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陈书和陈霸先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陈书和陈霸先之间的区别

陈书 vs. 陈霸先

《陈书》是一本纪传体史书,唐朝人姚思廉所著,凡三十六卷,记南朝陈朝史。記載自陳武帝陳霸先即位至陳後主陳叔寶亡國前後三十三年間的史實,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 陳武帝陈霸先(),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郡长城县(今浙江长兴)人,南北朝時代陳朝開國皇帝。原是南梁的著名軍事將領。557年接受梁敬帝的禪位建立陳朝,557年至559年在位。死後廟號高祖,諡號武皇帝。.

之间陈书和陈霸先相似

陈书和陈霸先有(在联盟百科)10共同点: 姚察姚思廉侯安都侯瑱周文育唐朝魏徵蕭方智陈霸先陈文帝

姚察

姚察(533年─606年),南朝陳及隋朝文學家及歷史學家,二十四史中《梁書》及《陳書》的始撰者,孫吳太常姚信九世孫。 姚察的父親姚僧垣是當時著名醫師。姚察是姚僧垣的長子,有一弟姚最。梁元帝即位時,姚僧垣攜同兩子前往江陵入朝,元帝授姚察原鄉縣令。西魏攻滅梁元帝,姚僧垣及姚最隨行至長安,姚察因不在江陵而沒有隨行,留仕南梁及南陳,官至吏部尚書,亦曾出使北周與父親見面。 隋朝攻滅陳朝後,姚察亦至長安任職,任秘書丞,並奉隋文帝命修撰梁、陳兩朝歷史。開皇十三年(593年),姚察承襲父親姚僧垣在北朝受封的北絳郡公稱號。 大業二年(606年),姚察去世,享年七十四歲。其子姚思廉繼承父業,完成二書,並親自為父親作傳,收錄於《陳書》。 清朝學者趙翼於《二十二史劄記》中,指出姚察父子以古文寫作梁、陳二書,認為二人是古文運動的先行者,比韓愈早了二百多年。.

姚察和陈书 · 姚察和陈霸先 · 查看更多 »

姚思廉

姚思廉(),字简之,一说原名简,字思廉,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唐朝初期史学家。 其父姚察,在南陈时任吏部尚书,著陈梁二史,未成。他自幼习史,后曾任隋朝代王楊侑侍读。唐朝李渊称帝后,为李世民秦王府文学馆学士。自玄武门之变,进任太子洗马。贞观初年,又任著作郎,“十八学士”之一。官至散骑常侍,受命与魏徵同修梁陈二史。贞观十年(636年),成《梁书》(50卷)《陈书》(30卷),为二十四史之一。又著有《文思博要》,已佚。 Category:隋朝侍读 Category:唐朝歷史學家 Category:唐朝学士 Category:唐朝太子洗马 Category:唐朝著作郎 Category:唐朝散骑常侍 Category:湖州人 S.

姚思廉和陈书 · 姚思廉和陈霸先 · 查看更多 »

侯安都

侯安都(),字成师,始兴郡曲江(现韶关乳源)人,南北朝时期陈朝名将,辅佐陈霸先建立陈王朝。 太清三年(548年),侯景叛乱(参见侯景之乱)。始兴郡太守陈霸先招兵欲伐侯景,侯安都遂率千余众前去归附。大宝二年(551年)六月,陈霸先亦兵发南康(现赣州西南),侯安都随之征战,屡见战功,平定了侯景之乱。被封为猛烈将军、通直散骑常侍。承圣三年(554年)三月,侯安都与陈霸先一起镇守京口,担任兰陵太守。梁元帝被杀后,王僧辩于天成元年(555年)五月,与北齐勾结,扶植萧渊明为帝。侯安都协助陈霸先设计诛灭王僧辩,复立萧方智为帝(是为梁敬帝),改元绍泰,臣属于北齐。 太平元年(556年)三月,北齐攻梁,侯安都率军击败了北齐军队,晋号为平南将军,改封西江县公。太平二年(557年)十月,陈霸先代梁称帝,国号陈,是为陈武帝。陈武帝死后,侯安都立临川王陳蒨为帝,是为陈文帝,又率兵平定了王琳,誅杀要求登基的武帝子衡阳王陈昌,先后进爵为清远郡公、封侍中、征北大将军等。 自从平定王琳后,侯安都自恃功高过人,日渐骄傲,當時的文士褚玠、马枢、阴铿、张正见、徐伯阳、刘删、祖孙登等都成了他的賓客,动辄聚集千余人;其部不遵法度,侯安都却给予庇护。而且侯安都目中無人,甚至对文帝亦不敬。一次陪文帝饮酒,侯安都问文帝:“何如作临川王时?”文帝最初不回應,侯再三逼問,帝不得已说:“此虽天命,抑亦明公之力”。文帝对此非常不满。天嘉三年周迪谋反时,朝臣商议派侯安都去平定,文帝卻另派吴明彻去讨伐。文帝從中书舍人蔡景歷口中得知称侯安都要谋反。天嘉四年(563年)六月,文帝以侯安都進江州刺史為由,将安都召进嘉德殿,隔離其部屬,当场逮捕侯安都,宣布罪狀,次日赐死,享年44岁。 侯安都的墓在乳源县桂头镇,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以前韶关有纪念侯安都的风烈楼,现在的风烈路就是因此而流传下来的。.

