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梁立人

指数 梁立人

梁立人(),生於中國,籍贯广东梅州。他曾當過紅衛兵,文革後期偷渡到香港。来港后,报读第一期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毕业后一年转任编剧,及后成为香港和华语影视界的编剧,也是香港和华语电视业的资深电视人、电影人,香港殿堂级的影视创作人,香港现代戏剧(电视剧、电影)创作鼻祖。梁立人也从事平面新闻媒体评论主笔及管理层工作,在香港多家親建制派的平面媒体开设专栏,如《东方日报》、《太阳报》、《文汇报》、《成报》等,梁也曾任《成报》社长,是香港言论界的笔锋人物。梁立人发明创作了九方和快碼的中文输入法,并将输入法推广到中國内地、台湾和东南亚。.

80 关系: 华视台灣台湾右派司徒慧焯大地恩情大內群英大運河 (電視劇)大逃港太陽報太陽報 (香港)宗教上山下乡运动中國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中国共产党东南亚九方輸入法广东省亚洲电视亞洲電視建制派張國榮快碼輸入法包青天 (1993年電視劇)周旭明内地知识青年王馨平碧血青天楊家將維園阿伯红卫兵约翰·克里编剧家爸爸兩邊走絕代雙驕电视剧韋家輝萬梓良非法移民領匯馮寶寶香港香港傳媒爭議香港經濟日報香港電台香港電影編劇家協會香港電視香港電視劇...高志森謝雪心變色龍 (電視劇)谷德昭麗的電視黎文卓軍官霧鎖南洋阶级斗争葉振棠鄭丹瑞鄭經翰電視廣播有限公司陳庭威東方報業集團東方日報杜汶澤梅州市民主成吉思汗 (亞洲電視劇集)成報我來自潮州我和殭屍有個約會新加坡新传媒新传媒私人有限公司文化大革命文汇报2004年美国总统选举2007年及2008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 扩展索引 (30 更多) »

华视

#重定向 中華電視公司.

新!!: 梁立人和华视 · 查看更多 »

台灣

#重定向 臺灣.

新!!: 梁立人和台灣 · 查看更多 »

台湾

#重定向 臺灣.

新!!: 梁立人和台湾 · 查看更多 »

右派

右派,又称右翼,是和左派相對,一般是指保守派或溫和保守派。右派政治家一般會采取各種保守的政治立場,並且傾向于維護現存的統治。右派在不同國家與不同時期以不同的形態出現。左派與右派都是相對而言,在不同背景下兩者主張的具體內容不會相同,不能以靜態的「主義」或「階級」劃分。 在西方世界的傳统印象中,右派通常是指支持民族主義、捍衛傳統家庭和宗教(猶太-基督教文化傳統),且反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和國際主義的政黨,認為某些社會分層及社會不平等的現象是正常、自然且不可避免的一派。部分人則用「右派」來稱呼自由放任資本主義的支持者。不過雖說自由放任,卻不包含移民的自由移動,此外,右派對於宗教衝突比較保守,因而對於種族問題也較為謹慎乃至於排斥。.

新!!: 梁立人和右派 · 查看更多 »

司徒慧焯

司徒慧焯,香港導演、編劇和演員。代表作《脫皮爸爸》。.

新!!: 梁立人和司徒慧焯 · 查看更多 »

大地恩情

《大地恩情》是麗的電視(即亞洲電視前身)1980年播映的經典電視劇(三部曲、共七十集)。當年其收視率不逊無綫電視劇集《輪流傳》(六比四),導致《輪流傳》仅播放15集就被腰斬。此事至今仍為香港電視歷史上的热门话题。本劇也奠定多位藝員的地位,如劉志榮、岳華等等。 《大地恩情》以清末民初廣東省的農村作為背景,刻劃農民楊家的困苦生活;年輕一代受五四運動的衝擊而引出的遭遇,楊家在民初時期南遷澳門的生活(並至澳門多個景點取景),楊九斤被「賣豬仔」到金山的故事(並到加拿大取景),可說是一部描寫中國近代南方農民典型生活的歷史劇。 本劇在拍攝期間原命名為「血淚中華」和「根」,及後才易名大地恩情,並計劃開拍二百集及在中華電視公司協助下在台灣取景。本劇策劃蕭若元先生在2006年7月6日其主持的香港人民廣播電台節目《風蕭蕭》中表示,该劇本來沒有規劃結局,甚至可以寫至文化大革命,而他則希望將故事延續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止。.

新!!: 梁立人和大地恩情 · 查看更多 »

大內群英

《大內群英》是一部1980年代由麗的電視製作的香港電視劇集。描述康熙晚年,九皇子不擇手段爭奪皇位,四皇子密謀篡改遺召,登上皇位;四皇子更和刺客呂四娘發展出一段世俗不容的戀情。本劇由萬梓良、米雪、姜大衛、伍衛國和魏秋樺主演,主題曲由葉振棠主唱。同年有《大內群英續集》為續篇。.

新!!: 梁立人和大內群英 · 查看更多 »

大運河 (電視劇)

《大運河》(The Grand Canal)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拍攝的大型古裝電視劇,是無綫電視早期第一批遠赴中国大陆取景的電視劇,全劇共60集,監製劉仕裕。 此劇共分為3部:第1部名為《風塵三俠》,第2部名為《瓦崗英雄》,第3部名為《逐鹿中原》。此劇曾於1988-1989年、1993年、2002年重播.

新!!: 梁立人和大運河 (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大逃港

《大逃港》,作者陈秉安,是一本记者报告书,通过走访深圳等地记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后,从中国大陆偷渡至香港的血泪故事。.

新!!: 梁立人和大逃港 · 查看更多 »

太陽報

《太陽報》可以指以下報章:.

新!!: 梁立人和太陽報 · 查看更多 »

太陽報 (香港)

《太陽報》是香港一份已停刊的中文報章,由東方報業集團創辦。 《太陽報》於1998年3月開展籌備工作,1999年3月18日創刊,當天頭版新聞為「打擊盜版大遊行」。創刊前已在電視播出廣告,以「太陽一--、黑白分明」大肆宣傳,並於當天開設「太陽網」每天清晨更新新聞網頁。.

新!!: 梁立人和太陽報 (香港) · 查看更多 »

宗教

宗教(英语:Religion)是联系人与超自然神明或超验主义的文化体系,可分为多神论、泛神论、一神论和无神论等多种体系,包括个人行为、传统仪式、价值观念、世界观念、经典作品、朝拜圣地、道德规范或社会团体等形式。宗教信仰是人们对其中某个体系的共识和崇敬。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声称与神话和哲学相辅相成,宗教相当于人文社科中的一门包罗万象的“生存之道”。 不同宗教可能包含不同元素,包括但不限于神性,圣物,信仰,超自然存在(一个或多个),给予信徒规范或力量的终极性或超验性生命体验。宗教的表现形式包括仪式,讲道,纪念或崇拜神明,牺牲,节日,节庆,殡葬服务,婚姻服务,祷告,音乐,艺术,舞蹈,公共服务或其他文化形式。宗教可能通过神圣历史、叙述(可能通过神圣经文保存)、符号意义和圣地,来记录生命、宇宙或其他事物的起源、并以此表达生命的意义。传统意义上,信仰被认为是宗教信念的来源。全世界大约有10000个不同宗教 ,大约84%的人口附属于5个最大宗教之一,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或不同形式的民俗宗教。.

