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阿音札鲁特战役和馬木留克王朝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阿音札鲁特战役和馬木留克王朝之间的区别

阿音札鲁特战役 vs. 馬木留克王朝

阿音札鲁特战役(Battle of Ain Jalut, معركة عين جالوت),亦作艾因札鲁特战役,是1260年9月3日在巴勒斯坦北部进行的一场战役,对战双方是穆斯林的埃及马木留克王朝和蒙古帝国军队,该战役以埃及军队全胜而告终,这也宣布蒙古帝国未能进一步向西侵略到非洲。 不過,马木留克王朝在這場戰爭中勝利的真正原因是1259年7月27日蒙哥大汗的去世,導致負責西征的旭烈兀率領蒙古軍主力回師爭奪汗位,而留下为数不多的蒙古軍在數量上遠遠少於原先用於攻打西亞地區的軍隊,結果戰敗於马木留克王朝。 旭烈兀於1262年回到伊兒汗國後,並沒有率領其主力對马木留克王朝進行報復,這是因為他與金帳汗國信仰伊斯蘭教的別兒哥汗對1258年掠奪巴格達一事結仇,結果導致伊兒汗國和金帳汗國兩汗國之間的激烈戰爭,使他再也沒有精力去顧及马木留克王朝。 马木留克蘇丹忽秃思的手下拜巴爾表現出色,但他向蘇丹請求以阿勒頗為封地,得不到,在回埃及途中殺死他,自立為第四代蘇丹。. 鲁克王朝(1250年-1517年)是一個統治埃及、巴勒斯坦和敍利亞的國家。分前後二期:前期名為伯海里王朝,是由欽察突厥傭兵主政。伯海里即是河洲,因為他們是在尼羅河上值班。後期即是第二期,由1382年開始,名布尔吉王朝,由高加索人,特別是切爾克斯人組成。.

之间阿音札鲁特战役和馬木留克王朝相似

阿音札鲁特战役和馬木留克王朝有(在联盟百科)6共同点: 埃及巴勒斯坦伊兒汗國蒙古帝国金帳汗國拜巴尔一世

埃及

阿拉伯埃及共和國(جمهوريّة مصرالعربيّة,),通稱埃及,是東北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面積為1,001,450平方公里,人口已超過9,000萬。原存在於當地的古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二戰後,埃及于1953年由阿拉伯人建立共和国,地理上該國地跨二洲即亞洲和非洲,西奈半島位於西南亞(西亞),而該國大部分國土位於北非地區。伊斯蘭教為國教。埃及人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遜尼派,最大的宗教少数派为科普特正教。另外還有基督教其他教派和伊斯兰教什叶派;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和法語。 埃及經濟的多元化程度在中東地區名列前茅。各項重要產業如旅遊業、農業、工業和服務業有著幾乎同等的發展比重。埃及也被認為是一個中等強國,在地中海、中東和伊斯蘭信仰地區尤其有廣泛的影響力。.

埃及和阿音札鲁特战役 · 埃及和馬木留克王朝 · 查看更多 »

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國(دولة فلسطين)是一個由居住在巴勒斯坦地区的約旦河西岸以及加沙地帶的阿拉伯人所建立的國家,2007年6月因內部兩大勢力嚴重不和而形成分裂局面,其中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即「哈馬斯」)佔有加沙地帶,而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即「法塔赫」)主導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則管治約旦河西岸,受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監督。 1967年,巴勒斯坦阿拉伯区面积6242平方公里,包括约旦河西岸地区5879平方公里(其中死海面积220平方公里),及加沙地区363平方公里。 1988年11月15日,在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舉行的巴勒斯坦全國委員會第19次特別會議通過《獨立宣言》,巴勒斯坦解放组織宣布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首都為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国。在國際承認巴解下,該國已與世界上多數國家建立正式外交關係。2011年10月3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投票表決,接納巴勒斯坦為該組織正式會員,這是巴勒斯坦以正式成員國的身份加入的首個聯合國機構。 2012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表決巴勒斯坦國升格為「非會員觀察國」的提案时,雖然美國和以色列強烈反對,仍以138票支持,41票棄權、9票反對的壓倒性票數通過了67/19号决议。截至2015年9月,已经有136个联合国正式会员国(占联合国会员国总数的70.5%)承认巴勒斯坦國为一个獨立國家。.

