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碱和酸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碱和酸之间的区别

碱 vs. 酸

在各种酸碱理论中,碱都是指与酸相对的一类物质。鹼多指鹼金屬及鹼土金屬的氢氧化物,而对碱最常见的定义是根据阿伦尼乌斯(Arrhenius)提出的酸碱离子理论作出的定义:碱是一种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出氢氧根离子并且不产生其它阴离子的化合物。随后这个定义被扩展为提供氢氧根或者吸收氢离子的化合物。 根据不同的酸碱理论,碱有着不同的定义。. 酸(有时用“HA”表示)的传统定义是当溶解在水中时,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大于纯水中氢离子浓度的化合物。换句话说,酸性溶液的pH值小于水的pH值(25℃时为水的pH值是7)。酸一般呈酸味,但是品尝酸(尤其是高浓度的酸)是非常危险的。酸可以和碱发生中和作用,生成水和盐。酸可分为无机酸和有机酸两种。.

之间碱和酸相似

碱和酸有(在联盟百科)15共同点: 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离子电离鹽基酚酞酸碱电子理论酸碱质子理论PH值氢氧化钠氢氧根浓度斯凡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

复分解反应

複分解反应又稱雙置換反應,是由两种化合物,通過互相交换成分並生成两种新化合物的反应,模式为AB+CD→AD+CB。必发生在水溶液中,它是基本类型的化学反应之一。複分解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有些反应是複分解产物再发生氧化还原,而不是複分解的结果)。 硝酸银+盐酸→硝酸+氯化银↓ 上图是一个复分解反应示例。图中的各种物质组成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有机化学中的类似反应为取代反应。.

复分解反应和碱 · 复分解反应和酸 · 查看更多 »

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是化学反应中复分解反应的一种,是指酸和碱互相交换组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在中和的過程中,酸裡的氫離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會結合成水。中和反应的过程会释放热量,属于放热反应,莫耳氫氧根和氫離子反應吸收55.90千焦耳熱量。 一般来说,反应如此进行: 例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產生氯化鈉和水: 因为在这个反应中HCl和NaOH离解为离子,所以离子方程式是: 因为钠离子和氯离子都只是“旁观离子”,不包括在反应中,净离子反应式成为:.

中和反应和碱 · 中和反应和酸 · 查看更多 »

离子

離子是指原子或原子基团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而形成的带电荷的粒子。得失电子的过程称为电离,电离过程的能量变化可以用电离能来衡量。 在化学反应中,通常是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非金属原子得到电子,从而使参加反应的原子或原子团带上电荷。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离子。通过阴、阳离子由于静电作用结合而形成不带电性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 与分子、原子一样,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如氯化钠就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

碱和离子 · 离子和酸 · 查看更多 »

电离

电离(Ionization),或称电离作用、離子化,是指在(物理性的)能量作用下,原子、分子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离子的过程。 電離大致可細分為兩種類型:一種連續電離(sequential ionization)和非連續電離(Non-sequential ionization)。在古典物理學中,只有連續電離可以發生。非連續電離則違反了若干物理定律,屬於量子電離。 例如:.

电离和碱 · 电离和酸 · 查看更多 »

可以指:.

盐和碱 · 盐和酸 · 查看更多 »

鹽基

在香港和台湾,鹽基或鹼基,有時也稱做鹼(儘管「鹼」具有多種意義)。這是根據布朗斯特-劳里學說關於酸和鹽基的部份,鹽基可以簡單想像成吸收質子的物質。額外的定義包括提供孤立電子對(由劉易斯提出),以及是氫氧根離子的來源(由阿伦尼乌斯提出)。 鹽基也可想像為與酸化學相對。酸和鹽基的反應稱為中和作用。鹽基可想像為與酸化學相對是因為酸增加了水合氫離子(H3O+)在水中的濃度,反之鹽基降低這種濃度。鹽基與酸反應生成水和鹽。鹽基的一般性質包括:.

碱和鹽基 · 酸和鹽基 · 查看更多 »

酚酞

酚酞是一種弱有機酸,分子式為C20H14O4,结构简式為(C6H4OH)2COC6H4CO,在pH<8.2的溶液裡為無色的內酯式結構,當pH>8.2時為粉紅色的醌式結構,是一種常用的酸鹼指示劑。 酚酞的醌式或醌式酸鹽,在鹼性介質中很不穩定,它會慢慢地轉化成無色羧酸鹽式;遇到較濃的鹼液,會立即轉變成無色的羧酸鹽式。所以,酚酞試劑滴入濃鹼液時,酚酞開始變紅,很快紅色退去變成無色。酚酞在pH小於8.2到0時為無色,在強酸體中顯示橙黃色。酚酞的几种形态列在下--中: 酚酞為白色或微帶黃色的細小晶體,難溶於水而易溶於酒精。因此通常把酚酞配製成酒精溶液使用。當酚酞試劑滴入水或中性、酸性的水溶液時,會出現白色渾濁物,這是由於酒精易溶於水,使試劑中難溶於水的酚酞析出的緣故。 酚酞是通过邻苯二甲酸酐与两分子的苯酚在浓硫酸加热的情况下缩合制得的。这个方法由阿道夫·冯·拜尔于1871年发现。.

