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一七线

指数 一七线

一七线广义指地球表面北纬或南纬十七度的一条横线。狭义指1954年日内瓦会议决议将当时已脱离法国殖民政权的越南自北纬17度暂时地分割成南北越南两个政体的軍事分界線(越南语:vĩ tuyến 17或vĩ tuyến 17độ bắc)。待年后全国选出新政府后再合并,但1955年吳廷琰在美国的扶持下发动了政变,废除了由保大皇帝控制的越南国建立了越南共和国,预定的全国公投没有进行,反而引爆了越南战争。 这条线实际上并非与地理的北纬17度线向吻合,而是稍微靠南。自今日的越南廣治省濱海河至Bo Ho Su镇,往西直至越南与老挝的边界。按照日内瓦会议的决定,一七线两边各5公里宽的范围为非軍事區(共同警备区)。 1975年4月30日,北越攻滅南越、1976年兩越統一後,該線自然不復存在。.

目录

  1. 21 关系: 三八线德國國內邊界北緯17度線分裂国家列表冷战竹幕第四联区韩越关系非軍事區西貢站越南分裂越南铁路运输越南歷史边界自由之路行动臺灣海峽中線淨江朝鮮半島與越南關係日內瓦會議 (1954年)日本分治計劃430事件

三八线

三八线,是1945年苏联和美国在从日本手中收复朝鲜半岛过程中,按土地面积大致相等原则,沿北纬38度线在地图上随手划定的一条受降分界线。值得注意的是,该线严格上并非停战分界线,朝鲜和韩国两方的界线是根据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划设的軍事分界線(又稱作停戰線)。 根据朝鮮停戰協定的规定,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之間以全長247公里(154英哩)的实际控制区划定界線。該線大致依照北纬38度线划定,但主要根据双方于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时的实际控制线,军事分界线兩側是朝韓非軍事區。其中,由朝鮮實際控制的開城市就位於北緯38度以南。 由于南北韓均宣称拥有朝鲜半岛全境,因此这条軍事分界线并不被双方視為“国界”。在黃海上,兩韓以事實上的「海上軍事劃界線」分隔,稱為北方界線,1953年由聯合國軍劃定。然而北方界線並未有在停戰協定中提及,因此不被北韓承認。.

查看 一七线和三八线

德國國內邊界

德國國內邊界,又稱兩德邊界(innerdeutsche Grenze 或 deutsch–deutsche Grenze,最初也稱 Zonengrenze),即1949年至1990年間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二國的國界。它从波羅的海一直延伸至捷克斯洛伐克,總長,其中不包括意義相似的柏林圍牆。 它在1945年7月1日正式設立,作為西方国家和蘇聯在德佔領區的界線。它的東側築有連綿高聳的金屬柵欄和圍牆、有刺鐵絲網、警鈴、壕溝、瞭望塔、自動餌雷及雷區,徹底阻絕人及車輛的穿越,是當代全世界防禦工程最浩大的國界之一。東德在國界部署了五萬名東德武裝衛兵鎮守,緊鄰上萬名西德、英國與美國兵力。在國界二側的內陸,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和華沙公約組織駐紮超過百萬的軍力,以備戰事一觸即發。 兩德邊界是溫斯頓·邱吉爾「鐵幕」一喻的實體呈現,在冷戰期間分隔蘇聯和西方世界,同時也象徵著界隔二種截然不同的思想體系——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它由東德自1952年至1980年代晚期分期建成Faringdon (1986), p.

查看 一七线和德國國內邊界

北緯17度線

北緯17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17度的纬线。它穿過非洲、亚洲、印度洋、太平洋、中美洲、加勒比地區和大西洋。 該緯線曾確定了越南的南北分界線。 在這條緯線上,夏至的白晝長13小時9分鐘,冬至則為11小時7分鐘。.

查看 一七线和北緯17度線

分裂国家列表

分裂国家列表,列舉現存及歷史上的因国家分裂所造成的残存国家或偏安政权。.

