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中沙群島

指数 中沙群島

中沙群島,1946年之前中華民國官方称南沙群岛,是南海上的四大群島之一,位於西沙群島東南約100公里、東沙群島西南遠方、南沙群島北方,主要島嶼為黃岩島。但嚴格來說,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控之黃岩島外,中沙群島大部分只是一群沒有露出水面的珊瑚礁石。 中沙群島正如南海上其他島嶼一樣,鄰近海域有豐富漁產,還可能有石油及天然氣等資源。因為淺灘,所以鄰近海域航行困難。目前中沙群島沒有常住居民,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及菲律賓都聲稱擁有中沙群島的主權,而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於2012年起實際控制中沙群島唯一露出水面的黃岩島。中華民國之中沙群島管理權責單位為海巡署。而菲律賓則歸屬三描禮士省管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沙群島行政上由海南省三沙市管轄。.

100 关系: 华夏暗沙千里长沙南沙群岛南沙群岛主权争议南海南海爭議南海诸岛南扉暗沙墨氏圆尾鹱大中華大中華地區島嶼列表太平島宪法暗沙安定连礁尖吻棘鱗魚屏南暗沙岛夷志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口海事法院中南暗沙中外交通史地名中北暗沙中国地理中国领土争端中国海监总队中華人民共和國島嶼列表中華民國疆域中華民國領海基線中華民國歷史中華民國憲法中沙大环礁中沙島礁虛擬鎮中沙区中沙群岛岛礁列表布德暗沙世界主權爭端領土列表三沙市三沙市圖書館暨海南省圖書館三沙分館一统暗沙乐西暗沙九段线仁爱礁單角鼻魚石塘连礁玉林号导弹护卫舰灿烂滑面蟹珊瑚岛神狐暗沙管事滩绿短鳍鱼...美溪暗沙美滨暗沙群島列表疙瘩银杏蟹隐矶滩花鳍燕鳐華人地區萬安灘行憲领土西门暗沙西沙群岛馬尼拉海溝马科斯菲尔德沙洲骆驼三角蛛蟹鲁班鲁班暗沙貝氏銀眼鯛麦克尔斯菲尔德浅滩黃尾美尾䲗黑緣絲鰭鸚鯛黄岩岛黄岩岛主权问题臺灣地區郵遞區號一覽表长吻裸颊鲷控湃暗沙果淀暗沙排波暗沙排洪滩武勇暗沙比微暗沙永兴岛波洑暗沙涛静暗沙滑面蟹漢字文化圈漫步暗沙本固暗沙指掌暗沙济猛暗沙海南省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海南特別行政區海南歷史海鸠暗沙新闻联播天气预报更路簿1947年中国1972年太平洋颱風季2012年6月中國 扩展索引 (50 更多) »

华夏暗沙

华夏暗沙位于南中国海中沙群岛中沙大环礁西部边缘,西南与控湃暗沙相距约6.4海里,东北与西门暗沙相距约5.4海里。整个暗沙全部在海面以下,最浅处水深约12米,等深线20米以上面积约6.2平方公里。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均为“华夏暗沙”。.

新!!: 中沙群島和华夏暗沙 · 查看更多 »

千里长沙

#重定向 中沙群島.

新!!: 中沙群島和千里长沙 · 查看更多 »

南沙群岛

南沙群岛(亦称斯普拉特利群岛,Spratly Islands)是南海中南海诸岛的四大群岛中位置最南、岛礁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组群岛,地理上位于北纬3度40分到11度30分和东经109度30分到117度50分之间,南北长500多海里,东西宽400多海里,总面积82万平方海里,由230多个岛、洲、礁、沙和滩组成,露出水面的約占总数的1/5,目前已定名的約192个,總陸地面積约11平方公里。 南沙群島也是爭議最多的島嶼群,多達七個國家聲稱各自拥有島礁主权并且互相對峙。.

新!!: 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岛 · 查看更多 »

南沙群岛主权争议

南沙群岛主权争议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华民国、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汶萊與印度尼西亚之间关于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權争议 。其中中國方面與越南宣稱擁有該群島完整的主權,馬來西亞、菲律賓、汶萊則宣稱擁有部分島嶼的主權,而印度尼西亚則是宣稱擁有200海里专属经济区。 南海諸島最早記載於中國漢代,一直是中國及東南亞國家的傳統捕漁場。19世紀末,中國清朝政府正式把南海納入中國版圖,並由廣東水師負責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及南沙群島的巡防任務。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華民國政府派遣軍艦收回被日軍所佔據的南海諸島,並劃入其十一段線之內,稱其為中華民國在南海的疆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繼承了中華民國在南海的權利,改定九段線。 1970年以後,南海被發現蘊含大量資源,適逢中國大陸政局不穩無暇兼顧,越南、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乘機進佔領中華民國政權所聲索的南海島礁。1974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越南爆發西沙海戰,前者戰勝,並取得西沙群島全部控制權,適逢中美蜜月期,中國大陸的做法沒有受到太多的批評。1988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越南爆發赤瓜礁海戰,前者再度戰勝,並取得赤瓜礁等7個島礁的控制權,鞏固了主權。進入二十一世紀,越南、中國等多國分別展開填海造陸。 2013年發生黃岩島對峙事件,在一次颱風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中沙黃岩島控制權,此後菲律賓單方面向位於荷蘭海牙的常設仲裁法院(PCA)提出南海仲裁,控告中華人民共和國違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及侵犯菲律賓的海洋權益(詳見: 南海仲裁案),在菲律賓向常設仲裁法院提出仲裁後,美國調整亞洲的美軍軍事部署,加強菲律賓的關係,以軍艦巡邏協防南海,確保菲律賓在南海的主權,中華人民共和國隨後則決定在南沙群島開展太平洋最大規模的人工造陸活動,宣示主權。2016年7月12日,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在中国缺席的情況下作缺席審判,認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張的九段線「無效」,否定其對南海的歷史權利。此外認為南沙群島無一島嶼能夠產生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南海島嶼遭到降格。當中最大的、由中華民國控制的太平島不是島嶼,沒有專屬經濟區。此次仲裁被認為是菲律賓的完全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張侵犯了菲律賓的主權。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則认为仲裁庭沒有管轄權,因此不接受、不承認裁決,并于当天对美济礁、渚碧礁的新建机场进行了校验飞行,遭到美國為首的國家以南海非軍事化回應,區域關係陷入前所未有的緊張。.

新!!: 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岛主权争议 · 查看更多 »

南海

南海,又稱為南中國海、中国南海,是位於东南亚的陸緣海,被中國大陆、台灣、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及中南半岛各國所环绕,為西太平洋的一部分。 南海海域面积有350万平方公里,其中有超过200个无原住民居住的島嶼和岩礁,這些島礁被合稱為南海諸島。除了是主要的海上运输航线外,南海据信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南海海域牵涉到许多周邊国家的利益,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地区。.

新!!: 中沙群島和南海 · 查看更多 »

南海爭議

南海爭端指南中國海周边的幾個國家因為對於該海域的部分島嶼的主權归属、海域划分和相关海洋权利的聲索產生重疊從而發生的衝突。涉及該爭端的國家及地区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汶萊、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和越南。 南中國海領土爭端包括南沙群島(見南沙群島主權爭議)、西沙群島和中沙群島的主權糾紛、北部灣海上邊界問題以及其他地區的爭議。後來有關位於印尼和馬來西亞附近的納土納群島的主權歸屬問題也被歸類進該爭端範圍中。各個國家出於自身利益,希望控制自己所主張擁有主權的島嶼的實際控制權,其中包括島嶼附近的專屬經濟區和捕撈地帶。由於懷疑南中國海的油氣蘊藏十分豐富,當事國也紛紛加入爭奪行列。其他一些爭奪該地區主權的理由有重要的航運通道,戰略控制等。 香格里拉對話是相關國家為解决該地區爭端和衝突的一個重要平臺。則是各國間為協調亞太地區的安全問題的另外一個重要平臺。 2013年,菲律賓提出南海仲裁案,控告中國的九段线主张和海洋执法活动違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美國,日本等域外國家相繼介入,令南海爭議由地區提升至國際層面。.

