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2 关系: 協議會 (台灣日治時期),台灣歷史年表,台灣日治時期,台灣政治,士林街,大正民主,中川健藏,余登發,內湖庄,公民教育,葉廷珪 (臺灣),蔡式穀,蔡先於,臺中市議會,臺北市歷史,臺灣之最列表,臺灣地方自治聯盟,臺灣第一列表,臺灣選舉,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政治史,金山庄,陳逸松 (律師),梁加升,楊肇嘉,楊金虎,水越幸一,沈榮,1930年代臺灣,1935年臺灣,1950年-1951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
協議會 (台灣日治時期)
協議會為台灣日治時期1920年-1935年間,台灣地方議會總稱。包含州協議會、市協議會、街庄協議會的該組織,按地方人口數量等因素設置協議會議員席次,例如庄協議會為15人。惟協議會所屬議員或代議士全為官派,並以商人及在台日本人為主。1935年-1937年,部份地方協議會改稱為議會,部份議員改以民選方式產生,實行地方自治。1937年後,因中日戰爭,包含協議會的所有台灣地方議會均不再改選,其機構也不再正常運作。.
查看 1935年臺灣市會及街庄協議會員選舉和協議會 (台灣日治時期)
台灣歷史年表
這是和臺灣歷史有關的年表。 台灣歷史簡表:.
台灣日治時期
臺灣日治時期()是指臺灣在1895年至1945年間由大日本帝國統治的時期,於臺灣歷史上又稱為日本時代、日治時代、日據時代或日本統治時期。 日本統治時期臺灣經濟置於日本帝國主義支配之下,身為最後一個躋身新帝國主義的日本,其帝國主義型態具有後進性,和西方由資本主義引導國家海外殖民政策不同,日本國內的資本主義尚不發達,無力在臺灣從事大規模資本活動,因此日治初期,是由臺灣總督府主導殖民地的開拓規劃。原則上,由官方為日本資本家量身定做各種規則,迫使臺灣提供資源、物產及勞力,為其服務。在殖民國家發展定位上,日本將臺灣做為支持本國工業的後盾,同時是日本向南洋發展的基地。日本在臺灣實行特別法,以警察政治控制社會,臺灣人沒有平等的參政權,在日治初期的現代化教育程度也遠低於在臺灣的日本人,日後逐年普及,但教育制度上與日本人相比仍不平等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頁189-201,1999年,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自大正時期後,日本對臺灣統治已漸趨穩固以及大正民主化的政治風氣改變,於日治中後期日方改取較為柔和的內地延長主義統治方針以及改派任文官總督,臺灣亦在短時期內發展蓬勃的本土政治運動及社會運動,同時也其許多臺人出國前往中國東北的滿州國或到日本本土留學,如鍾理和等,甚至赴中國與國共合作抵抗日本統治。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方因應戰爭需要更進一步推行全面性的皇民化政策,以期將臺灣人同化於日本,不過儘管高砂族有志士、民間日籍台裔的志願兵力,仍有漢人赴中參戰抗日,日本政府在民族認同問題下,改派臺灣兵赴南洋即可看出官方與日籍臺灣人的煎熬,詳見臺灣抗日運動、高砂義勇隊。 基於日本殖民統治的需求,臺灣在日治時期於基礎設施、教育設施、公共衛生、農業以及工業等各方面得到相當程度的現代化,但在對外經濟關係上則被日本化。而因為日本統治末期推行皇民化運動造成的低中國性,與戰後初期「陳儀政府」治理失政集負面中國性大成,並視當時臺灣人為「日本奴化教育下的劣等國民」,在臺灣本地人與戰後來臺大陸人之間形成族群隔閡。許多臺灣人因而感到過去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情況比較良善。部份臺灣史學者認為,此情結不僅影響許多在日治時期出生的臺灣人,也相當程度地影響了戰後臺灣對本土認同、臺灣主體性、族群意識觀念乃至臺灣獨立運動的興起。儘管戰後國民黨政府在臺灣推行中國導向的民族主義教育,強調日本殖民臺灣的負面影響,把日治時期臺灣的抗日運動與中國抗日戰爭做連結,並將日本領臺視為等同日本侵華歷史的一部分,但臺灣民間對日本大多仍抱持好感,不過也有其他不同於上述調查結果之民調。日本留在臺灣的基礎建設、文化政策所造成的影響亦於近年來不斷被各界重新檢視或評價。為東亞乃至於世界殖民史上少見的情形,時常引起學術界的興趣及研討。.
