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霍亨索伦王朝和霍亨索伦统治者列表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霍亨索伦王朝和霍亨索伦统治者列表之间的区别

霍亨索伦王朝 vs. 霍亨索伦统治者列表

霍亨索伦王朝(Hohenzollerns),為勃蘭登堡-普魯士(1415年-1918年)及德意志帝國(1871年-1918年)的主要統治家族。霍亨索伦家族起源于士瓦本公国境内的黑欣根附近,其始祖布尔夏德一世在11世纪初叶受封為索倫伯爵。領地在今上內卡河、施瓦本山和上多瑙河之間。 索倫伯爵弗里德里希三世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和亨利六世的忠实支持者。1185年弗里德里希三世與聯姻,前者娶了后者的女儿索菲亚,因康拉德二世没有男性继承人。1192年,康拉德二世去世后,弗里德里希三世成為紐倫堡伯爵弗里德里希一世,此后該家族在索倫前冠以“霍亨”(意為“高貴的”)字樣,稱為霍亨索倫家族。他的兩個兒子先后继承爵位,弗里德里希四世继承索倫伯爵及紐倫堡伯爵領地,其後他於1218年將紐倫堡伯爵領地傳給他的弟弟康拉德三世。索倫伯爵是弗里德里希四世的子嗣信奉天主教的士瓦本系,而紐倫堡伯爵皆是康拉德三世的子嗣其後改為信奉新教的法蘭克尼亞系。. 霍亨索伦位于今日德国的巴登-符腾堡州的士瓦本,德意志帝国时期是普鲁士王国的一个省。霍亨索伦的名称源于霍亨索伦家族,他们是勃蘭登堡-普魯士(1415年-1918年)及德意志帝國(1871年-1918年)的主要統治家族。其始祖布尔夏德一世在11世纪初叶受封為索倫伯爵。領地在今上內卡河、士瓦本山和上多瑙河之間。14世紀中叶,該家族在索倫前冠以“霍亨”(Hohen,意為“高貴的”)字樣,稱為霍亨索倫家族。 1191年至1192年索倫伯爵弗里德里希三世與纽伦堡城堡伯爵(Burggraf von Nüremberg)拉布斯家族聯姻,成為纽伦堡城堡伯爵弗里德里希一世。他的兩個兒子分割領地,康拉德三世獲紐倫堡伯爵領地。弗里德里希四世獲士瓦本的原領地,從而形成信奉新教的弗蘭肯系和信奉天主教的士瓦本系兩支。士瓦本系的领地日后成为普鲁士王国的霍亨索伦省。 以下是历代索倫伯爵、霍亨索倫家族士瓦本系的伯爵和普鲁士王国霍亨索伦亲王的列表。.

之间霍亨索伦王朝和霍亨索伦统治者列表相似

霍亨索伦王朝和霍亨索伦统治者列表有(在联盟百科)13共同点: 卡尔·弗里德里希 (霍亨索伦)卡罗尔一世天主教布尔夏德一世德国德意志帝國利奥波德 (霍亨索伦)勃兰登堡霍亨索伦-锡格马林根霍亨索伦城堡霍亨索伦王朝新教普魯士

卡尔·弗里德里希 (霍亨索伦)

卡尔·弗里德里希·埃米希·迈因拉德·本笃·菲德里斯·玛利亚·米迦勒·格洛尔德(Karl Friedrich Emich Meinrad Benedikt Fidelis Maria Michael Gerold;),出生于锡格马林根。霍亨索伦亲王。是霍亨索伦亲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与妻子莱宁根的玛格丽塔公主的长子。霍亨索伦亲王继承人和罗马尼亚王位继承人。卡尔·弗里德里希是一个乐队的成员。 1985年5月17日卡尔·弗里德里希在西格玛林根与克莱门斯·安东·申克·冯·施陶芬贝格伯爵与妻子沃尔夫-梅特涅的克莱门汀·伊丽莎白女伯爵之女亚历山德拉·申克·冯·施陶芬贝格女伯爵结婚。现有一子三女。.

卡尔·弗里德里希 (霍亨索伦)和霍亨索伦王朝 · 卡尔·弗里德里希 (霍亨索伦)和霍亨索伦统治者列表 · 查看更多 »