侯安都和陈书 · 侯安都和陈霸先 · 查看更多 »

侯瑱

侯瑱,南朝大臣,字伯玉,巴西郡充国县(今四川南部县西北,郡治今四川阆中)人,梁元帝时侍中,陈文帝时太尉。.

侯瑱和陈书 · 侯瑱和陈霸先 · 查看更多 »

周文育

周文育(507年-559年),字景德,义兴阳羡人。 本名项猛奴,十一歲時能跳高五、六尺。早年孤貧,天监十八年(519年)被義興人周薈收養,又讓兄子周弘讓教他读书。侯景之亂時,随陈霸先入建業(南京),周文育与杜僧明同为前军,攻克蘭裕。太平二年(557年)二月,平西将军周文育讨伐广州刺史萧勃。永定三年(559年)五月,與周迪、巴山太守熊昙朗一起攻讨余公颺。王琳部将曹慶下令偏将常眾愛抵抗周文育。周迪战败,不知去向,周文育退守金口(江西省新建县西南)。熊昙朗忽生异心,阴谋叛变。周文育监军孙白象得知此事,議殺熊昙朗,周文育不肯。這時周迪寫信給文育,五月二十九日,文育將信轉呈給熊昙朗,熊昙朗在宴席上诛杀周文育,投降常众爱。有子周寶安。.

周文育和陈书 · 周文育和陈霸先 · 查看更多 »

