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中華民國副總統

指数 中華民國副總統

中華民國副總統是中華民國的副國家元首。根據《中華民國憲法》第49條規定,當總統缺位時,由副總統繼任,至總統任期屆滿為止;或者是總統因故不能視事時,由副總統代行其職權。換言之,中華民國副總統只是備位元首,沒有政治實權。相較之下,行政院院長較副總統擁有更大的政治權力,因此歷史上曾出現副總統兼任行政院院長的情況。 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孫文就任為臨時大總統的同時,於1月3日選黎元洪擔任臨時副總統,是中華民國第一位臨時副總統。1916年大總統袁世凱逝世後黎繼任總統,馮國璋被選為副總統。1917年黎元洪辭職,馮國璋代理總統,之後北洋政府再也沒有選出副總統,直到1948年《中華民國憲法》施行才恢復。.

目录

  1. 299 关系: 嚴家淦劉增應劉邦友博達科技掏空案南投縣台大五姬台灣天主教台灣女性主義運動台灣地位未定論台灣國際研究學會台灣共識台灣民族主義台灣旅行法台湾地区副领导人司法院司法院大法官吳敦義各方對九月政爭的反應壹週刊 (台灣)夏涵人大同之家(含網球場)大專程度義務役預備軍士官考試宏盛帝寶實踐大學對中國國民黨的批評與爭議就職宣誓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两岸领导人会面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1912年-1913年)中华民国一级上将列表中华民国-圣座关系中山大学校友列表中國廣播公司中國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中國國民黨副主席中國國民黨遷臺前歷史中國電視公司中国天主教中国关于钓鱼岛之言行中国国民党历史中国暗杀事件列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電視公司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國家元首列表中華民國國徽中華民國內閣列表中華民國經濟部中華民國總統中華民國總統及副總統在臺灣之公民直接選舉與罷免... 扩展索引 (249 更多) »

嚴家淦

嚴家淦(),字靜波,江蘇省吳縣(今苏州市)人,歷任政府重要職務,為財經專家中央社,台北,1994年1月22日電。乳名雨荪,初名静波,号兰芬。中華民國政治人物,繼任第五任中華民國總統。曾做過經濟部長、財政部長、行政院長和副總統美聯社,台北,1994年1月22日電。此外還當過中華民國國軍退輔會主任委員。雖然嚴家淦繼任總統之位僅有三年,在位期間亦甚少行動,但在其他崗位上,創下顯赫的政績。其中留下最大貢獻的是確立新台幣政策、實施9年國民義務教育,讓台灣人可得到基本的教育,對台灣於之後發展水平取得顯著的提高打下重要的基礎。嚴家淦建議陳誠改革幣制,廢除舊台幣,發行新台幣,實行金圓券跟新台幣隔離,因此被經濟學家稱為「新台幣之父」。.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嚴家淦

劉增應

劉增應中華民國政治人物、醫師,中國國民黨籍,為現任中華民國副總統陳建仁的學生。現任福建省連江縣縣長。臺北醫學大學醫學士、國立臺灣大學預防醫學研究所碩士。曾任連江縣立醫院院長、連江縣衛生局長。.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劉增應

劉邦友

劉邦友(),臺灣桃園縣政治人物,前桃園縣縣長。.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劉邦友

博達科技掏空案

博達科技掏空案(簡稱「博達案」),為台灣博達科技董事長葉素菲所主使之掏空案件。.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博達科技掏空案

南投縣

南投縣(閩南語:Lâm-tâu Kuān,國姓鄉四縣客語:Namˇ Teuˇ Ien),是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份,位處臺灣中部,坐落在本島正中央,是臺灣唯一的內陸縣。縣治南投市內的中興新村是臺灣省政府所在地。 縣境內原住民有泰雅族、賽德克族、布農族、鄒族及居住在日月潭畔之邵族。臺灣最高峰玉山、最大天然湖泊日月潭、最長河流濁水溪的源頭與臺灣地理中心皆位於該縣,而鄰近彰化與台中一帶因人口聚集,形成中部衛星都市的分佈型態。特產包括青梅、香蕉、甘蔗、凍頂烏龍茶、紹興酒、竹藝品、南投陶、花卉。.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南投縣

台大五姬

台大五姬(英语: Top 5 Beauties of NTU),指出自於國立台灣大學的五位美丽女生,網路走红之后称呼為「台大五姬」。網友結合了這五姬的系所和名字,各自取了綽號,五人都已從台大畢業,但「台大五姬」的封號仍很響亮,也常有新闻见诸于媒体报章。 五位分別為農推蔓(翁滋蔓)、戲劇依(吳依潔)、 獸醫乃(劉乃潔)、國企匡(陳匡怡)、資工彌(余函彌),五位女生並稱為「台大五姬」,成为台大亮丽风景线之一。.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台大五姬

台灣天主教

台灣信仰天主教的人口逾24萬人 ,派別屬於羅馬公教,其中包括神父6百多人、修士與修女各約1百人與1千8百人,分佈在8百個教堂及各種教會機構;此外共有14位主教,並設有主教團做為最高領導機構。雖然天主教的信仰人口僅佔台灣總人口的百分之1,但天主教會在台灣的社會服務、醫療與文教等公益方面的貢獻上,有著相當高的影響力。.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台灣天主教

台灣女性主義運動

台湾的女权主义和女权运动的历史非常复杂,有着女权主义和强大的女性象征盛行的阶段性进步,以及平等和个人权利贬值的威权主义时期。.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台灣女性主義運動

台灣地位未定論

台灣地位未定論,或稱台灣主權未定論,認為台灣的主權歸屬未定,是關於台灣國際地位的論述之一。 台灣地位未定之說出現於二戰戰後初期,至遲由美國駐台新聞處處長羅伯特·卡度於1946年提出該論述。美國國務院喬治·凱南與副手保羅·尼采、美國國務院特別政治事務辦公室主任迪安·魯斯克等人都在1948年提出过台灣地位未定的議論。1949年3月更有駐日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表示:「在對日和約簽定之前,台灣仍屬於盟軍總部」;同年4月15日,美國國務院新聞事務特別助理公開表示台灣與戰時的庫頁島一樣,「其最后地位將由一項和約決定」。麥克德莫特之言是美國官方首次公開表明台灣地位未定。 随着1948年底國共內戰情勢逆轉,美國對於可能被中共佔領的台灣進行政策檢討。1949年,美國以外交與經濟手段保衛台灣的結果均告失敗,認為台灣終將落入中共之手。在國務院掌握決策優勢下,美國為擺脫介入國共內戰失敗的責任,決定從中脫身。1950年初,美國國務卿艾奇遜草擬一聲明並說服美國總統杜魯門接受。1950年1月5日,杜魯門出面發表該聲明:為實踐《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公告》,台灣移交給蔣介石四年以來,美國及其它盟國均接受中國在台灣行使權力。艾奇遜當日稍後也闡釋杜魯門的說法表示:中國管理台灣已達四年之久,美國及其盟國對於該項權力與該項佔領從未發生疑問,當台灣被納為中國的一省時也未發出法律上的疑問,因為人們認為那是合法的,現在若干人認為情形改變了,他們認為現在控制中國大陸的那個勢力,對我們是不友好的,而那個勢力,不久將獲得其他若干國家的承認,因此他們就主張:「好,我們等待一個條約吧。」 美國國務卿艾奇遜在1950年1月聲明「美國太平洋防線」不包括朝鮮半島和台灣,蘇聯得知後決定支持並軍事援助北韓的統一朝鮮以及中共的攻佔台灣計劃。2月14日中共與蘇聯簽訂《中蘇友好互助條約》,艾奇遜拉攏中共離間蘇聯的計畫宣告失敗,轉變成積極圍堵政策。6月25日韓戰爆發,美國為防止中共佔領台灣,杜魯門於6月27日發表聲明派遣第七艦隊協防台灣,實施台海中立化,同時聲明:台灣未來的地位必須等到太平洋地區恢復安全、對日本的和平條約訂立、或經聯合國審議後才能決定。後世普遍將此聲明解讀為台灣地位未定論之起源。 依國際法而言,戰爭的始末是從宣戰到和平條約生效為止,所有經過協議後的權利義務須在和平條約生效以後才能產生法律關係。1951年日本與同盟國簽訂《舊金山和約》,1952年又與中華民國政府簽訂《中日和約》,但是在這些和約中,日本都只有表示「放棄」對台灣、澎湖等島嶼的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與要求,並未表明台灣主權歸屬於何方。 《舊金山和約》簽訂時,絕大多數簽約國代表的共識為台灣的地位暫時未定,應在適當時機依照《聯合國憲章》的住民自決原則,經由公民投票由住民決定,但是現今尚未為解決此問題而舉辦公民投票。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政府依據《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公告》以及《中日聯合聲明》或《中日和約》來否定台灣地位未定論,並各自主張擁有台灣與澎湖的主權。而美國則視《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公告》中關於台灣的部份為從未正式執行的意向聲明,且視《中日和約》未處理台灣地位,並認為台灣地位未定。美國政府在《中美建交公報》與《八一七公報》聲明了美國「認知中國的立場,即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其後表示「認知」不代表認可、不代表接受,除了「認知」以外不代表任何意義。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意為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的主張,亦不承認台灣是主權國家。.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台灣地位未定論

台灣國際研究學會

台灣國際研究學會(Taiw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簡稱TISA,是臺灣的國際研究學者於2004年5月16日成立的學術團體,標榜宗旨為「結合認同臺灣主權獨立、關心臺灣國家未來發展之相關領域學者、研究生與社會人士之力,研究國際性議題,同時作為臺灣與國外相關團體連結、溝通的管道及平臺」。.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台灣國際研究學會

台灣共識

台灣共識,台灣政治名詞,由蔡英文於2011年提出的政治主張,作為其總統大選政見之一。不採用馬英九政府支持的九二共識、維持限狀作為兩岸基礎,主張先以民主程序匯集台灣各政黨間對於台灣海峽兩岸關係的共識,再以此作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的談判基礎。但許多評論者認為,臺灣共識是尚未成形的設想,仍有待討論。.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台灣共識

台灣民族主義

台灣民族主義(Taiwanese Nationalism),或稱台灣國族主義,是一種存在於台灣的民族主義。此主義涉及了台灣人在各種層面的複雜思想體系。其宗旨在於建立一個由台灣人彼此認同且內聚的台灣國族,以台灣人自身的自主意識為思想的中心點,進而追求民族的最大利益並且擺脫來自任何境外國家及民族的直接束縛及影響。與建立在種族主義之上的族群民族主義(種族民族主義)不同的是,台灣民族主義是建構在理性主義與自由主義傳統之上的公民民族主義,僅僅強調台灣人應認同台灣這個國家,並無關乎血緣、祖先及文化及種族或族群層面的認同。本主義內涵的民族並非特指和獨尊特定的台灣族群,而是指任何認同台灣價值的台灣公民。因此,台灣民族主義係由原住民、閩南裔、客家裔、戰後移民裔及新住民等所有族群所共同擁有的。.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台灣民族主義

台灣旅行法

《台灣旅行法》(Taiwan Travel Act),是美國眾議院及美國參議院於2016年9月分別提出、2017年1月及5月重新提出,已獲參眾兩院通過及總統川普於2018年3月16日簽署生效的一部法律 中央通訊.2018/3/17,旨在促進臺灣與美國間的高層級交流。此法是續《台灣關係法》後,另一部現行與臺灣相關的美國國內法。.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台灣旅行法

台湾地区副领导人

#重定向 中華民國副總統.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台湾地区副领导人

司法院

司法院依據《中華民國憲法》為中華民國最高司法機關,掌理民事、刑事、行政訴訟的審判及公務員的懲戒,並設有大法官十五人,以大法官會議審理方式解釋憲法、統一解釋法令及組成憲法法庭審理總統、副總統彈劾案與政黨違憲解散案。司法院於實務上並不職司審判,而是由轄下的各級法院、行政法院及公務員懲戒委員會任之,而實際為一個司法行政機關。.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司法院

司法院大法官

司法院大法官,是中華民國依照《中華民國憲法》於最高司法機關——司法院中所設置,具有「解釋憲法」、「統一解釋法律及命令」之職務、審理「政黨違憲解散案」及「總統、副總統彈劾案」權限之常設機關,相当于憲法法院。同時,在一般口語的用法中,司法院大法官亦有可能是指該機關的「成員」。 在指稱該機關的成員時,司法院大法官也是屬於憲法上的法官,同樣受到《中華民國憲法》第81條之保障,司法院大法官於司法院釋字第601號解釋中便已經對此加以闡明。根據《法官法》規定,司法院大法官也屬於該法所稱之法官,原則上受到該法之規範,僅於例外情況下排除該法之適用。.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司法院大法官

吳敦義

吳敦義(),現任中國國民黨主席,曾任中華民國副總統、行政院院長、中國時報記者、大都市建設副董事長,臺灣本省人。出生於臺中縣南投區草屯鎮,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曾任報社主筆,負責臺北市政專欄,能言善道,於1973年獲中國國民黨推薦參選臺北市議員並當選,開啟從政之路。1981年被國民黨徵召返鄉參選南投縣長,成為最年輕的地方首長。 在1990年任高雄市長,並於1994年首次民選市長連任,任內在1990-1998年,多次強力批評中央政府「重北輕南」的政策,頻頻為高雄人叫屈。;2002年返鄉參選南投縣立法委員,連續三屆當選;2009年擔任行政院院長,為馬英九總統任內任期最長的行政院長;2011年6月受馬英九總統認同,成為第十三任副總統候選人,並於2012年5月20日宣布就職。此外,吳敦義曾擔任中國國民黨臺北市黨部主委、中國國民黨中常委、中央評議委員團主席、秘書長、第一副主席至代理主席等。2017年1月9日宣布參選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以破14萬票第一輪出線當選。.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吳敦義

各方對九月政爭的反應

各方對於九月政爭事件的反應。.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各方對九月政爭的反應

壹週刊 (台灣)

《壹週刊》(Next Magazine)是香港上市公司壹傳媒旗下的綜合性正體中文雜誌,是壹傳媒繼香港《壹週刊》後進軍台灣之作,2001年創刊,2018年停止發刊,轉為網路媒體。 根據AGB尼爾森台灣的數據,於2006年度,《壹週刊》12-65歲的讀者約有1,413,000人,差不多佔台灣五大週刊讀者總數的一半。 《壹週刊》在封面上註明星期四出刊,但超商和書店於星期三即開始出售;若遇特殊狀況,如重大社會事件時,則機動性提前至星期二出刊。.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壹週刊 (台灣)

夏涵人

夏涵人,台湾建筑师、企业家,社会活动家,曾参选副总统。.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夏涵人

大同之家(含網球場)

大同之家(含網球場),位於台灣台北市重慶南路,主要可分為大同之家與網球場兩部份。大同之家,為中華民國前總統嚴家淦接待外賓的處所。網球場為嚴前總統官邸的附屬設備。該庭園內除去該國定古蹟嚴家淦先生故居白色洋樓(含該屋日式木造房舍)外,連同園內兩層樓水泥建築、網球場、庭園及其他建物統稱為廣義上的大同之家。該範圍於多年興訟後,文化局於2000年被指定為市定古蹟。本古蹟西側緊臨市定古蹟自由之家一同為當時的時代作歷史見證。 因實際持有單位臺灣銀行對古蹟維護方式及見解不同,大同之家於1993年後嚴重荒廢。為此,台北市與文化部文化古蹟維護機構特地研擬相關方針,希望能將此古蹟以最適當的方式保存。.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大同之家(含網球場)

大專程度義務役預備軍士官考試

大專程度義務役預備軍官士官考試,簡稱「預官預士考試」、「預官考試」和「預士考試」,是中華民國政府依照軍官士官服役條例所實行的服役方式,主管機關為國防部,開放予合乎標準且尚未服義務役的男子,錄取者受訓及格後,在服役時任少尉預備軍官、下士預備士官。軍官、士官役男具備現役軍人身分,受軍法管制;退伍後身分為後備役軍官、士官,依法接受各軍種國防主管機關實行召集,一般來說行政院海巡署預官在退伍後,改列為陸軍召集。.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大專程度義務役預備軍士官考試

宏盛帝寶

宏盛帝寶,或稱帝寶,為宏泰集團宏盛建設於台灣台北市興建的高級住宅(豪宅)。因座落於大安區仁愛路,也常稱為仁愛帝寶。由於宏盛帝寶所在原為被國民黨黨產故地的特殊背景,而且為台北市2000年後豪宅熱潮的早期代表建案,不但地段絕佳,建築基地大又完整,因此自推案之前即受到台灣媒體的高度關注;再加上銷售成果豐碩,成功吸引到許多知名的富商名流入住,因而成為台灣最知名的豪宅之一。 宏盛帝寶打響知名度之後,台灣紛紛出現以「帝寶」二字或其同音詞命名的住宅,例如甲山林建設在台中市西屯區興建的「台中帝堡」、中鈞建設在桃園市蘆竹區興建的「中悅帝寶」、元瑞建設在桃園市桃園區興建的「縣府帝寶」、柏昶建設在桃園市中壢區興建的「中央帝寶」、家慶建設在新北市汐止區興建的「帝寶花園」、益碁建設在新北市泰山區興建的「帝寶花園」、原亘建設在基隆市信義區興建的「橙品帝堡」、昇宗建設在宜蘭縣宜蘭市興建的「新月帝堡」等。 宏盛建設鑑於此次商業上的成功,於2007年在台北市豪宅名流齊聚的信義計劃區開始興建第二座帝寶-信義帝寶。.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宏盛帝寶

實踐大學

實踐大學,是一間台灣的私立大學,校區分設於臺北市中山區、高雄市內門區、苓雅區兩地三區。前身為1958年3月26日由前中華民國副總統謝東閔創立的實踐家政專科學校,並於1997年8月改名實踐大學。該校以建築、食品、服裝、媒體傳達設計等相關科系著稱。現台北校區鄰近台北捷運文山內湖線大直站,高雄教學中心鄰近高雄捷運環狀線旅運中心站。.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實踐大學

對中國國民黨的批評與爭議

中國國民黨從1895年其前身興中會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本條目介紹中國國民黨在發展歷程中的出現的重大批評聲音和爭議事項。.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對中國國民黨的批評與爭議

就職宣誓

就職宣誓(Oath of office),依照各國憲法或法例,總統、政府主要官員、議員、法官和其他司法人員在就職時必須宣誓,拒絕依法宣誓人士,將會喪失就任資格。宣誓時必須按照指定的誓詞宣誓。.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就職宣誓

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

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常簡稱工委會)是台灣的體制外勞工運動組織之一,成立於1992年,緣於1992年基隆客運罷工事件。1992年6月2日9時整,基隆客運產業工會舉行會員大會,投票通過從1992年6月4日16時整開始罷工,由「七人決策小組」決定罷工時間長短;此次罷工間接促成工委會的成立。 工委會雖不合於《工會法》規定,卻結合了基層工會、行業工會聯合會、地區性總工會、女工、工傷者及外勞等組織,成為台灣重要的勞工運動力量。其口號為「工人鬥陣,車拚相挺」。 2006年時,工委會成員改組成「人民火大行動聯盟」。2011年,人民火大行動聯盟向內政部登記為政黨「人民民主陣線」。.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

两岸领导人会面

兩岸領導人會面,常称“--”或“--”,是海峽兩岸最高領導人--於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舉行的會面,也是海峽兩岸(即--)自1949年政治分立以来(66年),雙方最高領導人的首次會晤,象徵兩岸史上最大突破。會中主要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雙方沒有簽署協議或發布共同聲明。 該會面在當地時間下午3時,於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大堂层“島嶼宴會廳”內的「東陵廳」及「裕廊廳」舉行,新加坡政府應雙方要求協助籌辦本次會面。馬英九為此次會面專程前往新加坡,習近平則是在結束越南與新加坡的國事訪問後再與馬英九會面。雙方同時派遣兩岸關係的相關官員共同參與,會面前半段向媒體公開,後半段則為閉門會議。 為達成實質對等與尊嚴,雙方在會面上以「--」與「--」的身分見面,並以「先生」互稱。中國大陸方面指出「这是在两岸政治分歧尚未解决情况下根据一个中国原则作出的务实安排。」會後,先由中國大陸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張志軍在下午4時15分舉行記者會,接著馬英九於下午4時45分在同一場地舉行記者會。雙方在稍晚共進晚宴,並分別在當日晚間搭乘專機返回北京與台北。.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两岸领导人会面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1912年-1913年)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是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至1913年10月10日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正式成立期间,由袁世凯在北京成立的中華民國臨時管治機構,又稱北京臨時政府。.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1912年-1913年)

中华民国一级上将列表

中華民國上將列表所羅列的是從1935年4月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設置一級上將軍階以降的歷任一級上將名單,並按授階時間先後順序排列。 姓名為斜體字者均為死後追贈一級上將。.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华民国一级上将列表

中华民国-圣座关系

中華民國-聖座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罗马天主教会聖座(今多以聖座行政機構教廷、或其所在地梵蒂岡代稱)之間的外交關係,通稱台梵關係。聖座在外交上承認中華民國政府代表整個中國,而非海峽兩岸的分治現狀。 目前教廷是中華民國自2001年與馬其頓斷交後唯一保持正式外交關係的歐洲國家,雙方均互設大使館;中華民國在教廷派駐大使,中華民國駐教廷大使館也與其他國家的使館相同,不是設在梵蒂冈而位於罗马,聖座則在台北派駐參贊代辦,使館名稱為「駐華大使館」。雖因政治因素令教廷駐華使節職稱有所變化,然而台梵關係基於共享自由、人權、和平及博愛等普世價值,使邦誼保持密切友好。.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华民国-圣座关系

中山大学校友列表

本列表收录在中山大学(含中山大学前身各校)学习过的知名人物。列表将人物粗分为数大类,并遵循各类人物不重叠的原则进行编辑。.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山大学校友列表

中國廣播公司

中國廣播公司(英語譯名: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of China),簡稱中廣、BCC,是中華民國廣播事業的先驅,也是臺灣最大的電台廣播業者之一。創立於1928年,原先為中國國民黨之黨營事業,也是中國國民黨繼中央通訊社、《中央日報》之後創辦的第三個中央宣傳機構;之後先後經國民黨黨營事業華夏投資公司、中國時報系控股之「榮麗投資公司」擁有,現由前立法委員趙少康經營。總部設於臺北市松江路,擁有4個全國電台廣播頻道、3個地方電台廣播頻道。 中廣的運作體制完整,在董監事會、董事長之下,共設四部三處、一中心及七個地方分台。「四部」為節目企劃部、新聞部、業務行銷部、廣告管理部;「三處」為工程處、管理處、財務處及製播中心。迄2008年元月止,中廣員工共計兩百餘人,在全國擁有新竹台、苗栗台、臺灣台(位於臺中市忠明南路)、嘉義台、臺南台、高雄台、花蓮台等7個發射分台。使用發射機共55部(備機55部),發射總電力593.3千瓦(備機電力599.95千瓦)。每天播音1,320個頻率小時。 2017年4月15日,中廣音樂網及中廣寶島網宣布自零時起停播地面廣播(FM)訊號,4月24日音樂網改為「網路廣播」繼續播出,寶島網網路廣播播至6月11日,6月12日寶島網正式停播。.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國廣播公司

中國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簡稱國民黨全代會)是中國國民黨的最高權力機構,每年召開一次,一屆四年,由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召集。其由各級黨部選舉之代表、中央委員、與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核定之代表共同組成,其中後兩者的比例不超過三分之一。每屆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的任期為4年,沒有禁止連任的限制。若中央委員會認為必要、或有半數以上縣市級黨部半數以上請求時,得召集臨時全國代表大會。.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國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國民黨副主席

中國國民黨副主席 (簡稱國民黨副主席)是中國國民黨的最高領導人副手,1993年(民國82年)8月17日,第十四屆中國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通過《中國國民黨黨章》修正案,增設副主席若干人(若干是指不定數,是指2至9數目),由黨主席提名、經全國代表大會同意任命之。.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國國民黨副主席

中國國民黨遷臺前歷史

中國國民黨遷臺前歷史是指中國國民黨從1894年於美國夏威夷檀香山成立後而至1949年隨中華民國政府播遷至臺灣前的歷史。.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國國民黨遷臺前歷史

中國電視公司

中國電視公司(China Television Company, Ltd.)簡稱「中視」或「CTV」,是中華民國第二家成立的電視媒體公司,為臺灣五家無線電視台之一,與臺灣電視公司、中華電視公司並稱為「老三台」。.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國電視公司

