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东北农业大学

指数 东北农业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是一所中國国内同类院校一流、具有中国北方现代农业特色的多科性、研究教学型和开放式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也是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农业部省部共建大学。学校1948年创建于哈尔滨,始称东北农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首所普通高等农业院校,是全中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之一,是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农、工、理、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重点高水平大学。.

37 关系: 塔里木大学大学校训列表大陸地區大學及高等教育機構認可名冊中国东北地区东北东北林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张雨浦何椿霖余友泰刘达刘成果刘慎谔周琪哈尔滨市哈尔滨公交40路农大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王连铮香坊区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高春艳谭志娟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列表郭建仁赵匀董智勇蒋亦元陈统爱梅章记楊清欽沈阳农业大学满语方孝慈2011年9月中國211工程

塔里木大学

塔里木大学(Tarim University),简称塔大,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拉尔市,原名塔里木农垦大学,是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高校("小211"即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教育部实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指定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东华大学、兰州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著名高校对口支援塔里木大学。为了适应国家屯垦戍边事业和开发塔里木垦区对各类人才的需要,在原国家副主席王震将军的倡导和关怀下,于1958年创建,他生前一直任名誉校长。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院校,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塔里木大学。原为农业部直属高校,现为中央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建。.

新!!: 东北农业大学和塔里木大学 · 查看更多 »

大学校训列表

没有描述。

新!!: 东北农业大学和大学校训列表 · 查看更多 »

大陸地區大學及高等教育機構認可名冊

大陸地區大學及高等教育機構認可名冊是中華民國教育部承認的中國大陸大學列表,截至2016年,共有155所本科學校、191所專科學校受到承認。.

新!!: 东北农业大学和大陸地區大學及高等教育機構認可名冊 · 查看更多 »

中国东北地区

中国东北地区,简称中国东北、东北、东北地区,是中国的一個地理大区,也属于第二阶梯的经济大区。中國東北在永乐遷都后,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現在的中国东北地区,廣義上指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风土文化相近的内蒙古东四盟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赤峰市、通辽市)所构成的地区,狭义上则仅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在内。土地面积为1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3%,2010年國民生產總值总量33367亿元,占中国全国的8.38%,人口1.2亿,占中国全国总人口的9.18%。 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东三省是全国生育率最低的三个省,总和生育率为0.74至0.76,仅为世代更替水準的三分之一。.

新!!: 东北农业大学和中国东北地区 · 查看更多 »

东北

东北,一般是指介于东与北之间的方向名,與西南相反。 “東北”常常也是地理上位於東北方地區的代稱,还可以指:.

新!!: 东北农业大学和东北 · 查看更多 »

东北林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简称东林、东北林大,创立于1952年,是在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基础上建立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局,教育部与黑龙江省重点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目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规模最大的林业大学,同时也是中国林业高校中拥有国家重点学科数最多的大学,并且拥有中国林业行业唯一的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即东北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 东北农业大学和东北林业大学 · 查看更多 »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简称双一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2015年开始实施的高等教育政策,目标是在21世纪中叶建成高等教育强国。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公布了高校建設名單,共有42所一流大學、140所高校的465個一流學科入選。.

新!!: 东北农业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 查看更多 »

张雨浦

张雨浦(),山东长清人。男,回族。1984年8月参加工作,198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东北农业大学机械化专业毕业,工学学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高级工商管理硕士,教授级高级政工师。 1984年7月,任兰西县农机修造厂技术员、办公室主任、副厂长。1985年8月,任呼兰县汽车修配厂助理工程师、办公室主任。1986年3月,任中共呼兰县委统战部办公室主任、台湾工作办公室副主任。1990年5月,任中共黑龙江省委统战部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1994年5月,任中共黑龙江省委统战部助理调研员、信息中心副主任、宣传办主任。1996年7月,任中共黑龙江省委统战部研究室主任。1997年3月,任中共望奎县委副书记、副县长(挂职)。1999年4月,任中共黑龙江省委统战部研究室主任、《统战理论研究》主编。2000年10月,任中共黑龙江省委统战部副部长。 2004年4月,任中共鹤岗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企工委书记。2004年10月,任中共鹤岗市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党校校长、企工委书记(期间: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在哈工大高级工商管理专业学习)。2008年3月,任中共鹤岗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党组书记,市编委主任。2013年2月,任中共鹤岗市委书记,市政府市长、党组书记。2013年6月,任中共鹤岗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2015年3月,任中共牡丹江市委书记。 2016年9月,任中共黑龙江省委秘书长。2016年12月,躋身中共黑龍江省委常委。 2013年,被选为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黑龙江地区代表。.

