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1982年亚洲运动会

指数 1982年亚洲运动会

九届亚洲运动会于1982年11月19日至12月4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正值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OCA)正式成立,全权负责本届大会的事务。從本届亚洲运动会起,日本在亚洲体坛霸主地位被中國取而代之。 本屆亞運會共有33個國家和地區的4595名運動員參與21個比賽項目的競賽。.

54 关系: 历届亚洲运动会奖牌榜印度体育局南也门国家足球队吴迪西姜英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中国国家女子篮球队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中国国家足球队中華台北男子足球代表隊中華台北男子排球代表隊中華人民共和國亞洲運動會獎牌列表亚洲运动会亚洲运动会主办城市列表亚洲运动会主体育场亞洲運動會中國代表團亞洲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亞洲運動會保齡球比賽亞洲運動會划船比賽亞洲運動會火炬接力列表亞洲運動會總獎牌榜亞洲運動會羽毛球比賽亞洲運動會項目亞洲運動會馬術比賽亞洲運動會高爾夫比賽亞洲運動會日本代表團亞洲運動會手球比賽亞洲運動會曲棍球比賽張蓉芳周继红周曉蘭童輝韩国國家男子排球隊韓國國家手球隊西里堡綜合運動場賈瓦哈拉爾·尼赫魯體育場車菊紅郑美珠 (排球运动员)金琦澤陳招娣陈金刚林嘉華林瑛 (羽毛球运动员)林水镜杨伯镛杉山加代子梁艷楊錫蘭楊文琴朱建华...11月19日1951年亚洲运动会1978年亚洲运动会1982年亚洲运动会奖牌榜 扩展索引 (4 更多) »

历届亚洲运动会奖牌榜

亚运会参赛各国的排名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种:.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历届亚洲运动会奖牌榜 · 查看更多 »

印度体育局

印度体育局(Sports Authority of India, SAI)是印度全国最高体育机构,负责专业竞技体育发展。.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印度体育局 · 查看更多 »

南也门国家足球队

南也门国家足球队(منتخب اليمن الجنوبي الوطني لكرة القدم)也称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国家队是一支存在于1965年至1989年之间的西亚地区国家代表队。他们参加了1976年的亚洲杯决赛圈小组赛,分别以0 - 8输给了伊朗、0 - 1输给了伊拉克。此后他们还参加了1986年世界杯的预选赛,并在第一轮比赛中被巴林淘汰出局。 1990年,由于南也门与北也门統一成為现在的也门共和国,这支队伍便不复存在了。详见也门国家足球队1990年后的内容。.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南也门国家足球队 · 查看更多 »

吴迪西

吴迪西,广东广州人,中国著名羽毛球女子运动员,曾在1983年贏得世界羽毛球錦標賽女子雙打冠軍,現已退役。.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吴迪西 · 查看更多 »

姜英

姜英(),山東榮成人,前中國女排隊主攻手,身高1.80米,以心理素質好,臨場發揮穩定見稱,擅長攔網、扣球,是中国女排80年代五連冠時的選手。.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姜英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82年亚洲运动会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中国)选手在历次亚运会上的金牌总数都连续第一。在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上,射击运动员许海峰获得男子自选手枪比赛冠军,是中国第一次获得奥运金牌。2008年,在北京主办的第29届奥运会中,中国代表团以51块金牌位列榜首,这也是亚洲国家第一次在奥运会金牌榜上荣获第一。2012年,在伦敦主办的第30届奥运会中中国代表团则以38块金牌的成绩屈居金牌榜第2位,位居美国之后。2015年7月31日,北京获得2022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举办权,将成为全球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城市。.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 · 查看更多 »

中国国家女子篮球队

中國國家女子籃球隊是中國的國家女子籃球隊。.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中国国家女子篮球队 · 查看更多 »

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

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是一支代表中国出战各项国际赛事的篮球队,自首次参加男篮世锦赛以来,一直是亚洲球队在历届世锦赛最好名次获得者。.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 · 查看更多 »

中国国家足球队

中國國家男子足球队,简称中国男足、国足,国际足联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称呼。最早代表中国的国家足球队可追溯至于1924年创建的中華足球聯合會,于1931年加入国际足联。1949年,在第二次国共内战中国民党战败,中华民国国家足球队跟随国府迁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政府在1950年代初组建国家足球队,以中国国家足球队的名义代表中国大陆在国际上进行比赛。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下的香港和澳门地区各自拥有國際足球代表队,并且均为国际足联及亚洲足联的成员,分别以香港和澳门的名义参加国际赛事。 从1976年起,中国队参加亚洲杯足球赛,于1984年和2004年两度晉身决赛。2002年,中國队首次晉身世界杯决赛圈,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次晉級。.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中国国家足球队 · 查看更多 »

