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中型機槍

指数 中型機槍

中型機槍(medium machine gun,簡稱MMG)是一個近代槍械用語,泛指發射全威力步枪彈(例如7.62×51 NATO及7.62×54R)、彈鏈供彈、具全自動火力的機槍。中型機槍一般具有可拆式重槍管、氣冷(少數為水冷)、兩腳架,可由一至兩名步兵直接攜行及操作,通常裝備連、營級單位,普遍重約15至40磅,火力、尺寸和重量界乎於輕機槍與重機槍之間。与之相对的发射专用大口径机枪弹的自动火器称为狭义的重机枪或大口径机枪。 中型機槍比相同口徑的選射步槍具有更佳的持續火力和穩定性,比重機槍靈活,可通用於兩腳架、三腳架及機槍座上。 由於戰場需求的轉變,中型機槍漸漸被更為輕巧的通用機槍(GPMG)取代。.

35 关系: 加平戰鬥大宇K12通用機槍住友62式7.62毫米機槍住友74式7.62毫米車載機槍彈鏈CS/LM1型通用机枪CS/LM4型通用机枪維克斯.50重機槍維克斯機槍白朗寧M1917重機槍白朗寧M1919中型機槍聖艾蒂安M1907中型機槍貝莎機槍輕量化中型機槍轻机枪重机枪通用機槍FN MAG通用機槍FN Minimi 7.62通用機槍Ksp 58通用機槍L7通用機槍M240通用機槍M249班用自動武器M3李戰車M60通用機槍Mk 48輕量化機槍SG-43中型機槍ShKAS機槍SKS半自動步槍SS-77通用機槍T20中型戰車XM174自動榴彈發射器枪械机枪67式通用机枪

加平戰鬥

加平战斗是在朝鲜战争中,于1951年4月22至25日期间,在聯合國軍——主要是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所属——和中国人民志愿军之间发生的冲突。战斗发生在志愿军向汉城发动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即志愿军第五次战役期间,受命封闭通往韩国首都汉城(现首尔)南方的关键路线。负责山谷防守的两个前进营——和第二营——在山谷迅速布防。数千名南韩士兵开始通过山谷撤回,中国部队借助黑暗的掩护渗透到旅部,对504山头的澳大利亚军实行了夜袭,战斗持续到第二天。 虽然寡不敌众,英联邦步兵第27旅仍然坚守阵地,直到澳大利亚部队撤回到27旅背后,双方均有惨重损失。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之后将攻势转移到加拿大軍负责防守的677山头,但一夜激烈战斗也无法攻下。战斗使得中国的气焰受挫,而澳軍和加拿大軍在加平的协防成功阻止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对聯合國軍中部战线和最终目标汉城的突破。受到中国人民志愿军首当其冲攻击的两个营在防御战中阻止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一整个师。第二天,中国人民志愿军撤回在山谷重新整合。现在这场战斗被认为是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军队在朝鲜战争中最著名的的战斗之一。.

新!!: 中型機槍和加平戰鬥 · 查看更多 »

大宇K12通用機槍

K12通用機槍(定型前稱:XK12)是一挺由南韓S&T Motiv大宇集团(前稱:大宇精密工業)設計和生產的通用機槍,用以取代大韓民國國軍以內裝備的舊型M60通用機槍,發射7.62×51毫米北约口徑步枪子彈。 2009年,K12的原型(XK12)在首爾ADEX國際航空航天與防務展期間,首度向公眾展示。.

新!!: 中型機槍和大宇K12通用機槍 · 查看更多 »

住友62式7.62毫米機槍

是一挺由日本日特金屬工業槍械工學設計師河村正彌博士於1954年至1962年間研製,並且由住友重機械工業生產的一種彈鏈供彈及氣動式操作的輕重兩用中型通用機槍,並且被陸上自衞隊作為步兵(日本稱為普通科)部隊制式武器,發射7.62×51毫米北约口徑步枪子彈。在日本以外的文獻中標記為“NTK-62”或“Type62 GPMG”。 雖然同樣由住友重機械工業獲授權下生產的FN Minimi轻机枪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它在陸上自衛隊之中的地位,該武器仍然扮演著支援作用的角色,因為它仍然被用作在各種裝甲戰鬥車輛,包括坦克和装甲运兵车的同軸武器,以及作為一挺中型支援機槍。 就像大多數現代的日本製造的槍支,它倆由於受到日本国宪法的限制而從來沒有出口。.

