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丁卯

指数 丁卯

丁卯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4个。前一位是丙寅,后一位是戊辰。論陰陽五行,天干之丁屬陰之火,地支之卯屬陰之木,是木生火相生。.

195 关系: 升平同治夏朝君主列表大定 (李天祚)大安 (辽朝)大寶 (南漢)大业 (年号)大中 (唐朝)大和 (黎邦基)大统 (西魏)大興 (渤海)天启 (南诏)天启 (明朝)天复 (唐朝)天尊 (年號)天会 (北汉)天开天德 (李賁)天圣天儀治平天元 (北元)天祐 (唐朝)天禧 (西辽)天聪天興 (熬羅孛極烈)太平 (北燕)太平 (辽朝)太平 (柔然)太和 (东晋)太和 (北魏)太清夫差始光安国 (大长和)宋朝寬永寬治山西宮居摄丁 (天干)丁卯戰爭中大同中平中国君主列表东王公丙寅干支乾封乾德 (北宋)...乾隆广运 (后理)久安康保 (村上天皇)康熙人慶五凤 (西汉)应神天皇仁安 (渤海)仁德天皇廣祐延享延喜延和 (高昌)延熙 (蜀汉)延曆建安 (大理)建弘建元 (前秦)建元 (新羅)建国 (代)建福 (新羅真平王)建炎南渡建熙建永伯禽开元开禧後元保大 (阮朝)嘉庆嘉隆嘉慶 (日本)嘉曆嗣德周威烈王周定王周幽王周元王周顯王周赧王周桓王周惠王周景王咸和 (渤海)咸淳咸清元中元嘉 (刘宋)元祐 (年號)元熙 (前赵)元鼎光明 (蔡牽)前元皇統玄始神功皇后神龜 (聖武天皇)神武天皇秦始皇秦孝公秦昭襄王章和 (高昌)端慶紹隆紹興 (南宋)绕迥燕帖古思燕昭襄王白鳳隆庆 (明朝)聖冊萬壽順天 (李公蘊)馀眛魏國紀年魯厲公魯孝公魯宣公魯僖公魯哀公魯真公魯魏公魯昭公貞享貞元 (唐朝)鲁隐公齊威王齊王建齊湣王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赤烏赫连定皇后赵州桥開平 (年號)開泰 (陳明宗)醒世恒言至德 (日本)至元 (忽必烈)镇江市良宵耶律倍李忻正始 (曹魏)正德 (明朝)正和 (越南)正统 (年号)正開 (後百濟)正治 (大理)正治 (越南)武定 (东魏)毛晋永平 (东汉)永建 (东汉)永嘉 (西晋)永祚 (越南)永祿永正永明汉朝纪年沐启元治平龍應泰定 (元朝)泰和 (年号)洪武淳福朱勾戊辰成吉思汗昭和昌符文安 (後花園天皇)文化 (年號)文永文明 (唐朝)應天 (西夏)應德應曆慶國公慶應承和 (仁明天皇)承元承光 (夏)晏平景興 扩展索引 (145 更多) »

卯(拼音:mǎo)是地支之一,通常當為地支的第四位,其前為寅、其後為辰。卯月為農曆二月,卯時為二十四小時制的05:00至07:00,在方向上指正東方。五行裡卯代表木,陰陽學說裡卯為陰。 卯有茂盛之意,因此亦指草木覆蓋地面的狀態。在後世,人們為了便於記憶,因此將每一地支順序對應每一生肖,所以卯與十二生肖的兔搭配。.

新!!: 丁卯和卯 · 查看更多 »

升平

--平(357年-361年)是东晋皇帝晉穆帝司馬聃的第二个年号,共计5年。 --平五年五月晋哀帝即位沿用,次年改元隆和元年。 前凉张玄靓、張天錫沿用该年号,从--平五年到二十年。前凉年号只有前凉威王张祚是改元为和平,其他时期都是袭用晋朝年号。而在新疆的一些出土文物中也有署“--平十一年”的文物。.

新!!: 丁卯和升平 · 查看更多 »

同治

同治(a;;公元1862年至1874年)为滿清入關後第八位皇帝清穆宗载淳的年号,前后共13年。 清史學家一般認為兩宮太后廢用祺祥而起用同治一詞,是要代表兩位太后與天子共同而治。也有人認為,「同治」是呼應清兵入關,入主中原的順治,等「同」順「治」。表達了中興帝國的意願。.

新!!: 丁卯和同治 · 查看更多 »

夏朝君主列表

没有描述。

新!!: 丁卯和夏朝君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大定 (李天祚)

大定(Đại Định、1140年二月—1162年)是大越国越南李朝英宗李天祚的第二个年号,共计23年。.

新!!: 丁卯和大定 (李天祚) · 查看更多 »

大安 (辽朝)

大安(1085年-1094年)是辽道宗耶律洪基的年号。辽朝使用该年号共10年。.

新!!: 丁卯和大安 (辽朝) · 查看更多 »

大寶 (南漢)

大寶(958年八月-971年二月)是南汉後主劉鋹的年号,共计14年。.

新!!: 丁卯和大寶 (南漢) · 查看更多 »

大业 (年号)

大业(605年正月—618年三月)是隋朝政权隋炀帝杨广的年号,歷時13年餘。其名称来自《易经·系辞上》:「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隋书》、《北史》等记载到大业十三年,《资治通鉴》只记载到十二年。清朝学者赵翼则认为李渊虽然拥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但是隋炀帝仍在,大业年号并没有废。事实上隋炀帝当时在江都,未必知道李渊已另立皇帝,故仍以皇帝自居并继续使用大业年号。南京图书馆研究部主任徐忆农指出,《隋史》是唐太宗在位时修撰的,的确刻意回避“大业十四年”,但并非绝对禁止,如《隋史·许善心》传中写道:“十四年化及弑逆之日,隋官尽诣朝堂谒贺,善心独不至”,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学锋则指出有多种书写“大业十四年”的墓志,《卢文构夫人月相墓志铭》中,有“大业十四年遇疾”;而洛阳出土的王德备墓志上书写“于时大业十四年正月十五日……卒”,该墓志撰于贞观十八年。张学锋认为唐初朝廷对于“大业十四年”的使用比较宽容。.

新!!: 丁卯和大业 (年号) · 查看更多 »

大中 (唐朝)

大中(847年正月—860年十月)是唐宣宗的年號,共计14年。 大中十三年八月唐懿宗李漼即位沿用。.

新!!: 丁卯和大中 (唐朝) · 查看更多 »

大和 (黎邦基)

大和(1443年—1453年)是大越国后黎朝仁宗黎邦基的第一个年号,共计11年,《欽定越史通鑑綱目》作太和。.

新!!: 丁卯和大和 (黎邦基) · 查看更多 »

大统 (西魏)

大统(535年正月—551年十二月)是西魏文帝元宝炬的第一個年号,西魏使用这个年号歷時16年餘。元宝炬死后废帝元钦和恭帝元廓都没有自己的年号,因此大统也是西魏唯一的一个年号。 宇文觉取代西魏称帝后,也没有使用年号。直到宇文毓时,从559年八月重新开始使用年号武成。.

新!!: 丁卯和大统 (西魏) · 查看更多 »

大興 (渤海)

大兴(738年-794年,但有爭議)是渤海国文王大欽茂的年号,共计57年。 据阎万章考证,大欽茂于大兴三十七年(774年)改元宝历,而非唐敬宗的寶曆年号。晚年(具体何年不详)仍用大兴年号。.

新!!: 丁卯和大興 (渤海) · 查看更多 »

天启 (南诏)

天启(840年-859年)是南诏勸豐祐的年号,共计20年。.

新!!: 丁卯和天启 (南诏) · 查看更多 »

天启 (明朝)

天启(公元1621年 - 1627年)为中国明朝第十五个皇帝明熹宗朱由校的年号。 天启七年八月明思宗即位沿用。.

新!!: 丁卯和天启 (明朝) · 查看更多 »

天复 (唐朝)

天復(901年四月-904年闰四月,907年九月)是唐昭宗的年號,共计4年。 902年三月开始,楊行密被封为吴王,南吴太祖楊行密作为唐朝的藩臣,用天復年号到904年闰四月唐昭宗改元时。 蜀王王建不承认唐昭宗迁都洛阳后改元的天祐年号,继续使用天复年号。在907年九月王建即位为前蜀高祖皇帝,依然用此年号(天復七年),908年才改元。 晋王李克用认为天祐是朱温所改,不承认其为唐朝年号,继续奉天复年号。907年,朱温篡唐,改元开平。李克用奉唐正朔,复称天祐四年。 岐王李茂贞亦用天复年号,直至天复二十二年(922年)才改称天祐十九年。.

新!!: 丁卯和天复 (唐朝) · 查看更多 »

天尊 (年號)

天尊(967年-977年)是于阗国王尉迟苏拉的年號,共计11年。 天尊年號见于敦煌于阗语文书。目前所见最晚的年号是天尊五年。根据诸家考订,尉迟苏拉在位时间为967年-977年,天尊年号一直用到尉迟苏拉末年。.

新!!: 丁卯和天尊 (年號) · 查看更多 »

天会 (北汉)

天会(957年—973年)是北汉君主劉鈞開始使用的一個年號,共計17年。 天会十二年劉鈞死,劉繼恩沿用。九月劉繼恩被殺,劉繼元沿用。.

新!!: 丁卯和天会 (北汉) · 查看更多 »

天开

天开(1205年-1225年)是后理皇帝段智祥的年号,共计21年。 李兆洛《纪元编》等写作“天开元寿”,误与其后年号仁寿相连。.

新!!: 丁卯和天开 · 查看更多 »

天德 (李賁)

天德(544年—548年),或作大德,是南朝梁時期越南地區領袖李賁的年号,共计5年。.

新!!: 丁卯和天德 (李賁) · 查看更多 »

天圣

天圣(1023年-1032年十一月)是宋仁宗趙禎的年号,北宋使用该年号共计10年,指天之聖者也就是真命天子。也有一說是“天”為“二人”的組合,指年幼的仁宗皇帝與章獻太后共掌權力。。.

新!!: 丁卯和天圣 · 查看更多 »

天儀治平

天儀治平(1086年七月-1089年)是西夏崇宗李乾顺的第一个年號,共計4年。.

新!!: 丁卯和天儀治平 · 查看更多 »

天元 (北元)

天元(1379年六月-1387年)是北元后主脱古斯铁木儿的年號,共計9年。 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根据《新元史·惠宗本纪》、《高丽史·辛禑传》确定。.