中国天主教

天主教(或天主教會)在中国拥有漫长而复杂的历史。元朝時開始有傳教士進入中國傳教,但大規模的發展則始於清末。現今中國天主教會建有聖統制(起始於1946年),但因國共內戰於1949年起執政的共產黨政府以「三自」方針控制與限制天主教在中國的發展,導致聖座目前對中國天主教會無法實施完全的管轄;聖座也僅與國共內戰後從中國大陸遷往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建立正式外交關係,並未和共產黨執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建交。.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国天主教

中国关于钓鱼岛之言行

中華民國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皆主張釣魚臺列嶼依歷史、法理及地理係台灣附屬島嶼,属於台灣管辖。但由于两岸自1949年处于分治状态,因此中華民國(臺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並未聯合主張釣魚臺列嶼主權,而是「分別」宣稱釣魚臺列嶼主權。.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国关于钓鱼岛之言行

中国国民党历史

中國國民黨前身最早为成立于1894年11月24日的兴中会,而后依次被改组为中国同盟会、國民黨及中华革命党,1919年10月10日经孙中山改组后改为现名。中国国民党从1928年北伐成功、国民政府统一全国起,至1948年改组中华民国政府。于1949年国共内战中失利,从中国大陆撤守至台湾。.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国国民党历史

中国暗杀事件列表

本表所列为发生在事發当时的中国境内,或发生在今中国境内,或发生在海外但与中国人物等等有关的暗杀事件。事件依发生时间划分,所列朝代仅具时间阶段之意义。 表内所谓“直接主使/组织”是指刺客幕后的直接主使者或主使/所属组织。若无则不列。“结果”分为目标死亡、目标受伤、目标无恙(未死亡或受伤)三个主要选项,若有其他情况,如其他重要人物被误杀误伤等,则在此栏内注明。 中华民国纪年,月日因与公历(西历)相同,故不注。1949年后,凡与台湾或台湾人士有关的暗杀事件,皆注民国纪年,月日因与公历(西历)相同,故不注。与此无关者则不注。 本表时间划分乃便宜之计,并非严格依本朝代划分,如三国至东晋十六国时期以南朝刘宋420年建立截止,南北朝时期以隋朝581年建立截止,余则类同。前后两时期衔接时的重叠年份发生的事件,依事件发生时所属朝代或国家划分,无法划分者均归入下一时期。 自清朝末期1895年起,开始注明事件发生地点的国名,并附国旗。国名和旗帜以当时当地实际统治者之自称为限,与法律上的地位无关。事件发生地点一般包括国名和市县名。.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国暗杀事件列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是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於2015年7月1日颁布的法律。該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過,內容共有7章,中國政府官方媒體稱該法對「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等11個「國家安全任務」進行了明確規範。.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

中華電視公司

中華電視公司,簡稱「華視」、「CTS」,是中華民國第三家電視台,為臺灣6家無線電視台之一。初由中華民國教育部、國防部、企業界人士與僑界領袖等共同投資設立,與臺灣電視公司、中國電視公司並稱為「老三台」。現為台灣公共廣播電視集團成員。 華視創立時,只獲分配一個VHF頻道,除了製播一般電視節目之外,另外製播空中高中、高工、高商、在職教師進修、大學選修等遠距教學課程。1983年,華視獲准開設UHF頻道,是為「華視超高頻教學頻道」(現華視教育體育文化台),2004年無線數位電視開播後,取得一個容納3個節目頻道的UHF物理頻段;無線電視數位化後,現在擁有一個容納5個節目頻道的UHF頻道,是台灣唯一從事遠距教學事業的電視台,也是台灣擁有最多電視頻道的無線電視台。.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華電視公司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接收臺灣。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去大部分中國領土的治權,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即自由地區)總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北方三島,蘭嶼,綠島等)、澎湖群島、福建沿海附屬島嶼(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島等),首都為臺北市.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國家元首列表

本表記錄中華民國自從1912年開國以來歷屆國家元首。包括臨時大總統、中華民國大總統、國民政府委員會主席、1948年行憲後由國民大會間選產生與1996年修憲後由中華民國自由地區公民直選出現中華民國總統或副總統。.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華民國國家元首列表

中華民國國徽

中華民國國徽是中華民國主權的象徵和標誌,以陸皓東所設計的青天白日旗為藍本製作,1928年(民國十七年)經《中華民國國徽國旗法》確定為國徽。.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華民國國徽

中華民國內閣列表

以下列出中華民國行憲後迄今的歷任內閣。此處指的「行憲」,以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統、副總統於民國37年(1948年)5月20日開始依《中華民國憲法》執行職務後,其任命的內閣首長——行政院院長就任作為起始點。.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華民國內閣列表

中華民國經濟部

經濟部為掌管中華民國工商業發展及國際貿易等產業事務的部會,民國元年(1912年)成立的「中華民國實業部」是現今經濟部的前身。下設商業司、礦業司、中小企業處、工業局、國際貿易局、智慧財產局、標準檢驗局等單位,並同時負責管理所屬國營事業臺電、中油、臺水、臺糖。.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華民國經濟部

中華民國總統

中華民國總統是中華民國的國家元首,對外代表國家行使職權,對內則負政治上的最高責任,且為中華民國三軍統帥(武裝最高總司令),直接任命行政院院長,並提名司法、考試、監察三院院長,交由立法院(國會)行使同意權。除身兼國家安全會議主席之外,也在慣例上擔任中華文化總會會長等中華民國政府外圍民間機構的領銜職。.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華民國總統

中華民國總統及副總統在臺灣之公民直接選舉與罷免

李登輝於1988年1月繼任中華民國總統後,蔣家執政時代結束,臺灣人首次出任國家元首,臺灣社會要求政治民主化呼聲日益高漲。1990年,第1屆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總統時引發三月學運,中華民國政府在1991和1992年完成國會議員全面改選後,民主進步黨與李登輝總統即開始推動總統及副總統在臺灣之公民直接選舉與罷免,但因國民黨內保守派阻撓而未能實現。幾經折衝後,為避免於1994年12月即將首度民選的「臺灣省省長」引發葉爾辛效應,乃於1994年7月修改並凍結部分憲法,而於選舉總統和副總統時適用《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一改先前由國民大會代表間接選舉的方式,亦使直選總統與行政院長之權責關係類似法國第五共和之雙首長制。1996年3月23日,於中華民國自由地區(即臺灣、澎湖、金門、與馬祖)舉行總統之首次直接選舉。, 條目撰稿人:政大歷史系薛化元教授, 台灣大百科全書,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台灣光華雜誌, 2000.6.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華民國總統及副總統在臺灣之公民直接選舉與罷免

中華民國總統官邸

中華民國總統官邸是中華民國總統居住之寓所,由中華民國政府提供予總統及其家人於其任職期間入住。現址位於臺北市中正區龍福里重慶南路二段與愛國西路的交會處,鄰近捷運小南門站,自李登輝就任總統後開始使用。.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華民國總統官邸

中華民國總統府

總統府是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的幕僚機關,專責處理與總統、副總統有關的行政事務;成立於1948年5月20日,其機關法人前身為國民政府。.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華民國總統府

中華民國總統府 (消歧義)

中華民國總統府成立於民國37年(1948年),是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的幕僚機關。自設置以來,以「中華民國總統府」作為正式名稱的建築有:.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華民國總統府 (消歧義)

中華民國領導人列表

以下由汉语拼音排列方式列出中华民国建国后领袖以及政治知名人物。中華民國總統為中華民國的國家元首。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華民國領導人列表

中華民國行政區劃

中華民國目前依據《憲法增修條文》及《地方制度法》來規範行政區劃制度。如按照現行法律定義區劃層級,一級行政區為省、直轄市,二級行政區為縣、市,三級行政區為鄉、鎮、縣轄市(僅限臺灣省)、區,四級行政區為村、里,五級行政區則為鄰 。 依照1999年制定之《地方制度法》規定,一、二、三級行政區具有公法人地位,四、五級行政區則為附屬於上級行政區的編組單位,不具有公法人身分。而具有實施地方自治功能之行政區(公法人)稱為「地方自治團體」,目前包括直轄市、縣、市與鄉、鎮、縣轄市。省原為地方自治團體,在《地方制度法》施行後被剔除,成為不具公法人身分的行政區單位;省政府原直接監督縣與市的地方自治,改為受行政院指揮下監督其境內縣市的地方自治,但在部分法律與戶籍、國民身分證等政府文書上全稱依然是使用「○○省○○縣(市)」。此外,行政院為了便於地方民眾接洽中央業務,增設3個派出機關「區域聯合服務中心」,由各部會以任務編組方式成立,取代省政府原有之功能。由於直轄市、縣、市為最主要的行政區劃及基層政權單位,因而常合稱為「縣市」。.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華民國行政區劃

中華民國首都

中華民國自1912年建國以來,曾以多座城市做為首都,最近一次是在1949年12月7日遷至臺灣臺北;在此之前,北平與南京曾先後成為中華民國首都長達十年以上。此外,國民政府時代曾在一·二八事變爆發時將洛陽立為行都、將對日抗戰時期的臨時首都重慶立為陪都,亦有在西安設立西京的計畫。中華民國政府遷設臺北後,也有遷都至臺灣其他城市的提議出現。 綜觀中華民國歷史,大多沒有透過法律確立首都位置,亦不常於政府公文中載明首都所在之城市,僅國民政府時代將國都位置寫入训政时期約法;《中華民國憲法》制定期間曾對首都是否入法有所討論,但最後並未寫入,故一般所稱的首都均等同於「中央政府所在地」。.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華民國首都

中華民國與印度尼西亞關係

中華民國與印度尼西亞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通稱印尼)之間的關係。兩國無官方外交關係,但在對方首都互設具政治、經濟、文化、簽證、僑務等功能的具大使館性質之代表機構,雙方民間商務交流亦屬密切。.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華民國與印度尼西亞關係

中華民國與千里達及托巴哥關係

中華民國與千里達及托巴哥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千里達及托巴哥共和國(通稱千里達)之間的關係。兩國無官方外交關係,目前也沒有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對千里達的相關事務由中華民國駐聖文森國大使館。.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華民國與千里達及托巴哥關係

中華民國與南越關係

中華民國與南越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越南共和國(通稱南越)之間的關係。1955-1975年,兩國有官方外交關係,直至南越被北越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併吞前夕終止外交關係。.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華民國與南越關係

中華民國與多明尼加關係

中華民國與多明尼加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多明尼加共和國之間的關係。兩國於1941-2018年有正式外交關係,斷交後,目前沒有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對多明尼加的相關事務由中華民國駐瓜地馬拉大使館、駐邁阿密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華民國與多明尼加關係

中華民國與大韓民國關係

中華民國與大韓民國關係是指中華民國与大韓民國之間的關係,又稱臺韓關係。 1949年1月4日,大韓民國政府正式成立4个月后,兩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中華民國於大韓民國首都漢城(今首爾)明洞设置大使馆,直到1992年8月23日大韓民國與中華民國断交為止。斷交後,兩國皆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外交代表機構。.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華民國與大韓民國關係

中華民國與巴林關係

中華民國與巴林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巴林王國之間的關係。兩國無官方外交關係,但中華民國於巴林首都麥納瑪設立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華民國與巴林關係

中華民國與美國關係史

中華民國與美國關係史是指中華民國與美利堅合眾國雙邊之關係史。随着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迁往台湾后,实际上與台灣的关系重疊。.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華民國與美國關係史

中華民國與烏克蘭關係

中華民國與烏克蘭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烏克蘭之間的關係。烏克蘭自1991年脫離蘇聯獨立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並在《聯合聲明》中承認台灣是中國領土。由於「一個中國」原則,烏克蘭不與中華民國進行官方往來。在1992-1996年,雙邊關係曾達到最高峰。 中華民國與烏克蘭無正式外交關係,目前也沒有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對烏克蘭的相關事務由臺北-莫斯科經濟文化協調委員會駐莫斯科代表處。.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華民國與烏克蘭關係

中華民國與烏拉圭關係

中華民國與烏拉圭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烏拉圭東方共和國之間的關係。1957-1988年,兩國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目前沒有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對烏拉圭的相關事務由駐阿根廷台北商務文化辦事處、。.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華民國與烏拉圭關係

中華民國與越南關係

中華民國與越南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之間的關係。1955-1975年,中華民國與越南共和國(通稱南越)有官方外交關係,後南越被北越併吞而中止外交關係。1990年代,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目前雙方在越南政府以「一個中國」的兩岸外交政策下,是以非官方的關係來往,但雙方的民間交流未受影響。目前中華民國為越南第4大外商投資來源地。.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華民國與越南關係

中華民國與捷克關係

中華民國與捷克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捷克共和國之間的關係。兩國於1930-1949年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直至1990年代,於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採行「一個中國」政策,但大致維持與兩岸政府平衡接觸交往,並堅持以和平方式解決兩岸爭議。.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華民國與捷克關係

中華民國與新加坡關係

中華民國與新加坡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新加坡共和國(通稱新加坡、星國)之間的關係。兩國無正式外交關係,但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雖無邦交,而兩國在政治、軍事、經濟等各領域皆保持密切關係。新加坡也數次在海峽兩岸官方交流間擔任第三方的角色。.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華民國與新加坡關係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別稱黃埔軍校,簡稱陸軍軍官學校、陸軍官校,陸官(英文:Republic of China Military Academy;縮寫:ROCMA),是中華民國的軍校,由孫文指示籌辦,成立於1924年6月16日,第一任校長為蔣中正,陸軍軍官學校創校於廣東廣州黃埔,因此世人也別稱它叫「黃埔軍校」,是第一次國共合作下的產物,因此有許多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勳與將領都出自黃埔軍校。陸軍軍官學校同時也是中華民國國歌的發源地,因為該校第一期學生開學日由孫中山頒布之書面訓詞正是今日中華民國的國歌歌詞。陸軍軍官學校目前隸屬於中華民國國防部,而其宗旨和創校目的是為了培養中華民國陸軍軍官,陸軍官校於臺灣復校後,便改為大學與專科學制,但專科學制在2004年末屆第27期後便取消。 陸軍官校創立時,校址位於廣東廣州黃埔長洲島,創立時命名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陸軍官校當時是中國國民黨的黨校。1927年,陸軍官校遷往中華民國首都南京市,改為隸屬國民政府,並更名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爆發,陸軍官校為避過戰爭而西遷成都市。1946年,陸軍官校因應軍隊國家化改稱「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往臺灣,陸軍官校校本部成建制投共。1950年,陸軍官校於臺灣高雄鳳山第四軍官訓練班位址復校迄今已年。陸軍官校黃埔時期的校址和南京時期的校址均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列為文物保護單位,而成都时期的校址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司令部及空军机关驻地。 陸軍官校在大陸時期(1924年至1949年)的畢業生,大部份都曾經參與北伐、中原大戰、第一次國共內戰、中國抗日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國共內戰等戰事。而陸軍官校於臺灣復校後,於臺灣的畢業生大部份都沒有參與過戰事,這些人大都擔負起戰備整備等要務,他們的貢獻主要在維繫臺海安全。.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中華民國歷史

中華民國的歷史始於1911年的辛亥革命。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孫中山为首任临时大總統。1912年2月12日,清朝皇帝溥儀退位.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華民國歷史

中華民國政府

中華民國政府是中華民國的治權機構,其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911年肇建於武昌的中華民國軍政府,之後歷經南京臨時政府、北京臨時政府、北洋政府、國民政府等多次政權替換。現今在臺灣地區的中華民國政府體制基於1947年施行的中華民國憲法、以及1991年首次制定的憲法增修條文,分為中央、地方兩大層級。 中華民國施行「一府五院」的中央政府組織,別稱「中樞」:「一府」是指總統、副總統、以及總統之幕僚單位(總統府、國安會等),「五院」則指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試院、監察院及下屬各政府機構,此乃依照孫中山自創之五權憲法理論,將國家治權分為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等五種,並分別設置一個「院」來執行。地方政府架構則分為省╱直轄市、縣╱市、鄉╱鎮╱縣轄市等三級,但省的功能於1998年起虛級化,故一般均將省級剔除;原本屬於省轄下的縣、市,在省虛級化後實際上與直轄市同屬中央政府直轄。現今所稱的地方政府,指直轄市、縣、市、鄉、鎮、縣轄市、以及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設有行政機關與立法機關。 中華民國政府也是迄今唯一曾經同時統治臺海兩岸的行憲政府。.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華民國政府

中華民國政治

中華民國政治是指於1912年創建中華民國政府,期間在大陸時期經歷了南京臨時政府、北洋政府和國民政府,並在行憲後於1948年正式改組,1950年遷至臺灣地區後運作至今。.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華民國政治

中華民國憲兵

中華民國憲兵為中華民國國軍中具有軍法、司法警察權的執法部隊,軍種屬陸軍。因具有執法權,並擁有獨立的指揮、人事及後勤補給系統,故不隸屬於國防部陸軍司令部,其地位類似於古代之禁衛軍,主要任務之一是保護中華民國總統。管轄機關原為直屬中華民國國防部憲兵司令部;之後憲兵司令部改編為直屬國防部的憲兵指揮部。.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華民國憲兵

中華民國憲法

《中華民國憲法》是中華民國的根本法,擁有最高位階的法律權力。民國35年(1946年)12月25日由制憲國民大會於南京議決通過,民國36年(1947年)1月1日由國民政府公布、同年12月25日施行。全文共14章、175條,主要特色為彰顯三民主義與主權在民的理念,明定人民自由權利的保障,規定五權分立的中央政府體制及地方自治制度,明示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採取均權制度,並明列基本國策等。 該憲法制定時, 國共內戰已全面爆發,國民大會因而在民國37年(1948年)制定《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做為戰時的憲法附屬條款;但隨著中華民國在民國38年(1949年)後因國共內戰失去對中國大陸的治權、以及有效統治區域限縮至臺澎金馬,該條款的適用時間不斷被延長,而致憲政的實施有名無實。至民國80年(1991年),國民大會始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並同時在憲法本文之外再另增訂《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以及凍結部分憲法本文,以因應當前國情,現已經過七次修訂。 中華民國憲法及其增修條文的核心價值為:民主制度、法治規範、自由與人權保障、政府機關相互制衡、關懷婦女與弱勢及少數族群、生態環境保護、社會福利與救助、義務教育實施、農業與科技及經濟發展。.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華民國憲法

中華民國教育部

教育部為中華民國有關教育學術、體育及青年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並監督各地方政府的教育行政機關。.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華民國教育部

中視新聞全球報導

《中視新聞全球報導》為中視新聞的晚間新聞節目,目前的播出時間是台北時間(UTC+8)週一至週五18時30分至20時整,週六、週日18時57分至20時整。.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視新聞全球報導

中梵关系

中梵關係是指歷史上的中國和罗马天主教会聖座(今多以聖座行政機構教廷、或其所在地梵蒂岡代稱)及/或天主教的關係,可追溯至明朝中葉耶穌會派遣傳教士來華開始,如利瑪竇、南懷仁等。清朝建立初期,天主教傳教士與朝廷關係良好,之後由於傳教士和修會間的勾心鬥角,導致部分教士捲入宮廷政爭,最終造成雍正即位後明令禁教,直到道光年間始解禁,禁教期歷時約一百年。清末至中華民國建立初年間,天主教在中國蓬勃發展,教廷終在1942年與中華民國政府建立外交關係。.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梵关系

中正勳章

中正勳章為中華民國第三高等級文職勳章。此勳章於民國69年(1980年)1月11日頒行,主要頒授推動民主憲政有特殊勳勞、對復興中華文化有特殊表現者。至今有顧祝同、張爰(張大千)、張群、連戰、錢復、翁岳生、張俊雄、王金平、劉兆玄、賴英照和蕭萬長、吳敦義等12人獲得此勳章,是中华民国迄今为止最迟设立的勋章。.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中正勳章

东吴大学 (苏州)

東吳大學(Soochow University),是一所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由美国基督教監理會創建於中國蘇州的私立大學,最早称为“东吴大学堂”,英文称为“中国中央大学”(Central University in China)。民国时期的東吳大學以其法学院之优秀而闻名于中国,法学界曾有“南东吴,北朝阳”之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後的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进行调整。原東吳大學(Soochow University)与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数理系合并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定名为江苏师范学院,在原东吴大学校址办学,最终发展成为了现在的苏州大学。1951年东吴大学旅台同學會在台湾开始复校,并于1954年正式成为了如今的台湾东吴大学。.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东吴大学 (苏州)

丘宏達

丘宏達(Chiu Hungdah,),福建漳州海澄人,生於上海,中華民國籍旅居美國學者、國際法學權威。哈佛大學法學博士。曾任教國立台灣大學、國立政治大學、美國馬里蘭大學等校,也是馬里蘭大學終身榮譽教授。曾任中華民國國際法學會理事長,1998~2000獲選擔任會長。並曾任中華民國行政院政务委员與外交部無任所大使。.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丘宏達

三一九槍擊事件

三一九槍擊事件(簡稱:三一九事件)是發生在2004年3月19日下午,對時任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和副總統吕秀蓮發動的槍擊事件,該事件造成陳水扁與呂秀蓮分別於腹部與膝蓋受傷,並對事件發生後隔日舉辦的中華民國第十一任總統選舉投票產生影響,並因此引發對手不滿、拒絕接受選舉結果的政治爭議。槍擊案經美籍刑事專家李昌鈺等人調查後,由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檢察署及刑事警察局結案,認定該事件的嫌犯為已自殺身亡的陳義雄(1941年5月11日-2004年3月29日)郭珍妮、王森榮、高峯祈,,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檢察署,台南,2005年8月22日。.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三一九槍擊事件

三花棉業

三花棉業(Sun Flower),全名台灣三花棉製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產襪子、平口褲、內衣為主要業務的紡織業者。該公司由施純鎰創辦於1969年,其總部位於臺灣新北市五股區。.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三花棉業

一国两区

一個中国,兩個地區,簡稱一国两区,為2012年由中國國民黨提出,對於臺灣海峽兩岸關係的一個定位。「兩區」指的是大陸地區和臺灣地區。 2012年3月,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在中國大陸參與中華民國政府對中國大陸會談時,將一國兩區解釋為一個國家,兩個地區。此論述認為海峽兩岸同屬一個國家,兩者之間並不是特殊國與國關係,而是一種特殊的地區對地區的關係。吳伯雄最初的發言中,沒有明確定義一國是指哪一國。國台辦發言人宣稱這代表台灣也認同一個中國原則。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國共論壇上回應,海峽兩岸確認同屬一個中國,兩岸不是國與國關係,是兩岸互信新起點。 在台灣,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在總統就職演說中,明確將一國兩區表述為「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地區」。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參與相關會議時,中國國民黨代表則未在公開場合明確聲明其中的「一國」即是指中華民國。中國國民黨主張這可以被視為是九二共識與憲法一中的延伸。中國國民黨認為,這是中華民國政府《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的一個架構,中華民國在當前可以被分隔為「自由地區與大陸地區」,中華民國擁有這兩個區域的主權,但是治權只及於自由地區,也就是台澎金馬。根據民進黨與部分媒體的數據,臺灣約六成民意反對此說。, 自由時報, 2012-4-15, 民主進步黨, 2012-03-29, 台灣日報, 20120329, Nownews, 2012年3月29日對這樣的結果,國民黨認為是民進黨在做民調時,故意曲解馬英九立場所導致。而美國在台協會前主席白樂琦也對此說表示疑慮。.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一国两区

九六共識

九六共識是由中華民國前副總統呂秀蓮所提出的一項建議性共識,其內容是指:臺灣在1996年3月23日首次民選總統之後,就已明確確立為一主權國家,不為其他國家所控制,因為只有主權國家的人民才有權以自由民主的方式選舉出自己的國家元首。.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九六共識

于右任

--右任(),陕西三原人,祖籍涇陽。原名伯循,字誘人,爾後以“誘人”諧音“右任”為名;别署“髾心”、“髯翁”,晚年自號“太平老人”。中華民國開國元勛之一。--右任早年係中國同盟會成員,民國成立之後長年在政府擔任高級官員,尤其擔任監察院院長長達34年,是歷史上在任最久的五院院長。同時也是中國近代知名的書法家。--右任長髯飄飄,是其一大特徵。.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于右任

于振瀛

于振瀛(),原名方单,字海澄,号振瀛,以号行,陕西省镇平县人,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的创建者之一,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二、三、四届中央常委。.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于振瀛

康熙來了節目訪談列表

康熙來了節目訪談列表是康熙來了在2004年至2016年的訪談各界人士列表。.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康熙來了節目訪談列表

府院之争

府院之争(又稱黎段相爭)指1916年至1917年(民國五至六年)中華民國大總統府與國務院之間的權力鬥爭。.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府院之争

