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不列颠尼亚

指数 不列颠尼亚

不列颠尼亚(英文:Britannia)是罗马帝国对不列颠岛的拉丁语称呼,后据此设立不列颠尼亚行省。这一拉丁语称谓,后又衍生出守護不列顛岛的女神名稱。若以读音论,实以“不列塔尼亚”最接近原始发音,所以一些架空、奇幻小说中相当于英国的地方,往往译作不列塔尼亚。 罗马帝国不列颠尼亚行省的疆域,包括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绝大部分地区,其北侧以哈德良长城作为和苏格兰之间的边境。哈德良长城以北地区,罗马人称做加勒多尼亚。 不列颠尼亚被罗马人神化,衍生不列颠女神。后成为现代英国的化身和象征,她的现代形象通常是身披盔甲,手持三叉戟和盾。.

目录

  1. 28 关系: 史特靈大理石拱门威爾士不列塔尼亚不列顛女神不列顛尼亞不列顛群島 (用語)不列颠尼亚 (消歧义)中世纪布里塔尼亚伊丽莎白时代喀里多尼亚国家化身纽卡斯尔机场爱西尼高盧戰爭霍克森宝藏阿尔比恩自由女神像苏格兰历史英法協約殖民地 (罗马)民族國家滙豐銀行大樓 (上海)戈布雷希特银元斯提里科拜占庭帝国20美分硬币

史特靈

史特靈(Stirling,蘇格蘭蓋爾語:Sruighlea)是英国蘇格蘭中部城市,2002年后是蘇格蘭六個指定市之一。该市也是史特靈議會區的行政中心。 在過去史特靈原本是一個圍繞著史特靈城堡(Stirling Castle)的中古時代城鎮与古老自治城鎮(Burgh)。在愛丁堡之前,它曾一度是以前蘇格蘭王國的首都與政治、商業與工業中心,擁有皇家自治城鎮(Royal Burgh)的地位。苏格兰与英格兰合并后,其特殊地位大大降低。但在2002年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登基五十週年慶(Golden Jubilee)時獲得證書授與,而升格成為指定市。根據2001年的普查,史特靈市的人口為41,243人,为苏格兰最小的城市。.

查看 不列颠尼亚和史特靈

大理石拱门

大理石拱门(Marble Arch)是一座白色卡拉拉-大理石建筑,位于英国伦敦牛津街西端,与公园里和爱治威尔路交叉路口,几乎正对着海德公园的演说者之角。拱门位于一个繁忙的大型交通环岛上,环岛上还有一个很小的公园。这个交通环岛正对着大理石拱门地铁站。 “大理石拱门”也指伦敦西区拱门所在的地方,特别是爱治威尔路的南段。历史上,只有皇室成员和皇家骡马炮兵团才能在庆典游行时通过大理石拱门。.

查看 不列颠尼亚和大理石拱门

威爾士

威尔士(Cymru〔發音:〕;Wales〔〕),--,而在港澳的舊譯名則是威路士,位于大不列顛島西南部,为大不列顛與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構成國之一,东界英格蘭,西临圣乔治海峡,南面布里斯托尔湾,北靠爱尔兰海,卡迪夫是其首都與最大城市。.

查看 不列颠尼亚和威爾士

不列塔尼亚

#重定向 不列颠尼亚.

查看 不列颠尼亚和不列塔尼亚

不列顛女神

#重定向 不列颠尼亚.

查看 不列颠尼亚和不列顛女神

不列顛尼亞

#重定向 不列颠尼亚.

查看 不列颠尼亚和不列顛尼亞

不列顛群島 (用語)

各種用來形容不列顛群島中大不列顛島、爱尔兰岛以及其周邊島嶼的地理性與政治性(有時重疊)區域的用語容易混淆不清,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岛内的政治局面、政权组成历史上多次发生变化,其它原因还有這些實際使用用語之間的相似性,以及日常使用習慣上的不嚴謹。.

