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舞和電子舞曲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銳舞和電子舞曲之间的区别
銳舞 vs. 電子舞曲
銳舞,又稱銳舞派對和狂野派對,是一場通宵達旦的舞會,在那裡DJ或其他表演者會播放電子音樂和銳舞音樂。銳舞是從英文的rave音譯而來,當初這個字是1960年代倫敦的加勒比海裔居民用來稱呼派對的俚語。1980年代末期,新聞記者將這個字轉變成稱呼那些從迷幻浩室(acid house)運動中,發展出來的一種派對現象及次文化。 反對銳舞的人試圖將銳舞在各種法域中非法化,針對其中非法藥物的使用與交易,以及未成年者飲用酒精飲料。有些大眾媒體,特別是美國電視新聞雜誌以及英國小報,會刻意去呈現出銳舞或raver比較聳動的那一面,使得大家對銳舞這個詞產生負面的觀感。 為使香港的年青人遠離銳舞派對,香港政府曾在2000年代初期大力推動Para Para,並邀請郭富城等知名藝人站台,又資助他們拍電影,使香港人漸漸沉迷於Para Para而遠離銳舞派對。. 電子舞曲,英文多稱為EDM(Electronic Dance Music),是一種主要與舞蹈相關的娛樂活動中播放所製作的電子音樂,但很多也是當作流行樂出品或將流行曲當做素材,與流行電音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此類型的音樂大多是為了讓DJ(disc jockeys,中文又稱唱片騎師)於連續播放的「DJ set」中使用而創作,在DJ set中,DJ會使用混音等技巧讓不同歌曲或唱片之間能夠滑順的銜接起來。 由於電腦可以很輕易的統合各種音樂風格,使得電子舞曲是一個廣義的名詞,一般來說用來描述各種以迪斯可、浩室、鐵克諾(techno)和嘻哈為骨幹製作的混合性音樂類型。電子音樂是在1980年代從各地的夜店誕生並開始流行,其後經歷了1980年代後期的倉庫派對場景,以及之後的銳舞和迷幻浩室(acid house)風潮。到了1990年代中期,電子舞曲已經大量的出現在當代文化中,其在社會中的角色也開始在各種歷史、文化和社會科學的研究文獻中被分析探討。電子舞曲是利用各種如合成器、擊鼓機和音序器等電子樂器所創造,並刻意強調這些樂器的獨特聲音效果,有些電子樂器也會模仿傳統共鳴樂器的聲音。電子舞曲有時也包括以舞曲風格為創作基礎,但並非是完全為了使用於舞蹈中所製作的音樂。.
之间銳舞和電子舞曲相似
銳舞和電子舞曲有(在联盟百科)2共同点: DJ,電子音樂。
#重定向 唱片騎師.
DJ和銳舞 · DJ和電子舞曲 · 查看更多 »
電子音樂,亦簡稱電音,是使用電子樂器以及電子音樂技術來製作的音樂;而創作或表演這類音樂的音樂家則稱為電子音樂家。一般而言,使用電子機械技術與使用電子技術製作的聲音是可以區別的。"The stuff of electronic music is electrically produced or modified sounds.
銳舞和電子音樂 · 電子舞曲和電子音樂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 什么銳舞和電子舞曲的共同点。
- 什么是銳舞和電子舞曲之间的相似性
銳舞和電子舞曲之间的比较
銳舞有15个关系,而電子舞曲有48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杰卡德指数为3.17% = 2 / (15 + 48)。
参考
本文介绍銳舞和電子舞曲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