碱和酚酞 · 酚酞和酸 · 查看更多 »

酸碱电子理论

酸碱电子理论,也称广义酸碱理论、路易斯酸碱理论,是1923年美国化学家吉尔伯特·路易斯提出的一种酸碱理论。该理论认为:凡是可以接受外来电子对的分子、基团或离子为酸(路易斯酸);凡可以提供电子对的分子、基团或离子为碱(路易斯碱)。因為跳脫了限定氫離子與氫氧根的酸鹼概念,这种理论包含的酸碱范围很广,但是,它对确定酸碱的相对强弱来说,没有统一的标度,对酸碱的反应方向难以判断。后来,提出的软硬酸碱理论弥补了这种理论的缺陷。 常見的路易斯酸有:.

碱和酸碱电子理论 · 酸和酸碱电子理论 · 查看更多 »

酸碱质子理论

酸碱质子理论(-----酸碱理论)是丹麦化学家布朗斯特和英国化学家湯馬士·馬丁·劳里于1923年各自独立提出的一种酸碱理论。该理论认为:凡是可以释放質子(氫離子,H+)的分子或离子为酸(布朗斯特酸),凡是能接受氫離子的分子或离子則为碱(布朗斯特碱)。 當一個分子或離子釋放氫離子,同時一定有另一個分子或離子接受氫離子,因此酸和鹼會成對出現。酸碱质子理论可以用以下反應式說明: 酸在失去一個氫離子後,變成共軛鹼;而鹼得到一個氫離子後,變成共軛酸。以上反應可能以正反應或逆反應的方式來進行,不過不論是正反應或逆反應,均維持以下的原則:酸將一個氫離子轉移給鹼。 在上式中,酸和其對應的共軛鹼為一組共軛酸鹼對。而鹼和其對應的共軛酸也是一組共軛酸鹼對。.

碱和酸碱质子理论 · 酸和酸碱质子理论 · 查看更多 »

PH值

pH,亦称pH值、氢离子浓度指数、酸鹼值,是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一种标度,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溶液酸碱程度的衡量标准。这个概念是1909年由丹麦生物化学家瑟倫·索倫森(Søren Peder Lauritz Sørensen)提出的。「pH」中的「H」代表氫離子(H+),而「p」的來源則有幾種說法。第一種稱p代表德语「Potenz」,意思是力度、強度;第二種稱pH代表拉丁文「pondus hydrogenii」,即「氫的量」;第三種認為p只是索倫森随意选定的符号,因为他也用了q。现今的化学界把p加在无量纲量前面表示该量的负对数。 通常情况下(25℃、298K左右),当pH小于7的时候,溶液呈酸性,当pH大于7的时候,溶液呈碱性,当pH等于7的时候,溶液为中性。 pH允许小于0,如鹽酸(10 mol/L)的pH为−1。同样,pH也允许大于14,如氫氧化鈉(10 mol/L)的pH为15。.

PH值和碱 · PH值和酸 · 查看更多 »

氢氧化钠

氫氧化鈉,又称烧碱和苛性钠,化學式為,是一種具有高腐蝕性的強鹼,一般為白色片狀或顆粒,能溶於水生成鹼性溶液,另也能溶解於甲醇及乙醇。此鹼性物具有潮解性,會吸收空氣裡的水蒸氣,亦會吸取二氧化碳等酸性氣體。 氫氧化鈉為常用的化學品之一。其應用廣泛,為很多工業過程的必需品:常用於製造木浆紙張、紡織品、肥皂及其他清潔劑等,另也用於家用的水管疏通剂。2004年全球總共製造了六千萬噸的氫氧化鈉,而總消耗量為五千一百萬噸。.

氢氧化钠和碱 · 氢氧化钠和酸 · 查看更多 »

氢氧根

氫氧離子,化學符號為OH-。其中氢和氧之间以共价键连接,整体带一单位的负电荷。常常與不同的元素組成氫氧化物。.

氢氧根和碱 · 氢氧根和酸 · 查看更多 »

水(化学式: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类很早就开始对水产生了认识,东西方古代朴素的物质观中都把水视为一种基本的组成元素,水是中國古代五行之一。人體有百分之七十是水。.

水和碱 · 水和酸 · 查看更多 »

浓度

濃度指某物質在總量中所占的分量。 常用的浓度表示法有: 次數.

浓度和碱 · 浓度和酸 · 查看更多 »

斯凡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

斯凡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Svante August Arrhenius,),瑞典化学家。提出了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的阿伦尼乌斯理论,研究了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得出阿伦尼乌斯方程。由于在物理化学方面的杰出贡献,被授予1903年诺贝尔化学奖。.

斯凡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和碱 · 斯凡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和酸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碱和酸之间的比较

碱有26个关系,而酸有129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5,杰卡德指数为9.68% = 15 / (26 + 129)。

参考

本文介绍碱和酸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