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上海宗教
上海宗教主要包括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等,负责相关事务的政府部门为上海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
查看 下海廟和上海宗教
上海市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直辖市,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其港口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主要产业包括商贸流通、金融、信息、制造等。上海位於中国东部弧形海岸线的正中间,长江三角洲最东部,东临东海,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北端的崇明岛处于长江入海口中,佔地面積6,340平方公里。上海市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截至2016年,人口2419.70万,其中本地户籍人口占59%,达1439.50万;近年来,上海市也与周围的江苏、浙江两省高速发展的多个城市共同构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几大城市群之一。2017年生产总值為30,133.86億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4463.09億美元或8587.59億國際元,為世界一大經濟區域;人均生产总值則為124,571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18,450美元或35,500國際元,接近先進经济体20,000美元的标准。2017年上海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8,988元人民幣,位居全国首位。2017年上海居民的税后月收入為1,336美元,比較其他國內一線城市為高,但較香港的2,715美元、倫敦的2,776美元、東京的2,897美元、排名第九新加坡的3,077美元、排名第二旧金山的4,817美元,以及排名第一瑞士苏黎世的5,876美元為低。 晋代,上海初步发展为一个渔港、盐产地和商贸集镇。唐代到元代,上海地区归华亭县、松江府管辖。明清两朝,上海已较为繁荣,棉纺织业发达。1843年,根据《南京条约》,上海作为通商五口之一正式开埠,由此开始上海租界的历史。上海凭借独特的政治环境,经济迅速发展,吸引了苏、浙、粤、皖、鲁等周边省份及外国的移民,成为中国乃至远东地区最大的都会之一。江南地区传统的吴越文化与各地移民带入的多样文化(包括開埠後的西方近现代文化)融合,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在民国时期,上海是亚洲最大的城市,中国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被蒋中正评价为“中外观瞻之所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实行计划经济,主要发展内陆的重工业等,西方国家也对中華人民共和國经济封锁,上海大量支援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发展。改革开放后,1990年,上海迎来浦东开发开放政策,经济成长速度加快;2005年设立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3年批准的上海自贸区,也令上海经济进一步发展,成为了世界级大都市,更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和中国财政收入的支柱城市,但目前上海正面临外地来沪人员所導致的犯罪率上升,同時人才外流、上海话及海派文化消失等问题也為上海的前景帶來隱憂。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典范,因此也拥有不少著名地标景观,包括豫园-城隍庙、南京路-外滩、陆家嘴摩天大楼天际线等。.
查看 下海廟和上海市
上海市宗教活动场所列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宗教事务条例》和《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宗教活动场所必须登记。以下列出上海市境内已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未经登记者一律不列。上海市的宗教活动场所包括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活动场所。.
上海佛教
上海地区佛教昌盛。最早可追溯至三国时期的孙吴。孙吴赤乌年间,佛教传入上海。上海出现第一座寺庙,沪渎重玄寺,宋大中祥符元年改名静安寺,南宋嘉定九年迁今址。为沪上佛教之始。南朝梁和五代吴越国时期,江南盛行佛教,上海亦受到其深远影响。此后,佛教在申城随时局时而兴盛时而低谷,到1949年,全市有僧人1771人、比丘尼1528人,寺庙凡1950处。1949年以后,上海佛教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变化。至1966年,全市仅余寺339座,僧人347人,比丘尼597人。文化革命开始后,除玉佛寺作为文物保护单位封存,留僧人13名以外,其余寺庙和上海市佛教协会均停止宗教活动,直至1979年8月。1979年以后,上海佛教重新得到恢复,此后发展壮大,亦举办过多次大型佛教活动。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期间,尼泊尔馆迎得佛祖舍利抵沪,受到上海和中国佛教僧侣和信徒的顶礼。 目前,上海地区最为主要的寺庙,共有五座,因为规模及其重要性被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包括龙华寺、玉佛寺、静安寺、沉香阁和圆明讲堂,它们都具有相当久的历史与相当的规模,香火鼎盛,虽然地处闹市,却仍然拥有若干殿宇和庭院,其中龙华寺和静安寺的历史都创建于三国时期。此外上海市区及郊区还有例如下海庙 等中小型寺庙,香火也较为鼎盛,是沪上信众礼佛的去处。.
