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

指数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国防科委,是主管国防科技“口”,统一领导军事装备科研的机构。.

目录

  1. 63 关系: 反击系列反弹道导弹叶超孔令华尖兵系列卫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合同战术训练基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四试验训练基地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试验基地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国防工业委员会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白城兵器试验中心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中国舰船研究院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方红一号东方红人造卫星系列万毅伍绍祖张履谦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志勇 (开国少将)张爱萍张震寰刘华清刘亚楼哈尔滨工业大学唐铎 (少将)先锋号大炮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王秉璋秦山核电站程开甲韩爱晶聂荣臻詹敏利谢觉哉賈乾瑞鹰击六号... 扩展索引 (13 更多) »

反击系列反弹道导弹

反击系列反弹道导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于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一款地空导弹系统,该系统由反击-1(红旗-18)、反击-2(FJ-2)、反击-3(FJ-3)导弹组成。主要假想目标是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领空的近地飞行器和洲际导弹,属于640工程反导系统的陆基组成部分,工程代号640-1。.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反击系列反弹道导弹

叶超

叶超(),湖北省黄陂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叶超

孔令华

孔令华(),中國航天专家、企業家,孔子家族後人,祖籍山東曲阜,生於陕西西安。.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孔令华

尖兵系列卫星

尖兵系列卫星是中国的军用对地观测卫星,分为返回型与传输型两大类。主要用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二部航空航天侦察局。主要用途为战略导弹提供地面固定目标的定位。返回式卫星也用于农作物的太空育种。.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尖兵系列卫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简称“国防科工委”),是已撤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成部门。.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一个负责航天工业的组成部门,已撤销。.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

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位于北京市,是中央军委机关第一级职能部门,是中央军委的技术指挥领导机构。.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俗称九院、绵阳九院,创建于1958年10月,是中国的核武器研制、生产基地。最早位于北京,随后主要工程和生产部门迁入青海金银滩;1970年,主要工程和生产部门迁往四川,分布在四川北部的山区中。之前的名称是“二机部九院”、“核工业部九院”,对外名称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简称中物院。 现本部位于四川省绵阳市839地区,占地5平方公里,又名为“科学城”。北京、四川江油、成都和上海设有科研分支机构。 全院现有12个研究所和1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冲击波与爆轰物理、核物理与等离子体物理、计算物理、军控物理、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基础数学、应用数学、工程设计、制造工艺、放射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材料、含能材料、核材料、激光技术与应用、脉冲功率技术及应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与应用等学科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拥有职工8000余人,“两弹一星”功勋奖奖章获得者:于敏、王淦昌、邓稼先、朱光亚、陈能宽、周光召、郭永怀、程开甲、彭桓武等科学家都曾经担任过重要领导工作。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1名和一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有博士学位授予权8个和硕士学位授予权14个以及博士后流动站。.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

1989年11月,33位前解放军高级领导人被中共中央军委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的称号,1994年8月又确定增补3人,共计36人。 其中有一位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三位前国家主席(毛泽东、李先念、杨尚昆),一位前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两位前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邓小平),10位共和国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10位解放军大将(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有11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去世(叶挺、许继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左权、彭雪枫、罗炳辉、黄公略、--、刘志丹)。 按照以上标准,能够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称号的领导人,都必须是大将以上军衔或者按规格可授大将以上军衔者——在1955年解放军第一次授衔时曾计划授予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军衔,授予周恩来,刘少奇及邓小平元帅军衔,授予李先念,谭震林,邓子恢,张鼎丞大将军衔。而陈毅、叶剑英都曾说过,若非叶挺早逝,将可能被授予元帅军衔。而朱瑞、蒋先云、伍中豪、韦拔群、刘英、余天云、王良等高级将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去世,也未被列入。陈光、饶漱石、高岗应政治原因,未被列入。.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统一使用的规范化、标准化用语,也是法规性工具书。.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简称国防科大,本部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中央军事委员会直属的综合性大学。.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合同战术训练基地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合同战术训练基地,位于吉林省白城市靖宇县,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的合同战术训练基地。.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合同战术训练基地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四试验训练基地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四试验训练基地(中国人民解放军89730部队),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大石洞。.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四试验训练基地

