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ㄛ
ㄛ是注音符號中的韻母之一,字形取自「𠀀」字,為「呵」的古字,發音則取「呵」字的韻母。《說文解字》:「𠀀,反丂也。讀若呵。」。ㄛ在最初1915年公布的--音字母時,發音同今日的「ㄜ」,當時無「ㄜ」這個符號。1920年,另外增加了新的符號,為ㄛ上面多一點(「ㄮ」),後這一點與ㄛ下半部連成一劃,成為ㄜ;而原本的ㄛ則用新的發音,並沿用至今。ㄛ的華語發音為半閉後圓唇元音//,但部分學者認為是半開後圓唇元音(//),由於華語中並無其他發為//的韻母,因此ㄛ發為何者均可,可視為同音位的自由變異。然而在其他有//韻母的漢語裡(如臺灣話),ㄛ只能用作//,//會另用符號(見下)。在ㄛ在前面接ㄅㄆㄇㄈ等唇音聲母時,會有一個過渡母音//插在ㄛ之前,如ㄆㄛ發為「ㄆㄨㄛ」,但該ㄨ音不會寫出。 在絕大多數的拼音方案中,ㄛ都對應為。.
查看 ㄈ和ㄛ
臺灣盲文
臺灣盲文(Taiwanese Braille)又称臺灣凸字、國語點字、注音符號點字,是以在臺灣使用的中華民國國語為基礎所制定的盲文。雖然是以為主要參考來發展的,然而主要的輔音字母已被重新再設定;臺灣盲文和中国大陆的现行盲文、汉语双拼盲文一樣,都是半音節文字,均屬於汉语盲文。.
查看 ㄈ和臺灣盲文
注音符號
注音符號,原名注音字母,簡稱注音,是標準漢語標音系統之一,以章太炎編創的「紐文」、「韻文」為藍本,1912年由中華民國教育部制定、1918年正式發佈,1930年改為現名。經過百年演變,現有37個字母(聲母21個、介音3個及韻母13個)。中華民國以此為國語(現代標準漢語)的主要拼讀工具,也是小學國語教育必修內容。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58年在中國大陸推行漢語拼音方案後停止使用注音,《新華字典》等標準漢語工具書虽然也会使用注音符号进行標音,不過基本上仍以汉语拼音为主流。.
查看 ㄈ和注音符號
摩尔斯电码
摩尔斯电码(Morse code)是一种时通时断的信号代码,通过不同的排列顺序来表达不同的英文字母、數--字和标点符号。是由美國人艾爾菲德·維爾與萨缪尔·摩尔斯在1836年发明。 摩尔斯电码是一种早期的數碼化通信形式,但是它不同於现代只使用0和1两种状态的二进制代码,它的代码包括五种:.
查看 ㄈ和摩尔斯电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