查看 不列颠尼亚和不列顛群島 (用語)

不列颠尼亚 (消歧义)

不列颠尼亚,可能是指:.

查看 不列颠尼亚和不列颠尼亚 (消歧义)

中世纪

在欧洲历史上,一般来说,「中世纪」指公元5世纪到15世纪,自西罗马帝国的崩溃到文艺复兴运动和大航海时代之间的时期。按照西方传统,欧洲历史可以分为“古典時代”、“中世纪”和“近现代”三个阶段。而中世纪历史自身也可分为前、中、後期三段。 人口减少、城市衰落、外敌入侵、大众迁移的进程,自古代晚期就开始了,并在中世纪前期得以继续。日耳曼的蛮族们入侵,并在曾是西罗马帝国的领土上建立了各个民族的国家。在7世纪,曾是东罗马帝国领地的北非和中东被伊斯兰化的阿拉伯帝国所占领。尽管此时在社会与政治结构上有着显著的变化,但中世纪与古代时期的分别尚未完全形成。广阔的拜占庭帝国此时依然存活,并且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1070年,拜占庭帝国的查士丁尼法典在北意大利被重新发现,并且后来在西方广受赞誉。西方的诸多王国还依然保留着罗马时代的习俗。同时,人们广泛建立修道院,意在使欧洲基督教化。在卡洛林王朝统治下的法兰克王国控制了西欧的大部分地区,然而到了8世纪末9世纪初,在内忧和外患(维京人、马扎尔人和撒拉森人入侵)的压力下,卡洛林帝国还是崩溃了。 到了中世纪中期,亦即公元1000年以后,由农业科技的改进带来的繁荣贸易,以及中世纪温暖时期到来所造成的增产,使得当时的欧洲人口大量增长。由农民向贵族支付地租和承担劳役的生产组织——庄园,成了中世纪中期主要的社会组织结构。1095年开始的十字军东征,旨在从穆斯林手中夺取中东的控制权。国王逐渐成为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的领袖,这一方面减少了无序带来的犯罪和暴力行为,但另一方面又使得离建造一个统一基督教世界的理想越来越远。经院哲学此时在思想界占有重要地位。托马斯·阿奎纳的神学理论、乔托·迪·邦多纳的绘画、但丁和杰弗里·乔叟的诗歌、马可波罗的游记和哥特式教堂都是这一时期各自领域的杰出作品。 后期的中世纪饱受饥荒、瘟疫和战争的威胁,因此此时欧洲的人口开始减少。在1347年和1350年间爆发的黑死病夺取了三分之一欧洲人的生命。宗教上的争论和对立也对应着国家间的冲突以及农民的反抗。这一时期文化和科技的发展使得欧洲的社会转型,也预示着欧洲近代史的开端。.

查看 不列颠尼亚和中世纪

布里塔尼亚

#重定向 不列颠尼亚.

查看 不列颠尼亚和布里塔尼亚

伊丽莎白时代

伊丽莎白时代(1558年-1603年)是英国伊丽莎白一世女王统治英国的一个纪元,历史学家常常将其描绘为英国历史的黄金时代。不列颠尼亚的标志在1572年第一次使用,并在这之后将伊丽莎白时代标记为文艺复兴,因为它以经典理念激发了国家荣誉。 Category:16世纪英国 Category:1600年代英国 Category:英国历史时代.

查看 不列颠尼亚和伊丽莎白时代

喀里多尼亚

喀里多尼亚或加里东(Caledonia)是古羅馬時期的拉丁語地名,主要指現今大不列顛島上苏格兰地区,即罗马帝国不列颠尼亚行省以北的地区。 喀里多尼亚人同時也被稱為皮克特人,是今天苏格兰人的祖先。 在現代英語裡,「喀里多尼亚」常作為蘇格蘭的詩體代稱。.

