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過海隧道巴士N182線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過海隧道巴士N182線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之间的区别

過海隧道巴士N182線 vs. 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不可過海隧道巴士N182線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之间的差异。

之间過海隧道巴士N182線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相似

過海隧道巴士N182線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有(在联盟百科)27共同点: 城巴博康邨大圍大圍站大老山隧道富豪花園小瀝源上環中環中環(港澳碼頭)巴士總站九龍塘九龍塘站 (香港)九龍巴士廣源邨圓洲角灣仔秦石邨盧押道銅鑼灣金鐘金鐘站林士街沙田圍沙田第一城港澳客輪碼頭海底隧道 (香港)愛民邨

城巴

城巴有限公司是香港的一家巴士公司,同時提供專利巴士和非專利巴士服務,經營多條香港島、北大嶼山、香港海洋公園、沙田第一城、香港迪士尼樂園、香港國際機場及深圳灣口岸的巴士路線,並有巴士租賃服務。該公司與新巴一樣,為新創建集團成員。.

城巴和過海隧道巴士N182線 · 城巴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博康邨

博康邨(Pok Hong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沙田區沙田圍西南的作壆坑(「壆」字讀作「博」),但已列入擴展市區配屋區內,佔地9.6公頃,共有8座大廈,於1982年至1985年10月間分三期落成,人口約22,000人。博康邨是租者置其屋計劃的屋邨之一。.

博康邨和過海隧道巴士N182線 · 博康邨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大圍

大圍(Tai Wai)屬於香港新界東的社區。從前大圍只限於對大圍村(Tai Wai Village)及附近數條街的稱呼;現在已包括更廣的地區,獅子山隧道公路以西的獅子山和針山之間的整個--都統稱為大圍。現時大圍主要為住宅區,發展相當完善,區內有多個屋苑商場,為住戶提供日常生活所需。此外,區內有火化场和宝福山,使居民更加方便思念先人。 大圍村位於大圍站附近城門河邊,在積福街及積富街交界處,是沙田區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大的圍村,始建於明朝萬曆二年(1574年)。大圍村有一道拱門,圍牆是用灰磚砌成,堅固耐用。此拱門亦有四百餘年的歷史,拱門上寫著「積存圍」(Chik Chuen Wai)三字,兩旁有副對聯,寫著「積善必降祥,心願萬家同積善」及「存仁必獲報,遠其百姓共存亡」,圍底的侯王宮更是沙田區香火鼎盛的廟宇之一。 1980年代初開始的新市鎮規劃(美林邨於1981年落成)將大圍的發展集中於谷地兩邊。車站北面的市中心摻雜着2至3層高的村屋、5至6層高的唐樓、以及近20年來興建的十多二十層高的住宅;再外圍就是多個大型公共屋邨,包括北面的美林邨、美田邨和南面的新翠邨、隆亨邨、新田圍邨及顯徑邨,公共屋邨之間建了另一些私人屋苑,鐵路上蓋最近又豎立了十數棟達四五十層高的屏風樓——名城。.

大圍和過海隧道巴士N182線 · 大圍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大圍站

大圍站(Tai Wai Station)位於香港沙田區大圍,是港鐵東鐵綫與馬鞍山綫的轉車站。此車站的擴建工程由建築師Aedas負責設計,前田建設為總承建商,扩建的车站大堂已于2003年12月启用,面积增至原来的三倍。.

大圍站和過海隧道巴士N182線 · 大圍站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大老山隧道

大老山隧道(Tate's Cairn Tunnel),是香港現時最長的行車隧道,全長達3.95公里,車速限制每小時70公里,是連接九龍與沙田的5條隧道或道路中,唯一通往九龍東之一,另外4條為獅子山隧道、沙田坳道、青沙管制區及大埔公路。隧道穿過大老山,連接新界東沙田小瀝源和九龍東黃大仙鑽石山,為一條雙程雙線分隔雙管隧道,隧道人員獲授權執行香港法例393章《大老山隧道條例》。 雖然隧道在九龍的實際入口位於鑽石山南蓮園池旁,但連接隧道鑽石山入口以南和九龍灣麗晶花園(彩虹交匯處)之間,穿越介乎彩虹邨和采頤花園中間的一段約一公里長高架引道,屬隧道區域一部分,並非屬於觀塘繞道,故實際起點是在麗晶花園,故此大老山隧道連同引道全長5.85公里。.

