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

指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中國大陸前,已建立多個由該黨統治的勢力範圍,稱為革命根据地,广义上包含第一次国共内战時期的「苏区」以及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據地的「边区」,乃至第二次国共内战爆發後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建立的「解放区」。 “革命根据地”本是指20世纪以革命为目标的中国、越南等地反政府武装的割据地盘,現今則多用來指中国共产党建政前因反对中國國民黨的统治而占领的地区。此外,中國國民黨成立後,在成立國民政府、發動國民革命軍北伐前,於廣東建立有別於北洋政府統治的勢力範圍,被中共稱為「广东革命根据地」。 中共成立之初與中國國民黨合作,至1927年發動南昌起義後,開始建立蘇維埃政權與自己的武裝力量,其中又以江西的中央苏区最為重要。1931年,中共以這些蘇維埃政權統治區為基礎,建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宣稱與中華民國(指國民政府)分立。國民政府在完成北伐後,對中共的根據地進行多次圍剿,並在1934年的第五次圍剿獲得突破;中共中央因此離開原作為主要根據地的中央苏区,被迫向西北移動,至1935年10月底抵達陕北,在陕甘一帶建立了新的根據地。 後來因日本自九一八事變以來對中國的逐步侵略,加上西安事變的發生,國共雙方停止戰爭,進行第二次的合作。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的根据地依据协议改称为“边区”,由中共實施地方自治、但接受國民政府管辖。在1947年第二次国共内战爆发后,边区政府被國民政府认定为非法,中共則開始將其統治與控制的區域稱為“解放区”。隨著中共於戰事上的節節勝利,解放區的範圍也逐漸擴大至大部份要邑和土地。1949年,国共戰事逐漸底定,中共於當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革命根据地”的用法開始出現,其中昔日的蘇區、與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共根據地被统称為“革命老区”。由于自然条件及社会发展等种种原因,总体而言,革命老区经济状况至今仍然赶不上经济发达地区,中共中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也强调要扶持当地经济,讓老區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 以下按照中国共产党方面的资料,列出该党主要的革命根据地。.

75 关系: 历史上未受国际普遍承认国家列表十月革命大同集宁战役宿遷縣安內攘外川陝省1934年造壹圓銀幣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國共產黨抗日根據地中国土地问题中国共产党苏区代表会议中華民國 (大陸時期)三人團三线建设三明市京九铁路康城镇仪陇县张坊镇 (浏阳市)張光直体罚北京101中学北京理工大学國立臺灣大學校史刘玉厚内蒙古货币 (1945年-1951年)八路军共統區共產黨控制下的中國 (1927–1949)剿匪總司令部国家级贫困县国共内战国统区四川省道王生明红色中国红色旅游烈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別行政區 (中華民國)革命圣地解放区解放日报謝有福谢觉哉贵州历史野百合花 (杂文)苏区苏区 (消歧义)耕地占用税陈小鲁陕甘宁边区...K132/133、K134/131次列车K559/558、K560/557次列车Z107/108次列车Z186/187、Z188/185次列车李和曾杜聰明根据地格勒得沙共和国革命政府桂东县殺朱拔毛民国军阀沈阳药科大学沂源县湖南省 (中華民國)新县新解放区新闻联播天气预报新沂县新沂市方正县旬邑县扩红普宁市晋绥边区1920年代中国 扩展索引 (25 更多) »

历史上未受国际普遍承认国家列表

本列表所列出的政權,大體給出了世界歷史上曾經存在,但不受當時國際普遍承認的已消失地緣政治實體總覽。這些政權實效上管治自身領地,是事實上的主權國家,但缺乏普遍的國際承認,或者是雖未有效控制全區但被至少一個被當時國際普遍承認的國家所承認。.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历史上未受国际普遍承认国家列表 · 查看更多 »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p),苏联文献中正式称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r),又稱紅十月、十月起義、列寧革命或布尔什维克政變,是1917年俄國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後的第二个阶段,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俄国临时政府,建立布尔什维克派领导的政府。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儒略历10月25日)。 这场革命跟随并且利用了发生于同年的二月革命,那场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并建立了以贵族和前贵族为主体组建的临时政府。此时城市工人开始组建委员会(俄语称「苏维埃」),其中革命者批评临时政府及其行动。发生于彼得格勒的十月革命推翻了临时政府并给当地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占据多数(俄语称「布尔什维克」)的派别控制的苏维埃赋予了权力。紧接着开始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宣扬社会主义的国家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随着这场革命未能得到彼得格勒以外地区的广泛承认,俄国内战(1917–1922)爆发并于1922年建立苏联。 这场革命由布尔什维克利用他们在彼得格勒苏维埃中的影响力组建武装力量来领导。布尔什维克赤卫队武装在指挥下开始于儒略历1917年10月24日接管政府建筑。翌日,冬宫(当时俄国首都彼得格勒的临时政府所在地)被夺取。 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及組織普遍认为,十月革命是经列宁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派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革命推翻了以资产阶级的俄国临时政府,為1918至1920年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成立奠定了基礎。而持有反对观点的学者认为,俄国临时政府实质上是由俄国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派等社会主义者为主要成员的政府,而并非“资产阶级政府”;“冬宫之夜”也并未发生激烈的武装冲突。.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十月革命 · 查看更多 »

