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安東尼·塔皮埃斯

指数 安東尼·塔皮埃斯

安东尼·塔皮埃斯(Antoni Tàpies,),,塔皮埃斯侯爵,西班牙画家、雕塑家、艺术理论家。他是世界级非形式主义代表,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西班牙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主要收藏于巴塞罗那安东妮·塔皮埃斯基金会,并在其中设有研究中心。 塔皮埃斯自学成才并且在二十世纪先锋艺术里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艺术风格,他并没有摒弃传统,却又勇于创新抽象艺术,结合符号象征主义,赋予作品中材料大量含义。值得一提的是作品中的精神意义,通过材料传达了艺术家的所思所想,升华为对人性的深入分析。 他的作品得到了国内及世界艺术界的高度肯定,在几乎所有世界最权威的博物馆展出或收藏。在塔皮埃斯的职业生涯中,收获了无数荣誉和奖项,其中包括沃尔夫艺术奖(1981)、加泰罗尼亚自治区金质奖章(1983)、阿斯图里亚王子艺术奖(199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毕加索奖章(1993)及委拉兹凯斯造型艺术奖(2003)。为表彰他卓越的艺术成就,2010年4月9日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向他授予了侯爵称号。.

85 关系: 加泰罗尼亚加泰罗尼亚地区华盛顿卡塞尔卡尔·荣格卡拉卡斯塞维利亚塔拉兹天主教太阳威尼斯威尼斯双年展存在主义安东尼·高迪巴塞罗那巴塞罗那大学巴勃羅·畢卡索巴黎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巴洛克艺术中國中国美术史中国美术馆东京布宜諾斯艾利斯布鲁塞尔布拉格世界博覽會伦敦伯尔尼弗里德里希·尼采弗洛伊德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徐冰侯爵德国表现主义律師圣加仑石涛现实主义理查德·瓦格纳科隆米罗米蘭維也納纽约罗马美国爱伦·坡瓦伦西亚...生命畫家芝加哥芒通萨尔瓦多·达利西班牙西班牙君主列表马德里马克思·恩斯特高迪谷文达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超现实主义胡安·卡洛斯一世胡安·米羅阿姆斯特丹薛萬提斯學院肺结核苏黎世雕塑雕塑家雕版耶稣栗宪庭梵高毕尔巴鄂汉诺威沃尔夫艺术奖波普藝術戛纳易普生斯德哥尔摩慕尼黑托马斯·曼所羅門·古根漢美術館 扩展索引 (35 更多) »

加泰罗尼亚

--> | capital.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加泰罗尼亚 · 查看更多 »

加泰罗尼亚地区

#重定向 加泰罗尼亚.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加泰罗尼亚地区 · 查看更多 »

华盛顿

华盛顿(Washington)通常是指:.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华盛顿 · 查看更多 »

卡塞尔

卡塞尔可以指:.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卡塞尔 · 查看更多 »

卡尔·荣格

卡尔·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瑞士心理学家、精神科醫師,分析心理学的創始者。.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卡尔·荣格 · 查看更多 »

卡拉卡斯

卡拉卡斯(Caracas)是拉丁美洲國家委內瑞拉的首都,人口超過300萬,為委內瑞拉最大城市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卡拉卡斯位於委內瑞拉北部,委內瑞拉海岸山脈的卡拉卡斯山谷之中,海拔約760-910公尺。往北與加勒比海相隔一座2000公尺的高山,以南也是丘陵與山地的地形。加拉加斯此一名稱據信來自於當地印地安人的部族名稱。 屬南美洲西岸典型的高地氣候,其氣候四季如春,僅比波哥大氣溫高數度,宜人居住。.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卡拉卡斯 · 查看更多 »

塞维利亚

塞維利亞(Sevilla)是西班牙南部的艺术、文化与金融中心,也是西班牙安達魯西亞自治區和塞維利亞省的首府,2007年市内人口699,145,辖区人口2007年1,450,214,全省人口2007年1,849,268。是西班牙第四大都市。瓜達爾基維爾河從市中穿流而過。 古市區的建築仍然保留著幾個世紀前摩爾人統治過的痕跡。塞維利亞曾是一個重要的港口,西班牙的船隊從新大陸運來大批黃金、白銀,經過塞維利亞轉運往歐洲各地。市中那座聳立在瓜達爾基維爾河畔的十二等邊形黃金塔是於1221年建造的,古時外壁曾鋪上金磚,顯示當時塞維利亞的繁榮。塞維利亞舉辦過1992年的世界博覽會。瓜達爾基維爾河上的一座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設計的阿拉米略橋便是為此而建的。.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塞维利亚 · 查看更多 »

塔拉兹

塔拉兹(,Taraz)是近十年起的地名,1997年前稱江布爾 (),至1938年称为米尔卓扬,1936年前称奧利埃-阿塔(神圣长老) (),现在是哈薩克斯坦江布爾州首府。位於該國南部塔拉斯河畔,鄰近吉爾吉斯斯坦。1999年人口330,100人。這地方,據說是北匈奴的郅支單于強迫康居人用了兩年時間在塔拉斯河附近建設。不久之后,西汉军队在此大破匈奴军,击杀郅支单于。 唐代稱為怛邏斯,为石国大镇,歷史上以與大食對戰的怛邏斯戰役著名。杜环《经行记》: 玄奘往印度取经,曾路过此地;《大唐西域记》卷一记载: 1210年代,花剌子模與屈出律夾擊西遼,花剌子模在這裡打敗西遼將軍塔陽古,西遼國西方從此歸花剌子模。 元代称为塔剌思。1219年成吉思汗挥师攻打花拉子模,佔领塔剌思,从河中府迁移四百余人到塔剌思屯田,命耶律楚材管理此地。 在16世纪由于哈萨克汗国与乌兹别克汗国之间的战乱和不断易主,城池也逐渐坍塌只保留了一些房屋和陵墓。18世纪初期落入准噶尔人手中。18世纪末回到哈萨克汗国管辖,19世纪初随哈萨克大玉兹并入沙俄。.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塔拉兹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

天主教(Catholicismus)是對罗马公教會(天主教會)發展而來的一系列基督教之神学、哲學理論、禮儀傳統、倫理纲常等信仰體系之總括,為基督教最大宗派。其拉丁文本意為「普世的」,因此又譯為公教會。另一個經常並用的名稱是「大公教會」,通常用來概括基督教會的普遍特徵,以用來區別狹義的、與聖座共融的公教會,即天主教會。在大多數情況中,天主教是天主教會的代稱。 天主教的中文名稱源自明朝萬曆年間耶稣会將基督信仰传入中国,經当朝礼部尚书之徐光启与利瑪竇等耶稣会士讨论,取儒家古话「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称其信仰之獨一神灵为「天主」,故稱之。天主教在與新教並提時亦被稱為「舊教」,全國宗教資訊網,兩者分別代表著第一個千禧年開始的「傳承式信仰」、以及16世紀宗教改革開始的「書面式信仰」。這一概念曾在恢復公教傳統的牛津運動提出。.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天主教 · 查看更多 »