新!!: 中型機槍和住友62式7.62毫米機槍 · 查看更多 »

住友74式7.62毫米車載機槍

是一挺由日本日特金屬工業槍械工學設計師河村正彌博士研製,並且由住友重機械工業生產的一種彈鏈供彈及氣動式操作的車載中型机枪,為住友62式7.62毫米機槍的裝甲戰鬥車輛固定衍生型,並且被陸上自衞隊作為装甲兵(日本稱為機甲科)部隊制式武器,發射7.62×51毫米北约口徑步枪子彈。 作為62式7.62毫米機槍的衍生型,74式車載機槍為了能夠搭載於各種载具以上使用,還將總重量倍翻增加。其中1型還可安裝於三腳架以上,作為固地機槍單獨操作。目前74式車載機槍安裝在陸上自衛隊部隊的坦克與各式裝甲車,以及海上自衛隊的直升機以上。 就像大多數現代的日本製造的槍支,它倆由於受到日本国宪法的限制而從不出口。.

新!!: 中型機槍和住友74式7.62毫米車載機槍 · 查看更多 »

彈鏈

彈鏈(belt)是把大量子彈以串聯方式連著的彈藥,主要提供給全自動發射機槍或機砲,以達到持續火力的效果。.

新!!: 中型機槍和彈鏈 · 查看更多 »

CS/LM1型通用机枪

CS/LM1型通用机枪(前稱:CQ 7.62毫米通用機槍;“CQ”为源自「长庆」的拼音(Cháng Qìnɡ)首字母)是一挺由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长庆机器厂(国营第216厂)制造、由可散式彈鏈供弹及氣動式操作的全自動氣冷式中型通用機槍,是FN MAG(,意為:通用機槍)的仿製型,发射7.62×51毫米北约口徑步枪子彈。.

新!!: 中型機槍和CS/LM1型通用机枪 · 查看更多 »

CS/LM4型通用机枪

CS/LM4型通用机枪(前稱:CF06;“CF”为源自「长风」的拼音(Cháng Fēng)首字母)是一挺由中国四川省重庆市长风机械厂制造、由可散式彈鏈供弹及氣動式操作的全自動氣冷式中型通用機槍,是80式通用機槍(中國彷制的PKM通用機槍)的7.62×51毫米北约口徑版本。.

新!!: 中型機槍和CS/LM4型通用机枪 · 查看更多 »

維克斯.50重機槍

維克斯.50重機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間英國軍隊所使用的重機槍兼高射機槍,是英軍維克斯(7.7毫米)口徑中型機槍的放大至口徑較大.50英寸(12.7毫米)子彈版本。它可被發現安裝在坦克與其他戰鬥車輛以上使用,但更常用作英國皇家海軍和盟軍船隻的近距離防空武器,並通常是將四挺機槍安裝在一起。維克斯發射英式12.7×81毫米(.50維克斯)口徑彈藥,而非更廣為人知的美式(及現代北約制式)12.7×99毫米(.50 BMG)。.

新!!: 中型機槍和維克斯.50重機槍 · 查看更多 »

維克斯機槍

維克斯機槍(Vickers),是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軍隊所使用的中型機槍。基於維克斯機槍優異的設計,使它成為世界上著名的戰爭武器之一。.

新!!: 中型機槍和維克斯機槍 · 查看更多 »

白朗寧M1917重機槍

M1917重機槍是由約翰·白朗寧設計,美军在一战,二战及韩战中采用的重机枪,并有限延伸至越战,同时它也被其他国家使用。这是一种班组操作,弹链供弹的水冷重机枪,与同时期的M1919风冷中型机枪共同服役。该型机枪以营为单位配发同时也经常装备于各种载具之上。机枪有两种主要版本:服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M1917型以及在此后服役的M1917A1型。前者的射速为每分钟450发,而后者的射速最高可达到每分钟600发。.

