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中國通史

指数 中國通史

《中国通史》是二十世紀的中國歷史寫作的一種題材,著名史家幾乎都嘗試(或計畫)撰寫通史,據估計百年間有六七十種版本。 顾颉刚曾指出:“所有的通史,多屬千篇一律,彼此抄襲。其中较近理想的,吕思勉《白话本国史》《中国通史》、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陈恭禄《中国史》 、缪凤林《中国通史纲要》、张荫麟《中国史纲》、钱穆《国史大纲》等。其中除吕思勉、钱宾四先生的书外,其余均属未完之作。钱先生的书最后出而创见最多。” 錢穆所著《國史大綱》倡議以“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對中國歷史的讚美遠多於批評,並長期成為台灣各大專院校歷史教科書。但此書侷限亦大,如李敖所言,“他似乎对‘本国已往历史’太‘满意’了,结果做了太多太多的曲解与巧辩。”又如該書第六編提到宋朝“積貧積弱”的特點,並不符合事實。《國史大綱》隨後為傅樂成所撰之《中國通史》取代,目前台灣各大學多以傅書為教科書。隨著史學走入專精,“中國通史”的寫作已趨式微。.

73 关系: 历史学家列表合赤溫塔察儿夏朝天理教 (中国)孙破虏吴夫人丁鹤年丁酉科場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中國中国历史研究法 (梁启超)中国史纲中国学科分类国家标准/770中国断代史系列中文圖書分類法世界历史 (纪录片)云丹伯答沙張元 (台灣)开封市彭大彭义斌彭早住归有光徐壽輝徐姓徐光启俄松忙哥撒儿別克帖兒刘二祖刘庆义傅樂成哈丹秃鲁干唐太宗唐朝元朝元成宗囊日倫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分类法瞿同祖王莽火神淀之乱章太炎白寿彝隋文帝鐵木哥斡赤斤行 (商业)马继龙谢安...黄现璠达布宁塞迺贤霍仪赵君用邱榮裕邹城市蔺道人鄒普勝至正新政金夏同盟金大车金大舆通史耶律倍耶律楚材杨度横渡之约永业田戴凯之昔里吉拖雷拙赤合撒儿 扩展索引 (23 更多) »

历史学家列表

下面依生卒年份次序列出較知名的历史学家,華人史家的研究範圍只是依其大概或傑出領域做分類,並無絕對性。而斷代的划分是依照日本歷史學家內藤湖南的分法。.

新!!: 中國通史和历史学家列表 · 查看更多 »

合赤溫

合赤温(Qači'un,),又称合赤温額勒赤(Qači'un elči)、哈赤溫大王。元太祖成吉思汗铁木真的三弟,也速該和月伦太后的第三子。比铁木真小四岁,早卒,其子按赤台(Alchidai,阿勒赤台、按只歹),后来被封为济南王。.

新!!: 中國通史和合赤溫 · 查看更多 »

塔察儿

塔察儿(Taghachar),斡赤斤兀鲁思第二任汗。只不--之子,祖父是成吉思汗四弟铁木哥斡赤斤。.

新!!: 中國通史和塔察儿 · 查看更多 »

夏朝

夏朝(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是中国传统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中原夏部族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是多个部落联盟或复杂酋邦形式的国家。依據史書記載,夏、商、周三代皆为封建王朝,君主與諸侯分而治之,而夏朝是第一個世襲的氏族封建王朝。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製的礼器,其年代約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器时代初期。 虽然中国传统文献中关于夏朝的记载较多,但由于都成书较晚,且迄今为止又没有发现公认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证据,如夏朝同时期的文字作为自证物,因此近现代历史学界一直有人质疑夏朝存在的真实性。在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具备了属于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条件,但由于一直未能出土类似殷墟甲骨卜辞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夏朝的存在性始终无法被证实。许多中外历史学家认为,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有可能是夏朝都城的遗迹,不過目前仍在尋找確鑿的依據来釐清。 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王位之先河。夏代共传十四朝,十七--,延续约471年,为商朝所灭。夏朝作为中国传统历史的第一个王朝,拥有较高的历史地位,后人常以“华夏”、“诸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新!!: 中國通史和夏朝 · 查看更多 »

天理教 (中国)

天理教,清朝秘密宗教,又叫天地教、白阳教、荣华会,白莲教支派八卦教的一派。 融合羅教,祖溯羅祖,崇拜太阳,信奉老母。入教时捐献的钱粮,称为种福钱、根基钱;每逢中秋节、清明节时教徒须捐献的銀錢,称为跟赈钱。流行地区是黄河以北。 嘉庆十八年(1813年),林清和李文成以反清复明為名率领教众起事。林清乘著嘉慶帝在熱河進行木蘭秋獮時,與宦官裡應外合,攻擊紫禁城,率領200名教徒攻入東華門、西華門,攻擊皇宮中樞。事件發生時。時為皇子的綿寧(即後來的道光帝),取出宮中封禁的火槍,在城樓上擊斃兩人,並指揮部隊抵禦,林清被捕。 除了皇宮,他們也在河南、直隶、山东三省交界处起事,旋被陕西提督杨遇春鎮壓。.

新!!: 中國通史和天理教 (中国) · 查看更多 »

孙破虏吴夫人

孙破虏吴夫人(),原名不详,中国东汉末年江东地区的女性,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是江东孙氏政权的开创者孙坚的元配妻子,三国之一吴国的奠基者孙策和建国者孙权的亲生母亲。由于孙坚生前担任过东汉的破虏将军,人称“孙破虏”,为妻的她因此被称为孙破虏吴夫人、吴太夫人、吴太妃。次子孙权自立为吴国皇帝后,她受追尊为皇后。.

新!!: 中國通史和孙破虏吴夫人 · 查看更多 »

丁鹤年

丁鹤年(),一字永庚,号友鹤山人,回回人,元朝末年明朝初年人。父亲马禄丁为武昌府达鲁花赤。 丁鶴年的姐姐丁月娥熟讀詩書,年輕時教丁鶴年經史,丁鹤年通《诗经》、《书经》、《礼记》。元朝灭亡,流亡四明(今浙江省宁波市),以教书、卖药为生,不出仕明朝,研究天方之法。善于诗歌,特别是唐朝律诗。虽然始终忠于元朝,但对明朝的盛世也有赞颂:“生逢舜日当尧天,经营内外皆英贤。八十衰翁百无外,茅檐击壤歌丰年。”晚年在杭州去世。葬在曾祖父阿老丁墓旁。著有《海棠集》,后人汇编为《丁鹤年集》《丁孝子集》。表兄赛景初。.

新!!: 中國通史和丁鹤年 · 查看更多 »

丁酉科場案

丁酉科場案發生於清朝順治十四年(1657年),歲次丁酉,屢興大獄,株連甚廣。是中國自有科舉以來最血腥的作弊處罰事件。 順治十四年(1657年),歲次丁酉,先後發生三次科場舞弊案,分別為丁酉順天鄉試案、丁酉江南鄉試案(南闈科場案)、丁酉河南鄉試案。.

新!!: 中國通史和丁酉科場案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82年亚洲运动会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中国)选手在历次亚运会上的金牌总数都连续第一。在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上,射击运动员许海峰获得男子自选手枪比赛冠军,是中国第一次获得奥运金牌。2008年,在北京主办的第29届奥运会中,中国代表团以51块金牌位列榜首,这也是亚洲国家第一次在奥运会金牌榜上荣获第一。2012年,在伦敦主办的第30届奥运会中中国代表团则以38块金牌的成绩屈居金牌榜第2位,位居美国之后。2015年7月31日,北京获得2022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举办权,将成为全球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城市。.

新!!: 中國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 · 查看更多 »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新!!: 中國通史和中國 · 查看更多 »

中国历史研究法 (梁启超)

《中国历史研究法》是梁启超在天津南开大学任课外演讲;学期终整理稿件,著《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凡十万言。1922年(民国十一年)出版。 梁启超在自序中开宗明义,说明中国历史,浩如烟海,不下数万卷,不可不读,又不可能全读,因此提出他多年研究历史的方法作为引导。 《中国历史研究法》再版多次,并有日文翻译本。.