太阳

太陽或日是位於太陽系中心的恆星,它幾乎是熱電漿與磁場交織著的一個理想球體。其直徑大約是1,392,000(1.392)公里,相當於地球直徑的109倍;質量大約是2千克(地球的333,000倍),約佔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 ,同時也是27,173,913.04347826(約2697.3萬)倍的月球質量。 从化學組成来看,太陽質量的大約四分之三是氫,剩下的幾乎都是氦,包括氧、碳、氖、鐵和其他的重元素質量少於2% 。 太陽的恆星光譜分類為G型主序星(G2V)。雖然它以肉眼來看是白色的,但因為在可见光的頻譜中以黃綠色的部分最為強烈,從地球表面觀看時,大氣層的散射使天空成為藍色,所以它呈現黃色,因而被非正式地稱為“黃矮星” 。 光譜分類標示中的G2表示其表面溫度大約是5778K(5505°C),V则表示太陽像其他大多數的恆星一樣,是一顆主序星,它的能量來自於氫融合成氦的核融合反應。太陽的核心每秒鐘聚变6.2億噸的氫。太陽一度被天文學家認為是一顆微小平凡的恆星,但因為銀河系內大部分的恆星都是紅矮星,現在認為太陽比85%的恆星都要明亮。太陽的絕對星等是 +4.83,但是由于其非常靠近地球,因此从地球上看来,它是天空中最亮的天體,視星等達到−26.74。太陽高溫的日冕持續的向太空中拓展,創造的太陽風延伸到100天文單位遠的日球層頂。這個太陽風形成的“氣泡”稱為太陽圈,是太陽系中最大的連續結構。 太陽目前正在穿越銀河系內部邊緣獵戶臂的本地泡區中的本星際雲。在距離地球17光年的距離內有50顆最鄰近的恆星系(最接近的一顆是紅矮星,被稱為比鄰星,距太阳大約4.2光年),太陽的質量在這些恆星中排在第四。 太陽在距離銀河中心24,000至26,000光年的距離上繞著銀河公轉,從銀河北極鳥瞰,太陽沿順時針軌道運行,大約2.25億至2.5億年遶行一周。由於銀河系在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中以550公里/秒的速度朝向長蛇座的方向運動,这两个速度合成之后,太陽相對於CMB的速度是370公里/秒,朝向巨爵座或獅子座的方向運動。 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是橢圓形的,每年1月離太陽最近(稱為近日點),7月最遠(稱為遠日點),平均距離是1.496億公里(天文学上稱這個距離為1天文單位) 。以平均距離算,光從太陽到地球大約需要经过8分19秒。太陽光中的能量通过光合作用等方式支持着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长 ,也支配了地球的氣候和天氣。人类從史前時代就一直認為太陽對地球有巨大影響,有許多文化將太陽當成神来崇拜。人类對太陽的正確科學認識進展得很慢,直到19世紀初期,傑出的科學家才對太陽的物質組成和能量來源有了一點認識。直至今日,人类对太阳的理解一直在不断进展中,还有大量有关太陽活动机制方面的未解之謎等待着人们来破解。 現今,太陽自恆星育嬰室誕生以來已經45億歲了,而現有的燃料預計還可以燃燒50億年之久。.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太阳 · 查看更多 »

威尼斯

威尼斯(威尼斯語︰Venezsia;意大利語︰Venezia;弗留利語︰Vignesie;拉丁語︰Venetia;英文:Venice)是意大利東北部著名的旅遊與工業城市,也是威尼托地區的首府。威尼斯城由被运河分隔并由桥梁相连的118座小岛组成。威尼斯潟湖是位于波河与皮亚韦河河口之间的一个封闭的海湾,威尼斯城就坐落在威尼斯潟湖的浅滩上。威尼斯以其优美的环境、建筑和艺术品珍藏而闻名。潟湖和城市的一部分被列为世界遗产。Luigi Barzini曾在紐約時報形容它「無疑是最美麗的人造都市」,時代線上也稱讚威尼斯是歐洲最浪漫的城市之一。 2014年,共有264,579人居住在威尼斯市镇,其中约55,000人居住在老城区。威尼斯与帕多瓦和特雷维索一起,组成了帕多瓦-特雷维索-威尼斯大都市区(PATREVE),总人口260万。PATREVE只是一个统计学意义上的大都市区,不是行政区划的等级。 威尼斯这个名字源于公元前十世纪居住在该地区的古威尼蒂人。这个城市历史上曾经是威尼斯共和国的首府。威尼斯同时被誉为「主之城」、「尊贵之城」、「亚得里亚王后」、「水之都」、「面具之城」、「桥梁之城」、「漂浮之都」、「运河之城」。 威尼斯共和国是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金融和海运力量,是十字军东征和勒班陀战役的集结地,也是从13世纪直到17世纪末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商业(特别是丝绸,粮食和香料)和艺术中心。 威尼斯市被认为是第一个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9世纪逐渐形成,14世纪达到了顶峰。这使威尼斯在其大部分历史中成为一座极为富裕的城市。後來因為土耳其人對地中海東邊的控制促使歐洲國家尋找其他航線的慾望,威尼斯因此失去了大部分的重要性與影響力。 它同样因为几次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的艺术运动而众所周知的。在拿破仑战争和维也纳会议之后,共和国被奥地利帝国所吞并,直到1866年,由于第三次意大利独立战争而举行的全民公投,威尼斯成为意大利王国的一部分。威尼斯在交响乐和歌剧音乐史上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安东尼奥·维瓦尔第的诞生地。2016年,威尼斯被评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威尼斯 · 查看更多 »

威尼斯双年展

威尼斯双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是一个拥有上百年历史的艺术节,是欧洲最重要的艺术活动之一。并与德国卡塞尔文献展、巴西圣保罗双年展并称为世界三大艺术展,并且其资历在三大展览中排行第一。被人喻为艺术界的嘉年华盛会。 威尼斯双年展在奇數年(如2013、2015)為藝術雙年展,在偶數年(如2014、2016)為建築雙年展,展覽一般分为国家馆与主题馆两部分。主要展覽的是当代藝術和建築藝術。威尼斯电影节是威尼斯双年展的一部份。.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威尼斯双年展 · 查看更多 »

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是一个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它認為人存在的意義是無法經由理性思考而得到答案的,以强调个人、獨立自主和主观经验。尼采和祁克果可被看作其先驱。在20世纪中它流傳非常廣泛,其哲學思想還延續到了60年代興起的人本主義。雅斯贝尔斯和海德格尔、保羅·萨特和卡缪是其代表人物。 其最突出的命題是:世界沒有終極的目標;人們發現自己處於一個隱隱約約而有敵意的世界中;人們選擇而且無法避免選擇他們的品格、目標和觀點;不選擇就是一種選擇,即是選擇了「不選擇」;世界和我們的處境的真相最清楚地反映在茫然的心理不安或恐懼的瞬間。 這些命題曾經影響了文學(例如:費奧多爾·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卡繆)、精神分析學(例如:和羅洛·梅)和神學(例如:保羅·田立克)。.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存在主义 · 查看更多 »

安东尼·高迪

安東尼·高迪·科爾內特(Antoni Gaudí i Cornet;),西班牙建築師,「加泰羅尼亞現代主義」的最佳实践者(Catalan Modernisme,屬於新藝術運動),為新藝術運動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以其複雜、新穎、獨樹一幟、个人色彩强烈的建築作品知名,有被譽為「上帝的建築師」。其作品多位于巴塞隆納,如聖家堂。.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安东尼·高迪 · 查看更多 »

巴塞罗那

巴塞羅那(Barcelona,Barcelona)是西班牙加泰羅尼亞首府和巴塞羅那省省會,位於伊比利亞半島的東北面,瀕臨地中海,全市人口約160萬,都會區人口則約500萬,為加泰羅尼亞第一大城。加泰隆尼亞的議會、、等政府中樞機構,以及最高首長均駐設於此。1999年,巴塞羅那由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選為50個人生必遊景點之一。 相傳巴塞隆納由迦太基將領、漢尼拔的父親哈米爾卡·巴卡所興建,在其漫長的歷史上還曾作爲巴塞羅那伯爵領地和阿拉貢王國的都城。巴塞羅那因其衆多歷史建築和文化景點成爲衆多旅遊者的目的地,其中之代表是被列入聯合國世界遺產的安東尼·高第和的建築作品。安東尼·高第一直在巴塞羅那生活和工作,在這裏有他很多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包括桂爾宮、桂爾公園和聖家堂。巴塞羅那尚有兩個知名的足球俱樂部:巴塞羅那和皇家西班牙人,其中巴塞羅那是世界最著名的足球俱樂部之一。.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巴塞罗那 · 查看更多 »

巴塞罗那大学

巴塞罗那大学(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UB; ),为巴塞罗那市的一所公立大学。巴塞罗那大学创建于1450年,1842年重建。巴塞罗那大学为加泰罗尼亚最古老的大学。 根據2017年QS世界大學排名,巴塞羅那大學被認為是加泰罗尼亚以至西班牙最好的大學,全球排名156位。.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巴塞罗那大学 · 查看更多 »

巴勃羅·畢卡索

巴勃羅·魯伊斯·畢卡索(Pablo Ruiz Picasso,),通称毕加索,西班牙著名畫家、雕塑家、版画家、陶艺家、舞台设计师及作家,和喬治·布拉克同為立體主義的創始者,是20世紀現代藝術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遗作逾两万件。畢卡索是少數在生前“名利雙收”的畫家之一。 畢加索、馬塞爾·杜象和亨利·马蒂斯是三位在二十世紀初期開始造型艺术革命性發展的藝術家,在繪畫、雕塑、版畫及陶瓷上都有顯著的進展。在西班牙與薩爾瓦多·達利和胡安·米羅被譽為後三大藝術家。.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巴勃羅·畢卡索 · 查看更多 »

