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中国航天史

指数 中国航天史

中國航天史:.

目录

  1. 24 关系: 姚桐斌孙家栋屠守锷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中国军事史中国运载火箭发射列表中车唐山机车车辆东方红一号任新民兩彈一星王希季神舟十号神舟十二号翟志剛黄纬禄赵九章钱学森钱骥蔡金涛陈芳允杨嘉墀梁守槃朱森元新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姚桐斌

姚桐斌(),江苏省无锡县人,导弹和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技术研究所的主要创建者、领导者。 姚桐斌1945年7月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冶金系。1951年获英国伯明翰大学工学博士。1957年9月回国后到钱学森所主持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参与创建材料与工艺研究所(后改为第七机械工业部下属单位)并任所长。1968年6月8日在文革运动中被殴打致死,去世时年仅45岁。由于他对中国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1999年被中国政府追认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查看 中国航天史和姚桐斌

孙家栋

孙家栋(),辽宁省瓦房店人。长期领导中国人造卫星事业。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查看 中国航天史和孙家栋

屠守锷

屠守锷(),浙江省湖州市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火箭和结构强度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主要开拓者之一,做出了重要贡献。曾先后担任洲际导弹总设计师、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查看 中国航天史和屠守锷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事业可以追溯到1956年,那时中国组建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是现在中国国家航天局的前身。 经过5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跻身于世界航天大国的行列。从第一颗人造卫星到北斗导航,从第一枚运载火箭到首次载人航天,从天宫一号到嫦娥落月,中国航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查看 中国航天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

中国军事史

中国有着悠久的军事史。中国历史上历次王朝的更替都是以大规模的战争进行的。历史上不断有民变和起事。中国和周边的少数民族,尤其是北方游牧民族,有不断的冲突。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和西方列强的战争几乎都以失败告终。十九世纪末期以来,日本作为新兴的工业国家,对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侵略。中国在美国,苏联等国家的帮助下,终于在抗日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之后是国共内战。中华人民共和国又参与了朝鲜战争、中越战争等大规模战争。目前台湾海峡依然存在较高的战争风险。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战役,以及众多的军事家。中国传统的军事思想和理论重视谋略,这在《孙子兵法》一书中有着充分的体现。.

查看 中国航天史和中国军事史

中国运载火箭发射列表

以下列表记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现代航天事业各次运载火箭的发射情况。发射任务的最终目标高度凡--高于地球海平面100千米的卡门线均被收录,未收录探空火箭的亚轨道任务。.

查看 中国航天史和中国运载火箭发射列表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CRRC Tangshan Co., Ltd.),简称“唐车”,当地人俗称“南厂”,也是中国中车股份的全资子公司之一,主力制造铁路客车及动车组,是中国首批91家创新型企业之一,也是中国铁道部确定的铁路装备现代化重点企业、高速铁路客运装备制造基地之一。截至2010年,唐车总占地99万平方米,员工近6000人。 唐山轨道客车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前身为唐山机车车辆厂,始創于1881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铁路机车车辆厂,曾经生产了第一台中国制造的蒸汽机车、铁路客车,被誉为“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的摇篮”。经过百多年的发展,至今已形成了由高速动车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普通铁路客车、特种车4个系列构成的产品体系,具有年产高速动车组780辆、检修400辆、城轨车800辆、碳钢铁路客车400辆的生产能力。.

查看 中国航天史和中车唐山机车车辆

东方红一号

“东方红一号”(NSSDC ID: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於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的第一顆人造衛星,同时也是东方红人造卫星系列的首颗卫星。「東方紅一號」的發射成功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為世界上繼蘇聯、美國、法國和日本之後第五個能够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雖比它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史普尼克一號」晚了13年,但它的技術超過了前四個國家的第一顆衛星,質量更超過了前四個國家第一顆衛星的總和。.

查看 中国航天史和东方红一号

任新民

任新民(),生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徽省宁国县(今安徽寧國市)。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开创人之一。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卫星工程总设计师。曾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查看 中国航天史和任新民

兩彈一星

两弹一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简称。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成立後最初几十年科技实力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两弹一星也时常被用来泛指中国近代在科技及军事等领域独立自主、团结协作、创业发展的成果。两弹一星年代中国在导弹、人造卫星及遥感与制控等方面的成就,也为以后中国航天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查看 中国航天史和兩彈一星

王希季

王希季(),生于云南昆明,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查看 中国航天史和王希季

神舟十号

舟十号(简称神十)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的第十次任务,也是中国载人航天的第五次任务,共载三名宇航员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分别进行无人和有人的交会对接,成功对接后三名航天员(两男一女:聂海胜,男,指令长;张晓光,男,指令长助手;王亚平,女)入驻天宫一号。是为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最后的一次对接任务。飞船由推进舱(服务舱)、返回舱、轨道舱组成。神舟十号于北京时间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02.666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91号工位由长征二号F改进型运载火箭(遥十)“神箭”成功发射。 加上发射与返回,神舟十号共在轨飞行15天左右,其中驻留天宮一號12天。其返回舱于当地时间2013年6月26日08时07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着陆。.

查看 中国航天史和神舟十号

神舟十二号

舟十二号将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的第十二次任务,也是中国载人航天的第七次任务,将在天舟二号之后与2018年左右发射的中国太空站核心舱完成后其首次对接任务。从神州十二号开始,神舟号太空飞船与太空站的对接任务将惯例化,定期为空间站运送宇航员。专门负责运载空间站的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计划在2019年完成首次发射。.

