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高柔

指数 高柔

柔(),字文惠,陳留圉縣(今杞縣圉鎮)人。東漢末及三國時曹魏大臣,仕於曹操及曹魏五位皇帝,幾乎橫跨整個曹魏,見證了曹魏的興亡。.

目录

  1. 48 关系: 司徒司空司马越司马懿合肥太尉太常尚书令东汉三国三辅并州廷尉张鲁刺史嘉平咸熙公孫淵公孫晃兗州王凌符节甘露 (曹魏)韩遂鍾繇颍川郡裴松之马超高幹高光高光 (西晋)高躬高柔鮑勳黄初蜀郡赵俨陳留杞县正始死刑曹叡曹丕曹爽曹髦曹魏曹操景元

  2. 263年逝世
  3. 开封政治人物

司徒

司徒,中国、朝鮮、越南古代职官。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并称“五官”,金文多作“司土”,与司马、司工(即司空)合称“三有司”。是管理土地、人民的官,与后世的户部尚书相当。春秋时沿置。 汉哀帝时丞相改称大司徒,东汉时改称司徒,成为三公之一。.

查看 高柔和司徒

司空

司空,空是工的通假字,是中国、朝鮮古代官名。 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金文皆作司工。 春秋、战国时沿置。宋国因宋武公名叫司空,所以将司空改为司城。孔子曾任鲁国的司空。 汉朝本无此官,成帝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但职掌与周代的司空不同。东汉将大司空改为司空,与太尉、司徒(丞相、大司徒改任)并称三公,一直延续到宋徽宗时,仿周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辽朝、金朝三公还是太尉、司徒、司空,元朝时设时废。明朝、清朝还是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明清时期也是工部尚书的别称。.

查看 高柔和司空

司马越

司馬越(),字元超,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人,晉宣帝司馬懿四弟东武城戴侯司馬馗之孫,高密文献王司馬泰的長子,司马越被封為東海王,是八王之亂中的最後一王,也是最後勝利者。他的死意味著八王之亂的終結。.

查看 高柔和司马越

司马懿

司馬懿(),字仲達,后世称赞其为冢虎,河內郡溫縣(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权臣、政治家、軍事家。曾抵禦蜀漢丞相諸葛亮的北伐軍,堅守疆土。歷經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代君主,晚年發動高平陵之變,掌握曹魏的政權。 嘉平三年(251年),魏朝谥舞陽宣文侯;次子司馬昭稱晉王後,追尊谥為晉宣王;孫司馬炎稱帝後,追尊為高祖宣皇帝《晋书·卷一 帝紀第一(中华书局点校本)》:“宣皇帝諱懿,字仲達,河內溫縣孝敬里人,姓司馬氏。……(嘉平)三年……秋八月戊寅,崩於京師,時年七十三。……九月庚申,葬于河陰,諡曰文,後改諡宣文。……晉國初建,追尊曰宣王。武帝受禪,上尊號曰宣皇帝,陵曰高原,廟稱高祖。”(中华书局点校注:“諡曰文後改諡宣文”各本皆作“諡曰文貞,後改諡文宣”。考異:“按禮志,魏朝初諡宣帝為文侯,景帝為武侯。文王表不宜與二祖同,於是改諡宣文、忠武。然則初諡文,無‘貞’字也。禮志及文帝紀並稱舞陽宣文侯,宋書禮志同。此云‘文宣’,亦轉寫之誤。”今據改。),故也称晉高祖、晋宣帝。.

查看 高柔和司马懿

合肥

#重定向 合肥市.

查看 高柔和合肥

太尉

太尉為中国、朝鮮半島和越南的古代职官。.

