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鴨脷洲和鴨脷洲橋道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鴨脷洲和鴨脷洲橋道之间的区别

鴨脷洲 vs. 鴨脷洲橋道

脷洲(英語:Ap Lei Chau)是位於香港香港島南區香港仔對開的島嶼,與香港仔之間的海面是香港仔避風塘。整個島面積僅1.3平方公里,在2011年時住有約86,355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達66,426人。現時鴨脷洲是世界上人口密度第二高的島嶼。若只計面積達0.1平方公里以上的島嶼更是世界第一。. 脷洲橋道(Ap Lei Chau Bridge Road),是香港島區鴨脷洲島上的一條交通主幹線公路。鴨脷洲橋道也是對道路交通的唯一通道,沿途有幾條行人天橋及一條行人隧道。.

之间鴨脷洲和鴨脷洲橋道相似

鴨脷洲和鴨脷洲橋道有(在联盟百科)9共同点: 南區 (香港)香港島香港仔香港仔避風塘鴨脷洲大橋鴨脷洲邨黃竹坑深灣軒海怡半島

南區 (香港)

南區是香港十八區之一。自香港開埠以前,已經有早期原居民客家人居住。南區為香港島四區中,面積範圍覆蓋最廣的一區,總面積達4,000公頃。根據2016年2016年香港中期人口統計的數字,南區人口為274,994人。南區是基層、中產、富豪互存的地區,半數人口居於公屋以及居屋之中 ,南區由十七個區議會分區組成,人口主要分佈在鴨脷洲(佔六個區議會選區)、薄扶林(佔五個區議會選區,人口集中在華富邨以及華貴邨一帶)和香港仔(佔四個區議會選區),壽臣山、深水灣、淺水灣是香港高級住宅區,亦是南區唯一一個沒有公共房屋的區議會選區,而南區最後一個分區在赤柱以及石澳,是公屋私樓互存的地區。.

南區 (香港)和鴨脷洲 · 南區 (香港)和鴨脷洲橋道 · 查看更多 »

香港島

香港島(Hong Kong Island),簡稱港島或香港,與九龍和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面積約78.59平方公里,最高峰是太平山,海拔554米,為境內第二大島嶼。中國大陸方面並認為香港島屬萬山群島的一部份。香港島是香港開埠時最早發展的地區,當1842年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而維多利亞城又未落成時,位於港島南區的赤柱是當時的行政中心。在英國殖民地初期,香港島北部人口密集,並劃為維多利亞城。香港島與九龍半島由維多利亞港分隔,海岸是昔日貿易船隻停泊的地方。 香港島是香港的政治和經濟中心,立法會綜合大樓、政府總部和終審法院皆位於香港島;中環、金鐘和銅鑼灣等主要商業區也位於香港島。而地區劃分(例如作為立法會選區)上的香港島,還包括鴨脷洲、大小青洲、熨波洲、銀洲等附屬島嶼,即中西區、灣仔區、東區和南區四區的總和。.

香港島和鴨脷洲 · 香港島和鴨脷洲橋道 · 查看更多 »

香港仔

香港仔(Aberdeen)是香港南區的中心部份。而香港仔與鴨脷洲之間的香港仔海港被劃為香港仔避風塘。香港仔以住宅區為主,亦有少量工廠大廈。而香港仔以其漁村風味及海鮮,成為聞名中外的旅遊景點。 狹義來說,香港仔的範圍為田灣以東、石排灣以南、黃竹坑以西、鴨脷洲以北的地方,有時會被稱為「香港仔市中心」以區分廣義上的香港仔。廣義來說,「香港仔市中心」以東的壽臣山、黃竹坑;以西的置富花園、華富邨、華貴邨、數碼港、田灣;以南的整個鴨脷洲;以北的石排灣、香港仔水塘、香港仔郊野公園,都是香港仔的範圍。2011年香港仔市中心、石排灣邨及漁光邨的人口合計39,377人。.

香港仔和鴨脷洲 · 香港仔和鴨脷洲橋道 · 查看更多 »

香港仔避風塘

香港仔避風塘是香港的香港島黃竹坑、香港仔與鴨脷洲北部之間的避風塘,可以再細分為香港仔西避風塘及香港仔南避風塘兩部份,以鴨脷洲大橋及香港仔海峽大橋分界。 「香港仔西避風塘」是指香港仔與鴨脷洲北岸之間海面的避風塘,停泊的大多是作業捕魚船隻,按照香港海事處浮泡的位置,每三五隻漁船連靠一起,分區井井有條地排列,充滿漁村風情。避風塘內約有數百個艇戶居住於漁船之內,主要為蜑家和鶴佬漁民。 「香港仔南避風塘」則是深灣、布廠灣一帶與鴨脷洲東岸之間海面的海峽,為深灣遊艇會及香港仔遊艇俱樂部的所在地,停泊了很多遊艇。昔日該處兩岸也是中小型船廠的集中地。珍寶王國也是位於香港仔南避風塘的中央。 香港仔原為一個傳統的漁村,而香港仔避風塘一直以來都是本地漁民的庇護港,遊人可嘗嘗乘坐舢舨的滋味,在港灣內一遊。香港仔避風塘亦設有街渡,來往香港仔與鴨脷洲兩岸,穿插於漁船之間,是為遊覽避風塘的一個好方法。.

