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Socket F+

指数 Socket F+

Socket F+(通常又稱Socket Fr2)是AMD的伺服器處理器插座,供基於45納米的K10/K10.5微架構的AMD Opteron處理器使用,是Socket F的升級版。 Socket F+與Socket F最大的不同在於支援的HyperTransport總線版本的差別,Socket F支援運作時鐘頻率在1.0GHz的HyperTransport 2.0,而Socket F+最高支援運作時鐘頻率在2.6GHz的HyperTransport 3.0總線並且可以與使用HyperTransport 1.0和2.0的處理器相容。 除使用於伺服器平台之外,AMD曾推出過使用2顆採用Socket F+腳位的AMD Athlon 64 FX-70處理器的4X4平台。.

目录

  1. 10 关系: AMD 10hAMD 700晶片組系列AMD 800 芯片组系列AMD PhenomAMD Phenom IIAMD Socket G3OpteronSocket AM3Socket C32Socket G34

AMD 10h

AMD 10h處理器家族是美商超微(AMD)研發並推出市場的一代中央處理器微架構,舊稱為K10。在K10微架構尚未推出前,曾有媒體報導K10為已取消的計劃, The Inquirer,其後超微發言人否認此說法,宣佈K10將是AMD K8產品(Athlon 64、Opteron、Sempron 64等)的後繼者,沒有K9微架構的說法。最终基於K10微架構的皓龍(Opteron)處理器的工程样品于2007年早期曝光,2007年9月10日K10架構的首發產品——超微皓龍推出市场,其後在同年11月11日上市的是超微飛龍(AMD Phenom)——超微處理器系列的新品牌。後來超微也由K10衍生出一些姊妹版和改進版微架構,如Turion/Turion 64(11h)、Fusion(12h)等,直至超微推出Bulldozer微架構一年之後,由於Bulldozer架構的效能表現不如人意,基於K10架構改進版的部分型號的處理器到2012年時仍有生產。.

查看 Socket F+和AMD 10h

AMD 700晶片組系列

AMD 700晶片組系列是一款由AMD研發的晶片組。它在2007年11月19日推出,與AMD Phenom處理器和Radeon HD 3000系列顯示卡一同推出。三款新的產品被AMD合稱為蜘蛛(Spider)平台。在此款晶片組系列推出之前,AMD將晶片組命名為高階的RD790、中階的RD780/RX780/RS780和入門的RS740。這個命名方式與顯示卡核心代號相近。直到最後一刻,AMD才將RD790被命名為790FX,RD780被命名為790X,RX780被命名為770,而二款整合式晶片组,RS780和RS740就分别被命名為780G和740G。 新的晶片組製程是65nm,功耗大約是10-12W左右,遠比對手Intel的3系列晶片組25W低。南橋方面,AMD推出了SB700搭配,改善磁碟與USB效能。.

查看 Socket F+和AMD 700晶片組系列

AMD 800 芯片组系列

AMD 800晶片組系列是一款由AMD研發的晶片組。2010年3月正式推出,用以支援最新的45納米製程的處理器、HT3.0匯流排等,以及取代舊有的AMD 700晶片組系列。該款晶片組也針對伺服器市場,是自2006年併購ATI以後首款伺服器主機板晶片組。.

查看 Socket F+和AMD 800 芯片组系列

AMD Phenom

Phenom是AMD採用K10微架構的處理器系列之一,型號分別為四核心(Phenom X4 9000系列,代號:Agena)及三核心(Phenom X3 8000系列 代號:Toliman),而AMD Quad FX 平臺(代號:Agnena FX)的高階產品會以Phenom FX的名義推出。大多數產品均使用Socket AM2+插槽,只有部份高階FX型號會使用Socket F+插槽。而K10雙核心的產品則會以Athlon X2的名義推出。Phenom處理器在中國大陆的官方中文名稱為「羿龍」,而台灣則譯為「飛龍」,俗稱「肥龍」。 AMD Phenom處理器和之前所推出的Athlon X2處理器除了核心數量的不同外,另一個最大的不同點在於,Phenom處理器還額外整合至少2MB的L3快取記憶體。 AMD Phenom 9000系列是真正的四核心處理器,意思是它在同一片晶片上即包含四個處理核心,而Intel的四核心處理器Core 2 Quad則是利用多晶片模組(MCM)的方式,將兩個雙核心處理器的晶片安置在同一個基座上,然後兩片晶片之間再以bus互相連接。.

