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青朗公路和龍運巴士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青朗公路和龍運巴士之间的区别

青朗公路 vs. 龍運巴士

青朗公路(英文:Tsing Long Highway)是香港3號幹線的末段和9號幹線的中段,由汀九橋、大欖隧道及元朗引道組成,連接青衣及元朗凹頭。全線均為三線雙程分隔公路。是新界西區的重要交通樞紐。亦是'''新界的士'''繼城門隧道及青荃橋後唯一指定可行駛的收費隧道後往青衣的指定路線。青朗公路的興建減輕了新界西前往市區的主要幹道屯門公路的車流量負擔。 青朗公路全長12.98公里,由青馬管制區青衣西北岸的青衣西北交匯處開始,經過長約1.18公里的汀九橋,再經約700米長的高架道,便到達大欖隧道。大欖隧道全長3.80公里,為香港現時第二長的三線雙程行車隧道(最長為大老山隧道,3.95公里)。距離隧道北端出入口約1公里外是收費廣場。收費廣場以北為元朗引道,長4.4公里(以幹線路標計),直達凹頭;於凹頭交匯處與9號幹線的元朗公路匯合,連接新田公路和青山公路。凹頭交匯處後600米的青朗公路屬9號幹線的一部分。 大欖隧道及元朗引道由私人公司出資興建,通車時稱為「三號幹線郊野公園段」(因為部分路段屬大欖郊野公園範圍)。此段的青朗公路屬收費道路,收費廣場在大欖隧道北端出口外約1公里。此段青朗公路設有香港第一條野生動物地下通道,讓野生動物在不影響公路交通下通過。通道橫跨公路底部,直徑達1.8米,就像一條大水管一樣。 青朗公路在大欖隧道收費廣場以南路段限速每小時80公里,收費廣場以北的路段則為100公里。 File:Tal Lam Tunnel 2007.jpg|大欖隧道汀九入口 File:Tal Lam Tunnel_Interior.jpg|大欖隧道內部 File:HK Ting Kau Bridge Tsing Long Highway 2.JPG|青朗公路在汀九橋橋上 工,全段的車速限制均達每小時100公里。 新田公路的北端連接粉嶺公路,可通往上水、粉嶺等地。兩條公路都可連接交界的新田交匯處,可通往新深路至落馬洲,是香港和深圳的第3個車輛過境通道。有些時候,因為大批貨車前往落馬洲而造成擠塞,延伸至新田公路甚至影響只是經過的車輛,路政署興建了兩條繞道。其中一條讓新田公路往新深路的貨車使用,讓它們不必經過新田交匯處的迴旋處,同時提供更多緩衝,避免擠塞延長至新田公路。兩條繞道於2007年5月27日開通。 青朗公路建成之前,新田公路的南端直通青山公路至凹頭迴旋處。1998年上半年青朗公路通車時,新田公路改為接駁青朗公路,可通往大欖隧道(往葵涌、青衣、荃灣、九龍及港島)或元朗公路(往元朗、天水圍及屯門)。 本公路車速限制為每小時100公里,是香港車速限制次高的公路之一(最高為限速110公里的北大嶼山公路)。 近錦綉花園的交匯處是全港最多出入口的迴旋處,共有7個出口及7個入口,分別通往:. 龍運巴士有限公司(英文:Long Win Bus Company Limited )是香港其中一家專利巴士公司,由載通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全資擁有,九龍巴士的姊妹公司。故此,在開業初期到2005年,龍運巴士的車身貼上了「九巴集團」字樣(載通國際前稱為九巴控股)。龍運巴士主要服務香港國際機場及東涌來往新界區(不包括將軍澳)。.

之间青朗公路和龍運巴士相似

青朗公路和龍運巴士有(在联盟百科)19共同点: 城門隧道大欖隧道天水圍屯門屯門公路上水北大嶼山公路元朗元朗公路粉嶺青衣島青朗公路香港香港國際機場汀九深井新田公路新界新界西選區

城門隧道

城門隧道(Shing Mun Tunnels),簡稱城隧,於1990年4月20日通車,是連接香港新界西荃灣與新界東沙田的唯一隧道,也是9號幹線里程計算起始的路段,亦是'''新界的士'''指定可行駛的兩條收費行車隧道之一(另一條是大欖隧道),隧道人員獲授權執行《行車隧道(政府)條例》。.