查看 一七线和分裂国家列表

冷战

冷戰(Cold War)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美國及英國為首的--、與以蘇聯為首的--之間长达半世纪的政治對抗。一般认为,冷战始于1947年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结束于1989年苏东剧变。在二戰結束後,原先結盟對抗納粹德國的美國及蘇聯成為世界上僅有的兩個超級大國,但兩國持有不同的經濟和政治體制:美國及其他北約成员国为資本主義陣營,而蘇聯及其他华约成员国則为社会主义阵营,兩方也因此展開了數十年的對立。冷戰的名稱來自於雙方從未正式交戰的特點,因為在冷戰期間,美蘇雙方所持有的大量核武器,為兩國帶來相互保證毀滅能力。 在數十年的冷戰中,雙方的關係和冷戰的激烈性也不斷變化。重大的幾次衝突事件包括了第二次國共內戰(1946年—1949年)、柏林封鎖(1948年—1949年)、朝鲜战争(1950年—1953年)、第二次中東戰爭(1956年)、古巴飛彈危機(1962年)、越南战争(1959年—1975年)、蘇聯-阿富汗戰爭(1979年—1989年)、蘇聯擊落大韓航空007號班機(1983年)、以及北約優秀射手演習(1983年)等等。他們透過軍事的結盟、戰略部隊的佈署、對第三國的支援、間諜和宣傳、科技競爭(如太空競賽)以及核武器和傳統武器的軍備競賽來進行非直接的對抗。美蘇兩方在許多第三世界的國家進行了一系列政治和軍事的衝突,包括了拉丁美洲、非洲、中東、和東南亞地帶。為了減緩核戰爭的風險,兩方曾在1970年代試圖以緩和政策減緩軍事對立。 從1980年代開始美國就在總統隆納·雷根政府的執政下,對蘇聯發起了一系列外交、軍事和經濟上的攻勢和施壓,再加上社会主义阵营本身的經濟發展陷入了嚴重的停滯,因此,在1980年代中期,蘇聯在新任蘇共中央總書記戈巴契夫的領導下,實施了經濟改革(1987年)和開放政策(1985年)。然而東歐國家從蘇聯獨立的傾向卻只增不減,尤其以波蘭的團結工聯最為突出。種種壓力累積之下,戈巴契夫在1989年停止了對東德的支援,導致了蘇聯旗下的衛星國,在數週內一一脫離,令蘇聯最後在1991年年底徹底解體,資本主義反共陣營取得勝利。在冷戰結束後,美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冷戰使當時無數國家的命運和人民的生活都發生重大改變,留下的影響更有不少存留至今。此外冷戰中的核戰爭和間諜戰、高科技軍備等成分也成為了大眾文化常見的題材。.

查看 一七线和冷战

竹幕

竹幕(Bamboo curtain)是在冷战期间西方国家对亚洲社会主义阵营與资本主义阵营邊界的称呼,相對于歐洲的鐵幕,也是铁幕在亚洲的扩张,该词于1950年开始提出,最先在香港新聞學者張國興的《竹幕八月記》(Eight Months Behind the Bamboo Curtain)提出。.

查看 一七线和竹幕

第四联区

四联区(),是越南民主共和国初期的区级政区之一,今属越南北中部各省。.

查看 一七线和第四联区

韩越关系

韓越關係(,),是指大韓民國和越南歷代政權的關係。 朝鲜半岛与越南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公元12世纪初,当时一部分的越南皇族因国内的宫廷纷争而迁入高丽。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朝鮮半島和越南同樣分裂為兩個國家政權。大韩民国和同為反共的越南共和國(南越)關係密切。越南战争时,韩国应美国要求,派遣國軍加入南越阵营对抗北越,士兵大量死伤,许多越南无辜平民也被杀害,枯叶剂等后遗症持续至今。北越統一越南後,兩國關係十分惡劣。 1992年大韩民国与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建立邦交以来,多位韓國總統访问越南并对越战中的罪行谢罪。越南自革新开放以后亦学习韩国发展经济,现今韩国与越南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越南與韓國為中國的鄰國,自古為中國的藩屬,在語言文化等方面受到許多來自中國的影響,皆屬於漢字文化圈,以小中華自居。近代以來,兩國的遭遇與命運也十分近似,都曾淪為過列強的殖民地,也有過南北分裂、南北政權戰爭的歷史。 在語言文字方面,兩國在古代的很長時期都沒有本國的民族文字,皆是借用漢字表記。書面語為與口語完全不同的漢文,民族文字的喃字與諺文被發明後,在封建時代一直不得統治階級的重視,二戰以後,朝鮮半島與越南皆捨棄了使用千年的漢字,採用了諺文及國語字來表記本國語言,並把語言系統及正規化。1960年代,大韓民國參與越南戰爭後,兩國民眾開始關注對方的國家,這種相似的歷史與國情開始被更多的人了解和認識。.