查看 不列颠尼亚和喀里多尼亚

国家化身

国家化身是一个国家的人格化形象,通过拟人化或物像化的方式来代表一个国家。日本漫畫黑塔利亚以及波蘭球也是大量使用擬人化的著作,而中國大陸的《那年那兔那些事》就用擬動物來比喻國家。 西方国家通常采用智慧和战争之神雅典娜作为国家化身,并采用罗马帝国的行省的名称来命名,西亞國家大多使用老鷹或禿鷹的國家化身,如埃及和南葉門,東南亞和南亞則是使用老虎或大象如印度和泰國,和經濟崛起的亞洲四小虎們,遠東國家則大多使用神龍作為其國家化身,尤其是大中華地區。台灣,香港,新加坡和南韓則因此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不過英文原版稱呼叫「亞洲四小虎」),整合亞洲的新亞運會旗象徵正是被老鷹和神龍雙方圍繞著,代表西亞和東亞的結合,非洲國家則大多以獅子斑馬等非洲野生動物當作他們的國家化身,或者更傳統帶有本地鮮明色彩的黑色人種。.

查看 不列颠尼亚和国家化身

纽卡斯尔机场

纽卡斯尔机场(Newcastle Airport,)是英国泰恩河畔纽卡斯尔的一座国际机场,位于市中心西北约9.8公里的沃尔辛顿。该机场在2009年英国最繁忙的机场中排名第12位。 虽然纽卡斯尔机场位于纽卡斯尔,但该机场实际由7个地方当局(51%)和哥本哈根机场(49%)所拥有。7个地方当局分别为:达勒姆郡、盖茨黑德、泰恩河畔纽卡斯尔、北泰因赛德、诺森伯兰郡、南泰因赛德和桑德兰。 纽卡斯尔机场拥有英国民航管理局颁发的公共机场运营牌照(第P725号),可执行公共旅客飞行运输和飞行指令。它也在一项调查中被评为英国北部最受欢迎的机场。.

查看 不列颠尼亚和纽卡斯尔机场

爱西尼

爱西尼(英文:Iceni或Eceni)是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世纪时不列颠尼亚(或英国)的一个凯尔特部落,大致位于今诺福克郡。它西邻,南接特里诺文特人和。在罗马人占领不列颠期间,罗马皇帝委托官方将其变为一个城社,其首都为,位于今凯斯托圣埃德蒙。.

查看 不列颠尼亚和爱西尼

高盧戰爭

盧戰爭,是西元前58年至前52年間羅馬共和國對高盧的眾多部族所發動的一系列侵略戰爭,也是凱撒為了增強自己的實力與威信所發動的遠征。在過程中,羅馬共和國也曾經入侵不列顛尼亞及日耳曼尼亞,但並未在這些地區演變為全面入侵戰爭。此戰爭決定性的高潮在於西元前52年的阿萊西亞之戰,在此役中獲得完全勝利促使羅馬共和國的國土擴張到高盧全境。 西元前60年,凱撒與龐培、克拉蘇秘密協定了前三頭同盟,以聯合對抗元老院貴族的勢力。克拉蘇是蘇拉的部將,曾平定斯巴達克斯起義,同時又是羅馬首富;龐培也是蘇拉的部將,他本人則是戰功輝煌,曾平定西班牙起義、征服小亞細亞與敘利亞、消滅地中海的海盜。“前三頭同盟”實際上是軍事獨裁者不穩固的結盟,凱撒深知必須積極培植自己的鬥爭資本——於是他看上了山南高盧總督這個職位。 前58年,凱撒出任山南高盧總督,隨即向山北高盧大舉擴張。前56年,凱撒征服了大部分高盧地區;前55年,凱撒越過萊茵河襲擊日耳曼,同年秋試圖進佔不列顛,未果;前54年,凱撒再度攻擊不列顛,儘管多次獲勝,卻未能控制該地;前53年凱撒鎮壓了高盧的多次起義;前52年,高盧各部落在维钦托利的領導下掀起了大起義,最初獲勝,後被凱撒鎮壓下來;前51年凱撒終於併吞高盧全境。 高盧戰爭後,凱撒不僅掠奪了大量財富,還建立起一支由十個軍團(一個羅馬軍團約4800~6000人)組成的強大軍隊,奠定了日後擊敗龐培、建立個人獨裁的基礎。一般認為,高盧戰爭間接加速了羅馬共和體制的瓦解。.