中華台北男子足球代表隊

中華台北男子足球代表隊是中華民國的國家男子足球代表隊,由中華民國足球協會管理,和台湾眾多的體育協會一样,中華民國足球協會的英文名稱為Chinese Taipei,中文則沿用中華民國的名稱。 中華台北目前在國際足球協會的最佳名次是2018年4月公佈的第121名。 中華台北的球衣贊助商是Tor Star。.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中華台北男子足球代表隊 · 查看更多 »

中華台北男子排球代表隊

中華台北男子排球代表隊是中華民國的國家男子排球代表隊參加國際比賽使用的名稱,由中華民國排球協會負責組隊與管理。 中華男排目前由陳克舟擔任總教練,教練為鄭逸翔、訓練員為蔡家豪。.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中華台北男子排球代表隊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亞洲運動會獎牌列表

以下列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歷屆亞洲運動會獎牌得主。.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亞洲運動會獎牌列表 · 查看更多 »

亚洲运动会

亚洲运动会(简称亚运会、亚运;英语译名:Asian Games,简写为Asiad)是亚洲地区规模最大、水准最高的综合性运动会,代表整个亚洲的体育运动水准。其为国际奥委会承认的地区性大型综合运动会,由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亚奥理事会)主办,每四年一届。其前身是远东运动会和西亚运动会,第一届亚洲运动会原定于1949年2月在印度的新德里举行,由于主办国筹备等原因延至1951年举行,目前共举办17届。.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亚洲运动会 · 查看更多 »

亚洲运动会主办城市列表

一届亚洲运动会于1951年在印度新德里举办,至今有14个城市成功举办18届亚洲夏季运动会、6个城市成功主办21届亚洲冬季运动会、5个城市成功主办亚洲室内运动会,5个城市成功主办亚洲沙滩运动会,2个城市举办亚洲青年运动会。第一届亚运会原本是1950年亚运会,因为经济问题,推至1951年。 目前名古屋已被国际奥委会选为2026年亚洲运动会的主办城市,其他赛事暂时没有城市主办。.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亚洲运动会主办城市列表 · 查看更多 »

亚洲运动会主体育场

亚运会主体育场通常是亚洲运动会的主要的中心体育场。奥运会的开、闭幕式和田径比赛会在奥运会主体育场进行。许多(但不是全部)亚运会的主体育场的名字中都包含“亚运会体育场”字样,大多被命名為奧林匹克的體育場都有舉辦過奧運會。亚洲冬季运动会通常没有主体育场,然而一些大的建筑物也会被指定为主体育场以承办冬奥会的开、闭幕式,且通常不一定會在該場館舉行任何比賽,至多頒獎典禮等。.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亚洲运动会主体育场 · 查看更多 »

亞洲運動會中國代表團

中华人民共和国於1974年首次以中國代表團的名義參加亞洲運動會;該屆亞運會於1974年9月1日至16日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亞洲運動會中國代表團 · 查看更多 »

亞洲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

中華臺北1954年首次參與亚洲运动会。.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亞洲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 · 查看更多 »

亞洲運動會保齡球比賽

亞洲運動會保齡球比賽於1978年亞運會就成為正式項目。不過1982年和1990年亞運會沒有舉辦。.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亞洲運動會保齡球比賽 · 查看更多 »

亞洲運動會划船比賽

亞洲運動會划船比賽從1982年第九屆亞洲運動會開始就是正式比賽項目。.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亞洲運動會划船比賽 · 查看更多 »

亞洲運動會火炬接力列表

亞洲運動會火炬接力是指亞運聖火由採集經接力而點燃至亞洲運動會主場館的主火炬的接力活動。首個亞洲運動會聖火在1951年的新德里亞運於印度新德里採集及點燃,而亞奧理事會批准自1951年的新德里亞運起的亞運聖火於本國採集然後經接力的方式傳至亞洲運動會主辦城市,但仁川亞運的亞運聖火2014年8月9日於印度新德里採集然後經空運的方式運至威海再然後經接力的方式傳至韓國仁川;至於亞洲冬季運動會的亞運聖火1996年的哈爾濱冬季亞運起進行首次傳遞。.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亞洲運動會火炬接力列表 · 查看更多 »

