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1590年

指数 1590年

没有描述。

34 关系: 南部信直大念寺宇喜多秀家宇都宮國綱小野寺義道岡山寺岩城常隆九戶政實之亂年份列表久野宗能伊達成實伊達政道张国彦 (明朝)國分盛重和賀忠親皆川廣照織田信雄香港明朝歷史高源寺 (行田市)蜂須賀家政葛西大崎一揆葛西晴信柴田康忠板倉勝重明朝七卿年表12月13日1553年1582年1676年3月14日7月13日7月22日8月30日8月4日

南部信直

南部信直,出生於1546年(天文15年),卒於1599年(慶長4年),是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的陸奧國戰國大名。南部氏第二十六代領主,亦被喻為是南部氏的中興之祖。父親是南部家第二十二代領主南部政康的次男石川高信,而信直後成為南部晴政的養子。.

新!!: 1590年和南部信直 · 查看更多 »

大念寺

大念寺(だいねんじ)是位於日本茨城縣稻敷市的淨土宗寺院。山号為正定山,院号為智光院。供奉的「本尊站姿」阿彌陀如来佛像是稲敷市指定的文化財產。 大念寺位於稻敷市江戶崎甲市中心地帶,寺院佔地面積大約一萬千平方米,具備了正殿、寺院的居室及廚房、開山殿、地蔵殿、大黒殿等殿堂,尤其其巨大的正殿彷彿是江戶時期檀林時代的建築。這個正殿裡有鎌倉時代前期佛像,具有鎌倉時期的佛像雕塑家快慶風氏所雕刻的特徵。另有一尊從別處移來的阿彌陀佛客佛,人們暱稱為「大佛先生」。在入口處的兩層樓的樓門及寺内的德川家康親手種植的銀杏等,為遺留下的歷史遺產。.

新!!: 1590年和大念寺 · 查看更多 »

宇喜多秀家

宇喜多秀家(1573年-1655年12月17日)是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的大名。宇喜多直家之嫡子,母親是於福之方,曾為豐臣秀吉的養子。幼名和通稱均為“八郎”,正室為前田利家之女豪姬。豐臣政權五大老之一,受秀吉下賜羽柴氏,通稱「羽柴備前宰相」(《毛利家文書》)。.

新!!: 1590年和宇喜多秀家 · 查看更多 »

宇都宮國綱

宇都宮國綱(宇都宮国綱,,永禄11年至慶長12年),下野國的戰國大名。.

新!!: 1590年和宇都宮國綱 · 查看更多 »

小野寺義道

小野寺義道,安土桃山時代及江戶時代前期的武將、大名。出羽國横手城主。小野寺輝道(景道)的次男。兒子為小野寺保道。.

新!!: 1590年和小野寺義道 · 查看更多 »

岡山寺

岡山寺是位於岡山縣岡山市北區的天台宗佛教寺院。山號是金光山,以阿彌陀如來、千手觀音,及釋迦如來為本尊。中世紀以前是在岡山城郭(現在的岡山市民會館附近)。.

新!!: 1590年和岡山寺 · 查看更多 »

岩城常隆

岩城常隆()是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岩城氏當主。岩城親隆之子。母為佐竹義昭的女兒(桂樹院)。左京大夫。 父親親隆病倒後人事不省、由母親及舅舅佐竹義重擔任後見人、岩城氏的實權落入佐竹氏的掌握。天正6年(1578年)常隆成為當主、佐竹氏對家中的影響力仍然不變。 伊達政宗勢力拓展時期、由於與伊達氏的親戚關係,雙方相處融和、後來政宗與岩城氏對立並迎娶田村氏、岩城氏則與佐竹氏、石川氏共同對抗伊達氏。人取橋之戰時為佐竹氏盟友参戰、家臣窪田十郎更討取伊達氏重臣鬼庭良直。政宗於摺上原之戰勝利後,蘆名氏滅亡,石川氏對伊達氏臣服、岩城氏與伊達和睦解。 天正18年(1590年)、豊臣秀吉的小田原征伐有参陣記錄,獲得所領安堵,不久之後病倒、於鎌倉死去。.

新!!: 1590年和岩城常隆 · 查看更多 »

九戶政實之亂

九戶政實之亂(日語原寫:九戸政実の乱),為南部氏一族的有力者九戶政實對南部家當主南部信直及進行奥州仕置的豐臣政權之反抗所引起的動亂。.

