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黎宜民和黎聖宗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黎宜民和黎聖宗之间的区别

黎宜民 vs. 黎聖宗

黎宜民(;)又名黎琮,是越南後黎朝第一位廢帝也是第四任皇帝,乃黎太宗的長子。 黎宜民出生時就被冊立為皇太子,但其母楊氏賁因有子為貴而態度驕縱傲慢,黎太宗憤而將楊氏賁廢為庶婦,於是黎宜民也被降封為諒山王。他成年後對其皇太子之位遭到剝奪,而無法繼位為皇帝之事感到非常不滿,並在1459年發動兵變殺其異母弟黎仁宗及宣慈太后阮氏英,自立為皇帝。 但他篡位僅八個月,因聽信讒言,屠戮舊臣,致使人人怒怨。大臣阮熾、丁列(丁部領的長子丁璉的後裔)等人捕殺黎宜民,貶他為厲德侯(),迎立太宗四子平原王黎思誠為帝。. 黎聖宗(;)名諱黎思誠(),又名黎灝(),越南後黎朝第五任君主,1460年—1497年在位。 黎聖宗是黎太宗的第四子,為光淑太后吳氏玉瑤所生,封平原王()。1460年,皇帝黎宜民因為屠戮舊臣而遭群臣的反對,阮熾、丁列發動兵變,殺死黎宜民,擁立黎思誠即位。曾征伐哀牢(即寮國)与占婆等地。黎聖宗即位後,在施政上推行多項改革,包括中央及地方官制、科舉、地方建置、頒行《洪德法典》等等。又致力調理農務,改善經濟生產。聖宗重視文學的推動,在位期間曾组织“骚坛会诗社”,提倡用民族语言写诗,创作多以民间故事为题材,对越文诗歌的发展很有影响。他也写汉文诗,收入《琼苑九歌》和《春云诗集》。而越南知名史書《大越史記全書》,就是由黎聖宗下令編撰。 黎聖宗在越南歷史當中被視為一位較重要的君主。但在私生活方面,越南史籍稱他「女謁盛」,耽於女色。晚年得重病時,遭久已失寵的皇后暗中加害,使他病情惡化而死。享年五十六歲。.

之间黎宜民和黎聖宗相似

黎宜民和黎聖宗有(在联盟百科)7共同点: 大越丁列後黎朝越南黎太宗黎仁宗阮熾

大越

大越(Đại Việt/大越),为1054年到1804年间越南所使用的正式国号(1400年至1428年间被中國明朝統治除外)。 自1054年李朝第三代皇帝李圣宗将国号由「大瞿越」改为「大越」以来,其后的陈朝、後黎朝等亦使用该国号(其中只有胡朝一度于1400年将国号改为「大虞」)。不过,中国、日本等国则普遍以安南、交趾等称呼该国,而大越君主亦接受中国的册封为「安南国王」。到19世纪初阮朝统一越南后,阮朝创立者阮福映一度主张将国号改为“南越”,但当时中国清朝政府认为历史上的南越国涵括了华南地区,字面含义与阮氏政权统治范围不符,经交涉最后决定将国号改为「越南」并沿用至今,而阮福映亦被清嘉庆帝正式册封为「越南国王」。.

大越和黎宜民 · 大越和黎聖宗 · 查看更多 »

丁列

丁列(,),越南后黎朝初期将领,为蓝山起义时黎利麾下重要将领之一。 丁列是清化寿春县人。1416年,清化豪族黎利舉行,丁列與黎慎、黎文安、黎文零、鄭可、張雷、黎柳、裴國興、黎寧、黎獫、武威、阮廌、黎來、劉仁澍、黎涪、阮理、張斕等十八人一起,與黎利一同祭拜東王公,發動藍山起義以反抗明朝的統治。后来追随黎利到了至灵山。1424年,黎利听从阮隻的建议夺取了茶隆州,并准备计划下一步攻取乂安。明将陈智等人水陆并进攻打茶隆。黎利率兵到兰江上游设伏,又派丁列带一千人从间道占据杜家(在河静省兴山县境内),两路伏兵夹击,大败明军。 在1427年支棱之役中,丁列与刘仁澍、黎冷、黎察、黎受等人率兵一万、战象五头埋伏于支棱关,大破明军。 后黎朝建立之后,丁列获封永禄大夫、金吾卫大将军,被列为开国的一等功臣,赏爵上智字,与阮廌、郑可、陈元扞、范文巧、黎察、黎银等人获得穿红绯的特权。1429年,封廷上侯。.

丁列和黎宜民 · 丁列和黎聖宗 · 查看更多 »

後黎朝

後黎朝(),越南的一個朝代,由黎利於1428年(中國明宣宗宣德三年)創立,国号大越。後黎朝可以分為前期和後期兩部份。前期與莫朝南北對峙;到了後期,阮主和鄭主分據南北對峙,後黎朝皇帝僅為鄭主的傀儡。 部份越南的歷史學者,先將1428年至1527年的前期稱作黎初朝(),後將1533年至1789年的後期稱作黎中興朝(),以示區別。.