新!!: 丁卯和天元 (北元) · 查看更多 »

天祐 (唐朝)

天祐(904年-924年)是唐昭宗李晔开始使用的年號,天祐元年八月唐哀帝李柷即位沿用。四年三月李柷禅位于朱温(904年闰四月-907年三月)。共计4年。之后河东、凤翔、淮南仍称天祐年号,碑刻中有用至天祐二十年。 孙光宪《续通历》记载哀帝之后朱温又拥立濮王,改元天寿,然后禅位。这种说法与正史不合,李崇智认为这是传闻谬误。 前蜀王建、南汉刘隐、南吴、晋李克用、岐李茂贞、吴越錢鏐等割据政权仍行唐天祐年号。 南吴太祖楊行密从904年开始用唐昭宗天祐年号。天祐二年十一月南吳烈宗楊渥即位继续沿用,天祐五年五月(908年)南吴高祖杨隆演即位继续沿用到919年。 吴越太祖錢鏐907年五月用该年号一个月。.

新!!: 丁卯和天祐 (唐朝) · 查看更多 »

天禧 (西辽)

天禧(1178年-1211年)是西遼末主耶律直鲁古時用的一個年號,共計34年。.

新!!: 丁卯和天禧 (西辽) · 查看更多 »

天聪

天聰(v,元年:1627年—末年:1636年三月)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第一个年号。后金(清朝的前身)使用这个年号共10年。 有学者认为1636年建元崇德之前,后金只使用汗号纪年,实际并无年号。《清实录》用“建元天聪”,是编者附会汉制所做。.

新!!: 丁卯和天聪 · 查看更多 »

天興 (熬羅孛極烈)

天興为中国金朝时期起事者熬羅孛極烈的年号,1147年,前后共1年。.

新!!: 丁卯和天興 (熬羅孛極烈) · 查看更多 »

太平 (北燕)

太平(409年十月—430年十二月)是十六國時期北燕政權,北燕太祖文成帝冯跋的年號,共計21年餘。 太平二十二年九月馮弘沿用。.

新!!: 丁卯和太平 (北燕) · 查看更多 »

太平 (辽朝)

太平(1021年十一月-1031年六月)是辽圣宗耶律隆绪的年号。辽朝使用该年号共11年。.

新!!: 丁卯和太平 (辽朝) · 查看更多 »

太平 (柔然)

太平(485年-491年)是柔然的君主伏名敦可汗豆崙的年號,共计7年。.

新!!: 丁卯和太平 (柔然) · 查看更多 »

太和 (东晋)

太和(366年-371年十一月),一作泰和,是東晋皇帝晉廢帝司馬奕的年号,共计6年。 太和六年十一月,晋简文帝即位,改元咸安元年。.

新!!: 丁卯和太和 (东晋) · 查看更多 »

太和 (北魏)

太和(477年正月-499年十二月)是北魏的君主魏孝文帝元宏的第三个年号,也是他的最后一个年号,共计近23年。太和二十三年四月北魏宣武帝元恪即位沿用,次年改元景明。 春正月乙酉朔,诏曰:“朕夙承宝业,惧不堪荷,而天贶具臻,地瑞并应,风和气晼,天人交协。岂朕冲昧所能致哉?实赖神祇七庙降福之助。今三正告初,祗感交切,宜因阳始,协典革元,其改今号为太和元年。”.

新!!: 丁卯和太和 (北魏) · 查看更多 »

太清

太清(547年四月—549年十二月)是梁武帝萧衍的第七个年号,共计2年餘。 太清三年五月简文帝蕭綱即位沿用。 梁元帝萧绎延用至太清六年十一月。.

新!!: 丁卯和太清 · 查看更多 »

夫差

吴王夫差矛 夫差(),姬姓,春秋时期吴国第25任君主,在位时期为前495年—前473年。.

新!!: 丁卯和夫差 · 查看更多 »

始光

始光(424年正月-428年正月)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的年號,歷時4年。.

新!!: 丁卯和始光 · 查看更多 »

安国 (大长和)

安国(903年-909年)是大长和郑买嗣的年号,共计7年。.

新!!: 丁卯和安国 (大长和) · 查看更多 »

宋朝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為北宋與南宋,合稱兩宋,國祚共319年。因国君姓赵,又为區别于南北朝时期之南朝宋,故亦称“赵宋”。又因五德終始說,宋朝为火德,故又别称“火宋”、“炎宋”。北方政權辽国和金国以宋朝位处其南方,称其为“南朝”,并自诩为“北朝”,西夏又因宋朝位于其东南,特称其为“东朝”。 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後周帝位而改元自立,是為宋太祖,史稱北宋。建國之初,太祖由陈桥兵变意识到武人操政之危险,为防止他人效仿自己兵变夺取皇权,通过杯酒释兵权將兵權歸於中央,并置转运使将地方财富集中至中央,又命诸州县各选所部兵士,才力武力殊绝者送都下,其老弱者始留州,地方兵力亦收归中央,采取重文抑武的國策,採取調將指揮制。這一國策影響所及深遠,导致北宋自初立之後頻頻不敵北方外患,对辽朝、西夏用兵屢遭挫敗。 公元1127年,金兵侵略北宋,发生靖康之難,徽、欽宗二帝皆被金兵掳去,北宋滅亡。其後,宋室赵構南下稱帝,是為宋高宗,經過一連串戰爭後,定都杭州临安,史称“南宋”。南宋在公元1141年與金達成紹興和議,以秦岭淮河为界,此後維持至江南偏安統治的局面。公元1276年,都城临安陷落,南宋大部分領土落入元朝手中。惟残余势力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人陆续拥立端宗赵昰、帝昺继续抵抗元朝。公元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全军覆灭,宋末帝赵昺随大臣陆秀夫跳海殉国,南宋正式灭亡。 终宋一代没有严重的宦官干政和地方割据,大部分時期皇帝均控制政局,沒有出現唐朝中晚期時皇帝被宦官控制的局面。史學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西方與日本史學界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文艺复兴與經濟革命的時代。 宋朝經濟高度發達,中國歷史學家邓广铭和漆侠認為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唐宋八大家六位出自宋朝,儒學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道之风;商業經濟發達,科技發展非常進步(詳見宋朝科技),四大發明在宋代也得到了改良;在政治上相对开明,對忤旨或黨爭失勢的刑罰極少;宋太祖立下祖訓要求其子孫不得殺害文人及上書諫議之人,文人的地位在宋代得到提升,有說法認為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時代。.

新!!: 丁卯和宋朝 · 查看更多 »

寬永

寬永是日本的年號之一,指的是元和之後、正保之前,由1624年到1643年的這段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後水尾天皇、明正天皇、後光明天皇。江戶幕府的將軍是德川家光Titsingh, Isaac.

新!!: 丁卯和寬永 · 查看更多 »

寬治

寬治(1087年四月七日至1095年十二月十五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使用這個年號的天皇是堀河天皇。.

新!!: 丁卯和寬治 · 查看更多 »

山西宮

山西宮位於台南市關廟區山西里,是主祀關聖帝君的民間信仰廟宇。山西宮屬於「地方公廟」,雖說其附近每一個村庄都有屬於自己的村廟,但山西宮比這些村廟規模要大些,可以說是關廟區居民共同的信仰中心。與歸仁仁壽宮、歸仁保西代天府,稱作臺灣府城東門城外三大廟。.

新!!: 丁卯和山西宮 · 查看更多 »

居摄

居摄(元年:6年 - 末年:8年十一月)是西汉时期皇帝孺子婴的第一个年号,共计3年。 这时王莽摄政,代行皇帝之权。.

新!!: 丁卯和居摄 · 查看更多 »

丁 (天干)

丁,--的第四位。其在方位上指西南偏南方(195°),五行屬火,陰陽属陰。天干亦可表示植物的生長週期,丁指植物的长势犹处于青春期,成长壮实。.

新!!: 丁卯和丁 (天干) · 查看更多 »

丁卯戰爭

丁卯戰爭,又称丁卯胡乱,指的是1627年后金入侵朝鮮的战争。因发生在丁卯年,故而得名。 1623年,朝鲜发生政变,仁祖被西人党拥上了王位。他一反光海君的中立政策,拒绝与后金互市,断绝了后金贸易收入来源。此外,仁祖又纵容明军以朝鲜为据点进攻后金。于是在1627年,后金四大贝勒之一的阿敏便率军三万,入侵朝鲜。 这场战争持续了三个月,后金兵逼近朝鲜首都汉阳,迫使朝鲜屈服。阿敏与朝鲜使者在平壤会盟,宣布后金与朝鲜结成“兄弟之盟”。双方在中江、会宁开市,索还后金逃人,追增贡物。但是朝鲜并非真心与后金结盟,仍暗中支持明朝,为后来的丙子战争埋下了祸根。.

新!!: 丁卯和丁卯戰爭 · 查看更多 »

中大同

中大同(546年四月-547年四月)是梁武帝萧衍的第六个年号,共计1年。.

新!!: 丁卯和中大同 · 查看更多 »

中平

中平(184年十二月-189年三月)是东汉皇帝汉灵帝刘宏的第四个年号,也是汉献帝刘协的第二个年号。汉朝使用这个年号时间共记6年。 使用“中平”為年號是為了慶祝平定黃巾之亂。 中平六年四月,汉灵帝駕崩,汉少帝刘辩即位。改元光熹元年。 漢獻帝永汉元年(189年)十二月,即中平六年十二月,“诏除光熹、昭宁、永汉三号”,复称中平六年。.

新!!: 丁卯和中平 · 查看更多 »

中国君主列表

以下按照朝代不同列舉中國君主,也可以參見右表。.

新!!: 丁卯和中国君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东王公

東王公,亦作東王父、東華帝君、東父、東君、木公、扶桑大帝、青童君、青提帝君等,是中國神話上的仙人,傳統上與西王母相對應:西王母統率天界的眾女仙,而東王公則統率所有男仙。.

新!!: 丁卯和东王公 · 查看更多 »

丙寅

丙寅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3个。前一位是乙丑,后一位是丁卯。論陰陽五行,天干之丙屬陽之火,地支之寅屬陽之木,是木生火相生。.

新!!: 丁卯和丙寅 · 查看更多 »

干支

干支是天干与地支的合称,由两者经一定的組合方式搭配成六十对,为一个周期,循環往復,称为六十甲子或六十花甲子。中国古代用以记录年、月、日。日本、朝鲜、越南、琉球等汉字文化圈地区也曾跟随中国,使用干支来记录时间。用干支纪年法纪年时一个周期为六十年,称为一甲子,甲子也用于形容60岁的老年人。.

新!!: 丁卯和干支 · 查看更多 »

乾封

--封(666年正月-668年二月)是唐高宗李治的年号。唐朝使用这个年号共2年餘。.