大同集宁战役

大同集宁战役是中国第二次国共内战中的一场战役。1946年7月至9月间,聂荣臻和贺龙指挥晋察冀军区和晋绥军区部队,在山西省大同和绥远省(今内蒙古自治区一部)集宁地区对国军傅作义部的攻城打援作战。由于聂贺指挥失当,解放军不但没有取得原定目标,还直接造成边区中心张家口失守。 北线大同集宁战役由解放军在7月下旬首先发起。7月20日,解放军为攻占大同,在应县与国军激战,始终未能攻克。8月,解放军围攻大同。傅作义部队全力增援大同守军,9月,傅作义第35军进攻集宁以解大同之围,此时国共在集宁处于胶着状态,大同又迟迟未能被中共攻克,故解放军主动撤退。此战役,大同守将楚溪春以一个步兵师阻挡10倍于己的兵力45天。解放军在大同作战失利,导致中共控制下的华北区中心城市张家口处于危境。9月下旬,国军36集团军乘中共主力在大同之际,进攻张家口。国军采取奇袭,自长城北侧荒芜地带以骑兵突然进攻兴和,尚义,解放军仅有一个连守张家口,猝不及防。 10月初,应马歇尔要求,国民政府下达第三次停战令,但停战令期限刚过,10月11日国军占领了张家口(張家口戰役)。此事引起国共谈判趋向破裂。张家口被占领是中共遭遇的重大挫折,故中共在重庆《新华日报》,以及友党民盟报纸中,大量报道国军占领张家口,追究其破坏和平的责任。而此时国民政府单方面召集国民大会又遭到中共坚决反对。正在斡旋国共冲突的的民主人士梁漱溟看到政府攻占张家口的报纸后称“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去。” Category:1946年国共内战战役 Category:山西民国时期战役 Category:内蒙古民国时期战役 Category:大同军事史 Category:乌兰察布军事史 Category:集宁区 Category:1946年7月 Category:1946年8月 Category:1946年9月.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大同集宁战役 · 查看更多 »

宿遷縣

宿迁县,中国古县名。 唐朝时本宿预县,隶泗州。宝应元年(762年),改名宿迁县,当是为避唐代宗李豫名讳,隶徐州。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以徐州下邳县置淮阳军,并以宿迁县属之。元朝时,至元十二年(1275年),复置宿迁县,属淮安府。十四年,分置桃园县。十五年,属邳州。明朝时,属淮安府。清朝雍正时,属邳州直隶州。州废,隶徐州府。 中华民国时期,属江苏省。抗日战争至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运河以东为宿豫县,运河以西属泗宿县。1946年,宿迁县(包括运东和运西)和宿北县新沂河以南地区,合为宿迁县。1949年5月,中共政权以宿迁、沭阳、东海、邳县四县边区置新安县,即今徐州市新沂市。同年,属淮阴专区。1970年属淮阴地区。1983年属淮阴市。1987年,中国国务院批准撤消宿迁县,设立宿迁市(县级市)。1996年,升为地级市。.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宿遷縣 · 查看更多 »

安內攘外

安內攘外,全稱為「抗日必先勦匪,攘外必先安內,安內以攘外,剿匪以抗日」是中华民國国民政府主席蔣介石在1931年7月23日(九一八事變前夕),发布的《告全國同胞一致安內攘外》一文提出的政治导向,以保持國家的領土完整與獨立為優先,完成對日抗戰之戰略準備為最終目標。 蔣介石有鑑於中華民國當時所處於的環境情況下,於一二八事變停戰後,1932年6月14日所正式發表當時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的國策,以剿共治標,建設治本,實行先安內後攘外的政策。與中國共產黨的反蔣抗日政策相對立,被中國共產黨形容為「不抵抗政策」。直到1936年12月12日發生西安事變,蔣放棄先安內後攘外政策,被迫與中國共產黨合作抗日。.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安內攘外 · 查看更多 »

川陝省1934年造壹圓銀幣

川陝省1934年造壹圓銀幣,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發行的貨幣。.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川陝省1934年造壹圓銀幣 · 查看更多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於1931年11月7日,是中國共產黨在共产国际的支援下于中国大陆所建立的一个全國性政權,与当时的南京國民政府分庭抗礼。该政权主張捍卫工农权益,各省市各民族有独立自決权,其最初的首都在江西瑞金县。將其所屬控制區域稱為「蘇區」。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对日宣战。因第五次反圍剿戰爭的失敗,中华苏维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被迫于1934年10月撤离江西中央苏区,1935年10月抵达陕甘苏区,首都由江西瑞金县迁至陝西延安。 1936年12月12日发生西安事变,國民政府被迫同意与中共展开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参与对日抗战。1937年7月7日发生卢沟桥事变,中国抗日战争转入全面爆发阶段。由此,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最后一个政府机关“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于9月6日变更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正式中止运作。.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中國共產黨抗日根據地

中國共產黨抗日根據地是指1937年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各地成立的軍事、政治相結合的地方組織。1937年11月聂荣臻創立了第一個抗日根據地晋察冀根据地。開闢了中國抗日戰爭的敵後戰場。這些抗日根據地成爲1938年以後很長一段時間的抗日戰場之一。以下是主要的中國共產黨抗日根據地。.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中國共產黨抗日根據地 · 查看更多 »

中国土地问题

中国土地问题一直是中国基本的社会问题。从先秦时代起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土地一直与中国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土地是一种有限的生产资料(Means of Production),尤其在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中,土地更显得重要。.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土地问题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苏区代表会议

中国共产党苏区代表会议是1937年5月2日至14日在延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代表会议,因在苏区举行亦称苏区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苏区、白区、红军等200多名代表。.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共产党苏区代表会议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 (大陸時期)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是指從1912年1月1日建國至1949年底中央政府撤离中国大陆、退守臺灣的時期,与此後的「臺灣時期」相对。 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使清朝分崩离析。1912年1月1日,孫中山等革命黨人在南京成立臨時政府.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中華民國 (大陸時期) · 查看更多 »