大老山隧道和過海隧道巴士N182線 · 大老山隧道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富豪花園

富豪花園(英文:Belair Gardens)是香港新界沙田區城河東內一個大型私人屋苑,位於圓洲角大涌橋路52號 ,共有14座樓高25至28層的住宅樓宇,合共提供1944個住宅單位。富豪花園分兩期發展,分別於1982年及1987年落成,發展商為華懋集團。屋苑附設商場、停車場、花園、游泳池、網球場等設施。.

富豪花園和過海隧道巴士N182線 · 富豪花園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小瀝源

小瀝源(Siu Lek Yuen)位於香港新界東沙田區城河東,西面向圓洲角,其餘三面被馬鞍山郊野公園包圍。在1899年英國接管新界前,沙田原稱「瀝源」,得名於城門河清澈的河水,小瀝源是位於城門河流域「瀝源」附近的一個較小的河谷地,同樣流着清澈的河水,故稱「小瀝源」。.

小瀝源和過海隧道巴士N182線 · 小瀝源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上環

上環(Sheung Wan),舊稱西區(Western District,簡稱Western),位於香港島中西區的北部,東起鴨巴甸街、永吉街,西至威利麻街、南至皇后大道。 該區區議會議員有兩席,分別有民主黨籍的甘乃威及伍凱欣.

上環和過海隧道巴士N182線 · 上環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環

中環(Central),又稱中區(Central District,簡稱Central),位於香港島中西區,是香港的商業中心及政治中心。 香港交易所、多家大型銀行、跨國金融機構及外國領事館都設在中環。香港的終審法院、禮賓府(前港督府)以及全港第二高建築物國際金融中心二期也位於中環。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總部、立法會綜合大樓和解放軍駐港部隊中環軍營則位於鄰近中環的金鐘添馬。 中環之名源於19世紀時香港華人對香港島北岸城區的通俗分區「四環九約」,「中環」為其中一環;至於港英政府對維多利亞城的官方分區則可分爲東、中、西三區,中環之地即「中區」。在此之後雖然中區的界線略有變化,但其核心區域一直都是中環一帶;後來香港政府也採納「中環」作爲官方地名,「中環」和「中區」也幾乎成爲同義詞,一般坊間應用多稱「中環」,「中區」則爲行政性的區劃。 中環也是香港的交通樞紐,是四條港鐵路線的交匯點,其中機場快綫通往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中環天星碼頭有頻繁渡輪橫越維多利亞港往來尖沙咀,港外線碼頭有定期航班往來離島。.

中環和過海隧道巴士N182線 · 中環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環(港澳碼頭)巴士總站

中環(港澳碼頭)巴士總站(英文:Central (Macau Ferry) Bus Terminus)是位於香港中西區上環(不是中環)的巴士總站,稱為「中環」是因為早年經營港島區專利巴士的中華汽車公司所命名。港澳碼頭總站位處於香港港澳碼頭側,方便乘搭渡輪往返澳門及廣東省各航點的乘客,亦因多條前往九龍及新界各地的香港過海隧道巴士路線之總站設於此而成為了中西區的重要交通樞紐之一。.

中環(港澳碼頭)巴士總站和過海隧道巴士N182線 · 中環(港澳碼頭)巴士總站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九龍塘

九龍塘(Kowloon Tong)位於香港九龍半島西部,當中大部份地域都座落在十八區中的九龍城區,位置為筆架山以南,界限街以北,石硤尾及又一村以東,九龍仔及樂富以西。九龍塘是香港市區罕有的低密度發展區,以平房及別墅為主,環境清幽。而此區著名學校林立,為九龍之主要名校區。此外,此區亦以時鐘酒店和安老院而聞名。.