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军,是1955年至1957年间存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种。下设高射炮兵、雷达兵、探照兵、对空情报兵这四个兵种。.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简称航天工程大学,位于北京市,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系统部领导管理,是培养航天指挥管理与工程技术人才的综合性大学。.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试验基地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试验基地,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领导机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武器装备试验基地。.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试验基地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国防工业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国防工业委员会,简称国防工委,曾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国防工业口”的主管机关。.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国防工业委员会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简称“兵科院”),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车道沟10号,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直管单位,是一家集常规武器装备与技术综合性的大型研究机构,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以下简称“半导体所”),是中国科学院下设的研究机构,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甲35号(北京林业大学内)。半导体所成立于1960年,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半导体研究组”(隶属于当时的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今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半导体所的研究领域覆盖半导体理论、材料、器件及其应用,下设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半导体材料科学重点实验室、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等十五个研究部门。.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并重、具有较强技术开发能力、以承担国家和企业重大项目为主”的化学化工研究所,简称大连化物所。现任所长张涛。.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为中国科学院下属研究机构。成立于1956年,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以控制科学、模式识别、分子影像等研究为主的国家科研机构。.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又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九试验训练基地(中国人民解放军63820部队),位於四川省绵阳市安县,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是中国最大的空气动力学研究、试验机构。.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中国白城兵器试验中心

中国白城兵器试验中心,又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一试验训练基地(中国人民解放军63850部队),位于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平台镇,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直属单位。该中心是中国组建最早、亚洲最大、功能最全、综合性最强的常规武器装备试验靶场,履行国家靶场职能。中华人民共和国现有的绝大部分常规武器装备都由该中心试验定型后列装部队。该中心主要承担中国常规武器装备的定型、鉴定、科研摸底、生产交验、射表编拟等科研试验任务。.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中国白城兵器试验中心

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又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六试验训练基地李高潮,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在南宁召开正规化训练现场经验交流会,继续教育1993(1):64-64(中国人民解放军63750部队),位於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咸宁东路28号,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是中国航天测控网的操作、控制和管理中心,也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轨道和控制计算备份中心。主要负责航天器的发射监控、跟踪测量、数据传送、信息处理以及回收等任务。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是中国组建最早、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航天器测控与管理中心。.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简称中国航天员中心),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1号北京航天城,是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直属单位,负责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工作。它是继俄罗斯加加林训练中心、美国休斯敦航天中心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被誉为“中国航天英雄成长的摇篮”。.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中国舰船研究院

中国舰船研究院(又称第七研究院)是中国的综合性舰船技术研究机构,现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于1961年成立。中国第一艘导弹驱逐舰051型驱逐舰、第一艘核潜艇09I型核潜艇、第一艘万吨轮“东风”号等皆由该院设计。.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中国舰船研究院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试验训练基地(中国人民解放军63600部队)、东风基地、东风航天城,西方称之為雙城子,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东风镇布格音阿日拉附近,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为中国的导弹与卫星发射基地之一。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建成的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基地。海拔1000米,占地面积约2800平方公里。这里是測試及發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導彈、中低轨道的各种试验卫星、应用卫星和載人飛船的主要基地。基地亦肩負殘骸和飛船回收、航天員應急救生等任務。截至2005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射了約50顆人造卫星,其中37颗在这里发射。太原、西昌兩個卫星发射中心皆派生自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东方红一号

“东方红一号”(NSSDC ID: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於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的第一顆人造衛星,同时也是东方红人造卫星系列的首颗卫星。「東方紅一號」的發射成功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為世界上繼蘇聯、美國、法國和日本之後第五個能够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雖比它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史普尼克一號」晚了13年,但它的技術超過了前四個國家的第一顆衛星,質量更超過了前四個國家第一顆衛星的總和。.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东方红一号

东方红人造卫星系列

东方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于1970年的人造卫星计划。该系列的卫星在近地轨道或地球同步轨道上执行了多项任务:测试、远程遥感、无线通讯、气象观测和科学研究。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后,即提出了“三星一船”的发展规划。通讯卫星原定由“长征二号加常规液体发动机三子级”(长征四号)来运载,後改為“长征二号加低溫液体发动机三子级”(长征三号)。1974年5月19日,周恩来总理批转了邮电部3名青年职工(邮电部机关的黄仲玉,邮电科学研究院办公室秘书林克平,北京邮电学院教师钟义信)要求尽快发射通讯卫星的信《关于建设我国卫星通信的建议》,即“5·19”批示:“先将卫星通信的制造、协作和使用方针定下,然后再按计划分工做出规划,督促进行”。副总理李先念在周恩来的这个批示后,批给余秋里。余秋里召开国家计委、国防科委、邮电部、七机部、国家广播事业局有关领导的会议,对通信卫星有关问题进行了会商,成立了相应的几个小组。国家计委、国防科委联合起草了《关于发展我国通信卫星问题的报告》1975年3月30日,中央军委常委会讨论了《关于发展我国通信卫星问题的报告》并上报中央。次日毛泽东圈阅此报告。中国通信卫星项目因而称为“331工程”。.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东方红人造卫星系列

