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4 关系: 劉玉麟,塔夫茨大學,姜恩柱,宦乡,宋之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中英关系,刘晓明,傅莹,冀朝铸,倫敦蒙難記,簡又新,联合国宪章,马毓真,马振岗,胡定一 (外交官),胡階森,陈肇源,查培新,柯華,柯華 (外交官),清朝外交。
劉玉麟
劉玉麟,字葆林。廣東香山人,中國外交官。1875年,成為第四批留美幼童。1881年留美幼童被召回國,以後歷任清朝駐新加坡總領事官、駐南非洲總領事官。1910年任出使英國欽差大臣。中華民國成立後,改派為外交代表。1913年英國承認中華民國後,擔任中華民國駐英公使,直至1914年。回國後,任廣東省政府高等顧問、兩廣鹽運使等職。晚年移居澳門,期間曾任澳門政務會議官委華人代表,1942年在澳門逝世。.
塔夫茨大學
塔夫茲大学(Tufts University)是一所研究型大学,位于美国教育重镇波士顿,是美国公认的优秀大学之一。塔夫茨大学有10,000名左右本科生与研究生。大学本科有两个学院:文理学院和工程学院。研究生院有文理研究生院、工程研究生院、医学院、生物科学院、牙医学院、营养学院、兽医学院、和著名的佛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佛莱彻是美国最早的国际关系研究生院。塔夫茨大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公民社会活动和公共服务意识,并以其国际关系专业和海外学习项目而闻名。.
姜恩柱
姜恩柱(),江苏高邮三垛镇人;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毕业,职业外交官。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第十五届中央委员。曾任中国驻英国大使,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职。.
宦乡
宦乡(),贵州遵义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官。.
查看 中國駐英國大使列表和宦乡
宋之光
宋之光(),广东番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家。 宋之光早年参加抗日战争,任广东抗战教育实践社党支部书记、新四军第1师政治部敌工部干事、苏中军区一分区4团政治处主任、第三野战军第11纵团政治处主任、团副政委、29军255团代理政委等职位。1950年,进入外交部,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使馆二秘、一秘、参赞。1951年,任外交部西欧司副司长。1964年,再次奔赴东德,担任使馆参赞。1970年,担任中国驻东德大使、驻英国大使。1978年回国,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兼西欧司司长。1982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日本国大使。1985年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Office of the Commissioner of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簡稱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十三條,在香港設立的,負責處理香港與外國政府和國際組織之間的外交事務的外交機構。 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成立於1997年7月2日,位於香港金鐘堅尼地道42號,臨近香港公園。 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派駐香港的三個正式單位之一,另外兩個分別是中央人民政府駐港聯絡辦公室(中聯辦)和解放軍駐港部隊。中国内地各省级行政区(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領導人訪問香港時,通常都會到訪外交部特派員公署和中聯辦。.
查看 中國駐英國大使列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大清、中華民國、滿州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驻德国历任大使名录。.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大使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設於英國的最高級別外交代表機構,亦為中國首座駐外使領館,建於1877年。清朝在1875年起開始派出駐英欽差大臣。現今之大使館位處波特兰坊49號,於1877年由時任清朝海關駐倫敦辦事處主任金登干短期租用作公使館址之用。现任驻英大使为自2009年起就职的劉曉明。.
中英关系
中英关系(China–United Kingdom relations)指中国与英国之间的国家关系,最早始于18世纪末。 兩國在二戰時是同盟國,也同為聯合國成員,冷戰時則屬於對立陣營。由於兩次鴉片戰爭、冷戰、香港地位問題等,中英关系历经波折。近年隨着中國經濟崛起,英日益深化对华合作,双方在政治、經濟等领域的磋商与对话加强,两国高层亦保持互訪。 然而,雖然中方表示中國在中英關係上,所涉及核心利益問題上的立場是堅定不移,不過自英國首相卡梅倫會見達賴喇嘛後與中國人權等問題上表現執著,促使兩國關係轉向下挫,直至2013年卡梅倫訪華才告破冰。.
刘晓明
刘晓明(),广东揭阳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官。中国驻英国大使。 毕业于大连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曾在美国塔夫茨大学进修。1975年-1978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赞比亚共和国大使馆职员,1998年-2001年担任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公使,2001年至2003年间担任中国驻埃及大使,2004年-2005年担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省长助理,2005年-2006年担任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2006年接替武东和任中国驻朝鲜大使至2010年。2010年,接替傅莹担任中国驻英国大使。.
傅莹
傅莹(),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中国职业外交官。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毕业,英国肯特大学国际关系学硕士研究生。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是继王海容之后中国第二位女副外长。先后担任过驻菲律宾、驻澳大利亚、驻英国等国特命全权大使,是中国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大使。曾任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兼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
查看 中國駐英國大使列表和傅莹
冀朝铸
冀朝铸(),山西汾陽市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家。冀贡泉之子,冀朝鼎之弟。.
倫敦蒙難記
倫敦蒙難記(Kidnapped in London),早期譯作倫敦被難記,为1896年秋,清朝革命黨人、後來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轉往英國倫敦,被马格里緝捕入清朝公使館的一件國際事件。孫並被邀出書描述其遭遇,因此事而名聲大噪。亦指該書的名稱。.
