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

指数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

#重定向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13 关系: 加姆島野鴨多葉蘆薈孿斑響尾蛇保护状况哥倫比亞穴䳍紫藍金剛鸚鵡美麗尖柱螺瀕危物種軍艦金剛鸚鵡藍喉金剛鸚鵡李爾氏金剛鸚鵡淺藍綠金剛鸚鵡斯皮克斯金剛鸚鵡

加姆島野鴨

加姆島野鴨(Anas oustaleti)是一種馬里亞納群島特有及已滅絕的鴨。牠們有時被認為是綠頭鴨、太平洋黑鴨或斑嘴鴨的亞種。 加姆島野鴨是雜交成種的例子。牠們是由到馬里亞納群島過冬的綠頭鴨與住在島中的澳洲黑鴨雜交而來。物種化的過程只是從近幾千年才開始,並沒有發現任何加姆島野鴨或其祖先的化石,令人懷疑牠們是否自很久就一直住在島上。另外於1994年在羅塔島發現的史前鴨骨又非加姆島野鴨的近親。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並不認同加姆島野鴨是一個有效的物種,故沒有將牠們包含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中。不過,由於牠們的已確立了一個明顯的及獨立的演化單位,故牠們最少也是一個端始種。牠們若真的是一個物種,將會是已知最短命的脊椎動物,只生存了幾萬年就已經滅絕。.

新!!: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和加姆島野鴨 · 查看更多 »

多葉蘆薈

多葉蘆薈(学名:Aloe polyphylla),又名螺旋蘆薈,俗稱所羅門王碧玉冠,是賴索托德拉肯斯堡山脈特有的一種蘆薈。它們最特別的是其對稱及五尖的螺旋狀。 多葉蘆薈雖然被指是瀕危物種,但卻沒有被列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內。不過,它們也受到《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保護。.

新!!: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和多葉蘆薈 · 查看更多 »

孿斑響尾蛇

孿斑響尾蛇(學名:Crotalus pricei),或稱雙斑響尾蛇,是蛇亞目蝰蛇科蝮亞科響尾蛇屬下的一種有毒響尾蛇,主要分布於美國及墨西哥,是阿利桑那州唯一一種有雙斑排列式斑紋的響尾蛇。目前共有兩個亞種已被確認,本條目所敘述的是其模式亞種,俗稱「西方孿斑響尾蛇」的Crotalus pricei pricei。Klauber LM.

新!!: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和孿斑響尾蛇 · 查看更多 »

保护状况

物种的保护状况(conservation status)是指物种继续生存的可能性。很多因素都可能影响物种的保护状况:不仅仅是简单的生存数量,而是整个种群随时间的增长或减少,餵养成功率,已知的威胁等等。 世界上最知名的物种保护状况的名录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中包括生存受到威脅或相信是在公元1500年以後絕滅的物种。此外还存在很多专业性的列表。.

新!!: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和保护状况 · 查看更多 »

哥倫比亞穴䳍

哥倫比亞穴(学名:Crypturellus erythropus saltuarius)是哥倫比亞特有的一種䳍,有可能已經滅絕。自1943年發現其模式標本後就再沒有其他確實的紀錄,但於1970年代至2008年的一些報告及仍有一些生存的可能性,故有指牠們仍是現生種。牠們分佈在哥倫比亞的奧卡尼亞山區。 哥倫比亞穴䳍有時會被分類為一個物種,或是紅腳穴䳍的亞種。但是,美國鳥類學者協會(American Ornithologists' Union)拒絕將牠們看為一個物種,因為現存的資料並不足以支持這個說法。國際鳥盟亦同意這個分類,故牠們於2008年被剔除於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

新!!: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和哥倫比亞穴䳍 · 查看更多 »

紫藍金剛鸚鵡

紫藍金剛鸚鵡(學名:Anodorhynchus hyacinthinus)是金刚鹦鹉属中,以至到鹦形目中體型最大的種,但牠們的體重不及新西蘭的鴞鸚鵡。牠們獨特的體型、顏色和行为,使其成為金剛鸚鵡屬中最受自然學家注目的品種,不幸的是,寵物飼養者也同樣喜愛紫藍金剛鸚鵡。鸟类贸易的需求對野生鸚鵡的數目造成严重的威胁。.

新!!: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和紫藍金剛鸚鵡 · 查看更多 »

美麗尖柱螺

美麗尖柱螺(学名:Papustyla pulcherrima),又名綠巴布亞樹蝸或翠綠蝸牛,是巴布亞新畿內亞馬努斯島特有的一種大型陸生蝸牛。牠們棲息在樹上,居住在高達海拔112米的地方。 美麗尖柱螺翠綠色的殼經常會被採集為珠寶。由於過度捕獵,令牠們的數量大幅減少。牠們已受到《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保護,且被列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內。.

新!!: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和美麗尖柱螺 · 查看更多 »

瀕危物種

瀕危物種(endangered species)是一種保護狀況,是指物種由於濫捕、盜獵、環境破壞、數量稀少、棲地狹窄等種種原因而導致其野生種群在不久的將來面臨絕滅的機率很高。一個關鍵物種的滅絕可能破壞當地的食物鏈,造成生態系的不穩定,並可能最終導致整個生態系統的崩解。.