三人團

三人團為中共黨史名詞。有原「三人團」與新「三人團」的區別,分水嶺是1935年1月的遵義會議。 三人團指1930年代中共遭到國民政府五次圍剿,第四次到第五次時期,被迫放棄江西蘇區,轉移開始向湘桂黔等省轉移過程,當中的軍事指揮集團。包括當時的中央政治局常委秦邦憲(化名博古)、政治局常委兼中革軍委(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常委周恩來、以及蘇聯軍事顧問李德。由於當時上海的中共中央已遭國民黨破獲,發生向忠發叛降等事件,蘇聯設於上海的長波地下電台亦無法正常運作,長征時期的紅軍與上海、第三國際(共產國際)遠東局(設於上海租界)都不能電報聯繫,上海來贛人員安全也無法保證,蘇區軍事指揮決策完全由「三人團」獨斷專行。 上海中央派往蘇區代表項英等人並不信任早期成功抗擊圍剿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主席、中革軍委常委毛澤東,認為毛在蘇區經營已久,有專擅的作風,在整肅「AB團」事件上負有整風擴大化傷害無辜的責任,紅軍最具聲望的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朱德又傾向周恩來等人,毛澤東在長征初期並未獲得中央青睞,甚至自嘆成為可有可無之人。博古實際上是中共中央最後負責者,即代行總書記。 長征歷次戰役損失較大、傷員過多,在行軍至遵義,中共內部就作戰方針發生爭論,並檢討「三人團」的軍事路線。遵義會議是一個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結果解除了博古的黨務、解除了李德的指揮權。決定軍事上負最後責任的是周恩來,而由毛澤東輔助周決策。負黨的決策最後責任的是張聞天(化名洛甫)。洛甫雖貴為總書記,並不參與軍事。新三人團實際上是黨務與軍事老幹周恩來、留蘇派的王稼祥、以及「輔佐周」的毛澤東。 中共黨史一般記載,舊的「三人團」走的是錯誤的左傾冒險主義。遵義會議糾正了這一錯誤的軍事路線,成功地擺脫被追剿困境,終於在當年冬天到達陝北。遵義會議確立了黨務與軍事上張聞天、周恩來、毛澤東的領導架構,而其中張聞天專長集中於馬列理論,周恩來強調黨內和諧,中革軍委主席朱德並不參與日常管理,中共中央領導權逐漸集中於毛澤東,自此逐漸成為難以扭轉的事實。 Category:中國共產黨歷史.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三人團 · 查看更多 »

三线建设

三线建设是一场从1964年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内地省份进行的一场以备战备荒为目的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电力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三线地区是一个军事地理概念,包括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其核心地区在中国西北地区(包括现在的陕西、甘肃、宁夏和青海)和中国西南地区(包括现在的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其开始的背景是越南战争的升级和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军事攻势,以及中苏交恶和两国间的小规模武装冲突。 三线建设是一场出于国防军事背景的区域工业化过程,其规模远超于国民政府在八年抗战时期(1937-1945)的沿海工业内迁以及之后的西部大开发(始于2001年)。在1964至1980年,中国在三线地区所在的13个省和自治区的中西部地区投入了人民幣2052.6亿元,占同期中国基础建设总投资的39.01%。几百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军人和上千万人次的民工建设者,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口号的号召下,建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基础设施、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三线建设改变了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工业经济落后的面貌,建设了成昆铁路、攀枝花钢铁基地、中国二汽等重点项目,将绵阳、德阳、贵阳等地从小城市甚至乡镇建设成为具有大量现代制造业和科研机构的城市。然而,出于备战需要,三线时期的工厂和基础设施建设遵循“分散、隐蔽、靠山”的指导原则。很多三线企业坐落在交通不便、远离原材料以及相关上下游企业的地方。由于计划仓促,很多三线项目“边设计、边施工、边生产”,导致了巨大的浪费。197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对三线地区的投入逐渐减少。1980年代以后,大量三线企业倒闭关停,部分企业则成功转型、继续成为当地的工业支柱。.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三线建设 · 查看更多 »

三明市

三明市(闽中语三明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下辖的地級市,拥有全国唯一的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是国家森林城市、福建省区域性中心城市,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之一,是福建省的重要工业基地。三明市地处沙溪沿岸,位于福建省西部,东连福州、泉州,与南平、龙岩,西接江西省的抚州和赣州,北依南平,西南邻龙岩,全市面积2.29万平方公里,2015年底常住人口253万。.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三明市 · 查看更多 »

京九铁路

京九铁路,又称京九线,是从北京通往香港九龍的铁路,纵贯北京市、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湖北省、江西省及广东省共7个省和1個直辖市,並連接香港,全线为一级复线铁路。京九铁路正线起于北京西站、止于常平站。由常平站經廣深鐵路和香港境內的東鐵綫到达九龙的紅磡站,全长2311公里。如加上两条同期兴建的联络线(津霸铁路及麻武铁路),则总长2536公里。但到目前為止,北京与香港间的京九直通車服务仍是经由京广铁路、廣深鐵路而非京九铁路前往香港;而目前已經終止的中港鐵路貨運服務,則使用京九鐵路。 京九铁路全线建成于1996年6月。其中,吉安站至向塘站之间的向吉铁路于1989年通过地方建设债券募资开工,九江站至向塘西站间163公里(前称向九铁路)建于1909年至1935年、商丘站至阜阳站间174公里(前称商阜铁路)建于1987年至1989年;其余1950多公里新线于1994年5月动工,1996年9月全线贯通并开通运营。京九线全线有特大桥65座,大中桥725座,隧道150座。其中九江长江大桥在1990年代曾经是长江上跨度最大的铁路桥,全长7679米。 由于京九铁路在北京市内黄村站—丰台站—柳村线路所一段与京沪铁路共线,运能相当紧张。为了方便京九铁路方向的客车直接进入北京西站,于2001年又建设了一条直接连接北京西站和黄村站的联络线,称为西黄联络线或西黄铁路。由于当时京九方向客车较少,并受到土建的限制,建设时仅为单线铁路。至2007年1月14日,西黄联络线复线全线贯通。西黄联络线上跨了三环、四环和京良路3条公路,又跨过京沪线、永丰线、丰双线、马广联络线等7条铁路、以及凉水河和马草河两条河流。目前该线等级为 I 级,设计行车速度每小时160公里,京九线大部分客车经西黄联络线进入北京西站,也有少数旅客列车(如Z71/72次列车)出黄村后经京沪线进入北京站,而货物列车仍经京沪线进入丰台西站。.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京九铁路 · 查看更多 »

康城镇

康城镇,中国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辖镇,面积约192.4平方公里,人口约1.4万。辖区有11个村委会。因红军长征曾路过此地,被称为革命老区之一。位于交口县境南部,距县城约40公里。镇上有一所小学(康城小学)和一所中学(康城中学)。.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康城镇 · 查看更多 »

仪陇县

仪陇县是中国四川省南充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四川东北部,南充北部。地理位置为东经106°31’至106°52’,北纬31°11’至31°39’,面积1767平方公里,人口约110万。其周边邻近市县为:向东平昌,向南营山和蓬安,向西阆中,向北巴中。.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仪陇县 · 查看更多 »

张坊镇 (浏阳市)