台灣政治
台灣政治涵蓋的政府型態、統治者或行政區劃體制,今普遍與中華民國政治相同。事實上,於中華民國統治台灣之前,台灣具有政治雛形有文字脈落可尋者可遠自1624年荷蘭據臺後算起,期間歷經鄭氏王朝、台灣清治時期、台灣日治時期與中華民國時期。在此尚不包含台灣近代之前未經證實的平埔族統治的相關政治型態(如:大肚王國)。.
士林街
士林街()為台灣日治時期士林地區之行政區劃,為台北州七星郡重要城鎮。 士林街之區劃名稱為1920年(大正九年)所制定,因包含大屯山及草山全境,區域比今士林區(約60平方公里)大。該境域清朝初期之前為芝山岩文化發源地,清朝稱八芝蘭,而士林之名因「下樹林」及該地區「寓有士子如林」而轉稱。 1920年~1933年間為士林--,1933年升格為士林街之後,直至1945年中華民國時期後,士林名稱仍舊沿用,僅將「街」改為「鎮」。1950年,士林鎮改歸陽明山管理局所管,1967年才歸台北市所管,仍稱士林區。1980年代,該區範圍則略有增加。 士林街役所建築今日改為士林公民會館。.
大正民主
大正民主(大正デモクラシー)意指1912年-1926年,日本大正年間所推行,符合現代民主的政治體制與政策。在第一次大正政變後這期間,日本內閣多為政黨政治的互動,內政上以民意所趨為主,外交則採取對中國內政不干涉、日蘇友好等策略(幣原外交)。 另外,在殖民地經營方面,則更尊重民族自決意旨,多為政策開明。以台灣為例,台灣總督改由文官出任。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台灣文化協會、台灣農民組合、台灣工友總聯盟等各種政治、社會運動勃興;.
中川健藏
中川健藏(),日本官僚、政治家、台灣日治時期第16任總督與貴族院議員。.
余登發
余登發,臺灣高雄橋頭人,曾任中華民國第一屆國大代表、高雄縣長、中國統一聯盟首任名譽主席,1979年曾遭「通匪」罪名逮捕。臺南商業專門學校畢業本科畢業,是臺灣戒嚴時期統派政治活動家,因有功於台灣民主運動,被喻為台灣民主先驅、「台灣野生的政治家」、「赤腳政治家」。1989年兒媳競選縣長時,余死於自宅,致死原因存有爭議。.
內湖庄
內湖--(),為1920年~1945間存在之行政區,轄屬台北州七星郡。今台北市內湖區及南港區。.
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指培養個人作為公民或国民,行使義務與權利的教育活动。它通过相關教材與教學方式,使學生對公民所應具有的權利與義務、個人與群體的關係、及相關的民主、尊重、守法等的公民素養有基本了解和認識。 公民教育的概念和實施和公民權及公民身份密不可分,和民主一詞有一樣長久的歷史脈絡,是從「我到我們」群我關係的政治教育天下雜誌 486期 2011-11-30 。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公民教育往往以思想政治课程的形式开展,在传统公民教育的内容之外,还会加入马克思列宁主义等社会主义理论内容。.
葉廷珪 (臺灣)
葉廷珪(),日治時期曾名葉山嚴。台灣政治人物,出生於台南市。台灣日治時期曾任台南市會議員。戰後曾經三次出任台南市市長。 葉廷珪出身府城世家,在臺南市開放民選後,曾五度參選臺南市長、三度當選市長,成為台灣地方自治史上的特有現象(同樣五度參選縣市長選舉三次當選者只有前台中縣長林鶴年)。而葉廷珪在選舉中多次無黨籍為號召,也成為台南市早期黨外運動的指標人物。.
