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列昂尼德·米哈伊洛维奇·扎科夫斯基和圣彼得堡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列昂尼德·米哈伊洛维奇·扎科夫斯基和圣彼得堡之间的区别

列昂尼德·米哈伊洛维奇·扎科夫斯基 vs. 圣彼得堡

列昂尼德·米哈伊洛维奇·扎科夫斯基(Леони́д Миха́йлович Зако́вский,Leonīds Zakovskis,),苏联特务、内务人民委员部干部、一等国家保安委员。他是苏联大清洗的执行者之一,也是叶若夫的副手。 扎科夫斯基是拉脱维亚人,出生在拉脱维亚的库尔兰。他曾在利耶帕亚的私立学校读过两年书,1912年在利耶帕亚-纽约航线的船上担任水手和司炉工。1913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为布尔什维克。1914年突然被捕流放。1917年回到圣彼得堡,逃避兵役。1917年,参加十月革命的暴动。同年12月秘密警察组织契卡成立,担任谍报人员,成为契卡的情报部长兼警备司令,指挥镇压阿斯特拉罕、萨拉托夫、喀山等地的叛乱。后任里海-高加索战线特别科科长、莫斯科-契卡通报班班长。1921年至1925年,担任国家政治保卫局(格别乌)的波多里亚及敖德萨科代表。1926年调任西伯利亚国家政治保卫局全权代表兼西伯利亚军管区特别科科长。1928年斯大林来西伯利亚时,负责其安保工作。1932年,调任白俄罗斯国家政治保卫局全权代表兼白俄罗斯军管区特别科科长。1934年7月,担任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内务人民委员。 基洛夫被暗杀之后,于1934年12月10日调任内务人民委员部列宁格勒州局长。1935年2月,按照中央命令执行大清洗,逮捕杀害达11,072人。1936年9月,内务人民委员雅戈达失势,大量特工被清洗。新上任的叶若夫将其调到自己麾下担任副手,使其免于受到清洗。1937年3月,他在中央委员会全会上内部告发原上司雅戈达及其心腹格奥尔基·莫尔恰诺夫,声称他们与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反党集团勾结。 1937年担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议员。他通过捏造罪名和贴标签,成功获得斯大林和叶若夫的信任,1938年1月19日升官为内务人民委员部副委员,兼任内务人民委员部莫斯科州局长,大权在握。1938年2月17日,在米哈伊尔·弗里诺夫斯基家的书房中毒杀了特工阿布拉姆·斯卢茨基。 1938年3月28日,他被解除内务人民委员部莫斯科州局长的职务。叶若夫调任水运部人民委员的八天之后,他在4月16日被解除了内务人民委员部副人民委员一职,调任古比雪夫水力发电所建设长。4月30日被逮捕,承认自己是德国与荷兰间谍,并曾秘密加入托派组织;但在审判过程中否认。1938年8月29日被判处死刑枪决。 Category:蘇聯政治人物 Category:蘇聯共產黨人物 Category:被處決的蘇聯人 Category:被蘇聯處決者 Category:内务人民委员部 Category:大清洗加害者 Category:大整肅受難者 Category:苏联的政治迫害. 聖彼得堡(p),中文俗稱彼得堡,是俄羅斯的聯邦直轄市,也是西北部联邦管区和列寧格勒州的首府。位於俄羅斯西北部,瀕臨芬蘭灣,涅瓦河流經過市區,為俄羅斯在波羅的海一帶的重要港口。全市人口約520万,是俄羅斯人口第二大城、以及世界上居民超過100萬人的最北端城市。此城是俄羅斯最西方化的城市,也是俄羅斯文化、經濟、科學中心和交通樞紐之一。俄羅斯有眾多重要政府機構設於該市,包括、、列寧格勒州政府、、俄羅斯海軍司令部和司令部。 聖彼得堡由彼得大帝於1703年5月27日建立,在1712年至1918年期間為俄羅斯帝國的首都,並為帝國三次大革命——第一次俄國革命、俄國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十三月革命的中心。聖彼得堡多次因時空背景而易名: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4年爆發後,聖彼得堡為因應當時「去日耳曼化」的風潮而改名為「彼得格勒」(Петрогра́д);在列宁逝世後又改名為「列寧格勒」(Ленингра́д)。第二次世界大戰苏德战争期間,列寧格勒被德軍圍城封鎖長達872天,導致多達150萬人死於飢餓,戰後該城被授予「英雄城市」稱號,並有三個下轄城市被授予「軍事榮譽城市」稱號——羅蒙諾索夫、克隆斯塔和科爾皮諾。1991年蘇聯解體後,列寧格勒經過公投決議後,恢復使用聖彼得堡的原名。 2013年,聖彼得堡制定了2030年戰略發展目標,屆時估計將有市民590萬人。以聖彼得堡為中心構築的面積達1439平方公里,僅次於,在俄羅斯吞併了克里米亞後,聖彼得堡成為繼塞瓦斯托波爾後第二小的聯邦主體單位。 聖彼得堡歷史中心及相關建築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旅遊業是聖彼得堡的核心產業之一,該市擁有眾多的文化景點,如冬宮、、馬林斯基劇院、俄羅斯國家圖書館、俄羅斯恐龍復活博物館、俄羅斯博物館、俄羅斯有羽毛恐龍博物館、彼得保羅要塞、聖以撒大教堂和聖基道霍大教堂等等。.