亞洲運動會總獎牌榜

没有描述。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亞洲運動會總獎牌榜 · 查看更多 »

亞洲運動會羽毛球比賽

亞洲運動會羽毛球比賽,是亞洲運動會的正式比賽項目,創始於1962年在印尼雅加達舉行的第四屆亞運會。.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亞洲運動會羽毛球比賽 · 查看更多 »

亞洲運動會項目

本表列出各項亞洲綜合運動會賽事項目及詳細內容,包含亞洲運動會、亞洲冬季運動會、亞洲室內暨武藝運動會、亞洲沙灘運動會、亞洲青年運動會賽事。.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亞洲運動會項目 · 查看更多 »

亞洲運動會馬術比賽

亞洲運動會馬術比賽從1982年第九屆亞洲運動會開始成為正式比賽項目。.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亞洲運動會馬術比賽 · 查看更多 »

亞洲運動會高爾夫比賽

亞洲運動會高爾夫比賽從1982年第九屆亞洲運動會開始成為正式比賽項目。.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亞洲運動會高爾夫比賽 · 查看更多 »

亞洲運動會日本代表團

日本1951年首次參與亚洲运动会。.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亞洲運動會日本代表團 · 查看更多 »

亞洲運動會手球比賽

亞洲運動會手球比賽從1982年第九屆亞洲運動會開始就是正式比賽項目。.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亞洲運動會手球比賽 · 查看更多 »

亞洲運動會曲棍球比賽

亞洲運動會曲棍球比賽從1958年第三屆亞洲運動會開始成為正式比賽項目。女子賽事於1982年開始舉辦。.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亞洲運動會曲棍球比賽 · 查看更多 »

張蓉芳

张蓉芳(),祖籍中國河南新蔡,生于成都,前中國女排隊主攻手,身高1.74米,以心理素質好,臨場發揮穩定見稱,擅長攔網、扣球,是中国女排80年代五連冠時的選手。.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張蓉芳 · 查看更多 »

周继红

周继红(),中国第一个跳水奥运会冠军,湖北武汉人,现任中国国家跳水队领队。 周繼紅原本练习体操,1977年进入湖北省跳水队,开始接受跳水专业训练,1981年夺得全国冠军,次年进入中国国家跳水队。1984年,因为原定参加奥运会的女子跳水选手吕伟受伤,周幸运地获得了198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女子跳台比赛的参赛权。在比赛中,周力压队友陈肖霞等人,以435.51分的总分夺得金牌。同年,被《游泳世界》杂志评为女子跳台跳水年度最佳运动员。 1986年,周繼紅退役,进入北京大学学习英语,1990年毕业后担任中国国家跳水队教练,2000年出任领队至今,先后率队在200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200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拿到5枚和6枚金牌,中国国家跳水队也由此被誉为“梦之队”。 周繼紅曾榮獲湖北省特等勞動模範,全國新長征突擊手,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獲得全國“五一”勞動勳章,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等軍功獎章,三次國家體育運動榮譽獎章,被評為2000年中央國家機關十大傑出青年、2001年中國十大傑出青年。 1993年同田秉毅结婚,育有一子田宇。.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周继红 · 查看更多 »

周曉蘭

周晓兰(),中國江苏省南京市人,前中國女排隊主攻手,身高1.82米,以心理素質好,臨場發揮穩定見稱,擅長攔網、扣球,是中国女排80年代五連冠時的選手。绰号天安门城墙。 退役后选择从政,1995年周晓兰辞去公职和丈夫定居美国。.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周曉蘭 · 查看更多 »

童輝

童輝(),湖北武漢黄陂人,中國前跳水運動員,被譽為「高空王子」、「戲水金童」。.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童輝 · 查看更多 »

韩国國家男子排球隊

韓國男排是韓國男子排球的國家隊。現FIVB排名第22 。最佳成績為1984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排球比賽的第五名。.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韩国國家男子排球隊 · 查看更多 »

韓國國家手球隊

韓國國家手球隊是代表韓國參加比賽的國家手球隊。.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韓國國家手球隊 · 查看更多 »

西里堡綜合運動場

西里堡綜合運動場(Siri Fort Sports Complex)是位於印度新德里的一個多功能運動場。本運動場是專為1982年亚洲运动会而興建的比賽場館,毗連當時的選手村;目前由德里發展局(DDA)管理 。.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西里堡綜合運動場 · 查看更多 »