新!!: 中型機槍和白朗寧M1917重機槍 · 查看更多 »

白朗寧M1919中型機槍

白朗寧M1919(M1919 Browning machine gun),俗稱(Browning Machine Gun,30 Cal),是由約翰·白朗寧在一戰後設計的機槍,主要是把水冷式M1917改為風冷式,採用.30-06 Springfield 步槍彈藥,被美國等多個國家用於中型機槍、同軸武器及航空機槍等用途。此機槍在二戰及朝鮮戰爭中被廣泛使用,當時已推出至M1919A4,同時美國人也把M1919A4加上兩腳架、提把和槍托變成M1919A6輕機槍,但和其他機槍相比仍然顯得笨重,因為槍身不計彈鏈已重達14.7公斤,故在1950年代後期被M60通用機槍取代。在部分北約成員國及其他國家中則服役至六、七十年代,甚至在某程度上仍在使用。.

新!!: 中型機槍和白朗寧M1919中型機槍 · 查看更多 »

聖艾蒂安M1907中型機槍

聖艾蒂安M1907(St.)是法國軍隊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所裝備的一種中型機槍。.

新!!: 中型機槍和聖艾蒂安M1907中型機槍 · 查看更多 »

貝莎機槍

貝莎機槍(Machine Gun, BESA)是英國在二戰初期以捷克斯洛伐克的ZB Vz.37(又名ZB-53)授權改進而成的中型機槍,由英國伯明翰輕兵器公司(Birmingham Small Arms Company,BSA)生產,因此以其名字縮寫而命名。 貝莎機槍原意是為了取代維克斯機槍,但由於戰場對機槍的需求很大,維克斯機槍一直服役至1960年代。.

新!!: 中型機槍和貝莎機槍 · 查看更多 »

輕量化中型機槍

輕量化中型機槍(,縮寫:LWMMG)是一挺由美国通用動力公司研制的原型通用機槍。它的設計目的是填補在7.62×51毫米和12.7×99毫米(.50 BMG)兩種口徑的機槍之間的空白。發射(8.59×63.5毫米)步枪子彈。.

新!!: 中型機槍和輕量化中型機槍 · 查看更多 »

轻机枪

輕機槍(Light machine gun,簡稱LMG)是相較於通用機槍輕型的一種机枪,可以由一個士兵所操作使用,由於輕機槍一般裝備到步兵分隊或步兵班,有些國家軍隊定位為班用機槍。.

新!!: 中型機槍和轻机枪 · 查看更多 »

重机枪

重机枪是机枪的两个分类中较大型号那类的统称(相对于轻机枪)。这个词原本是指那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射枪弹(.30和7.62毫米),拥有紧密的支架结构以及拥有水冷设备的重型支撑型防御武器。但是此类武器由于过于笨重,难以移动而最终被弃。那段时间,“重”在“重机枪”中的意思并不是枪管口径(10毫米以下口径的比比皆是)而是其连续发射枪弹的能力,通常定义为三脚架、水冷式、弹鏈供弹。这类武器中最好的例子是由美国人马克沁发明的马克沁机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三个独立的敌对国家使用的机枪都是马克沁机枪的变种(德国的MG08重机枪,英国的维克斯机枪和俄国的M1910重机枪)。 现代定义的重机枪(.50或12.7毫米)的始祖是由约翰·摩西·勃朗宁制造的M2勃朗宁机枪,这类机枪在破坏力和移动能力上相对于老式重机枪有了提高,并且被装备在车辆载具,飞机,建筑物和轻型工事内。在这里,“重机枪”中的“重”字是来体现重机枪的威力和控制范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在车辆载具,飞机和防御工事中广泛使用M2机枪。同样的,苏联也在广泛使用DShK重机枪。德军的MG34及MG42兩款機槍大规模的出现在欧洲战场,虽然他对步兵的攻击十分有效,但其缺乏像M2那样的反工事和反车辆的能力,这个弱点也在D日攻击以后的战役中体现了出来。现在,M2重型机枪是美军现役中服役时间最长的武器,并且该型机枪还在世界各国的军队中使用。目前,口径小于12毫米一般被认为是中型机枪,而那些等于或大于20毫米一般被称为机炮,而不是重机枪。.