张坊镇为中国湖南省浏阳市下辖镇,由原张坊镇、上洪乡和人溪乡于1995年合并设立。张坊镇位于大围山西麓、浏阳市东部,地处湘赣二省交汇处,辖境北与大围山镇接壤,西连官渡镇,南与小河乡交界,东与江西省铜鼓县排埠、万载县赤兴、仙源和白水乡毗邻。辖域总面积319.8平方公里,下辖2个社区、8个行政村,总人口30,410人(2000年人口普查)。行政机构驻李白路。.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张坊镇 (浏阳市) · 查看更多 »

張光直

張光直(),生於中華民國北平市,原籍新北市板橋。考古學家、人類學家,曾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亦曾任教於美國耶魯大學與哈佛大學。.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張光直 · 查看更多 »

体罚

体罚或身體處分,是指通過對人身體的責罰來進行處罰的行為,不論時間長短,譬如罰站、打藤、青蛙跳、懲罰式仰卧起坐等。 體罰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對。各國的執行形式也不一致,有些國家更已立法禁止。.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体罚 · 查看更多 »

北京101中学

北京一零一中学(Beijing 101 Middle School,简称101中)位于中国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南侧,是北京市示范高中。现校址原为圆明园的一部分,当时经周恩来总理特批,于1951年迁入。学校紧邻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距中关村约1.5公里。学校现在同时拥有初中部和高中部,供12至18岁的青少年就读。另外在双榆树、上地、温泉镇和怀柔共有4所分校。.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北京101中学 · 查看更多 »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简称北理工、北理,是一所以国防工业为学校特色,工理文协调发展的大学,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学校前身为1940年中国共产党所创建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延安自然科学院,后历经华北大学工学院等阶段发展成为“北京工业学院”,1988年更为现名。211工程中属于首批入选的重点建设学校,在985工程中定位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首批14所校长,党委书记由中央直接任命,享受副部级待遇的高校,也是中国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目前拥有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2个工程研究中心,1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及4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学校本科教育由本部中关村校区(同时负责研究生教育)与良乡校区(主要负责本科基础教育)两部分组成,校本部校舍建筑面积111.31万平方米,良乡校区95.01万平方米。学校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建有负责少数民族汉语预科教育的北京理工大学秦皇岛分校。另在广东省珠海市建有相对独立的二级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北京理工大学 · 查看更多 »

國立臺灣大學校史

1945年12月15日,經行政院會決議,教育部令正式定名為「國立臺灣大學」。依中華民國大學制度,各「學部」改稱「學院」,並將文政學部劃分為文學院及法學院,加上理、醫、工、農共6個學院、22學系。.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國立臺灣大學校史 · 查看更多 »

刘玉厚

刘玉厚()陕西省绥德县张家砭乡郝家桥村人,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劳动模范。.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刘玉厚 · 查看更多 »

内蒙古货币 (1945年-1951年)

内蒙古解放区货币,指1945年二战日本战败投降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内蒙古地区发行流通的货币。.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内蒙古货币 (1945年-1951年) · 查看更多 »

八路军

八路军,全称國民革命軍第八路军,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前身之一。1937年8月22日,根据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有关协议,中国共产党的武装力量中国工农红军处于陕北的主力部队由国民政府改编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军」;9月12日,八路军的番号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 实际控制者中国共产党将这支部队称为“八路军”,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的《华北治安战》和《陆军作战》稱该部队为共產軍、八路军、紅軍。.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八路军 · 查看更多 »

共統區

#重定向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共統區 · 查看更多 »

共產黨控制下的中國 (1927–1949)

#重定向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共產黨控制下的中國 (1927–1949) · 查看更多 »

剿匪總司令部

剿匪總司令部,簡稱剿總,是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準備進行對中國共產黨實施軍事圍剿的跨地區、跨建制之高司軍事單位,通常作為第一線指揮机关。主要分为四大系统,东北、华北、徐州以及华中。大體而言,一個剿總下轄若干兵團、警備司令部、綏靖公署、戰區以及綏靖區等,層級大體與軍政長官公署平行,但在軍事戰鬥中,指揮層級往往比軍政長官公署要高。 1937年之前,第一次国共内战期间,國民政府在各地設立一連串軍事機關,针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苏区中国工农红军進行圍剿,後因西安事變與抗日戰爭爆发,這些軍事機關在抗戰期間很多都轉為對日軍作戰單位。抗戰開始時,國民革命軍的指揮機構是按「總部-戰區兵團-集團兵團(兵團,路)-軍-師-旅-團」,共7級才到戰術單位;1940年後簡化為「總部-戰區-集團軍-軍-師-團」,6級指揮機構。此舉極大提升部隊作戰指揮能力。 1945年後,國民政府接收日本佔領區,展開與中國共產黨對決的準備,在各地成立了許多政府機構。作為中央政府代表官署、掌握地方軍、政權的單位稱之為「国民政府主席行辕」,設主任為最高統帥代表,是政治、軍事整合的機構。作為跨省區軍事區域的指揮單位則為軍政長官公署,直接指揮責任區的作戰任務,是跨省區的軍事機關,其中較著名且維持較久的就是東南軍政長官公署。訓政時期,若直接由軍事委員會指導的單位則稱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行營是策劃、部署、指揮的前進基地,它的設置常因軍事行動的需要而變更,例如早期第二次、第三次剿共就是由南昌行營所策劃。抗戰結束後,軍事委員會改組為國防部,多數行營都改為行轅、軍政長官公署、或軍事針對性更強的剿匪總司令部,集團軍編制則改為綏靖區。「綏靖主任公署」則是省級(戰區級)軍事機構,綏靖主任對於所轄區域黨政要務有便宜處置權。「綏靖公署」初設於1931年11 月,最早設立的是駐贛、駐豫、駐鄂綏靖公署。到1937年6月,先後設立了駐贛、駐豫、駐鄂、北平、太原、廣州、南寧、駐閩、貴州、冀察、豫皖、滇黔川康、甘肅、西安、江蘇等「綏靖公署」。其中,駐贛、北平、甘肅、西安「綏靖公署」設立不久便撤銷。因此二戰结束之後的指揮機構理想中應擴編為「總部-行轅(軍政長官公署、剿總)-綏靖公署(戰區)-綏靖區-兵團/整編軍-軍(整編師)-師(整編旅)-團」張明金、劉立勤主編:《國民黨歷史上的158個軍》,2007年,北京:解放軍出版社,共8級。 下文中各剿匪總司令部戰鬥序列,因當年部隊調動、整編、撤銷、殲滅頻繁,加上戰後國軍整編與內戰同時進行,新舊制度交替之間,制度、稱呼與番號混亂,故內容並不完整全面,大體是以三大會戰前夕為主。.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剿匪總司令部 · 查看更多 »