香港仔避風塘和鴨脷洲 · 香港仔避風塘和鴨脷洲橋道 · 查看更多 »

鴨脷洲大橋

脷洲大橋(又稱鴨脷洲橋)是連接香港鴨脷洲的行車橋,跨越香港仔海峽,連接香港仔東部(香港仔海旁道及黃竹坑道交界)及鴨脷洲東部(鴨脷洲橋道)。該橋全長230米,耗資6400萬港元,於1977年首季動工,並於1980年3月28日通車,是全港其中一條可人行的跨海大橋。通車初期橋面為單線雙程道路,隨著鴨脷洲的發展以致龐大的交通壓力,加上鴨脷洲工業區定於1991至1993年間開始發展,當時香港政府於1991年5月1日在北面旁興建一條複製橋,橋面變為雙線雙程分隔道路。除道路外,橋內其實亦有輸水管等其他設施。在往香港仔方向的橋面上,有一塊路牌和兩顆可閃爍訊號燈,每當香港仔隧道受到交通擠塞影響時,該組訊號燈就會被亮起,用作提醒駕駛者可改用替代路線前往港島其他地區及九龍。 自鴨脷洲大橋建成以來,大橋都是鴨脷洲對外的唯一道路交通,如果大橋發生交通意外便會引致交通中斷。因此鴨脷洲大橋擬將擴建時,南區區議會較為傾向另行興建連接田灣及鴨脷洲西部的第二條鴨脷洲大橋,作為鴨脷洲另一條對外通路。但方案遭位於島上住宅屋苑海怡半島的發展商香港電燈及和記黃埔反對,最後才改以複製橋方案。而複製部份於1991年5月1日動工興建,1994年7月尾完成。.

鴨脷洲和鴨脷洲大橋 · 鴨脷洲大橋和鴨脷洲橋道 · 查看更多 »

鴨脷洲邨

脷洲邨(英語:Ap Lei Chau Estate),是香港的公共屋邨之一,位於香港南區鴨脷洲北部,是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屋邨管理,該屋邨所有住宅大廈的2樓及最頂層都沒有升降機到達。 島上另一公屋利東邨(簡稱「東邨」)落成之後,島上居民多將本邨返稱為「西邨」。.

鴨脷洲和鴨脷洲邨 · 鴨脷洲橋道和鴨脷洲邨 · 查看更多 »

黃竹坑

黃竹坑可以指:.

鴨脷洲和黃竹坑 · 鴨脷洲橋道和黃竹坑 · 查看更多 »

深灣軒

深灣軒(英文:Sham Wan Towers),是香港南區的豪華私人屋苑,位於鴨脷洲東部玉桂山,與深灣隔海對望,鄰近豪宅南灣及深灣9號,共有3座1040個臨海住宅單位組成,由新鴻基地產發展,標準單位建築面積628至957平方呎。與第1及第2座比較,第3座除了享有最遼闊的永久海景外,更另設露台。由於大部份單均享有海景或避風塘景緻,所以成為南區豪宅指標屋苑之一。.

深灣軒和鴨脷洲 · 深灣軒和鴨脷洲橋道 · 查看更多 »

海怡半島

海怡半島(South Horizons),簡稱海怡,是香港大型私人屋苑,位於南區鴨脷洲西部,為香港大型屋苑之一,為和記黃埔地產(長江實業地産附屬公司)發展有限公司旗下物業。發展商為Secan Limited,由和記黃埔、嘉宏國際、長江實業及香港電燈聯營的財團發展,由興業建築師事務所有限公司首席設計師松軒一郎設計,1991年至1995年分期落成。 海怡半島分4期(第1期為1至6座,第2期為7至16座,第3期為17至23A座,第4期為25至33A座),共建有34座住宅大樓,共有9,812伙。第4期的25-28、32-33A座名為御庭園。 海怡半島三面環海,多數的大廈都是沿海岸而建成,所以不少單位均可以欣賞到海景。.

海怡半島和鴨脷洲 · 海怡半島和鴨脷洲橋道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鴨脷洲和鴨脷洲橋道之间的比较

鴨脷洲有99个关系,而鴨脷洲橋道有18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9,杰卡德指数为7.69% = 9 / (99 + 18)。

参考

本文介绍鴨脷洲和鴨脷洲橋道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