竺僧人的主要辩论者是莲花戒,他们主张渐悟;唐朝僧人主要辩论者是堪布摩诃衍,他们主张顿悟。吐蕃的两位重要大臣桂·墀桑雅甫拉和恩兰·达扎路恭,分别支持中观学派和禅宗。 根據追隨天竺僧人出家的巴·賽囊之著作《巴協》:禪宗與中觀派经历了长达三年的辩论之后,結果摩訶衍辭窮敗北退出拉薩。後世藏傳佛教史書大多採納與《巴協》相同的觀點,記載稱:赤松德赞宣布禅宗落败。来自天竺的佛法被吐蕃定为正统而加以弘扬,摩诃衍率领禅僧向天竺僧人献上花环之后主动离开了拉萨,返回唐朝。但是,敦煌出土的漢文禪宗文獻《頓悟大乘正理決》(794年)卻記載,摩訶衍獲得了勝利,禪宗被赤松德贊定為正統派系並得以弘揚。雖然學術界對此次辯論結果的看法不完全一致,但是一致同意:藏傳佛教此後推崇印度大乘。 《巴協》中稱:赤松德贊斷然擯棄禪宗,唐朝僧人在此次諍論之後被全部驅逐出境,禪宗經典被集中埋在桑耶寺之下作了伏藏。根據《五部遺教》中《大臣遺教》的記載,赤松德贊並沒有對禪宗採取斷然擯棄的方式,而是採取客觀地進行評論,最終將中觀派定為正統。由於《五部遺教》提到了蒙古征服吐蕃的事,它應是13、14世紀的作品,偽托為蓮花生的伏藏。 禪宗對藏传佛教部分教派的教义有一定影響,例如寧瑪派的大圓滿教法以及大手印,可能是受到禅宗中頓悟的影响。 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是中觀派,所著的《菩提道次第廣論》止觀部分將摩訶衍稱為「支那堪布」,將其見解當成反面教材來評破。西藏寺廟每年會上演,大肚子的摩訶衍被村裡的孩子嘲笑。.

查看 中觀學派和拉萨法诤

亦称为 中观派,中觀派佛教,性宗。

释广超自性 (佛教)金剛經金洲法稱虛空藏菩薩經提婆 (人名)李元松桂·墀桑雅甫拉極微汉传佛教法相宗法性宗清辨月燈三昧經成實宗施身法教判拉萨法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