賈瓦哈拉爾·尼赫魯體育場

賈瓦哈拉爾·尼赫魯體育場(जवाहरलाल नेहरू स्टेडियम)是一座位於印度新德里的多功能體育場。它的名字來自於印度獨立後第一任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所有座位可容納60000人,舉辦演唱會時更可容納100000人。它是印度第三大和世界第51大綜合體育場。印度奧林匹克委員會的總部也設在此。本體育場是為了承辦1982年亞洲運動會所興建的。1989年亞洲田徑錦標賽和2010年大英國協運動會都於此舉辦。 2013年南亞運動會和2013年亞洲田徑錦標賽也將於此舉辦。 Category:印度體育場地 Category:1982年完工體育場館.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賈瓦哈拉爾·尼赫魯體育場 · 查看更多 »

車菊紅

車菊紅(Che Kuk-hung Catherine,),香港女子保齡球運動員,曾在1986年漢城亞運會赢得保齡球金牌,是香港首位在亞運會奪得金牌的運動員。.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車菊紅 · 查看更多 »

郑美珠 (排球运动员)

郑美珠(),福建福州人,前中國女排隊接应二传,身高1.72米。攻防技术全面,发球好,后排防守积极、灵活,扣球力量重,球路变化多,比赛作风顽强。是中国女排20世纪80年代五連冠時的選手。郑美珠参加了五连冠里的后四冠,只是没能参加1981年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她与队友侯玉珠并列成为福建第一位奥运冠军。 1991年底,郑美珠前往德国打球。从俱乐部退役后,曾与丈夫一同经商。后来到慕尼黑附近的一家疗养院做管理工作。 2008年5月,郑美珠成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福州站的第一棒火炬手。.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郑美珠 (排球运动员) · 查看更多 »

金琦澤

金琦澤(Kim Ki-taik,)是一名已退役的韓國乒乓球運動員。 他曾闖入198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乒乓球比賽男子單打決賽,最終不敵同胞劉南奎獲得銀牌。.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金琦澤 · 查看更多 »

陳招娣

陳招娣(),浙江杭州人。北京体育学院毕业。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去世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副军级)。前中國女排主力接应二传,身高1.82米,以心理素質好,臨場發揮穩定見稱,擅長攔網、扣球,是中国女排1980年代“5連冠”時的選手。.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陳招娣 · 查看更多 »

陈金刚

金刚(),中国天津人,中国足球主教练,退役足球中锋,现任中国足球超级联赛长春亚泰队主教练。陈金刚1976年入选中国青年队,1978年进入天津一队,1979年上调至国家队。他随天津队夺得了全国足球甲级联赛冠军,代表国家队参加了1980年亚洲杯、1982年世界杯足球赛和1982年亚运会足球赛。世界杯预选赛中国4比2战胜沙特队的比赛中,陈金刚与队友天津球员左树声分别打进一球,给球迷留下深刻印象。陈金刚共代表中国国家队出战19次,打入4球。1988年,陈金刚改到天津二队踢球,1989年正式挂靴。 退役后,他曾担任天津青年队、天津立飞三星队、中国国青队、长春亚泰队主教练,中国国青队、中国国奥队、中国女足助理教练,还曾在天津泰达、长春亚泰担任技术总监。他曾带领长春亚泰队夺得中甲联赛亚军,升入中超联赛。.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陈金刚 · 查看更多 »

林嘉華

林嘉華(Dominic Lam,),香港著名電視劇演員,已婚及有一子,妻子為前無綫電視服裝指導劉寶珍(Jumbo Lau)。.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林嘉華 · 查看更多 »

林瑛 (羽毛球运动员)

林瑛,福建厦门人,中国著名羽毛球女子运动员,在中國國家羽毛球隊服役9年期間獲得12次世界級女子雙打羽毛球賽冠軍,其中在1983、1987及1989年三度贏得世界羽毛球錦標賽女子雙打冠軍,現已退役。.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林瑛 (羽毛球运动员) · 查看更多 »

林水镜

林水鏡(Liem Swie King,),印尼華裔男子羽毛球運動員,籍貫福建莆田西天尾鎮後黃村。林水鏡曾經三度獲得全英公開賽男子單打冠軍(1978、1979、1981)、1982年世界盃男單冠軍,他在男子雙打的表現同樣出色,除了多次獲得個人比賽冠軍之外,還曾經多次在湯姆斯盃同時兼項單打和雙打,帶領印尼隊三度捧起冠軍獎盃(1976、1979、1984),被視為繼梁海量之後又一位印尼「國寶」。 林水鏡與丹麥的摩丹·佛洛斯特、中國的韓健、欒勁以及印度的普拉卡什·帕都恭被視為當時世界最頂尖的男子單打運動員,而他也以招牌的垂直起跳殺球聞名於世。.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林水镜 · 查看更多 »