新!!: 1590年和九戶政實之亂 · 查看更多 »

年份列表

这个页面索引年相关页面。.

新!!: 1590年和年份列表 · 查看更多 »

久野宗能

久野宗能(日语:久野 宗能/くのう むねよし、大永7年(1527年)-庆长14年10月8日(1609年11月4日))战国时代到江户时代初期的武将。久野忠宗の子。有子久野宗朝。.

新!!: 1590年和久野宗能 · 查看更多 »

伊達成實

伊達 成實(だて しげざね(),)是仙台藩一門第二席。亙理伊達家的初代。為伊達實元之子。母親為實元之兄伊達晴宗的女兒。明治維新後,與家臣一起移往北海道有珠郡開拓並且構建了現在北海道伊達市基礎的伊達邦成,正是伊達成實的子孫亙理伊達氏第15代的當家。與伊達家重臣小十郎片倉景綱合稱伊達雙璧,是家中頭號猛將,伊達家武略首推伊達成實,在政宗死後成為一門眾之首。 父親為伊達家第十四代家督伊達稙宗・三男伊達實元、母親是伊達家第十五代家督伊達晴宗・次女鏡清院則為叔父‧姪女的關係。在父方實元那邊則和政宗的父親伊達家第十六代家督伊達輝宗為堂兄弟、在母方那邊是伊達家第十七代家督伊達政宗的表兄弟,論輩分是政宗的叔父、論年齡小於政宗一歲、也被視為族弟。.

新!!: 1590年和伊達成實 · 查看更多 »

伊達政道

伊達政道(1568年(有說法指是1574年或1578年)-1590年5月10日)是安土桃山時代武將。伊達輝宗的次男。幼名竺丸。通稱小次郎,在當時的史料中並沒有「政道」的名字(在死後175年的1765年建立的金上盛備墓碎上的碑文寫著「政宗之弟正道」,因此被人認為名字是「政道」或「正道」),因為不能証明而有學者認為這個名字是虛構。.

新!!: 1590年和伊達政道 · 查看更多 »

张国彦 (明朝)

张国彦(),字熙载,号弘轩,北直隶邯郸县邯郸城内北门里人,嘉靖四十一年壬戊(1562年)进士、明朝兵部尚书、刑部尚书。.

新!!: 1590年和张国彦 (明朝) · 查看更多 »

國分盛重

國分盛重(,)是日本戰國時代武將,後來成為久保田藩士,之祖。最初盛重名為伊達政重,在繼承後改名國分政重,其後再更名為國分盛重,最終改名伊達盛重。通稱彥九郎或三河守。.

新!!: 1590年和國分盛重 · 查看更多 »

和賀忠親

和賀忠親,出生於1576年(天正4年),卒於1601年6月24日(慶長6年5月24日),是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的陸奧國武將。和賀義忠之子。.

新!!: 1590年和和賀忠親 · 查看更多 »

皆川廣照

川廣照(1548年-1628年1月28日)是日本戰國時代至江戶時代前期的武將、大名。下野長沼城城主。下野皆川藩藩主、信濃飯山藩藩主、常陸府中藩初代藩主。 父親是皆川俊宗。水谷正村是廣照的伯父。山上宗二前往關東之際把秘傳書『山上宗二記』交給他,因此被推測為茶道造詣很深的人物。.

新!!: 1590年和皆川廣照 · 查看更多 »

織田信雄

織田信雄()是安土桃山時代、江戶時代的武將。織田信長的次男。出家以後號為常真。幼名叫茶筅丸(因為頭髪像茶筅一樣而命名)。別名北畠具丰、信意。在繼承北畠家的時期被尊稱為御本所。兒子有織田秀雄、織田高雄、織田信良、織田高長、織田信為、織田良雄。.

新!!: 1590年和織田信雄 · 查看更多 »

香港明朝歷史

明朝的香港地區在商貿上已漸漸蓬勃起來,人口亦有所增長,更成為海防要地。而現時香港一些地名開始在史籍中出現。據目前發現的史料,九龍的名稱最早見於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應檟所著邊疆軍事志書《蒼梧總督軍門志》。香港島的名稱,最早見於明神宗萬曆年間(1573年至1619年)郭棐所著《粵大記》一書。該書所載的《廣東沿海圖》中,標有香港以及赤柱、黃泥涌、尖沙咀等地名。.