查看 不列颠尼亚和高盧戰爭

霍克森宝藏

霍克森宝藏(Hoxne Hoard),是1992年11月16日在英国英格兰萨福克郡霍克森发现的一个英国罗马时期晚期金银,该窖藏被霍克森的当地农民艾瑞克·劳斯(Eric Lawes)用金属探测器发现,现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主要藏品和部分其他藏品在该馆永久性展出。该窖藏包括14865枚四世纪末、五世纪初的和大约200件银质餐具和黄金首饰,是英国已发现的同时期金银窖藏中最大的,也是在原罗马帝国各地区发现的四、五世纪金银币文物中数量最多的。1993年,对其估值是175万英镑(合年英镑)。 根据宝藏中的钱币,推测其埋藏时间在407年不列颠作为罗马省份之后。宝藏原本的所有者以及当时的埋藏原因仍不明确,不过从包装的精致程度和内容的丰富程度可以推断其所有者家境富裕。由于其中没有大型银器和常见珠宝,该宝藏可能仅仅是原主财富的一部分。 霍克森宝藏中的黄金体链和包括在内的镀银胡椒罐均是非常罕见的文物。宝藏的发现令考古学家提高了对金属探测器的重视程度,并促使英国修改了与发掘宝藏相关的法律规定。.

查看 不列颠尼亚和霍克森宝藏

阿尔比恩

阿尔比恩或阿尔比昂(Albion,Ἀλβίων)是大不列颠岛的古称,也是该岛已知最古老的名称。今天,阿尔比恩仍然作为该岛的一个雅称使用。凯尔特语族中一些语言关于苏格兰的称呼被认为和阿尔比恩有关,包括苏格兰盖尔语中的Alba,爱尔兰语中的Albain,曼岛语中的Nalbin,以及威尔士语、康沃尔语和布列塔尼语中的Alban。这些名称此后被拉丁化为Albania,以及英语化为Albany,并一度作为苏格兰的非正式称呼使用。而在加拿大联邦化时期,新阿尔比恩(New Albion)和阿尔比恩诺利亚(Albionoria,北方的阿尔比恩)曾一度被提议作为加拿大的正式名称。.