万毅

万毅,原名万允和,字頃波,满族,辽宁省金县(今大连市金州區)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东北陆军讲武堂第九期毕业,曾任任东北军少校营长、中校副团长、第109师627团团长,参加西安事变。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任东北军团长、旅长。1942年任新111师代师长,1944年任八路军滨海军区副司令员兼滨海支队支队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担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五纵队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二军军长、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司令员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炮兵第一副司令员,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解放军总参谋部装备计划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总后勤部顾问等职。.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万毅

伍绍祖

伍紹祖(),湖南耒陽城厢区松茂堂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中共第十二屆(1985年9月中共全國代表會議增選)、十三屆、十四屆、十五屆中央委員。第十屆全國政協常务委员。伍云甫与熊天荆之子。.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伍绍祖

张履谦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張履謙(),湖南长沙人,中国雷达及航天电子技术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张履谦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志勇 (开国少将)

张志勇()原名张保奎,湖北省红安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张志勇 (开国少将)

张爱萍

张爱萍(),原名张端绪,四川达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 张爱萍早年在苏北红十四军作战,后转入中央苏区任职,长征开始后任红三军团第四师政治部主任,第十一团、第十三团政委,后任军委骑兵团政委。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共豫皖苏省委书记、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三支队司令员、新四军第三师第九旅旅长,第三师副师长兼苏北军区副司令员、第四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东海军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歷任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副总参谋长兼国防科委主任。文化大革命时期遭迫害,此后担任中央軍委副秘书长、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部长、國務委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等职。.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张爱萍

张震寰

张震寰(),北京人,祖籍福建闽侯,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原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 张震寰毕业于北京大学,期间曾参与一二九运动。抗日战争期间于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曾任中共苏皖特委宣传部部长、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政治部主任、第五纵队三支队政治部副主任、新四军第四师第九旅政治部主任等。国共内战期间,又任山东野战军第二纵队第九旅政治部主任、第二十六团政委,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炮兵团团长、政委、第五师政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震寰任马列学院教务处处长,总参谋部装备部副部长,国防科委副秘书长、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1955年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少将。他还是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94年逝世于北京。 張震寰主政國防科工委時與錢學森開發人體特異功能。當時氣功盛行,國防院校包括哈工大、上海交大、清華大學的學生都在課餘推廣氣功。四川當時盛傳耳朶認字、一指禪。四川江油人、中醫師嚴新自稱是張震寰家的座上常客。貝時璋也在國防科技領導的影響下去了嚴新的發功會并自稱見識了氣場。1982年,作为國家科委副主任的于光遠和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主席团执行主席李昌联合发表《李昌、于光远在科学院召开的科学报告会上批评“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和宣传》的讲话,内容被发表在1982年2月25日《人民日报》上,受到人体特异功能的支持者张震寰、钱学森等人的回击。 女儿张志凯,中共政治局常委俞正声之妻,已退休。.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张震寰

刘华清

刘华清(),湖北省黄安县(今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人,刘华清曾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上将军衔。 刘华清于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徐海东麾下红二十五军任职,曾任政治部组织、宣传、文印科科长,红十五军团政治部敌工部科长,参与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司令部秘书主任、师供给部政治部主任、冀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冀鲁豫军区第6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国共内战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二纵队六旅政委,第二野战军三兵团十一军政治部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海军北海舰队副司令员兼旅顺基地司令员、国防部第七研究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委副主任、海军副参谋长等职。改革开放以来,刘华清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海军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首都戒严总指挥、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位。刘华清于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現代化發展作出了莫大的貢獻,被讚譽為「中國現代海軍之父」、「中國航母之父」。.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刘华清