新!!: 1590年和香港明朝歷史 · 查看更多 »

高源寺 (行田市)

源寺(こうげんじ)是位於日本國埼玉縣行田市的臨濟宗圓覺寺派的寺院,山號為天真山,供奉的主神為阿彌陀如來。.

新!!: 1590年和高源寺 (行田市) · 查看更多 »

蜂須賀家政

蜂須賀家政()是安土桃山時代及江戶時代的大名,德島藩藩祖。是蜂須賀正勝(小六)的長男,正室為生駒家長之女。育有長子至鎮,通稱彥右衛門。官位為從五位下阿波守。.

新!!: 1590年和蜂須賀家政 · 查看更多 »

葛西大崎一揆

葛西大崎一揆(かさいおおさきいっき)是发生于天正18年(1590年),在丰臣秀吉的奥州仕置中被改易的葛西氏・大崎氏的旧臣对新领主・木村吉清・清久父子发动的叛乱。.

新!!: 1590年和葛西大崎一揆 · 查看更多 »

葛西晴信

葛西晴信(天文3年(1534年) - 庆长2年(1597年))戰國时代到安土桃山时代大名。葛西氏第17代当主,是第15代当主葛西晴胤之子,第16代当主葛西亲信之弟,也是其养子。官位左京大夫。别名信清。.

新!!: 1590年和葛西晴信 · 查看更多 »

柴田康忠

柴田康忠(日语:柴田 康忠/しばた やすただ、天文7年(1538年) - 文禄2年5月26日(1593年6月25日))安土桃山时代的武将。德川氏家臣。柴田政之之子。通称孙七郎、七九郎。初名重政、政忠。有兄久则、重久、重次。子女包括柴田康长、柴田氏茂、今井九郎左兵卫正室、神保氏胜正室、家臣石川氏正室、大井政吉正室。.

新!!: 1590年和柴田康忠 · 查看更多 »

板倉勝重

板仓胜重(日语:日语:板倉 勝重/いたくら かつしげ)安土桃山时代到江户时代前期的旗本、大名。江户町奉行、京都所司代。板仓家宗家初代。流传至今的史料中大多称板仓伊贺守。胜重以善断的名奉行著称,运用优秀的能力和灵活的判断对许多事件和诉讼作出有理有据的裁定,甚至连败诉的人都心服口服。.

新!!: 1590年和板倉勝重 · 查看更多 »

明朝七卿年表

明朝七卿年表,即尚书与都御史年表,旨在列举中国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至崇祯末年(1644年)的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与都察院的最高长官。除短暫的明朝中書省時期外,七卿长官均为正二品,为明朝政府文臣中最高行政长官。 明朝吏部尚書、户部尚書、礼部尚書、兵部尚書、刑部尚書、工部尚書、都御史,往往與通政使司之通政使、大理寺之寺卿合稱“九卿”。明朝時,重臣任擇須由九卿及外省巡撫、總督公開舉薦,此為廷推。各部司不能單獨決定的國家大事、要事,須經七卿、九卿公決,此為廷議。而由三法司無法決定的大型狱讼,以由七卿、九卿開會定獄,此為廷鞠或園審。七卿與明朝內閣構成了明朝的行政權力中心與決策核心。 此表不包括明朝南京尚書與都御史年表。.

新!!: 1590年和明朝七卿年表 · 查看更多 »

12月13日

12月13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47天(闰年第348天),离全年结束还有18天。.

新!!: 1590年和12月13日 · 查看更多 »

1553年

没有描述。

新!!: 1590年和1553年 · 查看更多 »

1582年

没有描述。

新!!: 1590年和1582年 · 查看更多 »

1676年

没有描述。

新!!: 1590年和1676年 · 查看更多 »

3月14日

3月14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73天(闰年第74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92天。.

新!!: 1590年和3月14日 · 查看更多 »

7月13日

7月13日是阳历年的第194天(闰年是195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71天。.

新!!: 1590年和7月13日 · 查看更多 »

7月22日

7月22日是阳历年的第203天(闰年是204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62天。.

新!!: 1590年和7月22日 · 查看更多 »

8月30日

8月30日是阳历年的第242天(闰年是243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23天。.

新!!: 1590年和8月30日 · 查看更多 »

8月4日

8月4日是阳历年的第216天(闰年是217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49天。.

新!!: 1590年和8月4日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