新!!: 东北农业大学和张雨浦 · 查看更多 »

何椿霖

何椿霖(),江苏无锡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早年毕业于东北农学院农业机械系农业生产机械化专业,后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工作、第一机械工业部农业机械研究所。1980年,担任农业机械部办公厅负责人兼调研室主任。1982年,改任国务院办公厅特区工作组组长、主任。1988年,担任国务院副秘书长。1998年,任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此后改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

新!!: 东北农业大学和何椿霖 · 查看更多 »

余友泰

余友泰(),中国农业机械化专家。1917年生于江苏扬州。1940年于國立中央大学农学院农艺系毕业,1947年获艾奥瓦州立大学农业工程硕士学位。他是东北农学院农业工程系的创建者之一,后来成为该院院长。余友泰曾担任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等职。1999年逝于哈尔滨。 余友泰著有11本专著,30多篇论文,主持了通用垄作机的研发,1959年获全国农具展览会设计奖。他主编了《机械工程手册·农业机械篇》、《农业机械化工程》等书,参编了《当代中国的农业机械化》、《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工程卷与农业机械化卷。.

新!!: 东北农业大学和余友泰 · 查看更多 »

刘达

刘达,曾用名刘成栋,黑龙江肇源人,著名教育家。文革后期曾任清华大学革委会主任、校长、党委书记。.

新!!: 东北农业大学和刘达 · 查看更多 »

刘成果

刘成果(),黑龙江郭尔罗斯后旗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1954—1960年就读于肇源一中,1965年毕业于东北农学院农机系农业机械化专业,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绥化地区农林办公室科长,兰西县委常委、副县长;1981年,担任黑龙江省绥棱县委副书记、县长,后任绥化地委副书记。1985年,任黑龙江省省委副书记。1987年—1990年任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局长。1990年,调入农业部,担任农垦司司长(副部级)、负责全国农垦工作。1993年任主管农业的副部长,94年任常务副部长、部党组副书记,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长,十届全国政协人资环委会副主任。 刘成果诗书俱佳。著有《六怀集》、《成果诗词百家书》等。。.

新!!: 东北农业大学和刘成果 · 查看更多 »

刘慎谔

刘慎谔(),字士林,山东牟平人,著名植物学家、林学家,是中国植物学科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刘慎谔早年就读于济南第一中学,后考入保定留法高等工艺学校预备班。1920年他前往法国留学,先后就读于郎西大学农学院、孟伯里埃农业专科学校、克来孟大学理学院、里昂大学理学院、巴黎大学理学院等校,1929年获博士学位。此后他回到中国,出任国立北平研究院植物学研究所所长。1931年他作为中法西北学术考察团的一员前往迪化考察植物与森林。后又在西域进行了近两年的科考与标本采集工作,写出了《中国西北地区植物地理概论》与《中国南部及西南部植物地理概要》。1936年他带领植物学研究所迁往武功,与国立西北农学院联合成立中国西北植物调查所。1941年他又随北平研究院迁往昆明。抗战结束后回到北平,继续从事植物学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慎谔于1950年出任东北农学院植物调查所所长。1954年调任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副所长、植物研究室主任。此后他还曾前往苏联、朝鲜等地进行考察。1963年他编写了《动态地植物学》、《历史植物地理学》,并提出了地带性顶极与非地带性顶级的观点。此外,他还主编了《中国北部植物图志》、《东北木本植物图志》、《东北植物检索表》、《东北资源植物手册》、《东北药用植物志》等著作。 刘慎谔还担任过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沈阳市副市长,辽宁省政协常委,中国民主同盟辽宁省副主任委员,国家科委森林组副组长,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等职。1975年在沈阳逝世,享年78岁。.

新!!: 东北农业大学和刘慎谔 · 查看更多 »

周琪

周琪,黑龙江哈尔滨人,干细胞和发育生物学家。1991年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1996年取得东北农大理学博士学位。担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干细胞与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东北农业大学校友中的第一位中科院院士。.