查看 Socket F+和AMD Phenom

AMD Phenom II

Phenom II是AMD生產的45奈米制程多核心處理器的一個家族,是原Phenom處理器的後繼者。Phenom II的Socket AM2+版本於2008年12月推出,而支援DDR3記憶體的Socket AM3版本則於2009年2月9日推出,分三核心和四核心形號http://anandtech.com/cpuchipsets/showdoc.aspx?i.

查看 Socket F+和AMD Phenom II

AMD Socket G3

AMD Socket G3,是AMD伺服器平台的處理器插座。支援AMD Opteron處理器。原來該型插座是代號“Piranha”伺服器平台的一部分,用以取代前代的Socket F和Socket F+,支援雙路伺服器平台,計劃2009年推出。Socket G3插座的主機板會包含Socket G3 記憶體擴展器晶片(Socket G3MX),可以使一顆CPU可以連接更多的記憶體。 AMD原計劃在代號“Montreal”8核MCM處理器發布前發布Socket G3平台。在2008年第一季度時,基於45納米的K10.5微架構(K10改進版)的8核MCM晶片的研發計劃,由研發代號“Istanbul”的六核心晶片的計劃所取代。“Istanbul”將繼續使用既有的Socket F/F+平台(包括Nvidia、Broadcom生產的使用該插座的晶片組),使用“Istanbul”處理器的平台改稱“Fiorano”伺服器平台,於2009年發布。 在AMD宣布計劃更迭的時候,Socket G3平台在2008年3月被取消研發。但Socket F/F+的下一代處理器插座則變為同樣是LGA封裝,擁有1974個腳位的Socket G34。.

查看 Socket F+和AMD Socket G3

Opteron

Opteron是美國AMD公司一系列的64位元微處理器,中文名为皓龙。於2003年4月22日正式推出。Opteron處理器主要用於多路伺服器的領域上。最早的Opteron處理器採用了K8微處理器架構,及至2007年後期逐步過渡至K10微處理器架構。目前最新的Opteron採用的是2011年發表的Bulldozer微架構及其改版。除了x86及x86-64以外,還發售過使用ARM架構(AArch64、ARMv8)的機種。 其主要競爭對手為英特爾的Xeon處理器系列。原定Opteron將會採用Zen微架構打造,取代Bulldozer/Piledriver微架構的產品,不過最終AMD決定將推出十四年之久的本系列終止,以採用Zen微架構打造的EPYC系列取代之。.

查看 Socket F+和Opteron

Socket AM3

Socket AM3是AMD推出的CPU插座和處理器管腳陣列,於2009年2月9日發表,取代上一代的Socket AM2+。而採用AM3的CPU有Phenom II、Athlon II、Sempron 100系列以及Opteron 1380系列。.

查看 Socket F+和Socket AM3

Socket C32

Socket C32是美商超微推出的的處理器插座和處理器管腳陣列,用於取代Socket F/F+,供支援單處理器或雙處理器協同處理的伺服器、工作站平台之Opteron 4000系列中央處理器使用。.

查看 Socket F+和Socket C32

Socket G34

Socket G34,又稱LGA 1944,是美商超微(AMD)和TE Connectivity設計的中央處理器管腳排列及相應的插座,用於AMD Opteron 6000系列處理器以及SR5600/SP5100系列晶片組的主機板中。除了插座供應商以LGA 1944作爲其零部件名稱以外,坊間也有以插座觸點數來自行命名Socket G34爲LGA 1974的説法。.

查看 Socket F+和Socket G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