巴黎

巴黎(Paris)是法國的首都及最大都市,同時是法蘭西島大區首府,為法國的政治與文化中心,隸屬法蘭西島大區之下的巴黎省(編號第75省;僅轄有1個同名市鎮)。目前的巴黎市轄區範圍大致為舊巴黎城牆內(環城大道內側),依照發展歷史共分成20個區,自從1860年代開始就沒有重大變化。截至2011年為止,巴黎市内人口超過225萬,的人口則逾1,229萬,是歐洲最大的都會區之一。 巴黎在近1,000年的時間内是西方最大的城市,也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16世紀至19世紀期间)。目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在教育、娛樂、時尚、科學、媒體、藝術、金融、政治等方面皆有重大影響力,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大都会之一.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巴黎 · 查看更多 »

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

巴黎市现代艺术博物馆(Musée d'Art Moderne de la Ville de Paris)是位于巴黎十六区的一座美术馆,其中展示有许多现代艺术作品。 2010年5月20日,博物馆内发生盗窃事件,包括巴勃罗·毕卡索的《鴿子與豌豆》(.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 · 查看更多 »

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艺术(Barocco,Baroque,Baroque)是欧洲17世纪时的一种艺术风格,运用夸张的运动性和清晰可辨的细节在雕塑、绘画、建筑、文学、舞蹈和音乐等领域来营造戏剧、紧张、繁琐、恢宏的效果。这种风格于1600年左右起源于意大利的罗马,随后便散布到欧洲的大部分地区。 巴洛克风格的流行与成功与罗马天主教会的鼓励有关。为了回应当时兴起的宗教改革,教会在特伦托会议上决定艺术应当直接地充满感情地表达宗教主题。当时的贵族认为具有戏剧性的巴洛克建筑和艺术是一种倾倒其宾客并表达胜利、权利和控制的一种手段。带有前庭、大楼梯和豪华的会客室的巴洛克宫殿为之兴建起来。.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巴洛克艺术 · 查看更多 »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中國 · 查看更多 »

中国美术史

中國美术,有着獨特的廷續性,明代的作品可以看到唐代的影响;清代的画作繼承着宋代的特色,在临摹的同時有所创新。歷代以來,雖然每位中國畫師的畫風及技巧各有不同,但創作主题经常是圍繞着自然生態。歷代中国艺术皆可看到宗教的影响,不少作品的绘画方式有着道教阴阳二元论的色彩:意境的虚與实;用筆的輕與重。此外,不少作品更會出現中國神話人物。這些特色元素都可在中國畫中窺得一二。 中国艺术作品多見於宫廷和学院,其影响遍及整个東洋世界,包括朝鲜、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十六世纪,法國等西欧各國湧見中國熱,对中国的许多方面均十分追捧,中国的工艺品尤其是瓷器與陶器在西欧各國相當受歡迎,這時的中国艺术对欧洲的艺术發展有着顯著的影响。.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中国美术史 · 查看更多 »

中国美术馆

中国美术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1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级美术博物馆和中国大陆規模最大的美术馆。 中国美术馆是以收藏、展示、研究中国近现代艺术家作品为重点的国家造型艺术博物馆。1963年6月,毛泽东题写了“中国美术馆”馆额,明确了中国美术馆的国家美术馆地位以及办馆性质。.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中国美术馆 · 查看更多 »

东京

東京()是位於日本關東地方的都市,狹義上指東京都、或東京都區部(即東京市區),亦可泛指東京都及周邊衛星都市群相連而成的「首都圈」(東京都會區)。目前(2017年8月)東京都區部人口數達946萬,首都圈的人口數則達3千6百萬,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都會區,亦為亞洲最重要的世界級城市。東京是传统上的全球四大世界級城市之一,在2016年GDP達9472.7億美元,超越紐約(9006.8億)成為全球第一,同時全球城市指數排名中排名第三。 東京古稱江戶,自德川幕府時代以來開始成為日本主要都市之一,明治維新時期改為現名後,更發展為日本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等眾多領域的樞紐中心。經過二戰後的繼續發展,東京不僅成為世界商業金融、流行文化與時尚重鎮,亦為世界經濟發展度與富裕程度最高的都市之一。此外,東京還有目前全球最複雜、最密集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其中東京的地鐵系統每日平均運量達880萬人次,繁忙程度居全球地鐵第三位。 在正式的行政區劃定義上,東京僅限於東京都,與道、府、縣同為日本的一級行政區,轄區包含東京都區部、多摩地方與伊豆群島、小笠原群島等離島;其中,東京都區部為日本中央政府所在地。東京都同時也囊括了日本最南端(沖之鳥礁)和最東端(南鳥島)等地理極點,擁有日本各都道府縣中最多的人口數,同時也是日本人口密度最高的都道府縣。.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东京 · 查看更多 »

布宜諾斯艾利斯

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意为“好空氣”),当地華人常略稱為布宜諾市或布市。是阿根廷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拉普拉塔河(Río de la Plata,直譯:銀之河)南岸、南美洲东南岸、對岸為烏拉圭(東方);2014年,在大布宜诺斯艾利斯地区(Gran Buenos Aires)有常住人口17,180,000,是拉丁美洲第二大都会区,仅次于大圣保罗地区(2012年19,956,590人)。布宜諾斯艾利斯為拉丁美洲最歐洲化的城市。七月九日大道(La Avenida 9 de Julio)是世界最寬的馬路,有約130公尺寬(超過16车道)。有名的阿根廷探戈的发源地就在布市的博卡区(La Boca)。 2007年布宜諾斯艾利斯被评为全球第三最美的城市。.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布宜諾斯艾利斯 · 查看更多 »

布鲁塞尔

布鲁塞尔(Bruxelles;Brussel)是比利时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欧洲联盟的主要行政机构所在地。布鲁塞尔市位于布鲁塞尔-首都大区。 在不同的语境中,布鲁塞尔有着不同的外延。她可能代表布鲁塞尔市(比利时的布鲁塞尔-首都大区中最大的地方自治体及首府,常住人口140,000),也可能代表布鲁塞尔-首都大区(据2008年2月1日统计,常住人口为1,067,162),或者也可能用于表示布鲁塞尔城市圈(常住人口1,350,000)。 在歐洲聯盟的四个主要机构中,欧洲理事会、歐盟委員會和歐盟理事會位於布魯塞爾,另一個機構歐洲議會在布魯塞爾也有分處(全體議會在法國斯特拉斯堡),所以它有「歐洲首都」的美誉。另外,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總部也設在布魯塞爾。 布魯塞爾是一個雙語城市,通用法語和荷蘭語,法語的使用者佔較多數。另外,土耳其语、阿拉伯语等语言被布鲁塞尔的穆斯林广泛使用。.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布鲁塞尔 · 查看更多 »

布拉格

布拉格(Praha,Prag)是捷克首都和最大城市、欧盟第十四大城市,和历史上波西米亚的首都,位于该国的中波希米亚州、伏尔塔瓦河流域。该市地处欧洲大陆的中心,在交通上一向拥有重要地位,与周边国家的联系也相当密切(特别是在地理上恰好介于柏林与维也纳这2个德语国家的首都中间)。2006年3月,布拉格的面积为496平方公里,人口为118.3万。 布拉格是一座欧洲历史名城。城堡始建于公元9世纪。1345—1378年,在查理四世统治时期,布拉格成为神圣罗马帝国兼波希米亚王国的首都,而达到鼎盛时期,并兴建了中欧、北欧和东欧第一所大学——查理大学。15世纪和17世纪,在布拉格先后由于宗教原因发生2次將人扔出窗外的事件,分别引发了胡斯战争和影响深远的欧洲三十年战争(1618年-1648年)。工业革命以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布拉格属于欧洲工业较发达的城市之一,在奥匈帝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时布拉格也曾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城市,多元文化是其显著特色,不过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布拉格已经基本上成为单一捷克民族的城市。在冷战时期,布拉格又发生过数次震动世界的事件:1948年共产党夺权、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和1989年的天鹅绒革命。 布拉格是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市内拥有为数众多的各个历史时期、各种风格的建筑,从罗马式、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新艺术运动风格到立体派和超现代主义,其中特别以巴洛克风格和哥特式建筑更占优势。布拉格建筑给人整体上的观感是建筑顶部变化特别丰富,并且色彩极为绚丽夺目(红瓦黄墙),因而拥有“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等美称,号称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之一。1992年,布拉格历史中心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单,每年,有4.4万旅客慕名而来,是欧洲第六受欢迎来旅游的城市2013年,布拉格入选世界首座“世界文化遗产”城市。 布拉格也是欧洲的文化重镇之一,历史上曾有音乐、文学等诸多领域众多杰出人物,如作曲家沃尔夫冈·莫扎特、贝多伊奇·斯美塔那、安东尼·德沃夏克,作家弗兰兹·卡夫卡、瓦茨拉夫·哈维尔、米兰·昆德拉等人在该城进行创作活动,今天该市仍保持了浓郁的文化气氛,拥有众多的歌剧院、音乐厅、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电影院等文化机构,以及层出不穷的年度文化活动。.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布拉格 · 查看更多 »