新!!: 中國通史和中国历史研究法 (梁启超) · 查看更多 »

中国史纲

《中国史纲》又名《东汉前中国史纲》是張蔭麟的作品,共十一章。 《中國史綱》是張蔭麟應教育部之請所撰寫一本为高中生编写的通史教材,不重考证,也不引原文,是一本純白話文的中國通史,登载于天津《大公报·史地周刊》,內容始於商代。至抗日前夕只寫到到东汉建立。卢沟桥事变之後,張蔭麟因避難南下,5年后病逝于贵州遵义浙江大学,《中國史綱》未嘗再有新的內容,只是更新了序言部分。1948年正中书局先后再版。.

新!!: 中國通史和中国史纲 · 查看更多 »

中国学科分类国家标准/770

没有描述。

新!!: 中國通史和中国学科分类国家标准/770 · 查看更多 »

中国断代史系列

中国断代史系列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套断代史系列专著,该套书始编于20世纪50年代,系列书籍涵盖了自中国史前文化至清朝,被称为“断代体裁的完璧之作,跨越世纪的历史巨著”。.

新!!: 中國通史和中国断代史系列 · 查看更多 »

中文圖書分類法

中文圖書分類法,原版名為《賴永祥中國圖書分類法》,是參照杜威十進位圖書分類法改進而成的中文圖書分類法。換言之,此圖書分類法更適用於中文書籍,特別是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學。現時普遍應用於中華民國台灣及香港、澳門。增訂八版後,賴永祥將版權無償捐贈給國家圖書館。2007年國家圖書館完成新版修訂,並更名為《中文圖書分類法》。.

新!!: 中國通史和中文圖書分類法 · 查看更多 »

世界历史 (纪录片)

《世界历史》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2008年出品的一部纪录片。 世界历史历时8年制作,耗资3000万,是中国大陆第一部采用高清晰数字技术拍摄的世界历史纪录片。撰稿工作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主持,采访62个国家和地区。全面地讲述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人类历史发展趋势及规律。.

新!!: 中國通史和世界历史 (纪录片) · 查看更多 »

云丹

安达·云丹(,名字意为“母亲坚持(所立的人)”;),《旧唐书》作乞离胡,是吐蕃王朝末任赞普朗达玛的继任者。 关于云丹的真实身份,《旧唐书》称是朗达玛王妃綝氏(那囊氏)的哥哥尚延力之子;而藏文文献《贤者喜宴》则称云丹是一名乞丐的儿子,被那囊氏收为养子。 842年,朗达玛被佛教僧人拉隆·贝吉多杰刺杀后,那囊氏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诡称生下了一个“有牙的儿子”,将云丹拥立为赞普,自己摄政。但大臣们对这个刚出生就长了牙的孩子的真实身份十分怀疑,因此不少大臣反对云丹。大相韦·甲多热(结都那)不服,被那囊氏逮捕灭族。此后不服云丹统治的大臣退往山南地区,立次妃所生的遗腹子俄松,与云丹一系分庭抗礼数十年。从此,吐蕃分裂,吐蕃王国名存实亡。 847年,云丹以伍如(逻些小昭寺一带)为据点,俄松以云如(雅隆昌珠寺一带)为据点,双方的支持者发生大规模交战。这场被后世称为“伍约之战”的内乱持续了23年,整个青藏高原地区甚至连吐蕃辖下的西域地区都卷入了战乱之中。869年爆发了臣民大反叛,赞普一族的威权完全丧失。 根据《汉藏文书》记载,云丹死于36岁,无陵。而根据《雍仲本教目录》的记载,云丹是被仲康甫刺杀的。 云丹死后,其子赤德贡宁嗣立。后来的拉萨王系是云丹的后代。.

新!!: 中國通史和云丹 · 查看更多 »

伯答沙

伯答沙(),元朝政治人物,札剌亦儿部人。 伯答沙的高祖父搠阿是木华黎的堂弟,祖父忙哥撒儿为蒙哥的最高断事官(汉文称丞相)。其父帖木儿不花。元武宗时伯答沙任宣徽院使,元仁宗延祐四年(1317年)拜中书右丞相。元英宗即位后(1321年),伯答沙以大宗正府札鲁忽赤出镇北方,泰定四年(1327年),伯答沙拜太保,天历元年(1328年),拥立元文宗有功,伯答沙升太傅兼宗正大札鲁忽赤,至顺三年(1332年),伯答沙去世,追封咸平王。.

新!!: 中國通史和伯答沙 · 查看更多 »

張元 (台灣)

張元(),生於臺灣,歷史學者,專長於中國通史、宋史、《資治通鑑》、歷史教育,長期任教於國立清華大學,並為該校歷史研究所。曾任刊物《》主編、International Review of History Education編輯委員。.

新!!: 中國通史和張元 (台灣) · 查看更多 »

开封市

開封(英文:Kaifeng)古稱老丘、啟封、大梁、浚儀、汴京、汴梁等,簡稱汴,河南省地級市,地處河南省中東部,西與省會鄭州市毗鄰,東與商丘市相連,南接許昌市和周口市,北隔黃河與新鄉市相望。截至2016年,開封市總面積6266平方公里,下轄5個市轄區、4個縣,常住454.67萬人。 開封迄今已有4100餘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後有夏朝,戰國時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及北宋相繼在此定都,北宋稱此為東京开封府。開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軸線從未變動的都城,城摞城遺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少有。北宋首都東京開封府更是當時繼唐朝首都長安後的世界第一大城市。有著“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汴京富麗天下無”的美譽。開封是清明上河圖的創作地,有“東京夢華”之美譽。 開封是戲曲之鄉,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豫劇發源於此。開封市內五湖四河環繞分佈,素有“北方水城”之稱。開封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菊花名城、中國書法名城,擁有國家5A、4A級旅遊景區8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處。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 、中國開封菊花文化節吸引著眾多海內外遊客。 開封是河南省新興副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發展區城市,鄭州大都市區核心城市。開封自貿區也是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三大片區之一。.

新!!: 中國通史和开封市 · 查看更多 »

彭大

彭大(),元朝末年淮北红巾军领袖。 彭大即老彭,又称彭二。原为樵夫,1351年,芝麻李起义,彭大随从,攻克徐州。1352年,脱脱攻徐州,芝麻李被杀。彭大和赵均用領敗兵前往由郭子興、孫德崖所據的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县)。1354年,彭大病死,部队由其子彭早住统领。.

新!!: 中國通史和彭大 · 查看更多 »

彭义斌

彭义斌(),金朝末年红袄军领袖。 彭义斌开始跟随刘二祖抗金,刘二祖被俘杀后,跟随李全。嘉定十一年(1218年),随李全投宋朝,官居统制。嘉定十五年(1222年),克服山东诸州县,北上抵御蒙古军。因为李全想割据山东,投靠蒙古,彭义斌和他决裂。宝庆元年(1225年),彭义斌在恩州(今山东省平原县)击败李全进攻。北征真定府(今河北省正定县),在五马山(今河北省赞皇县)败于蒙古军,被俘,不屈而死。.

新!!: 中國通史和彭义斌 · 查看更多 »

彭早住

彭早住,元朝末年淮北红巾军领袖。彭大之子。 彭大和赵均用和郭子兴回合,攻泗州(今江苏省泗洪县)、盱眙(今江苏省盱眙县)。1354年,彭大死后,部队由彭早住统领。1356年,彭早住和赵均用率部攻克淮安。 自称鲁淮王。去世时间是1357年到1359年左右。.

新!!: 中國通史和彭早住 · 查看更多 »

归有光

归有光(),字熙甫,一字开甫,南直隸崑山縣(今江苏昆山市)人,明朝著名文學家,早年因老家在崑山项脊泾(今属太仓),自號項脊生,晚年居于震澤(太湖的雅稱)附近,人稱震川先生。因曾任南京太僕寺丞,又稱歸太僕。 归有光与王慎中、唐顺之詩文唱和,合称嘉靖三大家。嘉靖三家與茅坤等人同尊唐宋古文,是為“唐宋派”。归有光又与当时浙江德清的胡友信齐名,世称“归、胡”,并列《明史·列传·文苑》。.