新!!: 梁立人和宗教 · 查看更多 »

上山下乡运动

上山下乡运动(简称上山下乡),是指1950年代至19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组织城市知识青年(简称“知青”)到农村定居和劳动的政治运动。.

新!!: 梁立人和上山下乡运动 · 查看更多 »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新!!: 梁立人和中國 · 查看更多 »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簡稱國民黨,是中華民國肇建者孫中山及其革命黨同志所創建的政黨。其前身最早為1894年11月24日成立於夏威夷檀香山的革命團體興中會,而後分別改組為中國同盟會、國民黨及中華革命黨,1919年經孫中山改組後轉用現名。現今總部位於臺北中崙,現任黨主席為吳敦義。 從1928年國民政府完成北伐並統一中國起,該黨一直是中華民國的執政黨。2000年總統選舉敗選後首次成為在野黨。2008年總統選舉中,前黨主席馬英九得到765萬多票,創下中華民國總統直選史上最高得票數,使國民黨重新執政,並在2012年總統選舉中連任。2016年總統選舉失利後再次成為在野黨,不過仍是立法院第二大黨。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與以民主進步黨為首的泛綠陣營並列為臺灣兩大政治势力。 國民黨是目前唯一曾在中國大陸與台灣執政、以及迄今唯一曾經同時統治臺海兩岸的政黨。.

新!!: 梁立人和中國國民黨 · 查看更多 »

中國共產黨

#重定向 中国共产党.

新!!: 梁立人和中國共產黨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

中國共產黨,簡稱中共,在中國大陸常簡稱為党,目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唯一的執政黨。该党创立于中华民国大陆时期,由陳獨秀和李大釗於1921年7月组织成立,初期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和援助,并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後,两黨进行了長達10年的军事斗争。1940年代起,中國共產黨逐渐摆脱外國勢力的影響,改由以毛泽东为首的本土派掌权。在抗日战争期间,与国民黨进行了第二次国共合作。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第二次國共內戰中擊敗中華民國國軍,進而取得大陸地區及其絕大多數沿海島嶼的統治權,於1949年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自1980年代開始,中國共產黨開始排除意識形態問題和许多非共產主義的政黨建立关系。1989年东欧剧变和1991年蘇聯解體後,中國共產黨開始加强和其它社會主義國家執政黨的交流,並且繼續維持和世界各地非執政黨的共產黨聯繫。 中國共產黨的組織架構主要基於民主集中制,主張應共同維護已獲得共識的政策。中國共產黨最高機構是全國代表大會,每5年召開一次。中央委員會作為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的核心權力機構,通常1年召開1次會議。因此,多數職權和日常工作都由中央政治局和其常務委員會掌握。中央主要負責人自1993年開始會同時擔任負責黨內和民間事務的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負責軍事事務的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和具外交禮儀性質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而其能有效掌握三個職位時常被外界稱作最高領導人。習近平自2012年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至今担任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成為中共最高領導人。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國共產黨共有8956.4萬名黨員、基层党组织則有457.2万个,其中女性占26.7%,少數民族占7.3%。 中國共產黨始終宣稱其理想與目標是社會主義,并將自身視為代表工人階級領導工農聯盟和統一戰線的政黨。其中《中國共產黨章程》指出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意识形态,並將中國共產黨表述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社會。」不過在毛澤東建立的計劃經濟體制被認為效率低下的情況下,中國官方在政治理念的執行層面仍然從務實出發的,但在思想上為了確保路線一致不變動,鄧小平等人遂提出在國家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條件下,應該先以逐步摸索的方式,來建設共產主義社會較為實際,利用此理由嘗試引入经济改革,來發展,於是中國大陸得以透過設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爲綱的操作方式,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一口號而在20世紀末期順利轉型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新!!: 梁立人和中国共产党 · 查看更多 »

东南亚

东南亚是亚洲的一个地區,由中国以南、印度以東、新幾內亞以西與澳洲以北的國家組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才出现的一个新的地区名称。東南亞分為兩個區域,陸域為中南半島,包括柬埔寨、寮國、緬甸、泰國、越南與馬來半島,海域大致為馬來群島,包括东马来西亚、汶莱、東帝汶、印度尼西亚、菲律賓、聖誕島、新加坡。不過,東南亞國家往往也被西方學者和傳媒納入东亚的範圍。此區地處板塊交界,地震與火山活動頻繁。 台灣在歷史文化上則因臺灣原住民與菲律賓、印尼等其他東南亞國家同屬南島語系,人種上屬馬來人種,血液成分亦與東南亞較相近;地理上則位處東北亞與東南亞交接的東亞島弧中心位置。而可能因此有時會被視為東南亞的一部分。印度的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也是如此,七姐妹州如曼尼普爾邦有時亦然。 南岛民族与马来裔占主导位置,区域内居民多信奉伊斯蘭教与佛教,其它如基督宗教,包括印度教與泛靈論相關宗教等都可以在此区域内发现。印尼是全球穆斯林最多的国家,泰国则是世界最大的佛教国家。 除了新成立的东帝汶以外,區域內十国组成了东南亚国家联盟(即「东--盟 」或「 亚细--安」)組織。.

新!!: 梁立人和东南亚 · 查看更多 »

九方輸入法

九方輸入法是由香港的九方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發明的一種中文字形輸入法。亦通常被稱為「左二右一輸入法」,此種輸入法的最大特色是用家只需要使用鍵盤右方的數字鍵位置,即可輸入漢字。這輸入法僅使用九個數字,每個字按照畫面指示按數字鍵三次,再翻頁選擇漢字可就;不過代價是經常要看螢幕選擇,不適宜於輸入大量文字。其輸入速度和速成輸入法相若,但因為要額外下載試用版或付費購買正式版,在香港辦公室並不常見。如不想購買,也亦可以到雅虎香港字典裡使用網上版九方輸入法。 九方輸入法支援Android、Microsoft Windows、Mac OS X、iPhone OS、Symbian(S60)、Windows Mobile、BlackBerry OS 以及Palm OS等作業系統。.