刘亚楼

刘亚楼(),原名刘振东,曾用名王松、萨沙(Лю Ялоу),福建武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空军上将军衔。 刘亚楼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任闽西游击队排长,红四军随营学校学员班长,红十二军连长、营长兼营政治委员,红四军第三纵队八支队政治委员,第十二师三十五团政治委员,第十一师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二师政治委员,第一师师长,陕甘支队第二纵队副司令员,红一军团第二师师长。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教育长。1939年赴苏联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东北军区参谋长,第四野战军十四兵团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终身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负责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空中力量。此外,他还兼任国防部副部长兼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国防科委副主任等职。.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刘亚楼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创建于1920年,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是一所以理工为主,理、工、文、管、生命相结合,多学科、开放式的研究型高校,为中国C9联盟成员之一,是首批中国“211工程”、首批九所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院校之一。拥有哈尔滨、威海和深圳三大校区,已建成一校三区的“大哈工大”格局。.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哈尔滨工业大学

唐铎 (少将)

唐铎()湖南益阳县岳家桥乡人,名灵运,字金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1955年少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辽宁省委员会副主席。.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唐铎 (少将)

先锋号大炮

先锋号大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于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一款超级高射炮,属于640工程反导系统一部分,项目代号640-2工程。计划用于向近地轨道发射核弹头以拦截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领空的近地飞行器和洲际导弹。.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先锋号大炮

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

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负责对中国国防工业的生产、建设和科研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全面安排,组织执行。.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

王秉璋

王秉璋()河南安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王秉璋

秦山核电站

山核电站位于中国浙江省海盐县秦山镇,是中国大陆建成的第一座核电站,在经过多次扩建后,现已发展成一处大型核电基地。.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秦山核电站

程开甲

程开甲(),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人,籍贯安徽省歙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程开甲

韩爱晶

韩爱晶(),男,江苏省涟水县人。在文化大革命中,在北京航空學院就讀的韓愛晶和北京大學的聶元梓、清華大學化學系的蒯大富、北京師範大學的譚厚蘭以及北京地質學院的王大賓統稱為北京紅衛兵造反派五大領袖。.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韩爱晶

聂荣臻

聂荣臻(),字福骈,小名双全。四川省江津县吴滩鄉石院子人(今重庆市江津区吴滩镇郎家村),中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 聂荣臻早年在法国勤工俭学,于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担任黄埔军校秘书兼政治教官,参加北伐战争。第一次国共内战期间,他参与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后担任中央军委参谋长、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红一军团政委,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八路军115师副师长、政委,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参加平型关战役,并开辟晋察冀根据地。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晋察冀中央局书记、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三书记、华北军区司令员等职,指挥平津战役等作战,攻占华北全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聂荣臻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主抓“两弹一星”研制,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牵扯进“二月逆流”案。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他继续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1992年5月14日,聂荣臻在北京逝世。.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聂荣臻

詹敏利

詹敏利(),女,毕业于北京经贸学院,与丈夫黄渝生育有一女黄婉,女婿周滨是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之子。 詹敏利曾先后在国防科委第七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和东方科学仪器进出口公司工作。除曾担任北京中旭阳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监事职务外,还至少担任九家公司的重要股东,她任职的公司也多与周滨有过交集,詹敏利亦是2013年中石油腐败案的主要成员。.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詹敏利

谢觉哉

谢觉哉(),学名维鋆,字焕南,号泽琛,别号觉斋,湖南省宁乡县人,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学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共“延安五老”之一,被中共官方评价为“人民司法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谢觉哉

賈乾瑞

贾乾瑞(),陕西朝邑(今属大荔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賈乾瑞

鹰击六号

击六号空舰导弹(YJ-6),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70年代至1980年代研製的飞航式空对艦导弹。出口型编号C-601。.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鹰击六号

郑渊洁

郑渊洁(),中国大陆作家、慈善家,1955年出生于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其父郑洪升。一个人写一本月刊(《童话大王》)的世界纪录保持者,有“童话大王”之称。1979年发表第一篇童话作品《黑黑在诚实岛》。笔下的知名人物有皮皮鲁、鲁西西、舒克、贝塔、大灰狼罗克等。代表作有《皮皮鲁外传》、《鲁西西外传》、《旗旗号巡洋舰》、《舒克贝塔历险记》等。同时还从事慈善活动。.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郑渊洁

钱学森

钱学森(;在美国曾用威氏拼音Hsue-Shen Tsien,回中国后改用汉语拼音Qian Xuesen),浙江杭州人,国际著名的中国空气动力学家和系统科学家(工程控制论创始人之一),前美国空军上校,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级文职干部、一级英雄模范,中国科学院院士暨中国工程院院士。1935年以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公费赴美进修,1936年起师从西奥多·冯·卡门;1945年被派赴德调查纳粹德国火箭科技;1955年以朝鲜战争空战中被俘的多名美军飞行员交换回中国大陆。曾任麻省理工学院及加州理工学院教授,是加州理工喷气推进实验室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主要创建者之一,长期担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为中美两国的导弹和航天计划都做出过重大贡献,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和「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唯一获得者。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位列国家级副职党和国家领导人。.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钱学森