查看 1935年臺灣市會及街庄協議會員選舉和葉廷珪 (臺灣)
蔡式穀
蔡式榖(),台灣新竹人;祖籍福建泉州同安,台灣日治時期律師,社運、政治家。乳名乞,之後取名式榖,晚號春圃。.
蔡先於
蔡先於(),是一位出身臺中梧棲的律師、政治人物及社會運動者。.
臺中市議會
臺中市議會為中華民國(臺灣)臺中市最高的立法機關。.
臺北市歷史
臺北市歷史包括臺北從移民聚落、殖民城市、到現代國際性的大都市的歷史過程。 臺北市歷史可追溯至清代1709年陳賴章墾號開墾大加蚋,亦可从1884年臺北府城建城算起。事實上,依照考古所獲得的證據顯示,早在7,000至4,5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市區內的圓山與芝山岩等地已有相當豐富的史前文化。 約2,000年前,臺北市中山區出現了圓山文化,該文化與之後生活於臺北盆地的平埔族有極深的淵源。 而根據1654年所繪製的《大臺北古地圖》及其他文獻得知,當時絕大部分仍為溼地的臺北市,除了平埔族社之外,並無其他聚落。 不過,在此段時間,並沒有精確的文字記錄可供後人按年計月地細數臺北歷史史事。這種情況直至17世紀有其文字記載後,才有所改變。.
臺灣之最列表
臺灣之最是指在台灣各領域中最頂尖的事物。這裡列舉了一些臺灣之最。 粗體字表示該紀錄同時成為世界之最,斜体字表示該紀錄曾經為世界之最。.
臺灣地方自治聯盟
臺灣地方自治聯盟,是1930年從臺灣民眾黨分裂出去的一個右翼團體。 1930年8月17日臺灣地方自治聯盟成立於臺中醉月樓酒家,出席者達227人,並推林獻堂、土屋達太郎為顧問;楊肇嘉、蔡式穀、李良弼、劉明哲、李瑞雲等5人為常務理事,成立後即於全島24個地方巡迴演講,鎖定「施行地方自治」此單一議題,主張確立民主主義,採取合法手段,以爭取政治自由與地方自治。但自治聯盟常遭到民眾黨及左翼陣營的批評及抵制,民眾黨並做出禁止黨員加入自治聯盟的決議,為了貫徹此立場,民眾黨中執委決定「對於加入自治聯盟之黨員,付以兩週促其反省,若不退出自治聯盟者予以除名處分」。之後除林獻堂外,蔡培火、陳逢源等跨黨份子都遭除名,林氏也憤而退黨。左翼陣營方面,除了譏諷自治聯盟為「第二公益會」(公益會即親日派辜顯榮等人所創組織),林秋梧主編的《赤道報》也曾予以譏諷,新文協的《新台灣大眾時報》甚至直批「騙賊」、「理該碎屍萬段」。然而自治聯盟卻是總督府最能接受的社會運動團體。 1931年(昭和6年),日本殖民政府大舉鎮壓台灣的政治、社會團體,無論台灣民眾黨(1927-1931)、新文協(1927-1931)、台灣共產黨(1928-1931)、台灣農民組合等組織皆被查禁,唯獨台灣地方自治聯盟還能正常運作。自治聯盟亦曾派員參加1935年(昭和10年)第一屆市會及街莊協議會員選舉,成績不錯。之後日本軍國主義抬頭,台灣民眾黨、新文協、台共等組織人員紛紛遭到搜捕。1936年(昭和11年),發生「祖國事件」。1937年(昭和12年)7月15日台灣地方自治聯盟舉行「第四屆聯盟大會」,眾幹部決議解散組織。.
查看 1935年臺灣市會及街庄協議會員選舉和臺灣地方自治聯盟
臺灣第一列表
台灣第一是指在台灣歷史當中,首次、最先出現或出現各項人、事、物,在這裡將台灣第一列舉出來。有別於台灣之最或台灣世界紀錄列表條目的內容,台灣第一指的是時間上的最初紀錄,而可能不是頂尖的紀錄。.