新!!: 中型機槍和重机枪 · 查看更多 »

通用機槍

通用機槍(英文:general purpose machine gun-GPMG),也叫轻重两用机枪,是一種多用途的機槍,可執行輕機槍及中型機槍的任務,輕型設定時可由單人攜帶。近代的通用機槍採用氣泠設計,發射7.62×51 NATO或7.62×54R中口徑全威力彈藥,附有兩腳架亦可裝在三腳架上或車輛上。.

新!!: 中型機槍和通用機槍 · 查看更多 »

FN MAG通用機槍

FN MAG(,意為:通用機槍;經常被稱為FN MAG-58)是一挺由比利时國營赫斯塔爾(,簡稱:FN)槍械設計師歐內斯特·費爾菲(Ernest Vervier)於1950年代初期研製及同年代後期生產的一種彈鏈供彈及氣動式操作的輕重兩用中型通用機槍,發射7.62×51毫米北约口徑步枪子彈。 它已經被超過80個國家和地區所採用,其中包括比利時、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瑞典;而且有多個國家在取得特許生產證以後合法生產,如阿根廷、埃及、印度、新加坡和英国。Hogg, Ian (2002).

新!!: 中型機槍和FN MAG通用機槍 · 查看更多 »

FN Minimi 7.62通用機槍

FN Minimi 7.62(又稱:FN Maximi)是一挺由比利时國營赫斯塔爾(,簡稱:FN)研製及生產的輕型可散式彈鏈供彈的通用機槍,是FN Minimi輕機槍的7.62×51毫米北约口徑版本。.

新!!: 中型機槍和FN Minimi 7.62通用機槍 · 查看更多 »

Ksp 58通用機槍

Ksp 58(瑞典語:Kulspruta 58;解作「58式機槍」)是由瑞典佛倫內德飛比斯福肯-卡爾古斯塔夫公司()特許生產的FN MAG(,意為:通用機槍)槍族的官方編號,為一挺可散式彈鏈供彈及氣動式操作的全自動氣冷式中型通用機槍,先後發射和7.62×51毫米北约口徑兩種步枪子彈。.

新!!: 中型機槍和Ksp 58通用機槍 · 查看更多 »

L7通用機槍

L7是英國軍隊對FN MAG(,意為:通用機槍)槍族的官方編號,一挺可散式彈鏈供彈及氣動式操作的中型通用機槍,發射7.62×51毫米北约口徑步枪子彈。.

新!!: 中型機槍和L7通用機槍 · 查看更多 »

M240通用機槍

M240,正式名稱為M240 7.62毫米通用機槍()是美國軍隊對FN MAG(,意為:通用機槍)槍族的官方編號,一挺可散式彈鏈供彈及氣動式操作的中型通用機槍,發射7.62×51毫米北约口徑步枪子彈。 M240從1980年代中期開始在美國軍隊所使用。它被廣泛地給步兵,以及地面車輛、船舶和飛機所使用。儘管並不是現役而言最輕的中型通用機槍,它卻以高度重視其堅實及可靠性,並且也可以在北約成員國之間的標準化之中被視為是一個主要的優勢。 其所有的衍生型都是以可散式彈鏈作為其供彈方式,並且能夠發射各個種類的7.62毫米北約口徑彈藥。一些M240的衍生型更可以使用不可散式彈鏈作為其供彈方式,只是需要更換幾個很容易就抽換的零件就可。不同版本之間會因為受到一些可互換性的零件的限制以致不同版本之間的重量和一些功能都有顯著的差異。最初美軍使用的M240在比利时生產。目前的M240系列則是由國營赫斯塔爾(,簡稱:FN)在美国的全資分公司國營赫斯塔爾生产有限公司()在南卡罗来纳州哥倫比亞市所生產。 M240B和M240G(參見衍生型章節)通常是以其內置的兩腳架、、車輛台座裝載或是遙控武器站的方式協助射擊。關於三腳架的使用, 美國陸軍主要使用,而美國海軍陸戰隊使用M2三腳架的稍微更新型M122三腳架。.