新!!: 东北农业大学和周琪 · 查看更多 »

哈尔滨市

哈尔滨(a),简称哈市,别名冰城、東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位于中国東北平原北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黑龙江省的省会,东北地区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 哈尔滨是20世纪中国的工业重镇,是东北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中国省会城市中辖区面积最大、辖区户籍人口第二多的特大城市,现辖9区、2市、7县,全市总面积53,068平方公里。其中市辖区面积10,198平方公里,继重庆、北京、天津之后为全国第四;市辖区人口553.7万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哈尔滨地区常住人口1063.60万人,列全国第八位。 哈尔滨地处黑龙江省南部,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严寒漫长,夏季凉爽短促,是冰雪旅游和避暑胜地,以其每年一度的国际冰雪节和浓郁的欧陆风情而闻名,也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之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由于其地理位置,哈尔滨在近现代深受俄罗斯影响。1912年,哈爾濱的俄國僑民有43091人,佔當年哈爾濱人口73.7%。至今哈尔滨的城市建筑风格很多俄式、欧式建筑遍布市区,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最早的国际化都市之一。今天,哈尔滨依然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俄罗斯博览会的中方永久轮值举办城市。哈尔滨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是欧亚第一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根据国务院2013年批复的《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哈尔滨市为沿边开发开放通道中心,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同时也是哈长城市群的核心城市。2010年6月22日,哈尔滨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音乐之城”。.

新!!: 东北农业大学和哈尔滨市 · 查看更多 »

哈尔滨公交40路

哈尔滨公交40路是哈尔滨公交的一条线路,由道外区承德广场到香坊区新松茂樾山,全程12.2公里。.

新!!: 东北农业大学和哈尔滨公交40路 · 查看更多 »

农大

农大可能是指下列各所大学之一:.

新!!: 东北农业大学和农大 · 查看更多 »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是一门以学习和研究土、水、气和养分(肥料)等农业环境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基本理论和实用技术的学科。此专业发展主要目标一是通过土壤改良和植物营养调控,不断改善、促进和维护优质、高产和高效的农业生产;二是通过对以土壤和水体为核心的物质循环和生态功能变化分析,寻求控制、减缓和治理环境污染的方法和技术体系。所以,它的学习内容既包括农业生产的基础理论和农业资源开发的基本技术,又注重物质循环自然科学基础和环境污染过程控制和治理技术。.

新!!: 东北农业大学和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 查看更多 »

王连铮

王连铮(),辽宁海城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毕业于东北农学院农学系。1981年,任黑龙江省农科院院长。1983年,调任黑龙江省副省长。1987年,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次年任农业部副部长兼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

新!!: 东北农业大学和王连铮 · 查看更多 »

香坊区

香坊区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下辖的一个区。香坊一名始于1938年7月1日,正式成立了香坊区公所。面积344.5平方公里,人口92万人,建成区面积95.35平方公里。区人民政府驻三合路229号。2006年8月15日,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哈尔滨市的香坊区与动力区合并,组成新的香坊区。.

新!!: 东北农业大学和香坊区 · 查看更多 »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又称111计划)是由中国的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组织实施,以建设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为手段,加大成建制引进海外人才的力度,在高等学校汇聚一批世界一流人才,进一步提升高等学校引进国外智力的层次,促进海外人才与国内科研骨干的融合,开展高水平的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重点建设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科,提升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一项计划。.

新!!: 东北农业大学和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 查看更多 »

高春艳

春艳(),辽宁海城人,汉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黑龙江地区代表。 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园艺专业,現為穆棱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研究員。加入中国共产党。2013年,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新!!: 东北农业大学和高春艳 · 查看更多 »

谭志娟

谭志娟(),黑龙江讷河人,汉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黑龙江地区代表。 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齐齐哈尔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2008年起担任全国人大代表。2013年,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新!!: 东北农业大学和谭志娟 · 查看更多 »

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满语:Sahaliyan ula),简称黑,位于内满洲北部,是全国最北和最东的省份, 省会驻地为哈尔滨。中俄界河黑龙江为境内最大河流,黑龙江之名由江名而来。省界北、东与外贝加尔边疆区、阿穆尔州、犹太自治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滨海边疆区接壤,南接中国吉林省,西邻内蒙古自治区,土地面积共约47.3万平方公里(含加格达奇、松岭),排名全国第6。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省常住人口约3831万人,其中汉族占95%以上,另有回、满、蒙、朝等53个少数民族。 黑龙江是中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能源工业与农业基地,工业门类以机械、能源、食品、医药工业为主;粮食总产量和商品粮调出量均居全国首位。.