新!!: 丁卯和乾封 · 查看更多 »

乾德 (北宋)

乾德(963年十一月-968年十一月)是北宋太祖赵匡胤的年号,也是北宋的第二个年号。共计6年。南唐后主李煜、吳越忠懿王钱俶用该年号纪年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中华书局,2004年12月,145,148 ISBN 7101025129。 乾德三年冬,北宋灭后蜀,得一镜,背后竟刻有「乾德四年」的字样。赵匡胤见後大惊,问赵普,现在才乾德三年,怎会有乾德四年?赵普不能答。赵匡胤又问范质,范质说前蜀王衍也有乾德年号。赵匡胤叹道宰相需用读书人。.

新!!: 丁卯和乾德 (北宋) · 查看更多 »

乾隆

乾隆(z;,公元1736年至1795年)为中国清朝第六位(入關後第四位)皇帝清高宗弘历的年号。庙号“清高宗”,谥“纯皇帝”。清属蒙古尊其为腾格里特古格奇可汗。卒于嘉庆四年(1799年)葬于清东陵中的裕陵。 乾隆帝是执政时间第二长的中国皇帝,仅次于其祖父康熙帝;乾隆帝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為尊敬其祖父康熙,提前讓位於嘉慶帝,之后任四年太上皇,实际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长达六十四年。 嘉庆帝登基后改元嘉庆,但宫中仍用“乾隆”年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万岁爷进药底簿》封皮上书“乾隆六十三年”。.

新!!: 丁卯和乾隆 · 查看更多 »

广运 (后理)

广运(1138年-1147年)是后理皇帝段正严的年号。传统文献没有记载广运的起始年份,根据1985年在来凤山茶厂火葬墓出土的买地券“维广运二年岁次己未十一月戊寅朔二十九日”可知,广运二年为1139年,则元年为1138年。.

新!!: 丁卯和广运 (后理) · 查看更多 »

久安

久安(1145年7月22日至1151年1月26日)是日本的年号之一,指的是天養之後、仁平之前,1145年到1150年這段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近衛天皇。.

新!!: 丁卯和久安 · 查看更多 »

康保 (村上天皇)

康保(964年七月初十至968年八月十三)是日本的年號。使用這年號之日本天皇是村上天皇與冷泉天皇。.

新!!: 丁卯和康保 (村上天皇) · 查看更多 »

康熙

康熙(a;,公元1662年至1722年)为中国清朝入關後第二位皇帝——清圣祖玄烨的年号,前后共61年。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清世宗即位沿用。.

新!!: 丁卯和康熙 · 查看更多 »

人慶

人庆(1144年-1148年)是西夏仁宗李仁孝的第二个年號,共計5年。.

新!!: 丁卯和人慶 · 查看更多 »

五凤 (西汉)

五凤(前57年-前54年)是汉宣帝的第5个年号。汉朝使用五凤这个年号一共四年。.

新!!: 丁卯和五凤 (西汉) · 查看更多 »

应神天皇

應神天皇(),是傳說中日本第15代天皇,其在《日本書紀》中被稱作譽田別尊(),《古事記》裡則名為品陀和氣命()。神道教尊為戰神八幡神。配合考古學發掘與書面資料研究,自應神起天皇在位時間和事跡的可信度大增。.

新!!: 丁卯和应神天皇 · 查看更多 »

仁安 (渤海)

仁安(720年-737年,但有爭議)是渤海国武王大武艺的年号,共计18年。.

新!!: 丁卯和仁安 (渤海) · 查看更多 »

仁德天皇

仁德天皇(;)為日本第16代天皇(313年1月3日至399年1月16日),有学者认为他就是《宋书·倭国传》所记载的倭王讚(或弥,→參見條目倭五王)。在位期间重视农业,曾疏通难波的堀江,筑茨田堤,开和珥池。外交上积极与南朝刘宋通交,力图在朝鲜半岛扩大优势。其陵墓是日本最大古墓大仙陵古墳,长480米,宽305米,高30余米。他是菟道稚郎子让位后成为天皇。.

新!!: 丁卯和仁德天皇 · 查看更多 »

廣祐

廣祐(、1085年二月—1092年十二月)是大越国越南李朝仁宗李乾德的第三个年号,共计8年。.

新!!: 丁卯和廣祐 · 查看更多 »

延享

延享是日本的年號之一。在寬保之後、寬延之前。指1744年到1747年的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櫻町天皇、桃園天皇。江戶幕府的將軍是德川吉宗、德川家重。.

新!!: 丁卯和延享 · 查看更多 »

延喜

延喜(901年七月十五至923年閏四月十一)是日本的年號,在昌泰之後、延長之前的901年至922年期間。這平安時代之日本天皇是醍醐天皇。.

新!!: 丁卯和延喜 · 查看更多 »

延和 (高昌)

延和(602年—613年)是高昌君主麴伯雅的年號,共12年。 麴伯雅嗣位时间诸史皆无,黄文弼根据《延和二年癸亥唐元护妻令狐氏墓表》推算。.

新!!: 丁卯和延和 (高昌) · 查看更多 »

延熙 (蜀汉)

延熙(238年-257年)是三国时期蜀汉後主刘禅的第二个年号,共计20年。这也是蜀汉政权的第三个年号。.

新!!: 丁卯和延熙 (蜀汉) · 查看更多 »

延曆

延曆(782年八月十九至806年五月十八)是日本的年號之一,指的是天應之後、大同之前。此時的天皇是跨越奈良時代和平安時代兩個時代的桓武天皇,與及平安時代的平城天皇。.

新!!: 丁卯和延曆 · 查看更多 »

建安 (大理)

建安(1083年-?)是大理国皇帝段正明的年号,结束时间不详。.

新!!: 丁卯和建安 (大理) · 查看更多 »

建弘

建弘(420年正月—428年五月)是十六國時期西秦政權,太祖文昭王乞伏熾磐的年號,共計8年餘。.

新!!: 丁卯和建弘 · 查看更多 »

建元 (前秦)

建元(365年-385年七月)是十六国时期前秦政权前秦宣昭帝苻坚的第三个年号,共计21年。 建元二十一年八月前秦哀平帝苻丕即位,改元太安元年。.

新!!: 丁卯和建元 (前秦) · 查看更多 »

建元 (新羅)

建元(536年至551年)是新羅君主法興王和真興王之年號。真興王於540年繼位,沿用至551年。.

新!!: 丁卯和建元 (新羅) · 查看更多 »

建国 (代)

建国(338年十一月—376年)是十六國时期代政權拓跋什翼犍自立的年号,共计39年。这也是代国的唯一一个年号。.

新!!: 丁卯和建国 (代) · 查看更多 »

建福 (新羅真平王)

建福(584年—634年)是新羅君主真平王與善德王之年號。632年善德王繼位沿用。.

新!!: 丁卯和建福 (新羅真平王) · 查看更多 »

建炎南渡

建炎南渡或称宋室南渡、高宗南渡,亦有人称为靖康南渡,广义上指的是宋室的南迁,狭义上是指两宋交替之际北宋皇室康王赵构为了躲避北方女真人的追击,南逃到江南地区的历史事件。从靖康二年(1127年)夏,一直到建炎四年(1130年)二月,金国以「搜山检海捉赵构」为号,连续派兵追击南下的赵构,最终还是宋金两国以和谈结束。此后,宋金两国形成南北对峙局面。.

新!!: 丁卯和建炎南渡 · 查看更多 »

建熙

建熙(360年正月二十五日-370年十一月)是十六国时期前燕政权前燕幽帝慕容暐的年号,共计11年。.

新!!: 丁卯和建熙 · 查看更多 »

建永

建永(1206年二月二十日至1207年十月十五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後鳥羽上皇實施院政。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土御門天皇。鎌倉幕府之征夷大將軍為源實朝;執權為北條義時。.

新!!: 丁卯和建永 · 查看更多 »

伯禽

伯禽(),生年月不詳,姬姓,亦称禽父。周朝諸侯国魯国第一任君主,周公旦长子。《史記》記載就任年在周公東征,即周成王元年(約前1042年)。 周公東征之後,周成王将商朝遺民六族和泰山之南的原奄国土地、人民封給周公,為魯国。由于周公需要留在朝中,因此派其長子伯禽赴魯国就任。 伯禽到任之後,在齐太公的齊国軍隊支援下平定了淮夷和徐戎的叛乱,奠定了周朝在淮河以北地区的统治。在進軍過程中,伯禽在費地作《費誓》激励士氣,這篇文辞被記记載在尚書之中。 伯禽与齐国第二代君主齐丁公、卫国第二代君主卫康伯以及晋国第二代君主晋侯燮共事周康王。周康王分三位诸侯以珍宝之器。而同事周康王的楚君熊绎却无分。春秋时期的前530年,楚灵王仍忿然提起此事。 伯禽在位共46年,魯国在他的統治下成為著名的“礼儀之邦”,疆域北至泰山、南達徐州、東至黄海、西抵陽穀一带,成為在今山東境内与齊国抗衡的大国。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禽簋,《殷周金文集成》编号“七·四〇四一”。其铭文记载了周成王讨伐东方的奄侯,周公谋划这次征伐,而“禽”也就是当时为周王室大祝的伯禽,在助祭时宣读祝辞。.

新!!: 丁卯和伯禽 · 查看更多 »

开元

开元(713年十二月—741年十二月)为唐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共计29年。开元意思是开辟新纪元。开元年间,唐朝国力處於最强盛的時期,史称开元盛世。.

新!!: 丁卯和开元 · 查看更多 »

开禧

开禧(1205年-1207年)是南宋皇帝宋寧宗的第三个年号,共计3年。.

新!!: 丁卯和开禧 · 查看更多 »

後元

後元,是汉武帝建立了年号制度之前的一种改元后的纪年法。在武帝之前,使用君王纪年,如鲁庄公元年(前693年)、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一些帝王雖然沒有年号,但是他们在重大事件后,重新记录自己的纪年,史书上称之为後元。將之前的纪元称之为前元。.

新!!: 丁卯和後元 · 查看更多 »

保大 (阮朝)

保大(,1926年-1945年)是越南大南国阮朝保大帝阮福晪的年号,共计20年。.

新!!: 丁卯和保大 (阮朝) · 查看更多 »

嘉庆

嘉庆(p;;公元1796年至1820年)为滿洲清朝第七位(入關後第五位)皇帝清仁宗颙琰的年号,公元1796年37歲(虛歲)即位,前后共二十五年。 嘉庆二十五年八月清宣宗即位沿用。.

新!!: 丁卯和嘉庆 · 查看更多 »

嘉隆

嘉隆(,1802年-1819年)是越南阮朝世祖阮福映的年号,共计18年。.

