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中華聯邦主義

指数 中華聯邦主義

中華聯邦主義,或稱中國聯邦主義,是指中國自近代以來各種主張聯邦制的政治思想,現今主要目的則是實現中國統一,甚至改變中國大陸現有的政治體制,使中國成為如美國或德國般實施聯邦制的民主國。 此概念最先出現於民國初年,主要針對當時的軍閥割據問題。今有部分學者認為中華聯邦制能在維持國家統一的前提下,使地方政府的自治權得到完善保障。各方所提出的名稱有大中華聯邦共和國 中國民主正義黨、中華聯邦、中華聯合共和國、中华联邦共和国等。.

25 关系: 十八星旗大中華聯邦大中華民主共和國大漢聯邦民主共和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國聯合省中國聯邦中國聯邦主義中国统一中華合眾國中華聯合共和國中華聯合省中華聯盟中華聯邦中華聯邦主義中華聯邦共和國中華聯邦論中華邦聯中華民主共和國中華民主聯盟一国两邦内蒙古自治政府香港城邦論香港自治運動权力下放

十八星旗

十八星旗,全称铁血十八星旗,又称鐵血旗、九角旗、九角十八星旗,是武昌起义后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宣告成立时的旗帜。 十八星旗原是湖北革命团体共进会的会旗。1907年8月间,焦达峰、刘公、孙武等一批在日本的同盟会会员筹组共進會,任务是谋划准备在长江中游的反清武装起义,议定以十八星旗为会旗。 1911年9月,在同盟会推动下策划武昌起义。文学社和共进会召开联席会议,组成领导起义的总指挥部,定十八星旗为旗帜。武昌起义在1911年10月10日晚7时左右爆发,起义军成功占领武昌全城。 10月11日,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俗稱湖北軍政府)宣告成立,十八星旗为其旗帜。 1912年1月10日,中華民國臨時參議院通过专门决议,以五族共和旗(簡称五色旗)为中国国旗。以十八星旗为陆軍旗。 不過北洋政府很快就停止使用十八星旗,以五色旗为國旗,以十九星旗为中華民國陸軍軍旗,以青天白日红旗为海軍旗。 1928年(民国十七年)12月17日,國民政府立法通过青天白日滿地紅为中国的正式国旗,颁行全中国使用,全面取代五色旗和十八星旗。 雖然今日十八星旗、十九星旗已無法律地位,不過目前仍有部分支持中华联邦主义人士常使用這兩面旗幟。.

新!!: 中華聯邦主義和十八星旗 · 查看更多 »

大中華聯邦

#重定向 中華聯邦主義.

新!!: 中華聯邦主義和大中華聯邦 · 查看更多 »

大中華民主共和國

#重定向 中華聯邦主義.

新!!: 中華聯邦主義和大中華民主共和國 · 查看更多 »

大漢聯邦民主共和國

#重定向 中華聯邦主義.

新!!: 中華聯邦主義和大漢聯邦民主共和國 · 查看更多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於1931年11月7日,是中國共產黨在共产国际的支援下于中国大陆所建立的一个全國性政權,与当时的南京國民政府分庭抗礼。该政权主張捍卫工农权益,各省市各民族有独立自決权,其最初的首都在江西瑞金县。將其所屬控制區域稱為「蘇區」。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对日宣战。因第五次反圍剿戰爭的失敗,中华苏维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被迫于1934年10月撤离江西中央苏区,1935年10月抵达陕甘苏区,首都由江西瑞金县迁至陝西延安。 1936年12月12日发生西安事变,國民政府被迫同意与中共展开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参与对日抗战。1937年7月7日发生卢沟桥事变,中国抗日战争转入全面爆发阶段。由此,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最后一个政府机关“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于9月6日变更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正式中止运作。.

新!!: 中華聯邦主義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中國聯合省

#重定向 中華聯邦主義.

新!!: 中華聯邦主義和中國聯合省 · 查看更多 »

中國聯邦

#重定向 中華聯邦主義.

新!!: 中華聯邦主義和中國聯邦 · 查看更多 »

中國聯邦主義

#重定向 中華聯邦主義.

新!!: 中華聯邦主義和中國聯邦主義 · 查看更多 »

中国统一

中國統一,是指將中國人居住地區构成一个統一国家的概念。这个概念各地中国人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理解。歷史上中國政權的統一,多數是北方政權統一南方政權。現今主要的「中國統一」意即将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的中國大陸地區和港澳地區,與中華民國統治的台澎金馬地區(個別管制領域)統合成一个統一的主權國家和國家政權,即中國,結束自1946-1949年國共內戰及1949年中共建政造成的海峽兩岸分治局面。.