查看 高柔和太尉

太常

太常,中国古代官名,掌宗庙礼仪。原名奉常,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改太常;也有认为西汉初年名为太常,汉惠帝改为奉常,汉景帝时恢复旧称。新朝王莽改名秩宗。东汉再次恢复为太常。 太常的主要职责,一是主管祭祀社稷、宗庙和朝会、丧葬等礼仪。祭祀时充当主祭人皇帝的助手。二是主管皇帝的寝庙园陵及其所在的县。由太常管理的诸陵县,被合称为太常郡。太常每月要巡视诸帝陵墓一次。汉代因太常事重职尊,其位列于诸卿之首。西汉时多以列侯任该职。由于该官涉及宗庙和典礼,在其位者动辄见咎。从汉武帝到西汉末,太常因过错而削爵免官的达二十余人。太常之秩为中二千石,有丞,并有太乐、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医等十几个属官。东汉时省去十属官,任太常的人也不必为列侯,并多以名儒如桓荣、丁鸿等担任这一职务。另外,两汉时博士亦属太常。对博士和博士弟子的考核荐举,都由太常主持。所以太常又成为培养、拔擢通经学的官吏人才的一个重要机构(见太学)。 魏晋至明、清,历代太常职掌基本与汉同,改名为太常卿、太常寺卿(太常寺的主管长官)。唯属官博士及太乐、太史、太卜、太医,则先后分出,转属他司。太常遂成专掌祭祀、礼仪之官。.

查看 高柔和太常

尚书令

尚书令是中国古代官职名。 尚书原为秦官,为少府属官,负责管理少府档案和文书,汉沿置,职权不大。 但到汉武帝以内廷分外廷权,以少府宦者典事尚書,謂之中書謁者,實乃傳達帝命於丞相,自元帝、成帝以後,遂涉及国家政治中枢。漢光武帝為防止臣下專權,避王莽之禍,乃親總吏職,將政務中樞由三公府移入宮中,而由尚書協助處理,此種制度,人稱「事歸臺閣,政由上出」。從此三公雖有其職,而無其權,遂使尚書成為樞機之任。 之後,尚書且侵奪九卿之職掌,自漢明帝以後,行錄尚書事之制度,雖位為三公,亦必帶錄尚書事,然後方得知國政,后逐渐尚书权力日益庞大,分曹治事,以尚书令为首,权力很大,但由于是内廷职务,尚未完全脱离少府序列,品级不高。朝廷重臣秉其它职权者,可以“录尚书事”为名掌实权。 隋唐时代,尚书令为尚书省长官,宰相职。传统说法认为由于唐太宗在武德年间曾任尚书令,因此唐朝此后不设尚书令。郭子仪曾以设置尚书令违背了开元令式两次上表辞尚书令。然而唐长孺却指出不设置尚书令早在隋朝就已成为惯例,仅有杨素曾任一年的尚书令。五代后,尚书令为虚职,成为名义上的最高尚的官职。元代,尚书令时置时废,为相职。.

查看 高柔和尚书令

东汉

东汉(25年-220年)是由刘秀建立的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与西汉合称兩漢。東漢与西漢之間为新朝,後为東漢所取代。西汉建都长安,東漢建都洛陽,故而得名。東漢是當時世界上的強大國家,而前期六十多年的光武中興和明章之治,亦是中國史上的盛世之一。 由於東漢中後期的帝王普遍壽命不長,而且不少是幼年即位,導致汉和帝以后至汉末近百年间,外戚及宦官轮流执政,成為固定的惡性循環,兩派互相残杀,把东汉朝廷弄得十分腐败。東漢中平六年(189年),外戚大將軍何进遭宦官十常侍所殺,後军阀董卓引兵到雒陽,除十常侍,废少帝刘辩,杀何太后,立汉献帝。长期左右东汉皇室的外戚、宦官一起被消灭,但卻引起了各地諸侯群雄割據的局面,漢廷不再握有實權,漢献帝從此成為傀儡,其后被曹操控制,最後汉室被曹魏取代。 東漢在文化、军事等方面亦有显著成就。著名的有班超出使西域,在西域長駐了三十多年,先後擊破了被匈奴控制的西域諸國,不但令西域諸國一一歸順漢朝,並開拓了東西文化的交流。期間他還派出甘英出使西域的大秦國,雖未有成功,但足跡已達今日波斯灣諸國。 另外,东汉在91年灭北匈奴。南匈奴内附漢朝。216年,南匈奴最后一個呼厨泉单于去邺城拜见曹操,曹操分南匈奴为五部,匈奴汗国不复存在,困扰汉朝数百年的北方外患終告一段落。 同時佛教也在這段期間傳入中國。根據記載,汉哀帝元壽元年(前2年)博士弟子景盧出使大月氏,其王使人口授《浮屠經》。到了東漢永平十年(67年),漢明帝派人去西域,迎來兩位高僧,並且帶來了許多佛像和佛经,用白馬駝迴首都雒陽,皇帝命人修建房屋供其居住,翻譯佛經。也就是現在的白马寺。.