查看 不列颠尼亚和阿尔比恩

自由女神像

自由女神像(Statue of Liberty)又名自由照耀世界(Liberty Enlightening the World,La Liberté éclairant le monde),是一座位于美国纽约纽约港自由島上的巨型新古典主义塑像。这座塑像由弗里德利·奥古斯特·巴特勒迪设计,由居斯塔夫·埃菲尔建造,于1886年10月28日落成,是法国共濟會送给美国分部的礼物,在自由女神的基座上刻有共濟會的標誌。塑像人物是一位身穿长袍的女性,代表罗马神话中的自主神,她右手高举火炬,左手的册子上用罗马数字写有美国独立宣言的签署日期:“JULY IV MDCCLXXVI”(1776年7月4日),脚下还有断裂的锁链。这座塑像是自由和美国的象征,对外来移民展现出欢迎信号。 法国法学教授和政治家曾于1865年表示,法国和美国人民应该共同制作美国独立的纪念品。他的这一想法可能是为了纪念南北战争以北军胜利、奴隶制寿终正寝结束。巴特勒迪正是因为受到拉沃拉叶的启发而开始设计这座塑像,但由于当时法国在政治形势上陷入困境,因此塑像的建造工作一直到1870年代初才展开。1875年,拉沃拉叶提出法国为塑像注资,美国则提供场地并制造底座。巴特勒迪在雕塑全部设计好以前就完成了其头部和高举火炬的手臂,这些部分还在国际博览会上展出用于宣传。 1876年,神像举起火炬的手臂在费城展出,再从1876到1882年在纽约麦迪逊广场展出。筹款的进展非常缓慢,其中又以美国为甚,到1885年时,底座的建设仍然受到缺乏资金的威胁。《》出版商约瑟夫·普立兹发起捐款,吸引了超过12万人捐助,不过大部分捐献金额都不到一美元,这一项目才得以完成。塑像在法国建成,再装船跋涉重洋运抵当时的贝德罗岛,装到已经完成的底座上。塑像完成之际,纽约举行了历史上的首次,美国总统格罗弗·克利夫兰主持了落成仪式。 自由女神像起初由负责管理,1901年管理权移交战争部,1933年,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开始负责塑像的维护和管理工作。1938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塑像都因翻新工程暂停向公众开放。1980年代初,塑像出现严重老化,必须加以重大修复,因此塑像于1984年至1986年关闭,将火炬和大部分内部结构替换。2001年的九一一袭击事件后,塑像出于安全和保安方面原因再度关闭,其底座于2004年重新开放,而塑像则要到2009年才开放,还对能够登上王冠的游客人数设了限制。包括底座和地基在内的整座塑像之后又关闭了一年,直到2012年10月28日再度开放,目的是安装辅助楼梯等安全保障,自由岛在这期间一直保持开放。不过就在塑像重新开放次日,自由岛因飓风桑迪的影响导致关闭,于2013年7月4日再次开放。出于安全方面考量,火炬周围的阳台自2016年起就不再面向公众开放。.

查看 不列颠尼亚和自由女神像

苏格兰历史

苏格兰历史大约开始于一万多年前。考古学研究在现在的苏格兰地域内发现了大量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与铁器时代的证据与信息,但是并没有成文的历史资料。对于苏格兰的正式记载则要等到公元一世纪罗马帝国对于大不列颠岛的侵占。公元9至11世纪前后,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苏格兰王国逐渐成形。在之后的数百年间,因为领土、宗教、政治等不同原因,苏格兰与南面的英格兰、西面的爱尔兰、欧洲大陆的法国、挪威等王国和势力之间有过错综复杂的联盟、婚姻和战争关系。公元十七和十八世纪,苏格兰王国最终与英格兰王国合并,形成了现在联合王国的主干。 历史上的苏格兰,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强烈的民族意识,涌现出一大批各界的杰出人物,对欧洲甚至世界近代史发展有过相当重要的影响。.

查看 不列颠尼亚和苏格兰历史

英法協約

英法協約,又名挚诚协定(Entente cordiale),是指1904年4月8日英国和法国签订的一系列协定,它标誌着两国停止关于争夺海外殖民地的冲突而开始合作对抗新崛起的德国的威胁。在协定中,双方就一系列国家和地区的控制权达成了一致,包括埃及、摩洛哥、马达加斯加、中西非洲、暹罗(泰国)等地。 1907年随着《英俄条约》签订,英法协约和法俄同盟共同构成了“三国协约”。 三国协约对三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政治和军事合作奠定了基础。.

查看 不列颠尼亚和英法協約

殖民地 (罗马)

殖民地(colonia,音译为科洛尼亚)最初是罗马在其征服地区建立的用于守卫的前哨要塞。后来这一术语用于指最高等级的罗马城市。.

查看 不列颠尼亚和殖民地 (罗马)