九龍塘和過海隧道巴士N182線 · 九龍塘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九龍塘站 (香港)

九龍塘站(Kowloon Tong Station)位於香港九龍城區九龍塘多福道、添福道及沙福道之間交界、深水埗區又一村及又一城東面,為港鐵在兩鐵合併前,港鐵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前稱分別為地鐵(地下鐵路)及地鐵公司。東鐵綫在兩鐵合併前,東鐵綫的前稱為九廣東鐵或簡稱東鐵,由九廣鐵路公司營運。及觀塘綫重要的鐵路轉車站之一。 在兩鐵合併前,車站分別由九廣鐵路公司(九鐵公司)及地鐵公司管理;而在2007年12月2日即兩鐵合併後,九廣鐵路公司把九龍塘站的九廣東鐵(現稱東鐵綫)部份租予港鐵公司作鐵路營運之用,因此港鐵公司把兩站合併成為同一個車站管理。.

九龍塘站 (香港)和過海隧道巴士N182線 · 九龍塘站 (香港)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簡稱九巴;The Kowloon Motor Bus Co.,縮寫:KMB)為載通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旗下,是香港首間專營公共巴士業務的公司,於1933年成立;主要經營九龍及新界的專利巴士服務,截至2016年年底現經營384條巴士路線及共有3,920部巴士,當中3,756部雙層及164部單層巴士,是香港最大的專營巴士公司。2014年會計年度日平均載客量為261.7萬人次。.

九龍巴士和過海隧道巴士N182線 · 九龍巴士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廣源邨

廣源邨(英語:Kwong Yuen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項目編號為ST12,但已列入擴展市區配屋區內,位於新界沙田區城河東小瀝源小瀝源路68號,由房屋署總建築師設計,全邨連同廣林苑,康林苑及政府宿舍,共佔地12.5公頃,分四期發展,並提供4448個出租單位及2886個居屋單位,可容納33600人居住。廣林苑及康林苑是區內的居者有其屋屋苑,各有三座樓宇,廣源紀律部隊宿舍在康林苑旁邊,當中怡景閣為入境事務處宿舍、而海泓閣則為海關宿舍,此宿舍為居屋的新十字型設計,外立面與康林苑相同,此兩幢宿舍由香港政府委托香港房屋委員會代為興建,建成後交由有關部門把宿舍分派給合資格員工,政府產業署則負責出租及管理。以上各屋苑樓宇均在1989年至1990年落成。 由於廣源邨的所在地並非填海得出,所以與沙田區其他的屋邨不同,是依山而建的。廣源邨共分三期興建,第一期的範圍包括廣楊樓及廣榕樓及附近一帶;第二期包括廣棉樓、廣柏樓及附近一帶;第三期包括廣松樓、廣橡樓及附近一帶。其中第一、二期地勢較低,而第三期則位於地勢較高的地方。 廣源邨屬於第四期租者置其屋計劃,單位於2001年4月2日開始出售,現已有約75%住客購買單位成為業主。 廣源商場獲得1992年香港建築師學會優異獎。 在區議會選舉,廣源邨自組成廣源選區,而廣林苑及康林苑則合組成廣康選區;而現時代表廣源區的區議員是新民黨/公民力量的陳敏娟。.

廣源邨和過海隧道巴士N182線 · 廣源邨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圓洲角

圓洲角(Yuen Chau Kok)位於香港沙田區,70m,昔日叫圓洲(Yuen Chau),曾是個在沙田海中央的小島,後因沙田填海工程而與小瀝源和沙田圍等地連接在一起,現已成爲城門河人工河道東岸「城河東」區域的一部分。.