世界博覽會

世界博覽會(Universal Exposition或World's Fair),又稱國際博覽會及--,簡稱世博會、世博、--,是一個具國際規模的集會。參展者向世界各國展示當代的文化、科技和產業上正面影響各種生活範疇的成果。.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世界博覽會 · 查看更多 »

伦敦

伦敦(London;)是英国的首都,也是英國和欧洲最大的城市。位于泰晤士河流域,于公元50年由罗马人建立,取名为伦蒂尼恩,在此后两个世纪内为这一地区最重要的定居点之一。伦敦的历史核心区伦敦城仍旧维持其中世纪的界限,面积,2011年人口为8,072,为全英格兰最小的城市。自19世纪起,“伦敦”一称亦用于指稱围绕这一核心区开发的周围地带。这一城区集合构成大伦敦行政区(与伦敦区覆盖区域相同) ,由伦敦市长及伦敦议会管辖伦敦市长与伦敦市市长非同一概念;后者为伦敦市法团领导者,即伦敦城的管辖者。。 伦敦亦是一个全球城市,名列紐倫港世界三大國際都會之一。在文艺、商业、教育、娱乐、时尚、金融、健康、媒体、专业服务、研究与发展、旅游和交通方面都具有显著的地位,同时还是全球主要金融中心之一,根据计算方式不同,为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第五或第六大的都市区由于对城市界限的定义、人口的规模、汇率的变化及产出的计算方式不同,城市都市区GDP的排名可能有一定的差别。伦敦和巴黎在总经济产出方面大致规模相近,由此第三方的不同估计对于第五和第六大城市GDP的排列可能不同。麦肯锡全球研究所2012年的报告估计伦敦全市2010年的GDP为US$7,518亿,巴黎则为$7,642亿,由此两市分别为第六和第五。普华永道2009年11月发布的报告称,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2008年伦敦的GDP为US$5,650亿,巴黎则为US$5,640亿,分别为第五和第六。麦肯锡的研究中伦敦人口为1,490万,巴黎则为1,180万,而普华永道的研究中伦敦人口为859万,巴黎992万。伦敦亦是全球文化首都之一,还是全球国际访客数量最多的城市,根据客流量计算则拥有全球最为繁忙的城市机场系统。伦敦拥有43所大学,其高等教育机构密集度在全欧洲最高。2012年,伦敦成为史上首座三次举办现代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 伦敦的人口和文化十分多样,在大伦敦地区内使用的语言就超过300种。这一区域2015年的官方统计人口为8,673,713,为欧盟中最大城市,人口占全英国的12.5%。伦敦的城市区为欧盟第二大,根据2011年普查其人口达到9,787,426,仅次于巴黎。其都市区为欧洲最大,人口达13,614,409,而大伦敦政府则称伦敦都市区的总人口为2,100万。1831年至1925年间,伦敦为世界最大的城市。 有四项世界遗产位于伦敦,分别为:伦敦塔;邱园;威斯敏斯特宫、威斯敏斯特教堂和圣玛格丽特教堂;以及格林尼治历史区(其中的皇家天文台为本初子午线、0°经线和格林尼治标准时间所经之地)。其他著名景点包括白金汉宫、伦敦眼、皮卡迪利圆环、圣保罗座堂、伦敦塔桥、特拉法加广场和碎片大厦。伦敦亦是诸多博物馆、画廊、图书馆、体育运动及其他文化机构的所在地,包括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泰特现代艺术馆、大英图书馆以及40家西区剧院。伦敦地铁是全球最古老的地下铁路网络。.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伦敦 · 查看更多 »

伯尔尼

伯恩(:Bärn、Bern、Berne、Berna、Berna)位於瑞士西半部領土中央偏北之處,為僅次於蘇黎世、日內瓦和巴塞爾的第四大城,是伯恩州首府,亦是該國實際上的首都。其舊城區今日已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核定的世界遺產。.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伯尔尼 · 查看更多 »

弗里德里希·尼采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著名德國語言學家、哲学家、、詩人、作曲家,他的著作對於宗教、道德、現代文化、哲學、以及科學等領域提出廣泛的批判和討論。他的寫作風格獨特,經常使用格言和悖論的技巧。尼采對於後代哲學的發展影響極大,尤其是在存在主義與後現代主義上。 在開始研究哲學前,尼采是文字學家。24歲時尼采成為瑞士巴塞爾大學的德语区古典语文学教授,专攻古希腊语,拉丁文献。但在1879年由於健康問題而辭職,之後飽受精神疾病煎熬。1889年尼采精神崩潰,從此再也沒有恢復,在母親和妹妹的照料下活到1900年去世。.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弗里德里希·尼采 · 查看更多 »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可以指:.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弗洛伊德 · 查看更多 »

弗朗西斯科·佛朗哥

弗朗西斯科·佛朗哥(Francisco Franco,),前西班牙国家元首、西班牙首相,西班牙长枪党党魁。 佛朗哥出生于西班牙的一个军人世家,青少年时代即在军中。1936年发动叛乱,西班牙内战爆发,1939年1月26日成功占领巴塞罗那統一全國,并成立独裁政权,以法西斯主义统治西班牙。在二战中佛朗哥政权实行亲德、義的政策以换取相对的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名义上保持中立,并象征性的派出“蓝色师团”协助纳粹德国进攻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被各国孤立,但和美国保持亲密的盟友关系。1947年佛朗哥自任摄政王。在二战之后西班牙迅速成长为工业化的中等发达国家。1975年逝世后胡安·卡洛斯一世登上王位,实行民主改革,西班牙结束独裁统治。 佛朗哥统治期间,以灵活的外交方式,赢得了国家的和平与稳定,并且在二战之后使国家能够迅速发展,实现经济飞跃。但是他也以其法西斯式的獨裁统治,严酷打击异己特別是親共产主义或社會主義人士,严重阻碍西班牙的民主化而遭到后人诟病。.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弗朗西斯科·佛朗哥 · 查看更多 »

徐冰

徐冰(),中國當代藝術家,現居北京、紐約,師從詹建俊、羅爾純和古元等名家,其為人所知的大部分作品皆與文字有關,如使用全新創造的“漢字”寫成的“析世鑒”;又如以漢字思維書寫英文單詞的方式“新英文書法”。1997年因其在書法和版畫方面的成就获得了麦克阿瑟奖。.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徐冰 · 查看更多 »

侯爵

侯是中国古代爵位名,一些鄰近國家受中國影響也以此為爵位名。歐洲中世紀以後,在中文裏也用“侯爵”來翻译歐洲貴族爵位中相應等級的称号(例如法國Marquis、英國Marquess、德國Markgraf等)。.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侯爵 · 查看更多 »

德国表现主义

德国表现主义(German Expressionism)是指一些互相关联的德国艺术运动,从一战前开始,在1920年代的柏林到达顶峰。这些运动属于北欧与中欧表现主义运动的一部分,涉及的领域包括建筑、绘画和电影。.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德国表现主义 · 查看更多 »

律師

律師是指受当事人委托或法院指定,依法协助当事人进行诉讼,出庭辩护,以及处理有关法律事务的专业人员。現代律师一般而言是指學習法律、通過特定考試、加入地方公會,被允許接受他人委託。 律师作为复数的概念,意味着律师职业和行为,以及由从事律师职业的所有职业人员构成的职业群体。在实行法律职业一元化的国家,律师(lawyer)也可以作为所有法律职业的统称。.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律師 · 查看更多 »