查看 高柔和东汉

三国

三國(狹義220年-280年,廣義184年、190年、208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一段三個國家並立的時期。一般認為是從建安元年起算。三國是指曹魏、蜀漢及孫吳。東漢末年戰爭不斷,使得人口急劇下降,經濟嚴重損害,因此三國皆重視經濟發展,加上戰爭帶來的需求,各種技術都有許多進步。 東漢末期,漢廷因黃巾之亂、北宫伯玉之乱、黑山军起义、王芬谋废灵帝、张举张纯叛乱、外戚宦官火拼等一系列事件而动荡不安。184年漢靈帝時期,以張角三兄弟為首爆发黃巾之亂。為鎮壓黃巾,一方面放權到州牧、太守,一方面縱容地主組織私人武裝,對抗黃巾。董卓亂政並與關東諸勢力對抗後遷都長安,使得朝廷威信喪失,地方长官演变为独立军阀割據混戰。其中曹操擁護逃回洛陽的漢獻帝,遷都許。他擊敗多股勢力,最後在200年的官渡之戰擊敗北方最大勢力袁紹,大致掌控中國北方。曹操以優勢兵力南征荊州,但在208年冬天的赤壁之戰被孫權和劉備聯軍擊敗,形成三國鼎立的雛型。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迫漢獻帝禪讓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至此東漢滅亡,正式進入三國時期。隔年以益州為主的劉備也以漢室宗親的身份稱帝,國號續為「漢」,史稱蜀漢。劉備與孫權在赤壁之戰後積極拓展勢力,為了荊州問題多次發生糾紛與戰爭,最後劉備在夷陵之戰戰敗,孫權獲得整個荊州南部。劉備病死後,輔佐其子劉禪的諸葛亮於同年再與孫權恢復同盟。據有揚州、荊州及交州等地的孫權遲至229年正式稱帝,國號「吳」,史稱孫吳鄒紀萬(1990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一章〈魏晉南北朝的政治變遷〉,第一節〈三國鼎立〉,第6頁-第21頁。。此後三國局勢主要為蜀吳同盟對抗曹魏,各國疆域變化不大。而曹魏朝廷漸漸的被司馬氏掌控。263年司馬昭為建立軍功準備篡位,出兵伐蜀,蜀漢亡。兩年後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國號為「晉」,史稱西晉,曹魏亡。西晉最後於280年發起晉滅吳之戰,滅亡孫吳,統一中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進入晉朝。 三國時期人才輩出,後世常常追思當時風雲人物。陳壽所著、裴松之作注的《三國志》,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成為研究三國歷史的重點書籍。而羅貫中結合歷史、民間故事,撰寫的《三國演義》章回小說,成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豐富的內涵深入人心。.

查看 高柔和三国

三辅

三輔是漢代负责治理京畿長安附近地方行政事务三个長官的合称,清代指北京直隶省。故秦內史,乃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後來三輔一詞便用來指稱長安一帶的地區,例如《三輔黃圖》便是長安地區的地圖。 漢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分内史为左、右内史,与主爵中尉(不久改为主爵都尉)共治長安城中,所辖皆京畿之地,故合称“三輔”。漢書记载:“三輔举不如法令者皆上丞相、御史请之。”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主爵都尉、左、右内史为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轄境相当今陕西中部地区。三輔郡皆有都尉,如諸郡。.

查看 高柔和三辅

并州

--州(),為古代地名。 《史記》五帝本紀中講:“舜以冀州之北广大,分置并州。”相传禹治洪水,劃分域內为九州。据《周礼》、《汉书·地理志上》记载, --州为九州之一。其地约当今山西省太原市、大同市和河北省保定市一带地区。汉武帝时,置并州刺史部,为十三刺史部之一,约当今山西省大部,河北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地。.