城門隧道和青朗公路 · 城門隧道和龍運巴士 · 查看更多 »

大欖隧道

大欖隧道(英語:Tai Lam Tunnel),簡稱欖隧,於1998年5月25日通車,承建商是日本西松建設及香港寶嘉建築,是香港新界西的重要交通樞紐,與青朗公路同為三號幹線郊野公園段的一部份。亦是'''新界的士'''繼城門隧道後唯一指定可行駛的收費隧道,隧道人員獲授權執行《大欖隧道及元朗引道條例》。 大欖隧道的興建主要是為紓緩屯門公路及青山公路的交通負荷,同樣亦大大緩和大老山隧道在1994至96年間的交通壓力,並將元朗與港九市區、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荃灣以至葵涌貨櫃碼頭的距離拉近,市民可以直接由荃灣、九龍西和香港島經大欖隧道進入元朗區各市郊區域,不需再經大老山隧道、青山公路或屯門公路。.

大欖隧道和青朗公路 · 大欖隧道和龍運巴士 · 查看更多 »

天水圍

天水圍(Tin Shui Wai)位於香港新界西元朗區西北部,周邊被屬屏山鄉事委員會的沙江圍、輞井圍、馮家圍、蝦尾新村等村落包圍,距離中區及上環市區大約25--。天水圍新市鎮是區內大型新市鎮,佔地約406公頃,人口為28.8萬。.

天水圍和青朗公路 · 天水圍和龍運巴士 · 查看更多 »

屯門

屯門(Tuen Mun),舊稱青山,位於香港新界西部,是香港十八區之一的屯門區的主要區域,屯門新市鎮座落其中。「屯門」或「屯門市」的範圍通常指包括北至兆康苑、富泰邨,西至蝴蝶灣,東至三聖邨的區域;屯門新市鎮所有公共房屋及主要社區設施均位於這個範圍。不過如果根據香港政府「分區計劃大綱圖」,屯門的範圍包括西至踏石角,東至黃金海岸一帶。.

屯門和青朗公路 · 屯門和龍運巴士 · 查看更多 »

屯門公路

屯門公路(英文:Tuen Mun Road)是香港9號幹線(新界環迴公路)組成路段最長部分,既是香港第一條快速公路,亦以全長19.3公里位列香港第三長的道路(以幹線路標計),連接屯門藍地及荃灣柴灣角。大部份為3線雙程分隔公路。屯門公路重建及改善工程已於2015年12月完工。.

屯門公路和青朗公路 · 屯門公路和龍運巴士 · 查看更多 »

上水

上水(Sheung Shui)位於香港新界北區西部,是香港最北面的主要市鎮,也是粉嶺/上水新市鎮的一部分。上水一帶原為農田,於1980年代起發展為現代化新市鎮,區內住宅和商業區以石湖墟和港鐵上水站一帶的市中心發展,是上水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也是北區的主要商業經濟中心,昔日的農田現只可在市中心北部,西南部等村落找到。 上水因靠近中國大陸邊境,為大陸居民進入香港的首站,因此區內不論假日均有大量深圳一帶自由行旅客和水貨客在區內消費和從事水貨活動,使到區內人流和商業活動增加,為區內居民正常生活造成滋擾,上水的區内民生店鋪和小店都變成了藥房,而政府亦無積極解決居民需要,因此曾觸發多次示威而表達不滿。.

上水和青朗公路 · 上水和龍運巴士 · 查看更多 »

北大嶼山公路

北大嶼山公路(North Lantau Highway)是香港8號幹線的始段(東行),連接通往大嶼山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的機場路以及通往市區的青嶼幹線,全線均為三線雙程(含路肩)分隔高速公路。北大嶼山公路在欣澳以東路段屬青馬管制區範圍,管制區人員獲授權執行《青馬管制區條例》。 北大嶼山公路是香港車速限制最寬鬆的快速公路,達每小時110公里。為配合港珠澳大橋工程興建關係,由2017年8月26日起實施雙向收費,每程港幣15元正.

北大嶼山公路和青朗公路 · 北大嶼山公路和龍運巴士 · 查看更多 »

元朗

元朗(Yuen Long;1960年代以前作“Un Long”)是香港新界元朗區的主要區域,是一個沖積平原。遠自宋朝,骨灰即已遷入岑田(今日錦田)居住,現時人口約53萬。區內也有些漁塘和田地,但因人口愈來愈多,城市化更趨嚴重,以致漁塘和田地面積陸續減少。元朗市中心以唐樓居多,近年政府致力發展元朗,現在市中心外圍已有較多新住宅大廈落成。.