唐朝

唐朝(),中國朝代,國祚共历289年,21位皇帝。由唐高祖李淵所建立,與隋朝合稱隋唐。唐室出身自關隴世族,先祖李虎在南北朝的西魏是八柱国之一,封为唐国公。其後代李淵為隋朝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留守,在隋末民變時出兵入關中以爭奪天下,於618年受隋恭帝楊侑禪位,在唐朝統一戰爭中統一天下。唐朝定都長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并设东都洛陽、北都晋阳等陪都。 唐朝歷史可以概略分成數個時期,大致上以安史之亂為界。初唐時國力強盛,李淵建立唐朝,是為唐高祖,王子李世民以玄武門之變,殺死兄李建成、弟李元吉,逼迫高祖內禪帝位,即為唐太宗,是唐朝多次首都兵變的開端。太宗一手將唐朝帶向盛世,擊敗強敵东突厥,受尊為「天可汗」,成就貞觀之治。唐高宗時期击败西突厥、高句麗等強敵,建立永徽之治,把唐朝版圖擴到最大。高宗去世後,其皇后武后先後擁立兒子中宗和睿宗當傀儡,最後於690年廢睿宗自立為皇帝,改國號曰「周」,即武周,人稱「武則天」,而此時女主政治也達到高峰。直到705年中宗因神龍革命而復辟,唐朝國號得以恢復。但接著還有韋后專權,之後宗室李隆基與其姑姑太平公主共同發起唐隆之變,才掃蕩韋氏勢力,結束自從中宗復辟後朝政紊亂的情況。李隆基也實際掌權,成為日後的唐玄宗。玄宗即位後便發動先天之變,賜死太平公主,結束數十年來的女主政治與百年來的政變時代,進入盛唐時期,是唐朝的第二高峰與轉折,開元時期唐玄宗革除前朝弊端,政治開明,威服四周國家,史稱開元盛世。到天寶時期,政治逐漸混亂,於755年爆發安史之亂,唐朝極盛而衰。中唐時,唐朝受到河朔三鎮、吐蕃的侵擾、宦官專權與牛李黨爭等內憂外患的影響而衰退。其間雖然有唐憲宗的元和中興、唐武宗的會昌中興與唐宣宗的大中之治,但是都未能根治唐朝的內憂外患。在晚唐時因為政治腐敗,爆發唐末民變,其中黃巢之亂破壞江南經濟,使唐朝經濟完全瓦解,导致全国性的藩鎮割據,唐室最後被藩鎮朱全忠控制。他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並於907年逼唐哀帝禅位,唐亡,共289年。朱全忠建國梁,史称后梁,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的疆域廣大,但時常變動,630年就超过隋朝极盛时的版图。唐朝也是自秦汉以来,第一个不使用前朝所筑长城及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其鼎盛时期為7世纪,當時中亚的綠洲地帶受唐朝支配。其最大範圍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里。中唐後漠北、西域的領地相繼失去,到晚唐時衰退到等同中國本部的大小,但仍然保有河套地區及河西走廊。天宝十三年(754年)户口统计为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统计不严,存在大量没有计入统计的瞒报户口,此外还有隐户、佃农、奴婢、士兵、僧道等人群不纳入户口统计,故大多数学者认为唐朝人口峰值在八千万左右。此时,长安辖区人口估算在200万人左右,而市区则是100万人。 唐朝全盛时在文化、科技、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有大量的科技发明,四大发明之中有两个即火药和印刷术都诞生于唐朝。其政治為三省六部制,前期中央權力在皇帝與宰相,到後期變成皇帝與宦官。同隋朝推行科舉制度,使得晉朝南朝的世族制度不再興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三元及第,都诞生于唐朝,即622年状元孙伏伽(一说651年的颜康成)。軍事制度前期採用府兵制,軍力強盛,多次擊敗外族。後期則出現節度使(藩鎮)的軍政制度,割據一方,到唐朝後期還出現四十八個藩鎮。唐朝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首,與突厥、高句丽、吐蕃、大食爭奪四方霸權。藉由羈縻制度控制回紇、契丹等等北方各族,还调度漠北地区的突厥诸部军队攻打西突厥、高句丽,並且讓南诏、高昌、龟兹、粟特、吐蕃、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等國家吸收唐朝的文化與政治體制。唐朝的經濟富盛,結合華北、關中與江南的經濟,到後期更加依重江南赋税。土地、盐铁與赋税制度隨著社会改變而改革,由均田制與租庸調制轉向兩稅制,並且增加許多雜稅。其中兩稅制影響中國後半期的賦稅制度。唐朝文化兼容並蓄,接納各個民族與宗教,進行交流融合,成為開放的國際文化。其文學發展達到高峰,以詩最為興盛。當時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人,以及推行古文運動的韓愈,其史書與傳奇(小說的前身)也十分發達。由於吸收西域特徵與宗教色彩,唐朝藝術與前後朝代都迥然不同,其壁畫、雕刻、書法與音樂都很發達。唐朝声誉远及海外,其歷史地位深重,到明清時期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唐朝和陈书 · 唐朝和陈霸先 · 查看更多 »

魏徵

魏徵(),字玄成。唐巨鹿(今河北巨鹿县人,又说晋州市或河北馆陶县)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文贞,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國史上最負盛名的諫臣。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諫太宗十思疏》為最著名並流傳下來的諫文表。.

陈书和魏徵 · 陈霸先和魏徵 · 查看更多 »

蕭方智

#重定向 梁敬帝.

蕭方智和陈书 · 蕭方智和陈霸先 · 查看更多 »

陈霸先

陳武帝陈霸先(),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郡长城县(今浙江长兴)人,南北朝時代陳朝開國皇帝。原是南梁的著名軍事將領。557年接受梁敬帝的禪位建立陳朝,557年至559年在位。死後廟號高祖,諡號武皇帝。.

陈书和陈霸先 · 陈霸先和陈霸先 · 查看更多 »

陈文帝

陳文帝陈蒨(),一作茜,又名昙蒨、荃菺,字子華。中国南北朝时期陈朝第二位皇帝(560年—566年在位),在位7年,年号天嘉。.

陈书和陈文帝 · 陈文帝和陈霸先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陈书和陈霸先之间的比较

陈书有110个关系,而陈霸先有93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0,杰卡德指数为4.93% = 10 / (110 + 93)。

参考

本文介绍陈书和陈霸先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