新!!: 丁卯和嘉隆 · 查看更多 »

嘉慶 (日本)

嘉慶是日本南北朝時代北朝的年號之一。至德之後,康應之前。指1387年到1389年的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北朝方是後小松天皇。南朝方是後龜山天皇。室町幕府的將軍是足利義滿。.

新!!: 丁卯和嘉慶 (日本) · 查看更多 »

嘉曆

嘉曆(1326年四月二十六日至1329年八月二十九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後醍醐天皇、鎌倉幕府征夷大將軍為守邦親王、執權為北條高時、北條貞顯與北條守時。.

新!!: 丁卯和嘉曆 · 查看更多 »

嗣德

嗣德(,1848年-1883年)是越南大南国阮朝嗣德帝、育德帝、协和帝的年号,共计36年。.

新!!: 丁卯和嗣德 · 查看更多 »

周威烈王

周威烈王(),'''姬'''姓,名午,為周考王之子,中国东周第二十代国王。 周考王十五年,崩,周威烈王即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封晉國大夫韓虔、趙籍、魏斯為韓侯、趙侯、魏侯,這是歷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晉”。三家分晉標誌著春秋時代的結束,緊接著是戰國時代的來臨,本年也是司馬光《資治通鑑》記載的起點,司馬光還為三家分晉一事發表長篇的感言。二十四年(前402年),病死。葬今河南省洛阳市。其子驕繼位。.

新!!: 丁卯和周威烈王 · 查看更多 »

周定王

周定王(),姓姬,名瑜,中国東周第9代天子,前606年—前586年在位,周定王是匡王之弟。定王在位21年而卒,子夷立,為簡王。 在位期间执政为王孫蘇、召桓公、劉康公、毛伯衛、單襄公。.

新!!: 丁卯和周定王 · 查看更多 »

周幽王

周幽王(),姓姬,名宮涅 ,周宣王之子,西周第十二代君王,也是西周的亡国之君。自前782年至前771年間在位,共11年,諡號幽王。.

新!!: 丁卯和周幽王 · 查看更多 »

周元王

周元王(),姓姬,名仁,中國東周君主,在位8年,為周敬王之子。 周元王四年(前473年),越王句踐滅吳。句踐隨後北上遷都琅琊,與齊國、晉國等諸侯會盟於徐州(今山東滕縣南),「越兵橫行於江、淮東,諸侯畢賀,號稱霸王」,周元王正式承認句踐為霸主。.

新!!: 丁卯和周元王 · 查看更多 »

周顯王

周显王(),又稱周显聖王或周显聲王,姓姬,名扁,中國東周君主,在位48年,為周烈王之弟。 周顯王五年(前364年)發生河西之戰,秦獻公親率主力進至河東,秦將章蟜在石門山(今山西省運城市西南)大敗魏軍,斬首6萬。由於趙國出兵救援魏國,秦才退兵。此戰為秦國對魏國的首次重大勝利,諸侯震動,周顯王亦祝賀「獻公稱伯」,並頒賞他繡着黼黻圖案的服飾。 周顯王十三年(前356年),秦國商鞅變法。周顯王十六年(前353年)發生桂陵之戰,周顯王二十八年(前341年)發生馬陵之戰。.

新!!: 丁卯和周顯王 · 查看更多 »

周赧王

周赧王(),姓姬,名延,或名赧,皇甫謐说名诞。《竹书紀年》作周隱王,為周慎靚王之子。史文常作王赧,《史記》誤為諡號。据传即位于前314年。在位59年,是周朝在位最长的君主。 他在位时期,周王室的影响力仅限于王畿(现在的洛阳附近,当时是東周的首都)。早在他的祖父周显王在位期间,秦国的势力迅速膨胀,以西戎霸主自居。赧王五十九年,驾崩。是年,秦昭襄王迁九鼎,占王畿,灭东周。.

新!!: 丁卯和周赧王 · 查看更多 »

周桓王

周桓王(),姓姬,名林,東周第二代君主,諡號桓王。他是周平王的孫子。由於平王駕崩時,太子洩父早死,身為洩父之子的他被擁立繼位。.

新!!: 丁卯和周桓王 · 查看更多 »

周惠王

周惠王(),姓姬,名閬,又名聞,東周第五代君主,諡號惠王。他是周僖王的兒子。 周惠王在前677年繼位後,佔用蒍國的園圃飼養野獸,為國的人民不滿,惠王二年有五大夫作亂,立王子頹為周天子,惠王奔溫(今河南溫縣南),鄭厲公在櫟地(今禹州市)收容惠王,並在惠王四年與虢國攻入周朝,協助平定“子頹之亂”,惠王復辟,鄭國因功獲賜予虎牢(今河南滎陽汜水鎮)以東的地方,虢國也獲賜土地。 周惠王晚年宠爱幼子王子带,欲立為嗣,约郑联楚、晋以成此事,但此时齐桓公稱霸天下,与诸侯会盟力挺太子,周惠王未能如愿。周惠王駕崩后,太子周襄王即位。 《史記·周本紀》稱惠王在位25年,《左傳》稱周惠王在魯僖公七年(前653年)冬天去世。 在位期间执政为虢公醜、周公忌父、宰孔。.

新!!: 丁卯和周惠王 · 查看更多 »

周景王

周景王(),姓姬,名貴,中國東周君主,諡號景。他是周靈王的兒子。周景王在位时,财政困難,連器皿都要向各国索讨。 有一次,景王宴请晋国大臣知文子荀跞,指着鲁国送来的酒壶说:“各国都有器物送给天子,为何晋国没有?”荀跞答不出来,让副使籍谈答覆,籍谈说当初晋国受封时,未赐以礼器,現在晋国忙于对付戎狄,自然送不出礼物来。周景王列数了王室赐给晋的土地器物,讽刺其“数典而忘其祖”,这是“数典忘祖”的典故。此時周天子的地位已经一落千丈。 周景王太子寿早死,立王子猛为太子,卻宠爱庶长子王子朝,還一度打算刺殺支持王子猛的單穆公、劉文公。公元前520年四月,周景王病重,嘱咐宾孟要擁立王子朝。王子朝未及立为嗣君,景王却突然病死,由王子猛即位。 周景王在位期間執政為單靖公、劉定公、成簡公、單獻公、單成公、劉獻公、單穆公。.

新!!: 丁卯和周景王 · 查看更多 »

咸和 (渤海)

咸和(831年-857年)是渤海国大彝震的年号,共计27年。 大彝震之后,尚有多位继承者不详世次,年号均无考。.

新!!: 丁卯和咸和 (渤海) · 查看更多 »

咸淳

咸淳(1265年-1274年)是宋度宗赵禥的年号。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10年。 咸淳十年七月宋恭帝即位沿用。.

新!!: 丁卯和咸淳 · 查看更多 »

咸清

咸清(1144年-1150年)西遼感天后塔不煙代理國政時用的一個年號,待其子即位掌政,即改元紹興,共計7年。 咸清年号起讫时间也有认为是1136年十一月-1142年十一月。.

新!!: 丁卯和咸清 · 查看更多 »

元中

元中(1384年四月二十八日至1392年九年十月五日)是日本南朝的年號之一。這個時代的南朝天皇是後龜山天皇。.

新!!: 丁卯和元中 · 查看更多 »

元嘉 (刘宋)

元嘉(424年—453年)是南朝宋皇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共计29年餘。由於宋文帝的兒子刘劭弑父自立改元太初,后刘劭兵败被杀,刘骏即位。通常的帝系表將其後繼位改元孝建的宋孝武帝當作繼承者。 三十年四月孝武帝劉駿即位沿用。.

新!!: 丁卯和元嘉 (刘宋) · 查看更多 »

元祐 (年號)

元祐(1086年-1094年四月)是宋哲宗赵煦的第一个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九年。元丰八年,神宗驾崩,遂改元“元祐”,其中“元”字继承自“元丰”。当时哲宗年仅十岁,由高太后执政,对宋神宗的改革,也就是熙寧變法(或称王安石变法)全盘否定,史称“元祐更化”。哲宗对于此是不满的。元祐八年,太后病逝,哲宗亲政,随即改元。由於元祐年間是由反對新政的舊黨當政,因此後來的新舊黨爭中,元祐一名又被用來指稱舊黨及其成員。.

新!!: 丁卯和元祐 (年號) · 查看更多 »

元熙 (前赵)

元熙(304年十月—308年九月)是十六国时期汉光文帝劉淵的第一个年号,共计5年。这也是前赵(汉)的第一个年号。 元熙五年十月改元永凤元年。.

新!!: 丁卯和元熙 (前赵) · 查看更多 »

元鼎

元鼎(元年:前116年 - 末年:前111年)是汉武帝的第五个年号。汉朝使用元鼎这个年号一共六年。.

新!!: 丁卯和元鼎 · 查看更多 »

光明 (蔡牽)

光明为中国清朝时期反清领袖蔡牽的年号,1805年—1809年,前后共5年。.

新!!: 丁卯和光明 (蔡牽) · 查看更多 »

前元

前元是汉武帝建立了年号制度之前的一种改元后,对之前年代的纪年法。在武帝之前,使用君王纪年,如鲁庄公元年(前693年)、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一些帝王雖然沒有年号,但是他们在重大事件后,重新记录自己的纪年,史书上称之为後元。將之前的纪元称之为前元。.

新!!: 丁卯和前元 · 查看更多 »

皇統

皇統(元年:1141年 - 末年:1149年)是金熙宗的年号,共九年。 1141年正月癸丑日(陽歷2月21日),謝太廟。大赦。改元皇統。 皇統元年,即南宋紹興十一年(1141年),宋向金稱臣。 皇統九年十二月丁巳日(公元1150年1月9日),海陵王完顏亮等人弑熙宗,海陵王即位。己未日(1月11日),大赦,改皇統九年為天德元年。天德元年只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1150年為天德二年。.

新!!: 丁卯和皇統 · 查看更多 »

玄始

始(412年十一月-428年十二月),或作元始,是十六国時期北涼君主,太祖武宣王沮渠蒙逊的年號,共計16年餘。 根據《吐魯番文書》中自北涼玄始十三年起出現相當於十三、十四年的夏國真興六、七年(424年至425年)年號,已經被認爲是沮渠氏北涼在玄始十三年(424年)奉夏正朔的結果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中华书局,2001年1月 ISBN 7101025129 施新榮(2003年),《國内20世纪以來的高昌史研究綜述》,歐亞學研究網:,UTC時間2006年1月19日 03:53更新。。同理,北涼亦奉夏國的承光年號。甘肅出土的塔有“承陽二年嵗在寅……”字樣。由於丙寅為承光二年的干支,所以學者懷疑史籍記載承光為承陽之錯誤;即使承光沒有錯誤,北涼是用了同韻意義相近的陽字代替了光字。後來北涼奉北魏正朔時,遵照諧音,將“延和”和“太延”分別改作“緣禾”和“太緣”。。.