新!!: 中國通史和归有光 · 查看更多 »

徐壽輝

徐壽輝(),一名真一,又作真逸、贞一。羅田縣多雲鄉上五堡(今屬湖北)人,元末长江中上游红巾军领袖,建國號宋(一说为天完),後遭部將陳友諒殺害。.

新!!: 中國通史和徐壽輝 · 查看更多 »

徐姓

徐姓是中文的姓氏之一,据2006年的统计,徐姓是中国大陆人口第十一大姓氏。.

新!!: 中國通史和徐姓 · 查看更多 »

徐光启

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圣名保禄(Paulus),谥文定。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明朝末年儒学、西学、天学、数学、水利、农学、军事学等领域学者,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明朝天主教教友领袖,于崇祯朝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任上病逝于北京。 徐光启是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近代科学技术事业的先驱之一。在明末天下危亡之际,他忧国爱民、清廉勤政,倾心竭力以实学救国利民,在西学东渐,引进西式火器和发展明军炮兵抵御后金,引种和推广番薯、良种水稻等高产抗逆作物等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 徐光启最著名的事迹之一是他与利玛窦合作汉译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前6卷,其中译定的一些重要术语沿用至今。此外,他亲自或组织他人与来华天主教传教士合作编译了其他一系列汉文西书。徐光启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其尽晚年心血的主要工作是编纂集中国古代农学之大成的《农政全书》和系统介绍西方古典天文学(主要是第谷体系)理论和方法的《崇祯历书》等百科全书式巨著。徐光启还著有军事文集《徐氏庖言》和数量可观的天主教传道护教文章。徐光启病逝后,李之藻辑大量徐光启译著等成丛书《天学初函》刊行。 在西学方面启蒙于郭居静、受教于主要合作者利玛窦,徐光启深感中国传统学术于逻辑的严重欠缺和中国数学的停滞落后,因而高度重视演绎推理,以数学为着力点,倡导数学的研习、普及和应用;同时,他以理论指导实践,长期身体力行地进行天文、水利、农业等方面的科学实验和测量以及天文望远镜、西式火炮等的制造,归纳总结实践经验。徐光启生活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与培根、伽利略、笛卡儿等西欧学术名家同时代且并驾齐驱,在一些方面或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对待西学和西方文明的态度问题上,远早于且不同于清末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馮桂芬“中体西用”等思想,徐光启不仅试图组织人才队伍在道理和技艺各层面虚心学习和利用西方优秀文明成果(“博求道艺之士,虚心扬榷,令彼三千年增修渐进之业,我岁月间拱受其成”),还提出了逐步而全面地理解、融汇并超越(“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须翻译。”)的发展路线。 坚持无神论立场、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原则且曾与梵蒂冈长期交恶的中共当局侧重于宣传其为“爱国科学家”。但近年来,中国内地学界和舆论已开始公开强调徐光启近乎“中国向西方寻找思想的第一人”的历史地位和虔诚天主教徒的敏感身份。 徐光启希望以“修身事天”的基督教信仰匡救时弊,挽回世道人心,“补儒易佛”,改良中华文化。徐保禄阁老是罗马大公教会汉传开教之初热忱而忠贞的教友领袖和护教士,是中国基督教史上影响力最大、官位最高的奉教士大夫,被誉為中国天主教「聖教三柱石」之首。1933年,徐光启被天主教上海教区宣告为“天主之-zh-hans:仆;zh-hant:僕;-”,启动列真福品案;2010年前后,利玛窦、徐光启列真福品案分别重启。.

新!!: 中國通史和徐光启 · 查看更多 »

俄松

安达·俄松(,,藏语中意思是“光护”),又译为微松、欧松、沃松等。他是吐蕃王朝末任赞普朗达玛的儿子。 俄松是朗达玛的遗腹子。842年,朗达玛被佛教僧人拉隆·贝吉多杰刺杀后,王妃綝氏(那囊氏)拥立哥哥尚延力三岁的儿子(一说是乞丐的儿子)乞离胡为赞普,王妃摄政。綝氏杀害了反对让云丹嗣位的大相韦·甲多热(结都那)等人,试图巩固云丹的赞普地位。 俄松出生后,其生母为了避免遭到那囊氏的迫害,点灯日夜守护着他。后来不服云丹统治的大臣退往山南地区,立次妃所生的遗腹子俄松,与云丹分庭抗礼。 847年,云丹以伍如(逻些小昭寺一带)为据点,俄松以云如(雅隆昌珠寺一带)为据点,双方的支持者发生大规模交战。这场被后世称为”伍约之战“的内乱持续了23年,整个青藏高原地区甚至连吐蕃辖下的西域地区都卷入了战乱之中。869年爆发了臣民大反叛。他们挖掘赞普的陵墓,杀害贵族和赞普的后裔,从此赞普一族的威权完全丧失。从此,吐蕃四分五裂,吐蕃王国名存实亡。 在起义军的追赶下,俄松的后代逃往各地。后来的阿里王系(即古格王朝)、拉达克王系、雅隆觉阿王系、普兰王系、亚泽王朝都是俄松的后代。.

新!!: 中國通史和俄松 · 查看更多 »

忙哥撒儿

忙哥撒儿(Monggeser,),元宪宗蒙哥的最高断事官。 札剌亦儿部人,忙哥撒儿的曾祖赤老温恺赤,和兄孔温窟阿(木华黎之父)、弟者卜格都是合不勒的长支主儿乞部的属民。忙哥撒儿祖搠阿属成吉思汗。父那海,事太宗窝阔台。 忙哥撒儿于年从拖雷攻凤翔,立功。1235年,忙哥撒儿从拖雷长子蒙哥西征钦察、阿速、斡罗思。定宗贵由时,升任藩府札鲁忽赤。定宗贵由死后,1249年,忽里台大会,拔都推戴蒙哥,定宗皇后斡兀立海迷失派使者八剌提出,太宗窝阔台有遗命以失烈门(太宗第三子阔出之子)为汗位继承人。忙哥撒儿反驳八剌,太宗皇后脱列哥那却立其长子贵由为大汗,且窝阔台说过蒙哥“可以君天下”,忙哥撒儿据此反驳八剌。1251年夏,宗王奉蒙哥登基,是为元宪宗。忙哥撒儿被任命为最高断事官(汉文称丞相)。失烈门和定宗之子脑忽、太宗第四子哈剌察兒之子脱脱、察合台之孙也孙脱密谋对抗蒙哥。忙哥撒儿奉命与旭烈兀、木哥等堵截调查,将失烈门、脑忽等人逮捕。审讯后,将按只台等77位官员处死。随后到达的也孙脱、不里(察合台之孙)还有定宗皇后斡兀立海迷失及其大臣合答、镇海、八剌、畏兀儿亦都护萨仑·的斤等,都被忙哥撒儿审判处死,不里送给拔都处决,失烈门被流放南方军前,最终被害。蒙哥对忙哥撒儿“委任益专”,1253年冬,忙哥撒儿饮酒得病,不久死去。至顺四年(1333年),追封兖国公。他当政期间,刑法苛严,诛杀甚多,虽兄弟姻亲亦不获免,因而众人无不怨恨。死后,仇家咒骂他“你也有死的时候!” 忙哥撒儿有四子。长子脱欢为万户,随蒙哥南征四川,无嗣。幼子帖木儿不花之子伯答沙在元仁宗延祐四年(1317年)拜中书右丞相。.

新!!: 中國通史和忙哥撒儿 · 查看更多 »

別克帖兒

別克帖兒(Bekhter),又作別克鐵兒,元太祖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异母兄弟,也速該與速赤吉勒所生,別里古台的同母兄。也速该死後,别勒古台、别克帖儿和鐵木真、合撒兒兄弟不和,鐵木真、合撒兒捕到鱼後,别克帖儿与他们争夺猎物,被铁木真与合撒儿合谋射杀。别勒古台投靠了铁木真兄弟。.