簡又新
簡又新(),臺灣桃園人,國民黨籍,中華民國前任外交部長(陳水扁政府),現任無任所大使(蔡英文政府)。目前也擔任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董事長,從事氣候變遷與環境保護相關的公益倡議活動。 出任公職前,曾擔任淡江大學航空工程學系教授、系主任、工學院院長,同時期並主持光啟文教視聽節目服務社製作三台聯播科技性電視節目《尖端》(第18屆金鐘獎電視金鐘獎新聞節目獎得獎節目)。蔣經國時代,於臺北市當選立法委員,後出任中華民國第一任環保署長;李登輝時代,擔任交通部長(任內發生十八標弊案)、駐英國代表、國安會諮詢委員。陳水扁擔任總統時則出任外交部長。.
联合国宪章
《联合国宪章》是联合国建立的基礎條約,它既确立了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组织机构设置,又规定了成员国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处理国际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遵守《联合国宪章》、维护联合国威信,是每个成员国不可推脱的责任。.
马毓真
毓真(),山东宁阳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官。 1984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新闻司司长。1991年,任中国驻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特命全权大使。1995年,担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1997年,任外交部驻香港特派员公署特派员。.
马振岗
振岗(),山东临朐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胡定一 (外交官)
胡定一(),重庆市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1985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特命全权大使。.
胡階森
胡階森爵士,KBE,FRSA(Sir John Colville Hutchison,),又作胡階昇,英國外交官,1950年1月至1951年3月出任首任英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臨時代辦。 胡階森畢業於劍橋大學岡維爾與凱斯學院,他於1914年加入外交部,在接近37年的外交生涯當中,主要都是在華任職。他早年曾於上海、天津和漢口等地擔任副領事,1930年派駐哈爾濱出任商務秘書(二等),1934年調到北平的英國駐華使館商務秘書處出任主管,其後在1938年於香港出任英國駐港商務專員。1940年,胡階森被派駐上海出任商務秘書(一等),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身在上海的他與家人一度遭日軍拘禁,其後因為外交人員身份獲日方遣返。 1943年6月,胡階森重返遷到重慶的英國駐華大使館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返回上海復任原職。對中英貿易事宜具相當認識、並且通曉漢語的他更在1947年升任駐華公使(商務)。任內他見證中國大陸局勢隨著第二次國共內戰而日趨動盪。中國共產黨在1949年10月建政後,一時間英國政府對於新政權未有明確取態,而駐華大使施諦文爵士在同年11月返英匯報局勢後,胡階森被指派留守南京以代辦銜代理館務,成為英國在華的最高級使節,以聽候英政府的進一步指示。 1950年1月,英政府宣佈承認中共政權,並正式委任胡階森為英國駐華臨時代辦,負責與中方商討建交細節。然而,由於英方繼續與中華民國保持關係,再加上英國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不表態支持把中華民國逐出聯合國的決議,結果造成建交談判停滯不前的局面。隨著韓戰在1950年中爆發,胡階森在冷戰氛圍濃厚的情況下更是遭到中方冷待,致使他任內未能有所作為。胡階森在任臨時代辦約一年便告退休離任,而中英兩國要到1954年才正式建立起代辦級關係,並於1972年升格為大使級關係。.
陈肇源
肇源(),广东省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1958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国际司副司长。1971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缅甸大使。1973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西班牙特命全权大使。1976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印度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1983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特命全权大使。.
查培新
查培新(),江苏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官。 1972年,进入外交部,1997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加拿大大使。2002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英国大使。2008年3月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夫人为张小康。.
柯華
柯華可以指:.
查看 中國駐英國大使列表和柯華
柯華 (外交官)
柯華(),原名林德常。广东揭阳普宁县鲤湖镇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官。.
清朝外交
清朝初期,清朝政府与俄罗斯沙皇国政府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该条约中国称为平等条约,俄罗斯(含苏联时期)称为不平等条约(俄罗斯人认为《瑷珲条约》中收回了被中国人强占的失地)。有人认为,这一条约象征着中国正常化外交的开始,但实际上,直到总理衙门成立前,清朝都是以藩属的概念来处理与外国的事务,并且在交往中竭力要求外国臣服(如马戛尔尼),与现代意义上的外交并不相同。 随着清朝国家的衰落和政府的腐败,以及外国的侵略,以《南京条约》为开端,清朝开始与外国签署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这些不平等条约,或要求割地,或要求赔款,使得清朝由一个强大的东方帝国逐步走向了一个半殖民地国家,在多次的打擊下,最终導致清朝被推翻的命運。 清朝前前后后共和五十多个国家签订了近二百个条约。虽然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丧权辱国条约(如:《中英天津条约》),但也有国家辉煌时签订的弘扬国家尊严的条约(如:《尼布楚条约》)。但自始至终,清朝政府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天朝大国”的威仪。即使签署一些不平等条约时,也依旧不忘摆摆架子,把自己视为天朝,把对方视为被天朝道德与尊严所感化,向天朝朝贡的小国。.
亦称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英国大使,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英国特命全权大使,中國駐英國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