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丁曰健

指数 丁曰健

丁曰健,字述安,號述菴,中國清朝官員,直隸宛平人,本籍安徽懷寧。 道光十五年(1835年)舉人。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任嘉義縣知縣。咸豐四年(1854年)接替朱材哲,於台灣擔任淡水同知。同治二年(1863年)任按察使銜分巡台灣兵備道,鎮壓戴萬生事件,並俘斬戴萬生。 據說其平亂時,血腥屠戮,手段兇殘。.

目录

  1. 27 关系: 台灣統治者吳大廷徐宗幹德化堂周懋琦呂朝梁唐均 (清朝)八卦山 (彰化縣)王廷幹餘三館高鴻飛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续编臺灣府北路番理鹿仔港海防捕盜同知臺灣府淡水撫民同知臺灣通史陳懋烈林爽文事件林鳳池林文察林文明洪欉清朝鳳山縣知縣列表朱一貴朱材哲按察使銜分巡臺灣兵備道戴潮春戴潮春事件

台灣統治者

台灣統治者有跡可查應自1624年荷蘭殖民算起,期間歷經鄭氏王朝、台灣清治時期、台灣日治時期與中華民國時期。17世紀中期(1638年)時,台灣原住民-巴布拉族與巴布薩族、巴則海族、洪雅族、道卡斯族在台灣中部已成立大肚王國,其統治者稱為「大肚王」,不過目前僅有兩位「大肚王」有跡可查。在17世紀之前,元、明兩朝雖於澎湖群島設置了澎湖寨巡檢司,也有澎湖寨巡檢官職設置(例如首任澎湖寨巡檢陳信惠),不過其僅駐於澎湖群島,並未實際管轄台灣。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9世紀之前,台灣統治者所轄實際領土幾乎都未達台灣全境;即使到19世紀中期,台灣清治時期政府力量仍未涵蓋所有台灣原住民居住的番地。 除此之外,1722年-1769年負責監督台灣行政之巡視台灣監察御史及1874年-1884年,每年冬春兩季駐守於台灣台南辦公的福建巡撫、掌管台灣內政之台灣府知府、台灣布政使、掌管台灣軍事之台灣鎮總兵等等在此均不認定為台灣統治者。而即使照這樣認定標準下,並扣除未派實上任或回任者,從1624年至今的三百八十幾年當中,台灣統治者也超過了160位以上。.

查看 丁曰健和台灣統治者

吳大廷

吳大廷(),字桐云,号小酉腴山館主人,中國清朝官員,湖南沅陵人。.

查看 丁曰健和吳大廷

徐宗幹

徐宗幹(),字伯楨,號樹人,江蘇通州(今南通市)人,中國清朝官員。.

查看 丁曰健和徐宗幹

德化堂

德化堂,是位於臺灣臺南市中西區的齋教龍華派寺廟,過去是東安坊馬公廟街,是中華民國直轄市定古蹟。該齋堂屬於龍華派漢陽堂之下,在安平化善堂受到安平沒落的影響後,成為臺灣南部龍華派齋堂的傳教中心。.

查看 丁曰健和德化堂

周懋琦

周懋琦,字子玉、韻華,號韓侯,本籍安徽绩溪,拔貢出身,清朝官員。 清同治元年(1862年)來臺幫辦軍務。同治二年(1863年),丁曰健任臺澎兵備道,周懋琦以主事參謀軍事,其間曾兩度內渡請餉接濟,後因協助平定戴潮春事件有功,以員外郎分部候補,加四品銜。同治十一年(1872年),奉旨以台灣府知府身分兼任按察使銜分巡台灣兵備道。後因水土不服,光緒二年(1876年)調任福寧府知府。 清光緒五年(1879年),台灣建省後,亦再代理一任臺灣府知府。光緒六年(1880年),赴京引見後卸任。.

查看 丁曰健和周懋琦

呂朝梁

呂朝梁,中國清朝官員。咸豐三年(1853年),呂朝梁接替丁曰健擔任台灣府嘉義縣知縣,掌管今嘉義縣、嘉義市、雲林縣一帶政事。.

查看 丁曰健和呂朝梁

唐均 (清朝)

唐均號升菴,中國清朝官員,本籍中國浙江。唐均於1856年(咸豐6年)接替丁曰健,於台灣擔任台灣府淡水撫民同知。台灣府淡水撫民同知又稱淡水同知,為台灣清治時期的重要地方官員,官職品等為正五品,專司負責北台灣內政,為駐守於淡水廳的地方父母官。因為當時淡水廳管轄區域約今台灣基隆至新竹,因此實為北台灣的統治者。.

查看 丁曰健和唐均 (清朝)

八卦山 (彰化縣)

八卦山位於台灣彰化市東方之卦山--轄內,屬八卦台地(八卦山脈)西北丘陵,海拔97公尺,古有「定寨望洋」的美名,為「彰化八景」之首。八卦山是彰化地區名勝景點,以卦山路為軸,沿著公路直上有八卦山大佛、無底廟、紅毛井、銀橋水景公園與抗日烈士紀念碑公園等著名景點,登山向西可遠眺彰化平原,向北可望台中盆地與大肚山,視野佳境也吸引夜間賞景旅客在此留連,成為台中彰化都會區一處旅遊勝地。.