新!!: 梁立人和九方輸入法 · 查看更多 »

广东省

廣東省,簡稱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省會廣州。廣東省位於南嶺以南,南海之濱,與香港、澳門、福建、廣西、湖南、江西接壤,與海南隔瓊州海峽相望。廣東省總面積約爲598,800平方公里,海洋及陸地面積分别爲419,000平方公里和179,800平方公里。 廣東是中國的人口大省,2015年該省人口約1.1億人,高居全國第一位,其人口密度爲每平方公里584人。該省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是大量外來人口的移居地,使其擁有相對多樣的族群面貌,廣東的漢族居民,主要可分爲廣府、客家、閩南三大民系,此外還有不同的少數民族,其中人數最多的爲壯族。 該地區與廣西和海南同屬於嶺南文化圈,其語言、傳統風俗等方面都有著自身的獨特性。廣東人以其經商傳統著名全国,歷史上的「粵商」就是指在廣東一帶行商的人(廣肇帮,在海外又稱廣東幫,海外所講的廣東帮不包括潮州幫和客家幫),與徽商、浙商、晉商、蘇商一同合稱爲歷史上的“五大商幫”。作爲廣東省會的廣州有「千年商都」之稱,自漢代開始番禺城(廣州市古名)便是中國的重要商業都市,以清代的廣州十三行(廣東十三行)最爲著名。 廣東省2016年估計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爲73,290元人民幣,在全國省級行政區中位列第八,而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則位列全國第一、世界第五。珠江三角洲地區是世界上大都會區和大都市之一。深圳、廣州、珠海、佛山、中山和東莞,這六個城市是廣東最富裕的地區;2015年,六個城市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可依國際匯率兌換為19,650美元。廣東省的水資源豐富,其水產品生產以近海養殖和海洋捕撈為主。位處珠江沿岸一帶的珠江三角洲被稱作南中國的「魚米之鄉」,是中國第二大水產品出產省份和第三大海產品出產省份。.

新!!: 梁立人和广东省 · 查看更多 »

亚洲电视

#重定向 亞洲電視.

新!!: 梁立人和亚洲电视 · 查看更多 »

亞洲電視

亞洲電視有限公司(簡稱亞視;Asia Television Limited,英文縮寫:ATV),前身為麗的映聲及麗的電視(簡稱麗的;Rediffusion Television Limited,英文縮寫:RTV)是香港一家免費電視廣播的電視台,於1957年5月29日啟播,成為香港乃至全球華人地區的首間電視台。麗的映聲於1973年4月6日易名為麗的電視,並由收費電視轉為免費電視,於1982年9月24日易名為亞洲電視。亞洲電視因為於2015年不獲續牌,2016年4月2日凌晨零時牌照期屆滿,結束於香港本地的免費地面電視廣播頻道,正式結束58年309天的電視廣播歷史。 亞洲電視是華人地區中較具影響力的電視台之一,惟至2000年代後的節目質素不斷下降,加上受“慣性收視”、數度易主和政治立場轉變等影響,使得其收視率長期低落,以及出現股權爭拗及財困問題。 2017年協盛協豐完成收購亞視大多數股權。12月18日,協盛協豐旗下亞洲電視數碼媒體宣布以「亞洲電視」為品牌推出OTT平台網絡電視服務,於2018年1月29日正式啟播。2018年4月20日,協盛協豐易名為亞洲電視控股有限公司。.

新!!: 梁立人和亞洲電視 · 查看更多 »

建制派

#重定向 建制派 (香港).

新!!: 梁立人和建制派 · 查看更多 »

張國榮

張國榮(Leslie Cheung Kwok-Wing,),童年時名為張發宗(據其香港的初中同學所述,於中學時期已改名為“張國榮”),是香港著名歌手及演員,並作為演藝圈多棲發展以及商業與藝術事業最成功的代表之一。他在大中華地區乃至亞洲均擁有廣泛的影響力,是1980年代至2000年代香港樂壇及影壇的天皇巨星。此外,張國榮對藝術的涉獵很廣,曾經擔任電影配樂、排舞、音樂錄影帶導演和藝術總監。 他於1983年憑借歌曲《風繼續吹》成名。1986年起連續兩年在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上獲得金曲金獎。1980年代於韓國取得非常高的知名度,成為第一位享譽韓國樂壇的華人歌手。1987年憑借專輯《愛慕》打入韓國唱片市場。1988年至1989年在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和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上,連續兩屆奪得最受歡迎男歌星和叱咤樂壇男歌手金獎。1995年專輯《寵愛》在韓國的銷量超過50萬張,至今仍保持華語唱片在韓國的銷量紀錄。1999年獲得香港樂壇最高榮譽大獎金針獎。2010年在美国CNN举办的“過去五十年聞名全球的五大指標音樂人”選舉中排名第三,被视为香港粤语流行音乐的“开国元勳”之一。 电影方面,1991年凭借《阿飞正传》成为第十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帝。1993年憑借電影《霸王別姬》蜚聲國際影壇,獲得法國坎城影展最佳男主角提名。1994年憑借《霸王別姬》获得日本影評人協會最佳男主角獎、第四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特別貢獻獎,《霸王別姬》亦獲得法國坎城影展金棕櫚大獎;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以及金球獎最佳外語片奖;張國榮更成為首位主演电影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的香港演員。同年,他憑借《東邪西毒》獲得第1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男主角。1998年,張國榮成为首位担任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審的亚洲男演员。 2004年,入选《大众电影》评出的“中国电影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十大男明星”。2005年,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评选了“中国电影百年百部最佳华语片”,張國榮主演的电影有八部入选,作品数量居华人演员之首,他亦被选为“中国电影一百年最喜爱的男演员”;;同年,他被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选为“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之一。2010年被美国CNN选为“史上最伟大的25位亚洲演员”之一。2011年,金马奖评选影史百大经典华语电影,张国荣主演的电影有七部入选。 2009年,中国当代最权威的大型综合性辞典《辞海》为张国荣建词条,这也是《辞海》首次收录当代明星。此外,意大利最具代表性的百科全书《意大利百科全书》、法文百科全书《环球百科全书》、世界最知名最权威的百科全书《大英百科全书》已将张国荣作为词条收录其中 。.

新!!: 梁立人和張國榮 · 查看更多 »

快碼輸入法

快碼輸入法是一個由香港開發的字形輸入法,其把漢字歸類為可橫向分割字和不可橫向分割字,然後再按照其輸入漢字的法則把漢字編碼。 由於它必須於購買後再進行登記和安裝,才能使用,故此它在辦公室內並不常見。.

新!!: 梁立人和快碼輸入法 · 查看更多 »

包青天 (1993年電視劇)

是中華電視公司八點檔連續劇,播出期間為1993年2月23日至1994年1月18日,開全傳播製作,製作人為趙大深。.