巴勒斯坦和阿音札鲁特战役 · 巴勒斯坦和馬木留克王朝 · 查看更多 »

伊兒汗國

伊兒汗國(;拉丁转写:Hülegü-yn Ulus;波斯语:سلسله ایلخانی;阿塞拜疆语:Hülakülər dövləti;英语:Ilkhanate),1220/1256–1357年,又译伊利汗国或伊尔汗国,是蒙古四大汗國之一,由成吉思汗之孫、拖雷的第六子旭烈兀及其子阿八哈與他的後人统治。伊兒汗國也是當初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位時,四大汗国中最早支持忽必烈並承認其汗位的汗國,其他三個汗國在1303年元成宗時也承認元朝是帝國共主的地位。“伊兒”是蒙古語,意思大約等於“从属”,“伊儿汗”即“从属的汗”。伊兒汗國的位置大約在今日中亞南部至西亞一带,首都最先在蔑剌哈(今伊朗的马拉盖),后為大不里士和苏丹尼耶(今伊朗西北部)。.

伊兒汗國和阿音札鲁特战役 · 伊兒汗國和馬木留克王朝 · 查看更多 »

蒙古帝国

蒙古帝國(1206-1368),正式國號為大蒙古国,是一个横跨欧亚兩洲的全球帝國,也是歷史上鄰接版圖最遼闊的國家。蒙古人武力興盛的時期曾發動三次蒙古西征,在1259年蒙哥汗在位时期,疆域一度达到鼎盛,約2400萬平方公里,但是一年後由於蒙哥汗去世所引發的內戰,導致帝國開始分裂瓦解,蒙古人對於歐亞大陸的影響力也逐漸式微。 蒙古帝國由蒙古人铁木真(成吉思汗)于1206年在斡难河边建立,國號“大蒙古國”。據《蒙古秘史》,其創始於斡难河河源,通常認為創建時間約為鐵木真征服蒙古高原各部落(塔塔尔、泰赤乌、蔑儿乞、乃蛮、克烈、汪古部、以尼伦和迭列斤两大部落组成的蒙兀王国)、始有「成吉思汗」之稱號時的1206年。蒙古帝國建立後屢次對外擴張,成吉思汗在位時開始征伐西夏、金朝、西遼、花剌子模等國,其繼承人又經過兩次大規模的西征,至1259年蒙哥去世前已占领包括蒙古高原、中國西北、西南、東北、華北、中亞、西亞以及東歐在內的廣大地域。 成吉思汗領導的第一次西征(1219-1221/1223)滅西遼、花剌子模、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并越過高加索山擊破钦察人各部。 第二次西征(1236-1242)於窩闊台汗在位時期發動、以拔都為主帥,先後征服伏尔加保加利亚、保加利亚人的卡马突厥国,進而滅亡位於东欧平原的基輔羅斯,而後擊潰波蘭王国和神聖羅馬帝國聯軍、大敗匈牙利王国、保加利亞第二帝国,前锋遠達当时意大利的威尼斯共和国的达尔马提亚,原南斯拉夫地区的拉什卡。 第三次西征(1256-1260)於蒙哥汗在位時期、主帥為旭烈兀,滅亡了木剌夷(暗杀组织)、阿拔斯王朝,以及叙利亚的阿尤布王朝(蒙古军短时间占领叙利亚,后被新兴的马木路克王朝驱逐)。蒙古帝国在三次的西征中共侵吞40多個國家。 然而,蒙古汗國在1260年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争位战后走向分裂。尽管忽必烈于1264年击败阿里不哥,其所主張的對於“蒙古大汗”之位的繼承權並沒有獲得四大汗國的一致承認;原屬大蒙古國的朮赤後王封地、察合臺後王封地、窩闊臺後王封地和忽必烈之弟旭烈兀的封地取得事實上的獨立地位,被稱為四大汗国;其他一些蒙古帝國時期建立的小型汗國多依附于四大汗國。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大元”,自稱“蒙古大汗”。1279年大元灭南宋。自此元朝控制領地包括今中國大部地區和蒙古高原。实际处于独立地位的蒙古四大汗国(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儿汗国)與元朝之间互不统属,战争不断,直到元成宗時期才終於獲承認元朝皇帝為蒙古大汗、據宗主地位,之後四大汗国的疆土又陆续经历演变。最後一位元朝皇帝元惠宗被建立明朝的朱元璋於1368年驱逐出中原,其政權存在於蒙古高原地區,史稱北元。北元亡于1388年或1402年,由韃靼部和瓦剌部的首領先後繼承“蒙古大汗”稱號,但是其統治範圍沒有再超出過蒙古高原;其後明朝长期和察合台汗国和欽察汗国及其他的小汗國同時並存,直到17世紀蒙古人建立的主要汗國均致滅亡。最後一任蒙古大汗察哈爾部林丹汗被後金皇太極擊敗,其子额哲后來歸降皇太極,漠南蒙古諸部于1636年3月聚瀋陽,承認皇太極為大汗、統轄漠南蒙古諸部,“蒙古汗國”歷史正式結束。.