圣加仑

圣加仑(St.,瑞士德語:Sanggale,Saint-Gall,San Gallo)位于瑞士东北部,是圣加仑州的首府,人口约7万4千人,海拔约700米,思泰纳赫河穿越其中,最后汇入博登湖。 圣加仑市始建于7世纪,如今作为一个拥有16万人口的都会区核心,已经成为瑞士东部的文化经济中心。主要产业为服务业。 圣加仑市的主要旅游景点是圣加仑修道院,于1983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其著名的图书馆中,最早的藏书可追溯到9世纪。.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圣加仑 · 查看更多 »

石涛

石涛(),清初画家,原姓朱,名若极,广西桂林人,祖籍安徽鳳陽,小字阿长,别号很多,如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法号有元济、原济等。与弘仁、髡残、朱耷合称“清初四僧”。 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艺术理论家。.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石涛 · 查看更多 »

现实主义

實主義(Réalisme),又可稱作實在主義,認為在人類的認知中,我們對物體之理解與感知,與物體獨立於我們心靈之外的實際存在是一致的。一般定義為關於現實和實際而排斥理想主義。不過,現實主義在博雅人文範疇中可以有很多意思(特别是繪畫、文學和哲學裡)。它還可以用於國際關係。 在藝術上指對自然或當代生活做準確、詳盡和不加修飾的描述。現實主義摒棄理想化的想像,而主張細密觀察事物的外表,依據這個說法,廣義的寫實主義便包含了不同文明中的許多藝術思潮。 在視覺藝術和文學裡,現實主義是一個19世纪的一場運動,起源於法國。 现实主义的艺术运动在欧洲迅速蔓延。 在意大利,现实主义主题由Gioacchino Toma,安东尼奥·罗塔和Giuseppe Pellizza da Volpedo承担,而在米兰,在下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之间,一群年轻的画家将生活在存在主义现实主义的潮流之中,主题是 用现实主义打破思想方案马里奥·巴尔迪。.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现实主义 · 查看更多 »

理查德·瓦格纳

威廉·理查德·瓦格纳(Wilhelm Richard Wagner,),德国作曲家、劇作家,以其歌劇聞名。理查德·瓦格纳不同於其他的歌剧作者,他不但作曲,還自己編寫歌劇劇本。他是德国歌剧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前面承接莫扎特的歌剧传统,后面开启了后浪漫主义歌剧作曲潮流,理查德·施特劳斯紧随其后。同时,因为他在政治、宗教方面思想的复杂性,成为欧洲音乐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 理查德·瓦格纳一開始是延續卡尔·马利亚·冯·韦伯和贾科莫·梅耶贝尔的浪漫主义傳統,但後來提出了整體藝術的概念,整合了詩歌、視覺藝術、歌劇及劇場,並在1849至1852年間提出許多的論述。瓦格纳後來將這些概念放入由四部歌劇組成的系列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中,共花了26年的時間才完成。 理查德·瓦格纳後期的作品以其複雜的音樂織度、豐富的和声及配器法著稱,另外他也在作品中靈活的使用主导动机,也就是會和特定人物、地點或是事物一起出現的一到兩個小節音樂。理查德·瓦格纳在音樂語言上的一些進展,例如極度的以及快速變換的調性,也影響古典音樂的發展。瓦格纳的崔斯坦與伊索德可以算是現代音樂的開始。 理查德·瓦格纳曾建造自己的歌劇院,也就是拜羅伊特節日劇院,其中有許多新穎的設計,此歌劇院是為了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而興建,《帕西法爾》也是在這裡首演。後來的拜羅伊特音樂節也在此固定演出瓦格纳的十部樂劇。在瓦格纳建造歌劇院時,他對於音樂及戲劇的想法又改變了,他也將一些傳統形式引入他最後幾部作品中,包括《尼伯龍根的指環》。 在理查德·瓦格纳的最後幾年生命中,充斥著政治流亡者、動盪的愛情以及貧窮。他在音樂、戲劇及政治上的爭議作品在最近數十年來得到許多的注意,尤其是其中的反犹太詞句。他的概念在許多二十世紀的藝術中可以看出踪跡,其影響包括哲學、文學、視覺藝術及戲劇。.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理查德·瓦格纳 · 查看更多 »

科隆

科隆(Köln, ;1919年前德语也拼写为Cöln),是德國第四大城市,是北威州最大的城市,亦是德國內陸最重要的港口之一,莱茵地区的经济文化和历史中心。它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德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中世纪科隆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教会中心和艺术知识中心。科隆在二战期间遭到严重破坏。今天它以其文化和建筑遗产以及许多重要的国际性活动而闻名。 1850年科隆的人口超过十万,在德国算作大城市。加上其第二住址在科隆的人其居民数今天超过一百万。 科隆也有天主教大主教,是天主教科隆大主教座堂所在地。哥特式教堂科隆大教堂1996年被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它是科隆的主要标志,非官方象征。 43%居民信奉罗马天主教,18%信奉新教,39%信奉其他宗教。直到二战从东德涌来的大量难民,罗马天主教徒一直占科隆居民的大多数。2005年,科隆见证最大的天主教青年盛会。第二十届世界青年日从8月15日星期一到8月21日星期日在科隆举办。 科隆位于欧洲一条重要的东西交通要道与莱茵河的交叉口上。莱茵河是欧洲南北交通的一条重要水道。科隆今天是德国铁路交通最繁忙的枢纽。它的内河港口是欧洲最重要的内河港口之一。 它还是一个文化中心,尤其是创造艺术的一个中心。它的狂欢节非常有名,此外它还是许多协会的驻地。在20世纪的后半叶科隆从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城市演变为一个以服务业为主的工业。今天科隆是一个媒体中心,市内还建造了许多新的办公楼。科隆的保险业也有跨地区性的意义。 科隆还以当地的“科隆啤酒”(Kölsch)闻名,Kölsch也是科隆方言,一句笑话说Kölsch是世界上唯一能喝的语言。科隆也是科隆香水或古龙水的发源地。 科隆是德国最大的大学城之一,市内共有85,183名入册的大学生,占市民总数的8.5%。科隆的外国人数量也很高,2004年底市内有175,515名外国籍居民,占市民总数的17.2%,尤其土耳其人社群是德国最大的之一。科隆因此有很长的多文化熔炉的传统。科隆人素来以开放、自由和宽容著称。 柏林和科隆是两个以接受同性恋文化闻名的城市。科隆在这方面历史悠长,很长时间以来科隆是德国同性恋运动的重要阵地。即使有些事情柏林都有些收敛,科隆却以此为荣,并以德国最大的同性恋群体(著名的例如克里斯多佛大街日)自豪。每年七月间,同性恋们都要举行一次盛大的游行(每年吸引超过1百万游客),这里已经成为多个不同同性恋组织(LGBT)和他们活动的基地。.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科隆 · 查看更多 »

米罗

米罗(德语:Mirow)是德国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的一个市镇。总面积84.08平方公里,总人口3422人,其中男性1685人,女性1737人(2011年12月31日),人口密度41人/平方公里。.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米罗 · 查看更多 »

米蘭

米蘭(Milano)是歐洲國家義大利的西北方大城,也是米蘭省的省會和倫巴第大區的首府,位於義大利人口最密集和發展程度最高的倫巴第平原上。它是歐洲南方的重要交通要點,歷史相當悠久,以觀光、時尚與建築景觀聞名於世。米蘭市区目前有182萬居民,其都会区超过800万人是歐洲三大都會區之一。總面積約有1,982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超過2,000人居住。目前米蘭市長為Giuseppe Sala。 市区生產總值占義大利國內生產總值的4.8%,這個地區也被稱為藍香蕉(Blue Banana),是歐洲人口最密集與工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 米蘭最初被凱爾特人當中的因蘇布雷人(Insubres)稱為Medhlan。後來羅馬人在西元前222年征服該地後,稱它為Mediolanum。米蘭因此成為羅馬帝國最繁榮的地區之一,並在286年至402年成為西羅馬帝國的首都。米蘭在中世紀時期則被稱為Mailand,德語目前依然使用這個名字,它來自於凱爾特語的Mid-lan,意為“平原中心”。拿破崙於1796年佔領米蘭,並於1805年將米蘭當作義大利王國的首都。米蘭隨後成為受到奧地利帝國所控制的倫巴第-威尼西亞王國首都,並於1859年成為薩丁尼亞王國的一部份,逐漸隸屬於義大利王國。 米蘭是一個國際性及國際化的城市,有15.2%的人口出生於國外。這個城市依然是歐洲主要的運輸和工業中心,米蘭是歐洲聯盟當中第10重要的商業和金融中心(2009年).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米蘭 · 查看更多 »