新!!: 中沙群島和南海爭議 · 查看更多 »

南海诸岛

南海诸岛或南海群岛是指南海南北约1800公里、东西约900多公里范围内诸多群岛、沙洲、礁、暗沙和浅滩的总称,北起北卫滩、西起万安滩、南至曾母暗沙、东止黄岩岛(另一说为海马滩)。自北至南,大致可以分为東沙群島、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四大群岛,但通常不包含同樣位於南海海域內的印尼阿南巴斯群島與納土納群島,以及亞洲大陸的沿岸島嶼等(如海南島、香港島、新加坡島等)。 南海诸岛总面积约164.74km²。其中东沙群岛约1.74km²,西沙群岛约10km²,中沙群岛约150km²,南沙群岛约3km²,由於各國進行填海造陸,可能會隨時間有差異。.

新!!: 中沙群島和南海诸岛 · 查看更多 »

南扉暗沙

南扉暗沙位于南中国海中沙群岛中沙大环礁浅湖内东部,东南与武勇暗沙相距约5.3海里,西南与屏南暗沙相距约3.8海里,西与漫步暗沙相距约8.1海里,北与指掌暗沙相距约3.5海里。整个暗沙全部在海面以下,最浅处水深约14米,等深线20米以上面积约3平方公里。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均为“南扉暗沙”。.

新!!: 中沙群島和南扉暗沙 · 查看更多 »

墨氏圆尾鹱

墨氏圆尾鹱(Murphy's Petrel)是鹱科中的小型鹱类,与海燕相似而体型较大,一般体长50厘米,翼较长。鼻孔背位,左右分离。常于大海低空逐浪飞行。以小鱼、乌贼和甲壳动物等无脊椎动物为食,有些种常跟随船只捕食死鱼和人抛弃的食物残渣。.

新!!: 中沙群島和墨氏圆尾鹱 · 查看更多 »

大中華

大中華(Greater China)是概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概念,此概念目前尚有爭議。部份人士認為此概念包含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另一部份人士認為還包含新加坡,更有人認為包含東南亞、美洲、歐洲的海外華人。最早於1930年由美國地理學家葛德石所提出。 「大中華」不對包含地區的政治地位做出明顯政治判斷,支持者認為可以避免兩岸關係中的政治及主權爭議,以降低政治與意識形態的衝突,同時避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意涵。此用詞可以把臺灣、港澳、蒙古等地與中國大陸區別出來,同時也不等於指這些地域等同獨立國家。該詞也用於經濟與商業領域,如台灣經濟學家鄭竹園提出的「大中華共同市場」構想和「大中華經濟圈」概念。.

新!!: 中沙群島和大中華 · 查看更多 »

大中華地區島嶼列表

此處所指“大中華地區”为地理及文化意义上的大中华地区两岸四地,包括中國大陸、台湾、香港和澳门,非政治上之中华民国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使實際主權的区域。 根据中華人民共和国官方於1988年至1995年进行的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表明,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6536个,总面积达8万平方公里,岛屿的海岸线总长达14217.8公里,其中有居民居住的岛有450个。此后,由于围垦造成一部分岛屿连陆,海岛的数量有所减少。 大中華地區的岛屿主要有四种类型:大陆岛、冲积岛、火山岛、珊瑚岛。.

新!!: 中沙群島和大中華地區島嶼列表 · 查看更多 »

太平島

太平島(Itu Aba Island / Taiping Island,Ligaw / Ligao,),位居南海南沙群島北部中央鄭和群礁西北角,位在南海西側航道的東邊,面積0.51平方公里,是南沙群島中最大的天然島嶼。東距中洲礁約3.1海浬(約6公里)、敦謙沙洲約7.1海浬(約13公里),西南距南薰礁16海浬(約30公里)。目前由中華民國高雄市旗津區中興里實際控制與管轄,與高雄港相距約1,600公里。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菲律賓、越南皆主張擁有太平島主權。 菲律賓向常設仲裁法院控告中華人民共和國,申請「南海紛爭仲裁」,常設仲裁法院於2016年7月12日之菲律賓控告中國案仲裁書當中指出,南沙群島是岩礁而非島。事後中華民國對於該仲裁表示不承認、不接受。.

新!!: 中沙群島和太平島 · 查看更多 »

宪法暗沙

宪法暗沙位于南中国海中沙群岛东北部,黄岩岛以北约90海里,为一座深海海山,隐没在海面以下。1935年公布的名称为“特鲁路滩”(Truro Shoal),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均为“宪法暗沙”。.

新!!: 中沙群島和宪法暗沙 · 查看更多 »

安定连礁

安定连礁位于南中国海中沙群岛中沙大环礁南部边缘,东与海鸠暗沙相距约2.4海里,西南与美溪暗沙相距约15海里。整个连礁全部在海面以下,最浅处水深约18米,等深线20米以上面积约1平方公里。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均为“安定连礁”。.

新!!: 中沙群島和安定连礁 · 查看更多 »

尖吻棘鱗魚

尖吻棘鱗魚(学名:Sargocentron spiniferum,又稱尖吻金鱗魚、棘鳂,俗名金鱗甲、鐵甲兵、鐵線婆)是輻鰭魚綱金眼鯛目金鱗魚科棘鱗魚屬的其中一種鱼类。.

新!!: 中沙群島和尖吻棘鱗魚 · 查看更多 »

屏南暗沙

屏南暗沙位于南中国海中沙群岛中沙大环礁浅湖内中部,西与乐西暗沙相距约7.3海里,东北与南扉暗沙相距约3.8海里。整个暗沙全部在海面以下,最浅处水深约14米,等深线20米以上面积约2平方公里。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均为“屏南暗沙”。.

新!!: 中沙群島和屏南暗沙 · 查看更多 »

岛夷志略

《岛夷誌略》原称《岛夷誌》是由元代航海家汪大渊于元顺帝至正九年(1349年)为当时市舶司所在地清源县(今天泉州)的县志(《清源续志》)所著的附录。后来汪大渊将《岛夷志》简化名为《岛夷志略》,在他的故乡江西南昌刻印刻单行本。《岛夷誌略》记述汪大渊在1330年和1337年二度飘洋过海亲身经历的南洋和西洋二百多个地方的地理、风土、物产,是一部重要的中外交通史文献。 《岛夷誌略》记述澎湖、琉求國、三岛、麻逸、无枝拔、龙涎屿、交趾、占城、民多郎、宾童龙、真腊、丹马令、日丽、麻里鲁、遐来忽、彭坑、吉兰丹、丁家卢、戎、罗卫、罗斛、东冲古剌、苏洛鬲、针路、八都马、淡邈、尖山、八节那间、三佛齐、啸喷、浡泥、明家罗、暹、爪哇、重迦罗、都督岸、文诞、苏禄、龙牙犀角、苏门傍、旧港、龙牙菩提、毗舍耶、班卒、蒲奔、假里马打、文老古、古里地闷、龙牙门、东西竺、急水湾、花面、淡洋、须文答剌、僧加剌、勾栏山、特番里、班达里、曼佗郎、喃诬哩、北溜、下里、高郎步、沙里八丹、金塔、东淡邈、大八丹、加里那、土塔、第三港、华罗、麻那里、加将门里、波斯离、挞吉那、千里马、大佛山、须文那、万里石塘、小埧喃、古里佛、朋加剌、巴南巴西、放拜、大乌爹、万年港、马八儿屿、阿里思、哩伽塔、天堂、天竺、层摇罗、马鲁涧、甘埋里、麻呵斯离、罗婆斯、乌爹 等地,共一百篇二百多个地区。.