查看 下海廟和上海佛教
上海公交13路
13路是上海市內一條无轨电车线路。线路前身为抗战胜利后上海公共交通公司开辟的12路公共汽车,起讫站为提篮桥至新闸路。1956年11月1日更名为72路,西端延伸至忻康里。1960年10月8日72路公共汽车改为13路无轨电车,由提篮桥经长寿路至曹家渡。2002年9月5日,13路临时延伸至中山公园,后又于2005年9月17日缩线至曹家渡。2010年3月31日,原922路并入13路,调整后设置全程车(提篮桥至中山公园地铁站,即原922路)与高峰区间车(提篮桥至曹家渡,即调整前的13路)。全程车全部由汽车运行,区间车为汽电混行。至2011年7月,服务于区间车的无轨电车陆续报废或转至其他线路运行。2014年6月24日,随着黄标车报废,13路和13区间全线换上了青年牌新型无轨电车。中山公园方向,电车在曹家渡——中山公园地铁站实行脱线运行,13路也因此成为上海第一条常规脱线运行的无轨电车线路。提篮桥方向,曹家渡站和武宁路站均设置了架空捕捉器,电车可以自动升杆捕捉架空。.
查看 下海廟和上海公交13路
上海公交19路
19路是上海市内一条无轨电车线路,由英商上海电车有限公司于1926年12月30日开通,运行路线自民国路(人民路)至小沙渡(宜昌路)。1950年9月路线调整,自宜昌路,经江宁路、康定路、泰兴路、武定路、石门路、北京路、河南路、天潼路、吴淞路、汉阳路、唐山路至昆明路。1972年4月,原宜昌路终点站调整至澳门路。80年代初,双向由北京路改走新闸路。2004年11月12日,因巴士电车155路开辟,19路让出昆明路终点站,延伸至通北路。.
查看 下海廟和上海公交19路
上海公交22路
22路是上海市内一条无轨电车线路。线路前身是4路公共汽车,1954年2月1日改为22路无轨电车运营。其部分历史线路走向衍生出33路。.
查看 下海廟和上海公交22路
虹口区
虹口区是上海市中心城区中北部的一个市辖区。区名因上海浦的故道虹口港而得名,上海开埠前境内原分属上海与宝山两县。上海开埠后,成为继黄浦区外上海最早发展的地区。淞沪会战以前,虹口一度发展成为上海主要的粤籍居民和日籍居民社区,同时虹口也是上海最早的电影放映地和主要的电影放映中心。 目前,虹口区东部与杨浦区相接,南部与黄浦区、浦东新区相邻,西部连接静安区,北部与宝山区相交。虹口区是上海人口密度最高的行政区。目前,虹口区共设有四川北路、北外滩、嘉兴路、欧阳路、广中路、曲阳路、凉城新村和江湾镇等八个街道办事处,区域总面积23.49平方公里。街道下设222个居民委员会。.
查看 下海廟和虹口区
虹口区文物保护单位
本表列出的是虹口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及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关于虹口区境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上海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请分别参见上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表和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提篮桥
提篮桥(),是位于中国上海虹口区东南的一个地区。 清朝嘉庆年间,本地居民在下海庙附近的下海浦上兴建一桥,名为提篮桥,该地因此得名。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该处被划入上海美租界,由于区内有香火鼎盛的下海庙和通往浦东的轮渡,逐渐成为苏州河以北的主要集市之一。1903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在提篮桥地区的华德路(长阳路)、舟山路、昆明路、保定路之间的地块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工部局监狱,俗称为“提篮桥监狱”。 纳粹在德国掌权期间,大批犹太人前来上海避难,提篮桥即是主要聚居点之一。日本在占领上海期间,将提篮桥划为犹太人隔离区,使得该区域最多曾容纳3万名犹太人。目前,提篮桥区域内的长阳路62号尚有犹太教的华德路摩西会堂一座。 提篮桥原为虹口区主要商业、文化中心之一,但随着下海庙渐废,轮渡停航,逐渐衰落。目前提篮桥的范围大致在杨树浦路、惠民路、黄浦江、东大名路和霍山路之间。区内近年来新建了上海国际客运码头,并借着北外滩概念的提出展开了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经济情况有一定的好转。.
查看 下海廟和提篮桥
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
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是中国上海市立法保护的历史文化风貌区之一,也是上海中心城区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中规模最小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