維也納

維也納(Wien;奧地利德語:Wean)是奧地利共和國首都和維也納州首府,人口172.3萬人,都會區約240萬人,佔奧地利人口四分之一以上。維也納是歐洲著名的都會區之一,拥有许多重要的国际组织,OPEC的總部也設於此。同時,維也納與美國紐約和瑞士日內瓦同為聯合國僅有的駐地城市。位於北緯48度12分5秒、東經16度22分38秒。具“世界音樂之都”美譽。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是領域曾遍及除德意志以外的中東歐大部分地區的奧匈帝國首都。按照市区人口,它是欧盟第七大城。在20世纪初以前,它是德語圈最大的城市,奥匈帝国分裂之前,該市已经擁有200萬人口。時至今日,它仍是德语圈第二大城市,僅次於柏林。該市位於奥地利東部,靠近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边界。其市中心古城區被列為世界遺產。.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維也納 · 查看更多 »

纽约

纽约(New York)是位於美國紐約州的城市,為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紐約都會區的核心、以及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是对全球的经济、商业、金融、媒体、政治、教育和娱乐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国际大都会。纽约还是聯合國總部所在地,因此紐約也被认为是世界外交的中心。纽约还被称为「世界文化之都.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纽约 · 查看更多 »

罗马

羅馬(Roma)是意大利首都及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古羅馬文明的發祥地,因建城歷史悠久並保存大量古蹟而被暱稱為「永恆之城」。其位於意大利半島中西部,台伯河下游平原地的七座小山丘上,市中心面積有1200多平方公里。羅馬同時是全世界天主教會的中樞,擁有700多座教堂與修道院、7所天主教大學,市內的梵蒂岡城是罗马主教即天主教会教宗及聖座的駐地。羅馬與佛羅倫斯同為義大利文藝復興中心,現今仍保存有相當豐富的文藝復興與巴洛克風貌;1980年,羅馬的歷史城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罗马 · 查看更多 »

美国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为 United States、America、The States,縮寫为 U.S.A.、U.S.),通稱美國,是由其下轄50个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国。美國本土48州和联邦特区位於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面是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及墨西哥灣接壤,本土位於溫帶、副熱帶地區。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美大陸西北方,東部為加拿大,西隔白令海峽和俄羅斯相望;夏威夷州則是太平洋中部的群島。美國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還擁有多處境外領土和島嶼地區。此外,美國还在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着374個海外軍事基地。 美国拥有982萬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依陆地面積定義为第四大国);同时拥有接近超过3.3億人口,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因为有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它是世界上民族和文化最多元的國家之一Adams, J.Q.; Strother-Adams, Pearlie (2001).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美国 · 查看更多 »

爱伦·坡

埃德加·愛倫·坡(Edgar Allan Poe;),美國作家、詩人、編輯與文學評論家,被尊崇是美國浪漫主義運動要角之一,以懸疑及驚悚小說最負盛名。愛倫·坡是美國的短篇小說家先鋒之一,蕭伯納说过:美國出了兩個偉大的作家——愛倫·坡和馬克·吐溫。 愛倫·坡生於麻薩諸塞州波士頓,本名埃德加·坡,幼時父親出走,三歲時母親逝世。坡由維吉尼亞州里奇蒙的約翰與法蘭西絲·愛倫夫婦扶養長大,先後在杜伯夫人、伯蘭斯比神父開辦的學校就讀,並回到里奇蒙的學校學習擊劍、騎馬、游泳、拉丁文和法文等等。在維吉尼亞大學短暫就讀、從事軍職後,愛倫·坡自費出版了首部作品《》(1827年)詩集,就此展開了他的創作生涯。 愛倫·坡後將心力投入散文,並在接著數年間謀職於文學雜誌與期刊,以他獨特的風格成為小有名氣的文學評論家。愛倫·坡因工作需求常來往巴爾的摩、費城、紐約等城市,而於1835年,26歲的他與13歲的表妹維吉尼亞·克萊姆在巴爾的摩完婚。1845年1月,愛倫·坡發表了詩作《烏鴉》,一夕成名。二年後,他的妻子死於結核病。愛倫·坡開始籌畫以個人名義創辦一份刊物《賓州報》(後改名為《》),但到死前都沒有完成此業。1849年10月7日,愛倫·坡逝於巴爾的摩。 他的著作亦時常現身於文學、音樂、電影與電視等流行文化中。愛倫·坡生前的各處居所則多被保留為博物館至今。.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爱伦·坡 · 查看更多 »

瓦伦西亚

#重定向 瓦倫西亞.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瓦伦西亚 · 查看更多 »

生命

生命泛指一类具有稳定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现象并且能回应刺激、能进行自我复制(繁殖)的半开放物质系统。簡單來說,也就是具有生命機制的物体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4th edition, published by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via.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生命 · 查看更多 »

畫家

畫家,通常指以繪畫為職業的人或者畫畫特別優秀的人。西方在文藝復興或之前的時代,畫家基本上是受人委託而作畫的職業。在中國古代,正如音樂家一樣,很多畫家都不是職業性的。事實上幾乎沒有優秀的畫家是“職業性”的。以畫畫為職業者,一般稱爲“畫匠”,在中國古代地位是比較低下的。不論那個人是畫在石頭、畫布、紙、皮上,都可稱為畫家。另外,可尊稱大畫家為「畫伯」。 畫家這個名稱在近代有所轉變,米羅經常反對畫家這個字,因其創造性不足,事實上畫家也往往是設計師、插畫家、雕塑家、作家、老師等。而且畫家也常與藝術家有重疊的意思 de:Artist.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畫家 · 查看更多 »

芝加哥

芝加哥(Chicago)位于美国中西部,属伊利诺伊州,為库克县縣治,东临密歇根湖,辖区内人口约290万。芝加哥及其郊区组成的大芝加哥地区,人口超过900万,是美国仅次于紐約、洛杉矶的第三大都会区。芝加哥的奥黑尔国际机场也是美國第二繁忙的机场。芝加哥地处北美大陆的中心地带,為美国最重要的铁路、航空樞紐。芝加哥同時也是美国主要的金融、期货和商品交易中心之一。自1837年建市以来,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逐渐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都市之一。芝加哥常见的别名包括:“风城”等。 2014年全球城市排名中排名第7位。.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芝加哥 · 查看更多 »

芒通

芒通 (IPA:;法語、古典式奧克語:Menton;密斯脫拉式奧克語:Mentan;義大利語:Mentone)是法國濱海阿爾卑斯省的一個市镇,位於地中海岸、摩納哥與義大利之間。该市镇年时的人口为人。 以每年二月舉行的檸檬節聞名於世。.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芒通 · 查看更多 »

萨尔瓦多·达利

薩爾瓦多·多明哥·菲利普·哈辛托·達利-多梅內克,普波爾侯爵(Salvador Domingo Felipe Jacinto Dalí i Domènech, Marquès de Púbol,),一般簡稱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í),是著名的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畫家,因為其超現實主義作品而聞名,他与毕加索和米羅一同被认为是西班牙20世纪最有代表性的3个画家。 達利是一位具有非凡才能和想像力的藝術家,达利因为人们触目惊心、与梦相关的超现实主义画面所熟知。他的作品將怪異夢境般的形象與卓越的繪圖技術和受文藝復興大師影響的繪畫技巧令人驚奇地混合在一起。此外达利的绘画艺术同时与电影、雕塑和摄影艺术接轨,促成了与影像艺术家的丰富合作。达利有着塑造极具个性又能得到认可的作品风格的独特绘画才能。这种风格振奋人心并让其他创新都相形见绌。他最知名的作品之一是1931年创作完成的《记忆的永恒》,也被叫做《软鐘》。他有一種對做出出格的事物而引起他人注意的狂熱愛好,並影響至他的公眾藝術形象,使他的藝術愛好者與評論家異常苦惱。 1982年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封他為普波爾侯爵。.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萨尔瓦多·达利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