新!!: 中沙群島和岛夷志略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是關於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實施的外交政策和其歷史,中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尊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谋求同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推动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宣称外交以建立一个强大与统一的中国为目标,并应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力。由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至今并未经历政黨輪替,其社会意识形态(指导思想)也一直呈现一元及权威的形态,所以中国的外交政策有很好的连续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一贯反对與其有外交關係的國家與中華民國政府、西藏流亡政府和東突組織建立任何關係或與其代表會面,視之為干涉內政。.

新!!: 中沙群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口海事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口海事法院,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人民大道74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所海事法院。.

新!!: 中沙群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口海事法院 · 查看更多 »

中南暗沙

中南暗沙因位于南中国海中沙群岛南部,故名。整个暗沙全部在海面以下,最浅处水深约272米。1983年公布名称为“中南暗沙”。.

新!!: 中沙群島和中南暗沙 · 查看更多 »

中外交通史地名

中外交通史地名。按拼音字母排列.

新!!: 中沙群島和中外交通史地名 · 查看更多 »

中北暗沙

中北暗沙位于南中国海中沙群岛北部,西与鲁班暗沙相距2.7海里,东北与比微暗沙相距约6海里。为一东西走向的暗沙,整个暗沙全部在海面以下,最浅处水深约12米,等深线20米以上面积约28平方公里。1947年公布名称为立夫暗沙(Oliver Shoal),1983年公布名称为“中北暗沙”,因位于中沙群岛北部而得名。.

新!!: 中沙群島和中北暗沙 · 查看更多 »

中国地理

中國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位(在美国之前或之后,参见国家面积列表)。其中陆地面积为世界第二,仅次于俄罗斯。 中国疆域东西跨越62度、五个时区,约5200公里,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也有“最东端是黑瞎子岛中国控制区”的说法),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中国大陆使用统一的“北京时间”;南北跨越近50度,约5500公里。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岛屿约有5000多个,绝大部分分布在长江口以南的海域;最南端的为南海南部的曾母暗沙;最大的群岛为舟山群岛;山东半岛为最大的半岛,其次为辽东半岛;渤海和琼州海峡为中国的内海;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公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管轄22个省、5个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另外还有2个特别行政区,位于西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 由于疆域的宽广和地理的大跨度,中国几乎囊括了所有地形,包括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和沙漠等。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自西而东,逐级下降;平原少,山地多,陆地高差悬殊。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山地和高原多集中于西部地区。海拔500公尺以下的地区仅占全国面积的16%,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高达65%,全世界8000公尺以上的12座山峰中国就有7座;山脉多呈东西和西北一东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阴山、秦岭、南岭、大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武夷山和横断山等山脉,与尼泊尔交界的喜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公尺,为世界第一高峰,位于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海拔-155米为最低点。中国的四大高原分别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青藏高原为最大的高原;四大盆地分别为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为面积最大的盆地,柴达木盆地为最高的盆地;三大平原分别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为最大的平原。荒漠主要分布于西部地区,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中国面积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 中国陆地的河流、湖泊众多,但它们主要属于太平洋海洋水系,这决定了水流向东的基本走向;其次为西南部部分区域属于印度洋水系,西部部分地区存在内陆独立水系;西北部几条河流属于北冰洋水系。河流分为外流河与和内流河,南部、东部和北部河流均为外流河,南方河流水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较小,汛期较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北方除黑龙江等少数河流外,河水的流量小,水位季节变化规汛期较短,含沙量大。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塔里木河为中国最大内流河。长江、黄河和珠江分别为中国第一、二和三大河流,其中长江为世界第三大河流。中国湖泊众多,主要分布于南部和西部,五大淡水湖泊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和巢湖均分布于长江流域;青海湖为面积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咸水湖,纳木错为第二大咸水湖。 秦岭-淮河构成的连线为中国南方与北方的地理与气候的分界线,但人们习惯上以长江作为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由于地形和位置差异,大致分为三大自然区,一是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东部季风湿润区,二是以风蚀、冰蚀与流水作用为主的西北干旱区,三是以冰冻、风蚀作用为主的青藏高原高寒区。.

新!!: 中沙群島和中国地理 · 查看更多 »

中国领土争端

中國的疆土範圍在數千年間一直都有所變動,其內涉及的民族也不只漢族,而中國歷史時期的領土大致與中國本部吻合。先秦時期勢力主要在黃河、長江流域一帶,及至秦朝統一天下,建立集權體制,設置郡縣形成早期的中國版圖,到西漢時曾控制新疆,唐朝時更一度扩张至中亞地區,但安史之乱后即失去。宋朝南遷後伸延至越南、緬甸邊境內,元朝則是歷史上控制範圍最大的時期之一,佔有東中亞大多數土地,明朝正式管理西藏與開發南海,清朝初期再次重回新疆等地並取得台灣,清末俄国侵佔外東北和外西北的150多万平方公里,此後漢人進入東北一帶充實邊疆安全,此时的國際交流增多,使中國人對世界的認知及固有活動範圍的概念在晚清時期大致確定成形。 中华民国成立後未能有效控制许多边远地区,許多地方雖聲稱屬中國領土但幾近被分裂占領,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國策改變才重新加強了新疆、西藏与内蒙古的管理,但放棄對外蒙古控制權與多片清末、內戰時被他國掌控的土地,儘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努力劃界解決問題,然而目前中國還是跟部分邻国存有領土紛爭。而在上述多處邊疆地區亦存在分離主義運動,領土爭議也常成為反華情緒、國內抗爭的起因。.

新!!: 中沙群島和中国领土争端 · 查看更多 »

中国海监总队

中国海监总队曾经是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管理的国家海洋局的执法机构,下設北海、東海及南海3个海監總隊,共拥有約300艘海上监视船,其中30艘逾1,000吨,装备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共10架。 根据2013年《国务院关于部委管理的国家局设置的通知》,国家海洋局及其下属中国海监总队、原农业部中国渔政、原公安边防海警部队和原海关总署缉私警察整合为新的国家海洋局。重新组建的国家海洋局,以中国海警局名义开展海上维权执法,同时接受公安部的业务指导。.

新!!: 中沙群島和中国海监总队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島嶼列表

中華人民共和國共有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6535个,总面积达3.7万平方公里,岛屿的海岸线总长达13217.8公里,其中有居民居住的岛有450个。此后,由于围垦造成一部分岛屿连陆,海岛的数量有所减少。中国的岛屿主要有大陆岛、冲积岛、火山岛、珊瑚岛四种类型。.

新!!: 中沙群島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島嶼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疆域

中華民國的疆域曾有多次變化,建國時繼承自清朝,以中國本土為疆域的核心;但經過國共內戰後,憲法中的中國大陸地區已經被中共佔領控制,現今實際的有效管轄範圍僅涵蓋臺灣、澎湖群島、福建的金門、馬祖與部分南海諸島,即「臺灣地區」。另一方面,中華民國政府文書中還存有所謂「法定領土」,例如《中華民國憲法》規定「中華民國領土依其固有之疆域」,但並未明文定義其範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定大陸地區是臺灣地區以外的中華民國領土。.