新!!: 丁卯和玄始 · 查看更多 »

神功皇后

功皇后(,170年—269年6月3日)為日本古坟时代的皇族,日本历史上第14代天皇仲哀天皇的皇后、第15代天皇应神天皇的生母,原名不可考,其谥号在《日本书纪》中被称作气长足姬尊(),《古事记》裡则记为息长带姬命()。她是彦坐王的四世孙女,父亲息长宿祢王是开化天皇的玄孙,母亲葛城高额媛则是新罗王子天日槍的后裔。传说她在仲哀天皇去世後曾长期摄理朝政,为日本史上首位女性君主,在明治时代之前大多把她作为第15代天皇或準天皇。她三度出征朝鲜半岛也开日本海外拓土之先例,但事多不确。太安萬侣(《古事记》的作者)将她与邪马台国的卑弥呼女王相聯繫,有穿鑿附会之嫌疑。日本在二战后掀起疑古浪潮,神功皇后是否确有其人在史学界存在很大争议,现今多倾向于否定她的存在。她是一位介于神话传说和真实历史之间的人物。.

新!!: 丁卯和神功皇后 · 查看更多 »

神龜 (聖武天皇)

(724年二月初四—729年八月初五)是奈良時代聖武天皇之年號。.

新!!: 丁卯和神龜 (聖武天皇) · 查看更多 »

神武天皇

武天皇(),是神話中日本第一代天皇,天照大神後裔,最早在《古事記》中則名為神倭伊波禮毘古命()。較晚成書的《日本書紀》中的漢字譯為神日本磐余彥尊(),傳說他建立最早的大和王權,為日本開國之祖與天皇之濫觴。.

新!!: 丁卯和神武天皇 · 查看更多 »

秦始皇

始皇()嬴政,趙氏,時稱秦王政和始皇帝,生於趙國首都邯鄲(今河北邯鄲市),是秦莊襄王之子【史記索隱】莊襄王者,孝文王之中子,昭襄王之孫也,名子楚。按:戰國策本名子異,後爲華陽夫人嗣,夫人楚人,因改名子楚也。,商朝重臣惡來的第35世孫。出土《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第三卷中稱其為趙正。唐代司馬貞在《史記索隱》引述《世本》稱其為趙政。曹植《文帝诔》最早称始皇帝为嬴政,後世通稱嬴政,亦被某些文學作品稱為「祖龍」。他是中國戰國末期秦國君主,十三歲即位,先後鏟除嫪毐與呂不韋,並重用李斯、尉繚,三十九歲時滅亡六國建立秦朝,自稱「始皇帝」,五十歲出巡時駕崩,在位三十七年。 秦始皇帝是中國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統一天下後,秦始皇繼承了商鞅變法的郡縣制度和中央集權,統一度量衡,「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及典章法制,奠定了中國兩千餘年之專制政治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但另一方面,秦始皇在位期間亦進行多項大型工程,包括修築長城、阿房宮、驪山陵等,施政急躁,令人民徭役過重,是秦朝在他死後3年速亡之一原因。.

新!!: 丁卯和秦始皇 · 查看更多 »

秦孝公

孝公(),《越绝书》作秦平王,《史记索隐》记载名渠梁。战国时期秦国君主,秦献公之子,西元前361年-西元前338年在位,共24年。 秦孝公在位期间致力于恢复秦穆公时的霸业,他因此颁布著名的求贤令,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将秦国改造成为富裕强大之国,为秦国将来兼并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新!!: 丁卯和秦孝公 · 查看更多 »

秦昭襄王

昭襄王(),嬴姓,名稷,一名則,是秦惠文王之子,秦悼武王(簡稱秦武王)之弟。在位時間长達五十六年,期間任用包括魏冉、范雎、白起等名臣,治軍備戰,富國強兵,为其曾孫秦始皇奠定將來一統天下的基礎。 前306年,秦武王意外死亡,諸兄弟爭位;趙武靈王與秦國的魏冉等大臣合謀,於是得立,是為秦昭襄王,簡稱秦昭王。秦昭襄王在位時,秦國繼續擴張,最著名之西元前260年打敗趙國的長平之戰就是在其在位晚期發生的。前256年,昭襄王灭東周。前251年,昭襄王死,享年七十五。.

新!!: 丁卯和秦昭襄王 · 查看更多 »

章和 (高昌)

和(531年—548年)是高昌的君主麴坚的一個年號,共18年。.

新!!: 丁卯和章和 (高昌) · 查看更多 »

端慶

端慶(1505年—1509年)是大越国后黎朝威穆帝黎濬的年号,共计5年。.

新!!: 丁卯和端慶 · 查看更多 »

紹隆

紹隆(Thiệu Long,1258年二月廿四—1272年)是大越国越南陳朝聖宗使用的年号。.

新!!: 丁卯和紹隆 · 查看更多 »

紹興 (南宋)

紹興(1131年-1162年)是南宋皇帝宋高宗的第二个也是最後一個年号,共计32年,有承繼前業,振興昌盛又或是紹奕世之宏修,興百年之丕緒之意。 紹興三十二年六月宋孝宗即位沿用。.

新!!: 丁卯和紹興 (南宋) · 查看更多 »

绕迥

绕迥(),又称为胜生周,是藏历中的一种纪年法,最初起源于印度。它以六十年为一周期,其中第一年名为绕迥(意译为胜生年),故得名。同时因胜生年对应干支纪年中的丁卯年,因此还可称为丁卯周。第一绕迥自公元1027年开始算起,至今已历经十七绕迥。 由于六十年周期中每一年各有一名且互相之间没有关联,记忆、计算相当不便,故在实际使用中一般与天干地支及阴阳、五行、生肖相配合,如胜生年被称为阴火兔年(简称为火兔年)。.

新!!: 丁卯和绕迥 · 查看更多 »

燕帖古思

燕帖古思,孛儿只斤氏,元朝皇族。元文宗图帖睦尔的次子,母親是卜答失里皇后。原名古纳答剌,至顺三年三月廿四癸巳(1332年4月19日),古纳答剌更名燕帖古思。元统元年(1333年),元惠宗继位,在卜答失里皇后、燕铁木兒的策划下,冊立堂弟燕帖古思為太子。至元六年六月十四丙申(1340年7月9日),元惠宗下诏撤文宗庙主,太皇太后卜答失里放逐到东安州安置,流放太子燕帖古思到高丽。七月十六丁卯(1340年8月9日),燕帖古思在流放途中去世。.

新!!: 丁卯和燕帖古思 · 查看更多 »

燕昭襄王

燕昭襄王,姬姓,名職,中國戰國時期的燕國君主。燕王噲之子。简称昭王或襄王。燕王噲死后,燕人共立为燕王,在位期間燕將秦開大破東胡及朝鮮、上將軍樂毅聯合五國攻齊,佔領齊國七十多城(齊國疆土只剰莒、即墨二城),造就了燕國盛世。.

新!!: 丁卯和燕昭襄王 · 查看更多 »

白鳳

白鳳是日本飛鳥時代的私年号(日本書紀所無的年号),散見在寺社緣起、地方的地誌、歷史書等。通說是白雉(650年〜654年)的別稱、美稱。 根據『二中歷』等是661年〜683年。但是,根據中世以降的寺社緣起等是指672年〜685年的期間。另外,《續日本紀》神龜元年冬十月條(724年)有「白鳳以來、朱雀以前、年代玄遠、尋問難明。」的記載。.

新!!: 丁卯和白鳳 · 查看更多 »

隆庆 (明朝)

隆庆(公元1567年-1572年)是明穆宗朱载坖的年号,明朝使用隆庆这个年号一共6年。隆庆年间,明朝采取一系列新政,重振国威,史称隆庆新政。 隆庆六年六月明神宗即位沿用。.

新!!: 丁卯和隆庆 (明朝) · 查看更多 »

聖冊

聖冊(905年—911年)是朝鲜半岛后三国摩震君主弓裔之年號。.

新!!: 丁卯和聖冊 · 查看更多 »

萬壽

萬壽(1024年七月十三日至1028年七月二十五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指的是治安之後、長元之前,1024年到1027年這段期間。此時的天皇是後一條天皇。.

新!!: 丁卯和萬壽 · 查看更多 »

順天 (李公蘊)

順天(Thuận Thiên、1010年—1028年)是大瞿越国越南李朝太祖李公蘊的年号,共计19年。.

新!!: 丁卯和順天 (李公蘊) · 查看更多 »

馀眛

眛(),《春秋左氏传》附带的《春秋》经文记载其名为夷末,《春秋公羊傳》附带的《春秋》经文作夷昧,壽夢之子、餘祭之弟。前544年五月,餘祭去世,他繼承了王位,在位時間17年(前543年-前527年,史記作前530年─前527年,此處從《左傳》)。.

新!!: 丁卯和馀眛 · 查看更多 »

魏國紀年

魏國紀年中,襲前代舊制,以帝王紀年。魏文侯改用《夏曆》,以正月為歲首,閏月置於年末。.

新!!: 丁卯和魏國紀年 · 查看更多 »

魯厲公

魯厲公,即姬擢,為西周諸侯國魯國君主之一,是魯國第六任君主。他為魯魏公兒子,承襲魯魏公擔任該國君主,在位37年。.

新!!: 丁卯和魯厲公 · 查看更多 »

魯孝公

魯孝公(),即姬稱,為西周諸侯國魯國君主之一,是魯國第十二任君主。他為魯武公兒子。前796年,周宣王率領諸侯軍隊討伐魯國,殺死伯御後擁立為魯國君主。在位27年,紀年為38年。.

新!!: 丁卯和魯孝公 · 查看更多 »

魯宣公

魯宣公,姬姓,名俀,為春秋諸侯國魯國君主之一,是魯國第二十任君主,承襲魯文公擔任該國君主,在位18年。 他為魯文公庶子,母敬嬴。前609年二月,父亲鲁文公去世,鲁国的正卿东门襄仲和他的母亲敬嬴勾结,打算立公子俀为君,遭到太子傅叔仲惠伯的反对。这一年六月,东门襄仲和叔孙庄叔出使齐国,东门襄仲请求齐惠公立公子俀做国君,齐惠公新即位,想亲近鲁国,便同意了他的请求。襄仲回国后,在十月杀了太子恶和公子视,立公子俀为国君。出姜两子皆死,只得“大归”齐国,再也不回来了。临走的时候,她哭泣的经过市集,说“天啊!襄仲横行无道,杀死嫡子,拥立庶子。”市集上的人都哭了。公子俀,就是鲁宣公。 在位期間執政為季孫行父、仲孫蔑、叔孫僑如。.