元朗和青朗公路 · 元朗和龍運巴士 · 查看更多 »

元朗公路

元朗公路(英文:Yuen Long Highway),前稱元朗繞道,是香港9號幹線(前稱新界環迴公路)的一部份,亦是9號幹線全長42公里的快速路段的末段。它連接元朗區的凹頭至屯門區的藍地,建成初時全線均為雙線雙程分隔公路,現已擴建成最少三線雙程,部分更是四線雙程分隔快速公路。大部分路段的車速限制都是每小時80公里,但連接博愛交匯處及十八鄉交匯處、不屬於9號幹線並被剔出快速公路範圍的支路,車速限制是每小時50公里。 元朗公路分兩階段建造,分別是元朗南繞道和屯門東走廊。元朗南繞道始於博愛交匯處以北,與青朗公路交匯(可北行往新田公路,或南行進入3號幹線,前往大欖隧道)。之後橫跨博愛交匯處,然後繞道經十八鄉交匯處,直至唐人新村交匯處。接著就是屯門東走廊,經天水圍西交匯處,沿著青山公路的東南面到達藍地交匯處,接駁屯門公路。 1998年三號幹線通車,大部分由元朗往市區的公共交通改行大欖隧道,而大欖隧道明顯比使用屯門公路再上元朗公路入元朗快,令元朗公路大部份路段使用量減少。惟獨介乎青朗公路至博愛交匯處的一小段,車流量持續增加,大量車輛經過博愛交匯處來往元朗公路(以連接青朗公路)及青山公路-元朗段,導致博愛交匯處在繁忙時間車多擠塞;近年情況更日益嚴重,下班繁忙時間車龍由博愛交匯處倒塞至元朗公路,甚至與青朗公路交匯的位置,直至2015年2月中,往屯門方向、直達十八鄉交匯處的新支路通車,疏導前往元朗南的車輛,擠塞情況才稍為改善。而由於深圳灣大橋(即香港10號幹線)通車,加上大欖隧道多次加價,導致除巴士外,頗多車輛復行屯門公路,因應大欖隧道通車而減少的使用量已大致被抵銷。 元朗公路曾進行多次擴闊工程。最近一次擴闊工程於2006年2月完成,主要為應付深港西部通道通車將帶來的額外車流。因為深港西部通道連接的港深西部公路,不論經屯門公路還是青朗公路往九龍,都必須途經元朗公路,預計屆時元朗公路將不勝負荷,所以需要擴建。該次工程把十八鄉交匯處至藍地交匯處的一段元朗公路擴充至三線雙程,使全條元朗公路都可作最少三線雙程行車(十八鄉交匯處至博愛交匯處一段,每邊有四條行車線,但其中兩條不屬快速公路範圍,可算是惟一的例外)。.

元朗公路和青朗公路 · 元朗公路和龍運巴士 · 查看更多 »

粉嶺

粉嶺(Fanling)位於香港新界東部,是粉嶺/上水新市鎮的一部份;與上水、打鼓嶺和沙頭角同屬於1979年成立的北區(見香港行政區劃)。粉嶺原為農田,現在市中心一帶已發展為住宅區,昔日的農田現只可在較偏遠的村落找到。新界五大族中的鄧氏及彭氏分別定居於粉嶺的龍躍頭、粉嶺樓、粉嶺圍及掃管埔等地。 戰後香港政府開始對新界進行深化管治,將新界分成27個鄉事委員會,粉嶺原來屬於大埔理民府管治,於1954年由彭富華(太平紳士、彭族原居民)、李昌(新界鄉議局創辦人李仲莊的兒子)、羅澤棠(客籍原居民)等創立粉嶺區鄉事委員會,管理轄下的29條鄉村及聯和舊墟。 粉嶺是香港其中一個宗教建築最豐富的地區,涵蓋香港六大宗教中的佛教、道教、儒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的重要宗教場所。在新市鎮開發前,粉嶺也曾是香港上流階層和外籍人士活動的集中地,從百福村到安樂村都曾有大量別墅建築,有外籍人士曾成立粉嶺狩獵賽馬會,粉嶺站外面更曾有由退役英軍開設的畢打奧餐廳,爲1980年代前新界最知名的西餐廳和酒吧。粉嶺亦曾是香港北部重要軍事基地,曾建有粉嶺軍營、芬園軍營、皇后山軍營和新圍軍營,目前新圍軍營及其大嶺練靶場仍然爲解放軍駐港部隊使用。粉嶺南部的和合石有全香港規模最大的和合石墳場,每逢清明節和重陽節都會有大量孝子賢孫前往拜祭先人。 由於粉嶺是新界北最早建有火車站的地方,也有通往新界東北打鼓嶺和沙頭角邊境的唯一公路,加上曾有大量英軍駐紮,故此在1960年代前多被當時的港英政府及外籍人士認定爲新界北的地區中心,地位僅次於大埔,甚至常以「粉嶺」之名指代涵蓋上水部分和古洞的大片地區,故此在地理學上該地平原名爲粉嶺低地。在1970年代末新市鎮開發前,粉嶺和上水大致上以大埔公路粉嶺段、掃管埔和靈山爲分界,但沒有具體的自然地理分界,故位於大埔公路以南的年代較久遠的建設,如粉錦公路和粉嶺高爾夫球場都以「粉嶺」命名,甚至遠至金錢的新界喇沙中學也曾被俗稱爲「粉嶺喇沙中學」。新市鎮發展後由於交通道路網絡的變化,上述地方在今天都被視爲上水的一部分。現今粉嶺與上水的東西分界線南段大概位於掃管埔路、雞嶺村和偷牛山。不過基於坊間使用習慣,一些現今視作位於上水但多年前以「粉嶺」命名的場所也不再更名,造成今人在上水能找到以「粉嶺」命名的場所和道路的奇特現象。.