新!!: 中沙群島和中華民國疆域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領海基線

中華民國领海基线是由中華民國政府所划定的领海基线。《中华民国领海及邻接区法》第3条规定,“中华民国领海之基线及领海外界线,由行政院订定,并得分批公告之。”。目前依中華民國行政院于2009年公告修正的《中华民国第一批领海基线、领海及邻接区外界线》其领海基线范围包括:台湾岛,澎湖群島、釣魚台群島、东沙群岛及中沙群岛等岛屿,而金门和马祖则「留白」处理,没有被包涵在内。 自由时报,2009年11月23日.

新!!: 中沙群島和中華民國領海基線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歷史

中華民國的歷史始於1911年的辛亥革命。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孫中山为首任临时大總統。1912年2月12日,清朝皇帝溥儀退位.

新!!: 中沙群島和中華民國歷史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憲法

《中華民國憲法》是中華民國的根本法,擁有最高位階的法律權力。民國35年(1946年)12月25日由制憲國民大會於南京議決通過,民國36年(1947年)1月1日由國民政府公布、同年12月25日施行。全文共14章、175條,主要特色為彰顯三民主義與主權在民的理念,明定人民自由權利的保障,規定五權分立的中央政府體制及地方自治制度,明示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採取均權制度,並明列基本國策等。 該憲法制定時, 國共內戰已全面爆發,國民大會因而在民國37年(1948年)制定《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做為戰時的憲法附屬條款;但隨著中華民國在民國38年(1949年)後因國共內戰失去對中國大陸的治權、以及有效統治區域限縮至臺澎金馬,該條款的適用時間不斷被延長,而致憲政的實施有名無實。至民國80年(1991年),國民大會始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並同時在憲法本文之外再另增訂《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以及凍結部分憲法本文,以因應當前國情,現已經過七次修訂。 中華民國憲法及其增修條文的核心價值為:民主制度、法治規範、自由與人權保障、政府機關相互制衡、關懷婦女與弱勢及少數族群、生態環境保護、社會福利與救助、義務教育實施、農業與科技及經濟發展。.

新!!: 中沙群島和中華民國憲法 · 查看更多 »

中沙大环礁

中沙大环礁(英语:Macclesfield Bank)是中沙群岛的主礁体,为南海诸岛中面积最大的环礁,位于西沙群岛东南,南中国海的中心地带,发育在南海西大陆坡最东部的中沙台阶上。环礁略呈椭圆形,长轴作东北—西南向延伸约76海里,宽约33海里。全礁环在水面以下,礁体多为水深9~26米,西临水深2500米左右的中沙海槽,东以大于50°的陡坡下临水深4000米的中央深海盆。中沙大环礁的最东端为隐矶滩,距黄岩岛约300公里。.

新!!: 中沙群島和中沙大环礁 · 查看更多 »

中沙島礁虛擬鎮

中沙岛礁虚拟镇是中国海南省三沙市下辖的一个镇。隶属于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原行政区划代码469039,现行政区划代码460323。但该镇实际并不存在,只有黃岩島有礁石露出海面, 其所辖区域也没有常住居民,故称之为虚拟镇。.

新!!: 中沙群島和中沙島礁虛擬鎮 · 查看更多 »

中沙区

#重定向 中沙群島.

新!!: 中沙群島和中沙区 · 查看更多 »

中沙群岛岛礁列表

没有描述。

新!!: 中沙群島和中沙群岛岛礁列表 · 查看更多 »

布德暗沙

布德暗沙位于南中国海中沙群岛中沙大环礁南部边缘,东与美溪暗沙相距约1.3海里,西与波洑暗沙相距约8海里。整个暗沙全部在海面以下,最浅处水深约16米,等深线20米以上面积约2平方公里。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均为“布德暗沙”。.

新!!: 中沙群島和布德暗沙 · 查看更多 »

世界主權爭端領土列表

世界主權爭端領土列表列出世界上存在主权争议的地区。边界争端根据成因可分为位置性的边界争端(Positional Boundary Disputes)和领土性的边界争端(Territorial Boundary Disputes),前者因已签订条约文本的缺陷而形成纷争,后者为在达成边界条约之前围绕边境领土主权发生的争论。.

新!!: 中沙群島和世界主權爭端領土列表 · 查看更多 »

三沙市

三沙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省四個地级市之一,也是自浙江舟山市后第二个群岛地级市,位於南海,于2012年设立,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和海域未实际管轄。越南、菲律宾、中华民国、马来西亚主張对部分岛礁和海域拥有主权,并实际控制部分南沙岛礁。 三沙市政府驻地位於西沙永興島。三沙市涉及岛屿面积1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60多万平方公里,是中国位置最南、法定面积最大、陸地面積最小及人口最少的地级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继舟山市之后第二个以群岛设市的地级行政区。截至2013年12月,三沙市常住人口1443人,流动人口2000余人。2013年9月3日三沙卫视开播。2015年12月14日三沙市永興學校建成投入使用。.

新!!: 中沙群島和三沙市 · 查看更多 »

三沙市圖書館暨海南省圖書館三沙分館

三沙市圖書館暨海南省圖書館三沙分館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省三沙市永興島,它在2018年2月14日,星期三正式開館,曾經成為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南端的公共圖書館。.

新!!: 中沙群島和三沙市圖書館暨海南省圖書館三沙分館 · 查看更多 »

一统暗沙

一统暗沙位于南中国海中沙群岛西北部,距中沙大环礁约140海里,位於香港和中沙之間<海底交易>,2013-09-09。整个暗沙隐没在海面以下,最浅处水深约11米,小于20米水深的面积约20平方公里。19世纪时被称为懿冷线或海倫潮(Helen Shoal),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均为“一统暗沙”。 為擴大香港漁業日益下降的生計,在1970年代至1980年代的香港漁農署,曾經伙同香港漁民到當地作漁業調查。他們發現當地漁產非常豐富,但由於水流很急,所以不為漁民所喜愛。.

新!!: 中沙群島和一统暗沙 · 查看更多 »

乐西暗沙

乐西暗沙位于南中国海中沙群岛中沙大环礁浅湖内中部,东与屏南暗沙相距约7.3海里,东北与漫步暗沙相距约3.8海里。整个暗沙全部在海面以下,最浅处水深约16米,等深线20米以上面积约1平方公里。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均为“乐西暗沙”。.

新!!: 中沙群島和乐西暗沙 · 查看更多 »

九段线

“九段线”,中華民國稱為「11段線」,中华人民共和国称作南海断续线,越南称“牛舌线”()。中華民國於1947年提出的“十一段線”(11段線),現今仍是中華民國對於南海國界的根據;195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周恩來主動移除「11段線」當中的北部灣兩線,最終成為現今北京當局所主張之的「九段線」。 關於“九段線”的法律涵義,有“国界线”、“历史性水域线”、“历史性权利线”、“岛屿范围线”等多種主張和解釋。2014年3月,菲律賓正式向常设仲裁法院提交備忘錄,以決定中國大陸主張的九段线是否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下有法律依據。2016年7月12日,由荷兰海牙常设仲裁法院提供场地和秘书服务的临时仲裁庭就“南海仲裁案”作出判决,裁定中國對南海九段線範圍擁有歷史權利的說法違反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表示该裁决是无效的,没有拘束力,中国不接受、不承认。.