新!!: 中國通史和別克帖兒 · 查看更多 »

刘二祖

刘二祖(),金國泰安人,红袄军领袖。 崇庆元年(1212年),刘二祖起义抗金,根据于沂蒙山,攻打淄州(今山东省淄博市)、沂州(今山东省临沂市)。贞祐三年(1215年),金军攻破大沫崮,刘二祖受伤被俘杀。余部由郝定、彭义斌率领。.

新!!: 中國通史和刘二祖 · 查看更多 »

刘庆义

刘庆义,后周到宋朝初年将领,宋太祖义社十兄弟之一。 与赵匡胤、李继勋、石守信、王审琦、杨光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赟、王政忠等九人结为“义社十兄弟”,刘庆义在北宋最后官至安远军节度观察留后(安州,今湖北安陆)。.

新!!: 中國通史和刘庆义 · 查看更多 »

傅樂成

傅樂成,山東聊城人,字秀實 ,傅斯年之侄子。傅樂成是隋唐史專家,與蕭璠、鄒紀萬、王明蓀、姜公韜、段昌國共編之《中國通史》,廣為史學界知悉之著名著作。日本史学界评价他“为一不可忽视的史学家”。.

新!!: 中國通史和傅樂成 · 查看更多 »

哈丹秃鲁干

哈丹秃鲁干(Qadan),亦称哈丹,按赤台之子,祖父是成吉思汗三弟合赤温。拉施德丁《史集》记载,按赤台之后,合赤温后王由察忽剌、忽剌忽儿、哈丹、胜纳哈儿继任。据《元史·世祖纪》,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十月,根据桑哥奏请,胜纳哈儿的册宝皇侄贵宗之宝改为济南王印。是因此哈丹秃鲁干很可能并非本兀鲁思汗。 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哈丹和斡赤斤后王乃颜反叛元世祖忽必烈。约时在岭北行省的胜纳哈儿一同起事。岭北的元军大将土土哈得知,奏请皇帝命胜纳哈儿入京面觐。五月,忽必烈亲征乃颜。哈丹与乃颜盘踞在大兴安岭东西两麓。六月,在不里古都伯塔哈叛军主力元军战败,乃颜被俘。哈丹退守那兀江(今嫩江)上游地区,在元军追击下,投降。元军回军,哈丹再叛。二十五年(1288年)春,哈丹渡那兀江大举南下。皇孙铁穆耳、大将玉昔帖木儿统率大军,在贵烈河(今归流河)、托吾儿河(今洮儿河)一线与哈丹所部会战。哈丹大败。元军追击至黑龙江两岸。二十七年(1290年),哈丹又乘辽西地震再次南下,失败后率部向东南移动到从合兰河(今图们江)到宋瓦江(今松花江)上游的山地中。冬天,哈丹渡合兰水,到达海阳(今朝鲜吉州郡)、双城总管府(今朝鲜咸兴)一带,攻陷和州(今朝鲜通州)、登州(今朝鲜安邊郡)。高丽军不能击败哈丹。元军进入高丽,追击哈丹。二十八年(1291年)正月,哈丹至交州道(今韩国江原道),败军。三月,进攻王京(今朝鲜开城),被高丽和元朝联军击退。五月,元军在禅定州、青州(今朝鲜北青郡一带)大败哈丹,哈丹之子老的被元军捕杀,哈丹下落不明。乃颜发起的东道诸王叛乱,在二十九年(1292年)亦终于完全平定。.

新!!: 中國通史和哈丹秃鲁干 · 查看更多 »

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二十三年……五月……己巳,皇帝崩於含風殿」(歐陽修《新唐書·卷二:本紀第二》),換算為公曆即7月10日 。),中國唐朝第二任皇帝。生于陕西武功县,626年至649年在位。父親是唐高祖李淵,母親是太穆皇后窦氏。竇皇后有四個兒子,一個女兒,按長幼顺序為:李建成、平陽昭公主、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受封为秦公,后晋封为秦王,他是杰出的軍事家,率部平定了薛仁果、刘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最終統一天下。 武德九年(626年)发动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二人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是為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在位時間只使用一個年号贞观。 李世民為帝之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成為中國史上著名的明君。他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使百姓能够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開創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為唐朝130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唐太宗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52岁,在位23年,庙号太宗 ,諡號「文皇帝」,葬于昭陵。.

新!!: 中國通史和唐太宗 · 查看更多 »

唐朝

唐朝(),中國朝代,國祚共历289年,21位皇帝。由唐高祖李淵所建立,與隋朝合稱隋唐。唐室出身自關隴世族,先祖李虎在南北朝的西魏是八柱国之一,封为唐国公。其後代李淵為隋朝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留守,在隋末民變時出兵入關中以爭奪天下,於618年受隋恭帝楊侑禪位,在唐朝統一戰爭中統一天下。唐朝定都長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并设东都洛陽、北都晋阳等陪都。 唐朝歷史可以概略分成數個時期,大致上以安史之亂為界。初唐時國力強盛,李淵建立唐朝,是為唐高祖,王子李世民以玄武門之變,殺死兄李建成、弟李元吉,逼迫高祖內禪帝位,即為唐太宗,是唐朝多次首都兵變的開端。太宗一手將唐朝帶向盛世,擊敗強敵东突厥,受尊為「天可汗」,成就貞觀之治。唐高宗時期击败西突厥、高句麗等強敵,建立永徽之治,把唐朝版圖擴到最大。高宗去世後,其皇后武后先後擁立兒子中宗和睿宗當傀儡,最後於690年廢睿宗自立為皇帝,改國號曰「周」,即武周,人稱「武則天」,而此時女主政治也達到高峰。直到705年中宗因神龍革命而復辟,唐朝國號得以恢復。但接著還有韋后專權,之後宗室李隆基與其姑姑太平公主共同發起唐隆之變,才掃蕩韋氏勢力,結束自從中宗復辟後朝政紊亂的情況。李隆基也實際掌權,成為日後的唐玄宗。玄宗即位後便發動先天之變,賜死太平公主,結束數十年來的女主政治與百年來的政變時代,進入盛唐時期,是唐朝的第二高峰與轉折,開元時期唐玄宗革除前朝弊端,政治開明,威服四周國家,史稱開元盛世。到天寶時期,政治逐漸混亂,於755年爆發安史之亂,唐朝極盛而衰。中唐時,唐朝受到河朔三鎮、吐蕃的侵擾、宦官專權與牛李黨爭等內憂外患的影響而衰退。其間雖然有唐憲宗的元和中興、唐武宗的會昌中興與唐宣宗的大中之治,但是都未能根治唐朝的內憂外患。在晚唐時因為政治腐敗,爆發唐末民變,其中黃巢之亂破壞江南經濟,使唐朝經濟完全瓦解,导致全国性的藩鎮割據,唐室最後被藩鎮朱全忠控制。他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並於907年逼唐哀帝禅位,唐亡,共289年。朱全忠建國梁,史称后梁,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的疆域廣大,但時常變動,630年就超过隋朝极盛时的版图。唐朝也是自秦汉以来,第一个不使用前朝所筑长城及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其鼎盛时期為7世纪,當時中亚的綠洲地帶受唐朝支配。其最大範圍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里。中唐後漠北、西域的領地相繼失去,到晚唐時衰退到等同中國本部的大小,但仍然保有河套地區及河西走廊。天宝十三年(754年)户口统计为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统计不严,存在大量没有计入统计的瞒报户口,此外还有隐户、佃农、奴婢、士兵、僧道等人群不纳入户口统计,故大多数学者认为唐朝人口峰值在八千万左右。此时,长安辖区人口估算在200万人左右,而市区则是100万人。 唐朝全盛时在文化、科技、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有大量的科技发明,四大发明之中有两个即火药和印刷术都诞生于唐朝。其政治為三省六部制,前期中央權力在皇帝與宰相,到後期變成皇帝與宦官。同隋朝推行科舉制度,使得晉朝南朝的世族制度不再興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三元及第,都诞生于唐朝,即622年状元孙伏伽(一说651年的颜康成)。軍事制度前期採用府兵制,軍力強盛,多次擊敗外族。後期則出現節度使(藩鎮)的軍政制度,割據一方,到唐朝後期還出現四十八個藩鎮。唐朝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首,與突厥、高句丽、吐蕃、大食爭奪四方霸權。藉由羈縻制度控制回紇、契丹等等北方各族,还调度漠北地区的突厥诸部军队攻打西突厥、高句丽,並且讓南诏、高昌、龟兹、粟特、吐蕃、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等國家吸收唐朝的文化與政治體制。唐朝的經濟富盛,結合華北、關中與江南的經濟,到後期更加依重江南赋税。土地、盐铁與赋税制度隨著社会改變而改革,由均田制與租庸調制轉向兩稅制,並且增加許多雜稅。其中兩稅制影響中國後半期的賦稅制度。唐朝文化兼容並蓄,接納各個民族與宗教,進行交流融合,成為開放的國際文化。其文學發展達到高峰,以詩最為興盛。當時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人,以及推行古文運動的韓愈,其史書與傳奇(小說的前身)也十分發達。由於吸收西域特徵與宗教色彩,唐朝藝術與前後朝代都迥然不同,其壁畫、雕刻、書法與音樂都很發達。唐朝声誉远及海外,其歷史地位深重,到明清時期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新!!: 中國通史和唐朝 · 查看更多 »

