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魏国 (战国)和魏桓子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魏国 (战国)和魏桓子之间的区别

魏国 (战国) vs. 魏桓子

魏国是中国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属战国七雄之一。姬姓,魏氏。自前403年魏文侯被周威烈王册封为侯、前344年称王、至前225年为秦国所灭,一共一百七十九年。它的领土约包括现时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陕西、河北的部分地区。当时它西邻秦国,东隔淮水、颍水与齐国和宋国相邻,西南与韩国、南面有鸿沟与楚国接壤,北面则有赵国。魏国始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公元前361年(一说:公元前339年)魏侯罌(即後來的魏惠王)从安邑(一说:魏县)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 魏桓子(?─前446年),是中國春秋時期晉國大夫,魏氏世族的領袖,魏襄子魏侈之子。曾與韓康子、趙襄子合滅了晉國執政智伯,是為三家滅智。 智伯威逼魏桓子、韓康子割讓領地一百里得手後,卻向趙襄子索地遭拒。於是智伯命韓康子與魏桓子出兵,合攻趙襄子,水淹趙氏。但卻因為受到智伯的恐嚇威脅,加上趙氏家臣張孟談的說詞,韓魏兩家於是倒戈,幫助趙氏,敗滅智伯,瓜分了智伯的食邑,是為晉陽之戰。晉陽之戰亦是日後「三家分晉」之基礎。.

之间魏国 (战国)和魏桓子相似

魏国 (战国)和魏桓子有(在联盟百科)11共同点: 大夫三家分晋韓康子魏姓魏侈魏襄子魏文侯趙襄子晋国

大夫

大夫可以指:.

大夫和魏国 (战国) · 大夫和魏桓子 · 查看更多 »

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東周時代,晋国被韩、赵、魏三氏族等晉大夫勢力所瓜分的事件。因此韩、赵、魏三国又被合称为“三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周天子始封三家为諸侯国。司马光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的记载就从这一事件开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作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一般情況以本年作為戰國元年。.

三家分晋和魏国 (战国) · 三家分晋和魏桓子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 韩.

韓和魏国 (战国) · 韓和魏桓子 · 查看更多 »

韓康子

韓康子,姬姓,韓氏,名虎,是中國春秋時期晉國大夫,韓氏世族的領袖,韓莊子之子。曾與魏桓子、趙襄子合滅了晉國執政智伯。.

韓康子和魏国 (战国) · 韓康子和魏桓子 · 查看更多 »

魏可以是指:.

魏和魏国 (战国) · 魏和魏桓子 · 查看更多 »

魏姓

魏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30位。.

魏国 (战国)和魏姓 · 魏姓和魏桓子 · 查看更多 »

魏侈

#重定向 魏襄子.

魏侈和魏国 (战国) · 魏侈和魏桓子 · 查看更多 »

魏襄子

魏襄子,名叫魏侈,又名魏曼多、魏哆,是战国时期晋国大夫,魏氏领袖。魏襄子和范昭子(范吉射)都很讨厌对方。前497年,范昭子與中行寅(中行文子),不服趙鞅(趙簡子)殺死邯鄲大夫趙午,攻打趙氏。趙鞅遂聯合魏侈、知躒(知文子)、韓不信(韓簡子),反擊范氏、中行氏。士吉射與中行寅失敗,逃至朝歌。 他的儿子魏桓子與韩康子,奉知伯瑶之命去征討赵襄子,但卻倒戈,與趙氏同盟攻殺了知伯瑶,史稱三家滅知,瓜分了知伯领地,成為三家分晉的序曲。.

魏国 (战国)和魏襄子 · 魏桓子和魏襄子 · 查看更多 »

魏文侯

魏文侯(),安邑(今山西夏县)人。中国戰国時魏国統治者。姬姓,魏氏,名斯。周貞定王二十四年(前445年)繼魏桓子位,周威烈王二年(前424年)稱侯改元,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与韓、趙兩家一起被周威烈王冊封為諸侯,是為三家分晉,周安王六年(前396年)卒。 魏文侯是魏武侯的父亲,魏国百年霸业的开创者。魏文侯在战国七雄中首先实行变法,改革政治,奖励耕战,兴修水利,发展封建经济,后来的秦孝公商鞅变法都是以魏国为蓝本的。 魏文侯被司馬遷歸于《史記·儒林列傳》,被贊為“好学”。魏文侯經常向孔子的弟子子夏以及再傳弟子田子方、段干木等請教。又拜法家的李悝為宰相,以“食有勞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賞必行,罰必当”為原則實行變法。魏国經過變法国勢強盛,先後以樂羊為将败中山国,以吳起為将攻取秦国西河(今黄河与洛水間)五城。以西門豹為鄴令,以北門可為酸棗令,以翟璜為上卿,改革政治,興修水利,成為戰国初期的強国。.

魏国 (战国)和魏文侯 · 魏文侯和魏桓子 · 查看更多 »

趙襄子

趙襄子(),是中國春秋時期晉國趙氏的領袖,原名毋卹、無恤,春秋戰國之際晉國的大夫。生年不詳,任內與韓康子、魏桓子結盟,三家滅智,瓜分了正卿智伯所有食邑。卒於前443年。 卒諡襄,史稱趙襄子。 《史記》中所引趙襄子的紀年,在位為33年(前457至前425年)清華簡系年為前475年至443年。.

趙襄子和魏国 (战国) · 趙襄子和魏桓子 · 查看更多 »

晋国

晋国,是周代的姬姓诸侯国,原名唐,领地在今山西省,始封君為周武王之子、周成王同母弟——唐叔虞。晉是重要的封國,是春秋五霸之一,也是稱霸時間最長的一個。晋国国都最初为唐(今山西翼城西,一说太原西南),晋獻公迁都绛(今翼城东南),别都为曲沃(今山西闻喜)。晉景公時遷都新田,稱之為新絳,遗址在今山西省侯马市。 因為春秋初年晉國發生過小宗曲沃篡奪大宗的曲沃克晉,以及晋献公時的骊姬之乱兩件宗室內鬥事件,為避免歷史重演,晉文公開始除太子以外,國君其他兒子及兄弟皆要遷離晉國,《左传》称“晋无公族”,有別於其他國家。晉靈公時,晉的卿大夫勢力開始壯大,成公即位後,封異姓卿大夫為公族大夫,令卿族逐漸成為晉國政權的主導力量。晉平公以後,六卿的實力凌駕於國君之上,形成了六卿執政。晉定公時,六卿中的范氏和中行氏被滅,卿族的平衡被打破。到晉出公時,魏氏、韓氏反戈一擊聯合趙氏滅掉最強大的知氏,晉國名存實亡。終於到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为韩侯、赵侯、魏侯,从晋国中分裂出韩、赵、魏三个诸侯国,而晋国仅剩两城,苟延残喘80年后被韩、赵完全瓜分。 三家分晋被視為戰國時期的開始,宋代司马光編纂的《資治通鑒》將此事作為開篇。以血緣關係來看,韩国王室是晉國君主的後裔。.

晋国和魏国 (战国) · 晋国和魏桓子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魏国 (战国)和魏桓子之间的比较

魏国 (战国)有134个关系,而魏桓子有2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1,杰卡德指数为7.10% = 11 / (134 + 21)。

参考

本文介绍魏国 (战国)和魏桓子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