卡罗尔一世

卡罗尔一世(Carol I), 全名卡尔·埃特尔·弗里德里希·泽菲林努斯·路德维希·冯·霍亨索伦-西格马林根(Karl Eitel Friedrich Zephyrinus Ludwig von Hohenzollern-Sigmaringen (1839年4月20日 - 1914年10月10日),霍亨索伦-西格马林根亲王卡尔·安东的次子。在推翻亚历山德鲁·约安·库查后,1866年4月被推选为罗马尼亚Domnitor(亲王), 并于1881年3月26日宣布成为罗马尼亚国王。他是罗马尼亚霍亨索伦-西格马林根王朝的第一位国王 。 卡罗尔出生在今天德国南部的西格马林根,在中学以后,毕业于明斯特军事学校。1857年在柏林火炮学校学习,在那里他升为陆军中尉,参加腓特烈西亚城堡(丹麦日德兰半岛东南的海港城市)围困。 1866年, Phillipe Flandra拒绝了罗马尼亚王位,I.C. Bratianu到德国要求卡罗尔王子接受罗马尼亚王位。在1866年5月10日,卡罗尔到达布加勒斯特并受到人群和政治家们的欢迎。卡罗尔王子接受Domnitor(统治者)的称号,并且宣布罗马尼亚是一个独立国家。 他1869年和维德的伊丽莎白结为夫妇. 在1870年9月27日, 生下玛丽亚公主,霍亨索伦王朝第一位罗马尼亚公主。当她不幸于四年后去世。卡罗尔和伊丽莎白再没有其他孩子。1881年罗马尼亚成为王国,并且卡罗尔成为罗马尼亚的第一个国王。他选定侄子斐迪南(Ferdinand)为他的继承人,保证霍亨索伦朝代在罗马尼亚的王位。 卡罗尔一世国王在位长达48年。国王是一个被磨练的很严厉的人,道德标准非常高。伊丽莎白王后说他“甚至正在佩带王冠睡觉”。卡羅爾一世在1914年9月27日逝世,享壽75岁。 Category:羅馬尼亞君主.

卡罗尔一世和霍亨索伦王朝 · 卡罗尔一世和霍亨索伦统治者列表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

天主教(Catholicismus)是對罗马公教會(天主教會)發展而來的一系列基督教之神学、哲學理論、禮儀傳統、倫理纲常等信仰體系之總括,為基督教最大宗派。其拉丁文本意為「普世的」,因此又譯為公教會。另一個經常並用的名稱是「大公教會」,通常用來概括基督教會的普遍特徵,以用來區別狹義的、與聖座共融的公教會,即天主教會。在大多數情況中,天主教是天主教會的代稱。 天主教的中文名稱源自明朝萬曆年間耶稣会將基督信仰传入中国,經当朝礼部尚书之徐光启与利瑪竇等耶稣会士讨论,取儒家古话「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称其信仰之獨一神灵为「天主」,故稱之。天主教在與新教並提時亦被稱為「舊教」,全國宗教資訊網,兩者分別代表著第一個千禧年開始的「傳承式信仰」、以及16世紀宗教改革開始的「書面式信仰」。這一概念曾在恢復公教傳統的牛津運動提出。.

天主教和霍亨索伦王朝 · 天主教和霍亨索伦统治者列表 · 查看更多 »

布尔夏德一世

布尔夏德一世(德语:Burkhard I.,阵亡于1061年)是德国历史上第一个可考证的霍亨索伦家族的首领。 从名字来分析布尔夏德可能来自于奥地利的一个贵族家族。 关于布尔夏德一世的生平基本上没有任何报道。赖兴瑙的一个叫做贝尔托的修道士在他所著的编年史中说布尔夏德一世于1061年在一场私人战争中阵亡,但是他没有说这场战争的原因及其对手。.

布尔夏德一世和霍亨索伦王朝 · 布尔夏德一世和霍亨索伦统治者列表 · 查看更多 »

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Deutschland),是位於中西歐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组成,首都与最大城市为柏林。其国土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南北距离为876公里,东西相距640公里,从北部的北海与波罗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尔卑斯山。气候温和,季节分明。德国人口约8,180万,为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仅次于美国。 在50万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日德國的北部地區。公元1世紀時,有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歷史記載。在公元4到7世紀的民族遷徙期,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自公元10世紀起,德意志領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部分。16世紀時,德意志北部地區成為宗教改革中心。在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萊茵邦聯和日耳曼邦聯先後建立,1871年,在普魯士王國主導之下,多數德意志邦國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開始做為國名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18-1919年德國革命後,德意志帝國解體,議會制的威瑪共和國取而代之。1933年納粹黨獲取政權並建立獨裁統治,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系統性種族滅絕的發生。在戰敗並經歷同盟國軍事佔領後,德國分裂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在1990年10月3日重新統一成為現在的德國。国家元首为联邦总统,政府首脑則为联邦总理。 德國是世界大國之一,其國内生產總值以國際匯率計居世界第四,以購買力評價計居世界第五。其諸多工業工程和科技部門位居世界前列,例如全球馳名的德國車廠、精密部件等,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德國為發達國家,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德國人也以熱愛大自然聞名,都市綠化率極高,也是歐洲再生能源大國,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樣板,除了強調環境保護與自然生態保育,在人為飼養活體的態度十分嚴謹,不但獲得大量外匯和資訊優勢,其動物保護法律管束、生命教育水準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高等教育方面並提供免費大學教育,並具備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體系,催生出拜爾等大藥廠。 德国为1993年欧洲联盟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为申根区一部分,并于1999年推动欧元区的建立。德国亦为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八国集团、20国集团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其军事开支总额居世界第九。 德語是歐盟境内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和美術、音樂、哲學以及電影等等。德國的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另外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有上百處。.