廣播電視大廈

廣播電視大廈是一棟曾經存在於台灣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的大樓,曾經是中國廣播公司(中廣)與中國電視公司(中視)的聯合總部,是台灣第一棟專供廣播電視事業使用的大樓,1970年11月4日完工,1971年2月16日啟用,已於2000年代被拆除改建為宏盛帝寶。.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廣播電視大廈

任期制

任期制,是對於政府官員、公職人員、公司職位等,所訂出擔任時間的規範,是一種限制,同時也是制度運行的一種保障。.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任期制

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教師及校友列表

於「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教師及校友列表

伍澤元

伍澤元(),台灣政治人物,前屏東縣縣長。胞弟伍錦霖為考試院院長。妹夫徐安旋為臺灣菸酒公司董事長。 日治時期生於屏東縣萬丹鄉。為中國文化大學實業計畫研究所工學博士,曾任中小學教師、內政部營建署國宅組組長、台灣省政府副秘書長、台灣省政府住都局局長、屏東縣縣長、立法委員等職。1980年當選中華民國十大傑出青年,2001年因涉「四汴頭弊案」與「八里污水廠弊案」棄保潛逃至中國大陸,2003年被行政院列為十大通緝要犯,2008年9月22日,因糖尿病併發症病死於上海。.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伍澤元

彰化縣

彰化縣(Tsiang-huà-kuān;Chông-fa-yen)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有「臺灣米倉」之稱,位於臺灣本島中部,東邊以八卦山脈與南投縣接壤,西邊濱臨臺灣海峽,南邊以濁水溪與雲林縣為界,北邊以烏溪與臺中市為界。彰化縣古稱「半線」,地形上以平原為主,北邊屬於彰化平原,南邊則是濁水溪扇狀平原。彰化縣是臺灣本島面積最小的縣,是臺灣人口第一大縣,也是臺灣設籍人口唯一超過百萬人的縣市。本縣常與臺中市及南投縣合稱中彰投地區,或與雲林縣、嘉義市、嘉義縣等三縣市合稱彰雲嘉地區。.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彰化縣

影響200

影響200,為2000年《天下雜誌》紀念出刊200期而製作的臺灣人物專輯,標舉「影響200,飛躍2000」,由台灣社會各領域人物中選出兩百位人士,記錄台灣歷史發展,《天下雜誌》一仍其「打開歷史,走出未來」的訴求希望能藉喚起社會共同記憶,凝聚共同情感。.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影響200

何才

何才爵士,TC,GCMG,GCVO,OBE(Sir Solomon Hochoy,),洋名所羅門,千里達和多巴哥公務員及政治家,1960年至1962年出任最後一任千里達和多巴哥總督(Governor of Trinidad and Tobago),當地獨立後在1962年至1972年出任首任千里達和多巴哥高級總督(Governor-General of Trinidad and Tobago)。何才是歷來首位獲英國委任為總督的華人和西印度人士。 何才生於牙買加,但幼年隨家人移居千里達和多巴哥,1928年加入政府,由低層做起,出任總督前歷任勞工處長、副輔政司和布政司等職。在總督和高級總督任內,何才與總理埃里克·威廉斯(Eric Williams,1911年-1981年)緊密合作,並積極支持推動公務員本地化。此外,何才亦在1966年款待訪問千里達和多巴哥的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伉儷。.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何才

余克禮

余克礼(),生於湖北浠水,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问题专家章晓明,余克礼:研究两岸关系的高层智囊,决策与信息2005年第05期.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余克禮

余登發

余登發,臺灣高雄橋頭人,曾任中華民國第一屆國大代表、高雄縣長、中國統一聯盟首任名譽主席,1979年曾遭「通匪」罪名逮捕。臺南商業專門學校畢業本科畢業,是臺灣戒嚴時期統派政治活動家,因有功於台灣民主運動,被喻為台灣民主先驅、「台灣野生的政治家」、「赤腳政治家」。1989年兒媳競選縣長時,余死於自宅,致死原因存有爭議。.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余登發

徐欣瑩

徐欣瑩(),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新竹縣新豐鄉人,畢業於中山女中、國立成功大學測量工程系、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碩士、博士(衛星大地測量領域),也是台灣衛星測量領域第一位女博士,徐欣瑩於2005年首次參與選舉,訴求現代化與政治革新,以第二高票當選新竹縣縣議員,2009年以第一高票連任新竹縣縣議員。2012年立法委員選舉在新竹縣選區以171,466票,全國第一高票當選立法委員,曾任中國國民黨第十九屆中常委、民國黨主席、立院新聯盟幹事長,是第八屆立法院中112席立委中唯一一位黨主席。 2015年11月18日,與親民黨總統參選人宋楚瑜搭檔競選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成為中華民國史上最年輕的副總統候選人,但競選失利。.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徐欣瑩

土地改革紀念館

土地改革紀念館是一棟位於臺灣臺北市的多功能大樓,樓層共11層(地上10樓、地下1樓),是為了紀念1950年代台灣土地改革而創建的紀念館。目前結合展示、研究、教育訓練、場地出租等多功能。 土地改革紀念館由曾經留學德國的地政學者蕭錚號召各界捐款成立。1967年3月11日,土地改革紀念館大樓落成,命名為敦化樓,由蕭錚題字、中華民國副總統嚴家淦主持剪綵、臺灣省政府主席黃杰主持揭幕儀式。 此外,1965年9月,臺灣省政府撥款於今桃園市興建完成「臺灣省土地改革資料陳列館」並同時對外開放。.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土地改革紀念館

北平七五事件

北平七五事件,是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7月5日发生在北平市的一起中国东北籍学生队伍受中共地下人員鼓動遭中國青年軍隊員枪击的事件,造成学生严重伤亡,引发了中国各地的學生運動,學生失望之餘轉而支持共產黨。.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北平七五事件

北竿發電廠

北竿發電廠為一座位於中華民國福建省連江縣北竿鄉的小型火力發電廠,舊稱軍魂發電廠,目前該發電廠由台灣電力公司馬祖區營業處所擁有,並且已在協和發電廠珠山分廠投入運轉發電後改為停機備役狀態,全名為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馬祖區營業處北竿發電廠。.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北竿發電廠

國史館

國史館是中華民國政府的最高史政機關,為總統府直屬機構,以修纂國家歷史、史料整理、史料文物採集,以及行憲以來歷任已卸職之總統、副總統文物管理為主要任務。由於1949年中國大陸易幟,部分中華民國政府史料及檔案保留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及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國史館

國家元首

國家元首是國家的最高代表者,是國家的象徵,履行宪法賦予的權力和義務,視乎國家的政治體制,國家元首未必有行政權。君主立憲制下,國家元首是君主,稱號包括國王、女王、蘇丹等。共和制下,國家元首通常的称号是總統,亦有其他稱號,例如部分社會主義國家名義上的元首被稱作國家主席或國務委員會主席。也有以國會議長作為國家元首的情況,例如文革時期廢除國家主席的中國,1998年修憲取消國家主席的朝鮮和實行總統制前的蘇聯等。 除總統制的國家元首外,不少國家元首只是位高權不重的名譽職務,只具有象徵意義,不掌握實權,例如日本天皇(君主立憲制)、德國總統(議會內閣制)、中國國家主席(社會主義國家)等。 國家元首大致可分為以下四種:.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國家元首

國共關係

国共關係是指中国国民党與中国共产党之關係,也可視為海峽兩岸關係。 1923年中国國民黨總理孫中山與蘇聯代表越飛在簽訂孫越聯合宣言後,允許中共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但在1927年发生分裂。对于此次分裂的原因,國民黨認為,加入国民党的中共党员按照孙越宣言中的安排,应接受國民黨的領導,實現國民革命,但中共力圖破壞國民革命,反對國民革命軍北伐,並在北伐光復南京後發動暴動,因而引發國民黨清黨。而共產黨则認為,三大政策(或稱新三民主義)的親蘇聯政策的施行是國共合作的重要基礎,國民黨內頑固右派拋棄聯俄容共的三大政策,導致革命的失敗,中共方面為了堅決擁護三大政策,不得不向國民政府進行反擊。 1927年分裂之后,两黨进行了武装对抗(第一次國共內戰),西安事變後國民黨被迫與共產黨联合抗日,為日後內戰埋下隱憂,至1946年內戰爆发,直至1949年共产党在北京建立其主导的中国大陆政权。1950年後,國民黨幾乎完全失去对中国大陆的控制,中华民国政府迁往台湾地區,長期奉行反共的政治意識形態,此后双方进行了多年的武装对峙,并在国际层面上争夺对中国的代表权。在台湾实现民主转型、2000年首次国民党失去执政权后,放棄其過去的反共立場,轉為加強與共產黨的接觸,2005年兩党领导人首次会面,此后两党开始较紧密的联络,两党关系成为海峡两岸关系中大陆和台湾之间的联络渠道之一。.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國共關係

國立中央博物圖書院館聯合管理處

國立中央博物圖書院館聯合管理處,簡稱聯管處,為國立故宮博物院等機構文物在北溝時期(1949年-1955年)的管理機關。.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國立中央博物圖書院館聯合管理處

國立中山大學

國立中山大學,是一所於1980年在臺灣高雄市复校的國立大學,前身為1924年由孫中山在廣州成立的國立廣東大學(今中國大陸中山大學)。現設有6個學院,校園分據西子灣及東沙群島兩處用地。 該校以海洋學、管理學研究及高密度研究中心群著稱,匯聚大量智庫學者且受美日領事機構資助,亦為臺灣綜合大學系統、EUTW七校聯盟創始成員。.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國立中山大學

國立中山大學校友列表

注意事項:.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國立中山大學校友列表

國立嘉義高級中學

國立嘉義高級中學(National Chiayi Senior High School,簡稱CYSH),簡稱國立嘉義高中、嘉中,舊稱省嘉中,別稱旭陵岡、醫科搖籃,為一所國立高級中學,亦為一所日治時期配合日台共學制度設立的高級中學(前身為日治時期臺南州立嘉義中學校,創立於公元1924年)。 嘉義高中校友涵蓋有一位中華民國副總統(蕭萬長)、兩位中華民國行政院長(張俊雄、蕭萬長)、一位台北市市長(郝龍斌)、司法院長(許宗力)、立法委員李俊俋、雲林縣縣長(李進勇)及嘉義市市長(涂醒哲)等政府首長及民意代表,以及包含台大醫院副院長(侯勝茂)在內眾多醫師等各領域人士。創校90多年來,畢業校友逾6萬人。 校區位於嘉義都會區,鄰近嘉義公園、嘉義孔子廟及國立嘉義大學。 目前教育部於全台九所高中開設科學班,該校與國立中正大學及國立嘉義大學合作,為雲嘉地區唯一設有科學班的高級中學。.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國立嘉義高級中學

國立臺灣民主紀念館

國立臺灣民主紀念館(簡稱民主紀念館),是中華民國行政院在民主進步黨執政期間,根據2007年4月13日核定之《國立台灣民主紀念館組織規程》所成立的文教設施機構,正式掛牌成立於2007年5月19日中央通訊社,《民主紀念館揭牌 蘇揆:台灣民主歷史性階段》,2007年5月19日。,改制於原本設置同址的中正紀念堂。 2007年5月10日教育部部長杜正勝發佈教育部令,「訂定《國立臺灣民主紀念館組織規程》」,全文共五條,以設立一個名為「國立臺灣民主紀念館」的機構;同時發佈生效的還有《國立臺灣民主紀念館辦事細則》。規程和辦事細則都沒有註明紀念館的地址,也沒有提及中正紀念堂之名以及與中正紀念堂關係。 2007年6月7日,立法院法制、教育聯席委員會決議廢止《國立臺灣民主紀念館組織規程》,惟教育部認為立法院無權廢止四級機關之組織法,雙方陷入各說各話的局面。 民主紀念館甫成立即產生法律上是否存在的爭議。由泛藍陣營占多數的立法院在廢止組織規程後,主張民主紀念館不存在,也據此凍結以民主紀念館名義編列的預算;泛綠陣營則主張,立法院無權廢除相當於行政院行政命令的組織規程。 2008年5月20日,執政黨由民主進步黨變更為中國國民黨。同年8月,行政院研擬廢止《國立台灣民主紀念館組織規程》,民主紀念館正式復名為中正紀念堂;計民主紀念館存在時間約一年三個月。中華民國政府於2009年7月20日正式將中正紀念堂匾額重新掛回。.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國立臺灣民主紀念館

國立政治大學

國立政治大學,簡稱政大,1927年建校於江蘇南京市,1954年由行政院核定,復校於臺灣臺北市,為中華民國首間在臺復校的國立大學。創校任務為負責培養國家政治、管理及法學人才的中央院校之一,其後發展為臺灣地區人文學科及社會科學領域為主的國立大學,也成為亞洲及太平洋地區重要智庫之一。 學術及校務發展方面,國立政治大學始建於南京的國立中央大學基礎之上,在臺灣復校後亦與臺北的國立臺灣大學等校,皆享有良好的社會評價。並與臺北的國立陽明大學在心智與腦科學研究上,有緊密合作關係。 國立政治大學除了以海峽兩岸地區華人為主要學生來源以外,同時也吸引不少海外國際學生入學就讀。.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國立政治大學

國立政治大學校友列表

本條目之內容依照編輯先後順序排列.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國立政治大學校友列表

國民大會

国民大会(簡稱國大)是依据1946年制定的《中华民国宪法》,代表中华民国全国国民于中枢行使政权的机构,曾为中华民国五权宪政体制中的最高权力机关。國民大會由國民大會代表(簡稱國大代表、國代)組成,其最重要職權為選舉總統與副總統,这与美國選舉人團、韓國總統朴正熙時代的統一主體國民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朝鮮的最高人民會議、前蘇聯的最高蘇維埃等代议制立法機構類似。2005年6月7日,國民大會通過立法院提出的憲法修正案,凍結與國民大會相關條文,使國民大會停止運作,改變中華民國憲政體制的架構。 在法理上,《中華民國憲法》原文雖未改動,但依據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所修訂的《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憲法半數本文已經停止適用,將國民大會的職權轉移到其他機構或直接交付人民來行使;但因為《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的有效期限為國家統一前,所以與國民大會相關的《國民大會組織法》、《國民大會職權行使法》、《國民大會同意權行使法》等相關法律仍然沒有廢止。國民大會凍結後,2012年3月第8屆立法院院會由台灣團結聯盟黨團提出上述三法的廢止案,但因屆期不連續原則,並未完成審查。.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國民大會

國民黨四公子

國民黨四公子,為1970—1990年代臺灣政壇的用詞。四公子之稱始於1978年,黨外運動人士康寧祥比附於「戰國四公子」,暗喻四人為中國國民黨政要的兒子,且四人均在美國受高等教育,是將來接班的四大人選。 國民黨四公子為連戰、錢復、陳履安與沈君山。四人皆出生於中國,其中連戰父祖屬台灣半山仔,其餘三人皆籍貫中國大陸的外省人。.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國民黨四公子

國民政府

國民政府,簡稱國府,是中華民國在訓政時期的中央政府與最高行政機關,成立於1925年7月1日,由廣州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改組而來,故早期稱「廣東革命政府」,但隨著革命由南方往北推展,行政中心曾遷移至武漢、南京等地,結束於1948年5月20日。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後,7月1日廣州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改組為國民政府。在1925年成立後至1928年之間,其與北京的北洋政府相互對峙。 隨着北伐戰爭開始,1927年1月國民政府遷至武漢,稱「武漢國民政府」。同年4月12日蔣介石於上海發動清黨,4月18日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稱「南京國民政府」;7月15日汪精衛武漢政府宣布反共,與南京國民政府合併。1928年北伐統一全國後,成為唯一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造就黃金十年。 1937年,因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全面爆發中日戰爭,中國進入為期8年(1937~1945年)的抗日戰爭,史稱「八年抗戰」,而美國於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後開始與同盟國共同對抗軸心國。1948年5月20日,依循《中華民國憲法》選出的第一任總統蔣介石、副總統李宗仁正式就職,國民政府即改組為中華民國政府(共設一府五院),國民政府主席一職也改為總統,與訓政時期一起走入歷史。現今的中華民國總統府為其機關法人的延續。 國民政府是中國國民黨依據孫文所著《國民政府建國大綱》建立之政府機構,由中國國民黨一黨專政,主要職位均由中國國民黨黨員擔任,但亦接納中國國民黨以外之人士參與。其存在期間,中國國民黨內部發生多次衝突與分裂,導致部分出走黨員自行成立不同的「國民政府」。此外在行憲後,中國國民黨執政的中華民國政府,也經常在眾多場合稱為「國民政府」。.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國民政府

國旗下半旗實施辦法

《國旗下半旗實施辦法》為2006年12月8日中華民國政府公佈的行政命令,明定中華民國政府各政府機關及公立學校必須懸掛的中華民國國旗下半旗誌哀的時機。.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國旗下半旗實施辦法

國慶日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的國慶日,又稱雙十節、雙十國慶、雙十慶典、武昌起義紀念日、辛亥革命紀念日等,定於1911年武昌起義的發動日10月10日。武昌起義是辛亥革命的開端,起事後的兩個月內,中國各地的革命行動陸續成功,最終成功推翻清朝,並於隔年(1912年)元旦建立了中華民國,成為東亞第一個獲普遍承認的共和國。 國慶日是中華民國的國定假日之一,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播遷臺灣以來,每年皆舉行慶典,臺北總統府前廣場會舉辦升旗典禮以及國慶慶祝大會(全稱為「中華民國中樞暨各界慶祝國慶大會」),並有各式遊行及表演隊伍,在蔣中正總統任內更是每年舉行國慶閱兵;晚間則有國慶煙火施放。.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國慶日 (中華民國)

價值觀外交

價值觀外交、價值外交、價值取向外交、或價值導向外交(Value Oriented Diplomacy or Value Diplomacy or Value-based Diplomacy),有時亦稱為原則外交(Principled Diplomacy)等,通常指奠基於尊重普世價值的外交政策方針,強調對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等基本權利(有時亦延伸至環保、和平、市場經濟等價值)的尊重。Cathal J.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價值觀外交

嘿嘿嘿案

嘿嘿嘿案,為2000年間發生在臺灣的一起新聞事件及訴訟案。2000年11月16日發行的《新新聞》第715期,以「鼓動緋聞,暗鬥阿扁的竟然是呂秀蓮」為題,對於甫當選就任的中華民國副總統呂秀蓮做出不實報導。報導中指出,呂秀蓮曾於2000年11月13日晚間11時多以「嘿嘿嘿」的口氣於電話中告知《新新聞》有關總統府緋聞情事,而該緋聞的內容為當時甫當選中華民國總統的陳水扁與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國際事務部主任蕭美琴有曖昧關係。之所以被稱為「嘿嘿嘿事件」,是因為報導中說道,呂秀蓮於電話中以極為鎮定又神秘的語氣,緩緩說出:「總統府鬧緋聞,嘿!嘿!嘿!」 而報導出來後,引起了軒然大波,各種謠言甚囂塵上,其中不乏有認為是呂秀蓮對於陳水扁所進行的內鬥;另外在報導之後,甚至有親民黨與國民黨多位立委指責陳水扁亂搞男女關係、以童子軍治國。事後呂秀蓮召開記者會表示,其從未打過電話給《新新聞》,並且將對《新新聞》提出告訴。.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嘿嘿嘿案

周子瑜国旗事件

周子瑜国旗事件(),是臺灣旅韓藝人、TWICE成員周子瑜因2015年底在韩国綜藝節目中手拿中华民国国旗揮舞,被臺灣统派藝人黄安在新浪微博舉報是「臺獨」而引发的一起事件。黃安微博的發文,演變成中國大陆網友抵制周子瑜的聲浪,周子瑜的手機广告代言被撤销,TWICE在中國大陆的预定演出被取消;经纪公司JYP娱乐遭到中国大陆网友抵制。1月15日,JYP娱乐安排周子瑜錄製影片公開道歉,并声明自己是一個中國人。 聯合報2016年1月16日 。由于事件发生于台湾2016總統大選前夕,对选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月16日,国臺办回应此事后,事件逐渐平息。 台灣方面,有評論認為,道歉影片中的周子瑜像是ISIS俘虜一般宣讀「悔過」聲明,引起了台灣民眾反中國打壓的情緒。時任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及蔡英文、朱立倫、宋楚瑜三方總統候選人一致公開力挺周子瑜,國內外群起聲援周子瑜, 自由時報, 2016/01/16, 新唐人電視台, 2016年01月16日, 壹傳媒, 2016年01月16日。周子瑜事件意外使九二共識一夕之間破功。大選後台灣智庫民意調查指周子瑜事件約影響1成選票,泛綠陣營民主進步黨受益,泛橘陣營親民黨受益。 中国大陆方面,2016年1月15日,《人民日报》在微博稱:「涉臺独周姓艺人道歉了,一个中国原则不容挑战」;《环球时报》则稱:「这次对阵的臺独势力,大陆网友完胜」。1月16日,中国国台办回应此事为“臺湾某些政治势力挑拨两岸民众感情”的事件,《人民日报》和《环球时报》等中国官方媒体则表示:周子瑜只是一个“无辜的祖国小女孩”,中国中央电视台也重新播放「TWICE」MV周子瑜影片,事件趨於和緩。 韓國方面,社團法人韓國多文化中心批評,JYP行為將為台灣撒下反韓感情的火苗。, BBC中文網, 2016年1月18日.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周子瑜国旗事件

呂秀蓮

呂秀蓮(),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出生於日治台灣新竹州桃園郡桃園街,曾任中華民國第10-11屆副總統、民主進步黨第11屆代理黨主席、桃園縣第12-13屆縣長、總統府國策顧問(李登輝任命)、立法委員等職。她是臺灣民主運動和臺灣婦女運動的關鍵倡議者之一,也是臺灣獨立運動的重要領導人物之一。她所提倡的九六共識,相當程度影響了台灣的「國際地位」論述。呂秀蓮是中華民國史上第一、也是臺灣目前唯一女性副總統,更是解嚴後目前唯一連任的副總統。.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呂秀蓮

傅培梅

傅培梅(),是台灣的知名廚師、烹飪節目製作人及主持人。2012年追授第47屆金鐘獎特別獎。.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傅培梅

哈佛大学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為一所本部坐落於-zh-hans:麻省; zh-tw:麻薩諸塞州; zh-cn:马萨诸塞州; zh-hk:麻省-劍橋市的私立研究型大學。其因歷史、學術影響力、財富等因素而獲評為世上最享負盛名的學府之一。 哈佛於1636年由當地的殖民地立法機關立案成立,迄今為全美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並擁有北美最古老的校董委員會。 其最初稱之為「新學院」,該機構為了感謝一名年輕的牧師約翰·哈佛所作出的捐贈,而改名為「哈佛學院」。雖然從沒有與任何宗教派別有正式的聯繫,但早期的學院還是以培養公理會及一位論派神職者為主要職責。可是自18世紀起,其課程與學生群體的宗教性質漸漸淡化,而19世紀的哈佛則進一步成為了的文化起源地。美國南北戰爭後,當時的校長查爾斯·艾略特將哈佛各個學術機構綜合成了一所研究型大學,並增添了小班授課以及入學考試,而這些模式同時也影響了國家的中高等教育政策。此校亦為美國大學協會其中一個原始成員,並在經濟大蕭條及二次大戰後進一步修改了課程及收生政策。後與拉德克利夫學院合併成為了男女校。 校方目前共有十所學院及一所高等研究院。這些單位偏佈鄰近各區:其本部位於劍橋的;醫學、公共衛生及牙醫學院位於波士頓的長木醫學區;而包括哈佛體育場在內的大學體育設施以及商學院則在。哈佛同時擁有龐大的資產,每年所收到的捐款回贈數目長期位列全球教育機構之首。 哈佛大學為全美最難入讀的學府之一。 學校的研究生課程較為多元化,而本科教育則主要集中在文理學範疇。校方在2007年起實行了財政援助政策,家庭年收入低於一定數目的學生獲得不同程度的學費豁免。 哈佛擁有全美最古老的圖書館系統,這同時也是全球最具規模的私立及大學圖書館系統,館藏量逾1600萬冊。 其為常春藤盟校成員之一,現共有42支參與不同運動競賽的代表隊,屬全美大學體育協會甲組。除了體育,學生的課外生活還包括各個學會所舉辦的活動。哈佛校友涵蓋8名美國總統及多國領袖與政治要員;其亦培養了62名富豪企業家及335位羅德學者,人數均為全美最多;另也有150多名諾貝爾獎得主現在或曾經在哈佛學習或工作。.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哈佛大学

