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铱和電子層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铱和電子層之间的区别

铱 vs. 電子層

銥是化學元素,符號為Ir,原子序為77,屬於鉑系過渡金屬,为質地堅硬易碎的銀白色固体。銥是所有元素中密度第二高的元素(僅次於鋨),而其耐腐蝕性是所有金屬元素中最高,在2000℃高溫下仍然能抵抗腐蝕。雖然固態銥只能受少數熔融鹽和鹵素侵蝕,但是銥粉末则相比之下較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可以燃燒。 1803年,史密森·特南特在自然鉑礦石的不可溶雜質中發現了銥元素。由於該元素的鹽有眾多鮮豔的顏色,所以他根據希臘神話的彩虹女神伊里斯(Iris)把這新元素命名為「Iridium」。銥是地球地殼中最稀有的元素之一。其全球年產量及年消耗量只有三噸。自然存在的銥有191Ir和193Ir两种同位素,後者的丰度較高。銥的其他同位素都是不穩定同位素。 最有實用價值的銥化合物包括其與氯所產生的鹽和酸。銥還可以形成多種有機金屬化合物,用於工業催化反應和科學研究。銥金屬可用作高耐蝕性高溫工具的材料,用於製造火花塞、高溫半導體再結晶過程所用的坩堝以及氯鹼法所用的電極等等。一些放射性同位素熱電機也有用到銥的放射性同位素。 一些隕石的含銥量比地壳的平均銥含量高出許多。K-T界線(白堊紀-第三紀界線)黏土層上的銥含量異常高,因此科學家提出了有關6600萬年前大型天體撞擊地球導致恐龍等許多物種滅絕的假說,這一滅絕事件稱為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根據估算,地球中銥的總含量應比地殼中的銥含量要高很多。但與其他鉑系金屬一樣,銥密度高,且容易與鐵結合,因此在地球形成後不久、仍處於熔融狀態時,大部份銥都已沉到地底深處。. 電子層,或稱電子殼或電子殼層,是原子物理學中,一組擁有相同主量子數n的原子軌道。電子層組成為一粒原子的電子序。這可以證明電子層可容納最多電子的數量為2n^2(但倒数第一层只能容纳2个,倒数第二层只能容纳8个,倒数第三层只能容纳18个),這種全滿的電子層稱為「閉合殼層」。 亨利·莫塞萊和查尔斯·巴克拉的X-射線吸收研究首次於實驗中發現電子層。巴克拉把它們稱為K、L和、M(以英文字母排列)等電子層。這些字母後來被n值1、2、3等取代。它們被用於分光鏡的西格班記號法。 電子層的名字起源於波耳模型中,電子被認為一組一組地圍繞著核心以特定的距離旋轉,所以軌跡就形成了一個殼。.

之间铱和電子層相似

铱和電子層有(在联盟百科)0共同点。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铱和電子層之间的比较

铱有169个关系,而電子層有8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0,杰卡德指数为0.00% = 0 / (169 + 8)。

参考

本文介绍铱和電子層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