查看 高柔和并州

廷尉

廷尉(又稱大理、作士),係中國古官名。於秦朝初置。係掌刑獄。,學典.

查看 高柔和廷尉

张鲁

张鲁(、245年或259年),字公祺,沛国丰县(今属江苏豐縣)人,东汉末五斗米道首领,正一天師,五斗米道创立者张陵(张道陵)之孙,张衡子,世为天师道教主。.

查看 高柔和张鲁

刺史

刺史,中国古代職官名,本為御史的一種,始于汉代,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又有州牧一职与之类似。其等级和职权范围随朝代不同而多有变迁,但经常是各地方重要官员。“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為「御史」之意。.

查看 高柔和刺史

嘉平

嘉平是几个年号的称呼:.

查看 高柔和嘉平

咸熙

咸熙(264年五月-265年)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君主魏元帝曹奂的第二个年号,共计2年。这也是曹魏政权的最后一个年号。 咸熙二年十二月,曹奂被迫禅位于司马炎。曹魏灭亡,晋朝建立。.

查看 高柔和咸熙

公孫淵

公孫淵(),也作公孙泉,字文懿,三國時期成立燕國政權。公孫康庶子,公孫晃之弟。.

查看 高柔和公孫淵

公孫晃

公孫晃,三國時期魏國人。公孫康嫡子,公孫淵之嫡兄。 公孙康死时,公孙晃、公孙渊还年幼,众人立公孙康弟公孙恭为辽东太守。因任子制,公孙晃被公孙恭遣往洛陽為官。當知道公孫淵脅逼公孫恭退位代立後,上表公孫淵必叛,希望國家作討伐,但朝廷认为公孙渊已经夺权,应当顺势抚慰,没有采納。後公孫淵叛亂,公孙晃被捕,虽然希望通过自己之前的言论免于连坐,但也知道彼此為兄弟關係必被波及。公孙渊被传首到,公孙晃自知必死,和儿子相对啼哭。魏明帝也想保住公孙晃的性命,儘管有高柔勸諫,但有司认为不可,于是公孙晃被杀。.

查看 高柔和公孫晃

兗州

#重定向 兖州区.

查看 高柔和兗州

王凌

王凌( ),字彦云,太原祁縣人,三国时曹魏重要将领,东汉末年谋诛董卓的司徒王允之侄。.

查看 高柔和王凌

符节

节、节钺等,是中国歷史上中央政权向官員授权,允许其代行天子军政职权(或是代天巡狩)的凭证与象征,其形态样式以及代表的权力各代有变化。.

查看 高柔和符节

甘露 (曹魏)

露(256年六月-260年五月)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君主魏高贵乡公曹髦的第二个年号,共计5年。这也是曹魏政权的第八个年号。 甘露五年六月曹髦被司马昭杀死,魏元帝曹奂即位,改元景元元年。.

查看 高柔和甘露 (曹魏)

韩遂

韓遂(),原姓名韩约,字文约,金城郡人,東漢末年凉州地区的割据军阀之一。.

查看 高柔和韩遂

鍾繇

鍾繇(),字元常,豫州潁川長社(今河南长葛)人,三国时期曹魏重臣、著名书法家,官至太傅,逝世後諡曰「成侯」。钟繇在書法上頗有造詣,與晉代書法家王羲之合稱為「鍾王」。.

查看 高柔和鍾繇

颍川郡

川郡 穎川郡,常訛誤成“潁川郡”,是中国秦朝至唐朝设置的一个郡,地处今天的河南省中部,因颍水流过境内而得名。 『說文解字注』 顈水。出潁川陽城乾山。東入淮。各本作乾山。韻會引作耿山。晉書音義引作陽城少室陽乾山。則兼用水經、漢志改說文也。爾雅音義引字林作陽城乾山。與今說文合。潁川以水名郡。字當從水。而漢碑郡名多從禾。葢漢時相習如此寫。 依據《說文解字》裡面的解釋,可見在漢代的時候就已經有書寫穎川的現象存在了。支持「穎川」的人認為,雖然穎川得名於潁水,但是潁水與穎川是不同的概念,潁水指的是潁水河流,穎川指的是河流兩岸廣闊的地帶。還舉例說明如舞陽縣、女陽縣等,都因㵲水、汝水而得名,卻不稱作㵲陽、汝陽(與現在的汝陽沒有關係)。並且漢代時候的石碑就有「穎」川的寫法了,所以郡望堂號為「穎川」不會錯。.