圓洲角和過海隧道巴士N182線 · 圓洲角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灣仔

灣仔(Wan Chai,坊間亦作Wanchai,舊作Wan Tsai),舊稱下環(Ha Wan),位於香港島灣仔區的西部,是灣仔區的主要組成部分,東起堅拿道,西至軍器廠街,南至寶雲道。 在英國於1841年佔領香港島前,灣仔一帶已有人居住,當中主要為漁民。英國建立殖民地後,灣仔是華人主要的聚居地,也是香港最早發展的地區之一,亦曾為英國殖民政府的軍事基地,現時是香港其中一個主要商業區,區內亦有很多舊式住宅大廈,因此也面對著市區老化的問題。 灣仔是一個人口流動相當大的區域,雖然區內居住人口只有十多萬,但卻有達六十萬的通勤人口每日上班和上學。作為住宅、商業、購物及娛樂一應俱存的區域,加上毗鄰中心商業區中環及大型購物區銅鑼灣,灣仔的交通需求相當大。港鐵、巴士、小巴、電車及渡輪等都服務著該區。此外,該區也有一些摩天大廈和地標建築,如中環廣場及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等,所以也成為訪港旅客的一個主要景點。.

灣仔和過海隧道巴士N182線 · 灣仔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秦石邨

石邨(Chun Shek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沙田區車公廟以東沙田頭,共有四座大廈,已列入擴展市區配屋區內,於1984年落成。.

秦石邨和過海隧道巴士N182線 · 秦石邨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盧押道

盧押道(Luard Road)是在香港港島灣仔的一條行車街道,全長280米。 盧押道在灣仔政府大樓及告士打道以南,皇后大道東及莊士敦道以北,修頓球場,循道衛理香港堂及分域街以東。盧押道沿途經過謝斐道、駱克道及軒尼詩道,它們都是早期填海區,所以不是山坡路。盧押道行車只有南向北單程雙線。 盧押道以香港殖民地時期軍隊指揮官盧押命名。而有些人會將此道路和位於香港島太平山頂的盧吉道混淆,後者才是紀念香港總督盧吉的道路。 盧押道内有名的食店是在盧押道3號,於1966年開業的老牌西餐廳,名為波士頓餐廳。 最近的港鐵站是在港鐵港島綫灣仔站B1出入口,在修頓球場以西,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附近。 Category:冠以人名的香港道路.

盧押道和過海隧道巴士N182線 · 盧押道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銅鑼灣

銅鑼灣(Causeway Bay)位於香港島區,是一個購物、娛樂及住宅混合的地區,隸屬灣仔區,原來是當地海灣的名字,因海灣形似銅鑼而得名,銅鑼灣避風塘則在正中,在填海工程後海灣的銅鑼形不復見,但「銅鑼灣」卻成爲了當地整個地區的名稱。歷史上當地名爲「銅鑼灣」的海灣因為填海而兩度北移,原海灣範圍變成了現今的維多利亞公園,現今的「銅鑼灣」海灣僅指興發街、維園道和鴻興道之間的海域,而銅鑼灣地區的範圍東至屈臣道、麥連街及蜆殼街,西至堅拿道天橋,南至銅鑼灣道及禮頓道。 銅鑼灣主要分為東面的住宅區及西面的購物娛樂商場區,銅鑼灣、跑馬地一帶早期本屬東區,在香港區議會分區監察政府事務上,1982年區議會把銅鑼灣北及銅鑼灣南劃入東區,把銅鑼灣中劃入灣仔區,於1990年代亦新增屬東區的銅鑼灣東選區然而在香港政府部門的運作下,以及香港回歸前的立法局選舉分區下(港島中),仍然是以於1963年法定分區為基礎而進行,整個銅鑼灣仍然屬於同一劃區。立法會於2014年1月22日通過的《二○一三年區議會條例修訂令》,原屬東區的「維園」及「天后」兩個選區,於2016年開始改劃入灣仔區議會的範圍,自此整個銅鑼灣均屬於灣仔區。 香港自開埠至今即是東南亞的貿易中心,閩籍華商一直以銅鑼灣作為基地經營轉口貿易,至今新加坡、菲律賓、印尼等國的首富及華商仍大量持有銅鑼灣的商場以至辦公室作為總部,使香港作為東南亞的金融中心的地位得以鞏固。得益於內地港澳個人遊政策下龐大的內地旅客人流,銅鑼灣的商鋪租金更曾於2012年超越紐約第五大道,取代其之前連續11年的「全球最昂貴商鋪地段」的地位。現時銅鑼灣租金每平方呎為2,630美元,為第五大道的9成,卻是東京銀座的2倍。而在香港各商業地段,租金排名依次為銅鑼灣、中環、尖沙咀,但隨着2014年後訪港內地旅客人數減少及內地旅客消費習慣的改變,銅鑼灣的租金不斷回落,到2016年時更比高峰期下跌超過五成,不過銅鑼灣至今仍然維持其香港主要旅遊購物區的地位。與此同時,銅鑼灣亦被評選在“中國十大商業街”之列,與著名的上海南京東路,北京王府井等等地區相媲美。 因為銅鑼灣天后廟,使銅鑼灣、跑馬地以及大坑自開埠以來即以閩籍人口為主要多數,建區以來有濃厚的天后文化,區內東角一帶至今仍是全港最多閩籍同鄉會的地方。維多利亞公園則是香港面積最大的公園,有很多休閒、體育設施,加上香港中央圖書館等全港性的文化設施,使銅鑼灣成為香港市民重要的休閒以及文化活動中心。.

