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1952年臺灣

指数 1952年臺灣

没有描述。

5 关系: 嚴秀峰羅東聖母醫院1950年代臺灣1952年台灣1952年台湾

嚴秀峰

嚴秀峰(),又名李嚴秀峰,是一位出身杭州的抗日志士及臺灣白色恐怖受難者。她的丈夫是李友邦。她曾致力於推動保存蘆洲李宅。.

新!!: 1952年臺灣和嚴秀峰 · 查看更多 »

羅東聖母醫院

財團法人天主教靈醫會羅東聖母醫院,通稱羅東聖母醫院,是一間設立在臺灣宜蘭縣羅東鎮、由天主教靈醫會主辦的醫院。.

新!!: 1952年臺灣和羅東聖母醫院 · 查看更多 »

1950年代臺灣

1950年代臺灣在國共內戰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的背景下展開,為臺灣經濟初步復甦,政治充滿白色恐怖的年代,也是臺灣海峽兩岸軍事對峙最嚴峻的時期。經濟上,因美國實行對中華民國援外法案(Foreign Assistance Act);對在臺中華民國政府提供經濟與軍事援助而讓台灣獲得從國共內戰後重建機會。1951年之後,加上美軍顧問團來臺,軍事獲得防衛力量的臺灣,經濟更獲穩固。獲此機會,臺灣中央與地方政府趁機配合推行土地改革,穩定農業並扶植工業及中小企業。歷年以來美國不斷加強對台灣軍事援助。美國對台灣之經濟援助,至1956年增至12,000萬美元。蔣氏政權領導下之臺灣於各方面都有建設;影響深遠者有九年國民義務教育之推行,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此外,亦有推行農業機械化及農業技術改良,發展遠洋漁業,興建新型工廠,興建國民住宅、大型水庫、跨海和跨河大橋以及各地公路,並實施縣市長與省議員選舉及舉行各地之村里民大會。 1950年-1951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是臺灣戰後時期地方自治的開始,不少這次選舉的當選人與參選人成了各縣市地方派系形成的代表人物。臺灣在各項建設之突飛猛進,不僅為三民主義之模範省,其國民教育之全面普及,可為世界上其他國家所師法;臺灣開始經濟建設,目標在增加農業、工業生產。 在政治上,在臺灣的國民黨政府一方面確立「以黨領政」的發展方向,一方面在檢討國共內戰失敗原因後,於社會力行如政工制度、警總制度、軍統局的政治思想箝制。而在此政經不協調影響下,雖然造成台灣經濟根底得以建立,也相對陸續發生如「匪諜案」或雷震事件等政治迫害事件。.

新!!: 1952年臺灣和1950年代臺灣 · 查看更多 »

1952年台灣

#重定向 1952年臺灣.

新!!: 1952年臺灣和1952年台灣 · 查看更多 »

1952年台湾

#重定向 1952年臺灣.

新!!: 1952年臺灣和1952年台湾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