新!!: 丁卯和魯宣公 · 查看更多 »

魯僖公

魯僖公,(史記作魯--公),姬姓,鲁氏。名申,為春秋諸侯國魯國君主之一,是魯國第十八任君主。他為魯莊公庶子,承襲魯閔公擔任該國君主,在位33年。在位期間執政為季友、臧文仲、公孙兹、孟穆伯、公子买、东门襄仲。 魯莊公死後,季友立公子般繼位,為魯君子般。後孟慶父勾结私通的鲁莊公夫人哀姜,殺死了鲁君子般,魯莊公兒子啟方繼位,是為魯閔公,季友逃走。前660年,慶父與哀姜謀殺閔公,想自立為君,魯人不服,要殺慶父,慶父逃到莒國。季友回國,立公子申為魯僖公,並迫使慶父自縊。.

新!!: 丁卯和魯僖公 · 查看更多 »

魯哀公

魯哀公,姬姓,名將,為春秋諸侯國魯國君主之一,是魯國第二十六任君主。他為魯定公兒子,承襲魯定公擔任該國君主,在位27年。 鲁哀公在位时,鲁国大权被卿大夫家族把持,史称三桓,即所谓“政在大夫”。鲁哀公曾经试图恢复君主权力,同三家大夫冲突加剧,终致流亡越国。魯哀公27年,鲁哀公通过邾国逃到越国。 在位期間執政的士大夫為季孫斯、叔孫州仇、仲孫何忌、季孫肥、叔孫舒、仲孫彘。.

新!!: 丁卯和魯哀公 · 查看更多 »

魯真公

魯真公,即姬濞,為西周諸侯國魯國君主之一,是魯國第八任君主。他為魯獻公兒子,承襲魯獻公擔任該國君主,在位30年。.

新!!: 丁卯和魯真公 · 查看更多 »

魯魏公

魯魏公,即姬沸(?-前924年),為西周諸侯國魯國君主之一,是魯國第五任君主。他為魯幽公的弟弟,後弒其兄魯幽公自立為君,並當年改元,在位50年。.

新!!: 丁卯和魯魏公 · 查看更多 »

魯昭公

魯昭公(),魯国之二十四代君主。前542年即位,前517年,魯昭公伐季孙氏,但大败,魯昭公逃到齐国,前510年,昭公死。在其任內,他嘗試與季平子政治角力,演變成「鬥雞之變」,使昭公要逃到齊國。.

新!!: 丁卯和魯昭公 · 查看更多 »

貞享

貞享是日本的年號之一。在天和之後,元祿之前。指1684年到1687年的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靈元天皇、東山天皇。江戸幕府的將軍是德川綱吉。.

新!!: 丁卯和貞享 · 查看更多 »

貞元 (唐朝)

貞元(785年正月—805年八月)是唐德宗的年號,共计21年。貞元這年號為唐太宗年號貞觀和唐玄宗年號開元合二為一,成為新年號貞元。.

新!!: 丁卯和貞元 (唐朝) · 查看更多 »

鲁隐公

魯隱公(,前722年-前712年在位),姬姓,名息姑,魯国第十四代国君。魯惠公之子,生母是声子。傳世的魯國史書《春秋》及其三傳的記事都是從魯隱公開始的。.

新!!: 丁卯和鲁隐公 · 查看更多 »

齊威王

齊威王(約前378年-前320年,約59歲),田齊君主,本名田因齊,出土文物作陈侯因齐(上次下月),為田齊桓公之子。在位初期,「好為淫樂長夜之飲,沈湎不治」,把政事交給卿大夫處理。後來採姬妾虞姬之言,重用即墨大夫,烹殺佞臣阿大夫,齊國得以大治。其後在能臣鄒忌、田忌的輔助下,一度稱王中原。齐侯称王,自齊威王始。.

新!!: 丁卯和齊威王 · 查看更多 »

齊王建

齊王建(,60歲),王莽追尊为齐敬王及新世祖,是戰國時代田齊的亡國君主。他於前264年至前221年在位,長達44年。在這44年間,前一阶段很大程度上因為得到太后君王后的扶持,另一方面也由于秦国实行远交近攻的策略,笼络齐国,优先进攻韩、魏、赵等三晋,齐国才得以安享太平。 君王后逝世後,王后的族弟-后-胜执政。--胜是个贪官,在秦國不斷賄賂之下,齊國對其餘五國袖手旁觀,終於到五國滅亡後,田齊亦為秦國所滅。齊王建也死于流放之地。 齐王建有孙田安,曾于秦汉之交受封为济北王。其後裔王莽追加諡號「敬」。.

新!!: 丁卯和齊王建 · 查看更多 »

齊湣王

齊湣王(,約40歲),又作齊閔王,本名田地,一名遂。在位十七年,屢建武功,破秦、燕諸國,制楚,滅宋。齊湣王三年(公元前298年),派孟嘗君入秦,秦昭襄王任孟尝君為宰相,後被扣押,賴雞鳴狗盜食客之助得脫,後任齊相。不久齊湣王整頓稷下學宮,孟嘗君憂功高震主,出奔至魏國。 周赧王元年(前314年),湣王的父親齊宣王派軍攻破燕國,燕王噲、太子平及宰相子之皆死。周赧王三年(前312年)燕人立燕昭王,亟思復仇的燕昭王採納樂毅及蘇秦建議,爭取盟國,孤立齊國,蘇秦兩次入齊離間,齊湣王相繼西向攻打秦國。 周赧王二十七年(前288年),齊秦互帝。周赧王二十九年(前286年),齊滅宋。 周赧王三十一年(前284年)濟西之戰,燕國上將軍樂毅以五國聯軍攻齊,大敗齊軍;燕軍又於臨淄城西之秦周大敗齊軍,達子戰死,燕軍攻入臨淄,湣王出逃至莒(今山東莒縣),但被名義上協防的楚國將軍淖齒所殺。.

新!!: 丁卯和齊湣王 · 查看更多 »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Abhidharma Mahāvibhāṣā Śāstra),又稱《阿毘達磨發智大毘婆沙論》、《大毗婆沙論》、《鞞婆沙論》,佛教論書。佛教學者認為它約在西元150年前後,在迦濕彌羅國(今喀什米爾)編著而成。迦濕彌羅的論師,尊奉《大毘婆沙論》,被稱為毘婆沙宗,在他們的努力下,《大毘婆沙論》也因此成為說一切有部的最高論書。.

新!!: 丁卯和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 查看更多 »

赤烏

赤烏(238年八月-251年四月)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君主吴大帝孙权的第四个年号,共计14年。 赤烏十四年四月改元太元元年。.

新!!: 丁卯和赤烏 · 查看更多 »

赫连定皇后

赫连定皇后,十六国时期夏国皇帝赫连定的皇后,姓名不详。承光三年(430年)十二月十五丁卯日,夏的上谷公赫连社干、广阳公度洛孤献平凉城,投降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把赫连定的皇后赐给了救出被夏国俘虏的奚斤的关中侯豆代田。.

新!!: 丁卯和赫连定皇后 · 查看更多 »

赵州桥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是位于中国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洨河上的一座石拱桥,当地人称之为“大石桥”,以区别于附近的另一座“小石桥”。一般认为,该桥始建于隋朝,设计者是隋代杰出的工匠李春,建造于大业六年(610年),唐宋明清各代均曾有过整修。至晚清时桥体已损毁严重,1952年至1956年对桥进行了富有争议的大修,显著改变了大桥的外形与施工工艺,作为古桥已名存实亡。但安济桥仍被视为目前世界上最古老、完好的大跨度单孔敞肩坦弧石拱桥。.

新!!: 丁卯和赵州桥 · 查看更多 »

開平 (年號)

開平(907年四月-911年四月)是后梁太祖朱全忠的年号,共计5年。闽太祖王審知在开平三年至五年(909年四月-911年四月)亦用此年号。.

新!!: 丁卯和開平 (年號) · 查看更多 »

開泰 (陳明宗)

開泰(Khai Thái,1324年-1329年)是越南陳朝明宗陳奣的年号,共计5年。.

新!!: 丁卯和開泰 (陳明宗) · 查看更多 »

醒世恒言

《醒世恒言》是中国明末清初作家冯梦龙的白话小说集,初版于明天启七年(1627年), 与《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并称“三言”。后来明代凌濛初在“三言”的直接影响下写下两部短篇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称为“二拍”。“三言两拍”是中国古代成就最大的两个白话短篇小说集。.

新!!: 丁卯和醒世恒言 · 查看更多 »

至德 (日本)

至德是日本南北朝時代北朝的年號之一。永德之後,嘉慶之前。指1384年到1387年的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北朝方是後小松天皇。南朝方是後龜山天皇。室町幕府的將軍是足利義滿。.

新!!: 丁卯和至德 (日本) · 查看更多 »

至元 (忽必烈)

至元(元年:1264年八月—末年:1294年)是元世祖忽必烈在建立元朝以前创制的年号,共连续使用了31年。.

新!!: 丁卯和至元 (忽必烈) · 查看更多 »

镇江市

镇江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下辖的地级市,古称“润州”、“京口”,建城超过3000多年。位于江苏省南部的长江南岸-苏南,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上海经济圈)的重要城市组成城市,往东距离上海市230公里(通过高铁一小时可以到达),往西距离南京80公里(通过高铁半小时内可以到达),距离南京禄口国际机场80公里,常州奔牛机场50公里。镇江也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是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的一个著名港口和商业贸易转运和转口城市。中华民国大陆时期,镇江曾是江苏省的省会。镇江隔着长江与扬州市,泰州市相望,东边与常州市相连,西边与南京市相连。由于南京长江二桥以及上游的南京长江大桥的垂直高度不够,使得排水量超过5万吨的远洋轮船,无法通过(南京的龙潭港在长江大桥下游位置,不受其影响)。使得镇江成为的长江下游地区的重要的深水岸(-15米)线港口城市之一,通过长江往东直接通往太平洋。由於其豐富的軍事史,鎮江三山(京口北固山、金山寺、焦山定慧寺)是詩人家國之思的集中地。.

新!!: 丁卯和镇江市 · 查看更多 »

良宵

《良宵》原名《除夜小唱》,二胡獨奏曲,劉天華所作,創作於1928年1月22日,即農曆丁卯年的除夕夜。該日劉天華的學生到他家過年,談笑風生,受到年節氛圍的感染,即興拉絃作曲而成。表達了作者溫暖而活潑的暢快心情。.