西班牙王国(Reino de España),通稱西班牙(España),古籍譯為日斯巴尼亞或以西巴尼亞,《聖經》曾譯為「士班雅」,是位於欧洲西南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与葡萄牙同处於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与法国、安道尔接壤,國土面積則佔伊比利亚半岛的五分之四。其领土还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阿里群岛、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以及在非洲北部的休达和梅利利亚。首都兼最大都市為馬德里。 由於位處歐洲與非洲的交界,西班牙自史前时代以来就一直受许多外来影响,中世紀時有多國並立,至15世纪始建立單一國家,在近代史上是影响其他地区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全球帝国兴盛时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是,現今全球有5億人口使用西班牙语,使西班牙语成为世界上总使用人数第三多,母語人數第二多的语言。.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西班牙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君主列表

這是一份西班牙君主的列表。嚴格來說,是現代定義下統一的西班牙的君主列表,此前在現今西班牙乃至葡萄牙領土上的君主國統治者,請參看下面的列表:.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西班牙君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马德里

德里(Madrid)是西班牙首都及最大都市,也是马德里自治区首府,其位置處於西班牙國土中部,曼薩納雷斯河貫穿市區。市內人口約340萬,都会区人口則約627.1萬(2010年),均佔西班牙首位。其建城於9世紀,是在摩尔人边贸站「马格立特」旧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1561年,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将首都从托莱多迁入於此,由于其特殊的地位而得到迅速的发展,成為往後西班牙殖民帝國的運籌中心,現今則與巴塞罗那並列為西班牙的兩大對外文化窗口。.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马德里 · 查看更多 »

马克思·恩斯特

#重定向 马克斯·恩斯特.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马克思·恩斯特 · 查看更多 »

高迪

迪()出生于山东曲阜,是一名中国足球运动员,司职前锋,现效力于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俱乐部上海绿地申花。.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高迪 · 查看更多 »

谷文达

谷文达()是一名当代艺术家,出生于中国上海,现居纽约。1981年谷文达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1987年移居美国。.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谷文达 · 查看更多 »

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重定向 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 查看更多 »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Surréalisme)是在法国開始的文化運動,直接地源于达达主义,於1920年至1930年間盛行於歐洲文學及藝術界中。其理论背景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帕格森的直觉主义。强调直觉和下意识。给传统对艺术的看法有了巨大的影响。也常被稱為超現實主義運動。或簡稱為超現實。 人們對這場超現實主義運動瞭解得最多的是超現實主義的視覺藝術作品和超現實主義文學作品。藝術家將作品畫的像照片一樣,製造出讓人感到不舒服,覺得不合邏輯的意象,在作品中把日常的東西變為怪異的生物,還發明了許多利用無意識去表達自我的畫畫技法。 超现实主义源于达达主义运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最主要的文化活动中心在巴黎。1920年以后超现实主义运动蔓延至各个领域,最终影响全球多个国家及语言的视觉艺术,文学,电源和音乐,乃至政治思想及政策实施,哲学及社会学理论。.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超现实主义 · 查看更多 »

胡安·卡洛斯一世

胡安·卡洛斯一世(Juan Carlos I,全名:胡安·卡洛斯·阿方索·维克托·玛利亚·德波旁—波旁-两西西里,Juan Carlos Alfonso Víctor María de Borbón y Borbón-Dos Sicilias,),是西班牙前任國王,也是佛朗哥時代結束後的第一任國王,於1975年11月27日登基。 他在位期間,導引西班牙民主化,推動君主立憲限縮自身權力,並粉碎1981年的未遂軍事政變,深受西班牙人愛戴。由於受到王室醜聞及長期的健康問題困擾,他於2014年6月2日宣布退位,19日正式退位,結束39年的統治。其子费利佩六世继位。.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胡安·卡洛斯一世 · 查看更多 »

胡安·米羅

胡安·米羅(Joan Miró i Ferrà,),加泰羅尼亞畫家、雕塑家、陶藝家、版畫家,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從小時候,米羅就對於大自然的風景非常熱愛,對於自己成長的地方更是如此。畫畫對於安靜及敏感的他來說,似乎是一種習以為常的工作。他的父親對於天文很有興趣,而此興趣多少也影響到米羅。同時,他也有著對藝術的敏銳。也很喜歡畫(女人、小鳥、太陽、星星)。畫作常以自創符號及色塊構成,成為獨特的個人風格。與畢卡索、達利並列西班牙後三大藝術家。.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胡安·米羅 · 查看更多 »

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Amsterdam),有時也稱其為荷京,是荷兰首都及最大城市,位于该国西部省份北荷兰省。根据2008年1月的统计数据,这座城市人口达747,290人;而该城市所处的兰斯台德都市圈,大约有670万人口,是欧洲第6大都市圈。 其名称源于Amstel dam,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Eleventh Edition, Vol 1, p896-898.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阿姆斯特丹 · 查看更多 »

薛萬提斯學院

塞万提斯学院(Instituto Cervantes)由西班牙政府於1991年創辦,是世界性的非營利組織,以推廣西班牙語,以至西班牙及美洲西班牙語地區文化為目的。其總部設於馬德里阿尔拉卡街49号,以紀念西班牙文學名著堂吉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 2006年7月14日,北京塞万提斯学院(Instituto Cervantes de Pekin)揭幕,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工体南门甲1号,占地3000多平方米,是塞万提斯学院的第58所分院。.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薛萬提斯學院 · 查看更多 »

肺结核

#重定向 结核病.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肺结核 · 查看更多 »

苏黎世

苏黎世(Zürich ;瑞士德語:Züri )是瑞士联邦的最大城市(2012年城市人口約38万,市区人口近110万,包括郊区在内的苏黎世都会区人口达190万。),苏黎世州的首府。苏黎世是瑞士主要的商业和文化中心(瑞士的政治中心和首都在伯尔尼)。苏黎世是瑞士银行业的代表城市,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瑞士聯合銀行、瑞士信贷银行和许多私人银行都将总部设在苏黎世。苏黎世国际机场是瑞士全国最大的机场。国际足球联合会总部也设在苏黎世。根据2006年和2007年的部分调查显示,苏黎世在这两年的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评选中高居全球首位。 「苏黎世」的名称可能来源于凯尔特语中的“Turus”,一项有力的证据就是在出土的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占领时期的墓志铭上发现了古代该城名称的罗马化形式——“Turicum”。.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苏黎世 · 查看更多 »

雕塑

雕塑是一種造型艺术,以物质材料和手段制作的三维空间形象的视觉艺术。雕塑最早主要是使用雕(通过减除材料来造型)及塑(通过叠加材料来造型)的方式,在石、金属、木、陶瓷等材料來創作,不過現代主義的雕塑,在材料及創造手法上都有很高的自由度,可以利用雕、焊接、模塑或鑄造的方式,在各種不同的材質上進行創作。 比其他材質易腐壞的雕塑更可以在長時間後保存下來,古文化所留下的雕塑也多半以石雕及陶藝為主。同時期也有很多傳統的木雕,但很多都已經腐朽無法保存。古文化的雕塑許多曾都有亮麗的顏色,但現在多半已經褪色。 在很多文化中,雕塑是宗教崇拜的中心,一直到最近幾世紀之前,大型雕塑都還非常昂貴,非一般個人有能力可能負擔,因此大型雕塑多半是宗教或政治的產物。像古地中海、印度、中國、南美及非洲的古文化都留下許多的雕塑。 西方文化中的雕塑起源於古希臘,許多希臘的雕塑家在古典希臘時期創作了許多傑出的雕塑品。在中古世紀,哥特式雕塑表現了基督教中的痛苦及激情,文藝復興時期崇尚古典作品,像米开朗基罗的大衛像就是當時著名的作品。現代主義雕塑較不著重傳統的工藝及人體的描繪,改用和作為其作品的呈現。.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雕塑 · 查看更多 »

雕塑家

雕塑家,意指專以雕塑為主要創作手法的藝術家,如古希臘羅馬時代,就有相當多製作人像、建築外部浮雕的雕塑家。而在中國,青銅器的製造者,也可算一種雕塑家,並不僅限於泥塑,木雕等題材,當代藝術家中的雕塑家,使用的媒材更為豐富。也因此往往與裝置藝術有重疊的題材。.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雕塑家 · 查看更多 »

雕版

雕版(Engraving)指的是通过刻出一道道凹痕,将设计雕刻到一张硬板上的过程,通常被雕刻的板材是扁平的。雕刻出来的东西可用作凹版印刷,本身也可以用来作艺术品装饰。 Category:Jewellery making Category:Metalworking Category:Printmaking Category:Artistic techniques.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雕版 · 查看更多 »