哈迪斯 (公司)

哈迪斯(Hardee's),台灣又稱哈--帝漢堡,香港稱哈--迪斯,是一家美國連鎖快餐集團,創辦於1960年。其分店主要集中於美國中西部、美國東南部及美國東岸。.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哈迪斯 (公司)

冯国璋旧居

冯国璋旧居是直系军阀、中華民國副總統、代理大總統冯国璋在天津的旧居,坐落于当时的天津奥租界二马路与沿河马路(今河北区民主道50号~54号和海河东路花园巷),与其相邻的袁世凯宅邸有“左右‘冯袁’”之称。在2003年的海河东路拓宽改造工程中,位于海河东路的该旧居将被保存下来并修葺一新。该建筑目前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和特殊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冯国璋旧居

内战战争罪犯名单

内戰戰爭罪犯名單是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間中国共产党方面声称应“由全国各界根据实际情形提出”的所谓战争罪犯的名单。全部名单一直未拟就,仅由新华社两次发表了战争罪犯提名。 新华社于1948年12月25日及1949年1月26日分别以“陕北某权威人士”及“国民党统治区人民”的名义提出了一些由中国共产党方面拟定的重要的战争罪犯,主要为当时南京方面的党政军特要员及其重要支持者。这些战争罪犯为中国共产党单方面公布,并认为是“国人皆曰可杀”。 在国共内战期间直至1949年后,除被俘、投诚、起义及自海外回归中国大陆者外,由中国共产党方面认定的所谓“战争罪犯”的概念,除在1949年1月至北平和谈中受到中华民国政府方面的承认外,其后未再被中国国民党中央、中华民国政府、中华民国国军及黨員通訊局、国防部保密局等特务机关的领导人及中国青年党、中国民主社会党的领导人和著名文化人士胡适、于斌等所接受。 应当注意的是,中国共产党方面对全體上述战争罪犯的正式称呼并非“国民党战犯”,况且他们并非都为中国国民党籍人士,例如其中张君劢、王云五、曾琦等均为其他党派或者无党派人士。对于这些所谓“战犯”,中国共产党方面的用词十分讲究。 1947年7月7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布的「七七」纪念日对时局口号时,使用的措辞是“破坏停战协定发动反革命内战及在战争中残杀人民的战争罪犯”;而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双十节宣言时,称他们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内战罪犯”,其中首要者即“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及陈立夫兄弟等四大家族及其他首要战犯”;新华社陕北1948年12月25日电称之为“战争罪犯”,首要者为“头等战争罪犯”;新华社陕北1949年1月26日电又补充了一批“重要战犯”。在1959年9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特赦令及其后历次对这些“战犯”的特赦中,被特赦的国共内战中所谓的“战争罪犯”的正式名称皆作“原属于蒋介石集团的战争罪犯”,与其相提并论的是“原属于伪满洲国的战争罪犯”、“原属于伪蒙疆自治政府战争罪犯”、“日本戰爭罪犯”。 自中国共产党方面而言,“蒋介石集团”是该批“战犯”的归属,也突出体现了其“非法”的性质。从1959年至1970年代的历次特赦的用词看,这是中国共产党自第二次國共内戰起长期坚持的立场。.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内战战争罪犯名单

公共電視節目

公共電視節目指的是台灣電視史上,在中華民國公共電視台籌備委員會(簡稱公視籌委會)成立之前,行政院新聞局公共電視節目製播小組(簡稱公共電視小組、公視製播小組、公視小組)與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公共電視節目製播組(簡稱公視製播組,英文名稱為Public Television Video Production)委外製播的電視節目。公共電視節目沒有專屬的電視頻道,行政院新聞局徵用老三台的時段播--公共電視節目。公共電視節目使用的統一品牌為公共電視(Chinese Public Television),簡稱公視。.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公共電視節目

副总统

副總統,在「總統制」的國家被稱為「備位元首」,當作為國家元首的總統在任期當中死亡、因犯罪被解除職務或是不能視事時,副總統繼位之。副總統基本上沒有任何職權,但可經總統授權行使若干權力,權限內容由各國憲法明定之。在「半總統制」國家中,副總統一職不是必要設的職位,例如在俄羅斯和大韓民國,如果總統出缺一般由總理代理職務,直至選出新總統。.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副总统

勞動人權協會

勞動人權協會(英語:Labor Rights Association,簡稱勞權會)成立於1988年5月1日,為台灣的體制外勞工運動團體之一,也是自主工運團體中統派色彩較鮮明者。.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勞動人權協會

国共内战

國共內戰,又稱國共戰爭,是1927年开始,中国境内爆发的内战。内战的一方为1947年行宪之前,为中国国民党领导的国民政府,行宪之后,为民选的中华民国政府 ,另一方为中国共产党所成立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戰爭可分为两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27年至1937年間之第一次國共內戰,第二階段則是1945年至1950年大致结束之第二次國共內戰。其為中國現代史的重大轉折點,共產黨透過這兩次內戰,最終取得大陸地區絕大部分區域的統治權,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取代原有的中華民國國家體制,造成現今中华人民共和国與中華民國相隔台灣海峽兩岸政治分立與軍事對峙的局面。兩個政權自1979年1月1日起停火,也恢復民間和部分官方的交流活動,但仍未簽署任何形式的停戰協定或和平協議方式正式結束戰爭。 1925年,主张聯俄容共的國民黨領袖孙中山去世后,共產黨人在國民黨內的勢力迅速擴大,導致國共兩黨的合作關係出現裂痕。國民黨建立國民政府發動北伐期間,两党矛盾激化,導致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中正於1927年4月12日在南京宣布清党;同年7月,汪精卫领导的武汉国民政府宣布分共,國共兩黨正式決裂。1927年8月1日,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事,開始武裝夺权,並先後建立中国工农红军及數處革命根据地,與定都南京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分庭抗禮。1928年12月,國民政府完成北伐、形式上統一中國後,自1930年起先後5次圍攻共產黨在南方之根據地。1934年,在第五次圍剿戰爭中,国軍攻佔當時中共中央所在的中央苏区,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被迫展開逃亡,於1935年抵达陕北。1936年12月发生西安事变後,國共雙方同意停止內戰,达成合作抗日协议,中国工农红军編入國民革命軍,共產黨統治的陝甘寧邊區則在名義上由國民政府直轄。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發後,國民政府将大量地方军阀武装推上抗战前线,而胡宗南等國民政府中央军精锐则包围陕甘宁边区;共产党則以游击战为主,建立大量敌后根据地。国共双方皆指责对方抗战不力,並多次军事冲突。 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後,国共之间的矛盾因裁軍、行憲與聯合政府等議題再度凸顯,導致雙方在1946年全面開戰。共產黨將其掌握的武裝力量命名為中国人民解放军;經過辽沈、-zh-hans:淮海; zh-hant:徐蚌-、平津等三大战役後,共產黨在東北與北方取得軍事上絕對優勢,至1949年初已控制长江以北所有省份。另一方面,國民政府在1947年結束訓政、頒行憲法、將以黨治國的國民政府改組為行憲之中華民國政府、將國民革命軍改組為國軍,並以推行金圓券等金融改革措施提振當時尚處戰後疲弱的中國經濟,尝试以改革換取社會菁英與中產階級的支持,但改革失敗反使國民黨民心盡失。1949年4月,國共雙方在北平進行停火談判但告失敗,中國人民解放軍隨即發起渡江战役,佔領首都南京、第一大城上海,並漸次奪取絕大部分的中國疆域。同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更名後的北京成立,而隨著國軍在戰爭中節節敗退,中華民國政府輾轉於1949年12月撤退至臺灣地區。自1955年大陳島撤退後,中華民國政府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諸島。1950年後,國共雙方仍有數次小規模交戰,至1979年雙方自行停戰後大致維持相隔的臺灣海峽分治的統治格局。.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国共内战

四不一沒有

四不一沒有是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在2000年5月20日第十任總統的就職典禮上發表的“只要中共無意對台動武,本人保證在任期之內,不會宣佈獨立,不會更改國號,不會推動兩國論入憲,不會推動改變現狀的統獨公投,也沒有廢除國統綱領與國統會的問題”。这是陈水扁政府針對台灣海峽兩岸關係的重要言論,亦曾是陳水扁代表當時作為執政黨的民主進步黨對中國大陸政府就兩岸立場的明確表態。.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四不一沒有

四結福德廟

四結福德廟,是位於臺灣宜蘭縣五結鄉上四村的土地祠,有一尊巨型的土地公像,並舉辦過多起與其他廟宇土地公聯婚的活動。.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四結福德廟

倪敏然

倪敏然(),台灣男演員、主持人,出生於上海,空軍幼年學校畢業,籍貫浙江金華,有「台灣綜藝祖師爺」之美名。父親為榮民。其妹倪蓓蓓為台灣資深廣播人及好事聯播網創辦人。 1979年,與張魁、張菲、凌峰、夏雲飛合組「溫拿五鼠」(命名仿自溫拿五虎),活躍秀場。在1980年代的台灣秀場界,張菲、豬哥亮、邢峰、高凌風與倪敏然有「南豬、北張、中邢峰,高凌風草上飛,倪敏然總管」之合稱。 2005年5月1日,倪敏然於宜蘭縣頭城鎮山區被發現死亡多日,疑因憂鬱症上吊自縊,享年59歲。.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倪敏然

石門水庫 (臺灣)

石門水庫是台灣北部的主要水庫之一,位於桃園市大溪區、龍潭區、復興區,與新竹縣關西鎮之間的石門峽谷。石門水庫曾經是遠東最大的水庫,採土石堤岸型壩體,攔截大漢溪溪水蓄水而成,是台灣第一座多功能水庫。.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石門水庫 (臺灣)

玉山周報

《玉山周報》是台灣曾經存在的一份週刊型報紙,由中華民國前副總統呂秀蓮於2009年創辦、「玉山文化」發行,於每週四出刊。原預定2009年4月10日發行「《玉山周報》典藏版」、5月20日正式創刊,因籌備不及,特刊典藏版延至於5月20日發行,正式創刊日延至6月11日。資本額原預定新台幣3億元,2009年5月僅到位新台幣1億元,其中呂秀蓮賣房子出資約新台幣3000萬元。.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玉山周報

王健壯

王健壯(),生於台灣高雄市左營區,著名記者、作家、新聞編輯、政治評論者,擅長新聞評論寫作。曾任《新新聞》社長,《中國時報》記者、【人間副刊】主編、採訪主任、總編輯、社長,風傳媒發行人,《上報》董事長。.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王健壯

王雪紅

王雪紅(),企業家,臺灣新北市新店區人,宏達電(HTC)創辦人及董事長。上海科技大学信息学院院长。為經營之神臺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之次女,丈夫為威盛電子董事長陳文琦,有「台灣女首富」之稱。.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王雪紅

福佬客

福佬客(白話字、台羅:hok(hô/ho̍h)-ló-kheh,四縣腔台灣客拼:hog loˋ hagˋ),俗稱「客底」,由林衡道首次提出,指改用閩南語,被閩南化的台灣客家人後裔。在臺灣人口的統計中,可能多達200萬人,而調查中,多數會依其本人的意願,列為臺灣閩南人。年輕一輩的福佬客,以國語為主要使用語言,可能亦以閩南人自居。也有原本是閩南人,因定居桃竹苗客家庄,後代講客家話的客福佬。.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福佬客

程潛

程潛(),字頌雲,中国湖南醴陵人,同盟會元老,國民革命軍一級陸軍上將。北伐战争時國民革命軍第六軍軍長,抗戰時第一戰區司令長官。1948年時曾參選中華民國副總統,但未成當選。 1949年年中在長沙向共產黨投诚,同年出席北京全国政协。其後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員長,湖南省省長、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職。1968年4月5日病逝北京。.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程潛

立法院

立法院是中華民國的最高立法機關,現在是一院制之議會,設有113個席位。立法院是中華民國的國會,立法院院長即為議長。立法院成立於1928年(民國17年),最初為國民政府的附屬機關,1948年(民國37年)因應行憲而在制度上脫離行政權。1992年(民國81年)立法院開始全面定期改選至今。現任之第九屆立法委員於2016年2月1日宣誓就職,任期屆滿日為2020年1月31日。.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立法院

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一次会议

一届国民大会第一次会议,是中華民國國民大會成立後所召開的第一次例行會議,於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3月29日—5月1日在南京國民大會堂舉行,主要內容為按照中華民國憲法選舉第一任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該次会议与两年前的制宪国民大会,是国民大会仅有两次在中国大陆举行的會議,以後國民大會的歷次會議均在台北舉行。.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一次会议

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國指揮官列表

本表列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军队的指挥官。二战指挥官们大多都是职业军官,不过也有一些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同时担任军队指挥官,如阿道夫·希特勒(德国元首)、贝尼托·墨索里尼(意大利首相)、斯大林(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等。.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國指揮官列表

第二次段祺瑞內閣

二次段祺瑞內閣成立於民國6年(1917年)7月17日,結束於同年11月22日。 張勳復辟被段祺瑞的討逆軍擊敗之後,段祺瑞重新出任國務總理;而黎元洪大總統則通電不復任大總統,由副總統馮國璋代理大總統職務。 此時西南各省對於段祺瑞已經十分不滿,段祺瑞主張「武力統一」中國,對湖南(護法軍政府)和四川(西南軍閥)積極用兵,也乘機擴大皖系的勢力。而馮國璋則主張「和平統一」。兩人對此的分歧越來越大,出現「第二次府院之爭」。 段祺瑞的出兵在川、湘都遭遇失敗,而馮國璋又暗中聯合各地軍閥對抗段祺瑞,直系的曹錕、李純、王占元、陳光遠四名督軍在湖南戰事吃緊之時突然通電主和,段祺瑞不得不在10月19日辭去陸軍總長職務,由王士珍繼任;11月22日更是辭去國務總理,由外交總長汪大燮代理。.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第二次段祺瑞內閣

管碧玲

管碧玲(Kuan Bi-ling,),臺中縣豐原鎮人(今臺中市豐原區),臺灣民主進步黨籍政治人物,被支持者暱稱為「管媽」,隸屬謝系。1979年大學畢業即在母校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公共行政系服務,並一邊讀研究所,最後在國立台灣大學取得政治學博士學位。在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後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獨立改成立為國立臺北大學,繼續在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專任副教授(現仍為兼任副教授),2000年借調到高雄市政府擔任新聞處長、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長,到2004年4月17日兩次四年借調期滿,遂辭去國立臺北大學專任教職。2004年9月15日因參選立法委員辭去文化局長等所有本兼職,此一階段共服公職24年10個月又15天。現任高雄市第五選區立法委員,已連任四屆(2005年2月1日就任第六屆立法委員,連任第七、第八至今第九屆立法委員)。.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管碧玲

總統府 (臺灣)

中華民國總統府廳舍位於臺灣臺北市博愛特區,為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以及總統府幕僚單位的辦公場所,也是每年元旦及國慶日舉行升旗典禮的地點。廳舍建於1919年,建築風格屬「辰野金吾風格」,為文化部所指定的國定古蹟,起初於日治時期作為臺灣總督府,二次大戰後1948年至2006年間名為「介壽館」,2006年正式更名為「總統府」,自完工以來皆作為臺灣政治中樞的重要建築。雖為國定古蹟,但是周邊維安森嚴,只有在特定時間才會開放給民眾入內參觀。.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總統府 (臺灣)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是在2015年9月中國抗日戰爭胜利70周年之际,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大型纪念活动,此次纪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阅兵仪式。本次纪念大会也是习近平在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后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和中央军委主席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庆典活动。 此次阅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的第15次大型阅兵,也是歷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此前的14次阅兵都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期间进行的,此次阅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选择在非国庆期间举行阅兵仪式,同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阅兵方式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二战胜利。.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

美麗島事件

美麗島事件(或稱高雄事件,當時為一黨專政的蒋经国政府稱此為「高雄暴力事件叛亂案」)是於1979年12月10日的國際人權日在台灣高雄市發生的一場重大衝突事件。以美麗島雜誌社成員為核心的黨外運動人士,於12月10日組織群眾進行遊行及演講,訴求民主與自由,終結黨禁和戒嚴。期間有一些理小平頭配戴青天白日徽章的二十餘歲不明人士混入群眾中朝演講者投擲雞蛋進行挑釁。外圍的鎮暴部隊則將群眾完全包圍住,並往裡面釋放催淚彈,以及照射強力探照燈激化民眾,並逐步縮小包圍圈,終至引爆警民衝突。事件後,警備總部大舉逮捕黨外人士,並進行軍事審判,為台灣自二二八事件後規模最大的一場警民衝突事件。 美麗島事件發生後,許多重要黨外人士遭到逮捕與審判,甚至一度以叛亂罪問死,史稱「美麗島大審」。最後在美國國會議員及國際人權組織的關切、各國媒體來台採訪,以及各界的壓力下,除事件总指挥施明德判無期徒刑外,其餘皆以有期徒刑論處。 此事件對台灣往後的政局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台灣民眾於美麗島事件後開始關心台灣政治。之後又陸續發生林宅血案(1980)、陳文成命案(1981)、江南命案(1984)撼動國際社會,使國民黨政府不斷遭受國際輿論的壓力以及黨外勢力的挑戰,之後國民黨漸漸不再稱呼黨外人士為野心陰謀份子,並逐漸放棄一黨專政的路線以應時勢,乃至於解除持续38年的戒嚴、開放黨禁、報禁。伴隨著國民黨政府的路線轉向,台灣主體意識日益確立,在教育、文化、社會意識等方面都有重大轉變。 美丽岛事件的七位受刑人中,除林弘宣之外,其他的六位受刑人在出狱后都曾担任民主进步党的党主席或者代理党主席。吕秀莲是中华民国首位女性副总统,陈菊是中华民国首任民选女性直辖市长以及现任的总统府秘书长,姚嘉文是首位民主进步党籍的考试院院长,黄信介是民主进步党首位连任两届并做满任期的党主席,许信良是首位曾经退出民主进步党的前任党主席,施明德是民主进步党历任党主席中在台湾白色恐怖时期坐牢最久者,林义雄是带领民主进步党走向执政的党主席,张俊宏曾任海峡交流基金会副董事长。.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美麗島事件

義雲高

義雲高(),是一名生於川西行署區溫江專區大邑縣(今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的爭議性宗教人物,自稱為「第三世多杰羌佛」並吸收信眾,在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均有活動。雖然義雲高曾獲得,但被指控斂財及詐騙,遭到通緝後流亡至美國。根據《澳洲日報》在2013年的估計,義雲高有超過10萬名弟子。.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義雲高

烈嶼鄉

嶼鄉,又稱小金門,位於金門本島西南西方,居於金廈兩門之間,位處於福建省東南隅的九龍江口外、廈門灣內,並包括大膽島、二膽島、三膽島、四膽島、五膽島、復興嶼、猛虎嶼、獅嶼等諸小島。屬中華民國福建省金門縣管轄。距離中國大陸最近的島嶼僅0.5公里,在戰略位置上是「外島中的外島,前線中的前線」。 山多平地少的烈嶼,總面積為14.8536平方公里,山巒多分布於東北方,地勢東北寬而高聳,西南狹而平緩,宛若「彪顧猛虎」之勢,再加上「扼制閩海,屏障金門」的地理位置,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烈嶼鄉共劃分為五村,分別為林湖村、上岐村、西口村、黃埔村、上林村,到2016年7月,現有登記戶籍人口約為一萬兩千多人。.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烈嶼鄉

無黨籍

無黨籍,或稱無黨派、獨立人士,是指不屬於任何政黨的公職人員或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在選舉時又稱為獨立候選人,在中国大陸稱之為無黨派人士。值得注意的是,無黨籍人士並不代表其沒有政治傾向。.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無黨籍

特殊的國與國關係

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常簡稱為特殊兩國論或兩國論,是對於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關係現狀的一個主張,由時任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在台北時間1999年7月9日下午接受德國之聲錄影專訪時提出,即1991年修憲後,中華民國政府已將國家領土範圍限定於台、澎、金、馬,正副總統與國會議員也僅由台灣選出,並也承認中共在大陸的合法性。台灣和中國大陸的關係早就已經是「國家與國家」,或「至少是特殊的國與國的關係」,而非「一合法政府、一叛亂團體」,或「一中央政府、一地方政府」的內部關係,因此無需宣布獨立。 1998年8月,成立『強化中華民國主權國家地位』小組,召集多位年輕法政學者參與研究。研究的主要方向是『中華民國主權如何與一個中國脫鉤』,研究報告於1999年5月完成。這篇報告,在前言中以歷次修憲來論述中華民國自成一個主權國家的法理基礎,並提出一步一步該如何實現維護台灣主權的整套計劃,包括修憲、修法與廢除國統綱領。此思想是台灣獨立運動一大流派之一,不過並未脫離「一個中國」的法理現狀,使部分台獨人士也表態反對,不過,此思想有利於此後民主進步黨執政時,以台灣前途決议文中承認台灣為主权独立的国家,国名為中華民國作為基調。.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特殊的國與國關係

監察院

監察院為中華民國最高監察機關,1931年2月成立。依照《中華民國憲法》在中華民國五院中可負責行使彈劾權、糾舉權、監察權(調查權)、監試權及審計權;1992年前與國民大會和立法院共同行使國會職權。 監察院由委員二十九人組織而成,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任命,任期六年,監察委員之中一人任院長,一人任副院長。.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監察院

白崇禧

白崇禧,字健生。穆斯林,伊斯兰教名奧馬爾()。廣西桂林臨桂人。中華民國陸軍一级上将,有「小諸葛」之稱。中國國民黨桂系(新桂系)將領。地位僅次於李宗仁。1923年起任廣西討逆軍參謀長,廣西綏靖公署及桂軍第二軍參謀長,國民革命軍副總參謀長、東路軍前敵總指揮。保定軍官學校畢業。 李宗仁和白崇禧人稱「李白」,是國民黨內最具實力的地方軍事勢力──桂系的中心,多年來一路合作無間。二人最初一同加入國民黨孫中山在廣州的革命陣營,又聯手驅逐廣西的舊軍閥。1927年任淞滬警備司令。國民黨北伐時,率廣西軍隊攻至山海關。後任第四集團軍副總司令兼新編第十三軍軍長。北伐成功後,和蔣中正及其他地方勢力多次開戰。1929年蔣桂戰爭失敗後,與李宗仁等退回廣西。八年抗戰爆發後,二人動員廣西的軍隊抗擊日軍,合作指揮多場大戰,屢有勝果。 1931年後,白崇禧歷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副總參謀長兼軍訓部長、桂林行營主任、國防部長、戰略顧問委員會主任、華中軍政長官。然而,國民政府未能保住在中國東北的戰果,局勢對國府愈趨不利,桂系最終亦無法保住中華民國的半壁江山。去臺灣後,白崇禧被委任為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66年病逝於臺北。 白崇禧为著名作家白先勇之父。白崇禧篤信伊斯兰教。民国时期,他捐款兴建了多所清真寺、发展穆斯林教育,在政治和经济上给予中国穆斯林許多方便。另一方面,據其子白先勇回憶,白崇禧對於少數穆斯林不合時宜的風俗習慣,例如:女性不得受教育、女性戴面紗等,極為反對。白崇禧對宗教採寬容態度,時常為佛教、道教寺廟題字、撰聯,諸如暖暖安德宮、關渡宮附設之廣渡寺、梧棲朝元宮、延平郡王祠等,不勝枚舉。.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白崇禧

白賊七

白賊是一個在臺灣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白賊」在臺語跟閩南話中是說謊的意思,而「白賊七」一詞則成爲說謊者的代稱。白賊七的故事為一系列騙局故事所組成,而每一個單元為獨立的騙局故事,在故事中白賊七以說謊講騙人而出名,但最後通常以白賊七不得善終以作勸人為善的結尾。.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白賊七

銳鳶無人機

銳鳶無人機是為中華民國中科院研發製造的無人航空載具。中科院以翔鷹計劃代號開發,原名「中翔二號」無人機(UAV),量產後更名為銳鳶。銳鳶為戰術型UAV。具有電子反干擾、即時影像傳輸等功能。目前以本島部署,進行戰場偵蒐、不對稱作戰與提供天然災害救災資訊為主。.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銳鳶無人機

遠流出版公司

遠流出版公司,全名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遠流,為臺灣相當--名之大出版社。1975年王榮文創辦獨資商號遠流出版社,1981年2月24日改組為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遠流出版公司