新!!: 丁卯和良宵 · 查看更多 »

耶律倍

耶律倍(约899年或900年-937年1月7日)是契丹迭剌部霞濑益石烈乡耶律里(今中國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东)人,姓耶律氏,汉姓刘氏,汉名倍,契丹名图欲(或作突欲、托雲等),曾模仿唐朝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取筆名黃居難,字乐地。他是大契丹国(后改称大辽国)开国皇帝太祖耶律阿保机和皇后述律平的长子,辽太宗耶律德光和追尊的章肃皇帝耶律李胡的长兄,辽世宗耶律阮的父亲,东丹国国王(称人皇王,一般也通称东丹王,926年-930年在位)。他生前为大契丹国的皇太子(916年-927年在位),但未即位为皇帝,其子耶律阮(辽世宗)即位后被追尊为帝,以后的辽代诸帝除辽穆宗耶律璟外都是他的子孙。 由于耶律倍在死后被追尊为皇帝,史书中除了称他为太子倍、人皇王或东丹王外,也常以其庙号义宗、第一个皇帝谥号让国皇帝和第二个皇帝谥号文献皇帝等称之。 耶律倍作为统辖一方的君主,其政绩并不突出,但他文武双全,不但是统兵的战将和军事谋略家,更集藏书家、阴阳学家、医学家、音乐家、文学家、翻译家、汉学家和画家等于一身,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儒家学者,在文化和艺术方面颇有成就,堪称有辽一代第一位大艺术家。.

新!!: 丁卯和耶律倍 · 查看更多 »

李忻

李忻(),唐朝皇子,本名李寰,是唐宪宗李纯的第五子,生母不详。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李寰被祖父唐顺宗封为高密郡王。元和元年(806年),李寰被父亲唐宪宗封为洋王,元和七年(812年),改名李忻。太和二年(828年)十月十五丁卯,李忻去世。李忻长子李沛,太和八年(834年),封颍川郡王。.

新!!: 丁卯和李忻 · 查看更多 »

正始 (曹魏)

正始(240年—249年四月)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君主魏齐王曹芳的第一个年号,共计10年。这也是曹魏政权使用过最久的年号同时是第五个年号。 正始十年四月改元嘉平元年。 《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景初三年...十二月,诏曰:‘烈祖明皇帝以正月弃背天下,臣子永惟忌日之哀,其复用夏正;虽违先帝通三统之义,斯亦礼制所由变改也。又夏正於数为得天正,其以建寅之月为正始元年正月,以建丑月为后十二月。’”潘眉据此考证魏明帝曹叡死与曹芳改元,相距14个月。.

新!!: 丁卯和正始 (曹魏) · 查看更多 »

正德 (明朝)

正德(元年:1506年 - 末年:1521年)是明武宗的年号。明朝使用正德这个年号一共16年。 正德十六年四月明世宗即位沿用。.

新!!: 丁卯和正德 (明朝) · 查看更多 »

正和 (越南)

正和(1680年—1705年),是大越国后黎朝熙宗黎维祫的第二个年号,共计26年。.

新!!: 丁卯和正和 (越南) · 查看更多 »

正统 (年号)

正统(1436年-1449年)为中国明朝第六个皇帝明英宗朱祁镇登基后的年号,前后共十四年。 正统十四年九月英宗于土木堡之变被俘,明代宗即位沿用。.

新!!: 丁卯和正统 (年号) · 查看更多 »

正開 (後百濟)

正開(901年—936年),朝鲜半岛後三国後百濟王甄萱,子甄神剑使用年号。 根據《片雲和尚浮圖》碑銘:“正開十年庚午歲”推算,正開元年為901年。.

新!!: 丁卯和正開 (後百濟) · 查看更多 »

正治 (大理)

正治(1027年-1041年)是大理国皇帝段素真的年号,共计15年。.

新!!: 丁卯和正治 (大理) · 查看更多 »

正治 (越南)

正治(1558年—1571年),是大越国后黎朝英宗黎維邦的第二个年号,共计14年。.

新!!: 丁卯和正治 (越南) · 查看更多 »

武定 (东魏)

武定(543年正月—550年五月)是東魏孝靜帝元善見的第四個年号,歷時7年餘。.

新!!: 丁卯和武定 (东魏) · 查看更多 »

毛晋

毛晋(),明末藏书家。原名凤苞,後改名晉,字子晋,号潜在,隱湖,室名綠君亭、汲古閣,江蘇常熟昆承湖七星橋(亦名曹家濱)人(今江苏常熟)。 早年師從錢謙益。家藏图书八万四千余册,多为宋、元刻本,建汲古阁、目耕楼藏之。曾校刻《十三经》、《十七史》、《津逮秘书》、《六十种曲》等书,流布甚广,居历代私家刻书者之首。尤嗜好抄录罕见秘籍,缮写精良,后人称为“毛钞”。编著甚多,有《毛诗陆疏广要》、《苏米志林》、《海虞古今文苑》、《毛诗名物考》、《明诗纪事》、《隐湖题跋》等。 毛晉終生致力於刻書,可說是鞠躬盡瘁,他在刻完《十三經》、《十七史》之後說:“回首丁卯至今三十年,卷帙從衡,丹黃紛雜,夏不知暑,冬不知寒,晝不知出戶,夜不知掩扉,迄今頭顱如雪,目睛如霧,尚不休者,惟懼負吾母讀盡之一言也。”晚年時,曾對其子毛扆說:“吾縮衣節食,遑遑然以刊書𤔡急務,今板逾十萬,亦云多矣。”葉德輝《書林清話》說:“明季藏書家以常熟毛晉汲古閣為最著者。當時曾遍刻《十三經》、《十七史》、《津逮秘書》、唐宋元人別集。以至道藏、詞曲,無不搜刻傳之。”.

新!!: 丁卯和毛晋 · 查看更多 »

永平 (东汉)

永平(元年:58年 - 末年:75年)是东汉明帝刘莊的年号。他在位期间只改元了一次。共计18年。 建武中元二年二月汉明帝即位沿用建武中元年号,次年正月初一(58年2月13日)改元永平。 永平十八年八月汉章帝即位沿用,次年正月初一(76年2月24日)改元建初。.

新!!: 丁卯和永平 (东汉) · 查看更多 »

永建 (东汉)

永建(元年:126年 - 末年:132年三月)是东汉皇帝汉顺帝刘保的第一个年号。汉朝使用这个年号时间共记7年。永建七年三月改元为阳嘉元年。.

新!!: 丁卯和永建 (东汉) · 查看更多 »

永嘉 (西晋)

永嘉(307年-313年四月)是西晋皇帝晋怀帝司馬熾的年号,共计7年。 永嘉七年四月晉懷帝死,晉愍帝司馬鄴即位,改元建兴元年。.

新!!: 丁卯和永嘉 (西晋) · 查看更多 »

永祚 (越南)

永祚(1619年六月—1629年三月),是大越国后黎朝神宗黎维祺的第一个年号,共计11年。.

新!!: 丁卯和永祚 (越南) · 查看更多 »

永祿

永祿是日本的年號之一。在弘治之後,元龜之前。指1558年到1569年的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正親町天皇。室町幕府的將軍是足利義輝、足利義榮、足利義昭。.

新!!: 丁卯和永祿 · 查看更多 »

永正

永正是日本的年號之一。在文龜之後,大永之前。指1504年到1520年的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後柏原天皇。室町幕府的將軍是足利義澄、足利義稙。.

新!!: 丁卯和永正 · 查看更多 »

永明

永明(483年正月—493年十二月)是南朝齊武帝萧赜的年號,共10年餘。 永明十一年七月鬱陵王萧昭业即位沿用。.

新!!: 丁卯和永明 · 查看更多 »

汉朝纪年

汉朝纪年中,汉初纪年,袭前代旧制,以帝王纪年,至汉武帝始用年号。汉初用沿用秦之《顓頊曆》,且仍以汉仍为水德,故以十月为岁首。如汉元年十月仍为甲辰年(前207年),而乙未年(前206年)之十月则为汉二年之首月。汉武帝太初元年,太中大夫公孙卿、壶遂、太史令司马迁上书汉武帝请求重订律历,改正朔,易服色。汉武帝采纳,同年颁行由司马迁等人编著的《太初历》改岁首为正月。.

新!!: 丁卯和汉朝纪年 · 查看更多 »

沐启元

沐启元(),黔宁王沐英十世孙,祖籍安徽定远,明朝军事人物。 沐启元是沐叡之子,沐昌祚之孙。万历四十年(1612年)沐昌祚称病解任,沐启元开始担任都督佥事总兵官,实权依然掌握在沐昌祚手中。天启二年(1622年),贵州安邦彦叛乱,朝廷命沐昌祚、沐启元出征,两人惧怕,多有推诿。天启四年(1624年)十二月,沐昌祚死后,天启五年三月丁卯(1625年4月25日)沐启元嗣其祖父黔國公爵位。沐启元轻狂不法,纵容家奴残害百姓,巡按余瑊按律逮捕犯法家奴。沐启元居然调集兵马,用火炮对准巡按公署。崇祯元年六月己亥(1628年7月10日)其母宋氏害怕儿子为家族惹祸,下毒将沐启元毒死,他年仅一周岁的儿子沐天波继承黔國公爵位。.

新!!: 丁卯和沐启元 · 查看更多 »

治平龍應

治平龙应(Trị Bình Long Ứng、1205年三月—1210年),是大越国越南李朝高宗的第四个年号,共计6年。.

新!!: 丁卯和治平龍應 · 查看更多 »

泰定 (元朝)

泰定(元年:1324年,末年:1328年二月)是元朝时元泰定帝的年号,共计5年。.

新!!: 丁卯和泰定 (元朝) · 查看更多 »

泰和 (年号)

泰和(元年:1201年 - 末年:1208年)是金章宗的第三个年号。金章宗使用泰和这个年号一共八年。 陰曆承安五年十二月癸未日(陽曆1201年1月7日),詔改陰曆第二年(1201年)為泰和元年。 泰和八年十一月衛绍王完顏允济即位沿用。.

新!!: 丁卯和泰和 (年号) · 查看更多 »

洪武

洪武(1368年-1398年)是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間的年號,也是明朝的第一个年号。 洪武年间全国没有战乱,社会迅速从元末的战乱中恢复,人口迅速增加,经济快速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朱元璋規定後代子孫登基後,在位時只能使用一個年號,故除明英宗因為退位後又復辟,故有兩個年號外,其餘均守祖制,參見一世一元制。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駕崩,其嫡長孫朱允炆即位,翌年改元建文。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通过靖难之役即皇帝位的明成祖朱棣废除建文年号,改称洪武三十五年,翌年改元永乐,夏燮《明通鑑》考異認為從朱棣在1399年北京起兵開始其征伐地区復稱洪武年號,靖難之役後下令全國復用洪武年號。.