元朝

元朝(中古蒙古語:;現代蒙古語:《蒙漢詞典》,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院蒙古語文研究所編,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243頁。;1271年-1368年),蒙古語國號全稱大元大蒙古國(中古蒙古語:),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人建立的大一統的朝代。西元1260年,忽必烈即位為第五任大蒙古國大汗,後於1271年改国号大蒙古兀魯思為大元大蒙古兀魯思,但蒙語稱呼不變,定都於漢地大都(今北京市),建立元朝。1279年元軍攻灭南宋,全面佔領漢族地區,一統中國並結束南宋與金朝南北政權对峙之局面。雖然傳統以南宋為正統王朝,元朝繼承金朝正統,並選取根據五行相生順序生自金朝「土」德的「金」德為王朝德運,同時選取與金德對應的白色為王朝正色。 元朝的基础為乞颜部族的首领铁木真于1206年统一漠北诸部族后建立的'''大蒙古國''',铁木真被称为“成吉思汗”。當時蒙古诸部受金朝统辖,然而由於金朝與西夏均走向衰落,成吉思汗先後攻打西夏與金朝,並於西元1227年8月攻滅西夏、1234年3月攻滅金朝,取得中国華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同一时间,大蒙古国在西方不断扩张,先後發動三次西征,形成稱霸歐亞大陸的国家,被欧洲称为蒙古帝國(Mongol Empire)《中國文明史 元代》〈第一章 雙重體制的政治〉: 第3頁-第10頁.

新!!: 中國通史和元朝 · 查看更多 »

元成宗

元成宗铁穆耳(;),是元朝第二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六位大汗,1294年5月10日—1307年2月10日在位,在位14年。元世祖孙、太子真金第三子。清代乾隆晚期乾隆帝命改譯遼、金、元三史中的音譯專名,改譯特穆爾,今日學界已無人使用。 他去世后,谥号钦明广孝皇帝,庙号成宗,蒙古語号完澤篤可汗()。《元史》卷二十一(成宗本紀四):“是年九月乙丑,諡曰欽明廣孝皇帝,廟號成宗。國語曰完澤篤可汗。”.

新!!: 中國通史和元成宗 · 查看更多 »

囊日倫贊

囊日論贊(;),又译为南日松赞、朗日论赞等,《新唐书》作论赞索。按照藏族的传统他是吐蕃王朝第32任赞普,吐蕃王朝立国之君松赞干布的父亲。 原名为论赞弄囊,即位后以一万精兵,攻破唐旄(即《隋书》的女国)部落。受尊号为囊日论赞,意思是政与天比高,盔与山比坚。囊日論贊重用唐旄领主娘·臧古(首城在今西藏墨竹工卡县东北)、巴·鱼泽布(首城在今西藏墨竹工卡县西北)、农·仲波(首城在今西藏墨竹工卡县北)、哲蚌·纳生(首城在今西藏乃东县北)和唐旄领主穹波·邦色。这引起了原来的吐蕃贵族(父王六臣与母后三臣)的叛乱。最后,囊日論贊被叛臣置毒暗害而死。其子松赞干布继位,平定了叛乱。.

新!!: 中國通史和囊日倫贊 · 查看更多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分类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分类法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数据代码表的分类方法。 下面的分类是2003年版的。.

新!!: 中國通史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分类法 · 查看更多 »

瞿同祖

瞿同祖(),字天贶,后改天况,生于湖南长沙。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以法律史和社会史研究而著称。.

新!!: 中國通史和瞿同祖 · 查看更多 »

王莽

王莽( -->),字巨君,魏郡元城貴鄉(今河北邯郸大名縣東)人。西漢末年政治人物及權臣,之後篡奪皇位並自立新朝。.

新!!: 中國通史和王莽 · 查看更多 »

火神淀之乱

火神淀之乱,辽朝初年皇室内争夺皇位的斗争。火神淀在今河北涿鹿县西。 后周广顺元年(951年),契丹皇帝辽世宗耶律阮想要计划南进,会同北汉攻打后周,诸部不从,耶律阮强行。走到新州的火神淀”。契丹内乱,耶律察割和耶律盆都杀害耶律阮,耶律屋质逃出,既而推举耶律述律为帝,即辽穆宗。耶律述律派耶律娄国杀死耶律察割。“自火神淀入幽州,遣使告于北汉”。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也有火神淀,亦作大神淀。.

新!!: 中國通史和火神淀之乱 · 查看更多 »

章太炎

太炎,原名學乘,字枚叔,以紀念漢代辭賦家枚乘。後易名为炳麟。因反清意识浓厚,慕顾绛(顧炎武)的为人行事而改名为绛,号太炎。世人常称之为“太炎先生”。早年又號「膏蘭室主人」、「劉子駿私淑弟子」等。中國浙江餘杭人,清末民初思想家、史學家、樸学大师、民族主義革命者、中華民國國語設計者。.

新!!: 中國通史和章太炎 · 查看更多 »

白寿彝

白寿彝(),字肇伦,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回教史专家,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河南开封人,回族,教名哲玛鲁丁(جمال الدين)。白寿彝关于民族的历史观,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至今为中共統治下大一統史觀的治民族史者所推崇、所尊敬。白寿彝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的历史教材审编组的成员之一,负责中国古代史,翦伯赞則任历史教材审编组组长。.

新!!: 中國通史和白寿彝 · 查看更多 »

隋文帝

隋文帝杨坚(),弘农郡华阴人(今陕西省华阴),隋朝开国皇帝,谥号文帝,廟号高祖,西元581年3月4日-西元604年8月13日在位,在位24年。 小字为那羅延(梵语,意为金剛不壞),鮮卑赐姓為普六茹,普六茹氏为其父杨忠受西魏恭帝所赐。掌权之後,下令“以前赐姓,皆复其旧”,恢复汉姓“杨”,并让宇文泰鲜卑化政策中改姓的汉人恢复汉姓。杨坚建立的隋朝,统一了分治二百七十三年的中原和江南地區。.

新!!: 中國通史和隋文帝 · 查看更多 »

鐵木哥斡赤斤

鐵木哥斡赤斤(;),又稱帖木格,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幼弟,也速該和訶額侖的幼子。斡赤斤即是守家幼子的意思,比成吉思汗小六岁。他深得哥哥铁木真和母亲月伦太后訶額侖的疼爱。.