聖大額我略教宗騎士團勳章

聖大額我略教宗騎士團勳章(Ordo Sancti Gregorii Magni,Ordine di San Gregorio Magno)由教宗額我略十六世於1831年9月1日建立以表彰對教會或在其自身工作領域有傑出貢獻的天主教徒或非天主教徒。騎士團勳章名稱來自於大教宗聖額我略一世,是隸屬聖座的五個騎士團勳章之一。 勳章於1831年創立時分為四個等級,分別為大十字騎士(第一級)、大十字騎士(第二級)、騎士指揮官和騎士。1905年教宗庇護十世將騎士團改革後,勳章改成四個等級,分別為大十字騎士、星級騎士指揮官、騎士指揮官及騎士,並沿用至今。女性自1994年起也可受勳。.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聖大額我略教宗騎士團勳章

鐵獅玉玲瓏

〈鐵獅玉玲瓏〉是臺灣綜藝節目《黃金夜總會》單元,主要表演者是許效舜與澎恰恰,內容改編自蓬萊仙山頻道之民間說唱藝術節目《錦裙玉玲瓏》,表演方式、服飾與場景基本保留曲藝格調,並高度採用戲謔手法以轉為喜劇取向。 該單元於1999年6月10日至2000年間首播;2001年與2005年以單獨節目形式重播。 根據2002年時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所長林東泰發表的研究,該單元表演方式之所以深受年輕族群喜愛,因為以超文本(hypertext)和超連結(hyperlink)的手法將語音不斷連結和延伸,製造嶄新的另類語境,並採取前所未有的遊戲態度對待數千年悠久歷史的語音符號意義。而這種連結與延伸的形式,與網路超文本的非線性(nonlinear)和--(multi-dimensional)的風格有異曲同工之妙,相當反映當前「e世代」網路族的行為模式和用語特性,因此受到網路族普遍熱愛。.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鐵獅玉玲瓏

行政院院長

行政院院長(通稱行政院長,雅稱閣揆)是中華民國行政院的首長,也是中華民國中央政府各行政部門的最高領導者,由總統直接任命,其職位相當於其它共和制國家的內閣總理。總統和副總統同時因故不能視事時,行政院長代行總統職權,行政院長為任代總統順位第2位,僅次於第1順位代總統的副總統。 行政院長的前身為國務總理,行政院的第一任院長是譚延闓,行憲後首任院長是翁文灝,政府遷臺後就任的首位院長是陳誠。現任院長是賴清德,2017年9月8日就任。.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行政院院長

馬漢三

汉三()原名马士杰,又名马寒山,今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北李渠村人,军统华北地方组织领导人。华清,马汉三与“戴笠坠机”事件,文史精华 2009年10期.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馬漢三

馮國璋

馮國璋(),字华甫,直隶省河间府河间县(今河北省河间县)人,直系领袖,中華民國副總統、代理大總統。田子渝, 刘德军,中国近代军阀史词典,北京:档案出版社,1989年,第165页.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馮國璋

馮滬祥

馮滬祥(),生於中華民國上海市,祖籍瀋陽市,臺灣政治人物,前中國國民黨黨員,現為新黨黨員,曾任中華民國總統蔣經國的秘書、國大代表、立法委員、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2000年馮滬祥受李敖之邀搭檔參加中华民国总统选举,成為副总统候选人。其著作范围包括哲學比較學、中華文化哲學、孫中山思想研究及馬克思主義批判等,近年來馮所主要批判的對象由馬克思主義現轉移到台灣獨立運動。 馮滬祥為極具爭議性的人物,在臺大哲學系事件中,馮滬祥以學生身分逼迫臺大校方屈從壓力,系主任和教授等十多位師生因此事件遭整肅,馮成為當時中國國民黨政府執行「重整思想秩序」的人物之一。 2004年,馮滬祥被其聘用的菲律賓籍看護蘿絲(Rose)指控性侵犯,馮的精液檢體被驗出,馮被依「強制性交罪」(訴訟期間曾另依「利用權勢性交罪」判刑。)判三年四個月有期徒刑,最高法院於2016年10月認定被害人陰道深處驗出馮滬祥精液,且馮妻急著將被害人送出國有違常情,維持高院判決,論罪判刑定讞。他聲稱此判決結果為民進黨政府之政治迫害,將為了「統一中國」大任而犧牲入獄, 自由時報, 2016-10-07, 新頭殼, 2016-10-07, 蘋果日報 (台灣), 2016-10-07。雖於原定入監日前突然以身罹重病為詞企圖拖延,仍於兩周後的10月26日被士林地檢署發監執行,2017年1月18日,被判刑三年四個月的馮滬祥,獲得法務部矯正署同意,保外就醫,僅服刑八十餘日。.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馮滬祥

首席法官

首席法官是大部份地區中(特別是普通法地區)高級法院最高級法官的稱呼。首席法官通常也是該法院的首長。英文「Chief Justice」和「Chief Judge」意思相似但用法不同;前者通常指最高法院最高級法官,譯為「首席大法官」;後者指其他法院最高級法官,譯為「首席法官」。.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首席法官

解放 (电视剧)

《解放》是一部于2009年上映的中国大陆电视剧,该剧以第二次国共内战为背景,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为争夺政权而展开的民族内战。.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解放 (电视剧)

許惠東

许惠东(),河北武清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中國國民黨北平市的地方實力派人物。.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許惠東

高施傳

施傳,前臺灣鐵路管理局員工,淡水竹圍(今屬新北市淡水區)人,在臺北市錦西街為救一輛載有二十餘人的公車脫險而不幸殉職,於今臺北捷運雙連站附近的臺北市文昌宮前立有其銅像。.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高施傳

謝東閔 (台灣)

謝東閔(),原名謝進喜,自號求生,台灣半山政治人物,彰化廳北斗支廳二八水區--人(今彰化縣二水鄉光化村)。中華民國第六任副總統,是台灣人中第一位擔任此要職者。晚年被人們尊稱為謝求公。.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謝東閔 (台灣)

護法運動

護法運動(1917年—1922年)指由孫文領導,反對段祺瑞主導的北洋政府終止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廢除中華民國國會,在廣州另立中華民國軍政府的行動,因陳炯明反對孫文後失敗並向段祺瑞主持的北洋政府和談而結束。在中國國民黨歷史中,亦稱為「三次革命」。所謂「護法」指的是護衛《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當時的臨時憲法)。.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護法運動

谭延闿

譚延闓(),幼名寶璐,字組庵,或作祖庵、組安、祖安,別號無畏,齋號切齋,湖南茶陵人,民國初年政治人物,曾任湖南都督,國民政府主席、第一任行政院院長。亦長於詩法、書法、槍法,綽號「譚三法」,當年與陳三立、譚復生並稱「湖湘三公子」。 父親譚鍾麟曾任清戶部左侍郎、工部尚書、閩浙總督、四川總督、兩廣總督、直隸總督。他镇压了1895年孙中山第一次广州起义。.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谭延闿

費希平

費希平,中華民國政治人物,遼寧省遼中縣人,國立北平大學(已併入北京大學)政治經濟學--畢業。 费希平是中华民国第一屆立法委员,亦是台灣第一个反对党民主進步黨的創党成员,但后因國會全面改選運動與其終身職立委的身分有所衝突,加上民進黨主席黃信介操之過急,對其退職一事運作形成逼宮之勢,因此在1988年7月19日民進黨中常會後,發表不滿民進党的台獨傾向的聲明,並憤而退黨。其退黨後曾短暫持續兩岸和平工作,退職後則被家人接到美國洛杉磯,並於2003年2月逝世。.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費希平

越南共和国

越南共和国()常简称为南越,是越南南方越南国政权通过1955年越南公民投票而改制建立的总统制共和国,首都为西贡(今胡志明市),首任总统为吴廷琰,得到了包括美国在内的87个国家的外交承认。越南战争中,南越与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国)对立,1975年為北越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所滅。 越南在1887年成为法国殖民地,二战期间又受日本所支配。1945年,胡志明领导的越南独立同盟会发动八月革命宣布越南独立、建立共产主义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并与法国爆发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1949年,反共势力在越南南方扶持阮朝废帝保大帝成立越南国,与北方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对峙。1955年,首相吴廷琰通过1955年越南公民投票取代保大帝成为南越的国家元首,建立越南共和国。 1960年12月,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美国称之为“越共”)成立,号召推翻越南共和国政权,在南方乡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从事颠覆活动,北越政府则通过胡志明小道对其进行支援。南越逐渐失去了对乡村的控制,1961年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因而决定在南越实施“特种战争”清剿越共。1963年11月1日南越军方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並槍殺了吳廷琰,新上台的军政府不甚稳定,南越政局一时陷入持续约一年半的混乱局面。期间的1964年发生北部湾事件,美国的林登·约翰逊总统派兵对北越作战,越战全面升级。直至1965年6月14日阮文绍上台执政,南越政局才有所缓和。 1973年美国、北越、南越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签署《巴黎和平协约》,不久后美军基本撤离越南,越战成为南北越双方的决战。1975年,越南人民军发动春季攻勢、攻占首都西贡,越南共和国灭亡。越共之后建立越南南方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并改西贡为胡志明市。1976年,在越南民主共和国的领导下,越南南方共和国与之合并,统一为如今的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越南共和国

黎元洪

黎元洪(),字宋卿,清末與中華民國政治家。生于湖北省黄陂县黎家河(今属大悟县),人称“黎黄陂”。清末加入海軍,後擔任新軍協統,武昌起義後,擔任湖北都督、中華民國副總統。袁世凱大總統死後,曾兩次擔任中華民國大總統。.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黎元洪

黎元洪旧居

黎元洪旧居位于中国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7号,是中华民国大总统黎元洪在北京的旧居,曾经作为中华民国大总统府,也是北京城内知名的私家园林之一。.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黎元洪旧居

輔仁大學

天主教輔仁大學(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通稱輔仁大學、輔大(FJCU、FJU),是一所位於中華民國的私立天主教大學。初由本篤會於1925年建校北京,1933年改聖言會接辦,1952年一度停辦後,復由聖言會、耶穌會與中國聖職單位於1961年在臺復校。現址新北市新莊區,毗鄰捷運輔大站,設有12個學院、輔大醫院及若干博物館、圖書館與研究院。 輔大直屬教廷督導,現為同名法人體系一員及亞洲博雅大學聯盟、EUTW七校聯盟、優久聯盟創始成員,享有高度募款力及高度國際性。固定入選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並發行全臺唯一A&HCI期刊。輔大校友涵蓋多國院士、各級政要、外交官、作家及影視名人在內,至今已達18萬餘人。.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輔仁大學

龍的傳人

《龍的傳人》是台灣音樂人侯德健的著名作品,成於1978年12月16日。原唱者為臺灣民歌歌手李建復。.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龍的傳人

辭修公園

辭修公園,前名「陳誠紀念公園」,位於臺灣新北市泰山區同榮里尖凍山丘陵,佔地5.5公頃,原為中華民國故副總統陳誠與夫人譚祥的合葬墓園,1995年陳家後人將遺骨遷葬至高雄縣大樹鄉(今高雄市大樹區)佛光山萬壽園納骨塔臺灣地區地名查詢系統 辭修公園 ,該園交由泰山鄉公所管理,墓園經過改建更名為辭修公園。.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辭修公園

辜寬敏

辜寬敏()是台灣企業家及台獨運動工作者,為鹿港辜家成員。他是民主進步黨的資深黨員,也曾擔任日本台獨運動團體台灣青年會的委員長。他曾創設經營《台灣春秋》、《日本文摘》、《黑白新聞週刊》等雜誌刊物,並曾出資贊助日本台獨刊物《台灣青年》。前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總統府資政辜振甫為其同父異母兄長。.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辜寬敏

辛亥隧道

辛亥隧道,又名南一號隧道、簡稱南一隧道,位於台灣台北市文山區辛亥路三段與四段之間的一座公路隧道。辛亥隧道為當時中華民國副總統嚴家淦所命名,除宣揚辛亥革命精神,亦紀念中華民國建國六十週年。該工程由中興工程顧問社設計,台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負責施工。於1971年(辛亥年)2月15日開工,1972年1月22日竣工,1972年2月14日(農曆除夕)通車,並與其他工程舉行聯合竣工典禮,全長487.5公尺,寬9公尺,高6公尺。隧道所貫穿的地形為中埔山,通車後市區可直達木柵,不必再像過去要繞道羅斯福路。.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辛亥隧道

錢復

錢復(),字君復,浙江省杭州市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為前中華民國外交部部長、,王力行,《遠見雜誌》第001期,1986年7月號監察院院長。錢復是現任國泰世華銀行董事,國泰慈善基金會董事長。.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錢復

郭德潔

郭德潔()又名月仙,女,廣西桂平城廂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李宗仁第二任夫人。.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郭德潔

蘇嘉全

蘇嘉全,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屏東縣長治鄉繁昌村馬卡道族人,中華民國現任立法院院長。 蘇嘉全自地方民意代表、幕僚幹部(如「陳定南省長選舉執行總幹事」)、地方行政官員、中央內閣閣員均有歷練,現任立法院院長(民主進步黨籍全國不分區)。此前亦曾任兩屆立法委員、國大代表等中央民代職位。黨職上擔任過兩任民主進步黨秘書長,並曾擔任兩屆屏東縣縣長,創下屏東縣20幾年來首次的縣長連任紀錄;陳水扁政府執政後,其曾任內政部部長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等政府要職。2012年1月14日和時任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搭檔參選第13任副總統以609萬3587票、80萬票之差敗給中國國民黨尋求連任的馬英九及時任閣揆的吳敦義。 2016年立委選舉中當選第九屆不分區立委,之後當選立法院院長,成為中華民國史上首位非中國國民黨(民主進步黨籍)的立法院院長。.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蘇嘉全

蘇貞昌

蘇貞昌(),生於臺灣屏東市,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曾任行政院院長、總統府秘書長、民主進步黨主席、臺北縣長、屏東縣長等職。1981年投入政壇,於屏東選區當選臺灣省議員。2006年初,獲陳水扁總統任命為行政院院長,並於2007年5月請辭獲准。卸任後,蘇貞昌曾代表民進黨競選副總統及臺北市長,但皆敗選。.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蘇貞昌

蘇永康

蘇永康(William So Wing Hong; ),生於香港,是本地实力派歌手及演員,篤信佛教,曾參加多部電視劇及電影演出,育有一子黃梓恒,香港零一,2017-03-22。.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蘇永康

邱創良

邱創良(),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前立法委員。 1982年,邱創良首次以無黨籍身分當選桃園縣議員。1997年精省後,邱創良退出中國國民黨,競選桃園縣議會議長失利,但不久即以無黨籍身分競選立法委員獲高票當選。2001年,邱創良準備參選桃園縣長,後來禮讓朱立倫參選桃園縣長,自己則改參選立法委員,匆促上陣依然順利當選立法委員。 2000年,邱創良加入親民黨。2002年2月1日,邱創良宣布退出親民黨。2004年6月15日,無黨團結聯盟創黨,邱創良為無黨團結聯盟建黨時立法委員之一。2004年12月6日,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檢察署約談桃園縣邱氏宗親會二百多名成員及桃園縣部分里長,質疑他們接受邱創良招待赴中國大陸旅遊以賄選;同日,邱創良回應,他是世界邱氏宗親總會理事長,他帶宗親去中國大陸是去祭祖,沒想到被說成賄選,他覺得很好笑。2004年12月11日,2004年立法委員選舉結果揭曉,邱創良落選。 2007年10月25日,邱創良加入民主進步黨。2008年立法委員選舉,邱創良被民主進步黨提名在桃園縣第六選舉區參選立法委員。2007年11月9日,台灣團結聯盟主席黃昆輝抨擊,桃園縣第六選舉區是泛綠的艱困選區,台灣團結聯盟提名姚吉鴻在本區參選立法委員,民主進步黨卻提名邱創良在本區參選立法委員,民主進步黨顯然不讓台灣團結聯盟有生存空間,「破壞台灣團結的是民進黨,不是台聯。」 2007年12月1日,邱創良陣營舉辦造勢大會,邱創良拿出一本政策紅皮書,在舞台上跪下,語帶哽咽對前來助選的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與中華民國副總統呂秀蓮說:「八德地區為什麼是個不適合居住的地方?希望你們細心聆聽基層聲音。拜託總統回去好好檢討,幫幫我們!」陳水扁趕緊接下邱創良的紅皮書,輕拍他的肩膀,要他努力。2007年12月2日,邱創良陣營於桃園縣大溪鎮復興路成立競選總部。 2008年1月12日,2008年立法委員選舉結果揭曉,邱創良敗給中國國民黨提名的孫大千。2010年7月8日,邱創良證實,他將以人民最大黨顧問身分出席第六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民主進步黨桃園縣黨部主任委員鄭文燦對此表示,邱創良的黨籍在桃園縣黨部,但邱創良已經淡出政壇且參加人民最大黨,若經調查邱創良在民主進步黨仍有黨籍,會依照民主進步黨的決議處理。 2014年11月29日,以無黨籍身分參選的邱落選桃園市議員,得票數僅七百多票。.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邱創良

蔡令怡

蔡令怡(),生長於宜蘭縣壯圍鄉漁村,本名蔡櫻桃,婚後改名為蔡令怡。中華民國第十三任副總統吳敦義的夫人。.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蔡令怡

蔡英文政府

蔡英文政府(通稱小英政府或蔡政府),是指在蔡英文擔任中華民國第14任總統期間的中華民國政府。蔡英文於2016年5月20日起就任,是中華民國首位女性國家元首,也是第二位民主進步黨總統。民進黨為當前的執政黨,黨主席亦是蔡英文。 中華民國總統領導中華民國中央政府各機關,除掌握行政院院長與考試院各部會首長官員的任命權之外,並且監督行政院各部會首長官員(內閣)的組成。蔡英文政府首任內閣為林全內閣,當前則是賴清德內閣。 总统有权提名司法院大法官、考試院院長、监察院院长,经立法院行使同意權后任命。 立法院院长及副院长均由各届立法委员之中互选产生。現任院長為蘇嘉全()、副院長為蔡其昌(),兩人自2016年2月1日任職至今。民主進步黨在立法院為第一大黨。是民進黨首次以多數黨的身份完全執政,也是中華民國行憲後首次由國民黨以外的政黨完全執政。.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蔡英文政府

蔣中正遺囑

蔣中正遺囑,官方稱總統蔣公遺囑,也稱蔣介石遺囑,中國國民黨內稱為總裁遺囑〈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奉行總裁遺囑決議文〉,《總統 蔣公哀思錄》第一編,台北:總統蔣公哀思錄編纂小組,1975年10月31日,是中國現代史重要人物蔣中正的遺囑。据考证,蒋中正年轻时就已留有遗嘱,从1920年至1975年这55年中至少写过9个遗嘱(其中3个具体内容不详)。其逝世遺囑目前刻在中正紀念堂大廳裡的蔣中正坐像之正下方。.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蔣中正遺囑

蔣中正政府

蔣中正政府是指在蔣中正擔任中華民國總統和中國國民黨總裁期間的中華民國政府,承繼於之前蔣中正擔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國民政府,在此時期內的政府各部門首長大多為中國國民黨黨員。由蔣中正指派、並與總統府共同為行政部門主體的行政院院長,共歷任九任八位。其中中華民國副總統陳誠分別於1950年及1958年兩度兼任行政院院長。 值得留意的是,蔣中正政府是中華民國行憲後迄今唯一能實際同時統治台海兩岸的政權。.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蔣中正政府

自強隧道 (台北市)

自強隧道,又名北一號隧道、簡稱北一隧道,位於台灣台北市故宮路段上,是一座連接士林區及中山區間的公路隧道。該工程列入台北市第一期四年工務建設計劃,由當時的台北市內湖特定區開發處規劃、設計,主要由榮民工程處負責施工。民國57年(1968)動工,至民國61年(1972)竣工。由於東洞工程較為艱鉅,西洞工程先行竣工,故於6月5日前行通車。東洞工程8月底竣工,8月31正式通車。全長分別為東洞821公尺(北安路至故宮路)、西洞819公尺(故宮路至北安路),寬9公尺。在當時是全台灣最長的一座公路隧道,目前是台北市最長的一座公路隧道。.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自強隧道 (台北市)

自由中國號

自由中國號,一艘仿古中式帆船,是中華民國第一艘達成橫渡太平洋記錄的無動力木造帆船,也是目前現存以中國傳統工法製造的木造帆船中,歷史最悠久的。於1955年4月4日,由基隆出發,搭載周傳鈞、-种-玉麟、陳家琳、徐家政、胡露奇等五名中華民國船員以及當時的美國駐華副領事麥克文(Calvin Mehlert),經114天,到達美國舊金山。 這項記錄被列入舊金山海洋活動歷史名冊。中華民國政府也因此將7月11日定為航海節。.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自由中國號

臺中市立臺中第一高級中等學校

臺中市立臺中第一高級中等學校(Taichung Municipal Taichung First Senior High School, TCFSH),簡稱臺中一中、中一中、一中,是一所位於臺灣臺中市的高級中等學校。該校成立於1915年,是日治時期第一間臺灣人可就讀的中學,係由中部仕紳向臺灣總督府爭取辦學,以捐獻的方式爭取台灣子弟就讀中學的權力;後於日台共學期間,因日籍校長爭取下,守住「第一」的名號,成為當時唯一一間以臺灣人為主的「第一中學」。是臺灣著名的高中,在臺灣教育史上有重要意義,為臺灣人於日治時期爭取教育權的象徵。 學校旁有以其命名的一中街,因交通便利、補習班聚集的因素,聚集大量學生,而與週邊街道組成一中商圈的大型學生商圈。.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臺中市立臺中第一高級中等學校

臺北城市科技大學

臺北城市科技大學(英語:Taipei Cit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PCU),簡稱:城市科大、城科大、城科,前身為1971年創立的光武工業專科學校(簡稱光武工專),是一所位於臺北市關渡平原大屯山麓的科技大學。.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臺北城市科技大學

臺北市立大安國民中學

臺北市立大安國民中學(Daan Junior High School),簡稱大安國中,是一所成立於1961年的公立國民中學。目前的校址位於中華民國台北市大安區龍雲里大安路二段63號,校舍面積共21,551平方公尺。該校目前日間的普通班共有48個班級,七年級有16班,八年級有16班以及九年級有16班。另外還設有夜間補習學校,班數3班,現任校長為洪錫璿先生。 九十八學年度(2009年)該校教師約134人、行政人員約24人,校警2人、技工及工友11人,學生則約1825人.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臺北市立大安國民中學

臺北松山機場

臺北松山機場或稱臺北國際機場(Taipei Songshan Airport或稱Taipei International Airport;),因其所在地又別稱為松山機場或臺北機場,是位於中華民國(臺灣)臺北市松山區的機場,也是臺灣第一座機場,啟用於1936年,與桃園國際機場同為臺北的聯外機場。場區座落於臺北市中心內的東北側,南連敦化北路終點、北接基隆河岸,並以民權東路及民族東路與市區相隔,總面積約2.13平方公里(213公頃)。 松山機場為軍民合用機場,民用部分為臺北國際航空站(英語譯名:Taipei International Airport),由中華民國交通部民用航空局管理及營運,專用面積約0.8849平方公里(88.49公頃),為臺灣的國內航線樞紐,目前國內與國際航線並重(含兩岸航線);軍用部分為空軍松山基地(英語譯名:Songshan Air Force Base),隸屬於中華民國空軍,專用面積約1.2451平方公里(124.51公頃),主要提供專機服務予正副總統與政府高階官員。 松山機場在1979年桃園國際機場啟用前,為臺灣首要的民用機場;桃園國際機場落成後曾停止國際定期航線營運,至2008年重啟,並定位為首都商務機場。由於場區上空在夏季午後很容易形成空氣對流、以及颱風經常侵襲臺灣的因素,航班起降時常受到影響。在臺北捷運內湖線於2009年通車後,松山機場成為繼高雄國際機場後,臺灣第二個有聯外捷運系統直接連接的民用機場。松山機場於2016年共服務614萬2996旅客人次,位居全臺第三,僅次於桃園國際機場與高雄國際機場。.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臺北松山機場