之间列昂尼德·米哈伊洛维奇·扎科夫斯基和圣彼得堡相似

列昂尼德·米哈伊洛维奇·扎科夫斯基和圣彼得堡有(在联盟百科)7共同点: 基洛夫十月革命大清洗布尔什维克列宁格勒州斯大林拉脫維亞

基洛夫

#重定向 谢尔盖·米罗诺维奇·基洛夫.

列昂尼德·米哈伊洛维奇·扎科夫斯基和基洛夫 · 圣彼得堡和基洛夫 · 查看更多 »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p),苏联文献中正式称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r),又稱紅十月、十月起義、列寧革命或布尔什维克政變,是1917年俄國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後的第二个阶段,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俄国临时政府,建立布尔什维克派领导的政府。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儒略历10月25日)。 这场革命跟随并且利用了发生于同年的二月革命,那场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并建立了以贵族和前贵族为主体组建的临时政府。此时城市工人开始组建委员会(俄语称「苏维埃」),其中革命者批评临时政府及其行动。发生于彼得格勒的十月革命推翻了临时政府并给当地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占据多数(俄语称「布尔什维克」)的派别控制的苏维埃赋予了权力。紧接着开始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宣扬社会主义的国家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随着这场革命未能得到彼得格勒以外地区的广泛承认,俄国内战(1917–1922)爆发并于1922年建立苏联。 这场革命由布尔什维克利用他们在彼得格勒苏维埃中的影响力组建武装力量来领导。布尔什维克赤卫队武装在指挥下开始于儒略历1917年10月24日接管政府建筑。翌日,冬宫(当时俄国首都彼得格勒的临时政府所在地)被夺取。 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及組織普遍认为,十月革命是经列宁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派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革命推翻了以资产阶级的俄国临时政府,為1918至1920年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成立奠定了基礎。而持有反对观点的学者认为,俄国临时政府实质上是由俄国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派等社会主义者为主要成员的政府,而并非“资产阶级政府”;“冬宫之夜”也并未发生激烈的武装冲突。.

列昂尼德·米哈伊洛维奇·扎科夫斯基和十月革命 · 十月革命和圣彼得堡 · 查看更多 »

大清洗

大清洗(Большая чистка),一譯「大整肅」、「大清掃」,是指在1930年代,蘇聯在蘇聯最高領導人史達林執政下爆發的一場政治鎮壓和迫害運動。以谢尔盖·基洛夫被刺事件引发,它包括對蘇聯共產黨內部的清洗以及對無辜人員的迫害,這段時期典型的現象包括無處不在的政治審查、到處都存在的懷疑「間諜破壞」、做秀公審、關押和死刑。 大清洗在前苏联时代被称为肃反运动,然而今日的俄罗斯更多地称这段时期为“大恐怖”(Большой террор)或“叶若夫时期”(Ежовщина)。.