新!!: 中沙群島和九段线 · 查看更多 »

仁爱礁

根据《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规定的新的领海基线http://www.nansha.org.cn/history/1/1996-05-15.html 1996-05-15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基线的声明,南沙群岛在线,2005年3月15日 南沙群島2012年形勢圖,標出各國聲索線、駐軍之島礁及固定翼機場。 仁爱礁(Second Thomas Shoal;Ayungin),位于南沙群岛东部,美济礁东南约14海里,为一座环礁,长15公里,宽约5.6公里,退潮时大部分露出。南部有若干礁门,可以容納30万吨级船只进入礁湖。 自1999年,菲律賓的一艘破旧登陆舰「马德雷山号」搁浅仁愛礁後,一直未被拖走,目前艦上由7名菲律賓海軍陸戰隊人員看守,菲律賓以空中投送方式补给物资,还对搁浅军舰进行加固,打算以搁浅军舰为前哨站。中華人民共和國指摘菲方的侵害主權行為,要求菲律賓立即拖走坐灘軍艦,并派军舰及海警船控制仁爱礁周边海域并进行嚴密监视,隨著南沙群島美濟礁的建設日趨完善,定期常态化巡航仁爱礁。中华民国亦宣称对于仁爱礁拥有主权,但目前无实际的军事行动。.

新!!: 中沙群島和仁爱礁 · 查看更多 »

單角鼻魚

單角鼻魚,又稱長吻鼻魚(学名:Naso unicornis),俗名剝皮仔、打鐵婆、獨角倒吊,為輻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刺尾魚科鼻鱼属的鱼类。.

新!!: 中沙群島和單角鼻魚 · 查看更多 »

石塘连礁

石塘连礁位于南中国海中沙群岛中沙大环礁浅湖内东北部,东与隐矶滩相距约7海里,南与武勇暗沙相距约6海里。整个连礁全部在海面以下,最浅处水深约14米,等深线20米以上面积约8平方公里。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均为“石塘连礁”。.

新!!: 中沙群島和石塘连礁 · 查看更多 »

玉林号导弹护卫舰

“玉林”号导弹护卫舰(舷号569)简称“玉林”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六艘054A型导弹护卫舰,可单独或协同海军其他兵力攻击敌水面舰艇、潜艇,具有较强的远程警戒和防空作战能力。玉林舰由沪东造船厂开工建造,于2009年下水,2010年2月1日入列,现服役于南海舰队驱逐舰第二支队。玉林舰舰名取自广西省玉林市,其入列命名授旗仪式于2010年2月1日举行,原“玉林”舰于此前改名为“三亚”舰。.

新!!: 中沙群島和玉林号导弹护卫舰 · 查看更多 »

灿烂滑面蟹

灿烂滑面蟹(学名:Etisus splendidus)为扇蟹科滑面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夏威夷、马绍尔群岛、吉尔伯特群岛、红海、马达加斯加以及中国大陆的中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一般生活于珊瑚礁浅水中。.

新!!: 中沙群島和灿烂滑面蟹 · 查看更多 »

珊瑚岛

岛是海中的珊瑚虫遗骸堆筑的岛屿。一般分布在热带海洋中,一般与大陆的构造、岩性、地质演化历史没有关系,因此珊瑚岛和火山岛一起被统称为大洋岛。 世界著名的珊瑚群岛有:.

新!!: 中沙群島和珊瑚岛 · 查看更多 »

神狐暗沙

暗沙位于南中国海中沙群岛西北部,一统暗沙西北约46海里。整个暗沙全部在海面以下,最浅处水深约12米。19世纪曾用名“汕·厄士蒲勒特线”(St Esprit Shoal),郑资约编著的《南海诸岛地理志略》将其归属为西沙群岛。1983年公布名称为“神狐暗沙”,归属中沙群岛。.

新!!: 中沙群島和神狐暗沙 · 查看更多 »

管事滩

管事滩位于黄岩岛东北240公里,最浅处水深约420米,周围水深457.2~1828.8米。管事滩东北西南延伸约34海里,南达马尼拉海沟。西方文献一般称为“Stewart Bank”(“Stewart”原为人名,“Steward”才是“管家”、“干事”的意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82)国函字280号文《国务院关于南海诸岛地名命名、更名方案的复函》中的要求,管事滩的地名暂不公布,也不公开引用和对外提供。.

新!!: 中沙群島和管事滩 · 查看更多 »

绿短鳍鱼

绿短鳍鱼(学名:Aprion virescens)为笛鲷科短鳍鱼属的鱼类,俗名蓝笛鲷、绿笛鲷、绿短臂鱼。分布于印度洋塞舌尔群岛、毛里求斯至太平洋、夏威夷群岛和社会群岛、北自冲绳群岛、南至昆士兰、台湾岛以及中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常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沿岸水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塞舌尔。棲息深度可達180公尺,體長可達112公分,生活在水域寬闊的潟湖、臨海礁石,屬肉食性,以魚類、頭足類、甲殼類、浮游生物等為食,可作為食用魚、觀賞魚及遊釣魚,有雪卡魚毒的紀錄。.

新!!: 中沙群島和绿短鳍鱼 · 查看更多 »

美溪暗沙

美溪暗沙位于南中国海中沙群岛中沙大环礁南部边缘,西与布德暗沙相距约1.3海里,东北与安定连礁相距约15海里。整个连礁全部在海面以下,最浅处水深约16米,等深线20米以上面积约0.6平方公里。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均为“美溪暗沙”。.

新!!: 中沙群島和美溪暗沙 · 查看更多 »

美滨暗沙

美滨暗沙位于南中国海中沙群岛西北部,东与鲁班暗沙相距0.7海里,西与本固暗沙相距5.5海里。暗沙呈长方形,全部在海面以下,最浅处约14米,等深线20米以上面积约9平方公里。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均为“美滨暗沙”。.

新!!: 中沙群島和美滨暗沙 · 查看更多 »

群島列表

本表所列内容为世界各个主要群岛或岛屿群:.

新!!: 中沙群島和群島列表 · 查看更多 »

疙瘩银杏蟹

疙瘩银杏蟹(学名:Actaea nodulosa)为扇蟹科银杏蟹属的动物。分布于夏威夷、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红海以及中国大陆的中沙群岛等地,常见于海水。.

新!!: 中沙群島和疙瘩银杏蟹 · 查看更多 »

隐矶滩

滩位于南中国海中沙群岛中沙大环礁东北缘,西北与比微暗沙相距约10.5海里,西与石塘连礁相距约7海里。整个隐矶滩全部在海面以下,最浅处水深约18米,等深线20米以上面积约10平方公里。1935年公布名称为伊机立亚滩(Egeria Bank),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均为“隐矶滩”。.

新!!: 中沙群島和隐矶滩 · 查看更多 »

花鳍燕鳐

花鳍燕鳐(学名:Cypselurus poecilopterus)为飞鱼科燕鳐属的鱼类,又名斑鳍飞鱼。分布于太平洋、西到南海、东到夏威夷群岛、南到萨摩亚、北到日本以及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台湾等海域等。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New Britain。.

新!!: 中沙群島和花鳍燕鳐 · 查看更多 »

華人地區

華人地區是指以華人聚居為主的地方,狹義的僅指華人主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包括香港、澳門两个特别行政区)、中華民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汶莱部分地區、聖誕島,以上地方基本广泛使用中文,并且拥有华人社团及华文教育;廣義上也包括有些许華人居住及活動的地區,如泰國、印尼、越南、加拿大卑诗省列治文市(2011年华裔人口占49%)及各地的「唐人街」等。 由於馬來西亞和汶莱的社會重心仍以馬來人為主體,以國家來說不被納入華人地區。然而部分地方的城市华人人口較多,並且通用華語、粵語、閩語、客語及潮语等漢語方言,在这里依据城市群劃定為華人地區。.