新!!: 中華聯邦主義和中国统一 · 查看更多 »

中華合眾國

#重定向 中華聯邦主義.

新!!: 中華聯邦主義和中華合眾國 · 查看更多 »

中華聯合共和國

#重定向 中華聯邦主義.

新!!: 中華聯邦主義和中華聯合共和國 · 查看更多 »

中華聯合省

#重定向 中華聯邦主義.

新!!: 中華聯邦主義和中華聯合省 · 查看更多 »

中華聯盟

#重定向 中華聯邦主義.

新!!: 中華聯邦主義和中華聯盟 · 查看更多 »

中華聯邦

#重定向 中華聯邦主義.

新!!: 中華聯邦主義和中華聯邦 · 查看更多 »

中華聯邦主義

中華聯邦主義,或稱中國聯邦主義,是指中國自近代以來各種主張聯邦制的政治思想,現今主要目的則是實現中國統一,甚至改變中國大陸現有的政治體制,使中國成為如美國或德國般實施聯邦制的民主國。 此概念最先出現於民國初年,主要針對當時的軍閥割據問題。今有部分學者認為中華聯邦制能在維持國家統一的前提下,使地方政府的自治權得到完善保障。各方所提出的名稱有大中華聯邦共和國 中國民主正義黨、中華聯邦、中華聯合共和國、中华联邦共和国等。.

新!!: 中華聯邦主義和中華聯邦主義 · 查看更多 »

中華聯邦共和國

#重定向 中華聯邦主義.

新!!: 中華聯邦主義和中華聯邦共和國 · 查看更多 »

中華聯邦論

#重定向 中華聯邦主義.

新!!: 中華聯邦主義和中華聯邦論 · 查看更多 »

中華邦聯

#重定向 中華聯邦主義.

新!!: 中華聯邦主義和中華邦聯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主共和國

#重定向 中華聯邦主義.

新!!: 中華聯邦主義和中華民主共和國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主聯盟

#重定向 中華聯邦主義.

新!!: 中華聯邦主義和中華民主聯盟 · 查看更多 »

一国两邦

#重定向 中華聯邦主義.

新!!: 中華聯邦主義和一国两邦 · 查看更多 »

内蒙古自治政府

内蒙古自治政府,简称内蒙古(蒙古文:),是中华民国大陆时期末年在东北部边疆成立的一个自治政府,首府王爷庙(今乌兰浩特)。内蒙古自治政府是抗日战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府。.

新!!: 中華聯邦主義和内蒙古自治政府 · 查看更多 »

香港城邦論

《香港城邦論》,是一本於2011年出版的暢銷書,由香港學者陳雲整理Facebook之貼文、留言分為八章及由學生黎志恆整理第一、三、七、八章之文稿,再由陳雲增刪修訂及自負文責。 本書主要針對自2010年以來的中港矛盾問題,探討香港將來本土政治應該採取的發展方向。書中指香港目前應採取中港區隔的措施,捍衛本土利益,維護自英治時代留下的典章制度,最終達致與中國政府互惠互利,甚至改革中國政治體制,使之逐漸民主化的效果 。.

新!!: 中華聯邦主義和香港城邦論 · 查看更多 »

香港自治運動

香港自治運動(Hong Kong Autonomy Movement)是香港本土派推動的政治運動,理念建基於香港學者陳雲所編著的《香港城邦論》為基礎,認為香港是一個城邦格局。 香港自治運動主張香港在《基本法》和一國兩制的大前提下,應享有真正的自治權利,並非主張香港獨立陳雲本為運動的提倡者及顧問,但於2013年6月13日,「香港自治運動」的FB組織宣布與陳雲終止合作關係,原因未有解釋。。現時多數的泛民主派及自決派皆爭取香港有真正的自治及真普選,而非支持香港獨立。.

新!!: 中華聯邦主義和香港自治運動 · 查看更多 »

权力下放

权力下放(devolution)是一种组织技术,旨在于同一个法人内部,由中央政府行政機關向其下放部门分配人员和职能。原则上由單一制国家使用,如法国1852年3月28日条例的动机解释部分所说:“我们可以从远处管理得同近处一样好”。它是权力分散的一个对立和完善。 下放的人员和职能由他们的上级负责,等级控制施加于人员(任命、纪律等)以及他们的行为(上级可以取消下属的决定、向他们发布指令或是修改他们的决定)。权力下放后的机关仍然维持一个机构的完整性,使得法人能够介入管理行为中。 因此,它提供国家以更高效和快速的反应能力,如法国十九世纪政治家奥迪隆·巴罗(Odilon Barrot)所形象化的:“这是用同一把锤子捶,但是我们缩短了它的柄。”.

新!!: 中華聯邦主義和权力下放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中华民主共和国联邦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