查看 一七线和韩越关系

非軍事區

非軍事區(de-militarized zone,DMZ),亦可譯為非武裝區、非軍事化區等。原為軍事術語,一般是指在接近停戰線(armistice demarcation line)間,對有領土糾紛所設立的緩衝區。在現代,也引申為資訊安全用語中(參見DMZ)。 設置非軍事區的目的,多以降低或避免衝突再爆發為主。在非軍事區內的交戰雙方,所屬的各軍事力量或裝備,除非另有約定,都應撤出非軍事區。 世界上的非軍事區多被視為,即交戰雙方均主張對其擁有主權、非殖民地、非無主地、非租借地等。 非軍事區往往會形成兩個國家間的事實邊界,少部分非軍事區也形成了自然保护区。.

查看 一七线和非軍事區

西貢站

西貢站()是越南胡志明市的一个铁路车站,位于胡志明市第三郡第九坊阮通街1号,距離市中心約一公里。西贡站是河內至西貢的南北鐵路的终点,车站占地面积约40,000平方米,车站内设有设有六条到发线、两个岛式月台和一个側式月台。.

查看 一七线和西貢站

越南分裂

越南分裂是指1954年以越南非军事区一七线为界,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后越南分成南北两部分。.

查看 一七线和越南分裂

越南铁路运输

越南鐵路運輸系统主要是由国营铁路公司越南鐵路()經營。截至2013年,越南鐵路营业里程为3,147公里,其中铁路干线2,670公里、铁路支线477公里。越南铁路拥有1000毫米米轨、1435毫米标准轨、混合轨三种轨距,其中米轨铁路总长为2,632公里,标准轨铁路总长为222公里,混合轨铁路总长292公里。越南铁路的主要干线为河內和胡志明市之間全长1,726公里的南北鐵路,其他铁路干线还有北部地区的河内-老街铁路、河内-同登铁路、河内-海防铁路、河内-太原铁路等。 越南铁路始建于1880年代的法属印度支那时期,作为越南第一条铁路的西贡-堤岸电车于1881年建成通车,后来法国人又在1885年建成了西贡-美湫铁路。20世纪初,越南的铁路建得到法属印度支那总督保罗·杜美的大力支持,滇越铁路和南北铁路先后在这段时期动工兴建,其中南北铁路的建设历时了三十多年,至1936年才全线建成通车。此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越南战争期间,越南铁路系统被战火严重破坏。自从1980年代末期实行“革新开放”开始,越南的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并得到快速发展,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长期困扰越南铁路的主要问题包括铁路设备与技术落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管理体制效率低下等。自2000年代以来,越南政府推动铁路运输系统的管理体制改革,并利用国际社会提供的政府开发援助资金(ODA),加快对越南铁路系统进行现代化改造。此外,越南正在计划兴建从中部和南方分别连接老挝和柬埔寨的铁路,以响应东盟提出的泛亞鐵路建设计划。.

查看 一七线和越南铁路运输

越南歷史

越南歷史悠久,據考古資料顯示,越南在舊石器時期已有先民活動,在公元前700年左右出現東山文化,較重要的民族有雒越人。越南神話傳說提到約四千年前出現最早的王朝鴻龐氏。中國秦漢時期接觸並征服北部(紅河三角洲)及中部後,越南情況乃有可靠的文獻記載。從公元前3世紀晚期至10世紀前期,越南處於中國統治之下,中國文化大量輸入。現時的越南中、南部地區,曾有占婆國存在(2至15世紀),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一帶曾為扶南、真臘(柬埔寨)等國的領土。 938年,吳權在白藤江之戰打敗中國南漢軍隊,是次戰役為越南獨立過程中的重要一步。968年丁部领建立大瞿越国,越南正式独立建国。其後越南進入封建時期,經歷丁朝、前黎朝、李朝、陳朝、胡朝各朝的發展,15世紀初一度被中國明朝所佔(即屬明時期),不久復國,並在後黎朝前期達至封建時代興盛時期,其後長時間處於分裂及戰亂,有莫朝(與後黎朝合稱南北朝)、鄭主、阮主、西山朝等王朝和政權,到19世紀初期阮朝重新統一全國。越南歷朝曾使用的國號有「大瞿越」「大越」「大虞」「大南」等等,對外被稱為「交趾」「安南」,19世紀初始稱「越南」。在封建時代各朝,統治者採用中國式的制度治國,文化方面融合了儒、佛、道三教。本土文化亦有所發展,本國文字「喃字」得以應用。對外多次進行戰爭,以維護獨立和擴張領土,曾抵禦北方的中國及蒙古等國,在印支半島逐步征服占婆國,入侵老撾,與真臘、暹羅(泰國)爭雄。 19世紀中晚期,法國漸次吞併越南,進行殖民統治。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受日本所支配。1945年越南共產黨(時稱印度支那共產黨)發動八月革命,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即北越),統治北方,獲蘇聯、中華人民共和國等共產國家支持,南方亦先後有西方陣營支持的保大帝政權及越南共和國(即南越),南北分裂,美國介入越南政局,支持南越,演成越戰。1975年北越統一全國,1976年改名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統一後的越南政府曾染指鄰國老撾、柬埔寨,又與中、美等交惡,外交形勢曲折。1986年以後,越南政府推動革新開放,促進經濟,1990年代又與中、美及世界各國改善關係。.