粉嶺和青朗公路 · 粉嶺和龍運巴士 · 查看更多 »

青衣島

青衣(Tsing Yi)是香港島嶼,位於葵涌以西,屬於香港十八區之中的葵青區,及荃灣新市鎮的一部份,面積10.69平方公里,屬新界範圍,青衣原居民可根據香港法例第97章《新界條例》規定,遺產承繼權依循傳統習俗由男丁承繼。但香港規劃署定義為都會區,而香港房屋委員會則定義為擴展市區範圍。 青衣是香港第五大島嶼,人口約200,400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島嶼之一。今日的青衣島,其實是由三個海島填海連結而成。這三個島分別是原來的青衣,以及位於今日青衣東北方的牙鷹洲(原華潤油庫,今為灝景灣及燕京書院)和青衣東南方的洲仔(華潤油庫現址)。 自1970年代起,經過多年來的新市鎮發展,青衣已經成為一個文娛設施、康體設施、大型購物商場、中小學校、大專院校等俱備的大型住宅區。青衣島建有香港多個重要基礎設施,包括多個油庫、船廠和船塢;1990年代初期,機場核心計劃展開後,島上還建有青嶼幹線、機場鐵路、汀九橋、昂船洲大橋、青衣西北交匯處等香港重要交通基建;而青衣島東南面更建有葵青九號貨櫃碼頭;使青衣成為了全港的石油儲存中心、重工業中心以及重要的交通樞紐,甚至成為了全球的航運交通樞紐。 新市鎮發展在島的東北方,屬荃灣新市鎮的一部份,但由於荃灣和青衣兩地被藍巴勒海峽分隔開一段距離,而且港鐵東涌綫於青衣設站,青衣居民可以毋須途經荃灣及葵涌市區便能直接往返港九市區,青衣又擁有獨立的「市中心」,市中心內的社區設施齊備,例如青衣公園、青衣市政大廈(內有青衣街市、青衣公共圖書館)、青衣運動場和青衣游泳池和大型商場青衣城等,可以使青衣居民不用依賴荃灣也能在島上自給自足。 青衣島內長3.5公里的青衣自然徑,可俯瞰整個青衣、青馬大橋等景色,成為拍攝愛好者的必到之處。 值得一提的是,青衣島與荃灣和葵涌不同之處是沒有紅色小巴行駛的。.

青朗公路和青衣島 · 青衣島和龍運巴士 · 查看更多 »