後黎朝和黎宜民 · 後黎朝和黎聖宗 · 查看更多 »

越南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通稱越南(),是位於东南亚中南半島東端的社会主义国家,北邻中國,西接柬埔寨和老挝,拥有超過9,500万人口,位居世界第15名。越南的首都是河内,最大城市是胡志明市。越南实行一黨制,执政党越南共产党是目前越南境内唯一的合法政党。越南為東南亞國家聯盟、世界贸易组织、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及法语圈国际组织成員,是未来11国之一。 越南北部古为百越地,南部为占婆之地。前111年南越国被汉朝灭亡后,越南北部被置于中國皇朝統治之下达数个世纪之久。在此期间,中国文化大量输入越南。10世纪越南摆脱中国统治正式建国,其后经历多个朝代,有分有合,15世纪时曾经被明朝直接统治20多年。19世纪中晚期,法国征服越南,对越施行殖民统治。1945年8月,越南独立同盟会发动八月革命,宣布越南独立。1954年,越南独立同盟会在奠边府战役中大败法国军队,迫使法国势力撤离并承认越南独立,随后的日内瓦会议约定以北纬17度线为界两越分立,北方由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统治,南方则先后建立了越南国及越南共和国(南越)。翌年越南战争爆发,由西方阵营国家支持的南越对抗东方阵营国家支持的北越。美国在战争中蒙受严重损失,逐步退出战场。1975年4月30日,北越攻占南越首都西贡,自此成功统一全国。 越南统一后,仍面临着经济落后的问题。1986年越领导层决定实施革新开放,从单一的计划经济,开放为市场经济,并发展多元化商品经济,此后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冷战结束后,越南经济快速发展,并逐渐摆脱外交困境,1995年加入东盟,1998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7年加入世贸组织。但越南仍在贫富差距、医疗卫生和性别平等方面面临着诸多问.

越南和黎宜民 · 越南和黎聖宗 · 查看更多 »

黎太宗

黎太宗(,),名黎元龍(),又名黎麟,是越南後黎朝第二代君主,1433年至1442年在位。他是黎太祖黎利的次子。.

黎太宗和黎宜民 · 黎太宗和黎聖宗 · 查看更多 »

黎仁宗

黎仁宗(;)名黎邦基(),又名黎基隆、黎濬,是越南後黎朝第三任君主,1442年—1459年在位。他是黎太宗黎元龍的三子。 即位後改元大和,年僅二歲,由宣慈太后阮氏英攝政。宣慈太后當政時,頗有成就,如制定私人田產法律十四條,擊敗占婆軍進犯,生擒占婆王賁該。可是,太后聽信讒言,殺功臣黎可等人,惹起大臣憤怒。1453年仁宗才親政。 1455年命潘孚先修國史,修成《史記續編》,並制訂百官俸祿及王侯封地法。 1459年,仁宗和宣慈太后被兄長諒山王黎宜民殺死。.

黎仁宗和黎宜民 · 黎仁宗和黎聖宗 · 查看更多 »

阮熾

阮熾(,),越南後黎朝初期大臣和外戚。 阮熾出生在今天的乂安省宜祿縣,祖籍是在河靜省宜春縣。1405年阮熾的父親被殺,他前往投奔黎利,黎利將他視如己子。1418年黎利發起反抗明朝的藍山起義,他也參加,時年22歲。 1426年藍山起義軍北伐,阮熾原本負責鎮守清潭(今青池縣)。後因李篆被明將王通擊敗,阮熾與丁禮一起率兵3000人馳援。在萃洞(在美良縣)和祝洞(在彰德縣)設伏,誘敵深入,大破明軍,擊斃尚書陳洽和內官李亮,這就是崒洞祝洞之戰。此後,乘勝包圍了東關城(今河內市)。王通被迫向起義軍乞和,願以全師而退,得到黎利的同意。但投靠明朝的越南人陳封、梁汝笏等人,以中國軍隊在白藤江三次大敗來勸說王通,聲稱這是黎利要在明軍撤退期間重演歷史。王通便暗中修建城壘,並派人向明廷求援。送信人被黎利捕獲後,黎利大怒,下令繼續攻擊明軍。王通出擊藍山軍的將領黎阮於西扶烈(在青池縣),阮熾與丁禮率兵救援,因兵少,在途中遭到王通夾擊,丁禮被殺,阮熾逃脫。在此後的東關城之戰中,阮熾同范問、黎魁一起,率領鐵突軍大敗明軍,擒其將黃福、崔聚。 後黎朝建立之後,阮熾被列為功臣。1429年,獲封縣侯。1442年,黎太宗逝世後,與鄭可一起奉命輔佐黎仁宗。仁宗年幼,以皇太后阮氏英攝政,而阮氏英正是阮熾的女兒。但阮氏英與專權的鄭可之間矛盾日趨尖銳,便聯合阮熾與丁列,將鄭可處決。 1459年,黎仁宗的兄長黎宜民篡位,殺害仁宗和皇太后。六個月後,阮熾聯合丁列等人先將范屯、潘般誅殺於議事堂,而後關閉城門,捕殺黎宜民,擁立太宗的庶子黎聖宗登上皇位。 1463年,阮熾被任命為太尉。1465年逝世,諡義武。 Category:黎初朝官員 Category:阮姓 Category:諡義武.

阮熾和黎宜民 · 阮熾和黎聖宗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黎宜民和黎聖宗之间的比较

黎宜民有13个关系,而黎聖宗有108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7,杰卡德指数为5.79% = 7 / (13 + 108)。

参考

本文介绍黎宜民和黎聖宗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