新!!: 中沙群島和華人地區 · 查看更多 »

萬安灘

萬安灘(Wan-an Bank,或Vanguard Bank;越南称作Bồn trũng Nam Côn Sơn)為南沙群島(也是整個南海諸島)最西側的陸地淺灘,位於東經109°36′~109°57′,北緯7°28′~7°33′,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及越南以「自然延伸原則」作為主張大陸礁層及佔領南海島礁的法理基礎,宣稱此爭議地為其固有領土。目前由越南實際控制。.

新!!: 中沙群島和萬安灘 · 查看更多 »

行憲

行宪是「施行宪政」的简称。该词在汉语中使用往往指的是1947年《中華民國憲法》颁布后,在中国开始的一系列施行民主宪政的措施和行动。这个过程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孙中山所著之《建国大纲》。孙中山认为中国应沿着“军政→训政→宪政”道路实现三民主义。而施行宪政是中国民主化最后一步,也是中国国民党的奋斗目标和对国民的承诺。行宪开始之后,国民政府过渡为中华民国政府,国民革命军成为中华民国国军。 《中華民國憲法》生效於1947年12月25日,此后每年的这一天被中华民国政府定为行宪纪念日。.

新!!: 中沙群島和行憲 · 查看更多 »

领土

领土,亦稱疆域,是指主权国家所管辖的地区範圍,通常包括一个该国国界(邊境)内的陆地(即领陆)、內水(包括河流、湖泊、内海),以及它们的底床、底土和上空(领空),有时亦会包括领海。 領土與國家存亡有密切關係,因為領土是国家的一部份,形成國家的必要條件,國家行使主權的地域及顯示出國家獨有的主權的方式。.

新!!: 中沙群島和领土 · 查看更多 »

西门暗沙

西门暗沙位于南中国海中沙群岛西北部,东北与本固暗沙相距1.6海里,西南与华夏暗沙相距5.4海里。整个暗沙全部在海面以下,等深线20米以上面积约3平方公里。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均为“西门暗沙”。.

新!!: 中沙群島和西门暗沙 · 查看更多 »

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印歐語系國家又稱之為帕拉塞爾群島(Paracel Islands。“Paracel”一詞來自古代葡萄牙語的parcel或pracel,意为“礁”),越南称黄沙群岛(),是南中国海上的四大群岛之一,中國古稱万里石塘。 西沙群岛主体由永乐群岛和宣德群岛组成,海岸线总长518公里。2012年6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将西沙群岛划归海南省三沙市管辖,三沙市人民政府驻西沙群岛永兴岛。越南则将西沙群岛划归岘港市黄沙岛县管辖,中華民國政府將其置於高雄轄下,但均没有实际控制西沙群岛中的任何一个岛屿。 由于国共内战后国民政府败退至台湾,加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军力量薄弱,西沙群岛中的珊瑚岛自1956年起由南越控制,1974年1月17日越军又占领了甘泉岛和金银岛。1974年1月19日,中越西沙海战随即爆发,中国军队收回了珊瑚岛、甘泉岛、金银岛等三岛,南越军队被驱逐出整个西沙群岛。北越在統一越南前,曾經承認中國擁有西沙群島主權,但在統一越南後,對中國提出領土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於1997年开放西沙群岛旅游。.

新!!: 中沙群島和西沙群岛 · 查看更多 »

馬尼拉海溝

尼拉海溝(Manila Trench)是位在菲律賓西方南海的海溝,最深處約 5400 公尺。而南海的平均深度約 1500 公尺。馬尼拉海溝是中國中沙群島與菲律賓群島的自然地理分界。.

新!!: 中沙群島和馬尼拉海溝 · 查看更多 »

马科斯菲尔德沙洲

#重定向 中沙群島.

新!!: 中沙群島和马科斯菲尔德沙洲 · 查看更多 »

骆驼三角蛛蟹

骆驼三角蛛蟹(学名:Trigonothir camelus)为蜘蛛蟹科三角蟹属的动物。在中国大陆,分布于中沙群岛的黄岩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栖息于珊瑚礁浅水中。.

新!!: 中沙群島和骆驼三角蛛蟹 · 查看更多 »

鲁班

鲁班(),是春秋末叶著名工匠家,被后世尊为中国工匠师祖。据说鲁班出生於魯國的一個世代大家族——公輸族,由于他是鲁国人,又被称为鲁班或者鲁般,后来,鲁班此姓名被流传得最為广泛,成為通稱。鲁班生于約公元前507年(周敬王十三年),40年後隱居於歷山(今濟南市東南,又名千佛山),卒于公元前444年(周贞定王二十五年)以后。 由于在中國流传着许多他对建筑及木工等行业貢獻的传说,被认为是他设计的工具及建造法則,被沿用至今,是以鲁班被后世奉为工匠祖师,为中国上架行、中架行及下架行(合稱三行)工匠均敬奉的先師,戲班亦奉魯班為師。此外,魯班被神化,道他出生时群鶴雲集,滿室異香,乃是天上宿星投胎,傳說眾多,奉為神仙。因此鲁班又有鲁班仙师、公输先师、巧圣先师、鲁班爷、鲁班公、鲁班圣祖、魯班先師及鲁班祖师等称呼。在中国各地都建有鲁班殿或者是鲁班庙。.

新!!: 中沙群島和鲁班 · 查看更多 »

鲁班暗沙

鲁班暗沙位于南中国海中沙群岛西北部,西与美滨暗沙相距0.7海里,东与中北暗沙相距2.7海里。整个暗沙全部在海面以下,最浅处水深约14米,等深线20米以上面积约4平方公里。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均为“鲁班暗沙”。.

新!!: 中沙群島和鲁班暗沙 · 查看更多 »

貝氏銀眼鯛

貝氏銀眼鯛(学名:Polymixia berndti,又名短须须鳂)為輻鰭魚綱鬚鰃目鬚鰃科须鳂属的其中一種鱼类。.

新!!: 中沙群島和貝氏銀眼鯛 · 查看更多 »

麦克尔斯菲尔德浅滩

#重定向 中沙群島.

新!!: 中沙群島和麦克尔斯菲尔德浅滩 · 查看更多 »

黃尾美尾䲗

尾美尾䲗(学名:Calliurichthys luridus)为䲗科美尾䲗屬的鱼类。在中国,分布于中沙群岛等,多栖息于水深70至80米处。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南海中沙群岛。.

新!!: 中沙群島和黃尾美尾䲗 · 查看更多 »

黑緣絲鰭鸚鯛

黑緣絲鰭鸚鯛,又名黑緣絲隆頭魚、紅娘仔、柳冷仔、烏邊鸚哥,为隆頭魚科絲隆頭魚屬下的一个种,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台灣南部、呂宋島、中沙群島等海域,棲息深度6-40公尺,體長可達13公分,棲息在礁石底部海域,生活習性不明,可作為觀賞魚。.

新!!: 中沙群島和黑緣絲鰭鸚鯛 · 查看更多 »

黄岩岛

岩岛(又稱--、Scarborough Shoal, Scarborough Reef、Bajo de Masinloc, Kulumpol ng Panatag, Karburo),是南海中沙群岛的一個環礁。该岛距離中沙环礁约160海里、距西沙群岛约340海里、海南岛约500海里、距菲律宾苏比克港约100海里。为海盆中的海山上覆珊瑚礁而成,是中沙群岛漲潮時唯一露出水面的岛礁,鄰近马尼拉海沟。 中華人民共和國、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越南、中華民國都宣稱對黃岩島擁有主權,但以中國和菲律賓之間的爭議為主,目前黃岩島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實際控制,行政属海南省三沙市管轄,中沙群島鎮政府所在地,目前未有人員駐守。.