查看 中国航天史和神舟十二号

翟志剛

翟志剛(),男,汉族,中国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龍江縣人。他是神舟七號太空船三名正選航天员之一,他的隊友還有劉伯明和景海鵬。 翟志剛於2008年9月25日在甘肅酒泉隨神七發射升空,任务代号01,並在9月27日作太空漫步,成為第一位進行太空漫步的中国航天员。.

查看 中国航天史和翟志剛

黄纬禄

纬禄( ),安徽省芜湖人,自动控制和导弹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曾参与开拓中国核动力潜水艇(核潜艇)的研制。 1940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电机工程系,1947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获硕士学位。1957年回国,1950年代末出任中国液体战略导弹控制系统的总设计师。曾参与研制多级的“东风”系列中远程导弹和由它改进而成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1970年,调任潜艇发射的固体战略导弹“巨浪一号”研发工作的总负责人,1979年被任命为中国核潜艇副总设计师之一,1982年10月中国第一代战略弹道潜射导弹巨浪一号由潜艇水下试射成功。 2006年10月,与钱学森、屠守锷、任新民、梁守槃等共5位专家获“中国航天事业五十年最高荣誉奖”。.

查看 中国航天史和黄纬禄

赵九章

趙九章(),河南开封人,祖籍浙江吴兴。中國地球物理學家和氣象學家。中国气象科学从定性描叙走向数值预报的先驱,把数学、物理引入中国气象学的第一人。 中国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的开拓者,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组织者和奠基人之一。.

查看 中国航天史和赵九章

钱学森

钱学森(;在美国曾用威氏拼音Hsue-Shen Tsien,回中国后改用汉语拼音Qian Xuesen),浙江杭州人,国际著名的中国空气动力学家和系统科学家(工程控制论创始人之一),前美国空军上校,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级文职干部、一级英雄模范,中国科学院院士暨中国工程院院士。1935年以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公费赴美进修,1936年起师从西奥多·冯·卡门;1945年被派赴德调查纳粹德国火箭科技;1955年以朝鲜战争空战中被俘的多名美军飞行员交换回中国大陆。曾任麻省理工学院及加州理工学院教授,是加州理工喷气推进实验室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主要创建者之一,长期担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为中美两国的导弹和航天计划都做出过重大贡献,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和「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唯一获得者。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位列国家级副职党和国家领导人。.

查看 中国航天史和钱学森

钱骥

钱骥(),江苏省金坛县人,中共党员。地球物理与空间物理学家、气象学家、航天专家。中国科学院“651”人造卫星设计院技术负责人,与赵九章等同为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 1943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师范学院理化系,留校在物理系任助教。1949年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室副主任、主任,二部卫星设计院业务负责人,七机部第五研究院卫星总体设计部主任等职。1965年提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方案设想》的报告,并负责组建卫星总体设计机构,是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方案的总体负责人。其后为回收型卫星的研制做了大量技术和组织领导工作。1999年被中国政府追认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查看 中国航天史和钱骥

蔡金涛

蔡金涛,(),江苏南通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电讯工程学家,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研究员。193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学院,1931年任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助理员,1933年赴美国留学(清华大学公费生),1936年获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硕士学位。1944年到1945年曾任浙江大学工学院电机工程学系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查看 中国航天史和蔡金涛

陈芳允

芳允(),浙江台州黄岩人,无线电电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

查看 中国航天史和陈芳允

杨嘉墀

杨嘉墀,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人,中国航天科技专家和自动控制专家、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参与制定中国空间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和参加了卫星总体及自动控制系统研制,也是国家高技术863计划倡导人之一。.

查看 中国航天史和杨嘉墀

梁守槃

梁守槃(),福建省福州市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导弹总体和火箭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中国第一枚液体燃料短程弹道导弹、“海鹰”飞航式反舰导弹、“鹰击八号”系列反舰导弹系统的总设计师,被尊称为“中国海防导弹之父”。与任新民、屠守锷、黄纬禄并称为中国“航天四老”。.

查看 中国航天史和梁守槃

朱森元

朱森元(),中国液体火箭发动机专家。生于江苏溧阳。1949年至1952年在南京大学航空系学习。1960年在莫斯科包曼高工获副博士学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科技委顾问、863-702的技术咨询专家。曾任国家“863”计划航天领域中的专家组组长。.

查看 中国航天史和朱森元

新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新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是中国航天及军事部门为配合“曙光”载人航天计划(714工程)而立项研制的一系列导弹与运载火箭。计划使用改进型的东风五号弹道导弹发射载人飞船。计划研制出千钧棒一、二号(後改為曙光一、二号)两种载人飞船,分别用于近地轨道的军事侦查任务以及在轨歼击作战。任务名称代号“曙光”,首次载人任务“曙光一号”,计划于1973年发射。但是,由于国力不足以及政治动荡等因素,曙光计划最终于1972年5月13日被迫取消。虽然计划被取消,但是计划的经验以及钱学森、蔡翘、赵九章、郭永怀、贝时璋、钱骥、王希季、陆元九、杨嘉墀、屠善澄、何权轩、沈其震、王大珩等科学家的贡献对以后的中国载人航天起了奠基性的作用。其中在运载火箭方面积累的一些科研硕果被运用到新型号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研发工作上。例如,东风四号弹道导弹被研制成同名的中远程弹道导弹以及长征二号甲运载火箭。而东风五号弹道导弹被研制成同名的洲际弹道导弹以及风暴一号运载火箭,风暴一号转而被研制成长征四号系列火箭的各种型号。.

查看 中国航天史和新长征系列运载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