查看 丁曰健和八卦山 (彰化縣)

王廷幹

王廷幹(),字子禎,號仲甫,山東安丘人,清朝官員。 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庚子科進士。曾補清流知縣。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時,時任彰化縣知縣的王廷幹曾參與戰局,並於數場小型戰役中獲得勝利。後任嘉義縣知縣。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接替鄧元資擔任台灣府海防兼南路理番同知。咸豐三年(1853年)王廷幹回任鳳山縣知縣一職,後因林恭動亂殉職。.

查看 丁曰健和王廷幹

餘三館

三館是位在臺灣彰化縣永靖鄉的縣定古蹟(原為三級古蹟),公告於1985年11月27日。餘三館是祖籍廣東省潮州府饒平縣塘埔鄉大榕社的陳家之宅邸,為陳成鑑(有光)於光緒十年(1884年)將陳家舊宅擴建而成。光緒十七年(1891年)落成後宅邸命名為餘三館,為紀念祖先創業艱辛,蔭澤後代「多福、多壽、多子」之意。.

查看 丁曰健和餘三館

高鴻飛

鴻飛(),中國清朝官員,字伯鸞,號南卿,江蘇高郵州人。朱汝珍:《詞林輯略》 高鴻飛為拔貢,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中二甲第六名進士。改庶吉士,散館授知縣。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署臺灣府鳳山縣知縣。咸豐二年(1852年)任臺灣縣知縣。翌年,臺灣發生民變,四月,林恭攻陷鳳山城,高鴻飛在灣裡街陣亡殉職。咸豐五年(1855年),入祀京師昭忠祠,並於臺灣安平縣任所建立專祠。.

查看 丁曰健和高鴻飛

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续编

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编是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的第二編,於1974年出版第1辑,?年?月出版第100輯。有關情況詳見近代中國史料叢刊。.

查看 丁曰健和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续编

臺灣府北路番理鹿仔港海防捕盜同知

台灣府北路理番鹿仔港海防捕盜同知前身為台灣府北路理番同知,更名改革自1787年。該官職隸屬於台灣道之台灣府,為台灣清治時期的重要地方官員,官職品等則為正五品。北路番理同知官職專司負責北台灣清領區與中台灣原住民及原住民領地開墾內政。.

查看 丁曰健和臺灣府北路番理鹿仔港海防捕盜同知

臺灣府淡水撫民同知

臺灣府淡水撫民同知前身為臺灣府淡水捕盜同知,又稱「淡水同知」。該官職隸屬於臺灣道之臺灣府,為台灣清治時期的重要地方官員,自1731年(雍正九年)更名,官職品等則為正五品。淡水同知官職專司負責北台灣內政行政中心 新竹市,為駐守於淡水廳的地方父母官。因為當時淡水廳管轄區域為台灣基隆至新竹,因此實為北台灣的實際統治者。直至1876年1月16日(清光緒元年12月20日)沈葆楨奏請新設臺北府,設立時將淡水廳分割成淡水縣、基隆廳與新竹縣《臺灣文獻叢刊》〈臺灣輿地彙鈔〉,台灣省文獻委員會(今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96年重印,第113-116頁,《清朝續文獻通考》卷315,劉錦藻,〈臺灣省輿地考〉乙文,而其官職設置台北府知府才予以縮減調整。.

查看 丁曰健和臺灣府淡水撫民同知

臺灣通史

《台灣通史》為有關台灣歷史的一部通史著作,作者為連橫,並由其創辦的雅堂書局(臺灣通史社)出版。但最初銷售成績並不理想,直到二戰後,中國商務印書館重新刊行此書,才有較大印量。 連橫13歲時,其父連永昌購買一部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給他說:“汝為台灣人,不可不知臺灣事。”基於先人家教啟蒙與台灣為日本所占的雙重動機,自1908年至1918年著手撰寫《台灣通史》,體裁仿效司馬遷《史記》體例而成,起自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終於割讓(1895年)。分為紀4、志24、傳60,共88篇,36卷,約有60萬字,另附表目101項。1920年由臺灣通史社出版發行,這是臺灣人第一次完成的第一部冠以「臺灣通史」名稱的著作。不過連橫對於台灣民主國的記載,最初以「獨立紀」撰寫,後又改為「過渡紀」以避免爭議。.

查看 丁曰健和臺灣通史

陳懋烈

陳懋烈,號芍亭,中國清朝官員,湖北人。 舉人出身。同治元年(1862年)擔任福建臺灣府知府,同治二年(1863年)任按察使銜分巡台灣兵備道。.

查看 丁曰健和陳懋烈

林爽文事件

林爽文事件為台灣清治時期三大民變之一,由天地會領袖林爽文發動的一場抗清行動。.