新!!: 中沙群島和黄岩岛 · 查看更多 »

黄岩岛主权问题

黃岩島主權問題(黃岩島在菲律宾又名斯卡伯勒浅滩,Scarborough Shoal)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和菲律賓就黄岩岛之主權歸屬而產生的一連串主權問題和衝突。各方皆主張對該地擁有主權,屬於南中國海領土爭端一部分。 目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控制。.

新!!: 中沙群島和黄岩岛主权问题 · 查看更多 »

臺灣地區郵遞區號一覽表

臺灣地區郵遞區號一覽表之主要目的在於協助郵政人員方便信件分類、加快傳遞的效率,其所列郵遞區號適用於中華民國臺灣地區。本表與郵遞區號制度於1970年3月20日由中華民國交通部郵政總局(今中華郵政)公布實行。 本表幾經修訂,起初是郵政總局於1969年的第5期4年經濟計畫中所提出的郵件處理機械化方案,其主張將信封規格標準化及推行3位數郵遞區號。當時為了配合行政區及吻合運輸路線,於是將全臺灣由北至南劃分為9區,以轉口局為中心由西向東順時針方向編號。這套制度雖然便於郵政人員記憶及加快郵件分類速度,卻因代碼必須寫得端正合乎標準才能被購自日本的第一代郵件自動處理系統所辨識,致使分類作業多半仍交由人工處理。後來郵件量伴隨臺灣經濟成長與日俱增,郵政人員難以單靠人力有效解決郵件分類與投遞,所以1985年7月1日改實施5位數郵遞區號,在原先3碼郵遞區號後加上2碼投遞段編號,讓郵件透過機器分類到投遞段以節省二次分類的人力及時間,並結合地址將郵遞區號改書於鄉、鎮、市、區之後,街路名稱之前。但過多代碼不容易記憶,以及使用直式信封必須轉為橫向才能書寫郵遞區號等做法都未能提高民眾的書寫意願。於是又在1991年2月1日改為現行的3加2位數郵遞區號,並在信封的右上及左下方設置書寫欄。.

新!!: 中沙群島和臺灣地區郵遞區號一覽表 · 查看更多 »

长吻裸颊鲷

长吻裸颊鲷(学名:Lethrinus miniatus)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龍占魚科裸颊鲷属的鱼类,俗名长吻龙占。分布于非洲东岸至太平洋中部诸岛、台湾岛以及西沙群岛、中沙群岛、海南岛等,棲息深度5-30公尺,體長可達90公分,棲息在沙石底質海域,屬肉食性,以魚類、甲殼類、軟體動物、棘皮動物等為食,可作為食用魚,有雪卡魚毒的報告。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南太平洋。.

新!!: 中沙群島和长吻裸颊鲷 · 查看更多 »

控湃暗沙

控湃暗沙位于南中国海中沙群岛中沙大环礁西部边缘,东北与华夏暗沙相距约6.4海里,南与涛静暗沙相距约4.8海里。整个暗沙全部在海面以下,最浅处水深约12米,等深线20米以上面积约1.5平方公里。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均为“控湃暗沙”。.

新!!: 中沙群島和控湃暗沙 · 查看更多 »

果淀暗沙

果淀暗沙位于南中国海中沙群岛中沙大环礁西南部边缘,东南与排波暗沙相距约3.5海里,西北与排洪滩相距约4.3海里。整个暗沙全部在海面以下,最浅处水深约18米,等深线20米以上面积约3平方公里。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均为“果淀暗沙”。.

新!!: 中沙群島和果淀暗沙 · 查看更多 »

排波暗沙

排波暗沙位于南中国海中沙群岛中沙大环礁西南缘,西北与果淀暗沙相距约3.5海里,东南与波洑暗沙相距约7.5海里。整个暗沙全部在海面以下,最浅处水深约14米,等深线20米以上面积约4平方公里。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均为“排波暗沙”。.

新!!: 中沙群島和排波暗沙 · 查看更多 »

排洪滩

排洪滩位于南中国海中沙群岛中沙大环礁西南部边缘,东北与涛静暗沙相距约9.7海里,东南与果淀暗沙相距约4.3海里。整个暗沙全部在海面以下,最浅处水深约16米,等深线20米以上面积约10平方公里。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均为“排洪滩”。.

新!!: 中沙群島和排洪滩 · 查看更多 »

武勇暗沙

武勇暗沙位于南中国海中沙群岛中沙大环礁东部边缘,北与石塘连礁相距约6海里,西南与济猛暗沙相距约10.5海里。整个暗沙全部在海面以下,最浅处水深约18米,等深线20米以上面积约10平方公里。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均为“武勇暗沙”。.

新!!: 中沙群島和武勇暗沙 · 查看更多 »

比微暗沙

比微暗沙位于南中国海中沙群岛中沙大环礁东北边缘,西南与中北暗沙相距约6海里,东南与隐矶滩相距约10海里。整个暗沙全部在海面以下,最浅处水深约11米,等深线20米以上面积约40平方公里,为中沙群岛面积最大的暗沙。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均为“比微暗沙”。.

新!!: 中沙群島和比微暗沙 · 查看更多 »

永兴岛

永兴岛(Yongxing Island / Woody Island)是中國的西沙群岛之宣德群岛的岛屿,是西沙群島面積最大的島嶼,同時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省三沙市人民政府驻地。越南政府聲稱對該島擁有主權,並稱之為“富林島”。.

新!!: 中沙群島和永兴岛 · 查看更多 »

波洑暗沙

波洑暗沙位于南中国海中沙群岛中沙大环礁西南缘,东与布德暗沙相距约8海里,西北与排波暗沙相距约7.5海里。整个暗沙全部在海面以下,最浅处水深约14米,等深线20米以上面积约9平方公里。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均为“波洑暗沙”。.

新!!: 中沙群島和波洑暗沙 · 查看更多 »

涛静暗沙

涛静暗沙位于南中国海中沙群岛中沙大环礁西部边缘,西南与排洪滩相距约9.7海里,北与控湃暗沙相距约4.8海里。整个暗沙全部在海面以下,最浅处水深约18米,等深线20米以上面积约3.5平方公里。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均为“涛静暗沙”。.

新!!: 中沙群島和涛静暗沙 · 查看更多 »

滑面蟹

滑面蟹(学名:Etisus utilis)为扇蟹科滑面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新喀里多尼亚、加罗林岛、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越南、尼科巴、马达加斯加以及中国大陆的中沙群岛等地,常栖息于海水。.

新!!: 中沙群島和滑面蟹 · 查看更多 »

漢字文化圈

漢字文化圈(Sinosphere)有時稱為東亚文化圈、儒家文化圈、中華文化圈,是指歷史上受中國及中華文化(或漢文化)影響、過去或現在共同使用漢字、文言文作為書面語之文化圈。日-zh-hans:朝;zh-hant:韓-越大多不使用漢語雅言作為口頭語言交流媒介,故漢字文化圈範圍大於漢語圈(Sinophone)。 涵蓋國家包括中國以及歷史上曾受中國皇帝冊封或曾向中國王朝朝貢之周邊國家或民族。這些地域在古代主要是農耕民族,存在冊封體制,從中國歷代王朝引進國家制度、政治思想、中華法系,並發展出相似之文化和價值觀,但與中國保持著相對政治獨立。漢字文化圈所覆蓋地域與現代劃分之東洋地區很大程度重合,包括了中國大陸、澳門、香港、臺灣等漢語地區,古代的越南(京族)、朝鮮半島(朝鮮族)、日本列島(大和族)、琉球群島(琉球族)等。日本歷史學者西嶋定生提出之「東亜(東洋)世界論(冊封體制論)」,形成了歷史學上之「文化圈」概念模型。 漢字誕生地中國以及周邊的越南、朝鮮半島、日本、蒙古等地,歷史上完全使用漢字或與本國固有文字混合使用,古代官方及知識分子多使用文言文(日本、越南和--稱為“漢文”)作為書面語言,但漢字文化圈並不使用漢語雅言作為口頭媒體。另外,有些遊牧民族如蒙古族、藏族,雖然位於漢字文化圈地區內,但不使用漢字。在現代-zh-hans:朝鲜;zh-hant:韓-語、越南語和日本語中,六成以上詞彙都是由古漢語派生出之漢字詞所組成。另外日本假名和越南喃字皆是從漢字衍生之文字,朝鮮半島諺文雖為自創文字但亦能跟日文假名一樣和漢字一同混合使用。東洋世界各國歷史上都曾經使用過漢字。聯合國成立後,中文為聯合國六種正式語言之一。.