德国和霍亨索伦王朝 · 德国和霍亨索伦统治者列表 · 查看更多 »

德意志帝國

德意志帝國(Deutsches Kaiserreich),亦稱德意志第二帝國,是指從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王國統一日耳曼地區到1918年11月霍亨索倫王朝末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為止的德國。其正式国号「德意志国」(Deutsches Reich),也是後來魏玛共和國和納粹德國的正式国号。 德意志帝国由27个领地构成,其中普鲁士王国佔帝国大部分地区并拥有最多人口。帝国成立后,普魯士國王和首相兼任德國皇帝和首相,實行君主立憲制,設立上議院和下議院。帝國共經歷了三個皇帝,分別為威廉一世、腓特烈三世和威廉二世。威廉一世在任期間十分信任俾斯麥,幾乎所有政務都由首相俾斯麥處理,因此又稱為「俾斯麥時代」。俾斯麥時代在位期間,最大的目的是防止法國一報普法戰爭之仇,他建立了同盟體系,與俄奧兩國結盟,孤立法國。他的對外政策十分成功,避免與列國發生衝突,但內政卻一敗塗地,文化鬥爭與反社會主義未能達到預期目的。威廉一世逝世後,由腓特烈三世繼任,但他僅在任99天,因此又稱為「百日皇朝」。威廉二世在任期間,一手摧毀了俾斯麥體系,積極向外拓展殖民地,大幅修建海軍船艦,並帶領德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大戰期間德國腹背受敵,加上齐默尔曼电报事件導致美國參戰,最終導致帝國覆亡。戰敗後的德國建立了共和政體,稱為威瑪共和國。.

德意志帝國和霍亨索伦王朝 · 德意志帝國和霍亨索伦统治者列表 · 查看更多 »

利奥波德 (霍亨索伦)

霍亨索伦亲王利奥波德(Leopold Stephan Karl Anton Gustav Eduard Tassilo Fürst von Hohenzollern;),出生于克劳亨维斯。1869年成为西班牙王位的继承人,未登基。罗马尼亚国王卡罗尔一世是他的弟弟。罗马尼亚国王斐迪南是他的次子。.

利奥波德 (霍亨索伦)和霍亨索伦王朝 · 利奥波德 (霍亨索伦)和霍亨索伦统治者列表 · 查看更多 »

勃兰登堡

勃兰登堡(Brandenburg,下索布语:Bramborsk,低地德语:Brannenborg,口语:die Mark)是德国东北部的一个--,为前东德的一部分。该州首府和人口最多的城市是波茨坦,其他的重要城市有科特布斯,哈佛尔河畔勃兰登堡和奥德河畔法兰克福。 勃兰登堡州环绕着德国首都柏林,与其共同构成了拥有约六百万人口的柏林-勃兰登堡都市圈。勃兰登堡州超过三分之一的面积被自然保护区,森林,湖泊和其他水域覆盖。 马克勃兰登堡的成立年份被认为是1157年。在这一年阿斯坎尼家族的阿尔布雷希特一世夺回勃兰登堡,使其被纳入神圣罗马帝国的版图。从1415年到1918年,这片区域被霍亨佐伦家族统治。从1701年到1946年,勃兰登堡地区成为普鲁士的一部分,1815年到1947年作为勃兰登堡省,这之后第一次成立了勃兰登堡州,在东德被划分成了不同区域。1990年两德统一,作为联邦德国的一部分,成立了现今的的勃兰登堡州。.

勃兰登堡和霍亨索伦王朝 · 勃兰登堡和霍亨索伦统治者列表 · 查看更多 »

霍亨索伦-锡格马林根

#重定向 霍亨索伦-西格马林根侯国.

霍亨索伦-锡格马林根和霍亨索伦王朝 · 霍亨索伦-锡格马林根和霍亨索伦统治者列表 · 查看更多 »

霍亨索伦城堡

霍亨索伦城堡(Burg Hohenzollern)是德国南部最著名的两大城堡之一,与巴伐利亚州的新天鹅堡齐名于世。.