青朗公路

青朗公路(英文:Tsing Long Highway)是香港3號幹線的末段和9號幹線的中段,由汀九橋、大欖隧道及元朗引道組成,連接青衣及元朗凹頭。全線均為三線雙程分隔公路。是新界西區的重要交通樞紐。亦是'''新界的士'''繼城門隧道及青荃橋後唯一指定可行駛的收費隧道後往青衣的指定路線。青朗公路的興建減輕了新界西前往市區的主要幹道屯門公路的車流量負擔。 青朗公路全長12.98公里,由青馬管制區青衣西北岸的青衣西北交匯處開始,經過長約1.18公里的汀九橋,再經約700米長的高架道,便到達大欖隧道。大欖隧道全長3.80公里,為香港現時第二長的三線雙程行車隧道(最長為大老山隧道,3.95公里)。距離隧道北端出入口約1公里外是收費廣場。收費廣場以北為元朗引道,長4.4公里(以幹線路標計),直達凹頭;於凹頭交匯處與9號幹線的元朗公路匯合,連接新田公路和青山公路。凹頭交匯處後600米的青朗公路屬9號幹線的一部分。 大欖隧道及元朗引道由私人公司出資興建,通車時稱為「三號幹線郊野公園段」(因為部分路段屬大欖郊野公園範圍)。此段的青朗公路屬收費道路,收費廣場在大欖隧道北端出口外約1公里。此段青朗公路設有香港第一條野生動物地下通道,讓野生動物在不影響公路交通下通過。通道橫跨公路底部,直徑達1.8米,就像一條大水管一樣。 青朗公路在大欖隧道收費廣場以南路段限速每小時80公里,收費廣場以北的路段則為100公里。 File:Tal Lam Tunnel 2007.jpg|大欖隧道汀九入口 File:Tal Lam Tunnel_Interior.jpg|大欖隧道內部 File:HK Ting Kau Bridge Tsing Long Highway 2.JPG|青朗公路在汀九橋橋上 工,全段的車速限制均達每小時100公里。 新田公路的北端連接粉嶺公路,可通往上水、粉嶺等地。兩條公路都可連接交界的新田交匯處,可通往新深路至落馬洲,是香港和深圳的第3個車輛過境通道。有些時候,因為大批貨車前往落馬洲而造成擠塞,延伸至新田公路甚至影響只是經過的車輛,路政署興建了兩條繞道。其中一條讓新田公路往新深路的貨車使用,讓它們不必經過新田交匯處的迴旋處,同時提供更多緩衝,避免擠塞延長至新田公路。兩條繞道於2007年5月27日開通。 青朗公路建成之前,新田公路的南端直通青山公路至凹頭迴旋處。1998年上半年青朗公路通車時,新田公路改為接駁青朗公路,可通往大欖隧道(往葵涌、青衣、荃灣、九龍及港島)或元朗公路(往元朗、天水圍及屯門)。 本公路車速限制為每小時100公里,是香港車速限制次高的公路之一(最高為限速110公里的北大嶼山公路)。 近錦綉花園的交匯處是全港最多出入口的迴旋處,共有7個出口及7個入口,分別通往:.

青朗公路和青朗公路 · 青朗公路和龍運巴士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青朗公路和香港 · 香港和龍運巴士 · 查看更多 »

香港國際機場

香港國際機場(Hong K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縮寫:HKIA,),亦稱赤鱲角機場(Chek Lap Kok Airport),是香港現時唯一的民航機場,位於新界大嶼山赤鱲角(赤鱲角地段第1號),佔地1,255公頃(是香港最大面積的單一地段,其次為愉景灣的649公頃及中文大學的134公頃),1998年7月6日啟用,設有兩條跑道及182個停機位,並在2016年8月開始擴建第三條跑道。此機場由香港機場管理局管理,並為國泰航空、國泰港龍航空、香港航空、香港快運航空、香港貨運航空及香港華民航空的樞紐機場。 香港國際機場被Skytrax評為五星級機場,於2001年至2012年一直躋身三甲,其中八度被評為「全球最佳機場」。此外,香港國際機場於2006年至2008年及2010年4度被知名商務旅遊雜誌《商旅》評為中國最佳機場,於2012年的《》旅遊大獎選舉中,連續10屆獲選為最佳,並且在每年客運量逾4,000萬人次的機場類別中,獲國際機場協會推選為全球最佳。 香港國際機場連接全球約220個航點,超過100家航空公司在此營運,每天提供逾1100班航班。2010年起,其貨運流量連續7年位居世界第1位,客運流量則排名世界第8位。2017年,總客運量達7,280萬人次,總航空貨運量共493.8萬噸。.