新!!: 中型機槍和M240通用機槍 · 查看更多 »

M249班用自動武器

M249班用自動武器(M249 squad automatic weapon,簡稱M249、SAW或M249 SAW),美國軍方正式名稱為「Squad Automatic Weapon, 5.56mm, M249」。M249是美軍以比利時Fabrique Nationale(FN)制造的FN Minimi轻机枪的改良版本,在1984年正式成為美軍三軍制式班用機槍,亦是步兵班中最具持久連射火力的武器。 M249採用氣動、氣冷原理,槍管可快速更換令機槍手在槍管故障或過熱時無須浪費時間修理,護木下前方裝有摺疊式兩腳架以利於部署定點火力支援,亦可對應固定式三腳架及車用射架,M249對應彈鏈及STANAG彈匣供彈,機槍手在缺乏彈藥等緊急情況時可向其他裝備M16或M4的士兵借用彈匣來射擊,但以彈匣供彈時會因彈匣彈簧彈力太大而射速過高及可能出現故障。 在1991年海灣戰爭開始,每次美軍的軍事行動及戰爭皆可見到M249的蹤影,雖然有不少報告指出M249被沙或泥阻塞運作,但大部份士兵都對其作戰表現滿意,而隨着服役年期及重量問題,美国海军陆战队(USMC)研究一種介乎突击步枪與輕機槍之間的全自動武器計劃,名為步兵自動步槍(infantry automatic rifle,IAR)計劃,並在該計劃之中選擇了HK M27步兵自動步槍作為一部分M249的替代品。.

新!!: 中型機槍和M249班用自動武器 · 查看更多 »

M3李戰車

M3中戰車是美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的一款戰車。在英國服役時,原裝採用帶車長指揮圓頂砲塔的M3戰車,被英軍稱作「李將軍式」(簡稱李式,M3 Lee),源自南軍將軍—羅伯特·李。英軍早期採購的是拆除指揮圓頂并採用新炮塔的「格蘭特將軍式」(簡稱格蘭特式,M3 Grant),源自北軍中的著名將領—尤利塞斯·S·格兰特。注意美軍只稱其為M3中戰車,沒有使用“李”或“格蘭特”的稱號。.

新!!: 中型機槍和M3李戰車 · 查看更多 »

M60通用機槍

M60通用機槍(United States Machine Gun, Caliber 7.62 mm, M60)是美國制的7.62×51毫米NATO口徑通用機槍。 M60通用機槍是美軍在越南戰場中的制式機槍,作為支援及火力壓制武器,為各西方國家的機槍發展史奠定了基礎。由於火力持久而頗受美軍士兵愛戴,獲多國軍隊採用,甚至在越南戰爭的UH-1直昇機機身圖騰上也有M60機槍的蹤影。但隨著多種相同功用機槍的出現及輕兵器小口俓化,M60的設計已顯得過時,除部份特種部隊外,美軍以M240作取代,而M60B/C/D車載型及航空機槍則仍舊使用。.

新!!: 中型機槍和M60通用機槍 · 查看更多 »

Mk 48輕量化機槍

Mk 48是一挺輕型可散式彈鏈供彈的通用機槍,利用M13彈鏈發射火力強大的7.62×51毫米北约口徑步枪子彈。 它是由總部設在美国,國營赫斯塔爾(,簡稱:FN)旗下的一個部門,FN生產公司所生產的。Mk 48是與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簡稱:USSOCOM,轄下部隊包括DEVGRU、Delta Force和綠色貝雷帽等特種部隊)聯手開發的,並且在美国特种部队司令部採用了這件武器後開始發配至旗下的特種作戰部隊。.