新!!: 梁立人和包青天 (1993年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周旭明

周旭明,香港电视剧、电影、舞台剧的金牌編劇/編審,1986年中學畢業隨即投身電影圈,编撰过多部香港经典电影,包括《富贵逼人》系列,1988年考入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導演系,同時在亞洲電視兼職電視劇編劇工作,1994年加入無綫電視,首套參與劇集創作是由曾謹昌監製《笑看風雲》,半年後晉升編審。 周旭明在效力無綫期間,與金牌監製戚其義參與三套經典長劇-《天地男兒》、《天地豪情》、《創世紀》的劇本創作,踏入二千年代,與監製戚其義共同製作非主流港劇題材。2004年的《金枝慾孽》更榮獲「最佳劇集」獎。2011年再推出近十年华语电视界,最具爭議性的話題之作《天與地》,口碑不俗,更加震撼两岸三地电视观众,亦榮獲「最佳劇集」獎。2012年推出比《天與地》更破格的作品《心戰》。 周旭明曾称,其作品除娱乐大众外,更加希望带出不同讯息,反应香港和中國不同阶层在社会转变中的各个角色,也希望为香港电影培育更多的编剧人才,以及打造幕前的新生代巨星。 周旭明於2012年10月2日在新浪微博對外公開宣佈將會離開無綫,故此《金枝慾孽(貳)》會是他最後一部參與的作品。。.

新!!: 梁立人和周旭明 · 查看更多 »

内地

內地可能有多種含意:.

新!!: 梁立人和内地 · 查看更多 »

知识青年

知识青年,简称知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知识分子的历史名词。 知识青年本义是泛指有知识的青年或者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惟知青此詞語从1950年代起一直至1977年最后一批上山下乡的中学生结束,为指向自愿或者被迫从城市下放到农村成為农民的青年,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是获得初中或高中教育,少数获得学士或者以上学位。.

新!!: 梁立人和知识青年 · 查看更多 »

王馨平

王馨平(英文名:Linda Wong,),香港及台灣女歌手及演員,籍貫江蘇無錫。畢業於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她的著名歌曲有《別問我是誰》、《問你問我》、《伴你一生》和《生命有價》等。她與劉小慧、黎瑞恩、湯寶如、周慧敏、關淑怡、陳慧嫻並稱「寶麗金七小花」。她的父親為港台武打明星王羽,母親為已故香港女星林翠(原名曾懿貞),舅父為香港演員曾江,另有一個同母異父的哥哥陳山河。 她曾與歌手鄭嘉穎拍拖,但因父親高調反對而分開,後與於金融界任職的男友李家輝(Stephen Lee)結婚,婚後淡出演藝圈。.

新!!: 梁立人和王馨平 · 查看更多 »

碧血青天楊家將

《碧血青天楊家將》(Heroic Legend of the Yang's Family)是香港亞洲電視1994年製作電視劇。製作顧問為梁天,監製為楊紹鴻,由當年亞視中國發展部總監陳貝蒂負責商洽北京中央電視台與亞洲電視合作,此劇為中港两地合作首部電視劇集,故甚受中港兩地重視,視為文化交流重點項目。《碧血青天珍珠旗》劇集是姊妹篇,演員除包拯一角改由原為粵語配音的譚炳文飾演外,其餘演員全部一樣。此劇是當年亞視的重頭劇,首兩週收視平均十五點,最高有十八點。.

新!!: 梁立人和碧血青天楊家將 · 查看更多 »

維園阿伯

維園阿伯,起源於香港電台所舉辦的政論節目《城市論壇》,每逢週日,該論壇大多數會在香港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維園)進行並直播。討論中,當香港泛民主派或其支持者在節目上發言時,常有一班人士於場內、埸外大肆喧嘩。除了用擴音器,也試過圍堵港台接載嘉賓的車輛,用手杖打車身。因為他們以年長男性為主,所以被稱為「維園阿伯」。.

新!!: 梁立人和維園阿伯 · 查看更多 »

红卫兵

红卫兵,是中国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對部份特殊人群的一種稱呼,其成員大部份是由高校以上的学生所组成(这里的「高校」是指高等學校,即大專院校以上的學校,並非指高中職與以下各級學校)。红卫兵指的不是国家军队,其組成也沒有任何法律依據,只是一种帶有狂热政治思想的學生组织,其意識形態主要偏向毛澤東思想。在文革期間,紅衛兵對中國社會、政府和經濟構成極嚴重的打擊,一些傳統歷史文物、遺跡、名人墳墓、文獻皆遭毀滅性的破壞。.

新!!: 梁立人和红卫兵 · 查看更多 »

约翰·克里

约翰·福布斯·克里(John Forbes Kerry;)是美國民主黨政治人物,曾任第68任美国国务卿。他於1985年至2013年間擔任代表麻萨诸塞州的聯邦參議員,並曾任參議院外交委員會的主席。凱瑞是民主黨在2004年的總統候選人,但敗給了競選連任的乔治·沃克·布什。 2012年12月21日總統巴拉克·歐巴馬提名凱瑞為接替希拉蕊·柯林頓的國務卿人選。凱瑞於2013年1月29日由參議院以94-3的投票結果獲得同意出任國務卿,自2月1日起就任到2017年1月20日政權交接為止。.

新!!: 梁立人和约翰·克里 · 查看更多 »

编剧家

#重定向 編劇.

新!!: 梁立人和编剧家 · 查看更多 »

爸爸兩邊走

《爸爸兩邊走》(Cross Border Daddy)是香港亞洲電視拍攝製作的時裝劇集,全劇共35集,監製連熾勳。.

新!!: 梁立人和爸爸兩邊走 · 查看更多 »

絕代雙驕

《絕代雙驕》,古龍1966年至1969年2月發表的武俠小說,共126章。是古龍武俠小說的一個里程碑和代表作。內容是描述一對孿生兄弟自小失去雙親,由不同的人收養,進而培養出不同性格,由一對仇人變成一對朋友,並且使眾人大受打擊,而最後真相大白相認為兄弟。該小說被多次改編成同名影視作品、電子遊戲、漫畫和廣播劇。 古龍把《絕代雙驕》歸納為他中期創作的最後一部。《絕代雙驕》的問世,使古龍的新派武俠小說不僅超過了與他齊名的臥龍生、司馬翎、諸葛青雲,而且令他的聲譽也不亞於梁羽生。因此,《絕代雙驕》是古龍小說的一個里程碑。它標誌了古龍武俠小說風格的真正成熟。 《絕代雙驕》雖「曾被倪匡補了二十幾天的稿子」,但後來也是由古龍親自增修完成。該書亦是古龍唯一一本親自重新修訂的作品,也是單個故事裏篇幅字數最長的武俠小說。.

新!!: 梁立人和絕代雙驕 · 查看更多 »

电视剧

電視劇(又稱為劇集、電視戲劇節目、電視戲劇或影集)是一種適應電視廣播特點、融合舞台和電影藝術的表現方法而形成的藝術樣式。一般分單元劇和連續劇,利用電視技術製作並通過電視網放映。電視發明後不斷普及,最後改變大家對藝術欣賞的方式。.

新!!: 梁立人和电视剧 · 查看更多 »

韋家輝

韋家輝(Wai Kar Fai,),香港著名電視、電影製作人。早年於電視台擔任編劇、導演、監製等職。擅長製作恩怨情仇兼備的大型長劇。.