新!!: 中沙群島和漢字文化圈 · 查看更多 »

漫步暗沙

漫步暗沙位于南中国海中沙群岛中沙大环礁浅湖内中部,东与南扉暗沙相距约8.1海里,西南与乐西暗沙相距约3.8海里。整个暗沙全部在海面以下,最浅处水深约9米,等深线20米以上面积约2平方公里,是整个中沙群岛中最浅的暗沙。1935年公布的名称为“散步滩”,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均为“漫步暗沙”。 2012年,中国三沙市中沙群岛漫步暗沙渔业资源增殖科研基地项目建立。.

新!!: 中沙群島和漫步暗沙 · 查看更多 »

本固暗沙

本固暗沙位于南中国海中沙群岛西北缘,西南与西门暗沙相距1.6海里,东北与美滨暗沙相距5.5海里。整个暗沙全部在海面以下,最浅处约12米,等深线20米以上面积约7平方公里。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均为“本固暗沙”。.

新!!: 中沙群島和本固暗沙 · 查看更多 »

指掌暗沙

指掌暗沙位于南中国海中沙群岛中沙大环礁浅湖内东部,东与石塘连礁相距约5.3海里,南与南扉暗沙相距约3.5海里。整个暗沙全部在海面以下,最浅处水深约15米,等深线20米以上面积约3平方公里。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均为“指掌暗沙”。.

新!!: 中沙群島和指掌暗沙 · 查看更多 »

济猛暗沙

济猛暗沙位于南中国海中沙群岛中沙大环礁东南缘,西南与海鸠暗沙相距约13海里,东北与武勇暗沙相距约10.5海里。整个暗沙全部在海面以下,最浅处水深约16米,等深线20米以上面积约2平方公里。1935年公布名称为利锚司滩(Learmouth Shoal),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均为“济猛暗沙”。.

新!!: 中沙群島和济猛暗沙 · 查看更多 »

海南省

海南省,简称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海南省位於中國的最南端,包括海南島、中沙、西沙、南沙群島及其周圍的海域,全省陸地總面積3.54萬平方公里(其中海南島陸地面積3.39萬平方公里,面積與台灣島相近35,882.6258 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200萬平方公里,是中国海洋面积最大、陆地面积最小的省,也是中国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以及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其常住人口867.15万人,省会为海口市。.

新!!: 中沙群島和海南省 · 查看更多 »

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

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简称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西沙办事处或西沙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省人民政府曾经存在的派出机构,负责行使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及其边临海域的主权与管辖权。1959年成立,1988年改为此名;2012年6月撤销,管辖区域建立地级三沙市。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为正县处级编制,办事处驻西沙群岛上的永兴岛虚拟镇。 中国共产党海南省委员会的派出机构称作中国共产党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工作委员会(简称西南中沙工委或西沙工委)。 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驻海口办事处设在海南省海口市泰华路9号,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驻文昌办事处设在海南省文昌市清澜路。.

新!!: 中沙群島和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 · 查看更多 »

海南特別行政區

海南特別行政區,簡稱為「瓊」,是中華民國在海南島和南海諸島全境設置的特別行政區,其管轄範圍與當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海南省大致相同。.

新!!: 中沙群島和海南特別行政區 · 查看更多 »

海南歷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省的主要组成部份是海南岛,又称琼州,陸地面积3.39万平方公里,與歐洲的比利時相若。海南島的海域面積約200萬平方公里,属大陆岛,与雷州半岛隔海相望。除了海南岛外,西沙,中沙,南沙等群岛也属于海南省。 海南省于1988年建省,同时成立海南经济特区,它是中国第23个省和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人口將近800万。.

新!!: 中沙群島和海南歷史 · 查看更多 »

海鸠暗沙

海鸠暗沙位于南中国海中沙群岛中沙大环礁南部边缘,西与安定连礁相距约2.4海里,东北与济猛暗沙相距约13海里。整个暗沙全部在海面以下,最浅处水深约18米,等深线20米以上面积约5平方公里。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均为“海鸠暗沙”。.

新!!: 中沙群島和海鸠暗沙 · 查看更多 »

新闻联播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是中国气象局及中央气象台制作、中国中央电视台首播的一档天气服务节目,由于首播时间在央视《新闻联播》之后,故又被称为“新闻联播天气预报”或“联播天气预报”。1980年7月7日开播,当时作为《新闻联播》的一个环节,之后分离出来称为独立节目。.

新!!: 中沙群島和新闻联播天气预报 · 查看更多 »

更路簿

《更路簿》是中國的海南漁民在開發和經營西、南、中沙群島的過程中,用海南方言字寫成,利用文字和地圖的方式描繪出的航海手冊。其最早出現在元代,盛行于明末、清代和民國時期,記錄了南海海域的100多處地名和重要的海洋資訊。中國學者目前宣成發現的《更路簿》有10餘個版本的抄本,共命名南海島礁136個。 《更路簿》中记述着岛礁的地貌和海况,不但对岛礁的形态作「圈」、「筐」、「门」、「孔」、「峙」、「线」、「塘」等区分,还对海浪、潮汐、风向、风暴等气象气候和水文情况作述说,并记录有观察海上风云和出行渔船的知识。 中國官方認為,南海諸島礁的命名是印證中國對於南海主權的鐵證。在《更路簿》中,漁民給南海中136個島礁起了「乳名」,其中東沙群島1個,西沙群島38個,南沙群島97個。除了以漁家口述形式流傳外,更以書面形式記載於《更路簿》的手抄本中。漁民的命名全是海南方言稱謂,鄉土味道濃厚。.

新!!: 中沙群島和更路簿 · 查看更多 »

1947年中国

没有描述。

新!!: 中沙群島和1947年中国 · 查看更多 »

1972年太平洋颱風季

1972年太平洋颱風季泛指在1972年全年內的任何時間,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水域,以及南中國海所產生的熱帶氣旋。雖然有關方面並沒有設下本颱風季的指定期限,但大部份於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通常都會於五月至十二月期間形成。本季第一個被命名的風暴Kit 則在1月5日被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升為熱帶風暴。 本條目的範圍僅侷限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及南海的水域。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東的太平洋水域產生的風暴則被稱為颶風,並被列入1972年太平洋颶風季。在西太平洋產生的熱帶風暴是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命名,國際編號為72xx。而凡進入或產生於菲律賓風暴責任範圍以內的熱帶低氣壓,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PAGASA)都會為它們訂立一個菲律賓名稱,作當地警報用途;因此同一個風暴有時候會有兩個不同的名稱。 以下各熱帶氣旋資訊以熱帶氣旋存在期間的最強形態為準。.

新!!: 中沙群島和1972年太平洋颱風季 · 查看更多 »

2012年6月中國

没有描述。

新!!: 中沙群島和2012年6月中國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中沙中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