查看 一七线和越南歷史

边界

邊界,亦稱疆界,指用於劃分不同政權所轄區域、領地的地理分界線,進而可標示該區域的範圍。边界与国界不是同义词,例如,深圳与香港之间的界线可称为边界,依法实施边界管理、边防检查、边防禁区等行政措施,但不是国界。.

查看 一七线和边界

自由之路行动

自由之路行动(Chiến dịch Con đường đến Tự do)是美国海军所使用的一个术语,用以描述越南人从共产党统治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逃往南越(越南国,后来成为越南共和国)的大规模迁徙。 法国於奠边府战役中战败後,日内瓦协定规定在在法兰西联邦和寻求越南独立的越盟之间的法越战争之后,解散法属印度支那。该协定根据北纬十七度线进行南北分治,北方为胡志明的共产党越盟控制,南方是法国支持的越南国。协定允许在到1955年5月18日截止的300天期限内,人们可以在边境封锁之前,在南北两方之间自由迁移。总共有80万到100万北方难民逃离北方的共产党统治,也有数量少得多的越盟战士向北迁移到共产制度的北方。分治规定为临时状态,到1956年举行全国大选,达到重新统一。 北方人的大迁徙起初得到了法国空军和海军的帮助。美国艦隻继法国人後将北方难民疏散到南方的首都西贡。该行动伴以大规模的人道主义救济努力,资金主要来自美国,尝试吸收到西贡郊外巨大的难民帐篷城市。政治上,描述为越南人从受到压抑和迫害的共产极权地区,迁徙到美国人资助的南方的自由世界。从越共的观点来看,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中央情报局支持的宣传活动代表南越的天主教徒首相吴廷琰,呼吁在共产党统治下的天主教徒逃避迫近的宗教迫害,得到北方150万天主教徒中大约60%人的响应。这次移民扩大了吴廷琰的权力基础;虽然此前,越南大多数天主教徒分布在北方;此后多数分布在南方。这次行动的目的是加强南方,为重新统一的选举做准备;吴廷琰担心共产党获胜而取消选举,改为款待新的委托人作为特殊利益集团,相信他们装备了有利的宗教观点,将成为坚固的反共堡垒。 战争后,由于反对北方共产政权之苛刻统治,对旧政府有关人士报仇及错落的经济政策,大量南越人民渡海逃生(香港电影《投奔怒海》中对此有所描述),大约十万人丧生逃难途中。至今南越国旗仍然是海外越南的反对越南共产党政权人士普遍使用的标志。.

查看 一七线和自由之路行动

臺灣海峽中線

臺灣海峽中線或稱台海中線,或在特定文脈中簡稱海峽中線,是台灣海峽的一條無形界線,從北緯26度30分、東經121度23分─北緯24度50分、東經119度59分至北緯23度17分、東經117度51分。為一條呈東北-西南走向的圓弧形。海峽中線为中华民国政府单方面所划定,因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长期秉持不承认、不接受“海峡中线”的立场。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出于安全考虑,要求民船不要进入海峡中线东侧海域。.