新!!: 中型機槍和Mk 48輕量化機槍 · 查看更多 »

SG-43中型機槍

SG-43中型機槍(СГ-43)是蘇聯於二戰時裝備的一種7.62×54毫米R口徑中型機槍,於1943年取代馬克沁M1910重機槍成為主要配備之一,在1960年代被PK通用機槍取代。SG-43亦是 朝鲜战争中的朝鲜人民军、中國人民志願軍及越戰的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游擊隊的裝備之一。 SG-43主要安裝在三腳架、輪式射架或車輛上。SG-43有多種衍生型,如SGMB和坦克上的SGMT,在二戰後期推出了改進型SGM(СГМ),戰後SG-43/SGM更大量出口,中國亦有進行仿制,仿制的SG-43称53式重機槍,仿制的SGM称57式重機槍。.

新!!: 中型機槍和SG-43中型機槍 · 查看更多 »

ShKAS機槍

ShKAS機槍(俄文:ШКАС)是在1930年代由蘇聯研製的一種空用機槍,口徑是7.62毫米,可被分成作為機翼和機頭的固定型(有射擊同步器)以及由機槍手操作的活動型,但由於此種口徑發射的子彈對有裝甲保護的戰鬥機和轟炸機的破壞力不足,故在德蘇戰爭後已被更大口徑的機槍和機炮取代。.

新!!: 中型機槍和ShKAS機槍 · 查看更多 »

SKS半自動步槍

SKS半自動步槍是由蘇聯槍械設計師谢尔盖·西蒙諾夫(Сергей Гаврилович Симонов)在1945年設計的半自動步槍。SKS45是(俄文:Самозарядный карабин системы Симонова,中文翻譯是自動上膛的卡賓槍-西蒙諾夫系統,1945年)的縮寫。SKS半自動步槍在蘇聯的第一線服役後很快的被AK-47突击步枪取代。但其後它仍然在第二線服務了幾十年。直到今天,仍然是俄罗斯、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多個前蘇聯國家的儀仗隊使用的步槍。SKS半自動步槍被蘇聯廣泛出口到前東歐集團國家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部份國家更曾仿製並大量生產。中華人民共和國製造的SKS被命名為56式半自動步枪,東德則命名為“S式卡賓槍(Karabiner S)”,朝鮮則稱為“63式”。由於已經被軍隊淘汰而大量的廉價出售,當今它在許多國家平民使用的半自動步槍市場很受歡迎。SKS是第一個使用7.62×39毫米子彈的武器,其後AK-47及RPD均使用這種子彈。.

新!!: 中型機槍和SKS半自動步槍 · 查看更多 »

SS-77通用機槍

維克多SS-77()是一挺由南非槍械公司維克多武器公司—前身為利特爾頓工程公司(,簡稱:LIW)下屬的槍械公司—研製和生產的設計和生產的通用機槍,發射7.62×51毫米北約口徑制式步枪子彈;而其轻机枪版本-迷你-SS,兩者的結構原理相同—則發射5.56×45毫米北約口徑制式步枪子彈。.

新!!: 中型機槍和SS-77通用機槍 · 查看更多 »

T20中型戰車

T20中型戰車(英語:T20 Medium Tank)是美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所研製的一款的中戰車,計畫用於取代M4雪曼戰車。T20在經過長期發展後,衍生出M27中型坦克,並以這些開發基礎,最終發展出M26潘興坦克。.

新!!: 中型機槍和T20中型戰車 · 查看更多 »

XM174自動榴彈發射器

XM174是一挺由美国航空噴氣軍械製造公司研製和生產並且被美军服役的各種車輛和航空器作為武器使用的自動榴弹发射器,發射40×46毫米低初速榴彈。.