新!!: 梁立人和韋家輝 · 查看更多 »

萬梓良

萬梓良(Alex Man,),香港著名演員,曾演出數十部成功的影視作品。1980年代至1990年代他所主演的連續劇皆是收視冠軍,在坊間迴響極大。而電影方面則憑《大頭仔》一片贏得1988年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

新!!: 梁立人和萬梓良 · 查看更多 »

非法移民

非法移民,又稱偷渡客、黑民、無證移民根據《紐約時報》引述資深記者解釋:自由派傾向用「無證移民」(undocumented immigrants),保守派傾向用「非法移民」(illegal immigrants)甚至「非法黑民」(illegal aliens)。但「alien」一詞由於可以解釋為「外星人」而被《紐約時報》形容為「聽起來居心叵測」。,是指非本國公民透过非法或逾期居留的方式跨越邊境的「移民」。在美國,澳洲,加拿大等移民國家,“無證移民”泛指一個人在不具備所在居留國法律允許的前提下居住,生活以及工作,在當地接受教育,既包括那些以非法渠道进入发达国家的偷渡客,也包括那些以合法渠道进入发达国家,超過可停留時間后沒有返回原本居住国家的人。 非法移民衍生許多社會问题。如經濟、社會福利、教育、犯罪、公共福利、健康保險、人權等。如果某个“移民”通过各種渠道(比如,非法居留期间获得所在国的大赦)获得所在国的合法居留权,则称为“洗白”。.

新!!: 梁立人和非法移民 · 查看更多 »

領匯

#重定向 領展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

新!!: 梁立人和領匯 · 查看更多 »

馮寶寶

馮寶寶(英文名:Petrina FUNG Bo-Bo,),香港女演員,大家尊称为“BOBO姐”的冯宝宝,有「东方莎莉譚寶」的美誉,出生於英屬北婆羅洲山打根(今馬來西亞沙巴山打根),祖籍廣東中山,从两岁半出道至今,拍摄超过200部电影,其中从6歲至9歲最紅的童年时期,冯宝宝拍摄超过120部电影,是两岸三地、世界华人电影史上,迄今拍电影数量最多的童星,在全球华人社会有广泛的知名度。 在1950年代至1960的粤语片年代,冯宝宝是當時著名的天才童星,曾与萧芳芳、陈宝珠、薛家燕等组成「七公主」七位成員中年紀最小的一位。 著名已故影星林黛於1961年12月與年幼的馮寶寶結誼,成為她的誼母。 冯宝宝在11岁時拍國語电影《痴情淚》,並主唱插曲 《慈母頌》 。 内地观众熟悉和认识冯宝宝是源自她是第一代《武则天》的饰演者,至今其经典的扮相在不少70、80后心中都是女神一般存在。 冯宝宝在15岁前就演出近200部电影成为全球拍摄最多电影的童星,被誉为“中国电影有史以来唯一可以挂头牌卖座的童星”。 名导演李翰祥看过冯宝宝的录像《武则天》后,称赞她“比之享有盛名的李丽华、林黛,在演技上更为全面”。 美国三藩市市长更命名1989年6月3日为《冯宝宝日》。 被已故大导演李翰祥形容为“宝里宝气、玲珑剔透”的女星,从影期间,屡获殊荣,在中国、香港、台湾、美国曾获得过无数奖项,包括兩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女配角。.

新!!: 梁立人和馮寶寶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梁立人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港傳媒爭議

香港傳媒爭議是指香港傳播媒界的報道手法,及在進行採訪時缺乏專業而引發的香港社會爭議。.

新!!: 梁立人和香港傳媒爭議 · 查看更多 »

香港經濟日報

《香港經濟日報》是香港的財經報章,由主席馮紹波、董事總經理麥華章及執行董事石鏡泉等於1988年創刊,以「知識為本、與時並進」為方針,為全港第一的財經報章。《香港經濟日報》致力為工商界、行政人員、投資者及專業人士提供及時貼身的新聞及市場資訊與分析。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有限公司於2005年8月3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香港經濟日報》為香港主要的財經報章,編採角度及報道手法專業,是一份以財經為主的綜合性報章,主要報道要聞、財經及社評、社會、政治、中國及商業新聞、投資理財及地產、行政人員及生活副刊。為報道中國政經消息,《香港經濟日報》在北京設有記者站。《香港經濟日報》內容以中產及專業人士為對象,亦是香港部分中學指定予學生訂閱的報章之一。.

新!!: 梁立人和香港經濟日報 · 查看更多 »

香港電台

香港電--(簡稱港--;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縮寫RTHK),現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轄下的部門,是香港廣播史上首家廣播機構,同時是香港唯一的公共廣播機構及最具公信力的電子傳媒。現時香港電台擁有7條電台頻道、3條數碼地面電視頻道,以及2條模擬電視頻道。截至目前,港台共有862名員工。香港電台製作的電視節目,包括教育電視,會通過旗下電視頻道港台電視31和其他本地電視台播放。港台負責製作多媒體節目,提供資訊、教育及娛樂,報道本地及國際時事,協力推動香港文化發展及提供自由表達意見的渠道。 香港電台於1970年代曾經製作經典電視劇集《獅子山下》,以戲劇反映現實的社會狀況,當時以這種方式去談社會民生議題可謂一次大膽嘗試,雖然惹來部分政府部門不滿,但真正奠定了多年來港台獨立自主的編採方針。.

新!!: 梁立人和香港電台 · 查看更多 »

香港電影編劇家協會

香港電影編劇家協會(英文名稱:Hong Kong Screenwriters' Guild)是一個於香港設立的電影組織。該協會於1991年12月成立 香港電影編劇家協會簡介,是為香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的香港電影編劇組織,並同時為香港電影金像獎董事局的董事,以及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的成員。該協會經常舉辦編劇交流活動及不同的編劇課程,而促進香港編劇業界發展,例如於2010年設立的創意電影編劇專業證書。該協會現任會長為林超榮,而很多香港著名的導演、編劇以及電影工作者,例如南燕、高志森、文雋、杜國威、陳慶嘉、莊澄等都曾任該協會的會長。而梁立人、許冠文、劉天賜、吳宇森、黃百鳴等著名创作人、藝人和導演,亦擔任了該協會的顧問。.

新!!: 梁立人和香港電影編劇家協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電視

香港電視通常指:.