蒙古帝国和阿音札鲁特战役 · 蒙古帝国和馬木留克王朝 · 查看更多 »

金帳汗國

#重定向 欽察汗國.

金帳汗國和阿音札鲁特战役 · 金帳汗國和馬木留克王朝 · 查看更多 »

拜巴尔一世

拜巴尔一世(胜利王、豹子一樣的國王;全名为:马利克·扎希尔·鲁克-丁·拜巴尔,)埃及苏丹,马木留克王朝最伟大的统治者(1260年-1277年在位)。他是一个强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拜巴尔一世生于哈薩克阿特勞州的一个欽察突厥人家庭,逃亡克里米亞,被蒙古人抓获后作为奴隶卖到叙利亚。他的第一个主人惊异于他的强健体格,把他卖给了一个埃及的马木留克弩炮队军官,因此又名拜巴尔·班度克達里,只是用了800第納爾。但因其中一隻眼有白內障,因此被退貨,後被阿尤布王朝的蘇丹所救。他先是充当阿尤布王朝最后一代苏丹萨利赫的侍卫,不久成为马木路克领袖艾伯克麾下的将领。艾伯克在混乱中推翻了阿尤布王朝,成为埃及的第一位马木路克苏丹。1249年,由法国国王路易九世率领的第七次十字军入侵埃及。1250年,拜巴尔领导了马木路克打败路易九世的著名战役。他在这场战役中将路易九世生擒。 当时正是蒙古人入侵西亚的高潮时期,1258年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攻陷阿拔斯王朝首都巴格达之后屠杀城中居民,震惊了整个穆斯林世界。旭烈兀随之命令将领怯的不花入侵叙利亚。在这种紧急的形势下,拜巴尔在苏丹忽秃斯领导下,于1260年9月3日率领马木路克骑兵在阿音札鲁特战役中打败了蒙古先锋部队,从此终结了蒙古人向西方的扩张。西方历史学家十分重视这一战的意义,认为它挽救了整个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文明。拜巴尔一世在击退蒙古人和占领叙利亚后杀害了忽秃斯,自立为埃及苏丹。 1261年,拜巴尔的一名阿蘭商人勸金帐汗国別兒哥改宗伊斯蘭教,這使埃及可以定期到南俄購買新的欽察年輕人補充馬木留克軍,也可牵制旭烈兀,使之停止向叙利亚進軍。 拜巴尔一世致力于消灭巴勒斯坦的各十字军国家,与之常年作战。他在1263年围攻阿克未能获胜;在阿苏夫、海法和恺撒里亚等地则获得了胜利。但最主要的十字军国家安条克公国仍未能攻下。然而,1266年拜巴尔一世打败了安条克公国在西亚仅有的同盟亚美尼亚。在失去盟军援助后,经过数月围攻,安条克于1268年5月18日陷落。安条克公爵博希蒙德六世弃城逃走,城中居民大多被贝巴儿思一世卖为奴隶。十字军失去了在圣地的重要基地,在击退1271年的第九次十字军東征后,拜巴尔一世对埃及和叙利亚实现了稳固的统治。1277年,拜巴尔一世在叙利亚去世。他是因為誤飲為人準備的毒馬奶酒而死。 Category:钦察人 Category:埃及君主.

拜巴尔一世和阿音札鲁特战役 · 拜巴尔一世和馬木留克王朝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阿音札鲁特战役和馬木留克王朝之间的比较

阿音札鲁特战役有19个关系,而馬木留克王朝有33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6,杰卡德指数为11.54% = 6 / (19 + 33)。

参考

本文介绍阿音札鲁特战役和馬木留克王朝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