新!!: 中型機槍和XM174自動榴彈發射器 · 查看更多 »

枪械

半自動槍械 中國的鳥槍。 槍械(Gun)或稱銃械,簡稱槍或銃,其它舊稱有火銃、火槍、鐵炮,是所有(通常)依靠身管内的加压气体喷射抛射物来杀伤目标的远程兵器统称。根据发射动力来源,枪械分为火器(firearm)和气枪(airgun)两类,但近些年来不依赖高压气体而是用电磁力驱动抛射物的磁轨炮(railgun)和线圈炮(coilgun)也在研制中。 英文中“gun”一词多用来表达步兵携带的轻型枪械,但是有时亦用来表达大口径炮。一般来说,“gun”多指依靠抛射物动能杀伤目标的武器,而“cannon”则指发射爆炸性弹药的武器。而枪所发射的材料可以是多样的(固体、液体、气体均可),因此在枪炮口径区别上并无唯一标准。现在西方“gun”一般指利用火藥燃氣發射子彈,口徑定義於以下的火器类武器(等于及大於20毫米定義為火炮,此爲美國軍方和日本自衛隊的標准)。以發射槍彈,打擊無防護或弱防護的有生目標為主,是步兵的主要武器亦是其他兵種的輔助武器,在民間更廣泛用於治安、自卫、狩獵、体育运动以及各种犯罪行为。.

新!!: 中型機槍和枪械 · 查看更多 »

机枪

機槍或稱機關槍、機關銃(Machine gun),指全自動,可快速連續發射的槍械,可能是固定式的,也可能是活動式的,其子彈會由彈鏈或是彈匣連續填充,並且發射,每分鐘約有300至1800發子彈。 機槍通常分為輕機槍、中型機槍、通用機槍、重機槍等幾種。自動火器除了機槍外,還有冲锋枪、突击步枪、戰鬥步槍、自動霰彈槍、全自動手槍等,口徑20毫米以上的叫「機炮」(autocannons)。 機槍為了滿足連續射擊的穩定需要,通常備有兩腳架及可安裝在三腳架或固定槍座上,主要發射步槍或更大口徑(12.7mm/14.5mm)的子彈,能快速連續射擊,以掃射為主要攻擊方式,透過綿密火網壓制對方火力點或掩護己方進攻。除了攻擊有生目標之外,也可以射擊其他無裝甲防護或薄裝甲防護的目標。輕機槍的重量較輕,可以手持射搫,不過若以臥式的姿勢射擊,效果會比較好。機槍和自動槍隻的差異主要在口徑(機炮的口徑在20mm以上),另一個差異是所發射的是傳統的子彈、炮彈、散彈槍的彈藥、或是爆炸彈等。像發射霰彈的全自動槍隻會稱為的自動霰彈槍,發射大口徑彈藥的則會稱為機炮或是自動榴弹发射器(榴弹機槍)。冲锋枪則是手持式的自動武器,發射一般手槍口徑的子彈。機槍和冲锋枪、機炮不同,機槍像步槍一樣,有很高的槍管/口徑比(表示其槍管很長,子彈口徑小)。機槍在本質上就是一把全自動的步槍,而機槍和戰鬥步槍的不同點在於是否有可快速拆卸的槍管、重型槍管或是其他的冷卻系統。戰鬥步槍及突击步枪可以進行全自動的射擊,因為不是為了全自動射擊而設計,會有槍管過熱的問題。大部份的機槍也使用彈鏈及開放式槍機架構,和步槍的設計不同。 在一般的法律和口語中,機槍泛指可連發槍械。在中,只要一次扣動扳機時可以發射一次以上的就算是機槍、和口徑無關。美國公民持有機槍不會違反任何聯邦法律,在許多州也是合法的,不過依需登記為,而且需要繳納印花稅。不過1986年的Hughes修正案禁止針對市民製造機槍,因此只有在此時間之前就已製作的槍才能合法交易及移轉。.

新!!: 中型機槍和机枪 · 查看更多 »

67式通用机枪

1967年式通用機槍(簡稱67式機槍)由1959年開始研製,在1967年推出,1970年裝備中國人民解放軍的7.62毫米口徑通用機槍。.

新!!: 中型機槍和67式通用机枪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中型机枪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