新!!: 丁卯和洪武 · 查看更多 »

淳福

淳福(Thuần Phúc,1565年—1568年)是大越国莫朝莫茂洽的第一个年号,共计4年。 傳統越南歷史年表依據《大越史記全書》,將淳福起止時間定為1562年至1566年,共5年。《大越通史》記載為1565年至1566年,共2年。越南學者據丁克順《莫代碑文》(Văn bia thời Mạc)收錄的碑刻,訂正為1565年至1568年,共4年。.

新!!: 丁卯和淳福 · 查看更多 »

朱勾

越王翁(?─前410年),別名越王州勾,或越王朱勾,是戰國時期越國的君主,越王不壽之太子,殺死父親越王不壽自立為君。朱勾是越王勾踐之後国勢最強、武功最為顕赫的君王,墨子曰:「今天下好戰之國,齊、晉、楚、越。……今以並国之故,四分天下而有之。」当時中原諸侯以齊、晉、楚、越等四国為強者。.

新!!: 丁卯和朱勾 · 查看更多 »

戊辰

戊辰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5个。前一位是丁卯,后一位是己巳。論陰陽五行,天干之戊屬陽之土,地支之辰屬陽之土,是比例和好。.

新!!: 丁卯和戊辰 · 查看更多 »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鐵木真(,;)即元太祖,又稱成吉思皇帝根据《元史·太祖本纪》记载,“元年丙寅,帝大会诸王群臣,建九斿白旗,即皇帝位于斡难河之源,诸王群臣共上尊号曰成吉思皇帝。”《元史·祭祀三·宗庙上》记载,至元十三年,元朝太庙中元太祖的牌位上写的是“成吉思皇帝”,原文是:“是岁,改作金主,太祖主题曰“成吉思皇帝”,睿宗题曰“太上皇也可那颜”,皇后皆题名讳。”具体内容可参见:“成吉思皇帝”这一称呼,还见于元朝全真教掌教李志常写的《长春真人西游记》,正文中和书后面附录记载的圣旨中对元太祖的称呼也是“成吉思皇帝”。具体内容可参见: 1998年12月,一块“成吉思皇帝圣旨金牌”发现于河北廊坊,上面正面刻双钩汉字:“天赐,成吉思皇帝圣旨,疾。”背面牌心刻双钩契丹文,其意:速、走马,或快马。具体内容可参见:,成吉思可汗民國以前的漢文蒙古史料中除史集及新元史本紀外都以成吉思可汗及成吉思皇帝稱呼,成吉思汗稱呼為民國自西方翻譯而來。(元朝秘史記載為成吉思皇帝,蒙古秘史漢文版是現代翻譯。)為蒙古人,蒙古帝国奠基者、政治家、军事统帅,皇帝(蒙古帝国可汗)。名铁木真(),满清官译为特穆津。也有其他译法忒没真。奇渥温·孛儿只斤氏(满清官译全称为却特.博尔济吉特.特穆津)(),蒙古乞颜(起延)部人。1206年春天—1227年8月25日在位,在位22年。1206年他登基时,诸王和群臣为他上蒙语尊号成吉思合罕。 至元二年(1265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廟號为太祖,《元史》卷七十四 志第二十五,相关记载:至元二年,“冬十月己卯,享于太庙,尊皇祖为太祖。”节选自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諡號为聖武皇帝。《元史》卷六《世祖本纪三》,相关记载:至元三年冬十月,“丁丑,徙平阳经籍所于京师。更敕牒旧式。太庙成,丞相安童、伯颜言:“祖宗世数、尊谥庙号、增祀四世、各庙神主、配享功臣、法服祭器等事,皆宜定议。”命平章政事赵璧等集群臣议,定为八室。申禁京畿畋猎。”节选自《新元史》卷八《世祖本纪二》相关记载:至元三年,“冬十月丁丑,徙平阳经籍所于大都。太庙成,平章政事赵璧等集群臣廷议,定太庙为八室。 ”节选自《元史》卷七十四 志第二十五,相关记载:至元三年,“冬十月,太庙成。丞相安童、伯颜言:“祖宗世数、尊谥庙号、配享功臣、增祀四世、各庙神主、七祀神位、法服祭器等事,皆宜以时定”。乃命平章政事赵璧等集议,制尊谥庙号,定为八室。烈祖神元皇帝、皇曾祖妣宣懿皇后第一室,太祖圣武皇帝、皇祖妣光献皇后第二室,太宗英文皇帝、皇伯妣昭慈皇后第三室,皇伯考术赤、皇伯妣别土出迷失第四室,皇伯考察合带、皇伯妣也速伦第五室,皇考睿宗景襄皇帝、皇妣庄圣皇后第六室,定宗简平皇帝、钦淑皇后第七室,宪宗桓肃皇帝、贞节皇后第八室。”节选自至大二年十二月六日(1310年1月7日),元武宗海山加上尊谥法天啟運,庙号太祖。从此之后,成吉思汗的諡號变为法天啟運聖武皇帝。 《元史》卷七十四 志第二十五,相关记载:至大二年“十二月乙卯,亲享太庙,奉玉册、玉宝。加上太祖圣武皇帝尊谥曰法天启运,庙号太祖,光献皇后曰翼圣。加上睿宗景襄皇帝曰仁圣,庙号睿宗,庄圣皇后曰显懿。”节选自 在他众子中,最为著名的四位分别是朮赤、察合台、窩闊台和拖雷。成吉思汗分封了朮赤和察合台为国主,欽定窩闊台为继承人。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后,拖雷自动退出继承人的選拔,担任监国两年后,1229年,拖雷和宗王们一起拥戴自己的三哥窝阔台登基。1232年九月,在消灭金朝军队精锐主力后,拖雷去世,1234年2月9日,蒙古帝國灭金朝,為將來忽必烈揮軍南下南宋打下基礎。.

新!!: 丁卯和成吉思汗 · 查看更多 »

昭和

昭和是日本昭和天皇在位時所使用的年号,使用時間為1926年12月25日至1989年1月7日,是日本各年号中使用時間最長的,合共64年;但由於開始時是年底、終結時是年初,所以若嚴格計算,則為62年又13日。.

新!!: 丁卯和昭和 · 查看更多 »

昌符

昌符(Xương Phù,1377年—1388年),越南陳朝廢帝陳晛的年号。.

新!!: 丁卯和昌符 · 查看更多 »

文安 (後花園天皇)

文安是日本的年號之一。在嘉吉之後,寶德之前。指1444年到1448年的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後花園天皇。室町幕府將軍懸而未決。.

新!!: 丁卯和文安 (後花園天皇) · 查看更多 »

文化 (年號)

文化是日本的年號之一。在享和之後、文政之前。指1804年到1817年的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光格天皇、仁孝天皇。江戶幕府的將軍是德川家齊。.

新!!: 丁卯和文化 (年號) · 查看更多 »

文永

文永(1264年二月廿八至1275年四月廿五)是日本的年號之一。這個時代的天皇是龜山天皇與後宇多天皇、鎌倉幕府征夷大將軍為宗尊親王與惟康親王、執權為北條長時、北條政村與北條時宗。.

新!!: 丁卯和文永 · 查看更多 »

文明 (唐朝)

文明(684年2月27日—684年10月18日),是唐睿宗李旦第一次在位时所使用的第一个年号,使用时间共计8个月不到。由于该年号使用期间皇太后武则天临朝称制,掌握实际大权,所以有些史书把它作为武则天的年号,不过大部分史书还是把它作为唐睿宗的年号。该年号才使用8个月不到(即文明元年九月初五,公元684年10月18日),武则天便以自己的名义发下敕令,改元光宅,并改革官制、旗帜、服色等,“文明”年号随之废止。 “文明”年号的废止和“光宅”年号的建立,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武则天时代正式开始了。.

新!!: 丁卯和文明 (唐朝) · 查看更多 »

應天 (西夏)

應天(1206年正月-1209年)是西夏襄宗李安全的年號,共計4年。.

新!!: 丁卯和應天 (西夏) · 查看更多 »

應德

應德(1084年二月七日至1087年四月七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使用這個年號的天皇是白河天皇與堀河天皇。.

新!!: 丁卯和應德 · 查看更多 »

應曆

應曆(951年九月-969年二月)是遼穆宗耶律璟的年号。辽国使用该年号共19年。.

新!!: 丁卯和應曆 · 查看更多 »

慶國公

慶國公可能指以下其中一人:.

新!!: 丁卯和慶國公 · 查看更多 »

慶應

慶應是日本一個年號,在元治之後、明治之前,在公元1865年到1868年使用。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孝明天皇、明治天皇,江戶幕府的將軍是德川家茂、德川慶喜。.

新!!: 丁卯和慶應 · 查看更多 »

承和 (仁明天皇)

承和(834年正月初三至848年六月十三)是日本的年號之一,指的是天長之後、嘉祥之前。此時的天皇是平安時代之仁明天皇。.

新!!: 丁卯和承和 (仁明天皇) · 查看更多 »

承元

承元(1207年十月十五至1211年三月初九)是日本的年號之一。後鳥羽上皇實施院政。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土御門天皇與順德天皇。鎌倉幕府之征夷大將軍為源實朝;執權為北條義時。.

新!!: 丁卯和承元 · 查看更多 »

承光 (夏)

承光(425年八月—428年二月),或作承陽、永光,是十六國時期夏國君主赫連昌的年號,共計2年餘。 《晉書》作承光。《魏書》和《太平御覽》作永光。甘肅出土的塔有“承陽二年嵗在寅……”字樣 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中华书局,2001年1月 ISBN 7101025129。由於北凉曾奉夏正朔和丙寅為承光二年的干支,所以學者懷疑史籍記載承光為承陽之錯誤;即使承光沒有錯誤,北涼是用了同韻意義相近的陽字代替了光字。後來北凉奉北魏正朔時,遵照諧音,將“延和”和“太延”分別改作“緣禾”和“太緣”。施新榮,《國内20世纪以來的高昌史研究綜述》,原载《吐鲁番學研究》2003年第2期。引用於UTC時間2006年1月19日 03:53。歐亞學研究網: 。.

新!!: 丁卯和承光 (夏) · 查看更多 »

晏平

晏平(或作宣平;306年六月-310年)是十六国时期成武帝李雄的第二个年号,共计5年。.

新!!: 丁卯和晏平 · 查看更多 »

景興

景興(;1740年—1786年)是大越国后黎朝显宗黎维祧的年号,共计47年。 黎顯宗逝世後,改年號景興為昭統。不過南方的阮主仍舊使用景興年號,直到1802年為止。.

新!!: 丁卯和景興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丁卯年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