臺灣選舉
中华民国的選舉制度與架構則來自《中華民國憲法》,其中第二章「人民之權利義務」第17條載明人民有選舉、罷免、創制及複決之權。此外,該法並在國民大會、立法、監察、地方自治制度、省縣及選舉等相關章節,提供臺灣選舉的母法根源。1991年4月起,臺灣歷經7次修憲,修憲後的《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成為臺灣選舉的另一法理基礎。此外,臺灣於2003年底成為東亞第一個立法保障公民投票權的地區,依公民投票法進行的公民投票亦屬廣義選舉與直接民權之一環。直接民選的總統與國會與公投是中華民國主權獨立自主、政治自由民主、社會開放進步、政府依法行政、全民監督政府施政與公僕表現的重要象徵與方式。.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发生于20世纪上半叶,是由新民會發起,向日本帝國議會爭取在臺灣設置自治議會的運動;這場運動是臺灣對日本統治從武力反抗轉為近代式政治運動的轉捩點,也是日治時期歷時最久、規模最大的政治運動。其起源可追溯1918年的《六三法》撤廢運動。林呈祿認為撤廢《六三法》無異於接受當局的內地延長主義政策,有損臺灣的特殊性和獨立性。受其主張影響,運動的方向遂由撤廢《六三法》轉為設置臺灣議會的訴求;基於日本立憲政治的精神,應設置臺灣議會,將臺灣總督府的立法權交還給人民。 從1921年1月30日第一次向帝國議會提出《臺灣議會設置請願書》、由林獻堂領銜、旅日與在臺民眾178人聯名簽署起,到1934年9月2日決議停止為止,運動共歷時14年,期間提出請願15次。最初的參與者以東京的臺灣留學生為主。至第三次請願運動籌備時,成立了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從而被臺灣總督田健治郎以妨礙安寧社會秩序為由禁止,釀成治警事件。其後,運動得到了日本輿論的支持與臺灣民眾的同情,參與人數邁向高峰。不過在1931年臺灣民眾黨被迫解散後,由於失去支持團體,加上法西斯主義的壓制,運動在1934年正式宣布中止。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除了對臺灣民眾建立法治的觀念和確立對憲政精神的追求,也影響了日本政府在1935年讓州、市、街、--議員半數改由民選,成為臺灣地方自治的肇始。.
查看 1935年臺灣市會及街庄協議會員選舉和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臺灣日日新報
《臺灣日日新報》是一份臺灣日治時期的報紙,由《'''臺灣新報'''》和《臺灣日報》兩份報紙整併而成。.
臺灣政治史
台灣政治史起始可遠自17世紀中期的大肚王國,期間歷經荷西時期、鄭氏王朝、台灣清治時期、台灣日治時期與中華民國時期。.
金山庄
金山--,為1920年~1945年間存在之行政區,轄屬台北州基隆郡。今新北市金山區。.
陳逸松 (律師)
陳逸松(),生於日治台灣宜蘭羅東,為日治時期著名文人、律師。.
查看 1935年臺灣市會及街庄協議會員選舉和陳逸松 (律師)
梁加升
梁加升(),法名釋心覺,字拓荒、少滄,筆名霜梧,是一位出身臺南的反殖民運動者、白色恐怖受難者及比丘。.
楊肇嘉
楊肇嘉(),台灣政治人物、社會運動家,臺中清水人。楊肇嘉為知名門閥士紳,投身台灣民族運動,鼓吹地方自治,多次被日本政府「關切」。其為人急公好義,於日治時期助成無數台灣青年,如獎勵青年畫家(如幫助李石樵參加「帝展」)、資助飛行家、鼓勵文學青年翻譯《紅樓夢》等。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台後,擔任臺灣省政府民政廳長,1962年起擔任總統府國策顧問。.
楊金虎
楊金虎(),台灣醫師、政治人物。出生於今台南市歸仁區。曾任國民大會代表、高雄市長。.