查看 高柔和颍川郡

裴松之

裴松之(),字世期,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东晋、劉宋時期的史学家,为《三国志注》作者。與裴駰、裴子野祖孫三代有「史学三裴」之稱。.

查看 高柔和裴松之

马超

超(),字孟起,扶風茂陵(今陝西省興平東北)人,漢末三國時期蜀漢著名將領。刘备称帝后任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斄乡侯。故后谥威侯,是为斄乡威侯。陈寿在撰写《三国志》的时候,将馬超与關羽、張飛、黄忠、趙雲合为一传(《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罗贯中的長篇小說《三国演义》中又将該五人并称“五虎上将”,广为世人所知。.

查看 高柔和马超

高幹

幹(),字元才,東漢末年軍事人物,陳留圉縣(今杞縣圉鎮)人,曾任并州刺史。出身陳留高氏,祖父和父親二代都任官。.

查看 高柔和高幹

高光

光(Bloom、light bloom或glow),是用于视频游戏、和高动态光照渲染(HDR)中的一种计算机图形效果,用于仿造真实摄像机的物体成像。该效果会在高亮度物体周围产生条纹或羽毛状的光芒,以模糊图像细节。简单而言,如果物体背光,从第三人称观察,光线会表现得更加真实,并在某种程度上与遮挡物体产生交叠。.

查看 高柔和高光

高光 (西晋)

#重定向 高光 (晋朝).

查看 高柔和高光 (西晋)

高躬

躬,又作高联,东汉官员,陈留郡圉县(今河南省杞县圉镇)人。 高躬在漢獻帝初平年间任蜀郡(今四川省成都市)太守,依附益州刺史刘焉。初平五年(194年),蜀郡太守高躬修本郡的周公礼殿,高躬的父亲高赐,曾任东汉司隶校尉。高躬娶袁绍的姐妹为妻,生子高幹。高幹作为袁绍的外甥,后为并州刺史。.

查看 高柔和高躬

高柔

柔(),字文惠,陳留圉縣(今杞縣圉鎮)人。東漢末及三國時曹魏大臣,仕於曹操及曹魏五位皇帝,幾乎橫跨整個曹魏,見證了曹魏的興亡。.

查看 高柔和高柔

鮑勳

鮑勳(),字叔業,泰山平陽(今山東新泰)人,西漢司隸校尉鮑宣的九世孫,東漢濟北相鮑信之子。漢末三國時曹魏官員,官至右中郎將。.

查看 高柔和鮑勳

黄初

初(220年十月-226年)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君主魏文帝曹丕的年号,共计7年。这是曹魏的第一个年号。 黄初七年五月魏明帝曹叡即位沿用。.

查看 高柔和黄初

蜀郡

蜀郡是中國古代的郡。蜀郡以成都一帶為中心,所轄範圍隨時間而有不同。東漢時期與廣漢郡、犍為郡合稱「三蜀」。.

查看 高柔和蜀郡

赵俨

赵俨(),字伯然,潁川陽翟人。東漢末及三國時曹魏官員,官至司空。.

查看 高柔和赵俨

陳留

#重定向 陳留郡.

查看 高柔和陳留

杞县

杞县,古称雍丘,在中国河南省中部偏东,是开封市下辖的一个县。总面积1243平方千米,总人口为105万人。.

查看 高柔和杞县

正始

正始可以指:.