国家级贫困县

新时期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俗称国家级贫困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部分实施经济扶持的县级行政区特定称谓。其资格需经过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审批工作在1986年、1994年、2001年和2012年共进行过4次。民族自治地方有着不同的评定标准,称其为民族自治地方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根据国务院发布的2012年版《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概要》,达到标准的县级行政区总共有592个,民族自治区贫困县共有341个。而根據中國政府的規劃,到2020年前,所有的貧困縣都將脫離貧困,而將取消貧困縣的制度。.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国家级贫困县 · 查看更多 »

国共内战

國共內戰,又稱國共戰爭,是1927年开始,中国境内爆发的内战。内战的一方为1947年行宪之前,为中国国民党领导的国民政府,行宪之后,为民选的中华民国政府 ,另一方为中国共产党所成立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戰爭可分为两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27年至1937年間之第一次國共內戰,第二階段則是1945年至1950年大致结束之第二次國共內戰。其為中國現代史的重大轉折點,共產黨透過這兩次內戰,最終取得大陸地區絕大部分區域的統治權,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取代原有的中華民國國家體制,造成現今中华人民共和国與中華民國相隔台灣海峽兩岸政治分立與軍事對峙的局面。兩個政權自1979年1月1日起停火,也恢復民間和部分官方的交流活動,但仍未簽署任何形式的停戰協定或和平協議方式正式結束戰爭。 1925年,主张聯俄容共的國民黨領袖孙中山去世后,共產黨人在國民黨內的勢力迅速擴大,導致國共兩黨的合作關係出現裂痕。國民黨建立國民政府發動北伐期間,两党矛盾激化,導致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中正於1927年4月12日在南京宣布清党;同年7月,汪精卫领导的武汉国民政府宣布分共,國共兩黨正式決裂。1927年8月1日,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事,開始武裝夺权,並先後建立中国工农红军及數處革命根据地,與定都南京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分庭抗禮。1928年12月,國民政府完成北伐、形式上統一中國後,自1930年起先後5次圍攻共產黨在南方之根據地。1934年,在第五次圍剿戰爭中,国軍攻佔當時中共中央所在的中央苏区,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被迫展開逃亡,於1935年抵达陕北。1936年12月发生西安事变後,國共雙方同意停止內戰,达成合作抗日协议,中国工农红军編入國民革命軍,共產黨統治的陝甘寧邊區則在名義上由國民政府直轄。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發後,國民政府将大量地方军阀武装推上抗战前线,而胡宗南等國民政府中央军精锐则包围陕甘宁边区;共产党則以游击战为主,建立大量敌后根据地。国共双方皆指责对方抗战不力,並多次军事冲突。 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後,国共之间的矛盾因裁軍、行憲與聯合政府等議題再度凸顯,導致雙方在1946年全面開戰。共產黨將其掌握的武裝力量命名為中国人民解放军;經過辽沈、-zh-hans:淮海; zh-hant:徐蚌-、平津等三大战役後,共產黨在東北與北方取得軍事上絕對優勢,至1949年初已控制长江以北所有省份。另一方面,國民政府在1947年結束訓政、頒行憲法、將以黨治國的國民政府改組為行憲之中華民國政府、將國民革命軍改組為國軍,並以推行金圓券等金融改革措施提振當時尚處戰後疲弱的中國經濟,尝试以改革換取社會菁英與中產階級的支持,但改革失敗反使國民黨民心盡失。1949年4月,國共雙方在北平進行停火談判但告失敗,中國人民解放軍隨即發起渡江战役,佔領首都南京、第一大城上海,並漸次奪取絕大部分的中國疆域。同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更名後的北京成立,而隨著國軍在戰爭中節節敗退,中華民國政府輾轉於1949年12月撤退至臺灣地區。自1955年大陳島撤退後,中華民國政府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諸島。1950年後,國共雙方仍有數次小規模交戰,至1979年雙方自行停戰後大致維持相隔的臺灣海峽分治的統治格局。.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国共内战 · 查看更多 »

国统区

国统区」,意即「中國國民党统治區」,又稱白區,是国共内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方面使用的词语。与之相对的为由中国共产党控制的区域,因中共自稱解放全中国为目的而称作「红区」、「解放区」。在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因中国人民解放军连连擊退中华民国国军,解放区的范围逐渐扩大,国统区的范围逐渐丧失。直至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大部撤退到台澎金馬,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成立(中華民國政府则称其为「共匪当局」或「偽政府」)。而退守至台澎金馬的中華民國政府則將台澎金馬合稱「中華民國自由地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则称其为「美蒋当局」或「台湾当局」)。至此,「国统区」与「解放区」共同退出历史舞台。.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国统区 · 查看更多 »

四川省道

四川省道是由四川省交通运输厅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的省级普通公路干线。四川省2013年以前共有34条普通省道,包括6条省会放射线、1条环线、17条纵线和10条横线。普通省道与同样由省交通运输厅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的省内普通国道共同构成全省普通公路干线网络。 2008年底四川省国省干线公路总里程为18966公里,合占当时全省公路总里程的8.4%,其中省道11609公里。国省干线公路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10029公里,占国省干线公路总里程的52.8%。有铺装和简易铺装路面里程18123公里,占国省干线公路总里程的95.6%。2009至2012年间,四川省对8311.5公里国省干线公路进行了改造,2012年底全省国省干线公路中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达到1.6万公里,占国省干线公路总里程的80%。随着2013至2030年路网规划的实施,四川省道的数量和里程正在大幅增长中。.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四川省道 · 查看更多 »

王生明

王生明(),字至誠,祖籍湖南省祁陽縣,胡宗南舊部,中華民國陸軍軍官,於一江山島戰役率領七百多名守軍奮勇抵抗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天,最後說了一句“共匪距離我50米”,只剩下一顆手榴弹给自己,追贈少將,獎金800元。.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王生明 · 查看更多 »