過海隧道巴士N182線和銅鑼灣 · 銅鑼灣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金鐘

金鐘(Admiralty)Admiralty是「海軍部」之意,與金鐘曾為英國海軍基地所在地的歷史有關。在香港主流社會應用習慣中,中文地名「金鐘」的英文名稱只有“Admiralty”。金鐘位於香港中環東部,灣仔以西,屬中西區的一部分,為香港的核心商業區及政治中心。 金鐘地段過去是英國海軍船塢。根據政府官方的分區,金鐘屬於中環一部分,至今的政府地圖也不會將「金鐘」單列為一區,但由於地鐵在此設有金鐘站,「金鐘」逐漸成為市民通俗理解的位於中環與灣仔之間的地區。時至今日,金鐘在現實中已經被廣泛地作為一個地區名使用,而且有着較清晰的界線,即以紅棉道為中環與金鐘的分界,堅尼地道為金鐘與半山區的分界,東界為中西區與灣仔區的官方分界,北面以夏愨道及干諾道中作為與添馬之間的分界。香港公園由於歷史悠久,故官方沿用傳統的「中環」或「中區」作為地址,但一般市民多認為公園東部如茶具文物館和霍士傑溫室一帶屬於金鐘。中區消防局一般也被認為屬於中環。 行政、立法、司法機構的主要部門均設在金鐘,包括政府總部、立法會綜合大樓、高等法院及金鐘道政府合署。.

過海隧道巴士N182線和金鐘 · 金鐘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金鐘站

金鐘站(Admiralty Station)是港鐵荃灣綫、港島綫的跨月台轉車站,同時為南港島綫的下行終點站,位於香港中西區金鐘夏慤道、海富中心、德立街及夏慤花園地底,於1980年2月12日啟用。車站擴建後的垂直距離深入地底43米,代替鰂魚涌站(深42米)成為全香港第三深的車站,僅次於香港大學站(深100米)及西營盤站(深80米)。 金鐘站除了是荃灣綫、港島綫及南港島綫的重要轉車站外,未來更是港鐵東鐵綫的終點站,將與中環站—香港站同為大型四綫轉車站,亦將會成為單一大型四綫交匯轉車站。 另外,北港島綫現已落實興建,計劃於2021年動工,金鐘站會利用原有橫跨夏慤道的行人天橋或興建行人隧道連接添馬站,建成後將與添馬站一起超越中環站—香港站成為香港最大的「六綫交匯」轉車站組合。.