新!!: 中國通史和鐵木哥斡赤斤 · 查看更多 »

行 (商业)

行,是中國商業史上對商業組織的稱謂,中國古代把從事買賣者稱為「商」的歷史可追溯至先秦以前,與士、農、工同列為四民。在不同的歷史朝代,商人的地位也有所不同,在漢朝曾經一度被視同於市井之徒,士大夫不屑與之為伍。 在唐宋時期,商人的地位得到提升,出現了稱為「團」、「行」、「市」、「作」的行會組織,行會的領袖被稱為「行頭」或「行老」,加入行會的商戶稱為「行戶」,行會向行戶收取「行用」,代表本行向外承接生意,謀取本行的利益,處理同業之間的事宜和糾紛,相當於現在的同業公會,又具有半官府的性質。.

新!!: 中國通史和行 (商业) · 查看更多 »

马继龙

继龙,回回人,明朝诗人,字云卿,号梅樵,云南永昌人。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举人,曾在四川任职,官至南京兵部车驾司员外郎。著有《梅樵集》,未刊。诗作抒发壮志未酬、仕途失意。他还有不少怀古之作,苍劲古朴,语言清新凝炼。.

新!!: 中國通史和马继龙 · 查看更多 »

谢安

谢安(),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曾隱居東山,历任吴兴太守、侍中兼吏部尚书兼中护军、尚书仆射兼领吏部加后将军、扬州刺史兼中书监兼录尚书事、都督五州、幽州之燕国诸军事兼假节、太保兼都督十五州军事兼卫将军等职,死后追赠太傅,追封庐陵郡公。世称謝東山、谢太傅、谢安石、谢相、谢公。 他初与权臣周旋时,从不卑躬屈膝,不违背自己的准则却能拒权臣而扶社稷;等他自己当政的时候,又处处以大局为重,不结党营私,不仅调和了东晋内部矛盾,还于淝水之战击败前秦并北伐夺回了大片领土;而到他北伐胜利、正是功成名就之时,还能激流勇退,不恋权位;因此被后世人视为良相的代表,“高洁”的典范。.

新!!: 中國通史和谢安 · 查看更多 »

黄现璠

(),原名甘锦英,生于清朝广西新宁州(现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壮族。是二十世纪中国的历史学家、民族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早年因家贫,求学之路颇为艰辛。在北京师范大学从预科、本科到研究生就读九年。主攻历史、民族和教育学。其后,考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大学院,主攻东洋史。回国后,先后在不同大学任教,是壮族历史上首位大学教授。他生前在教学和研究方面,涉及颇广,范围涵盖:中国通史、先秦史、中古史、社会生活史、文化史、民族学、语言学和壮学研究成果丰硕,影响深远,许多作品因其具有重要价值和开拓意义,而被多次再版。其著《我国民族历史没有奴隶社会之探讨》的发表,由此产生广泛影响形成的“无奴学派”,使其成为该派创始人。他较早及多次领导开展少数民族田野调查,完成的《壮族简史》等一系列有关少数民族的开拓性研究成果,使其成为中国现代少数民族田野调查先驱,壮学开山祖师。也被誉为中国现代民族学奠基人。 由于他长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活和工作,从事学术研究、办学和教书育人。桃李不言蹊自成,众多的门人、弟子和学生受其影响,热衷少数民族研究,从而形成了中国第一个民族学派“八桂学派”,因此称他为该派的领袖。 其人为人处世:“不学『千人之诺诺』,而作『一夫之谔谔』”“挺起脊梁敢作敢言堪作群里喉舌”。毕生敢于对抗强权。因此政治仕途坎坷,屡遭磨难。先后被国共两党打成左派或右派。特别是1957年错划为中国历史学界和壮族头号大右派,使其受迫害二十年。在他的两次人生转折期间,曾任中央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委员,第一届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理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大民委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民族访问团广西分团副团长,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副组长,《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编辑委员会委员,第一届中国民族学研究会顾问,第一、二届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副会长。 去世后,鉴于黄现璠生前对国家民族文化教育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将他的骨灰盒安置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烈士陵园”第一室。1999年11月,广西师范大学隆重举办“黄现璠教授诞辰一百年纪念座谈会”,会后广西师大编印《黄现璠教授诞辰百年纪念文集》一册。现在广西师范大学和桂林中学分别设立有“黄现璠少数民族奖学金”和“黄现璠奖学金”。桂林的重点中学“桂林中学”设有“黄现璠奖学金”。.

新!!: 中國通史和黄现璠 · 查看更多 »

达布宁塞

达日宁色(),又译为达布聂西等,《新唐书》作讵素若。按照藏族的传统他是吐蕃王朝第31任赞普,吐蕃王朝立国之君松赞干布的祖父。 达日宁色开始发展经济,杂养犏牛与骡,蓄积干草。青藏高原的大国女国内乱,在儒那堡寨(地当在今西藏墨竹工卡县西北)的小女王弃邦孙吞并了在年卡宁波(在今西藏尼木县东南)大女王达甲瓦,大女王的贵族不服,勾结达日宁色,反对小女王弃邦孙。达日宁色死后,他的儿子囊日论赞在大女王的贵族的带领下,灭亡了女国。.

新!!: 中國通史和达布宁塞 · 查看更多 »

迺贤

迺贤(),一作纳新,元朝色目人大臣,汉姓为马,字易之,号河朔外史,葛逻禄人。汝州郏县人,后迁居浙江鄞县。祖籍阿尔泰山之西。 乃贤的哥哥塔海在江浙行省为官,所以在明州安家,乃贤对作官发财不感兴趣,唯独善长汉语诗歌,其诗不做作或循规蹈矩,而是温柔敦厚,有民风的味道。每有一篇诗出,都在士大夫之间广为流传。当时浙江人韩与玉善书法,王子充善写古文,人们把他们三人称为江南三绝。至正年间,被推荐为编修官。 苏天爵出身国子学生,历任监察御史、肃政廉访使、集贤院侍讲学士。1338年,改任吏部尚书。迺贤在至正五年(1345年),游历黄河南北,住在元大都十年,历任翰林国史馆编修、东山书院山长。著有《金台集》三卷(现存二卷)、《金台后集》(已经佚失)和《河朔访古记》十六卷(现存二卷),《海云清啸集》。为桑哥失里参军时,迺贤在军中去世。.

新!!: 中國通史和迺贤 · 查看更多 »

霍仪

霍仪(),金朝末年红袄军领袖。 崇庆元年(1212年),随刘二祖起义抗金,根据于沂蒙山,贞祐三年(1215年),刘二祖受伤被俘杀。余部由霍仪、彭义斌率领。霍仪与彭义斌、石珪、夏全率领红袄军数万人攻邳州(今江苏省邳州市),未克,转而攻打沂州(今山东省临沂市)。贞祐四年(1216年),金同知防御事仆散撒合、纥石烈桓端将红袄军击败,霍仪战败身死,石珪、夏全降金,彭义斌率余部联合兖州郝定,投靠李全。.

新!!: 中國通史和霍仪 · 查看更多 »

赵君用

赵君用(),元朝末年淮北红巾军领袖,又名赵均用,萧县人。 1351年,芝麻李起义,赵君用随从,攻克徐州。1352年,脱脱攻徐州,芝麻李被杀。赵君用和彭大帶敗兵前住由郭子興、孫德崖等人佔據的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县),之後迫走郭子兴。不久,攻泗州(今江苏省泗洪县)、盱眙(今江苏省盱眙县)。1356年,攻克淮安(今江苏省淮安市)。1357年,赵君用称永义王。淮安失守后,赵君用投奔益都毛贵,但後來赵君用杀死毛贵,毛贵部将续继祖从辽阳回军,杀死赵君用。.

新!!: 中國通史和赵君用 · 查看更多 »

邱榮裕

邱榮裕,生於西元1955年,桃園市客家人,臺大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邱榮舉為其胞兄。邱為歷史學者,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日本立命館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文學博士。專長台灣客家史。 邱榮裕教授曾在台灣師範大學開設的課程有社會科學概論、中國通史、臺灣史蹟考察、客家文化導論、客家社會與文化專題研究、臺灣通史(通)、臺灣文化史概論(通)等。邱榮裕教授已於2016年自師大退休,因此目前師大已無其相關課程。.