红色中国

红色中国意指由共產黨統治和控制下的中國,可以是下列意思:.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红色中国 · 查看更多 »

红色旅游

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的游客可租穿一套红军军装在礼台前摄影留念 红色旅游是在2004年年底时正式提出的、以中国共产党历史相关的纪念地为资源的旅游,这包括了各个革命圣地。.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红色旅游 · 查看更多 »

烈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

士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中国人民解放军评定(或批准)的、受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的荣誉称号。.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烈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特別行政區 (中華民國)

特別行政區(簡稱特區)為中華民國曾存在之第一級行政區劃,由行政院直轄,通常作為行政區預備改制前的過渡性單位。.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特別行政區 (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革命圣地

“圣地”本是一个宗教概念,通常包括教徒心目中神圣的地方,重要的宗教崇拜、学习场所,和教派最高领导机构的所在地。世界上的许多宗教,包括原始宗教,都有自己的圣地。有的地方是多个教派的圣地,如耶路撒冷。 革命圣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等使用的概念,以纪念其党和领袖的历史事迹。.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革命圣地 · 查看更多 »

解放区

解放区,是在抗日战争和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控制区域的称呼,在。这些地区与外地往往设置关卡,并独立发行货币,且拥有自主的地方武装。 相對的,中華民國政府或國民政府称其地区为「淪陷地区」或「共匪地区」,簡稱「匪区」。 对于解放区的性质,中国国民党及國民政府认为解放区是武装割据地方,新时期的军阀。 在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因解放军连连击退国军,使得解放区的范围逐渐扩大,而中国国民党/國民政府所统制的區域(簡稱「国统区」)逐漸縮小。直至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撤退到台湾地区,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正式成立,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被撤退到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称为「匪偽政府」。至此「解放区」一词与「国统区」共同退出历史舞台。.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 · 查看更多 »

解放日报

《解放日报》创刊于1941年5月16日,是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的政治理论刊物。现在发行的《解放日报》於1949年5月28日于上海创刊,是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隶属上海报业集团。日发行量55万份,在全国各省级党委机关报发行数中位居第二,仅次于《南方日报》。.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解放日报 · 查看更多 »

謝有福

謝有福,台灣醫學家,日治台灣台北州七星郡士林街出身,專長皮膚泌尿器醫學,特別是泌尿器醫學,是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和台大醫院皮膚泌尿科第1位台灣人主任。謝有福逝去後,台灣泌尿科醫學會創設紀念「謝有福教授論文獎」,頒給研究成果優良的泌尿科醫師。.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謝有福 · 查看更多 »

谢觉哉

谢觉哉(),学名维鋆,字焕南,号泽琛,别号觉斋,湖南省宁乡县人,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学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共“延安五老”之一,被中共官方评价为“人民司法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谢觉哉 · 查看更多 »

贵州历史

贵州是古人类发祥地之一,远古人类化石和远古文化遗存发现颇多。据考古,中国南方主要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多在贵州境内发现的。贵州建省建於1413年,從中國歷史而言屬較後期,但是贵州在云贵高原的历史可以追溯得更远。.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贵州历史 · 查看更多 »

野百合花 (杂文)

《野百合花》是于1942年3月13日、3月23日发表在延安《解放日报》文艺副刊的一组杂文,作者王实味。.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野百合花 (杂文) · 查看更多 »

苏区

#重定向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苏区 · 查看更多 »

苏区 (消歧义)

蘇區可以指:.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苏区 (消歧义) · 查看更多 »

耕地占用税

耕地占用税,是中国政府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土地管理,以保护耕地而向占用耕地用于其他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收取的税种。耕地占用税属于行为税的一种,于1987年4月1日起征收,该税种依据的法源为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财政部制定的《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实施办法》。2007年12月1日,国务院对原《暂行条例》进行重大修改并重新颁布。此外,耕地占用税属于地方税,由耕地所在地的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耕地占用税 · 查看更多 »

陈小鲁

小鲁,曾化名陈卫东,祖籍四川乐至,生于山东临沂,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家,父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帅之一的陈毅。.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陈小鲁 · 查看更多 »

陕甘宁边区

陕甘宁边区是1937年至1950年之间,在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内的一个行政区域,包括陕西北部、甘肃和宁夏的东部,是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和革命根据地(解放区),抗战时期是国民政府行政院的直辖行政区,第二次国共内战起被国民政府宣布为非法叛乱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陕甘宁边区政府于1950年1月改组为西北军政委员会。.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陕甘宁边区 · 查看更多 »

K132/133、K134/131次列车

K132/133、K134/131次列车是中国铁路运行于甘肃省会兰州至广东经济特区深圳之间的一对快速旅客列车,自2011年7月1日起按现车次开行,由兰州铁路局兰州客运段深圳车队负责客运任务,为该局承运里程最长客运线路。列车使用中国铁路25G型客车,沿陇海铁路、京九铁路及平南铁路运行,全程3100公里,跨越甘肃、陕西、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广东七省。其中兰州站至深圳西站运行44小时14分,使用车次为K132/133次;深圳西站至兰州站运行43小时26分,使用车次为K134/131次。列车的开行为中国西部与南方沿海、内陆城市的多领域交流增加了一个新的通道,对于加快西部大开发步伐具有深远的意义。.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K132/133、K134/131次列车 · 查看更多 »

K559/558、K560/557次列车

K559/558、K560/557次列车是中国铁路运行于陕西北部城市延安至华东中央直辖市上海之间的一对快速旅客列车,自2007年4月18日起开行,由西安铁路局西安客运段上海车队负责客运任务,是延安开通的首班进沪列车。列车使用中国铁路25G型客车,沿包西铁路、陇海铁路、京沪铁路运行,跨越陕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四省一市,全程1835公里。其中延安站至上海站运行24小时26分,使用车次为K559/558次;上海站至延安站运行24小时24分,使用车次为K560/557次。列车的开行拓宽了中共革命圣地与长江三角洲的沟通渠道,对于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及“红色旅游”、加快延安和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K559/558、K560/557次列车 · 查看更多 »