杨伯镛

杨伯镛,1935年出生,云南省建水县人,中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和教练,曾是1950年代中国男篮著名球员,司职小前锋和大前锋,担任过中国女篮主教练,现任中国篮协副主席,1999年入选新中国篮球50杰。.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杨伯镛 · 查看更多 »

杉山加代子

杉山加代子()是一名日本前排球运动员。她在198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會中,参加了女子排球比赛并获得铜牌。 databaseOlympics.com (Retrieved on September 7, 2008).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杉山加代子 · 查看更多 »

梁艷

梁艷(),中國山西孝義人,前中國女排隊副攻手,身高1.77米,以心理素質好,臨場發揮穩定見稱,擅長攔網、扣球,是中国女排獲得「五連冠」時,唯一參予整個過程的選手。.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梁艷 · 查看更多 »

楊錫蘭

杨锡兰(),中國天津市人,前中國女排隊二传,身高1.79米,以心理素質好,臨場發揮穩定見稱,擅長攔網、扣球,是中国女排80年底啊五連冠時的選手。 退役后到瑞士,获得瑞士国籍,曾在国际奥委会总部工作。.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楊錫蘭 · 查看更多 »

楊文琴

楊文琴,上海人,中國女子跳高運動員。1985年三次打破女子跳高亞洲紀錄,成為亞洲跳得最高的女選手,1982年、1985年被評為全國田徑「十佳」運動員。 1973年進入上海市青少體校,1974年參加國際中學生運動會獲女子跳高亞軍。1976年16歲時便一鳴驚人,打破了名將吳浮山保持10年之久1.82m的全國紀錄,成績是1.83m,成為當年最年輕的全國紀錄保持者。1978年獲第八屆亞運會第三名,1982年第九屆亞運會獲亞軍。1983年以1.90m獲南京國際田徑邀請賽冠軍。1984年在澳大利亞國際邀請賽中兩場比賽均奪冠軍。1984年在第二十三屆洛杉磯奧運會上獲第九名(1.88m),1985年以1.94m打破亞洲女子跳高紀錄,5月3日在日本廣島跳過1.95m再破亞洲紀錄。5月25日在北京以1.96m第三次打破由日本選手福光久代和中國選手鄭達真共同保持的1.93m亞洲紀錄,3次打破亞洲女子跳高紀錄,成為上海第一位在最短時間裏破亞洲紀錄最多的跳高女運動員,1986年她被亞洲田聯評為亞洲最佳田徑運動員。成為亞洲跳得最高的女選手。.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楊文琴 · 查看更多 »

朱建华

朱建华(),中国上海人,著名跳高运动员,前世界纪录保持者。身高1.93米,体重70公斤。 1973年,朱建华开始接受跳高训练,于1983年6月到1984年6月间,连续三次打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将其从2.36米提高到2.39米。1983年6月11日,他在全运会预赛中跳出2.37米一举打破世界纪录;同年9月22日,他在五运会上以2.38米的成绩打破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1984年6月10日,在西德举行的一场跳高比赛中,朱建华将世界纪录再次提高到了2.39米,这一成绩也是他职业生涯的最好成绩。 朱建华曾在首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和198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两次获得铜牌,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赛中夺冠大热门朱建华未能发挥出最佳的竞技状态,以2.31米的成绩夺得一枚铜牌,这比他在一个多月前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差了足足0.08米。.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朱建华 · 查看更多 »

11月19日

11月19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323天(闰年第324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42天。.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11月19日 · 查看更多 »