查看 一七线和臺灣海峽中線

淨江

淨江()是位於越南廣平省境內的一條河流,全長268公里。 淨江古稱江()。在鄭阮紛爭期間,淨江是鄭主勢力和廣南阮主勢力的分界線。鄭主大舉南下攻打阮主,但阮主憑藉淨江和橫山的天險一次次阻擋了鄭主的進攻,最終雙方於1673年確定淨江為勢力邊界。從此以後,淨江以北歸鄭氏,以南歸阮氏,直到1774年為止。在那個時代,淨江以北被稱為北河,以南則被稱為南河。 淨江的地理位置靠近一七線,而在越南戰爭爆發之前,根據日內瓦會議的決定,淨江附近的左「氵」右「-變-」海河(位於廣治省)是南越與北越之間的界河。 2009年1月25日,淨江發生沉船事故,造成40人死亡、5人失蹤。 Category:越南河流.

查看 一七线和淨江

朝鮮半島與越南關係

朝鮮半島與越南關係(),是指朝鮮半島與越南现在及过去存在的政权及人民之間的關係。 朝鲜半岛与越南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公元12世纪初,当时一部分的越南皇族因国内的宫廷纷争而迁入高丽。越南战争时,韩国应美国要求,派遣國軍加入南越阵营对抗北越,士兵大量死伤,许多越南无辜平民也被杀害,枯叶剂等后遗症持续至今。1992年大韩民国与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邦交建立以来,多位韓國總統访问越南并对越战中的罪行谢罪。越南自革新开放以后亦学习韩国发展经济,现今韩国与越南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越南與韓國為中國的鄰國,自古為中國的藩屬,在語言文化等方面受到許多來自中國的影響,皆屬於漢字文化圈,以小中華自居。近代以來,兩國的遭遇與命運也十分近似,都曾淪為過列強的殖民地,也有過南北分裂、南北政權戰爭的歷史。在語言文字方面,兩國在古代的很長時期都沒有本國的民族文字,書面語為與口語完全不同的漢文,民族文字的喃字與諺文被發明後,在封建時代一直不得統治階級的重視,未能普及,近現代以後,兩國皆近乎完全地捨棄了使用千年的漢字,採用了拼音文字來表記本國語言。1960年代,韓國參與越南戰爭後,兩國民眾開始關注對方的國家,這種相似的歷史與國情開始被更多的人了解和認識。.

查看 一七线和朝鮮半島與越南關係

日內瓦會議 (1954年)

日内瓦会议 (La Conférence de Genève) 是1954年4月至7月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召开的一次国际性多边会议。其议程是关于重建印度支那和朝鲜的和平的问题。.

查看 一七线和日內瓦會議 (1954年)

日本分治計劃

日本分治計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無條件投降後,同盟國准备军事占领日本的計劃。 同盟國依據《波茨坦宣言》,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後,必須放棄自明治維新之後取得之日本四岛以外領土,分由盟軍各国接收。而日本本土,原本計劃仿效盟軍在德國和奧地利的占领計劃,將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國分为多个占领区进行军事占领。实际上只实行了在日本本土以外的分治計劃,日本本土的军事占领由美国完全负责。.

查看 一七线和日本分治計劃

430事件

430事件(Sự kiện 30 tháng 4 năm 1975),亦稱西貢陷落或西貢解放,是指至1975年4月30日為止,越南共和國(南越)政權垮台、及其首都西貢由越南人民軍(北越軍)和越共攻下的過程。該事件標誌著越南戰爭的結束,並展開了一段由越共臨時政府——越南南方共和國統治南方的過渡時期。當該時期於1976年結束後,南北正式合併為統一的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而西貢也在那年更為今名——胡志明市。 在該次事件中,自1975年初便一路順利南下的北越軍於4月開始對西貢展開攻勢,由陸軍大將文進勇擔任指揮官,南越方面則由第3軍司令阮文全中將負責首都周圍的防守兵力。在4月27日至29日間實施重砲轟炸和地面襲擊後,北越和越共部隊弭平越南共和國軍(南越軍)的抵抗並進入西貢市區、佔領了若干重要設施和據點,並在南越總統府獨立宮(今統一宮)升起越共的旗幟,而總統楊文明向北越宣布了無條件投降。 在4月30日北越進城掌控大局之前,數萬名的越南市民、數千名美國人和其他國家的旅越者就以西貢為中心展開了逃難,其中以美國海軍和陸戰隊為主力進行的「常風行動」成為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直升機疏散行動。除了難民的出逃外,430事件後的越南政府也一度基於社會政策,而有計畫地順勢減少了更多的西貢人口。.

查看 一七线和430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