新!!: 中國通史和邱榮裕 · 查看更多 »

邹城市

邹城市,全国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孟子诞生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新兴能源工业基地。位于山东省南部,北依曲阜、南靠滕州。全市总面积1616平方公里,辖3个街道、13个镇,总人口115万(2011年)。秦始置驺县,历汉、晋、南北朝,及唐初改“驺”为“邹”,称邹县。1992年10月撤县设市,称邹城市。是由济宁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此外,邹城市还是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市、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市、全国政务公开示范市、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市、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

新!!: 中國通史和邹城市 · 查看更多 »

蔺道人

蔺道人,中国唐朝医学家、骨科专家。唐武宗会昌年间灭佛,蔺道人从长安流落江南西道,隐姓埋名。帮他耕种的彭老者的儿子,因为打柴多处骨折,蔺道人用正骨医术为他治愈了折伤。后来蔺道人将自己所著的医书《理伤续断方》传给了彭老者。彭老者称之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理伤续断方》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书。.

新!!: 中國通史和蔺道人 · 查看更多 »

鄒普勝

鄒普勝,麻城(今屬湖北)人。元末農民起義將領。.

新!!: 中國通史和鄒普勝 · 查看更多 »

至正新政

至正新政元朝末年元惠宗至正年间的改革措施。.

新!!: 中國通史和至正新政 · 查看更多 »

金夏同盟

金夏同盟,金朝和西夏订立盟约,共同针对蒙古帝国的扩张。.

新!!: 中國通史和金夏同盟 · 查看更多 »

金大车

金大车(),字子有,号方山。明朝詩人。金大车的先世是麦加人,后居永平府(今河北省卢龙),明太祖赐姓金,金大車高祖金洵遷居到江宁縣(今南京),後代为江宁人。父金贤,字士希,号东原,弘治十五年(1502年)进士。金大車少年才华横溢,向顾璘学诗,和陈凤、谢少南等文会,诗作得到好友的推崇。嘉靖四年(1525年)南直隶乡试中举。后连续四次参加会试,但连连名落孙山,终生未仕。最后家境贫困,只得依靠妻族,在旅途中病逝。 金大车以五言见长,钱谦益在《列朝诗集》丁集第七中说:“子有诗法襄阳随州”。作有《子有集》、《方山遗稿》。弟弟金大舆。.

新!!: 中國通史和金大车 · 查看更多 »

金大舆

金大舆,字子坤,号平湖。明朝詩人。金大车的先世是麦加人,后居永平府(今河北省卢龙),明太祖赐姓金,金大車高祖金洵遷居到江宁縣(今南京),後代为江宁人。父金贤,為弘治十五年(1502年)进士。 金大舆比兄金大车小两三岁,在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以后去世。自称“有耽诗之癖”,“不以壮暮而废吟”,“不以泰约而辍咏”。著有《子坤集》。参加乡试,未中举人。多作游览山水、述志咏怀之作,痛斥倭寇入侵给明朝东南沿海。金大舆善七言诗,特别是七言古诗成就最高。其兄金大车赞扬他的诗“短咏长歌匹群王”。.

新!!: 中國通史和金大舆 · 查看更多 »

通史

通史与断代史相对,指记述由遠古到現代各時代历史的史书,以时间为主线,连贯地叙述各个时代的一种记史方式。 通史是相对于断代史来说的,斷代史是限於某個時代,但通史卻是跨時代式研究,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用現代史學的口吻,這是「大歷史觀」。 清代史家章學誠認為通史有「六便」和「二長」八个优点。「六便」是:免重複,均類列,便銓配,平是非,去抵牾,詳鄰事。「二長」是:具翦裁,立家法。但也有「三弊」,就是:無短長,仍原題,忘標目。何炳松指出“吾国史家之见及通史一体者,当仍首推刘知几为树之风生,至郑樵而旗帜鲜明,而章学诚为最能发扬光大”。 中國正史典籍「二十四史」中只有《史記》是跨越朝代的,其他都是以朝代的更替為起終的。以往中國傳統史家都傾向編修斷代史:如劉知幾最為反對修通史,認為通史除了浩瀚難讀外,因涉及遠古史,找尋資料並不容易;郑樵以毕生精力独纂二百卷《通志》,以“三十年著书,十年搜访图书”,他的成就是巨大的,“闻人家有书,直到其门求读,不问其容否,读已则罢,去住曾不吝情”。清代纪昀认为,“南北宋间记诵之富,考证之勤,实未有过于樵者”。1947年顾颉刚出版的《当代中国史学》,对各家中国通史著述的評論:“所有通史多属千篇一律,彼此抄袭”,“条列史实,缺乏见解;其书无异为变相的《纲鉴辑录》或《纲鉴易知录》,极为枯燥”。中國共產黨歷史專家楊奎松也以為,寫通史“其難度之大,對寫史者各方面的知識、訓練,特別是對其掌握資料要求之高,卻未必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 隨著清末西學東漸,通史被史家發現其價值,故清末以來,史書往往都以通史形式編寫,1935年张荫麟主持编写高中历史教材《中国史纲》,在当时获得很高声誉。同時期翦伯赞亦出版同名教材,即《先秦史》和《秦汉史》,大獲成功。被戴逸称为“历史散文体裁的开创者”。其他代表作還有錢穆的《國史大綱》、黃仁宇的《中國大歷史》、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鄧之誠的《中華二千年史》等等。.

新!!: 中國通史和通史 · 查看更多 »

耶律倍

耶律倍(约899年或900年-937年1月7日)是契丹迭剌部霞濑益石烈乡耶律里(今中國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东)人,姓耶律氏,汉姓刘氏,汉名倍,契丹名图欲(或作突欲、托雲等),曾模仿唐朝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取筆名黃居難,字乐地。他是大契丹国(后改称大辽国)开国皇帝太祖耶律阿保机和皇后述律平的长子,辽太宗耶律德光和追尊的章肃皇帝耶律李胡的长兄,辽世宗耶律阮的父亲,东丹国国王(称人皇王,一般也通称东丹王,926年-930年在位)。他生前为大契丹国的皇太子(916年-927年在位),但未即位为皇帝,其子耶律阮(辽世宗)即位后被追尊为帝,以后的辽代诸帝除辽穆宗耶律璟外都是他的子孙。 由于耶律倍在死后被追尊为皇帝,史书中除了称他为太子倍、人皇王或东丹王外,也常以其庙号义宗、第一个皇帝谥号让国皇帝和第二个皇帝谥号文献皇帝等称之。 耶律倍作为统辖一方的君主,其政绩并不突出,但他文武双全,不但是统兵的战将和军事谋略家,更集藏书家、阴阳学家、医学家、音乐家、文学家、翻译家、汉学家和画家等于一身,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儒家学者,在文化和艺术方面颇有成就,堪称有辽一代第一位大艺术家。.

新!!: 中國通史和耶律倍 · 查看更多 »

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又作耶律楚才,字晋卿,號湛然居士、玉泉老人。金末元初人,契丹族,仕蒙古三十年,窝阔台汗在位时官至中书令(相当于宰相),是推行汉法的积极倡导者。.

新!!: 中國通史和耶律楚材 · 查看更多 »

杨度

杨度(),生于湖南湘潭縣姜畲石塘村,原名承瓒,字皙子,后改名度,别号虎公、虎禅,又号虎禅师、虎头陀、释虎。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奇人,政治活動家。先后投身截然对立的政治派别,颇具争议。.