查看 丁曰健和林爽文事件

林鳳池

林鳳池(),清臺灣彰化縣沙連保大坪頂粗坑莊(今南投縣鹿谷鄉初鄉村)人,據說是從福建武夷山移植凍頂烏龍茶者。戴潮春事件中曾組織鄉勇保衛地方,後有軍功而受賞。其墓為臺灣南投縣縣定古蹟(原三級古蹟)。.

查看 丁曰健和林鳳池

林文察

林文察(閩南語:林文察 / Lîm Bûn-Tshat;),字密卿,臺灣清治時期彰化縣阿罩霧莊(今臺中市霧峰區)人,霧峰林家第五代的族長,清代著名臺灣籍將領,曾協助平定小刀會、戴潮春事件,並於福建、浙江與江西等地領軍對抗太平軍,最後於福建漳州萬松關陣亡,贈太子少保振威將軍,諡剛愍。.

查看 丁曰健和林文察

林文明

林文明,字利卿,台灣清治時期彰化縣阿罩霧庄(今臺中市霧峰區)人,霧峰林家第五代,清代台籍將領,與兄長林文察參與平定太平天國與戴潮春事件的戰事,並於林文察死後擔任霧峰林家的宗長,大力擴充家業。但因得罪公家與民家,屢遭訴訟,最後被專員凌定國當庭斬殺。.

查看 丁曰健和林文明

洪欉

洪欉(),台灣彰化北投埔人(今南投縣草屯鎮)。.

查看 丁曰健和洪欉

清朝鳳山縣知縣列表

本表按年代列出了清朝臺灣鳳山縣歷任知縣。清朝自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將臺灣納入版圖,至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割讓臺灣割讓給日本為止,共有一百三十七任鳳山縣知縣。.

查看 丁曰健和清朝鳳山縣知縣列表

朱一貴

朱一貴(),小名祖,福建漳州長泰人,是台灣清治時期首位大型武裝起義舉事者、清治三大民變朱一貴事件的發動人。舉事期間,定國號為「大明」,建元永和,並受眾人擁戴為中興王,自稱義王,世人俗稱鴨母王、鴨母皇帝。.

查看 丁曰健和朱一貴

朱材哲

朱材哲(),字梓良,號丹園,湖北監利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庚辰科二甲進士。朱材哲於咸豐元年(1851年)以台灣府淡水撫民同知身分奉旨接替黃開基,於台灣地區代理擔任台灣府知府。.

查看 丁曰健和朱材哲

按察使銜分巡臺灣兵備道

按察使銜分巡臺灣兵備道設置於1791年,前身為福建分巡臺灣兵備道,是台灣道的主官正式官職,即台灣清朝統治區的實際統治者。此官職名稱又稱為台道或亦可稱為台灣道、分巡台灣道。 按察使銜分巡台灣兵備道之官銜與前身「分巡台灣兵備道」最大不同在予新官職明確加授按察使銜,也就是將本來的正四品道員官銜提高到正三品按察使官銜,增加了可直接上奏清朝皇帝之職權。同時,也將福建省監察台灣清領區的職務劃分與台灣道。簡言之,就是新官銜增加了獨立監察權。另外,台灣清治時期的這階段,與稍早相同,道署設於台南的台灣道仍為福建省所管轄,主官皆為外地輪調。 1885年,台灣道行政區劃升格為台灣省(正式名稱為福建台灣省)之後,按察使銜分巡台灣兵備道原則歸品等為從二品之台灣巡撫制約,實際行政權也為福建台灣布政使所承襲(布政使司為設省之建置,其職責必然與原道臺相重疊)。不過也造成了雙長官制(應非雙長官制,而較類似職權劃分不清之問題)的情形。劉璈任職期間還與台灣巡撫劉銘傳之間,還因為爭權造成許多紛爭。.

查看 丁曰健和按察使銜分巡臺灣兵備道

戴潮春

戴潮春()表字萬生,臺灣府彰化四張犁莊人(今台中市北屯區四張犁),祖籍福建漳州府龍溪縣,台灣清治時期戴潮春反清事件領袖。.

查看 丁曰健和戴潮春

戴潮春事件

戴潮春事件,或作「戴萬生事件」。台灣清治時期三大民變之一,也是時間最久者,自1862年起事至1865年平定,共歷時四年多。事件起因乃官府鎮壓天地會(又名八卦會)所致,影響範圍北至大甲,南至嘉義,遍佈整個台灣中部。雖然起事者為戴潮春,但與事者中包含各地地主,其中以林日成、洪欉等最有勢力。 由於當時清廷正與太平天國交戰,無力理會台灣民變,加上參與事件者包含各地大小地主,在起事當地頗具影響力,因此初期清朝僅能依靠霧峰林家等地方鄉勇勢力抵抗。直到1863年丁曰健與林文察相繼赴台參戰後,戰情才急轉直下,於1865年初結束。 戴潮春事件之後,霧峰林家因建立軍功,獲得大量的田產與樟腦專賣權,一躍而成為中台灣最有勢力的家族。.

查看 丁曰健和戴潮春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