新!!: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和瀕危物種 · 查看更多 »

軍艦金剛鸚鵡

軍艦金剛鸚鵡(学名Ara militaris),或稱軍用金剛鸚鵡、軍金剛鸚鵡,這些中文名稱只是其英文名稱「Military Macaw」的翻譯。英文名稱的起源是因為第一批進口歐洲的這個鸚鵡品稱,多半是由軍事人員運送,所以此鸚鵡被命名為軍艦金剛鸚鵡。 軍艦金剛鸚鵡是一種大型鸚鵡,其棲息的生境散落於墨西哥、哥倫比亞、委內瑞拉、祕魯、厄瓜多、玻利維亞及阿根廷。 不同地區的軍艦金剛鸚鵡,其生境亦有所不同,有的居住於潮濕的低地森林、長滿樹的山丘及峽谷;而在墨西哥,軍艦金剛鸚鵡棲息於乾燥或半乾燥的樹林、河岸的潮濕低地,或季節性地移居至茂密的棘林。 軍艦金剛鸚鵡身體大部份為青綠色,上鳥喙處有一小片紅色的羽毛,臉部的裸皮為淺紅色,當興奮或是激動的時候裸皮會變成深粉紅色。臉頰邊緣和下巴為橄欖棕色以及黑棕色,尾巴內側和飛行羽為橄欖黃,鳥喙為黑色,虹膜為淺黃色。.

新!!: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和軍艦金剛鸚鵡 · 查看更多 »

藍喉金剛鸚鵡

藍喉金剛鸚鵡(學名:Ara glaucogularis,原先為Ara caninde)是棲息於玻利维亚東部一個名為Los Llanos de Moxos小地區的獨有品種。時至2005年,野外的藍喉金剛鸚鵡相信只剩餘少於200隻。牠們消失的主要原因是為當地及國際鳥類貿易造成的非法偷捕活動,此外牧場發展砍伐了藍喉金剛鸚鵡棲息的樹木。動物園正進行許多的人工繁殖及保育計劃,以拯救藍喉金剛鸚鵡。 牠們並非棲息於森林,而是玻利維亞貝尼省(Beni)的草原,築巢於棕櫚樹叢中。 藍喉金剛鸚鵡重約750克,長約85厘米。翅膀及尾部呈亮麗的藍綠色,喉部呈藍色,胸部上方及腹部呈亮黃色。牠們有很大的喙、長尾巴及黃色的虹膜。藍喉金剛鸚鵡與藍黃金剛鸚鵡為競爭對手,但在巢穴爭奪上,藍喉金剛鸚鵡通常落敗。 人工繁殖藍喉金剛鸚鵡相對地容易,美國有很多的寵物藍喉金剛鸚鵡。 藍喉金剛鸚鵡現時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極危物種,並列於華盛頓公約附錄一及二。玻利維亞於1984禁止此品種的出口,但非法出口依然存在。現時未有機制限制國內的交易,保育團體仍正在努力保護藍喉金剛鸚鵡。.

新!!: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和藍喉金剛鸚鵡 · 查看更多 »

李爾氏金剛鸚鵡

李爾氏金剛鸚鵡(学名:Anodorhynchus leari,英文名:Lear's Macaw、Indigo Macaw 或 Lear's Hyacinthine Macaw(Hyacinthine 意指「擁有如風信子般的紫藍色」,Hyacinthine Macaw 則是指紫藍金剛鸚鵡)),又名青藍金剛鸚鵡或靛藍金剛鸚鵡,是巴西特有的一種大型鸚鵡,生境局限於非常狹小的範圍(巴伊亞一帶Mario D. & Conzo G., 2004, Le grand livre des perroquets, de Vecchi, Paris),通常棲息於有高度的沙岩、溪谷崖壁,或有生長仙人掌、灌木等植物的半乾旱地帶(原文:コスミレコンゴウインコ--危機にさらされる野生動物).

新!!: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和李爾氏金剛鸚鵡 · 查看更多 »

淺藍綠金剛鸚鵡

淺藍綠金剛鸚鵡又名灰綠金剛鸚鵡(學名:Anodorhynchus glaucus),是南美洲的一種鸚鵡,最後一次可靠的紀錄已可追溯至1960年代。此品種與紫藍金剛鸚鵡(A.)及李爾氏金剛鸚鵡(A.)非常相似。 淺藍綠金剛鸚鵡身長約70厘米,鳥體為淺藍綠色,頭部呈灰色,鳥喙為黑色,眼睛外圍有黃色的眼圈,下鳥喙邊緣鑲有半月形的黃色裸皮。 食物方面他們和紫藍金剛鸚鵡一樣,喜歡棕櫚樹的堅硬種子,而淺藍綠金剛鸚鵡特別偏好一種名為Yatay棕櫚樹(Syagrus yatay)的種子。此外,樹上成熟或是未成熟的果實、漿果和蔬菜也都是他們的次要食物。 此物種現時為IUCN紅色名錄的極危物種,並且列於華盛頓公約附錄一及二,嚴禁進行交易。.

新!!: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和淺藍綠金剛鸚鵡 · 查看更多 »

斯皮克斯金剛鸚鵡

斯皮克斯金剛鸚鵡又名小藍金剛鸚鵡 (Cyanopsitta spixii)是鹦鹉科中唯一被編入藍金剛鸚鵡屬(Cyanopsitta)的品種。1819年,德國自然歷史學家斯皮克斯受雇於德國國王前住巴西收集標樣,他於巴西北部現稱Bahia州一帶首先發現這種鸚鵡,並射殺了一隻製成標本,斯皮克斯鸚鵡的名稱也就因此而來。 斯皮克斯金剛鸚鵡有長尾巴及翅膀,身體大部份呈灰藍色,背部和尾巴為藍色,眼睛附近的皮膚和臉頰呈暗灰色,鳥喙為黑色,虹膜為黃色。 斯皮克斯金剛鸚鵡現時被IUCN紅色名錄列入極危級別國際雀鳥聯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2004) 。2006年IUCN紅色名錄的受威脅物種,資料說明了此物種被編入極危級別的原因,且被列於華盛頓公約附錄一及二,與《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附錄I,禁止進入交易。.

新!!: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和斯皮克斯金剛鸚鵡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