過海隧道巴士N182線和金鐘站 · 金鐘站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林士街

林士街(Rumsey Street)是香港的一條著名街道,位於香港島中上環的交界。街道為南北走向,由永樂街開始,穿過德輔道中及干諾道中,直達維多利亞港。.

林士街和過海隧道巴士N182線 · 林士街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沙田圍

沙田圍(Sha Tin Wai)是香港沙田區的一個地方,沙田市中心對岸,名稱源於當地的沙田圍村(Sha Tin Wai Village)。 該區住宅發展大多以高密度屋苑為主,並且主要在1980年代落成。當中怡成坊和崗背街一帶是私人住宅發展的集中地,建有河畔花園、勵城花園、田園閣、翠華花園、全輝中心、花園城這些1980年代落成的小型私人屋苑(當中勵城花園更為單幢式發展)。此地帶的商業發展以面向怡成坊和崗背街的地舖為主,各個私人屋苑樓下均設有商舖,大部份業權分散。港鐵馬鞍山綫沙田圍站服務該區。.

沙田圍和過海隧道巴士N182線 · 沙田圍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沙田第一城

沙田第一城(City One Shatin,簡稱第一城)是香港新界沙田區至今最大型的住宅項目,由52幢住宅樓宇組成。屋苑內設有兩座購物商場(置富第一城及置富第一城‧樂薈)、休憩花園、球場及游泳池等設施供住客使用。在附近設有幾間學校。 住宅部分由富城集圑旗下的「百得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物業管理。.

沙田第一城和過海隧道巴士N182線 · 沙田第一城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港澳客輪碼頭

港澳客輪碼頭(Hong Kong - Macau Ferry Terminal),俗稱港澳碼頭,是香港跨境碼頭之一,位於香港島上環信德中心,為信德中心發展計劃的一部份,由馬海建築師樓設計,提供往來香港與澳門的高速客輪服務。碼頭設有入境事務處的上環出入境管制站及海關設施。碼頭設有通道通住港鐵上環站及巴士總站則設於碼頭旁邊。碼頭可應付每年1,500萬的旅客量,設有內、外兩座碼頭,中間有60公尺寬的水道供船隻行駛,並以行人天橋連接。 除了澳門航線外,港澳客輪碼頭亦提供珠海、深圳蛇口等地方航線服務。.

港澳客輪碼頭和過海隧道巴士N182線 · 港澳客輪碼頭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海底隧道 (香港)

海底隧道(Cross-Harbour Tunnel),簡稱紅隧、海隧,因隧道在九龍的出入口位于紅磡灣,故多稱為紅磡海底隧道,是香港首條連貫香港島銅鑼灣和九龍紅磡灣的過海行車隧道,是香港以至世界最繁忙的行車隧道之一。隧道人員獲授權執行香港法例368章《行車隧道(政府)條例》。.

海底隧道 (香港)和過海隧道巴士N182線 · 海底隧道 (香港)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愛民邨

愛民邨(英語:Oi Man Estate)是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管理其中的一個公共屋邨及前香港房屋委員會總部,由房屋署建築師廖本懷先生設計及由房屋署建築師彭玉陵先生擔任項目建築師。此屋邨位於九龍何文田忠孝街和孝民街。它是全九龍城區佔地面積最廣的屋邨。由於屋邨範圍甚大,加上愛民邨的地勢關係,故邨內有部份單位露台的景觀可以眺望維多利亞港,再加上各個單位皆設有露台及設計上參考了華富邨並稍作改良,故在坊間中,愛民邨有九龍「華富邨」之稱。.

愛民邨和過海隧道巴士N182線 · 愛民邨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過海隧道巴士N182線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之间的比较

過海隧道巴士N182線有86个关系,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有903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7,杰卡德指数为2.73% = 27 / (86 + 903)。

参考

本文介绍過海隧道巴士N182線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