霍亨索伦城堡和霍亨索伦王朝 · 霍亨索伦城堡和霍亨索伦统治者列表 · 查看更多 »

霍亨索伦王朝

霍亨索伦王朝(Hohenzollerns),為勃蘭登堡-普魯士(1415年-1918年)及德意志帝國(1871年-1918年)的主要統治家族。霍亨索伦家族起源于士瓦本公国境内的黑欣根附近,其始祖布尔夏德一世在11世纪初叶受封為索倫伯爵。領地在今上內卡河、施瓦本山和上多瑙河之間。 索倫伯爵弗里德里希三世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和亨利六世的忠实支持者。1185年弗里德里希三世與聯姻,前者娶了后者的女儿索菲亚,因康拉德二世没有男性继承人。1192年,康拉德二世去世后,弗里德里希三世成為紐倫堡伯爵弗里德里希一世,此后該家族在索倫前冠以“霍亨”(意為“高貴的”)字樣,稱為霍亨索倫家族。他的兩個兒子先后继承爵位,弗里德里希四世继承索倫伯爵及紐倫堡伯爵領地,其後他於1218年將紐倫堡伯爵領地傳給他的弟弟康拉德三世。索倫伯爵是弗里德里希四世的子嗣信奉天主教的士瓦本系,而紐倫堡伯爵皆是康拉德三世的子嗣其後改為信奉新教的法蘭克尼亞系。.

霍亨索伦王朝和霍亨索伦王朝 · 霍亨索伦王朝和霍亨索伦统治者列表 · 查看更多 »

新教

新教(Protestantism),又稱基督新教,是西方基督教中不屬於天主教體系的宗派之統稱,源於16世紀神學家馬丁·路德等人所領導的宗教改革運動,與天主教、東正教並列為基督宗教三大分支。一些既不屬於天主教,亦與歐洲宗教改革沒有歷史淵源的教會,例如無宗派教會,也被視為新教,Pew Research Center,2011。新教強調「因信稱義」,認為人要得到上帝拯救,唯獨憑藉信心曾祖漢,,全國宗教資訊網,「新教有別於天主教,可以從新教在某些教義和神學的前提上看得出來,馬丁·路德在公元1517年開始宗教改革的運動,他的神學思想起點源於個人的經歷,到底面對公義的神時,人要如何才能夠被接納呢?「因信稱義」(Justification through faith)是路德也是新教的關鍵教義,意思是因著信心的緣故,神把人當作義人(稱義),不是人本身有什麼值得討神喜悅的,而是公義的神在審判的時候不再看人的不完全,而只看到信心的對象,即耶穌基督,雖然世人都無法過一個完美的一生在神面前被稱為義,但是神的兒子耶穌基督過了完美的一生得著了「義」的地位,信徒只要藉著信靠耶穌基督,這個耶穌基督的義就被轉撥到我們身上,因此,神是因著耶穌基督的緣故,稱那些相信之人為義人。」而不是靠善行南亞路德會,《信仰立場》,頁7:「人藉著信心(相信和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便可得著這救恩。『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上帝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弗2:8-9)」WELS Topical Q&A: 。新教以《聖經》為信仰之唯一依據,反對天主教聖統制WELS Topical Q&A: Jenkins, Paul (2014), 約翰•加爾文:《基督教要義》(卷三),頁149,更相信所有信徒都具有祭司的職分。新教各宗派在聖餐觀等神學問題持不同看法,但普遍以「五個唯獨」為信仰核心思想。 對新教的稱呼,源自拉丁文「protestatio」,意為「抗議」,源於1529年神聖羅馬帝國宣布馬丁·路德為異端之後所引起的強烈抗議。其實在馬丁·路德之前已經有多位宗教改革家嘗試改革甚至脫離天主教會,但最後直至路德才獲得成功。16世紀路德宗信仰由德國傳入丹麥、挪威、瑞典、芬蘭、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和冰島,另一位宗教改革家約翰·加爾文的思想亦傳入匈牙利,荷蘭,蘇格蘭,瑞士和法國。同時期,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帶領當地教會脫離天主教會獨立,亦開展了英國宗教改革運動。 新教成功發展出其獨特文化,為人類在教育、人文 、科學、政治和社會秩序、經濟、藝術等領域帶來重大貢獻。Karl Heussi, Kompendium der Kirchengeschichte, 11.

新教和霍亨索伦王朝 · 新教和霍亨索伦统治者列表 · 查看更多 »

普魯士

普鲁士(Preußen;普鲁士语:Prūsa;Prusy;Prūsai;Borussia或Prutenia)乃中世紀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存在於中北部歐洲的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歷史上是德意志统一以及德意志帝國立國的主要力量。此名稱之涵義在不同時期有變遷。.

普魯士和霍亨索伦王朝 · 普魯士和霍亨索伦统治者列表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霍亨索伦王朝和霍亨索伦统治者列表之间的比较

霍亨索伦王朝有62个关系,而霍亨索伦统治者列表有2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3,杰卡德指数为15.66% = 13 / (62 + 21)。

参考

本文介绍霍亨索伦王朝和霍亨索伦统治者列表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