新!!: 梁立人和香港電視 · 查看更多 »

香港電視劇

香港電視劇(簡稱港劇)主要由香港本土兩家免費電視台——無綫電視(TVB)和已停播的亞洲電視(aTV)拍攝,而香港電台(RTHK)亦有製作多部經典的電視劇。港劇早年觀眾群主體為香港本地及廣東地區,其後開始輻射其他地區,以至全球華人的生活產生深遠影響。 雖然港劇是由亞洲電視及無綫電視製作,但亞視收視積弱,長期嚴重虧損。為減輕成本,2007年後大大減少電視劇的製作,改以播放外購劇為主,至2016年4月2日正式停播。因此,港劇近年主要由無綫電視製作。2009年,當時香港政府計劃增加免費電視台牌照,2012年,申請免費電視台之一的香港電視網絡加入製作電視劇,令港劇不再只由單一電視台製作,港視至今已完成製作超過十部電視劇,將會透過其頻道播出,港視大部分電視劇的片花及部分內容已在港視YouTube頻道播出,並引來不少人熱烈討論,當中《警界線》最受注目及期待,主因是所有港視電視劇都採用實景拍攝而且題材新鮮,為港劇發展帶來新動力。 另外新加入的免費電視台的奇妙電視和香港電視娛樂,香港電視娛樂加入製作電視劇,首套劇集《衛子夫》拍攝工作已完成,與此同時,由於媒體迅速發展,電影公司及網絡公司也開始拍攝網絡劇,形成一股新的電視劇力量,掀起新一輪電視風雲。.

新!!: 梁立人和香港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高志森

志森(Clifton Ko Chi-Sum,)香港著名導演、監製、策劃、編劇、剪輯、出品人及演員、主持人,是香港持激進建制派立場的跨媒体人。高志森的作品包括電影、電視劇、演唱會及舞台劇、电视节目等,也是春天舞台製作有限公司創辦人,香港创意创新教育推动者。.

新!!: 梁立人和高志森 · 查看更多 »

謝雪心

謝雪心(Susan Tse,),原名孔令馥,人稱心姐。籍貫山東曲阜,是孔子第76代後人,與台灣嘻哈歌手孔令奇為同輩之孔子後人,同為「令」字輩。香港著名粵劇演員,為1990年代最搶手神功戲粵劇花旦,著名電視女演員。90年代末曾經是亞洲電視女藝員之一,2007年重返無綫電視為基本藝人合約女藝員。11歲成為任劍輝、白雪仙的門徒。配偶為陳啟亨。曾應邀香港華仁書院創辦的英語粵劇演出。.

新!!: 梁立人和謝雪心 · 查看更多 »

變色龍 (電視劇)

《變色龍》(Chameleon),香港麗的電視經典電視劇,於1978年11月6日至1979年3月16日期間首播,共80集。本劇由潘志文、劉緯民、劉志榮等領銜主演,主要講述三兄弟由好友變死敵,其中劇情峰迴路轉,令人拍案叫絕。.

新!!: 梁立人和變色龍 (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谷德昭

谷德昭 (Vincent,Kok Tak Chiu,),香港電影導演、編劇、演員。谷薇麗的弟弟,谷祖琳的叔父。戲劇上,谷德昭是香港著名喜剧导演高志森的高徒,师承高志森的喜剧创作模式。.

新!!: 梁立人和谷德昭 · 查看更多 »

麗的電視

#重定向 亞洲電視.

新!!: 梁立人和麗的電視 · 查看更多 »

黎文卓

黎文卓,香港成功的跨媒体人、媒体管理层、香港著名的编剧、综艺节目策划、综艺节目编剧、集电视劇、电影、舞台剧编剧于一身的全能写手、笑话撰写人、栋笃笑(单人相声)的编剧和策划,人稱「白癡黎」,被誉为「桥王之王」、「金牌编剧」與「香江第一笑匠」。香港全能的幽默笑话创作人,黎文卓也推出多部介绍笑话撰写的书籍,以及研究幽默的逻辑学著作,在香港各大報紙每天撰寫笑話專欄,也会定期到香港和大陆的各大学府演讲。 黎文卓也曾担任香港多家媒体的高层管理工作,曾任香港无线电视(TVB)的综合节目及创作部总经理、香港亚洲电视(ATV)行政总裁、香港有线电视(HK CABLE)娱乐总监等等。黎文卓也会定期将管理经验开班授徒或结集成书。.

新!!: 梁立人和黎文卓 · 查看更多 »

軍官

軍官,本義為國家授權至軍中管理軍隊的官員,軍官往往象徵著國家軍隊的威權性,是軍隊最高的管理幹部,一般由尉級至將級的人員擔任,在軍中擔任領導軍隊,指揮領導或技術幕僚(或稱參謀)的職務,前者擔任的職務名稱有排長、連長、營長或旅長等,後者幕僚職則有人事官、訓練官或情報官等等,一般在現代國家的軍隊體制,軍人分為軍官、士官、士兵三大體系,各有其任務執掌,而軍官在位階上高於士官及士兵,擔任領導及幕僚的職務。 在古中國各個朝代,對軍官的稱呼不一,有武將、武官、武吏等稱呼,軍官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朝,《漢書·百官公卿表》載:「騪粟都尉,武帝軍官,不常置。」元朝, 官員分為民官、軍官。 在皇帝的詔、敕和公事行文中,對軍官的升、降、襲職、退休等已有規定。如,在邊界地區「鎮守三載無虞者,……軍官升一階”(《元史》卷二十四);“軍官有功而升职者,舊以其子弟襲職,陣亡者許令承襲,若罷去者,以有功者代之。.

新!!: 梁立人和軍官 · 查看更多 »

霧鎖南洋

霧鎖南洋 (英文: The Awakening) 是一部1984年由新加坡廣播局製作的歷史電視戲劇。戲劇主要講述新加坡華族人由英治時期到現代的經歷。值得一提的是,本劇監製賴水清、故事梁立人和編審江龍都是香港人,他們來新加坡之前都在香港麗的電視服務。 本劇曾經在香港亞洲電視本港台、台灣中視播放。.

新!!: 梁立人和霧鎖南洋 · 查看更多 »

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在马克思主义、自由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看来,是指阶级冲突。 对马克思和恩格斯而言,迄今为止所有存在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马克思所说的阶级概念和血缘沒有關係,也和上、中、下的社会阶层无关,而是指「经济地位」。他认为阶级归属是由自己和生产手段的关系决定。 阶级斗争理论也是毛泽东的主要思想观点,他把中国人划分成人民与阶级敌人两大阵营。他说:“人民是什么? 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阶级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团结起来,组成自己的国家,选举自己的政府,向着帝国主义的走狗即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中国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们实行专政,实行独裁,压迫这些人,只许他们规规矩矩,不许他们乱说乱动。如要乱说乱动,立即取缔,予以制裁。”.

新!!: 梁立人和阶级斗争 · 查看更多 »

葉振棠

葉振棠(英文名:Johnny Yip;),人稱“棠哥”,於葡屬澳門出生,香港實力派歌手。.

新!!: 梁立人和葉振棠 · 查看更多 »

鄭丹瑞

鄭丹瑞(Lawrence Cheng Tan Shui,),人称“旦哥”或“阿旦”,香港著名的跨媒体文化人,涉猎电影、电视、电台、舞台、报纸专栏,是香港娱乐圈、文化界的多面手及前無綫電視基本藝人合約藝員兼藝員訓練班導師。鄭丹瑞是由電台DJ出道,曾是香港最受欢迎的男DJ,并历任香港電台節目總監、香港商业電台營運總裁,其编撰的《小男人周记》是华语影坛至今唯一一部广播剧,並创下多项纪录,收听率高居榜首,也是迄今为止首部原创的广播剧剧本能发展为小说专栏、电视剧、电影及舞台剧作品。鄭丹瑞也曾制作参与过多部经典的广播剧、电视剧、电影,主持过上百台经典综艺晚会和大型节目,有“金牌司仪”的美誉。.