Z107/108次列车

Z107/108次列车是中国铁路运行于首都北京至广东經濟特區深圳之间的特快旅客列车,由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自2001年10月21日起开行,为深圳首趟直通北京的特快列车,现由广州铁路集团广九客运段京深车队负责客运任务。列车使用25T型客车,运行纵贯京九铁路,横跨黄河及长江,全程2372公里,穿越北京、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广东七省一市,途经赣州、吉安、南昌等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其中北京西站至深圳站运行22小时18分,使用车次为Z107次;深圳站至北京西站运行22小时29分,使用车次为Z108次。列车开行以来,已连续被铁道部评为“红旗列车”,京深一组被授予“全路青年文明号”称号,成为连接特区-老区-首都速度最快的特快旅客列车,并赢得“京九第一快车”美誉。截至2015年4月,该列车仍是京深间最快的普速列车。.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Z107/108次列车 · 查看更多 »

Z186/187、Z188/185次列车

Z186/187、Z188/185次列车是中国铁路运行于辽宁省会沈阳至广东经济特区深圳之间的一对直达特快旅客列车,自2004年12月18日起开行,现由沈阳铁路局沈阳客运段客运二队负责客运任务,是中国东北首班及目前唯一一對直达深圳的旅客列车。列车使用25T型客车,沿沈大铁路、沟海铁路、沈山铁路、秦沈客运专线、津山铁路、津霸铁路和京九铁路运行,跨越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广东八省一市。其中沈阳北站至深圳站运行34小时53分,全程3152公里,使用车次为Z188/185次;深圳站至沈阳北站运行33小时40分,全程3159公里,使用车次为Z186/187次。 列车因其途经庐山、南昌、井冈山等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沿线风景名胜众多,而被称为“红色旅游”线路。.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Z186/187、Z188/185次列车 · 查看更多 »

李和曾

李和曾,北京人,京劇演員,工生行,師承高慶奎、周信芳,中國共產黨員。 北平戏曲专科学校(中華戲曲學校)和字科班出身,跟高慶奎先生學藝多年。 后到蘇區的京劇團工作,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文化部戲曲改進局京劇實驗一團工作,1955年中國京劇院(現中國國家京劇院)成立后歷任中國京劇院二團副團長、團長。 1961年12月16日與李少春、徐敏初、明毓琨在北京同時拜師周信芳先生。 曾到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印尼、缅甸、英國、日本、蘇聯、英屬香港、葡屬澳門等國表演京劇。 他的愛人李憶蘭是京劇、評劇演員,工旦行。 L李 L李 L李 L李 H和.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李和曾 · 查看更多 »

杜聰明

杜聰明(),字思牧,臺灣臺北三芝人,臺灣醫師、醫學教授,京都帝國大學醫學博士,臺灣史上首位醫學博士(M.D.)http://www.peoplenews.tw/news/409640c3-97f2-43fd-98e8-46796425acef 2016-06-04【仁醫心路】台灣史上第一位博士:杜聰明。高雄醫學院(今高雄醫學大學)創辦人,第一位臺灣籍的臺灣大學醫學院院長兼教務長和臺灣大學代理校長。.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杜聰明 · 查看更多 »

根据地

#重定向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根据地 · 查看更多 »

格勒得沙共和国革命政府

格勒得沙共和国革命政府于1935年10月成立於西康绥靖城(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隶属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西北联邦政府,是一个由长征途中的红四方面军协助成立的藏族政权。实际控制范围包括丹巴、懋功、抚边、四土、绰斯甲、绥靖、崇化等地。嘉戎语被定为官方语言,并有国旗。在红军的帮助下,格勒得沙政府还建立了格勒得沙革命军、绥靖回民支队等武装组织。1935年12月,组建了格勒得沙革命党,其党章提出了没收军阀、地主阶级的财产分给格勒得沙;取消苛捐杂税,实行统一累进税;信教自由(限于喇嘛教;反对基督宗教);男女平等;成立格勒革命军保卫格勒;发展格勒文化,办格勒学堂;各民族一律平等”等主张。 1936年7月,红军离开后,格勒得沙政府解散。.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格勒得沙共和国革命政府 · 查看更多 »

桂东县

桂东县属于湖南省郴州市行政区,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湘赣交界地带,毗邻井冈山市,在毛泽东发起的秋收起义失利整编后在境内的沙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称之为的革命老区。由于地处罗霄山脉深处,县城亦位于海拔2000米以上的地方,为湖南省海拔最高的县城,境内亦有湖南省海拔最高的山峰‘八面山’。同时由于地处深山,所以森林覆盖率相对较高,同时整个的生态环境亦相对好于全国普通水平,但随着近年的商业开发生态环境堪忧。.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桂东县 · 查看更多 »

殺朱拔毛

殺朱拔毛是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和中國國民黨「剿共」運動的口號,取豬隻宰殺程--的「殺豬拔毛」之諧音雙關語,其中「朱」指朱德,「毛」則指毛澤東。它起源於1930年代國民政府圍剿實行武裝割據之中共蘇區。戰爭時期,軍權高於政權,所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朱德排名在「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毛澤東之前。國民黨也稱彼等為「朱毛軍」、「朱毛匪幫」。外界常有誤解認為朱德在前係屬挑撥,乃誤傳。 在中華民國政府和中國國民黨敗退到台灣後,「殺朱拔毛」並未因毛澤東地位已遠超過朱德而改變,且成為跟「反攻大陸解救同胞」一樣頻繁出現的政治口號,甚至有榮民及朝鲜战争的反共義士倣傚岳飛的故事將此四字刺在身上。.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殺朱拔毛 · 查看更多 »