查看 高柔和正始

死刑

死刑(英文:Death Penalty 或 Capital Punishment)亦稱極刑、處決、正法、伏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刑罰之一,指國家機關基於法律所賦予的權力,以結束犯人的生命作為刑罰。遭受此種剝奪生命權的犯人通常都犯下了嚴重罪行。儘管對“嚴重罪行”的定義時常有爭議,但目前保有死刑的國家中,一般來说,“蓄意殺人”必然是死刑的一個重要理由。 據大赦国际資料,截至2009年4月30日世界上超过67%的国家已经在法律上或事实上废止了死刑,其中废止所有犯罪死刑的国家多达92个,废止普通犯罪死刑的国家为10个,事实上废止死刑的国家为36个(以过去10年未执行一例死刑为标准),也就是说在法律上或事实上废止死刑的国家已達138个,而在法律上保留死刑的國家為105個,其中在实践中适用死刑的国家现在為59个。保持、恢復死刑制度的檢討在各國始終不斷,死刑存廢問題是難論是非對錯與治安相關數據佐證的價值觀之爭。 現今所有歐盟的成員國依據歐洲聯盟基本權利憲章第2條,禁止使用死刑,即使當中不少國家的民眾支持死刑。.

查看 高柔和死刑

曹叡

魏明帝曹叡(),字元仲,是曹魏的第二位皇帝,从226年到239年在位,享年35岁。曹叡能诗文,惟文学成就远不及曹植和曹丕。曹叡是曹魏最後一位擁有實權的皇帝,自從曹叡崩後,曹爽掌权,魏帝自此淪爲傀儡。再後曹爽被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变斬殺,魏國大權完全落入司馬氏家族手中。.

查看 高柔和曹叡

曹丕

魏文帝曹丕(),字子桓,沛国譙县(今属安徽亳州)人。三国時期曹魏開國皇帝,曹操的嫡长子,之後繼承父親的魏王封號與丞相的大權,最終脅迫東漢皇帝汉獻帝劉協禪讓,篡漢自立,建立魏朝,史称曹魏,諡文皇帝。 除軍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學,於詩、賦、文學皆有成就,尤擅長於五言詩,與其父曹操及其弟曹植並稱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論》,當中的《論文》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有系統的文學批評專論作品。與父親曹操、其子曹叡並稱「魏氏三祖」。.

查看 高柔和曹丕

曹爽

曹爽(),字昭伯,小字默,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曹真之子,曹操侄孫。官至大將軍、錄尚書事,明帝遺詔與司馬懿共同輔政。後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將曹爽斬殺,夷三族。.

查看 高柔和曹爽

曹髦

曹髦(),字彥士,三國時期曹魏第四位皇帝(254年-260年在位),曹霖之子,魏文帝曹丕孙。.

查看 高柔和曹髦

曹魏

魏(220年12月10日-266年2月8日,史称曹魏、魏朝)。是中國漢朝末期三國之中据有北方及中原的政權。始於220年曹丕逼迫漢獻帝劉協禪讓帝位,篡漢為魏,因承繼漢朝,故具法統地位。至265年魏又被司馬炎篡奪,改號為晉。 曹操受封魏公時,治所在東漢時期魏郡所在地的鄴,因此漢獻帝封他為「魏公」建立诸侯国——魏国,且如同汉朝初期诸侯王制度可以设置丞相以下百官,之后又进封「魏王」并以卞氏为魏国王妃,以曹操之女为魏国公主,后来曹操之子曹丕篡漢时便以「魏」為國號。又因为是曹氏政权,故史稱「曹魏」,以區別於其他名「魏」的政權。 魏是三國時期最為強大,領土最遼闊的政權,灭蜀汉前疆域達到近300萬平方千米。263年,魏軍攻滅蜀汉,同年佔領廣州,至此曹魏疆域達到全盛,约400萬平方千米。由於曹魏盤踞中原,所以這區人口也是最多。期間最重要的政治改革有陳群的九品中正制,對魏晉時代之政治產生深遠影響。.

查看 高柔和曹魏

曹操

曹操(),字孟德,小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著名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国时代曹魏奠基者和主要缔造者。曹操在世时官至丞相,爵至魏王,谥号武王。其子曹丕篡位稱帝後,追尊其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查看 高柔和曹操

景元

景元(260年六月-264年五月)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君主魏元帝曹奂的第一个年号,共计5年。这也是曹魏政权的第九个年号。 景元五年五月改元咸熙元年。.

查看 高柔和景元

另见

263年逝世

开封政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