新!!: 梁立人和鄭丹瑞 · 查看更多 »

鄭經翰

鄭經翰,FHKIE(原名:鄭永福,),出生於香港,祖籍廣東潮州,人稱「鄭大班」,曾擔任電台政論節目主持,被稱為“十點前特首”,因為在特首上班前,鄭經翰透過他的政論節目《風波裏的茶杯》,討論非典型肺炎的局勢。亦曾任出版公司創辦人。香港數碼廣播有限公司創辦人。當過香港立法會議員,擔任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主席。於2004年阻撓領匯上市。在2010年,他獲頒金紫荊星章。他亦是香港工程師學會資深會員,曾擔任航空分部主席。鄭經翰畢業於福榮街官立小學以及九龍工業學校。.

新!!: 梁立人和鄭經翰 · 查看更多 »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elevision Broadcasts Limited,英文縮寫為「TVB」),創立於1967年11月19日,由邵逸夫、利孝和、祈德尊等人創辦,是香港首間商营無線電視台,也是目前香港四家免費電視台之一。 因為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是香港首個投得無線電視牌照的電視台,而且從1967年至1973年間是香港唯一一家無線電視台,所以香港人時至今日亦普遍稱呼該公司為「無綫電視」或「無綫」。由於無綫的收視曾經長期拋離已經轉型為網絡電視的亞洲電視,故此坊間亦有大台之稱,亦因其RGB三色標誌而常被戲稱為三色台。.

新!!: 梁立人和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 查看更多 »

陳庭威

陳庭威(亞視百人,亞洲電視,2012年2月21日播出),籍貫廣東潮陽,香港影視演員,出道於無線電視,是鄭欣宜的誼兄,張學友的誼弟,已故香港著名女藝人沈殿霞的誼子。.

新!!: 梁立人和陳庭威 · 查看更多 »

東方報業集團

東方報業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綜合企業公司,於1987年8月18日上市。主要業務是出版報章及營運網上新聞及資訊平台。1969年1月22日由馬惜珍兄弟創辦《東方日報》,後來一直由家族後人掌控,現時由馬惜珍兒子馬澄發擔任集團執行董事。.

新!!: 梁立人和東方報業集團 · 查看更多 »

東方日報

東方日報可以指:.

新!!: 梁立人和東方日報 · 查看更多 »

杜汶澤

杜汶澤(Chapman To,),原名吳卓彰(Edward Ng ),香港電影男演員、亦偶任導演、編劇和主持,曾為電視藝員及電台節目主持人多年,風格風趣幽默,在文戲和喜劇皆有代表作。現為英皇電影旗下藝員,妻子是無綫電視藝員田蕊妮。杜汶澤這個藝名源自馬匹澤汶渡,中學畢業於拔萃男書院,後加入亞洲電視成為演員,1999年在著名劇集《我和殭屍有個約會II》的金正中一角與貞子相戀而嶄露頭角,其後加入電影界。2002年拍攝電影《無間道》「傻強」一角成名,2005年電影《頭文字D》角色「阿木」更為年輕觀眾津津樂道,家傳戶曉。2012年領銜主演《低俗喜劇》更突破3000萬票房,同年憑《DIVA華麗之後》在評論學會首膺影帝。影圈以外,杜汶澤鮮明力挺民主的政治立場屢屢為他在中國大陸的事業遇上阻滯,本來在大陸接拍大量工作,在2014年聲援雨傘革命後令他被大陸封殺而失去重大的工作機會,但卻獲香港影迷力撐「敢言」。2017年首次執導筒,自編自導自演並與鄧麗欣合作電影《空手道》,獲得多項金像獎提名。.

新!!: 梁立人和杜汶澤 · 查看更多 »

梅州市

梅州(官方音译:Meizhou,传统外文[邮政式拼音]:Meichow、Kaying)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地级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粤、闽、赣三省交界處,东北部与福建省的龙岩市、漳州市接壤,西北部与江西省赣州市相连,南部与广东省的潮州市、揭阳市、汕尾市毗邻,西部与广东省河源市接壤。全境地理座标位于东经115°18'至116°56'、北纬23°23'至24°56'之间,总面积1.59万平方公里。 梅州市是历史上'''客家民系'''的最终形成地、聚居地和繁衍地,更是全世界客家人的祖籍地和精神家园,在第十二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上,梅州獲尊为“世界客都”。 梅州名称由来有所争议。有说当地多梅,有“十里梅花”之称;據清康熙《程鄉縣志》说此地为汉初将領梅绢之封邑。但这些说法均未有确切依据。而据《光绪嘉应州志》,梅州是因本地有“梅峰”山、“梅溪”水而得名。.

新!!: 梁立人和梅州市 · 查看更多 »

民主

民主(dìmokratía),其本义是“人民的统治”,即“主权在民”,是一种现代的国家制度,国家权力由公民直接或间接行使。民主有时被称为“多数的统治”,与極權統治、独裁统治或寡头政治相对立。狭义的民主一词经常被使用于描述国家的政治,民主的原则也适用于其他有着统治行为存在的领域。平常所说的民主作风、民主原则、言論自由等民主权利,都从民主之含义派生而来。广义的民主应该是人民当家做主,既在一个完整的民主的社会里人们从一出生就平等,人们对社会负有相应的责任与义务,建立起社会的法律法规以及对政权控制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等等。 拉里·戴蒙德(Larry Diamond)指出,民主包括四个关键要素:(1)通过自由和公正的选举产生政府; (2)作为公民积极参与政治和公民生活; (3)保护所有公民的人权;(4)法律和程序同样适用于所有公民。.

新!!: 梁立人和民主 · 查看更多 »

成吉思汗 (亞洲電視劇集)

《成吉思汗》是亞洲電視劇集,1987年12月14日至1988年1月8日間首播,此劇為同期播出的無線電視劇集《成吉思汗》的雙胞版本,劇組亦親赴中國內蒙古草原拍攝外景。.

新!!: 梁立人和成吉思汗 (亞洲電視劇集) · 查看更多 »

成報

《成報》是香港其中一份中文綜合性報章,其創辦人為何文法。在1950至60年代,《成報》曾是香港最暢銷的三大報章之一。其經營者為成報傳媒(港交所除牌代碼8010.HK)。.

新!!: 梁立人和成報 · 查看更多 »

我來自潮州

《我來自潮州》(The Pride of Chaozhou)是香港亞洲電視在1997年秋季播出的一齣有香港特色的鄉土劇,拍攝時本來命名為《家己郎》。陳庭威、歐錦棠及劉錫賢領銜主演;並由楊恭如、文頌嫻、李香琴、龍貫天、黃樹棠聯合主演。.