列昂尼德·米哈伊洛维奇·扎科夫斯基和大清洗 · 圣彼得堡和大清洗 · 查看更多 »

布尔什维克

布尔什维克(большевик),旧译布尔塞维克,在俄语中意为“多数派”,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的一个派别。布尔什维克派的领袖人物列宁认为,社会民主工党应该建立一个以少数“职业革命家”为核心、多数党员对其绝对服从的组织模式,即民主集中制。遭到了党内另一派的质疑和反对。1903年在布鲁塞尔和伦敦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布尔什维克派与党内的另一派孟什维克因意见不合最终分道扬镳。在《火星报》编辑部领导层选举时,由于布尔什维克人数多于对方,因此以俄语“多数派”得名。1917年,布尔什维克通过十月革命以暴力夺取了俄国政权,最终在日后成为苏联共产党。虽然布尔什维克在俄语当中的意思是多数派,但是直到1917年十月革命的时候,布尔什维克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当中实际上一直是少数。.

列昂尼德·米哈伊洛维奇·扎科夫斯基和布尔什维克 · 圣彼得堡和布尔什维克 · 查看更多 »

列宁格勒州

列宁格勒州(Leningradskaya oblast),包括昔日英格-里-亞和卡累利阿地峽(即聖彼得堡西北,界乎今日芬蘭邊境、拉多加湖和英格里亞之間的土地),是俄羅斯聯邦主體之一,屬西北部聯邦管區。面積84,500平方公里,人口1,716,868(2010年),首府聖彼得堡。 雖然其首府是聖彼得堡,但是聖彼得堡自治市作為聯邦直轄市而從本州獨立了出來。與聖彼得堡不同,为了永久纪念苏德战争中的列寧格勒圍城戰,蘇聯解體後仍維持原州名。 列寧格勒州於1992年7月30日與中國河北省結為友好省州。.

列宁格勒州和列昂尼德·米哈伊洛维奇·扎科夫斯基 · 列宁格勒州和圣彼得堡 · 查看更多 »

斯大林

#重定向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列昂尼德·米哈伊洛维奇·扎科夫斯基和斯大林 · 圣彼得堡和斯大林 · 查看更多 »

拉脫維亞

拉脫維亞(Latvija),正式國號拉脫維亞共和國(Latvijas Republika),是位于波罗的海东岸的北欧国家,是波羅的海國家之一。北、南、東分別與愛沙尼亞、立陶宛及俄羅斯為鄰,西邊隔波羅的海與瑞典相對,東南國境則與白俄羅斯接壤。拉脫維亞總人口數為2,070,371人,國土面積,氣候為溫帶海洋性氣候。 政治體制上,拉脫維亞是一個民主議會共和制國家,於1918年建國,以里加為首都;而作為單一制國家,拉脫維亞全國分為119個行政區域,包括109個自治市和9個直轄市。在語言上,拉脫維亞以印歐語系中唯一僅存的波羅的語族語言,拉脫維亞語為官方語言,是該國主要民族拉脫維亞人的母語;另一方面,立窩尼亞人作為該國原住民族,則使用烏拉爾語系的立窩尼亞語,但該語言已逐漸步入死亡。 拉脫維亞是北欧理事会、歐洲聯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歐洲委員會、聯合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波羅的海國家理事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等國際組織成員國。2014年時,拉脫維亞在人類發展指數中排名第49,是高收入經濟體之一。該國曾使用拉脫維亞拉特為其官方貨幣,直到2014年加入歐元區,以歐元作為新國幣。.

列昂尼德·米哈伊洛维奇·扎科夫斯基和拉脫維亞 · 圣彼得堡和拉脫維亞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列昂尼德·米哈伊洛维奇·扎科夫斯基和圣彼得堡之间的比较

列昂尼德·米哈伊洛维奇·扎科夫斯基有30个关系,而圣彼得堡有363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7,杰卡德指数为1.78% = 7 / (30 + 363)。

参考

本文介绍列昂尼德·米哈伊洛维奇·扎科夫斯基和圣彼得堡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