民族國家

民族国家(Nation state),一種國家的形式與意識型態,不只是一個政治及地理的單一實體,在文化與族群上也是一個完整共同體。乃歐洲在20世紀主導的現代性民族自决和自治概念及實踐。與歐洲在18及19世紀傳統帝國或王國不同,民族国家成員效忠的對象乃有共同認同感的「同胞」及其共同形成的體制,認同感的來源可以是傳統的历史、文化、语言或新創的政體。因此,從一個民族構成政體,或者由數個民族經同一共享的政體構成的國族,都是民族國家的可能结合型式。 民族国家是政體的一种形式;民族则是共同體的認同概念,其來源可以是共享的體制、文化、或族群。民族国家这个概念應此包括以公民民族主義及種族民族主義等不同的思維,主要取決於認同概念的形成要素。所謂的單一民族国家,所有公民共享同一价值、歷史、文化、或语言;不論是繼承前帝國/王國的統治範圍或者是當代全球化的移民現實來說,少有国家符合此類型。因此,當代民族国家常為多民族國家,而今日多元文化主義常用來形塑及爭取對體制的認同,而非民族,但按國家族群比例的多寡,一國對於外來移民的包容程度也會不同。.

查看 不列颠尼亚和民族國家

滙豐銀行大樓 (上海)

滙丰银行大楼(曾称市府大楼),是一幢位于上海外滩12号的知名建筑,是外滩占地最多、门面最宽、最为壮观的大楼。其曾於1923年至1955年期间作为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在中国上海的分行大楼,管辖大陆所有的业务。今天大楼是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总部驻地。大楼于1921年5月5日开工,由英资公和洋行设计,英商德罗·考尔洋行承建,于1923年6月23日建成,被认为是中国近代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的最高杰作。1989年,汇丰银行大楼入选第一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滙豐银行大楼曾被称是“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最讲究的建筑”,建筑面积23415平方米,曾是远东最大的银行建筑,也曾是世界上第二大银行建筑,仅次于英国的苏格兰银行大楼。至今依然被公认为是外滩建筑群中最漂亮的建筑,其精致的穹顶壁画一直被人所津津乐道。现在,汇丰银行大楼与其北面的江海关大楼一同是每年跨年期间外滩4D灯光秀的举办地。.

查看 不列颠尼亚和滙豐銀行大樓 (上海)

戈布雷希特银元

戈布雷希特银元(Gobrecht dollar)是美国铸币局于1836至1839年间铸造的一种1美元面值银币,也是该局自1806年美元银币正式停产后生产的第一种银元。这种硬币的铸造量很小,生产目的只是了解公众反响,以确定是否要重新开始铸造银元。 1835年,美国铸币局局长塞缪尔·摩尔辞职,罗伯特·M·帕特森继任。此后不久,帕特森开始有重新设计美国硬币的打算。这年下半年,铸币局首席雕刻师威廉·尼斯出现中风,克里斯蒂安·戈布雷希特获聘为雕刻师。8月1日,帕特森致信费城画家托马斯·萨利,为重新设计银元的目标做准备,他还邀请提香·皮尔设计硬币的背面。萨利创作的正面设计是呈坐姿的自由女神,皮尔设计的反面则是展翅高飞的白頭海雕,再经戈布雷希特将两人的设计雕刻成模具。新设计及试铸的样币获批后,铸币局于1836年9月开始制作金属模具。 前期试产的少数银元进入流通后因其上所刻的雕刻师姓名缩写太过明显而受到批评,所以铸币局调整了设计中戈布雷希特名字的大小和位置。1837年1月,国会通过法案将银币含银量法定标准从89.2%提升至90%,所以戈布雷希特银元中的含银量存在差异。美国铸币局一共正式生产了1900枚戈布雷希特银元,再于1840年开始生产坐姿自由女神银元,其正面设计与戈布雷希特银元基本相同。19世纪50年代,铸币局官员还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重制了包括戈布雷希特银元在内的多种硬币。.

查看 不列颠尼亚和戈布雷希特银元

斯提里科

弗拉维斯·斯提里科(Flavius Stilicho,约359-408年)也译作斯蒂里格、斯底里哥,是拥有半蛮族的血统的高级将领,贵族和西罗马帝国执政官。.