1951年亚洲运动会

1951年亞洲運動會(正式名稱為第一屆亞洲運動會)是自1951年3月4日至11日在印度德里舉行的一次綜合運動會。負責本屆亞運會組織工作的特別委員會主席安東尼·S·德·梅洛又以「第一屆亞運會」和「1951年亞運會」之類的名字來稱呼這場運動會。這屆亞運會共設有8項比賽項目,以下又細分為57項賽事;共有11個亞洲國家和地區的國家奧委會派出489位運動員角逐這些賽事。這場運動會既繼承了遠東運動會,也是西亞運動會的復活版。 本屆亞運會原訂在1950年舉行,不過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破壞仍未回復,而且印度財力不足,未能如期完成體育場的翻新工程,而比賽器材也未能如期從歐洲付運;這些籌備工作的延誤令運動會要到1951年才可以舉行。亞洲運動會聯合會於1949年2月13日在德里正式成立,並一致決定首屆亞運會由德里舉辦。伯蒂亞拉邦主、伯蒂亞拉和東旁遮普土邦聯盟拉爾巴拉木(Rajpramukh)兼印度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亞達凡德拉·辛格和印度奧委會委員古魯·度特·桑迪在創立亞運會和籌辦1951年亞運會這兩方面都有很重要的地位。除了因為政治制度的原因而未獲邀請的蘇聯和越南,亞洲幾乎所有獨立國家都獲得本屆亞運會籌委會的參賽邀請。 國家體育場是本屆亞運會所有賽事的舉行場地。第一屆亞運會的官方會徽以一輪16芒紅日為中心,紅日的中心有一個白色紅心圓形,紅日以下是11個相連的圓環,象徵所有參賽國家或地區。會徽的背景顏色是白色,象徵和平。在這屆亞運會中,日本隊既贏得最多金牌(24面),也贏得最多獎牌(60面),而主辦國印度則贏得51面獎牌(包括15面金牌),並成為贏得最多銅牌(20面)的國家,在獎牌榜上位列第二。下一次在印度舉行的亞運會是在大約31年後舉行的1982年亞洲運動會。.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1951年亚洲运动会 · 查看更多 »

1978年亚洲运动会

八届亚洲运动会於1978年12月9日至20日在泰国曼谷舉行。因原主辦城市巴基斯坦的伊斯兰堡放弃主办权,由泰國接辦。共有25個國家和地區的3842名運動員參與19個項目的競賽。打破66项世界纪录。射箭和保齡球是本屆亞運會新增設的比賽項目。 由於阿拉伯國家的聯合抵制,以色列沒有被邀請參加第八屆亞運會。柬埔寨和伊朗由於國內局勢問題,只派出觀察員而沒有運動員参賽。首次参加的有黎巴嫩、叙利亚、沙特阿拉伯、孟加拉国、卡塔尔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黎巴嫩只有3位選手,是人數最少的代表團,然而這3位選手竟在舉重比賽得到1金1銀兩枚獎牌。 在比賽期間,亞運會理事會討論了成立亞洲最高體育理事會的有關事宜;並將1982年第九屆亞運會的舉辦權授予印度;此外,參加亞運會聯合會的國家和地區由29個發展到當時的32個。.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1978年亚洲运动会 · 查看更多 »

1982年亚洲运动会奖牌榜

1982年亞洲運動會(又稱第九屆亞洲運動會)是自1982年11月12日至12月4日在印度德里舉行的一次綜合運動會。這屆亞運會共設有21項比賽項目,以下又細分為22個分項和147項賽事;共有33個亞洲國家和地區的國家奧委會派出3,411位運動員角逐這些賽事,而本屆亞運會也因此而成為當時參賽國家及地區最多的一屆亞運會。在這次亞運會上,手球、馬術、划船和高爾夫球首次成為亞運會比賽項目,而擊劍和保齡球項目則被取消。本獎牌榜將按照各參賽國/地區運動員所獲得的金牌總數為各參賽國/地區代表團排列先後次序。 在這屆亞運會上奪得獎牌的國家和地區共有23個,其中贏得至少一面金牌的國家和地區共有16個。當中,中國隊合共贏得61面金牌,成為本屆亞運會贏得最多金牌的參賽國代表團,並首次登上亞運會金牌榜榜首,為中國首次參加亞運會以來首見。在此前歷屆亞運會上,贏得最多金牌的國家是日本。中華人民共和國自1974年德黑蘭亞運會上首次代表中國參加亞運會,並在當屆亞運會的獎牌榜上位列第三。中國隊和日本隊都獲得了153面獎牌,並雙雙成為贏得最多獎牌的參賽國代表團。由1982年至2014年期間,中國隊一直都能夠在每一屆亞運會上蟬連獎牌榜榜首。南韓在獎牌榜上位列第三,而位居第四的則是北韓;北韓隊在本屆亞運會上所獲得的獎牌總數在所有參賽國當中位列第五。東道主印度在獎牌榜上位列第五,該國選手在本屆亞運會上合共贏得57面獎牌(包括13面金牌、19面銀牌和25面銅牌),是當時印度自1951年以來在亞運會取得的最佳成績。.

新!!: 1982年亚洲运动会和1982年亚洲运动会奖牌榜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1982年亚运会1982年亞洲運動會第九届亚洲运动会第九屆亞洲運動會第九屆亞運會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