青朗公路和香港國際機場 · 香港國際機場和龍運巴士 · 查看更多 »

汀九

汀九 (Ting Kau),是香港新界西部的一個地方,位於油柑頭與深井之間,地區行政屬於荃灣區,亦是汀九村之所在。青山公路汀九段沿線有不少海灘,因此汀九曾經是游泳勝地,曾於九十年代這些海灘受到污水及機場核心發展計劃的污染封閉,但隨著水質改善計劃,已於2011-2014年陸續重開。值得一提,於都會區下荃灣海岸線以汀九橋以東為界線的維港範圍內不准游泳條款中,〔目前香港法例第313章附屬法例《船舶及港口管理規例》下,未經海事處處長批准,任何人均不得在維港游泳〕。雖然汀九對上的山頭有具規模的屯門公路及汀九橋,但並沒有支路連接汀九。早於四十五十年代曾與深井發展成豪宅區,當中包括紅樓。雖然發展不及都會區,但其位於香港範圍的中心點,及相對其他地區比較鄰近機場及青馬大橋,所以近年與深井及油柑頭一帶成為再度受注視的豪宅區。.

汀九和青朗公路 · 汀九和龍運巴士 · 查看更多 »

深井

深井(英文:Sham Tseng)為香港新界西荃灣區的鄉郊,汀九以西,青龍頭以東,以深井村為中心。深井出產的燒鵝在香港相當馳名,除了燒鵝,深井也有多間不同種類的食肆,包括來自世界各地的食肆,提供中、西、意及印度等等的菜式,店鋪食肆逾15間,所以深井有美食中心之稱。 深井有獨特的海灣,可以遠眺青馬大橋及馬灣,於晴朗時更可以望見香港國際機場。於1980年代至1990年代,多間地產發展商都在深井發展,現時沿海地區落成了多個私人屋苑,例如碧堤半島及浪翠園等大型屋苑,均以海景及寧靜作為賣點,但社區設施相對屯門及荃灣明顯較為不足,由於該處沒有鐵路覆蓋,所以對外的公共交通需要依賴往來屯門及荃灣的巴士及小巴。.

深井和青朗公路 · 深井和龍運巴士 · 查看更多 »

新田公路

新田公路(英文:San Tin Highway),前稱新田環迴公路,是香港9號幹線(新界環迴公路)的一部份,連接新田至凹頭以北。該公路是一條三線雙程的快速公路;而此路分別在1988年6月和1989年11月動工,全段的車速限制均達每小時100公里。 新田公路的北端連接粉嶺公路,可通往上水、粉嶺等地。兩條公路都可連接交界的新田交匯處,可通往新深路至落馬洲,是香港和深圳的第3個車輛過境通道。有些時候,因為大批貨車前往落馬洲而造成擠塞,延伸至新田公路甚至影響只是經過的車輛,路政署興建了兩條繞道。其中一條讓新田公路往新深路的貨車使用,讓它們不必經過新田交匯處的迴旋處,同時提供更多緩衝,避免擠塞延長至新田公路。兩條繞道於2007年5月27日開通。 青朗公路建成之前,新田公路的南端直通青山公路至凹頭迴旋處。1998年上半年青朗公路通車時,新田公路改為接駁青朗公路,可通往大欖隧道(往葵涌、青衣、荃灣、九龍及港島)或元朗公路(往元朗、天水圍及屯門)。 本公路車速限制為每小時100公里,是香港車速限制次高的公路之一(最高為限速110公里的北大嶼山公路)。 近錦綉花園的交匯處是全港最多出入口的迴旋處,共有7個出口及7個入口,分別通往:.

新田公路和青朗公路 · 新田公路和龍運巴士 · 查看更多 »

新界

新界(New Territories)是香港全境三大地域之一,與中國大陸接壤,也是香港境內除香港島及九龍外的其餘區域。新界可以分為兩大部份,分別是與九龍半島相連的新界內陸和以大嶼山為主的233個島嶼所組成的離島。新界內陸面積為747.18平方公里,連同233個離島計算,總面積則為975.23平方公里,佔香港陸地總面積接近90%,而52.2%香港人口居於新界。.

新界和青朗公路 · 新界和龍運巴士 · 查看更多 »

新界西選區

新界西選區(英文 New Territories West Constituency)是香港立法會選舉地區直選的五個選區之一,範圍為新界西半部地域,包括荃灣區、葵青區、屯門區、元朗區及離島區。 新界西選區總面積480.43平方公里,總人口(2011年)2,023,206人,人口密度4,211人每平方公里,是人口最多的選區。.

新界西選區和青朗公路 · 新界西選區和龍運巴士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青朗公路和龍運巴士之间的比较

青朗公路有51个关系,而龍運巴士有237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9,杰卡德指数为6.60% = 19 / (51 + 237)。

参考

本文介绍青朗公路和龍運巴士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