锺赤兵

锺赤兵(),原名锺志禄,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参加了辽沈、平津等战役。1955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年3月1日查阅。1935年的娄山关之战中失去右腿,成为解放军的三位“独腿将军”之一(另两位是张和、谢良)。.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锺赤兵

J-201反坦克导弹

J-201反坦克导彈是中國研製的第一代反坦克导弹,是一种手动操作有线制导便携式反坦克导弹。虽然设计定型,但是没有列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制式装备。.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J-201反坦克导弹

林晓霖

林晓霖()祖籍湖北黄冈,生于苏联莫斯科,林彪长女。.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林晓霖

李福泽

李福泽()山东省昌邑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刘济华、徐雅维,塔山血铸大漠魂——记我国导弹试验基地奠基人李福泽将军,赤子2014年第10X期.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李福泽

李质忠

李质忠()福建上杭人,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官员,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李质忠同志逝世,人民日报2002年7月6日,第四版。.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李质忠

李耀文

李耀文(),原名张锡绅,山东荣成成山镇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上将。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坦桑尼亚、马达加斯加大使。.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李耀文

李敏 (毛娇娇)

李敏(),原名毛娇娇,生于陕西省保安县(今志丹县),籍貫湖南省湘潭县,毛泽东与贺子珍的女儿。北凌 编,红色贵族,红旗出版社,1993年,第1-15页曾任国防科委、总政治部干部,按副军职待遇离休。分别于2003年及2008年当选第十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都是以“特别邀请人士”身份加入。.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李敏 (毛娇娇)

歼-7

殲-7原稱62式殲擊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仿制前苏联的米格-21战斗机,北約代號相同為魚床。歼-7采取三角翼,单座单发,机头进气的设计。1965年9月由中国沈阳飞机制造厂制造第一架歼7的总装,1966年12月28日正式定型並量产,后来将生产线转移至成都飞机制造厂和贵州飞机制造厂,并于2006年停产。前后共生产了约1500架,衍生出各种改进型以及出口型,从1980年代至2000年代大批量生产出口到阿尔巴尼亚、巴基斯坦、孟加拉、缅甸、埃及、伊拉克、斯里蘭卡以及伊朗等国家的空军。中国空军逐步以J-11等先進戰機予以取代,只保留后期型号歼-7G,执行国土防御,对地攻击的任务。 八一飛行表演隊也曾使用歼-7EB和歼-7GB进行飞行表演,后改用歼-10至今。.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歼-7

曙光一号

曙光一号计划,项目名称为714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於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进行的第一次载人航天计划,计划於1973年发射,但最终并没有实施。飞船可乘坐2人,类似双子星座飞船。但是,由於国力不足和政治动荡等因素,曙光一号计划最终於1972年5月13日被迫押後,到1975年更被叫停。虽然计划被放缓以至搁置,但是计划的经验以及钱学森、蔡翘、赵九章、郭永怀、贝时璋、钱骥、王希季、陆元九、杨嘉墀、屠善澄、何权轩、沈其震、王大珩等科学家的贡献对以后的中国载人航天起了奠基性的作用。.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曙光一号

640工程

640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60年代起开发的洲际弹道导弹反导系统。主要对来自外层空间的洲际导弹实施中段拦截,对来自外层空间的核导弹或飞行器实施实施战略防御。该系统包含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和反卫星作战系统。640工程从1960年代开始研发一直持续到1980年代结束,后因缺乏庞大的科研经费支持而最终放弃,但通过对反导项目的探索研究积累的技术储备,有助于日后中国发展自身的导弹防御和反卫星武器。.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640工程

80式坦克

80式坦克是中國国产二代坦克原型车,到1988年正式定型命名为ZTZ-88坦克(又称88式坦克)并批量生产,自1980年代末期起陆续裝備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所以80式坦克可以看作研制88式坦克的原型。 1980年代末期在80式基础上设计发展了85式坦克,主要用于外贸出口。.

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和80式坦克

亦称为 国防科委。

郑渊洁钱学森锺赤兵J-201反坦克导弹林晓霖李福泽李质忠李耀文李敏 (毛娇娇)歼-7曙光一号640工程80式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