臺灣對東日本大震災之援助及各界反應

台灣在日本於2011年3月11日下午2時46分發生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矩震級9.0, 所釋放能量約為矩震級7.6之1999年南投集集921大地震的126倍)後,即針對海嘯進行預警疏散、迅速派遣救難隊赴日、提供金錢援助、並協助臺灣僑民與上百名他國政府人員及僑民撤至臺灣。中央政府、各地方政府、主要政黨、企業界、影視圈、慈善與宗教等民間團體亦踴躍響應捐助金錢物資,並親赴災區賑濟和協助短中長期重建。依參與之廣、時間之久、金額之高,此次對「東日本大震災」之援助堪稱臺灣史上最大規模的國民外交。臺灣政府與臺灣人民捐助至少日圓200億元(外交部報告數字為新臺幣68.4億,因捐助管道有別且各時期匯率差異而有66至73億元等不同估算),居世界第一,且超過有捐款的其他93個國家總額。由台灣寄出的救援物資保守估計亦超過上千公噸。日本政府及日本傳播媒體對此向台灣表達感謝之意。, 立法院, 2012/3/17 ,中華民國外交部,101.2.29。 針對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等處之持續性事故,除各相關政府部門採取因應措施,主要政黨、環保團體、學術界等公民社會亦重新檢討能源與工業政策。此一發生於鄰邦之「複合式災難」,對於台灣的防災預警思維、救災動員措施、推動非核家園,以及增進臺灣和日本兩國關係,均有重要影響。.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臺灣對東日本大震災之援助及各界反應

臺灣地區

臺灣地區,《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歷次版本中稱為自由地區,亦称臺澎金馬地區、臺澎金馬、臺閩地區,是指自1955年大陳島撤退之後迄今,中華民國有效管理的領土,與1949年國共內戰後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實際統治的「大陸地區」相對。涵蓋範圍包括臺灣及附屬島嶼、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嶼、東沙群島、南沙群島之太平島與中洲礁、以及存有主權爭議的釣魚臺列嶼,全由島嶼構成。由於臺灣為最主要的組成領土,因此得名。.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臺灣地區

臺灣國會

多數党 少數党 多数党 少数党 臺灣国会(Taiwan Congress)是《中華民國宪法》规定的立法机構,是中華民國國會大廈。根据《台灣宪法》,中華民國是一个五权分立的国家,其立法权归立法院;行政权归行政院;司法权归司法院。国会由經直接選舉產生的立法委員參議院议员與眾議院议员组成,议员有其选区内的选民,但是作为一个整体,国会议员代表国家的选民,通过立法来规范政府與人民的行为。.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臺灣國會

臺灣問題

台湾问题在台湾又称統獨議題,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第二次國共內戰后,關於臺灣的政治体制及主權歸屬争议。台湾问题背景为兩個中國政權关于主權、領土以及政權合法性的争议,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华民国对彼此的主权声索,彼此宣称拥有对方全境之主权,其中台澎金馬未來政治前途的争议最为尖锐。其通常被稱為“兩岸問題”,也有“台湾議题”、“台湾(政治)地位问题”等多种称呼。 台湾问题是兩岸關係的一部分,因双方皆认为海峡两岸关系的不同现状将造成不同之未来,如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便曾提出「以民促官」的统战政策;而中华民国也在1990年代于李登辉总统治下提出國家統一綱領,以谋求中国的统一。 台湾问题主要幾種见解包括:维持两岸分治现状,一方将或被另外一方统一,和独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方面推行九二共识及盼望以一国两制统一台湾;中华民国政府在中國國民黨執政時期则主张一國良制和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并以一中各表呼吁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正视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民主進步黨執政時則因台灣主體性的主張而淡化統一論述,但仍強調中華民國存在於台灣的現實。.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臺灣問題

臺灣前途決議文

《臺灣前途決議文》是臺灣的民主進步黨於1999年5月8日召開的第8屆全國黨員代表大會(全代會)第2次全體會議中通過的一項文件,描述臺海現狀,並揭示該黨理念,是該黨黨綱的重大里程碑,為翌年總統選舉取得執政權打下重要基礎,也是民進黨主政時的中華民國政府處理兩岸問題最高原則。.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臺灣前途決議文

臺灣第一列表

台灣第一是指在台灣歷史當中,首次、最先出現或出現各項人、事、物,在這裡將台灣第一列舉出來。有別於台灣之最或台灣世界紀錄列表條目的內容,台灣第一指的是時間上的最初紀錄,而可能不是頂尖的紀錄。.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臺灣第一列表

臺灣省政府主席

臺灣省政府主席(通常簡稱為臺灣省主席、內部簡稱省府主席)是中華民國臺灣省最高行政首長,同時為臺灣省政府的主官,由行政院院長提請總統任命,負責掌理省政府轄屬的各項政務。此官職起始於1947年5月16日,曾自1994年12月21日起改制為臺灣省省民直選之臺灣省省長,法定任期四年;其後因精省實施,1998年12月21日起再復此職。.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臺灣省政府主席

臺灣燈會

臺灣燈會(英語譯名:Taiwan Lantern Festival)是臺灣自1990年起於每年元宵節舉行之燈藝節慶活動,由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主辦。原為僅在臺北市舉辦的「臺北燈會」,2001年起改名並開放全國各縣市角逐主辦權,成為全國性的國家級活動;臺北市則改為自行舉行臺北燈節。.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臺灣燈會

臺灣電視史

電視被世人公認為20世紀最偉大、最重要發明之一(亦為爭議最多者)。電視的誕生,使文字、圖像和聲音能夠同時展現在人們面前,打破無線電廣播和報紙之侷限,迅速成為主要媒體之一。台灣電視事業發展較歐美國家為晚,遲至1962年始有第一家正式的電視台成立;但台灣電視事業發展快速,彩色化的時間則位於世界前列。在解嚴之前,電視產業長期被老三台所寡占;解嚴後頻道數量如雨後春筍般急速成長,但亦帶來負面效應,甚至不少民眾認電視為社會亂源之一。.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臺灣電視史

臺灣歷史

臺灣歷史,目前有明確文獻記載且能考證時間點者,目前可上溯至1582年7月一場因風擱淺於福爾摩沙的船難後分別由兩位西班牙人神父與一位葡萄牙人耶穌會士所寫關於在臺灣75天見聞的三篇文字記錄。至於臺灣本地的信史則大約從1624年荷兰進佔臺灣開始。但在文獻記載之前,臺灣早已有人類活動。距今3萬年前的臺東長濱文化是考古所知的臺灣最古文化。而較晚近的新石器時代,則有較多的考古遺跡,這些遺跡屬於南島語系民族。同時,臺灣因在南島語族活動範圍的最北邊,也被認為是南島民族在語言及遺傳上可能的發源地之一,亦是分布區域的最北端。 臺灣的地理位置介於中國大陸、日本與東南亞間,是各國船隻的停泊與貨物轉運站。在17世紀;臺灣中部有一超部落的大肚王國。而荷蘭及西班牙則分別在臺灣西南部及西北部進行殖民統治。之後荷蘭人將西班牙人驅逐,統治臺灣西部的大部分。1661年4月,鄭成功率兩萬五千名將士及數百艘戰艦進軍臺灣,迫使荷蘭在1662年2月1日簽約投降,南臺灣進入鄭式時期。在此期間漢人開始大量移入臺灣。1683年,鄭克塽歸順清朝,臺灣進入清治時期。 1894年,由於清日甲午戰爭的爆發。1895年大清帝國和日本在日本下關簽訂《马关条约》,將臺灣割讓予日本。之後,日本人以“殖民統治與資源開發”為開發臺灣之導向,同時進行如衛生、教育、法治、工商、基礎建設在內的多項建設。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戰敗。日本簽署的《降伏文書》中接受盟國的《波茨坦宣言》,等同於間接接受《開羅宣言》,而《開羅宣言》要求將臺灣、澎湖、滿州歸還予中華民國.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臺灣歷史

臺海現狀

臺海現狀意指當前海峽兩岸的政治地位與狀態,即臺灣與中國大陆分屬中華民國政府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統治的現狀。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布停止對金門砲擊之後,兩岸處於實質性停火狀態。中華民國政府於1991年宣佈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後,單方面結束兩岸敵對狀態。 以中國大陸方面為首的觀點認為,兩岸並無簽訂任何停火或停戰協議,依舊處於敵對狀態,並在政治、軍事、外交、意識形態等領域上仍有敵對心態。 「维持台海现状」被认为是目前暂时缓和海峽两岸关系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兩岸均具有廣泛民意支持,但是中國大陆、臺灣和國際社會对这个词汇的理解和看法不盡相同。.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臺海現狀

蕭萬長

蕭萬長(),生於日治台湾臺南州嘉義市,中華民國前副總統,曾任行政院院長、立法委員、大陸委員會、經濟部長主任委員與中國國民黨副主席。 蕭萬長是台灣少數從基層擢升並兼具外交、經濟、中國大陸事務與政黨事務經歷的談判人才,在政壇上有「微笑老蕭」之稱。曾於2000年與連戰首度搭檔代表國民黨參加總統大選失利。2007年6月23日,受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馬英九邀請,二度成為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參加2008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並成功當選。總統府於2009年5月20日宣布蕭萬長罹患肺腺癌三期;5月21日,手術順利完成。2011年5月31日決定不再搭檔參選2012年副總統,於2012年5月20日卸任。 卸任後屢次代表總統馬英九率團參加博鰲論壇以及APEC會議,先後會見過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習近平、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美國總統歐巴馬等。他也是第一位在台灣出生的行政院院長。.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蕭萬長

艋舺青山宮

艋舺青山宮,俗稱青山宮、青山王宮、青山王廟、青山王館、王爺公館或臺北青山宮,位於臺灣臺北市萬華區貴陽街2段218號,現列中華民國直轄市定古蹟。為肇建於1856年(清文宗咸豐6年)的民間信仰道教廟宇,主祀青山靈安尊王。該廟自清治時期以來就是艋舺地區泉州三邑人的王爺信仰中心之一,每逢青山靈安尊王壽誕日前夕都有隆重祭典,為萬華區年中慣例迎神中最盛大者,俗稱「艋舺大拜拜」,為臺北市三大廟會之一。今日,青山宮與艋舺龍山寺、艋舺清水巖與西門町天后宮(原艋舺新興宮)合稱「艋舺四大廟」。.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艋舺青山宮

雙言巧語

雙言巧語(doublespeak)是一種故意扭轉或隱藏原意的修辭法,經常被政治組織、軍隊、企業或公關宣傳領域使用,有時候可以視為一種委婉的表達方式,不過被政治組織、軍隊或企業使用時,通常稱為「雙言巧語」。.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雙言巧語

連勝武

連勝武,中華民國前副總統連戰次子。連勝武是鑫鑫資本公司董事長、中盛資本管理執行董事、天津中銀中盛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永豐金證券董事,連勝文參選臺北市長後接手永豐商業銀行董事與連家旗下的富仁投資公司董事長。周玉蔻,, 2014-10-24郭正亮,, 2014-11-13.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連勝武

連詠心

連詠心,生於台灣,前中華民國副總統、國民黨主席連戰夫婦之么女,姊連惠心、兄連勝文、連勝武,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和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連詠心

連橫 (歷史學家)

連橫(),幼名允斌,譜名重送,小字神送,表字天縱、一字雅堂,號武公、慕陶、劍花。福建省台灣府台灣縣(今台南市)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龍溪縣(今漳州龍海),台灣日治時期的詩人、台語文學者、台灣歷史學家。1920年,著作《臺灣通史》完成並出版,是台灣人第一部冠以「臺灣通史」名稱的版本。另著有《臺灣語典》、《臺灣詩乘》、《劍花室詩集》等。 1930年,收了日本人的伍佰元稿費,發表〈鴉片有益論〉,大力誇揚臺灣總督府重新開放的鴉片政策,使他受盡林獻堂等臺灣仕紳的鄙夷,被迫移居中國大陸。 1936年6月28日,連橫因肝癌病逝於上海,後遷葬臺北縣泰山鄉(今日新北市泰山區)。其獨子連震東(1960年曾任內政部長)及其兩代單傳後代連戰(1996年曾任中華民國副總統)為中國國民黨籍政治人物。 其外孫女為文學家林文月。.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連橫 (歷史學家)

連惠心

連惠心,前中華民國副總統連戰的長女,於父在美國時誕生。夫陳弘元,1995年結婚,育有三女。現定居於臺灣。.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連惠心

連戰

連戰(),字永平,中華民國政治人物。生於陕西西安,祖籍台灣台南,祖父為臺南文人連橫,父親為連震東。曾經擔任中華民國副總統、行政院院長、臺灣省政府主席與中國國民黨主席。他是第二位台籍人士出任國民黨主席。親中媒體常在一些報導中尊稱他為連爺爺,被視為海峽兩岸重要的溝通橋樑人物,與前後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習近平關係密切。因眼睛罹患「畏光症」 ,於陽光下眨眼次數過於常人,成為其招牌動作。.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連戰

选举或任命的女性副国家元首列表

这是关于女性担任选举或者任命的副国家元首的列表。本文不包括同时担任副政府首脑的副国家元首,比如副总理。.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选举或任命的女性副国家元首列表

陳宇慧

陳宇慧在2006年上載小說內容起,「鄭丰」這個筆名才為人熟悉。故與寫作無關、或於2006年前發生的事均以原名「陳宇慧」述之;其餘均以「鄭丰」述之。唯一例外的是她雖以作家身分在第十六屆台北國際書展主持講座,但講座標題指明是「陳宇慧」。(),筆名鄭丰「鄭丰」官方拉丁轉寫「Zheng Feng」乃依據漢語拼音,而非通用拼音「Cheng Feng」。《--癡情俠》--封面內摺頁的「作者簡介」,生於台灣台北市,現居香港,也是國民黨四公子之一陳履安的女兒。她的母語是國語,亦會說粵語和英語。 雖然小說作家並非陳宇慧的正職,但她八十萬字的長篇武俠小說《--癡情俠》在《2006武俠小說大賽中華書局和紅袖添香在下一屆合辦的武俠小說大賽改稱「2008全球華文新武俠小說大賽」,但不少人誤以為兩屆皆稱「全球華文新武俠小說大賽」。注意「2006」、「2008」兩組數字後沒有「年」字。》摘冠,使她在兩岸三地文壇闖出的名聲,而她的目前的工作是擔任荷蘭銀行(香港)董事《星島日報》2007年7月29日「名人雜誌」第7頁《鄭丰--:甘願湊女不做作家》。「鄭丰」這個筆名取自她丈夫的姓和她原名「慧」字的起筆BBC中文網記者「茹影」在2007年5月4日發表的新聞稿:《》。.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陳宇慧

陳履安

陳履安(),浙江青田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被稱為臺灣政壇四公子之一。.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陳履安

陳建仁

陳建仁,(),生於臺灣高雄旗山,國際知名流行病學家,現任中華民國副總統(第14任,無黨籍)、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人權委員會召集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與人類遺傳學博士,並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世界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海外院士。婚後隨外省籍妻子羅鳳蘋成為天主教徒,聖名方濟各(Francis),並獲聖座冊封為聖大額我略教宗騎士團勳章爵士與耶路撒冷聖墓騎士。歷任國立臺灣大學公衛所所長、流行病學研究所創所所長、公衛學院院長;學而優則仕,入公門擔任行政院衛生署署長、國科會主委、中研院副院長等職。 2015年11月16日,無黨派的陳建仁請辭中研院副院長職位,宣布與民主進步黨主席蔡英文搭檔參選中華民國第14屆正副總統,並於2016年1月16日當選,成為中華民國首位天主教徒副總統,也是行憲後首位無黨籍副總統。.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陳建仁

陳誠

陳誠(),字辭修,乳名德馨,別號石叟。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是中國國民黨黨、政、軍首要人物之一。其軍事集團是蔣中正嫡系部隊中堅力量。他自黃埔軍校起就一直追隨蔣中正,成為心腹干將,曾任軍長、兵團總指揮、集團軍總司令、軍政部長、湖北省政府主席、國防部參謀本部參謀總長兼任海軍總司令部總司令等要職。到臺灣後,歷任臺灣省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副總統和中國國民黨副總裁。.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陳誠

陳榮傑

陳榮傑(),臺灣臺南人,律師、學者、外交官、政治人物,曾担任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副秘書長、秘書長、副董事長、行政院大陸委員會顧問、外交部司長、參事、中華民國駐美國副代表、僑務委員會副委員長、駐俄羅斯代表等職。.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陳榮傑

陈姓

陳姓是中国人、韓國人、越南人中相當常見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行第10位。在香港、澳門、臺灣都是第一大姓;但在中國大陸是屬第五大姓,其中在廣東、福建、浙江、江蘇、海南等省為第一大姓。 根據中华人民共和国户籍管理部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NCIIS),陳姓按人口計算是现代中国大陆第五大的姓,根據1977年中國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誌》發表的一篇有關「姓」的論文上指出,陳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中国陈姓人口约7000萬,位居第五,全球约8000萬。 由於在標準漢語及多種漢語方言中,陳的發音近似其它姓,為了區別清楚,陳姓多以「耳東陳」作為強調,其中“耳”指阜字旁“阝”。.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陈姓

GoGoGo連線

GoGoGo連線是台灣民主進步黨內的政治聯盟組織,在2010年中華民國直轄市長暨市議員選舉前由中華民國前副總統呂秀蓮主導組成,65位成員中當選53位議員,當選率高達81.5%,占民進黨130位議員中的40.7%,成績亮眼。.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GoGoGo連線

暗杀事件列表

* Category:歷史相關列表.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暗杀事件列表

林瑞雄

林瑞雄()是台灣公共衛生學者,日治時期出生於嘉義,為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名譽教授,與台大醫學系同屆同學戴東原、陳維昭、王正一、李源德、林瑞明、廖廣義、謝貴雄、謝長堯、蔡武甫、孫啟璟、李豐、李瑤華在台灣醫界各領風騷,並稱「十三太保」。 台灣爆發SARS疫情時,當時具有美國籍的林瑞雄率先指出SARS的傳染力沒有當時想像的嚴重,不需要嚴格到離譜的防疫措施即可防疫,事後台大金山分院院長李龍騰認為林瑞雄的想法沒錯,林瑞雄也致力於電磁波致癌風險的研究。2011年9月20日,參選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的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宣布林瑞雄為其副手人選,首次踏入政壇即成為副總統候選人,但以2.7%的得票率落敗。目前正打算在紐西蘭長期定居。.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林瑞雄

林洋港

林洋港(),中华民国政治人物,生於日治時期臺灣日月潭畔的頭社(今屬南投縣魚池鄉),暱稱「阿港伯」、因愛養牛又有人稱「水牛伯」,以一口特殊台灣國語知名於媒體。在蔣經國提拔台籍菁英期間擔任重職,1980及1990年代活跃臺灣政壇,曾被臆測為蔣經國接班人。其弟林源朗為前南投縣縣長。.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林洋港

林澄枝

林澄枝(),台灣政治人物,本省籍,高雄橋頭人,故副總統謝東閔長媳,是中國國民黨史上首位女性副主席(2000年-2006年)。曾任行政院文建會主委、實踐大學副校長,現任中華民國婦聯會常委。 廿三歲時嫁給前中華民國副總統謝東閔的兒子謝孟雄。三十九歲時擔任謝東閔創辦的實踐家政專科學校校長,是當時台灣最年輕的大專女校長。1989年,50歲的林澄枝得到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的賞識,由學術界步入政壇,曾出任出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婦女工作會副主任(1989年-1993年)主任(1993年-1996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1996年-2000年)、實踐大學副校長、中國國民黨副主席(2000年-2006年)、總統府資政等職。 Category:中國國民黨中常委 Category:中國國民黨副主席 Category:中華民國總統府資政 中華民國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 Category:第3屆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 Category:第2屆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 Category:哥倫比亞大學校友 Category:實踐大學校友 Category:國立臺南女子高級中學校友 Category:臺灣女性政治人物 Category:橋頭人 C.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林澄枝

李姓

李姓是漢族姓氏和朝鮮族姓氏之一,在中國《百家姓》中排第4位。按人口計算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於中國大陆李姓是第一大姓(根据中国大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於臺灣李姓是第五大氏;於韓國李姓是第二大氏。 李姓为了区别其他同音姓,常说“十八子李”,“木子李”。根據1977年中國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志》發表的一篇有關「姓氏」的論文上指出,李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氏之一。在朝鲜和越南,李姓也是常见姓氏,在朝鲜李氏为第二大姓氏。 2016年最新姓氏人口数目的排名,由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统计, 李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7.94%,约9530万排名第一。河南省是中国李氏的第一大省。古陇西,即今甘肃临洮,为李氏重要发源地。唐代是李氏的鼎盛時期,有「天下李」之稱。 在臺灣,李姓為第五大姓氏,分佈較多之縣市為宜蘭縣、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南市、雲林縣、高雄市和嘉義市。李姓的英文譯音分別有Lee、Li及Lii,在香港,李姓的英文譯音分別有Lee、Li及Lay三個,而澳門則有Lee、Li及Lei等。Lii為國語羅馬字,Lay為粵語拼音,而Lei則為葡萄牙語譯音。Li在除國語羅馬字外的國語拼音裡,均為「李」字的標準譯音,但由於Lee的拼法也是常見的英語姓氏,故漢語的李姓習慣上經常譯為Lee(名字中的李則仍譯為Li)。另外,英语姓氏“Leigh”也翻译作“李”。.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李姓

李宗仁

李宗仁(),字德鄰,廣西桂林人,生於临桂西鄉村。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中國國民黨黨員。新桂系首领,曾任首任中華民國副總統、代總統。 父親李培英是名教師,育有五子三女。李宗仁排行第二,幼年家貧務農,18歲入廣西陸軍小學。1910年,參加中國同盟會支部,辛亥革命後陸軍小學改組,畢業於廣西陸軍速成學校。 李宗仁以實力軍人之姿,在廣州加入孫文陣營。後與白崇禧、黃紹竑合作,統一廣西,拥戴广州国民政府。國民革命軍北伐時,帶領廣西軍隊一路由湖南進攻至山海關。北伐以後十年期間,屢次發動和参與中原大戰、蔣桂戰爭等國民黨內戰,亦苦心經營廣西。抗日戰爭時,動員廣西將士抗日,指揮多次大戰,在台兒莊會戰中名震一時。 1948年中華民國行憲,經國民大會當選中華民國副總統。1949年11月,當中國國民黨自陪都重慶撤退,代總統李沒有跟他們在一起;相反,李乘機到香港宣布會入醫院治療胃病。蔣介石復出接替李之出缺,開始帶領中國國民黨對抗共產主義。李在香港守侯兩週,之後和夫人郭德潔等家人一道出走美國。李並未赴台,1954年被彈劾罷職。後經瑞士回到中國大陸,1969年病逝於北京。 李宗仁是第二次國共內戰的兩岸分治前,首任也是唯一的中華民國副總統。.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李宗仁

李品仙

李品仙(),廣西省梧州府蒼梧縣人,字鶴齡。新桂系将领,中华民国陆军二級上將。萧棟梁「李品仙」早年參加辛亥武昌起義和北伐戰爭。.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李品仙

李元簇

李元簇(),中華民國第8任副總統。出生於中華民國湖南省平江縣的中國國民黨籍法律學家及政治人物。曾任法官、國立政治大學校長、教育部長、反共救國團主任、法務部長、總統府秘書長以及中國國民黨副主席等職,並於1990年至1996年間出任李登輝總統的副手。.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李元簇

李光耀之死

李光耀之死指的是2015年3月23日凌晨3時18分(新加坡標準時間),新加坡建国后首任总理、前內閣资政和执政人民行动党首任秘书长李光耀因重症肺炎医治无效逝世这一事件,享年91歲。新加坡政府因其離世舉行了一連串悼念活動。.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李光耀之死

李登輝

李登輝(),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前中華民國總統,生於日本台湾臺北州淡水郡三芝庄下的埔頭坑聚落「源興居」(今新北市三芝區埔坪里),福佬客家人。 李登輝是第一位出生於臺灣的中華民國國家元首,首位全國公民直選產生的總統,以及首位臺籍國民黨主席。因其為落實臺灣民主改革之重要領袖,而被《時代》杂志稱為「民主先生」。在臺灣,傾向獨派的媒體常暱稱他為「阿輝伯」(台語的「阿」字表示親切)。李的功過及評價具爭議。支持者稱他為「臺灣之父」,與曾被稱為「臺灣之子」的陳水扁對比,認為其對台灣經濟及社會發展作出巨大的貢獻。反對者則批評其兩岸政策及民主改革,不滿其提出特殊兩國論造成兩岸關係緊張與開放民主直選造成國民黨失去長期政權。.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李登輝