新!!: 中國通史和杨度 · 查看更多 »

横渡之约

横渡之约,辽朝初年皇室内争夺皇位的斗争。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皇后述律氏与其孙辽世宗耶律兀欲罢兵约和之举。 耶律阿保机的长子耶律倍出逃后,其子耶律兀欲留在契丹,被封为永康王,随辽太宗耶律德光南侵。大同元年(947年)四月,辽太宗耶律德光在南侵回师途中病死,宿卫耶律安摶、南院大王耶律吼和北院大王耶律洼等认为皇位不可一日空虚,在镇阳(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北)拥立倾向于汉化,主张变革契丹旧俗的太祖长孙耶律兀欲,是为辽世宗。坐守上京的应天皇太后述律氏溺爱少子耶律李胡,主张维护契丹奴隶制旧俗。述律太后闻讯,急遣耶律李胡率兵抗拒,企图以武力夺取皇位。世宗进驻南京(今北京市),遣五院夷离堇耶律安端、详稳耶律刘哥为前锋前去攻打耶律李胡,于泰得泉将其击败。世宗随即率兵追击。闰七月,世宗进至横河(今西拉木伦河),双方对峙于潢河横渡。述律太后向耶律屋质问计,耶律屋质说:“李胡、永康王都是太祖子孙,有何不可?太后应该考虑长策,与永康王议和。”述律太后派去见世宗,世宗派耶律海思来约和,往返几日,约定议和停战。述律太后问耶律屋质说:“皇位归属何人?”耶律屋质说:“太后授永康王,还有什么可疑?”耶律李胡厉声说:“有我在,兀欲怎么能立?”耶律屋质说:“按照制度,长子有后,不能传弟。太宗之立,人以为非,何况是你?下载万口一词,愿立永康王,不可更改。”于是双方在横渡约定拥立世宗。.

新!!: 中國通史和横渡之约 · 查看更多 »

永业田

永业田,又称世业田、桑田,自北魏开始实施,是北魏均田令和隋唐租庸调法下的产物,属于私人田地,不需要缴纳课税。.

新!!: 中國通史和永业田 · 查看更多 »

戴凯之

戴凯之,字庆预,武昌(今湖北省鄂州市)人,中国南北朝刘宋时期的植物学家。官居南康(今江西省赣州市)相,所有著《竹谱》。《竹谱》以韵文为纲,用散文逐条解释竹子的类别特性。他指出竹“既刚且柔,非草非木”,全书记述了六十一种竹类植物,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竹类植物专著。.

新!!: 中國通史和戴凯之 · 查看更多 »

昔里吉

昔里吉(Shiregi),又译失列吉、昔列吉、習列吉。元宪宗蒙哥第四子。蒙哥妃巴牙兀真氏所生。 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位,昔里吉支持阿里不哥。至元四年(1267年)秋,昔里吉与兄长玉龙答失、阿速台降忽必烈。次年,封为河平王。平定阿里不哥后,诸王臣服忽必烈,只有海都不朝。忽必烈派第四子北安王那木罕,率军驻西北,昔里吉随军。那木罕和忽必烈派第八子阔阔出统辖中军(忽必烈属民),蒙哥和阿里不哥的子侄统率右翼。至元五年(1268年),海都东进,被那木罕军击败,那木罕在阿力麻里立帐。 至元十二年(1275年),那木罕的辅佐安童突袭贵由子大名王禾忽之军,禾忽叛元控制河西走廊,占有斡端(于阗)和可失哈耳(喀什噶尔),察合台汗国都哇兵临火州城下。至元十三年(1276年),忽必烈灭南宋后,大军队开赴西北,击败禾忽。至元十三年秋,因安童对给养分配不公,脱脱木儿率部叛逃,昔里吉去讨伐。脱脱木儿劝说昔里吉叛元。昔里吉于是发动兵变,拘禁那木罕、阔阔出和丞相安童。叛乱诸王拥戴昔里吉为王。脱脱木儿袭击谦州,谦州的万户晃豁坛氏伯八阵亡。昔里吉把那木罕、阔阔出送往术赤后王(金帐汗国)蒙哥帖木儿处,而安童被送往海都处。海都坐山观虎斗,让拖雷家族自相残杀。 至元十四年(1277年),昔里吉、脱脱木儿、药木忽儿、撒里蛮分道东进,攻打岭北。撒里蛮深入今河套北,被爱不花所率的汪古部军、土土哈所率的钦察军击败;昔里吉、脱脱木儿、药木忽儿等抵土兀剌河流域,想和弘吉剌叛军会师。元军擒获弘吉剌部反叛的折儿瓦台。伯答儿、土土哈在土兀剌河畔大败了药木忽儿和脱脱木儿,和伯颜统帅的大军会师。由于后方空虚,于是同年冬天,驻西安的安西王忙哥剌到漠北平叛,驻守陕西行省的六盘(今宁夏固原县南)的贵由之孙南平王秃鲁响应昔里吉,被元朝平定。十五年(1278年)正月,土土哈擒获叛将扎忽台。五月,别乞列迷失击败外剌、宽彻哥思联军。年底,征宋前线大批汉军调回,集结和林一带。十六年(1279年)四月,元将别乞列迷失采纳刘国杰建议,趁脱脱木儿进袭杭海山之东,率大军攻取谦州。脱脱木儿回军时又被元军击败。 脱脱木儿和撒里蛮(玉龙答失之子)逼迫昔里吉退位,以撒里蛮为主,遣使告知金帐汗国和海都,得到阿里不哥幼子明-里-帖木儿的支持。阿里不哥之长子药木忽儿反对撒里蛮为主。药木忽儿击败擒获脱脱木儿,与昔里吉商议后,将脱脱木儿杀死。撒里蛮自愿去汗号,被昔里吉削去兵权,夺去属民,送往术赤系宗王火你赤处。撒里蛮逃脱后,袭击昔里吉的辎重,投降忽必烈,1282年,昔里吉和药木忽儿最终被擒。药木忽儿中途逃脱。忽必烈礼遇撒里蛮,放逐昔里吉到南方海岛,不久昔里吉去世。 昔里吉三子:兀鲁思不花,并王晃火帖木儿,嘉王火儿忽。.

新!!: 中國通史和昔里吉 · 查看更多 »

拖雷

拖雷(;意为“镜子”;)又译图垒,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幼子,排行第四,是成吉思汗最宠爱的儿子。拖雷和正妻唆鲁禾帖尼生有四子: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据《元史》,拖雷一共有子十一人。1227年8月25日至1229年9月13日担任大蒙古国(蒙古帝国)监国,历时二年。.

新!!: 中國通史和拖雷 · 查看更多 »

拙赤合撒儿

拙赤合撒儿(;1164年?—1214年到1219年之间),又作拙赤合薩合撒兒、槊只合撒兒、合撒兒、搠只哈撒兒、哈布圖哈薩爾,意为猛犬。成吉思汗铁木真的二弟,也速该的第二子。 幼年丧父,便和兄长铁木真一起承担家业,保护母亲和幼弟。他们的异母兄弟別克帖兒与他们争夺猎物,被铁木真与合撒儿合谋射杀。别克帖儿的弟弟别里古台,投靠了铁木真兄弟。铁木真最初的崛起,就是在拙赤合撒儿和别里古台的帮助下开始的。在铁木真成为蒙古部的汗之后,兄弟之间曾有过摩擦。1203年,铁木真利用这次摩擦造成的印象,让合撒儿投靠了克烈部的王汗,然后,兄弟俩里应外合,消灭了克烈部。 1205年,西征乃蛮太阳汗,合撒儿为铁木真指挥中军。1206年,铁木真建“大蒙古国”,称成吉思汗。合撒儿分得四千户,以呼伦贝尔草原为封地。之后,兄弟二人又有裂痕,他们的母亲月伦太后进行劝解,成吉思汗迫于母亲的压力,当时释放了合撒儿。但后来还是暗中夺走了合撒儿的大半部众,只留给他1400名战士。月伦太后知道此事后,郁郁而终。1213年秋,成吉思汗第二次伐金朝,合撒儿率左翼军取蓟州(今河北蓟县)、平州(今河北卢龙)、滦州(今河北滦县)及辽西诸郡。 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合撒儿的兒子脱虎、也古和也松格(移相哥)繼承父親的份民,說明合撒兒已經去世。成吉思汗在1225年为移相哥立石纪事,是现存最早的一件畏兀字蒙文石刻。移相哥的兒子势都儿参与乃颜之乱,但势都儿之子八不沙后来被元朝封为齐王,后人袭爵至元末。成為科爾沁部的祖先。.

新!!: 中國通史和拙赤合撒儿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中国通史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