新!!: 东北农业大学和黑龙江省 · 查看更多 »

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列表

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列表,是中国大陸高等学校列表的黑龙江省部分。截至2017年5月31日,黑龙江共有27所公立本科高校、12所民辦本科高校、37所公立專科高校、5所民辦專科高校、21所成人高校、1所軍事院校。.

新!!: 东北农业大学和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列表 · 查看更多 »

郭建仁

郭建仁(),河北宣化人,汉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河北地区代表。 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2013年,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新!!: 东北农业大学和郭建仁 · 查看更多 »

赵匀

赵匀(1943年8月生),山东省潍坊市人,中国农业机械工程学家。.

新!!: 东北农业大学和赵匀 · 查看更多 »

董智勇

董智勇()生于河北省滦县老站,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副部长。.

新!!: 东北农业大学和董智勇 · 查看更多 »

蒋亦元

蒋亦元(),江苏常州人。农业机械化专家。东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 东北农业大学和蒋亦元 · 查看更多 »

陈统爱

统爱()生于广东省普宁县(今普宁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林学家,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

新!!: 东北农业大学和陈统爱 · 查看更多 »

梅章记

梅章记(),山东郓城人,满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黑龙江地区代表。 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专业。2013年,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新!!: 东北农业大学和梅章记 · 查看更多 »

楊清欽

楊清欽(),台灣臺中沙鹿人,台灣慈善企業家。原任味丹企業集團副會長,2002年年9月1日在前往俄羅斯旅遊時,因心臟病發逝世,享年68歲。.

新!!: 东北农业大学和楊清欽 · 查看更多 »

沈阳农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创建于1952年,是一所以农业与生命科学为主,拥有农、理、工、经、管等学科的中国国家重点农业类高等院校。其前身是原复旦大学农学院(除茶叶专业)并与原沈阳农学院部分专业合并组建而成。.

新!!: 东北农业大学和沈阳农业大学 · 查看更多 »

满语

满语,又称满洲语,是满洲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是一种主宾谓结构的粘着语。 满语是满族人的母语。在清朝,满语被称为清语、国语,具有官方语言的地位,因而留下了数量庞大的满文文献。早期的清代文书全部使用满文书写,至中期开始使用满汉双文。至清末民初,大量满族人只会说汉语,满语逐渐式微。其后,大部分满族人不懂得这种语言,他们已经改说汉语,今日满语的母语使用者总数在五十人以下,大部分居住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友谊达斡尔族满族柯尔克孜族乡的三家子村。满语因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重大危险”级别的濒危语言。.

新!!: 东北农业大学和满语 · 查看更多 »

方孝慈

方孝慈(1916年10月4日- 1986年11月1日)字 秀夫,北京出生。中国著名电器工程学教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黑龍江省政協第四屆委員。哈爾濱市動力區第五屆人大常委。.

新!!: 东北农业大学和方孝慈 · 查看更多 »

2011年9月中國

* 9月1日,参与立法的专家称《刑诉法》允许“秘密拘捕”已获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国家安全部领导和党组织的同意,不用吸收没道理的公众争议。.

新!!: 东北农业大学和2011年9月中國 · 查看更多 »

211工程

211工程(英语:Project 211),俗称“211院校”,是指1990年代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針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所策划、实行的一项战略性政策。“211”的含义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 211工程的目的在于将中国的高等学校系统化。随着工程的实施,许多过去被国家其他部门管辖的高等院校被纳入教育部的管辖范围,许多高校被合并;从全中国各地挑选出的约100个高等学校被设立为重点高校,这些学校在资金中获得优先对待。 2011年3月7日,中国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列席第十一届全国政协第四次会议教育界别联组会时表示,985工程、211工程已经关上大门,不会再有新的学校加入这个行列。 自2014年以来,211计划已被较少提及,逐步被新的“111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所取代。 2016年6月29日,教育部宣布将“985工程”、“211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特色重点学科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与211工程相似的另一个同类概念是985工程。.

新!!: 东北农业大学和211工程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东北农大东北农学院東北農業大學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