耶稣

耶稣(4BC-30/33AD)(古希伯來語:יהושוע,拼為Yahushua,Ἰησοῦς,可拼为Iesous,Jesus),基督宗教的中心人物,以犹太教为基础开创了基督教,並被尊稱為基督或耶穌基督。 按照傳統基督教的信仰,耶穌視同三位一體的-神/主的位格之一,稱為「聖子」或「上帝之子」。為了將人類從罪惡中拯救出來,他道成肉身,降世為人,成為舊約聖經撒迦利亞書中所預言的彌賽亞(天主教思高譯本譯為“默西亞”),就是「受膏者」,神所膏的君王和大祭司。在公元元年左右的羅馬帝國猶太行省,童貞女馬利亞受聖靈感孕,生下耶穌。他三十歲開始傳道,宣揚愛神和愛人的福音,信他的人會永遠不死。傳道三年半,他被猶太祭司該亞法控告,被羅馬官府本丟·彼拉多總督判處死刑,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而這正好成就了耶穌降生的目的,他的死為世人的罪付上贖價。他三天以後復活,顯現給他的門徒看有四十天之久,然後升天,坐在天父的右邊。他還要榮耀再來,審判一切的活人與死人,信從他的人將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耶稣 · 查看更多 »

栗宪庭

栗宪庭(),出生于吉林,是一位中国艺术批评家,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时期的重要评论家,对中国现代艺术运动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八十年代初栗宪庭在官方《美术》杂志上首先介绍了“星星画派”和其他一些前卫艺术的作品。八十年代中期至1989年担任《中国美术报》编辑,为“八五运动”的传播和组织工作做了大量工作。这一时期栗宪庭推崇的艺术家是南京艺术家丁方,并撰写了中国批评史在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批评文章:“时代呼唤大灵魂的生命激情”,以肯定丁方的艺术。 1989年以后,栗宪庭为新的艺术现象定名并做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推出了“政治波普”、“玩世现实主义”、“艳俗艺术”等艺术流派。 90年代末,栗宪庭担任过“尸体艺术”展览《对伤害的迷恋》的策划人,以支持更年轻的艺术家所从事的激进行为。 2000年以后,栗宪庭的艺术活动逐渐减少,2003年在北京大山子地区的东京画廊所策划的展览《念珠与笔触》是近年来极少数的展览之一。.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栗宪庭 · 查看更多 »

梵高

#重定向 文森特·梵高.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梵高 · 查看更多 »

毕尔巴鄂

毕尔巴鄂(Bilbao,Bilbo)位于西班牙北部沿海,坐落在距大西洋比斯开湾14公里的地方。它是巴斯克自治区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也是比斯开省的首府。.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毕尔巴鄂 · 查看更多 »

汉诺威

汉诺威(Hannover)位于莱納河畔,德国下薩克森-zh-hans:州; zh-hant:邦;-的首府,位于北德平原和中德山地的相交处,既处于德国南北和东西铁路干线的交叉口,又濒临中德运河,是个水陆辐辏的交通枢纽。汉诺威是工业制造业高度发达的城市,是德国的汽车、机械、电子等产业中心。此外第三产业已占就业人数的2/3,除商业、金融、保险业外,汉诺威最著名的就是会展业和旅游业,欧洲最大的旅游企业途易的总部就设在这里。当地每年将举办全世界最大的信息技术展览CeBIT,2000年,这里还举办了世界博览会,另外,一年一度的汉诺威射手节也是全世界类似节日中最大规模者。.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汉诺威 · 查看更多 »

沃尔夫艺术奖

#重定向 沃爾夫藝術獎.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沃尔夫艺术奖 · 查看更多 »

波普藝術

--(Pop Art,又译为“--”或“通俗藝術”),是一個探討通俗文化與藝術之間關連的藝術運動。普普藝術試圖推翻抽象表現藝術並轉向符號,商標等具象的大眾文化主題。普普藝術這個字目前已知的是由1956年英國藝術評論家羅倫斯·艾偉(Laurence Alloway)所提出。 普普藝術同時也是一些諷刺市儈貪婪本性的沿伸。簡單來說,普普藝術是當今較底層藝術市場的前身。普普藝術家大量複製印刷的藝術品造成了相當多評論。早期某些波普藝術家力爭博物館典藏或贊助的機會。並使用很多廉價顏料創作,作品不久之後就無法保存。這也引起一些爭議。1960年代,普普藝術的影響力量開始在英國和美國流傳,造就了許多當代的藝術家。後期的普普藝術幾乎都在探討美國的大眾文化。 從意識型態和社會發展的背景來看,普普藝術在1960年代來反抗當時的權威文化和架上藝術,不但具有對傳統學院派的反抗,也同時具有否定現代主義藝術的成份,虛無主義、無政府主義是普普藝術的精神核心。 普普藝術特殊的地方在於它對於流行時尚有相當特別而且長久的影響力。不少服裝設計,平面設計師都直接或間接的從普普藝術中取得靈感。.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波普藝術 · 查看更多 »

戛纳

戛纳(Cannes,; 加斯科:Canas)是法國南部的一個市鎮,位在濱海阿爾卑斯省的蔚藍海岸地區,鄰近地中海,人口約70,000人,是坎城-zh-hans:电影节;zh-hant:影展;zh-tw:影展;zh-hk:影展;zh-mo:影展;-的所在地。坎城也以其優美的沙灘為名。.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戛纳 · 查看更多 »

易普生

#重定向 亨里克·易卜生.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易普生 · 查看更多 »

斯德哥尔摩

斯德哥尔摩(Stockholm,,當地華人有時稱其為斯京),瑞典首都及最大城市,亦是斯德哥尔摩省首府。瑞典王国政府、国会以及瑞典王室的官方宫殿都设在斯德哥尔摩。它位于瑞典的东海岸,濒波罗的海,梅拉伦湖入海处,风景秀丽,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市区分布在14座岛屿和一个半岛上,70餘座桥梁将这些岛屿联为一体,因此享有“北方威尼斯”的美誉。斯德哥爾摩市區為大斯德哥爾摩的一部分。 从13世纪起,斯德哥尔摩就已经成为瑞典的政治、文化、经济和交通中心。斯德哥尔摩由于免受战争的破坏而保存良好,现在共有100多座博物馆和名胜,包括历史、民族、自然、美术等各个方面。斯德哥尔摩也是一个高科技的城市,拥有众多大学,工业发达。 斯德哥尔摩是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故乡。从1901年开始,每年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纪念日,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隆重仪式,瑞典国王亲自给获诺贝尔奖者授奖,并在市政厅举行晚宴。.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斯德哥尔摩 · 查看更多 »

慕尼黑

慕尼黑(München),也稱明興,是德国巴伐利亚州的首府。2010年人口为130万,是德国南部第一大城,全德国第三大城市(仅次于柏林和汉堡);都会区人口达到270万。 慕尼黑位于德国南部阿尔卑斯山北麓的伊萨尔河畔,是德国主要的经济、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之一,也是欧洲最繁荣的城市之一。慕尼黑同时又保留着原巴伐利亚王国都城的古朴风情,因此被人们称作“百万人的村庄”。.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慕尼黑 · 查看更多 »

托马斯·曼

保罗·托马斯·曼(Paul Thomas Mann,), 德国作家,192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托马斯·曼 · 查看更多 »

所羅門·古根漢美術館

所羅門·R·古根漢美術館(The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是一座位於紐約市曼哈頓上東城的現代美術館,成立於1937年。它是古根漢基金會(Solomon R. Guggenheim Foundation)名下所持有的幾間美術館之中最著名的一間,而且通常簡稱古根漢,它是紐約市最著名的美術館之一。原先稱作"The Museum of Non-Objective Painting",古根漢成立以來展示了許多早期現代派藝術家如康定斯基和皮特·蒙德里安的前衛藝術品。 1943年著名建築師法蘭克·勞埃德·萊特收到古根漢基金會創辦人古根漢先生的邀請設計這座美術舘,至1944年,赖特已經提出美術館的建築具體方案,但礙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以及古根漢先生的逝世,工程一直被拖延到1956年才動工,在1959年時,赖特已將目前建地的設計案完成,赖特卻於同年四月去世,至同年十月,古根漢才搬到了它位在第五大道和第89街路口的現址,對街即為中央公園。.

新!!: 安東尼·塔皮埃斯和所羅門·古根漢美術館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