水越幸一
水越幸一(1879年6月6日生),1913年東京帝國大學政治科畢業,並通過高等文官試驗合格,為日本昭和前期之台灣日治時期政府官員,他於1929年奉令接替生駒高常擔任台灣台中州知事。1931年1月,因任內發生霧社事件而去職以示負責。1935年選舉,成為官選台北市會議員,任期4年。1940年起擔任海南島軍政顧問。1941年成為臺北州州會議員。.
沈榮
沈榮(),字公甫,是一位出身臺南新營的律師及政治人物。他曾在臺灣日治時期為農民及地主爭取權益,也曾於二二八事件後為被告辯護。.
1930年代臺灣
1930年代臺灣仍處於日治時期,此時是臺灣工業化的重要轉折點。尤其中日戰爭爆發前後的政治民主、經濟發展、文化論述都因接納西方文明後,呈現蓬勃情景。 在政治方面,台灣政壇於1930年代初期延續日本民主的風潮,實施民主。再以經濟發展為例,台灣原本是個以農業為發展重心,在礦產資源不甚豐富情況下,利用本身肥沃土壤與水利資源,創作十分適合發展農業的經濟環境。直至日治時期開始至1930年代前,日本政府仍將台灣視為以農業為導向的「糖產供應地」。1930年代,此觀念大幅改變。而會讓台灣經濟從農業導向發展成工業導向,日本的南進南洋戰略具有相當關鍵性要素。因此就算七七事變後,專注台灣的工業化發展並以經濟政策面促成台灣生產力擴充計劃的戰略方針始終沒變。 就文化而言,1930年代,台灣已普遍具有電燈、電話、自來水、飛機等文明器物,顯示受到西方文明思潮巨大的衝擊。在此同時,西式教育的公學校也於各地普遍設立。另外,西方先進娛樂像電影、留聲機與唱片,也於該年代被日本人引進台灣,眾多因素,讓台灣逐漸形成新的都市流行文化。 不過,被《Viva Tonal 跳舞時代》紀錄片比喻為「跳舞時代」的此時期,卻在日本發動中日戰爭後,成為絕響。而台灣1930年代正如該紀錄片所最後描繪的-「跳舞時代在戰火中落幕」。.
查看 1935年臺灣市會及街庄協議會員選舉和1930年代臺灣
1935年臺灣
1935年臺灣因為已經由日本統治四十年,故舉辦了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這一年也是新竹、臺中州大地震發生的那一年。.
1950年-1951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
1950年-1951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是臺灣戰後時期地方自治的開始,在蔣中正於1950年3月宣布「復行視事」回任總統、6月韓戰爆發後,即由留學美國的政治學博士、時任臺灣省政府主席的吳國楨推動。這項選舉也是對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於1947年3月7日向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所提解決問題之《三十二條處理大綱》中政治方面根本處理的要求之一「縣市長於本年六月以前實施民選」的遲來回應。 這項全臺首屆縣市長選舉將臺灣省各縣市分成八期辦理,共選出縣市長21人,任期3年。投票作業於1950年8月12日至1951年7月29日期間在全臺灣省各地投票所進行,投票率高達79.6%。最後,在21位縣市長席次中,花蓮縣縣長選舉由中國民主社會黨的楊仲鯨勝出,臺北市、臺中市、臺南市等3席由無黨籍人士贏得,而其餘17席皆由中國國民黨取得。不少這次選舉的當選人與參選人成了各縣市地方派系形成的代表人物。 這是繼日治時期1935年與1939年的臺灣頭兩次地方選舉後再度舉行以全臺為規模之選舉,也是第一次不限資格的普選,自此定期舉行的改選與1954年起的臺灣省議會議員選舉也為爾後的黨外運動提供平台,奠定了日後1969年首次國會議員增補選、1991年-1992年國會在臺全面定期改選、1994年首次省長暨直轄市長選舉、1996年總統及副總統在臺直接民選、2004年公民投票等民主化進程的基礎。.
查看 1935年臺灣市會及街庄協議會員選舉和1950年-1951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
亦称为 1935年台灣地方選舉,1935年日治臺灣市會及街庄協議會員選舉,第一届市会及街庄协议会员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