查看 不列颠尼亚和斯提里科

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帝國是一個歷史上知名的帝國。羅馬帝國自东西分治後,帝國東部羅馬政權的延續被稱為東羅馬帝國(相对于帝國西部的西羅馬帝國),16世紀以後,開始有學者稱之為拜占庭帝国。其国民在其一千多年的存在期内自称为“罗马帝国”(Imperium Romanum;Βασιλεία Ρωμαίων)。帝國位于欧洲东部,领土曾包括歐亞非三大洲的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是古代和中世纪欧洲历史上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 東羅馬帝國共历经12个王朝及93位皇帝,首都为新罗马(Nova Roma;Νέα Ρώμη,即君士坦丁堡)。其疆域在11个世纪中不断变动。色雷斯、希腊和小亚细亚西部是帝国的核心地区;今日的土耳其、希腊、保加利亚、马其顿、阿尔巴尼亚从4世纪至13世纪是帝国领土的主要组成部分;意大利和原南斯拉夫的大部、伊比利亚半岛南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利比亚、突尼斯、今阿特拉斯山脉以北的阿尔及利亚和今天摩洛哥的丹吉尔也在7世纪之前曾是帝国的國土。 关于帝國的起始纪年,历史学界仍存有争议。主流观点认为,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建立新罗马、罗马帝国政治中心东移,是東羅馬帝國成立的标志。德国东罗马学者斯坦因以戴克里先皇帝即位(284年;这位皇帝首次将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半)为東羅馬帝國的起始纪年。其他观点分别以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罗马帝国皇权统一归于东罗马皇帝)、527年(查士丁尼一世登基)、7世纪(希腊化开始)和8世纪(希腊化完成)为東羅馬帝國起始的标志。 東羅馬帝國本为羅馬帝國的东半部,較為崇尚希臘文化,与西罗马帝国分裂后,更逐渐发展为以希腊文化、希腊语和東正教为立国基础,在620年,席哈克略皇帝首次讓希臘語取代拉丁語,成為帝國的官方語言,使得東羅馬帝國成為不同于古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的国家。在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和神聖羅馬帝國成立後,这个帝国被外人称为“东罗马帝国”,尽管其正式国号仍延续着古罗马帝国时期的国号。直到1557年德意志歷史學家赫罗尼姆斯·沃尔夫為了區分其帝國的古羅馬時期及神聖羅馬帝國而引入了「拜占庭帝國」作為稱呼,並被現代史學上所使用。 東羅馬帝國的文化和宗教对于今日的东欧各國有很大的影响。此外,東羅馬帝國在其十一个世纪的悠久历史中所保存下来的古典希腊和罗马史料、著作,以及理性的哲学思想,也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最直接的动力,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 1204年4月13日,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曾被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攻陷和劫掠,直到1261年收复。1453年5月29日,鄂圖曼帝国攻陷了首都君士坦丁堡,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歷時一千餘年的東羅馬帝國就此灭亡,羅馬帝國也正式終結。.

查看 不列颠尼亚和拜占庭帝国

20美分硬币

20美分硬币(twenty-cent piece)是美国铸币局于1875至1878年间生产的一种硬币,但后两年铸造的硬币没有进入流通,只是由收藏家收藏。事实证明,由内华达州联邦参议员约翰·P·琼斯提议制作的这种硬币因为尺寸上与25美分硬币过于接近,容易产生混淆,所以是一件失败的作品。 1874年,新任参议员琼斯提议制作20美分硬币,声称此举可以缓解美国西部缺乏小面额零钱的问题。国会通过了法案,铸币局局长亨利·林德曼下令制作了多种图案币。最终,林德曼决定采用与其他多种银币类似的正面设计。 新币采用平整边缘,与当时流行的25美分硬币的锯齿纹花边不同,但仍然因为尺寸和设计上过于接近而导致混淆,两种硬币的正面设计几乎完全相同。美国铸币局头一年生产了上百万枚20美分硬币,但公众并不买帳,国会也于1878年废除了这种面额,之后政府熔毁了至少三分之一的这种硬币。钱币学家马克·本韦努托(Mark Benvenuto)表示,20美分硬币代表的是“美国钱币史上几乎还没开始就已结束的篇章。”.

查看 不列颠尼亚和20美分硬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