民国军阀

民國軍閥是指在20世紀初影響中華民國政治格局的主要力量,名義上歸屬「中央政府」領導,但他們在各地建立自己的勢力並採用各種手段擴大自己的勢力,以軍隊作為主要政治資本的勢力,在其勢力強大時即成為當時中國的正式主導政府(即北洋政府)。在實質上依然屬於傳統意義上的割據勢力。中国共产党認為民國軍閥的出現是外國帝国主义在中國的利益表現。主要勢力早期為北洋军阀、滇系軍閥、粵系軍閥、舊桂系軍閥等。後期則由中國國民黨、中国共产党、新桂系軍閥、直系軍閥、奉系軍閥等取代。 軍閥割据時期通常是指自1916年袁世凱之死到1928年东北易帜,共持續了13年的時間(也有說到1930年中原大戰為止)。1928年之後,雖然蔣中正委員長的南京國民政府在名義上統一了中國,但是各路新舊軍閥依然對中央政府及其中央軍保持了一定程度的獨立性,軍事上與政治上的明爭暗鬥或略有式微卻並未停止,這導致了日後抗日戰爭和国共内战時,統一的國家軍政體系始終未能徹底的建立。.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民国军阀 · 查看更多 »

沈阳药科大学

沈阳药科大学(简称药大或沈药;英文: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英文简称SPU或SYPHU) ,1931年创立于中共革命根据地江西瑞金,与中国医科大学同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综合性药科大学。学校几次移址,现学校分为两个校区,分别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103号和辽宁省本溪市溪湖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该校目前是中国大陆三所独立建制的药科大学之一,与南京的中国药科大学并称“北药”、“南药”。.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沈阳药科大学 · 查看更多 »

沂源县

沂源县是淄博市五区三县之中的一个县,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沂蒙山区之中,因沂河发源与此而得名。1944年由原沂水、蒙阴、临朐三县析置。 沂源县是革命老区之一,民风豪爽淳厚。.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沂源县 · 查看更多 »

湖南省 (中華民國)

湖南省,為中華民國下轄的一個省級行政區,是延續清代所設置的22省之一,華中七省之一,簡稱為「湘」。.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湖南省 (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新县

新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信阳市下属的一个县,地处河南省最南端的大别山区。面积1551平方公里,2010年常住人口27.5万。县人民政府驻新集镇。.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新县 · 查看更多 »

新解放区

新旧解放区的说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后才出现的。.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新解放区 · 查看更多 »

新闻联播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是中国气象局及中央气象台制作、中国中央电视台首播的一档天气服务节目,由于首播时间在央视《新闻联播》之后,故又被称为“新闻联播天气预报”或“联播天气预报”。1980年7月7日开播,当时作为《新闻联播》的一个环节,之后分离出来称为独立节目。.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新闻联播天气预报 · 查看更多 »

新沂县

新沂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旧县名。 唐朝时,其地属宿迁县。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政权在其境设潼阳、宿北二县抗日民主政权。1949年5月,中共政权以宿迁、沭阳、东海、邳县四县边区置新安县。1952年,更名为新沂县,属徐州专区。后属徐州专区。1990年,升为县级新沂市。 Category:已撤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县份 Category:徐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1952年建立的行政區劃 Category:1990年廢除的行政區劃.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新沂县 · 查看更多 »

新沂市

新沂市是中國江苏省徐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是华东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东陇海铁路与胶新铁路、新长铁路的交汇点。 新沂市的旅游口号是:一山一湖一古镇。山是指马陵山,湖是指骆马湖,古镇是指窑湾镇。.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新沂市 · 查看更多 »

方正县

方正縣在中国黑龙江省东南部,是哈尔滨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松花江南岸,地处张广才岭和松江平原交汇处,是哈尔滨市的卫星城,“全国绿化模范县(市)”。 该县面积2968.6平方公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10年总人口20万3853人;邮政编码150800;县政府驻方正镇。.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方正县 · 查看更多 »

旬邑县

旬邑县(旧称“栒邑”)是中国陕西省咸阳市所辖的一个县,位于陕西、甘肃两省交界处;是被《诗经》反复吟唱过的“古豳”之地。现全境总面积181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2.7万公顷;辖11镇、3个社区,共187个行政村;总人口约29万(2011年)。因其苹果享誉海内外,故有“中国苹果之乡”的称呼。.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旬邑县 · 查看更多 »

扩红

扩红专指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其革命根据地内推行的一系列扩大军事规模的运动。运动打着扩大革命力量的旗帜强迫大量的青壮年甚至是未成年人(13~15周岁)加入中国工农红军或为其内战服务,以中文通俗的说法是“拉壮丁”。扩红在中共掌控中国大陆政权后成为一个禁忌的话题,关于运动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参加人员(发起人)及地点都不为人知。扩红一个直接的军事成果就是组建了一支全部由青少年组成的“中国工农红军少共国际师”,这支全部由18岁以下青少年组建的部队是真正的实战部队,后来在1934年的湘江战役中被新桂系夏威国民革命军第第15军和滇系廖磊国民革命军第7军全歼。.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扩红 · 查看更多 »

普宁市

普宁市(官方音译:Puning,传统外文:Poleng)是中国广东省揭阳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地处广东东部,潮汕平原西缘,海峡西岸经济区西南隅,常住人口21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35万人,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县级市,也是逾180万旅外华侨的祖籍地《广东年鉴》(2008年),广东年鉴编纂委员会,广东年鉴社,2008年出版。1988年被纳入广东省沿海经济开放区《关于扩大广东省沿海经济开放区范围的批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88年6月18日,1993年因商贸发达而撤县设市陈朝辉、蔡人群、许自策:《潮汕平原经济》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拥有地级市经济管理权限普宁市人民政府: 。普宁也是首批 “中国纺织基地市” 和“中国中药名城”首个试点城市,纺织服装和医药是当地两大支柱产业。经济外向性明显,以商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在当地经济中始终占有着重要地位。201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58.7亿元,经济总量位居广东各县之首。.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普宁市 · 查看更多 »

晋绥边区

晋绥边区是中国抗日战争至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权在山西省境设置的边区,包括山西省西北部和绥远省东南部广大地区。边区领导机关长期驻于兴县。今兴县蔡家崖村存有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晋绥边区 · 查看更多 »

1920年代中国

中國在1920年代,指的是從1920年到1929年的時局變化。民國建制不同於清代及其以前,無論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皆無絕對之權力;輿論、社會運動者、反對黨、甚至擁兵自重的軍人,都是制衡力量。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義一制定《對華政策綱領》,宣稱滿洲和蒙古對日本國防和國計民生有重大關係,是日本生命線,為維護滿蒙權益,將不惜動用武力。.

新!!: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和1920年代中国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边区蘇區革命老区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