李登輝政府

李登輝政府是指李登輝在擔任中華民國第7(繼任)、8-9任總統期間的中華民國政府,一般民眾及台灣媒體稱為李政府。執政時間為1988年1月13日-2000年5月20日。五院院長及內閣成員之中,除少數無黨籍者外,絕大部分成員皆為中國國民黨黨員。 該時期內發生兩岸恢復交流、二月政爭、鄭南榕自焚身亡、野百合學運、結束動員戡亂、國會全面改選、兩次辜汪會談、總統直選等攸關國家前途的重大事件,李登輝與連戰為中華民國史上第一位由公民直選之總統、副總統,徹底實現國家的民主化;之後接續執政的陳水扁政府,則實現台灣與中華民國歷史上首次的政黨輪替。 在李登輝政府就任的行政院院長,包含前任蔣經國政府末期的俞國華及李煥、郝柏村、連戰、蕭萬長等共歷任五任五位。其中,連戰的第二任行政院長任期為副總統兼任。俞國華在蔣經國逝世、李登輝繼任總統後仍繼續擔任行政院院長一年半,直至1989年6月才下台。.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李登輝政府

桃園區

桃園區為臺灣桃園市人口最多、密度最高的市轄區,是桃園市政府所在地。本區人口數44.3萬人,在全國368個鄉、鎮、市、區中排名第二,僅次於新北市板橋區。密度為12,750人/平方公里,是臺灣發展最迅速的區域之一,也是全國唯一區名與市名相同的區。.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桃園區

桃園市市長

桃園市市長是中華民國桃園市的最高行政首長,其前身之職務為桃園縣縣長,2014年12月25日起因應桃園縣升格為直轄市而改制。現任桃園市市長為民主進步黨籍的鄭文燦。 以下表格列出昔日桃園縣歷任縣長,以及升格直轄市之後的歷任市長。.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桃園市市長

梅嶺 (臺灣)

梅嶺位於臺灣臺南市楠西區,現為西拉雅國家風景區中的「梅嶺風景區」,被選為「南瀛百景」之一。 梅嶺早期主要是種植香蕉,所以原名「香蕉山」,後來於日治時期由日本人引進梅樹栽種,成為當地特色。戰後,前中華民國副總統謝東閔見此滿山綻放的梅花,就由此而改名為「梅嶺」。.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梅嶺 (臺灣)

民主太平洋聯盟

民主太平洋聯盟(Democratic Pacific Union縮寫為DPU)為聯合太平洋區域民主國家之國際組織,成立於2005年8月14日,由時任中華民國副總統呂秀蓮發起成立。 2002年11月9日,呂秀蓮以民主太平洋聯盟發起人身分主持「台灣民主太平洋聯盟促進會發起人會議」,民主太平洋聯盟成立的宗旨是在宏揚民主、人權、和平、高科技的柔性國力,聯合太平洋周邊所有民主國家建構一個以推動「民主政治、永續發展、海洋文明」為共同價值的區域聯盟,總部設於台灣。 民主太平洋聯盟內部組織除了國際秘書處負責運作外,也將成立國際推動處,下設六大委員會:法律與政治委員會、人文社會委員會、和平與安全委員會、科技委員會、產經委員會、海洋委員會。 民主太平洋聯盟雖名為一國際組織,但大多數的活動皆在中華民國舉行,其他會員國的參與較少。民主太平洋聯盟現已停止運作。.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民主太平洋聯盟

民主進步黨歷史

民主進步黨于1986年9月28日在中华民国臺北市成立。1989年县市长选举中当选6席,1997年县市长选举中当选12席。2000年赢得总统大选,实现“政党轮替”。2004年获得连任,深化台湾的民主改革。2008年败选后成为在野党。2016年赢得总统和立法院大选,实现全面执政。.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民主進步黨歷史

汉口有轨电车计划

汉口有轨电车计划是清末民初曾经准备在中国湖北省汉口市创建有轨电车系统的计划,但后来不幸失败。.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汉口有轨电车计划

泛藍

泛藍,也稱藍軍、藍營、泛藍陣營,是對中國國民黨意識型態相近的各種團體之總稱,目前包含中國國民黨、新黨。 「泛藍」這個詞彙用於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之後的台灣政壇,最初是由新黨元老高新武所發明的名詞,後由同黨籍的謝啟大在媒體大力宣傳,指稱中國國民黨以及由其分裂產生的新黨與親民黨(2000年至2012年屬於泛藍);新黨、親民黨皆源自國民黨且意識形態皆與國民黨相近,所源出的中國國民黨黨旗主要顏色為藍色,因此媒體權宜性地統稱之為泛藍。後來被各界廣為接受使用,並擴大及於上述三黨的支持者和政治立場相近的民間團體,在此之前1990年代的近義詞為「泛國民黨」,泛藍的主要競爭對手為泛綠。 泛藍是一種概略的政治意識形態,而非嚴謹具體的政治主張。個別政黨、社團與個人之間的實際政治理念有程度不等的差異。大體而言,泛藍陣營與泛綠政見相左,共同的主張為反對台灣獨立、宣揚三民主義、強調中華文化傳承。 大多數泛藍強調「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捍衛中華民國、以及提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本土派」也有獨台主張,「統派」則主張一中同表,認為兩岸應簽署和平協議,實現中國的和平統一,共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泛藍或泛綠皆非正式的組織,各黨派也不曾實際籌組聯盟,在政治操作上分合不定,又因各自理念的差距(主要是對統獨問題堅持的程度)而有「深藍」或「正藍」以及「淺藍」或「淡藍」之分,此一概念廣泛引申,「泛藍支持者」、「藍營群眾」、「藍軍」,還有「藍委」泛藍陣營立法委員、或親泛藍的無黨籍及直指中國國民黨籍立法委員,甚至「藍皮綠骨」指曾經或現在擁有泛藍政黨黨籍,但意識型態偏向泛綠者,或與泛綠結盟的人士等之用法。.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泛藍

洞洞館

臺灣大學洞洞館是國立臺灣大學(以下簡稱「臺大」)裡的三棟聯合建築,包含農業陳列館、人類學系系館和哲學系系館。洞洞館最大的特色是牆面鑲嵌琉璃筒瓦,以現代的材質表現中國建築的傳統元素。農業陳列館是由哈佛大學建築研究所畢業的張肇康建築師所設計,於1963年率先落成。大約同時期,臺大校園還有一建築佳作,即第一學生活動中心,為王大閎先生所設計。至於洞洞館兩翼分別於1964年和1970年落成的哲學系館及人類系館,亦屬張先生作品,與虞曰鎮建築師的有巢建築師事務所合作,哲學系館與農業陳列館是第一期工程,人類系館是第二期工程。 2006年6月,華碩電腦董事長施崇棠決定捐助新臺幣五億四千萬元,協助臺大建立人文大樓。施崇棠表示,捐贈五億四千萬元象徵著重新發揚五四精神。因空間不足,校方決定可能將洞洞館拆除改建,引起洞洞館保存與否的廣泛討論。 2007年1月11日,台北市文化局邀請建築學者漢寶德與古蹟學者李乾朗、馬以工、張崑振實地會勘後決議,洞洞館中的台大農業陳列館登錄歷史建築,不得任意改動。如此一來,由於捐款中明定的使用期限已經接近,且原本的建築基地將無法充分利用,此舉也使得台大藉由新建人文大樓以解決文學院八系四所空間不足、嚴重分散問題的期望又增加了許多變數。.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洞洞館

洪仲丘事件

洪仲丘事件,指2013年7月發生在中華民國陸軍的死亡案件-義務役士官洪仲丘原預定於2013年7月6日退伍,卻在7月4日死亡,由於死者生前疑似遭欺凌、虐待或其他軍事醜聞而引发社會舆论关注。國防部在2013年7月15日公布的行政調查報告(「陸軍六軍團湖口裝甲五四二旅洪仲丘下士禁閉室悔過期間死亡案」),指陸軍第六軍團及裝甲五四二旅、機步二六九旅都有違失,禁閉程序出現瑕疵。 洪仲丘於2013年6月底退伍前夕,因攜帶具備拍照功能之行動電話和MP3隨身碟進入軍營,被指控違反軍隊資訊安全保密規定,甚至有與衛哨人員發生爭執等情形。洪仲丘懲處案經士官獎懲評議委員會(士評會),函送桃園縣楊梅市(今桃園市楊梅區)機步二六九旅高山頂營區,實施禁閉室「悔過」處分。7月3日在室外溫度達紅旗警戒,洪員體重98公斤、身高体重指数過高时,禁閉單位仍執行操練,造成洪員中暑、熱衰竭,引發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而死。 此案涉及軍中人權,及軍事檢察署是否具專屬管轄權等新聞議題,引起臺灣社會高度關注,並促成「公民1985行動聯盟」的「公民教召運動」、「八月雪運動」等兩次抗議活動(合稱白衫軍運動),要求軍隊社會化,最後促成軍審法於三日內草率完成修法,在承平(非經總統宣戰)時期,將軍人審判從軍法體系之軍事法院部份移至司法體系之普通法院。.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洪仲丘事件

洪智坤

洪智坤(),臺灣政治人物,臺中人,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曾任高雄市政府市政顧問、陳菊辦公室主任、民主進步黨中央執行委員、國立臺灣大學研究生協會副會長、臺北市政府市政顧問、臺北市政府廉政透明委員會委員。.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洪智坤

湯尼陳

湯尼陳(,英文名:Tony Chen),本名陳志鵬,本業為台灣語言補習教師,亦有為電視台節目擔任主持工作。目前在UP直播平台公司、湯尼陳電視台,擔任主播。.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湯尼陳

海峽兩岸關係

海峡两岸关系,又称臺湾海峽兩岸關係,简称臺海關係、兩岸關係,亦稱陸臺關係,是指位於臺灣海峽東西兩側的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间的關係。自1949年底两岸分治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统治中国大陆、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而中华民国政府的统治范围则缩减至臺澎金马地区。同时,双方亦仍于法理上主张拥有全中国之主权,成为兩岸之間以及國際政治上的難題。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结束以来,兩岸關係歷經第二次國共內戰、韩战、冷戰、臺灣經濟飛躍、東歐民主化、蘇聯解體、臺灣民主化、臺灣本土化運動和中國崛起等国内、国际局勢的變化。特別是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後,中華民國的外交空間受到壓縮。1987年台湾開放兩岸探親後,两岸关系一度緩和,两岸官方、民間交流逐漸恢復。李登辉任中华民国总统以后,台湾独立运动兴起,使得两岸关系逐渐成为两岸政府、两岸民众之间的重大敏感议题。进入21世纪后,海峽兩岸的经贸活動已相當緊密,並擁有一定程度的物資及人員流通自由。2008年馬英九總統执政後,兩岸正式官方交流。2015年11月7日,海峽兩岸領導人在新加坡會面,為兩岸關係的重大進展。2016年蔡英文执政以来,两岸官方交流中斷。 當前,海峽兩岸關係不僅關乎兩岸雙方利益,还牽涉到亞太區域的情勢,乃至世界強權的戰略布局與全球安全,成為全球瞩目的焦點之一。同時,臺灣民眾不斷增強的臺灣主體意識亦與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民眾的統一意識形成碰撞,使得海峽兩岸關係愈加複雜尖銳。.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海峽兩岸關係

海湖發電廠

海湖發電廠為一座位於臺灣桃園市蘆竹區的火力發電廠,由長生電力公司所擁有,並將所生產之電力售予台灣電力公司,為一間臺灣民營發電廠。.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海湖發電廠

浙江人

在历史长河中,浙江人文荟萃,名人辈出,在哲学、政治、军事、科技、文化、商业等各个领域都出现了不少杰出的人物。浙江也因此也有“东南财富地、江浙人文薮”之称。.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浙江人

新北市立板橋高級中學

新北市立板橋高級中學(,縮寫:PCSH),簡稱板橋高中、板中。2000年至2012年為國立板橋高級中學,2013年因應新北市升格直轄市,更名為「新北市立板橋高級中學」,精省前稱為「臺灣省立板橋高級中學」(簡稱省立板中)。目前常被簡稱為「板中」。高中部成立於1950年,為大臺北地區最早成立的男女合校高中,入學分數亦為新北市最高。.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新北市立板橋高級中學

新新聞

《新新聞周刊》(THE JOURNALIST),台灣一政治類周刊,1987年3月12日創刊,每週四出版,口號是「台灣不能沒有的聲音,最犀利的新聞時事周刊」,內容為當週最熱門的政治新聞焦點與深度報導,創刊時核心人物包括從中國時報系離職的王健壯、南方朔(王杏慶)、司馬文武(江春男)、周天瑞、胡鴻仁等。 《新新聞》被視為自由主義刊物,輿論導向一般認為有利於民主進步黨。2000年陳水扁政府執政後,《新新聞》對於民進黨的批判增加。2004年10月6日,《新新聞》第917期刊登民進黨創黨元老楊祖珺的文章,顛覆民進黨官方版黨史。 台灣許多知名的新聞從業者曾在《新新聞》任職,除了《新新聞》創刊時核心人物以外,還包括前《中國時報》資深記者董孟郎、專欄作家公孫策(陳哲明)、《台灣蘋果日報》總編輯陳裕鑫、中天電視總經理廖福順等。 曾陸續任職《新新聞》的總編輯有:黃創夏、盧伯華、楊照。 1989年,《新新聞》製作選舉新聞錄影帶《選舉大系》,共8輯,標榜平衡老三台選舉新聞的偏頗報導;1993年,《新新聞》製作選舉新聞節目《選情大家看》反映各縣市選情,共147輯。 2007年,國寶人壽大股東朱國榮(本名朱子昭,前大圈仔)投資《新新聞》,成為《新新聞》社長。 2017年4月,風傳媒董事長張果軍買下《新新聞》100%股權,成為《新新聞》董事長兼社長。 2017年4月23日,《新新聞》舉行30周年社慶酒會,公孫策表示,《新新聞》名稱是他告訴司馬文武的,因為「舊新聞」可以淘汰了,這是《新新聞》的精神;《新新聞》創刊時能讓當時執政黨中國國民黨接受,是因為沒有脫離事實,從來不講非事實的部分,也就是「新聞主義」,堅持講真實的,才不會無緣無故被查禁。.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新新聞

方濟各

方濟各、圣方濟各或方濟可以指:.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方濟各

旺报

《旺報》(英語譯名:Want Daily)是台湾第一份以报导兩岸三地消息为主要内容,旨在增进海峡两岸了解的正體中文报纸,标榜「台灣优先、两岸第一」。《旺报》由中时媒体集团创办,2009年8月4日至2009年8月10日隨《工商時報》发行试刊号,2009年8月11日正式发行。.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旺报

政治戲仿節目

政治戲仿節目,又名政治--串娛樂節目,是指由演員扮成政治人物演出根據時事所改編的戲仿短劇的電視節目。由於內容逗趣,且大多來自大眾每天接觸的時事;在有些地方,這類節目頗受歡迎。 在香港和台湾,政治模仿节目早就风靡。1989年4月,香港电台电视部制作了华语电视中第一档漫画式的政治讽刺节目《头条新闻》,从此风靡香港。其后台湾中天电视的《全民大闷锅》更加受欢迎。.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政治戲仿節目

愛台十二建設

愛台十二建設,是時任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與時任副總統蕭萬長,於2008年總統大選競選期間所提出的經濟建設政見,納入部分新十大建設建設內容,預計投資新台幣3.99兆元,其中政府預算約2.79兆元,特別預算佔5846.9億,還有其他部份建設尚未實施。.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愛台十二建設

憲法各表

憲法各表(Two Sides, Two Constitutions)是由前民主進步黨主席謝長廷提出的政治主張,主張以《中華民國憲法》(含《憲法增修條文》)治理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治理大陸,兩岸對等,互不隸屬,依憲法有特殊關係。立場接近於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兩國論)。 謝長廷強調,憲法各表與一中各表的不同在於,憲法各表強調兩岸在現實上不相隸屬,但依憲法有特殊關係;而一中各表則不承認對方擁有主權。他希望以《中華民國憲法》來作為台灣共識的核心,以突破兩岸關係。 這個主張最早稱為憲法一中,因與馬英九提出的主張名稱相近,後改稱憲法共識,又改為憲法各表。謝長廷認為可以憲法共識作為台灣內部共識,對外則用憲法各表來定位兩岸關係。但目前仍然在討論中,未形成民主進步黨的政治主張。.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憲法各表

憲法法庭

憲法法庭,由中華民國司法院設置的司法院大法官所組織而成,合議審理政黨違憲之解散案件,以及由立法院提出的總統及副總統彈劾案等事項。.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憲法法庭

教育部體育署

教育部體育署(簡稱體育署)是中華民國有關體育與運動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最早創立於1932年,1997年改制為部會級的「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13年降編為教育部附屬機關。其以激發國內體育風氣之養成與選手培育為目標,培育國內年輕選手,以提升國內之運動競爭實力。.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教育部體育署

慰安妇

慰安妇是二次大戰中太平洋戰爭期間,由日軍委託民間人力仲介募集或强制征集的為日本軍提供性服務的女性,對象主要來自日本本土、台湾、朝鮮半岛、中国大陆、中南半島,也有從歐美殖民地來的美屬菲律賓人、英屬馬來亞人(華裔和巫族),極少數白人來自印尼的荷兰女殖民者。 1931年11月,日本海军将日本侨民在上海虹口经营的4家「风俗场所」指定为日本海军特别慰安所,此后慰妇安妇制度蔓延到日本在东亚的整个战场。 由於有些慰安妇招募方式相當於詐騙或者逼良為娼,其手段極劣,一開始以一般工作的名義掩飾,招聘護士、工廠女工、軍中女清潔隊員,直到該等女性簽約赴工,才知道自己已經成為軍妓。大日本帝國兵敗太平洋戰爭後,中國大陸、南韓、北韓、臺灣的慰安婦向繼任的新日本政府展開了漫長的司法訴訟,並要求道歉,糾紛甚起,紛紛成為各政府的政治角力場。日本數十家教材出版社和辭書對慰安婦的本質並無一致的定義,南韓學校教材多強調為「性奴」,臺灣的歷史教材中此事也引致爭議。.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慰安妇

14K人物列表

14K人物列表,列出黑社會組織14K的已知的成員。.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14K人物列表

1920年代中国

中國在1920年代,指的是從1920年到1929年的時局變化。民國建制不同於清代及其以前,無論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皆無絕對之權力;輿論、社會運動者、反對黨、甚至擁兵自重的軍人,都是制衡力量。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義一制定《對華政策綱領》,宣稱滿洲和蒙古對日本國防和國計民生有重大關係,是日本生命線,為維護滿蒙權益,將不惜動用武力。.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1920年代中国

1923年

请参看:.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1923年

1936年臺灣

1936年臺灣隨著第十七任臺灣總督小林躋造就任,結束了自1919年第八任總督田健治郎以來的文官總督時期,進入後期武官總督時期。.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1936年臺灣

1947年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選舉

1947年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為中華民國的国会议员選舉,各省分別於1947年11月21日至23日舉行。该次选举原定与第一届立法委员选举同时在10月进行,但国共内战致使铁路破坏,交通不便,使得选举推迟,最终国民大会代表普选略微提前于立法委员普选而在11月首先举行。本次直选和立法委员直选使得中国第一次出现了4.61億人民直接授权产生的代议机构,从而使得中華民國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 由于国共内战等因素,此次国大代表与立法委员选举也是當時政權仍及於全中國絕大部分領土的中華民國政府唯一一次的国会直选。.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1947年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選舉

194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統、副總統選舉為中華民國首次依照憲法舉行的總統選舉,選舉方式是由具有民意基礎的國民大會(以下簡稱國大代表)進行投票的間接選舉。該選舉乃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一次会议的一部分,選舉投票於1948年4月20日進行,選舉地點則是在南京市國民大會堂。副總統選舉雖同時進行,不過與總統選舉分開計票,而且亦不是與總統一起搭檔的選舉制度。 該選舉採差額選舉,且是首輪得票必需超過半數以上才能當選的絕對多數制選舉。在總統選舉方面,中國國民黨候選人、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以2430票的懸殊比數擊敗獲得269票的同黨對手居正,以將近八成的高得票率當選行憲後的首任中華民國總統。不過,蔣中正雖如預期的順利當選,但是蔣所囑意的副總統候選人孫科並未獲得當選。在經過四輪投票後,孫科以1295票比1438票敗給桂系軍人所擁護的李宗仁。不久,當選正副總統的蔣中正、李宗仁於同年5月20日在南京總統府宣誓就職。 1949年1月21日任期未滿一年的蔣中正因中國內戰因素被迫宣布「下野」,依憲法第49條由副總統李宗仁代行總統職權。惟1950年3月1日,蔣中正以李宗仁無法施行總統職權為由「復行視事」,並於臺灣臺北市介壽館正式復任總統職務。 此次选举为国民政府行宪之重要步骤之一。因為國共內戰與中国共产党政权在北京成立等因素,該次選舉是中華民國至今同時於台海兩岸唯一一次舉行的總統大選。.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194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1969年

请参看:.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1969年

1972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1972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為中華民國第五届總統選舉,選舉方式為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以下簡稱國大代表)參與投票的間接選舉,地點是台北市陽明山中山樓,時間為1972年3月21日;而該任副總統選舉,則於隔日的3月22日舉行。選舉結果,時任總統蔣中正連任第五届總統,時任副總統嚴家淦則連任副總統。.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1972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1984年臺灣

1984年臺灣公布施行《勞動基準法》,發生江南案。.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1984年臺灣

1995年李登輝總統康乃爾大學之行

1995年李登輝總統康乃爾大學之行,於1995年6月7日至12日,在美國國會兩院決議及柯林頓政府的同意下,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以私人行程名義訪問美國康乃爾大學,並發表公開演說。李登輝是史上首位進入美國的中華民國現任元首,這次訪問因此被認為是中華民國在外交上的一大突破,使李登輝在中華民國政壇的聲望高漲,使其在接下來的總統大選中獲勝,但這次訪問也造成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間的緊張關係升高,被認為是引發1996年台海飛彈危機的主要原因之一。.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1995年李登輝總統康乃爾大學之行

199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199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於1996年3月23日舉行,是中華民國建國以來第一次總統、副總統的公民直選,也是動員戡亂時期結束後的第一次總統、副總統選舉,為繼1993年新加坡總統選舉之後,華人地區第二個、兩岸四地第一個以直接選舉的方式產生國家元首。當屆選舉共有四組候選人參選,雖執政的中國國民黨面臨部分黨員出走參選,但在當時發生台海飛彈危機的推波助瀾下,最終投票率為76.04%,由中國國民黨提名的李登辉、連戰當選,於同年5月20日於台北市總統府就職中華民國第九任正、副總統。.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199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1月25日

1月25日是阳历年的第25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40天(闰年的話还有341天)。.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1月25日

1月30日

1月30日是阳历年的第30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35天(闰年是336天)。.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1月30日

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是指於2000年3月18日舉行的中華民國第十任總統、副總統選舉,也是中華民國第二次總統、副總統全民直選。這次選舉共有5組候選人參選;參加這次選舉的選民人數超過1,200萬,投票率達82.69%。最後由民主進步黨總統候選人陳水扁、副總統候選人呂秀蓮當選,達成中華民國行憲以來、也是中華民國政治史上第一次政黨輪替,結束中國國民黨在台灣五十五年的執政。同時、本次選舉也產生了中華民國首位女性副總統,是女性在政治上的一大發展。 該次選舉是在位12年的李登輝卸任後的首次選舉。當時台灣社會瀰漫尋求政治改革的氣氛,執政已逾半世紀的中國國民黨,1990年代以來的重大選舉中受到民進黨的挑戰,民進黨提名陳水扁參選,加上原任台灣省省長的宋楚瑜脫黨參選,和與陳水扁不合的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及以批判國民黨著稱的作家李敖的加入此次選舉。國民黨敗選後李登輝辭去黨主席,隔年即遭國民黨開除黨籍。不久後成立的台灣團結聯盟奉之為精神領袖,政治立場趨向台灣獨立,並與民進黨結盟;拿下第二高票的宋楚瑜則在支持者的期盼下創立親民黨,後與國民黨合作。國民黨在選後進行一連串的黨務改造以企重新獲得選民支持,台灣政壇在該次選舉後,逐漸走向藍綠兩大政治勢力的競逐局面。.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2004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2004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是指2004年3月20日舉行的中華民國第十一任總統、副總統選舉,由尋求連任的時任總統陳水扁與時任副總統呂秀蓮以不到3萬票的微小差距获胜當選。當選的正、副總統在2004年5月20日就任。這次選舉結果中,兩組候選人得票率僅差千分之二,為歷年及世界總統選舉罕見,而且廢票高達33萬票,約前次總統大選三倍之多(主因為廢票認定標準加嚴),因此另一總統候選人連戰及泛藍支持者要求立即查封所有票箱以備驗票。後來連宋陣營提出當選無效之訴與選舉無效之訴經最高法院判決敗訴定讞,陳水扁連任中華民國第11任總統。.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2004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2006年中華民國總統罷免案