新!!: 梁立人和我來自潮州 · 查看更多 »

我和殭屍有個約會

香港亞洲電視的自製時裝奇幻電視劇。是一套集驚嚇、激情、浪漫、靈異、動作及特技的黑色戲劇,此片開拓出港劇未有之領域,大受各地觀眾之歡迎。片中之殭屍大致與吸血鬼相近,拥有各种特殊力量,與以往的清装僵尸大相迥異,而戲中的僵尸亦可无须直接吸食活人的鲜血生存。 2018年6月宣布,由韓國SBS計劃翻拍同名劇集,總集數為32集。.

新!!: 梁立人和我和殭屍有個約會 · 查看更多 »

新加坡

新加坡共和国(Republic of Singapore;Republik Singapura;சிங்கப்பூர் குடியரச),通称新加坡,又稱為新嘉坡、星架坡、星--加坡、星洲、星島、星國、狮城、坡岛、猩咖波、石叻、叻埠、昭南等,是东南亚中南半岛南端的一个城邦岛国,它不只是一個城市,同時也是一個國家。该国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扼守马六甲海峡最南端出口,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峡与印尼相隔,北面有柔佛海峡与西马来西亚相隔,并以新柔长堤與第二通道等這兩座橋梁相连於新马两岸之间。新加坡的国土除了新加坡本岛之外,还包括周围数岛,新加坡最大的外島為德光島。自新加坡独立以来,大规模的填海已经为新加坡增加了23%的面积,相等于130平方公里。 1819年,任职于英國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斯坦福·莱佛士与柔佛苏丹签订条约,获准在新加坡建立交易站和殖民地,经莱佛士的努力,逐渐发展成繁荣的轉口港。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新加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一直是大英帝国在东南亚最重要的戰略据点。1942年至1945年间,新加坡曾被日本占領三年半之久,其后回归英国管理,並從海峽殖民地獨立出來,1959年成立自治邦,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成為—個州,稱為新加坡州(簡稱星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并独立建国。 自1965年独立后,新加坡從一窮二白中,依靠着国际贸易和人力资本的操作,迅速转变成为富裕的亞洲四小龍之一,同時憑藉著地理優勢,新加坡也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教育素質良好的國民也是亞洲政治和科學文化的紐帶,大多数的新加坡人都通晓至少两种语言,分别是英语以及自己的母语。新加坡是个多元文化种族的社會,也是全球最国际化的国家之一,所以主要由亞洲人組成的新加坡並非為單一民族國家,而是和一部分馬來人及印度人所組成的移民国家,其中漢人文化以福建移民為大宗。。在国内居住的居民有38%为永久居民、持有工作簽证的外籍劳工以及持有学生簽证的学生,建筑业和服务业的外劳比例分別为80%和50%。整個城市在绿化和保洁方面效果显著,故有花园城市之美称。.

新!!: 梁立人和新加坡 · 查看更多 »

新传媒

新傳媒可以指:.

新!!: 梁立人和新传媒 · 查看更多 »

新传媒私人有限公司

新傳媒私人有限公司(英文:Media Corporation of Singapore Pte Ltd),簡稱新傳媒(Mediacorp),是新加坡的媒體集團,由政府部門演變成為名義上商業機構,唯一股東是新加坡政府操控的淡马锡控股。新傳媒為新加坡唯一免費電視經營者,同時跨足廣播電台、電影製作和報紙媒體。新傳媒擁有7個電視頻道和11個電台頻道,是當地最大媒體廣播機構和唯一地面電視廣播機構。.

新!!: 梁立人和新传媒私人有限公司 · 查看更多 »

文化大革命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通称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是一场於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内所发生的政治運動。文革是由時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的毛澤東與中央文化革命小組,自上而下動員成千上萬紅衛兵在中國大陸進行全方位发动的階級鬥爭。在此期間以四大指導原則為藉口,普及的批鬥、抄家、告密等行为文化,使中國傳統文化與道德淪亡,整体经济受严重影响,受害人數以千萬計,亦有數不清的文物在1966年6月1日的破四旧中慘遭红卫兵的蹂躪。時任國家主席劉少奇、十大元帥的彭德懷和賀龍等領導人被迫害致死,鄧小平、陳雲等黨內高層亦在此期間被下放。 1981年,这场运动遭到《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中共官方公開全盘否定。因其时间长达十年之久,故也随后被称为“十年动乱”或“十年浩劫”。这场运动当时也影響了阿爾巴尼亞、北韓、法國、埃塞俄比亞和智利等世界上一系列左翼勢力強大的地區。 广义上,一般認為文革正式開始於1966年5月16日「五一六通知」出台,是毛澤東在1958年前后的三面紅旗的挫敗後、以及在反蘇修、反美帝等口號的情况下,以革命名義攻擊溫和派(當時衊稱走資派)並重回黨核心的嘗試,並在日後一兩年達到高潮,右派人物的影響力則多遭到剝奪,而當權派亦有內鬥,並導致了原定接班人林彪的死亡。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文革结束及經過包括粉碎四人帮等一連串政治鬥爭后,中共中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核心人物,并推动了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和改革开放,逐渐消减毛泽东时代的极左派色彩;也由於藉毛澤東權勢推動文革的極左派多被整肅,使中國社會經濟復苏并順利地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場經濟。不過為了確保共產黨治理的一致性,文革平反後中共認為改革開放是完成对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并认为改革开放後中國直接步入长期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籍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詞來擋駕路線變動。其允許資本再度开始活躍的做法,也令中國經濟回到了發展軌道上,讓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經濟增長成為可能。1981年6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当局针对1966年至1976年文革阶段给予的立场和态度是,将其定性為「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造成全面而嚴重的危害」。至今,文化大革命在中国大陆地区仍然具有极大的争议性,中国官方和自由派人士认为文化大革命是错误的,自由派人士甚至认为毛泽东要对此负主要责任。但极左派仍支持文化大革命的“正当性”,认为邓小平等“走资派”成功篡夺了党和国家权力,建立起了修正主义国家。.

新!!: 梁立人和文化大革命 · 查看更多 »

文汇报

文汇报可指:.

新!!: 梁立人和文汇报 · 查看更多 »

2004年美国总统选举

2004年美國總統選舉於2004年11月2日舉行,時任總統喬治·沃克·布希成功連任,這次他成功同時贏得普選票及選舉人票。2005年1月6日選舉人投票結束,確定總統人選,他於2005年1月20日宣誓就職。.

新!!: 梁立人和2004年美国总统选举 · 查看更多 »

2007年及2008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

本文講述計劃於2007年及2008年所推行的香港政治制度改革。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於2005年提出2007年行政長官及2008年立法會產生辦法之改革建議,由於泛民主派認為政府提出的方案過於保守,加上沒有全面普選時間表,政改方案最終得不到足夠的支持而未能通過,選舉安排沿用上一屆的方式。.

新!!: 梁立人和2007年及2008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