2006年中華民國總統罷免案發生於2006年6月,該案之被罷免人為第11任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依法提案人為立法委員丁守中,連署者為中國國民黨與親民黨所屬之黨籍立法委員。一般認為,陳水扁的親信與家人涉及諸多弊案是國親兩黨提議罷免的主因。 2006年6月27日,經表決後,因無法超過三分之二法定門檻,該「總統罷免案宣告」不予成立,也就是不另舉行罷免總統之公民投票。.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2006年中華民國總統罷免案

2006年民主進步黨主席補選

2006年民主進步黨主席補選,正式名稱為民主進步黨第十一屆第二次主席補選,是民主進步黨自1998年第八屆黨主席選舉以來所舉辦的第四次黨員直選黨主席,因為民進黨在2005年中華民國地方公職人員選舉慘敗後,當時的黨主席蘇貞昌為了表示負責即宣佈辭去黨主席一職。一開始表態參選的人不少:有甫辭去總統府秘書長的游錫堃、立法委員林重謨、蔡啟芳、蔡同榮等人,甚至還有立法委員侯水盛要求剛連任嘉義縣縣長的陳明文出馬角逐。後來在代理主席呂秀蓮宣佈不參選下屆黨主席後,林重謨及蔡啟芳也紛紛退出選舉。最後在登記截止最後一天,由前黨主席林義雄所勸進而出馬的翁金珠臨門一腳登記參選,加上蔡同榮及游錫堃,形成三人參選黨主席的場面。於2006年1月15日投票。.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2006年民主進步黨主席補選

2007年3月

;3月31日.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2007年3月

2007年緬甸反軍政府示威

2007年緬甸反軍政府示威,亦称第二次缅甸民主运动,自8月15日開始持續至2008年9月;起因為緬甸聯邦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取消燃油補貼,導致燃料突然加價約一至五倍,公共汽車收費也漲價一倍,引發民眾連日來示威,要求民生物資價格合理化,而後開始加入「與軍事執政團進行對話」以及「釋放翁山蘇姬等政治犯」等訴求。示威以學生和反對派政治人物為首,事後緬甸軍政府宣佈宵禁,並在前首都仰光和曼德勒捉拿異見人士,聲稱示威是由外國挑撥引發。 自9月18日起,約數千名佛教僧侶開始參加示威遊行。 一些新聞媒體將此次示威活動媲美顏色革命,稱為「番紅花革命」。.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2007年緬甸反軍政府示威

2008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中華民國第七屆立法委員於2008年1月12日舉行,自本屆起,立法院委員由原先的225席減半至113席,任期由3年改為4年。本次選舉合併第三案、第四案全國性公民投票於同日舉行。 此次選舉是立法院首次使用單一選區兩票制的選舉制度,113 (73+6+34)席立法委員包含73席單一制的選區區域立委、 6席複數制選區原住民立委(平地及山地原住民各三席)、及34席不分區及僑選委員(常合稱為「政黨票」)。 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結果,中國國民黨獲得壓倒性勝利,區域立委方面:國民黨贏得57席、民進黨贏得13席、無盟贏得2席、無黨籍贏得1席;原住民立委方面:國民黨贏得4席、無盟贏得1席、親民黨贏得1席;在34席不分區及僑選委員(常合稱為「政黨票」)中,12個參選政黨中,只有國民黨、民進黨達到5%得票率的門檻,並按各自的得票率分別分得20與14席。 中華民國第七屆立法院共有113席,中國國民黨連同其與親民黨及新黨的協調席次共取得81席(71.7%),民主進步黨取得27席(23.9%),無黨團結聯盟3席(2.7%),親民黨1席(0.9%),無黨籍1席(0.9%)。中國國民黨於25個直轄市及縣市當中,取得其中15個的所有席次。 本次選舉與全國性公民投票案第3、4案同時舉行。第3案簡稱為「討黨產」公投案,第4案簡稱為「反貪腐」公投案。但這兩案最終都因投票率太低,未跨過百分之50的成案門檻而未獲通過。.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2008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200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200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是指於2008年3月22日舉行的中華民國第十二任總統、副總統選舉,暨第五案、第六案全國性公民投票,也是第四次總統直選,於2008年3月22日舉行。此項選舉採用普通、直接、平等、無記名、單記、相對多數投票制度。總統、副總統候選人有兩組,分別為1號:民主進步黨提名的謝長廷和蘇貞昌(通稱「長昌配」),以及2號:中國國民黨提名的馬英九和蕭萬長(通稱「馬蕭配」)。 中央選舉委員會在2008年3月22日20時7分宣布開票結果,國民黨提名的馬英九及蕭萬長獲勝,當選中華民國第十二届總統、副總統。馬英九、蕭萬長以7,659,014票當選,得票率58.45%,謝長廷、蘇貞昌5,444,949票,得票率41.55%,馬英九、蕭萬長的得票數,較謝長廷、蘇貞昌多2,214,065票,更創下中華民國史上總統候選人最高得票。新任總統、副總統於同年5月20日宣誓就職。這是台灣政治史上第二次政黨輪替。 本次選舉是臺灣2008年繼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後,另一場攸關社會未來走向的大型選舉。國民黨奪回失去八年的政權,在此次選舉後,同時掌握行政部門及立法院過半席次,達至「完全執政」局面。另一方面,與總統選舉投票合併舉行、涉及參與聯合國議題的兩項全國性公民投票案,皆因未達《公民投票法》所訂「領票人數達總選舉人數的百分之五十」之門檻而未能成案。.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200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2011年中華民國全國運動會

中華民國100年全國運動會,是中華民國(台灣)第7屆全國運動會,簡稱百年全運會,於2011年10月22日至10月27日在彰化縣舉行。.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2011年中華民國全國運動會

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就職典禮

中華民國第十三任總統、副總統就職典禮,於2012年(民國101年)5月20日舉行,由中國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馬英九,在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中順利連任當選後,宣誓就職,邁向第二任期。.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就職典禮

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

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於2012年(民國101年)1月14日舉行,選出中華民國第十三任總統、副總統及第八屆立法委員 ,中央選舉委員會,2011年4月19日。此次選舉為中華民國有史以來第一次將總統與國會議員合併選舉,亦是第一次出現女性總統候選人。 此次選舉包含第十三任總統、副總統選舉與第八屆立法委員選舉。執政的中國國民黨在總統選舉上獲勝、馬英九成功連任總統,立法委員選舉則取得過半席次、繼續成為立法院第一大黨,但不再擁有立法院議案表決的絕對優勢;而身為最大在野黨的民主進步黨,無論是在總統選舉的得票率、或是立法委員選舉的席次上均較前次增加。此外,身為泛藍政黨的親民黨在此次選舉不再與中國國民黨合作,自行推出總統與立法委員候選人,但僅在立法委員選舉上當選3席,總統選舉更僅取得不到5%的得票率。.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

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是指於2012年1月14日舉行的中華民國第十三任總統、副總統選舉,與第八屆立法委員選舉共同構成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該次選舉為中華民國第五次總統、副總統公民直選,採用普通、直接、平等、無記名、單記、相對多數投票制度。 該次選舉共有三組候選人,依號次排序分別為:民主進步黨推薦提名的蔡英文與蘇嘉全(簡稱「英嘉配」)、中國國民黨推薦提名的馬英九與吳敦義(簡稱「馬吳配」)、以及親民黨提名但以聯署方式登記參選的宋楚瑜與林瑞雄(簡稱「宋林配」)。其中馬英九以時任(第十二任)總統身份競選連任、吳敦義為時任行政院院長,蔡英文與宋楚瑜則皆以在野黨黨魁身份參選,蘇嘉全時任民主進步黨秘書長,林瑞雄則是唯一不具任何政黨職務的候選人。此次選舉中,兩岸關係、經濟民生與候選人的個人操守成為競選期間的主要議題。 中華民國中央選舉委員會在2012年1月14日21時54分宣布開票結果,馬吳配以6,891,139票勝出,當選中華民國第十三任總統、副總統,得票率51.6%;英嘉配獲得6,093,578票次之,得票率45.6%;宋林配則以369,588票墊底,得票率2.77%。當選人於同年5月20日宣誓就職。 中華民國總統1996年開放直選後,除李登輝未競選連任外,陳水扁和馬英九均於第二任參選(2004年和2012年)時連任成功。.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2013年印度尼西亚APEC峰会

2013年印度尼西亚APEC峰会全称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THE 21st APEC ECONOMIC LEADERS' MEETING),是第24届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年度会议。会议于2013年10月5日至7日在巴厘岛举行,会议主持人为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总统苏西洛·班邦·尤多约诺。本届峰会也让穿着民族服饰再次成为潮流,美国总统奥巴马连续两年缺席。.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2013年印度尼西亚APEC峰会

2013年钓鱼岛争端

2013年钓鱼岛争端,是自2012年日本政府國有化-zh-hans: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zh-tw:釣魚臺列嶼;zh-hk:釣魚台列嶼;-(尖閣諸島)之后,日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及中华民国就钓鱼岛主权归属展开的爭議。.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2013年钓鱼岛争端

2014年中国APEC峰会

2014年中国APEC峰会,全称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THE 22ND APEC ECONOMIC LEADERS' MEETING),本届会议正值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成立25周年之际召开,是第26届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年度会议,于2014年11月10日至11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怀柔区雁栖湖举行,会议主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 中国繼於2001年在上海第一次举办APEC峰会(第13届,由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主持)後,本次在北京举办的第26届APEC峰会是时隔13年后在中国的第二次举办。 该次峰会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宣言》(《北京纲领(宣言)》),提出并通过了致力于旨在打击跨国腐败的的《北京反腐败宣言》。.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2014年中国APEC峰会

2014年中華民國全民運動會

2014年中華民國全民運動會,正式名稱為中華民國103年全民運動會(2014 Citizens Games, Chiayi City),簡稱103全民運,於2014年10月25日至10月29日在中華民國臺灣嘉義市舉辦的一屆以非亞、奧運項目為主的綜合性運動會。.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2014年中華民國全民運動會

2014年中華民國總統府砂石車衝撞事件

2014年中華民國總統府砂石車衝撞事件,是2014年1月25日臺北時間4時55分(協調世界時晚間20時55分),位於臺北市中正區博愛特區重慶南路一段的中華民國總統府被砂石車衝撞的事件。這也是中華民國總統府廳舍自1919年落成以來,除太平洋戰爭末期的臺北大空襲之外,最嚴重的攻擊性維安事件。.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2014年中華民國總統府砂石車衝撞事件

2014年中華民國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

2014年中華民國直轄市長選舉及2014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是2014年中華民國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又稱「103年九合一選舉」)的一部份,於2014年11月29日舉行,包含直轄市自治法施行以來的第6屆直轄市長選舉,以及地方自治實施以來的第17屆縣市長選舉。 本次選舉為首次直轄市長、縣市長同時改選,投票率約為67.59%,在22個直轄市、縣市長席次中,民進黨取得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等4個直轄市及基隆市、宜蘭縣、新竹市、彰化縣及濁水溪以南各縣市與離島之澎湖縣,共計13席;國民黨取得直轄之新北市及新竹縣、苗栗縣、南投縣、臺東縣與離島之連江縣,共計6席;臺北市、花蓮縣、金門縣分別由無黨籍柯文哲(參選後與民進黨協調)、傅崐萁(親民黨背書)、陳福海(親民黨背書)勝出。 本次選舉有十三位現任者爭取連任,除了臺中市市長胡志強、桃園縣縣長吳志揚(參選改制後的桃園市市長)、新竹市市長許明財、金門縣縣長李沃士、連江縣縣長楊綏生連任失敗外,其餘八位地方首長皆順利連任。.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2014年中華民國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

2014年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民主進步黨提名作業

民主進步黨第六屆直轄市長提名作業及民主進步黨第十七屆縣市長提名作業將於2013年(民國102年)至2014年(民國103年)舉行。初選方式依據民主進步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於2013年8月14日所通過的《2014年直轄市長暨縣市長提名辦法》,授權時任黨主席蘇貞昌,及接任的黨主席蔡英文,協調、徵詢提名作業。中央執行委員會目前已於2013年11月20日、2014年1月15日、2014年2月14日、2014年4月23日完成4梯次15縣市提名作業。.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2014年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民主進步黨提名作業

2014年林義雄反核四禁食行動

2014年林義雄反核四禁食行動是指前民主進步黨主席林義雄於2014年4月22日至30日間,為訴求核四停建所進行的一次禁食抗議行動。行動引起政界與反核運動波瀾。核四公投作為可能的解決方案之一,再次成為政治、社會焦點。而反核團體共同組織全國廢核行動平台也於21日召開記者會,宣佈將展開一系列聲援行動,4月22日上午,林義雄抵達臺灣長老教會義光教會,展開無限期禁食。在各方壓力之下,執政的馬英九政府與中國國民黨於4月27日做成「核四一號機不施工、只安檢,安檢後封存;核四二號機全部停工」、「行政院承諾儘速承諾召開全國能源會議,以確保未來供電無虞」兩點共識。4月30日,林義雄發表公開信,表示「核四既已決定停工,只要不再復工,那麼『停建核四』已不是議題」,宣佈停止禁食。.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2014年林義雄反核四禁食行動

2015年中國國民黨主席補選

2015年中國國民黨主席補選,是原中國國民黨黨主席馬英九因為2014年地方選舉大敗後而於2014年12月3日辭任主席所進行的選舉,於2015年1月17日舉行。在此期間,國民黨主席由副主席吳敦義代理。朱立倫以19萬6065票當選黨主席。.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2015年中國國民黨主席補選

2015年中國國民黨總統提名選舉

中國國民黨第十四任總統提名選舉,於2015年(民國104年)6月12日至6月13日舉行,是中國國民黨所舉辦的第一次總統候選人初選。初選方式採先聯署後登記,登記後先行溝通協調,若無法達成協議時,由中央黨部辦理全國民意調查以及黨員投票決定提名人選。後決定完全以民意調查方式進行。唯一登記參選者為時任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 6月14日公布結果,洪秀柱獲 46.2%支持度超過30%門檻,獲提名參加2016年總統大選,但在10月爆發了換柱行動,國民黨中央透過臨時全國代表大會,廢止提名洪秀柱,改為徵召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參選。.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2015年中國國民黨總統提名選舉

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就職典禮

中華民國第十四任總統、副總統就職典禮於2016年(民國105年)5月20日舉行。民主進步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在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中當選後,於此日宣誓就職,也意味著中華民國開始第三次政黨輪替。.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就職典禮

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是指於2016年1月16日舉行的中華民國第十四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其與中華民國第九屆立法委員選舉共同構成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該屆選舉為中華民國第六次總統、副總統公民直選,採用普通、直接、平等、無記名、單記、相對多數投票制度。 本屆選舉總共有三組候選人,依號次排序分別為:中國國民黨推薦的朱立倫與王如玄(簡稱「朱玄配」)、民主進步黨推薦的蔡英文與陳建仁(簡稱「英仁配」)、及親民黨推薦的宋楚瑜與徐欣瑩(簡稱「宋瑩配」)。三黨均推薦不具該黨籍的副總統候選人,其中王如玄、陳建仁皆為無黨籍,徐欣瑩則為民國黨籍。本屆選舉,朱立倫同時以執政黨領袖及新北市長身份帶職參選,蔡英文、宋楚瑜、徐欣瑩皆以在野黨領袖身份競選,徐欣瑩同時亦是立法委員,王如玄曾任行政院勞委會主委,而陳建仁則在登記前辭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 本屆選舉呈現繼上屆選舉以來,三黨主席二度同台角逐的局面;同時,亦是總統開放民選以來,首度出現正副搭檔皆屬不同黨籍、性別,及首次未有曾擔任過首都臺北市長的總統候選人。而中國國民黨在選前三個月廢止提名原先通過初選的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更創下國內政黨總統提名人撤換的首例。本屆選舉中,兩岸關係、經濟民生、與候選人的個人誠信問題皆成為競選期間的主要議題。競選期間全國民意調查顯示,英仁配以穩定幅度的差距保持領先態勢。 中央選舉委員會在1月16日下午4時開票,隨著最後一票在基隆市安樂區投票所開出,在夜間10時多正式宣布選舉結果。英仁配最終以689萬4,744票當選為第十四任總統、副總統,得票率56.12%;朱玄配獲得381萬3,365票次之,得票率僅31.04%;宋瑩配則以157萬6,861票墊後,但比上屆多獲得超過120萬票,得票率大幅上升10.07%至12.84%,打開民主進步黨第二次執政的局面,並創下該黨歷年最高得票,民進黨各縣市得票與對手的差距皆是所有選舉最高的。然而也是中華民國歷屆全民直選總統大選投票率最低的一次。 本屆選舉不僅是中華民國史上第三次政黨輪替,同時蔡英文也成為台灣史上首位女性最高統治者,中華民國首位女性、未婚、客家裔的總統,東亞史上繼韓國总统朴槿惠以來的第二位女性民選總統。當選人蔡英文、陳建仁於同年5月20日宣誓就任。.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電視辯論

中華民國第十四任總統、副總統選舉電視辯論,於2015年12月26日至27日、及2016年1月2日,由三立電視、公共電視台、《中國時報》、《自由時報》、《聯合報》、《蘋果日報》、中央通訊社、沃草、及Google聯合舉辦。.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電視辯論

2017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

2017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於2017年5月20日舉行投票,選出新一任中國國民黨主席,新的黨主席任期四年,將會領導國民黨參加2018年中華民國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及2020年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 2016年12月19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工作會議通過民国106(2017年)年4項黨職人員選舉作業期程,將訂於2017年5月20日舉行。在選舉人資格方面,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蔡正元表示現有黨員、新徵黨員、回(恢)復黨籍之黨員,均應於2017年3月31日選舉公告前完成當年黨費繳交,始具連署權及投票權。新徵黨員及回(恢)復黨籍之黨員須於2017年1月20日前完成新徵或回(恢)復黨籍手續,始符合滿4個月之規定。.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2017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

2018年中華民國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

2018年中華民國直轄市長選舉及2018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是2018年中華民國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又稱「107年九合一選舉」)的一部份,於2018年11月24日舉行,包含直轄市自治法施行以來的第7屆直轄市長選舉,以及地方自治實施以來的第18屆縣市長選舉。當選人將於該年12月25日行憲紀念日就職。.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2018年中華民國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

2018年花莲地震

2018年花蓮地震,是指主震發生於2018年2月6日23時50分41.6秒(UTC+8)的地震,其震中位於臺灣花蓮縣近海,地震規模為ML 6.2級、MW 6.4級,震源深度6.3千米。此次地震是臺灣繼2016年高雄美濃地震後最嚴重的一起地震,而其中主震正好發生在前述地震的两周年。本次地震前後發生了多次芮氏規模5級以上之地震,其中最大前震發生於2018年2月4日21時56分40.6秒,震中位於花蓮縣近海,地震規模為ML 5.8級,震源深度10.6千米。.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2018年花莲地震

202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202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是指於2020年1月舉行的中華民國第十五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其與中華民國第十屆立法委員選舉共同構成2020年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該屆選舉為中華民國第七次總統、副總統公民直選,採用普通、直接、平等、無記名、單記、相對多數投票制度。.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202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3月5日

3月5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64天(闰年第65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301天。.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3月5日

517嗆馬保臺大遊行

517嗆馬保臺大遊行或517反馬政權傾中護臺灣(517 Protest),是2009年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就任一週年的前夕,民主進步黨和臺灣本土社團於5月17日分別在臺北市和高雄市針對馬英九政府以及劉兆玄內閣發動的一次大規模遊行示威。遊行的四大訴求是「保臺灣,ECFA要公投」、「顧主權,唾棄賣臺權貴」、「救失業,反對無能政府」、以及「護弱勢,反對一中市場」,另外一隊由臺灣教授協會前會長蔡丁貴所帶領的「獨立、建國、挺扁」第五大隊於凱達格蘭大道與四大隊會合。主辦單位聲稱臺北有60萬人、高雄亦有20萬人參加。 此次遊行還發生了兩名參加遊行的民眾被警車高速衝撞,造成一重傷、一輕傷的不幸事故;檢警勘查現場,卻未發現有煞車痕。17日,白天的遊行結束後,晚間10時起於凱達格蘭大道展開24小時的靜坐活動。.

查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和517嗆馬保臺大遊行

亦称为 台灣副總統。

中華民國總統官邸中華民國總統府中華民國總統府 (消歧義)中華民國領導人列表中華民國行政區劃中華民國首都中華民國與印度尼西亞關係中華民國與千里達及托巴哥關係中華民國與南越關係中華民國與多明尼加關係中華民國與大韓民國關係中華民國與巴林關係中華民國與美國關係史中華民國與烏克蘭關係中華民國與烏拉圭關係中華民國與越南關係中華民國與捷克關係中華民國與新加坡關係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中華民國歷史中華民國政府中華民國政治中華民國憲兵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教育部中視新聞全球報導中梵关系中正勳章东吴大学 (苏州)丘宏達三一九槍擊事件三花棉業一国两区九六共識于右任于振瀛康熙來了節目訪談列表府院之争廣播電視大廈任期制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教師及校友列表伍澤元彰化縣影響200何才余克禮余登發徐欣瑩土地改革紀念館北平七五事件北竿發電廠國史館國家元首國共關係國立中央博物圖書院館聯合管理處國立中山大學國立中山大學校友列表國立嘉義高級中學國立臺灣民主紀念館國立政治大學國立政治大學校友列表國民大會國民黨四公子國民政府國旗下半旗實施辦法國慶日 (中華民國)價值觀外交嘿嘿嘿案周子瑜国旗事件呂秀蓮傅培梅哈佛大学哈迪斯 (公司)冯国璋旧居内战战争罪犯名单公共電視節目副总统勞動人權協會国共内战四不一沒有四結福德廟倪敏然石門水庫 (臺灣)玉山周報王健壯王雪紅福佬客程潛立法院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一次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國指揮官列表第二次段祺瑞內閣管碧玲總統府 (臺灣)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美麗島事件義雲高烈嶼鄉無黨籍特殊的國與國關係監察院白崇禧白賊七銳鳶無人機遠流出版公司聖大額我略教宗騎士團勳章鐵獅玉玲瓏行政院院長馬漢三馮國璋馮滬祥首席法官解放 (电视剧)許惠東高施傳謝東閔 (台灣)護法運動谭延闿費希平越南共和国黎元洪黎元洪旧居輔仁大學龍的傳人辭修公園辜寬敏辛亥隧道錢復郭德潔蘇嘉全蘇貞昌蘇永康邱創良蔡令怡蔡英文政府蔣中正遺囑蔣中正政府自強隧道 (台北市)自由中國號臺中市立臺中第一高級中等學校臺北城市科技大學臺北市立大安國民中學臺北松山機場臺灣對東日本大震災之援助及各界反應臺灣地區臺灣國會臺灣問題臺灣前途決議文臺灣第一列表臺灣省政府主席臺灣燈會臺灣電視史臺灣歷史臺海現狀蕭萬長艋舺青山宮雙言巧語連勝武連詠心連橫 (歷史學家)連惠心連戰选举或任命的女性副国家元首列表陳宇慧陳履安陳建仁陳誠陳榮傑陈姓GoGoGo連線暗杀事件列表林瑞雄林洋港林澄枝李姓李宗仁李品仙李元簇李光耀之死李登輝李登輝政府桃園區桃園市市長梅嶺 (臺灣)民主太平洋聯盟民主進步黨歷史汉口有轨电车计划泛藍洞洞館洪仲丘事件洪智坤湯尼陳海峽兩岸關係海湖發電廠浙江人新北市立板橋高級中學新新聞方濟各旺报政治戲仿節目愛台十二建設憲法各表憲法法庭教育部體育署慰安妇14K人物列表1920年代中国1923年1936年臺灣1947年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選舉194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1969年1972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1984年臺灣1995年李登輝總統康乃爾大學之行199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1月25日1月30日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2004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2006年中華民國總統罷免案2006年民主進步黨主席補選2007年3月2007年緬甸反軍政府示威2008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200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2011年中華民國全國運動會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就職典禮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2013年印度尼西亚APEC峰会2013年钓鱼岛争端2014年中国APEC峰会2014年中華民國全民運動會2014年中華民國總統府砂石車衝撞事件2014年中華民國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2014年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民主進步黨提名作業2014年林義雄反核四禁食行動2015年中國國民黨主席補選2015年中國國民黨總統提名選舉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就職典禮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電視辯論2017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2018年中華民國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2018年花莲地震202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3月5日517嗆馬保臺大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